⑴ 中國民間傳統藝術有哪些
1、琴棋書畫
在中國古代,彈琴(古琴)、弈棋(圍棋)、書法(毛筆)、繪畫(國畫)是文人騷客(包括一些名門閨秀)修身養性所必須掌握的技能,合稱琴棋書畫。古琴是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圍棋是由中國首創,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水墨畫也是中國獨有。所以,琴棋書畫體現著中國悠久的歷史和傳統的文化。
2、戲曲
戲曲是中國傳統的戲劇形式,它的起源歷史悠久。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各民族地區的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
比較流行著名的劇種有:京劇、崑曲、越劇、豫劇、湘劇、粵劇、秦腔、川劇、評劇、晉劇、漢劇、潮劇、閩劇、祁劇、河北梆子、安慶黃梅戲、湖南花鼓戲……等等五十多個劇種,尤以京劇流行最廣,遍及全國,不受地區所限。也是目前咸陽盤子女人坊點拍率最高的主題之一。
3、皮影戲
皮影戲,發源於我國西漢時期的陝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動影畫藝術,有人認為皮影戲是現代「電影始祖」。
在中國,不少的地方戲曲劇種都是從皮影戲中派生出來的,而皮影戲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以及表演藝術手段,對近代電影的發明和現代電影美術片的發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先導作用。由此可見,皮影藝術在中國乃至世界上擁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4、剪紙
剪紙是中國最普及的民間傳統裝飾藝術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全國各地都能見到剪紙,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風格流派。剪紙不僅表現了群眾的審美愛好,還含蘊著民族的社會深層心理,也是中國最具特色的民藝之一,其造型特點尤其值得研究。
民間剪紙在表現形式上有著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徵,同時民間剪紙用自己特定的表現語言,傳達出傳統文化的內涵和本質。
5、泥塑藝術
泥塑藝術是我國一種古老常見的民間藝術。它以泥土為原料,以手工捏製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動物為主。
我國泥塑藝術可上溯到距今4千至1萬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史前文化地下就有多處發現。中國泥塑藝術最著名的有天津「泥人張」、無錫惠山泥人、敦煌石窟彩塑等。如今,泥塑藝術是人們追求返璞歸真的具體寫照。
6、編織工藝(中國結)
編織工藝在中國有著久遠的歷史,早在一千多年前的遼代已有了精美的編織生活用品。以後更是遍及生活的各個領域,其編織用材多種多樣,有柳條編、藤條編、高粱桿編、草編、竹編、繩編、金屬編等。
其實,中國結是中國特有的民間手工編結裝飾品,始於先民的結繩記事,是一種造型獨特、絢麗多彩、內涵豐富的傳統吉祥飾物。
⑵ 北京的傳統藝術有哪些
列出三樣,吹糖人,天橋八怪,京音子弟書
糖人
糖人是以熬化的蔗糖或麥芽糖做成的各種造型,有人物、動物、花草等。據說宋代即有糖人,多是平面造型,如同今天的糖畫,時稱戲劇糖果,後來也被稱作稠糖葫蘆、吹糖麻婆子、打鞦韆稠飴、糖宜娘、糖官人、糖寶塔、糖龜兒等。
糖人製作是一種民間手工藝,手藝人多挑一個擔子,一頭是加熱用的爐具,另一頭是糖料和工具。糖料由蔗糖和麥芽糖加熱調制而成,本色為棕黃色,也有的因加入顏料或色素而呈紅色或綠色。使用時火候的控制是關鍵,過熱則太稀易變形,偏冷又會太硬無法塑形。使用的工具很簡單,多為勺形和鏟形。
糖人不易保存,過去甜品短缺時,在把玩過後會吃掉糖人。如今出於衛生考慮,人們購買糖人更多地出於觀賞目的而非食用,任其久置變黑變質。
過去的藝人多打著銅鑼沿街叫賣,有的還帶著一個畫著花鳥獸蟲的圓盤,交過錢後可以轉動盤上指針,指在哪兒就做什麼,以此來吸引孩子。過去糖人很便宜,在不富裕的時候是兒童很喜愛的玩物。在80年代初,幾分錢或幾個牙膏皮就可換一個糖人。如今兒童的玩物多了,糖人不再是單純哄孩子的東西了,已經被作為一項民間藝術受到重視。現在沿街製做糖人的藝人少了,在北京年節的廟會上還可見到,糖人價格從幾元到十幾元不等。
天橋八怪
天橋八怪指的是從清末至民國時期,活躍在北京天橋地區進行民間曲藝表演的八位著名藝人,自清初遷漢令之後,天橋地區逐漸形成了一個民間娛樂中心,這里遍布茶館酒肆,活躍著各種行當的民間藝人,其中不乏擁有獨門絕活者,人們遂將那些給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藝人歸納總結出來統稱為「天橋八怪」。從清末到民國末期,不同的時代天橋八怪的具體含義也有所不同,前後一共出現過三代天橋八怪。到1949年之後,隨著對天橋地區的整頓和改造,這里不再是北京的娛樂中心,也就再也沒有天橋八怪了。
子弟書
子弟書又名清音子弟書、子弟段兒、弦子書,是一種流傳於京津和東北地區滿族人口中的曲藝形式。子弟書多由一人表演用三弦伴奏,只唱不說,音調和緩、低沉、肅穆。子弟書產生於清乾隆年間,清光緒年間逐漸衰落,在民國年間唱腔失傳,至今僅僅有五百餘篇唱本存世。子弟書對中國北方曲藝產生了極大影響,包括單弦、京韻大鼓、東北二人轉等曲種都深受子弟書的影響,這些曲種的一些經典唱段甚至是直接移植自子弟書唱本。
⑶ 北京有什麼特色藝術
一、北京的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是由東、西、南、北四面房子圍合起來形成的內院式住宅。
二、北京的胡同
「胡同」一詞的本意為蒙古語「水井」的意思,其最初的發音為「忽洞」。胡同是1267年元代建大都沿襲下來的,至今已有700多年歷史。所以,北京胡同是久遠歷史的產物,它反映了北京歷史的面貌,是有豐富內容的薯隱侍。胡同是北京街巷的地方特色,其規劃整齊的建築格局造就了胡同。
三、北京的京劇
在各種藝術形式中,最能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應該是京劇。京劇主要的特色常被稱為」綜合戲劇」,因為京劇的創作是完全地揉合了舞蹈、歌曲、話劇、默劇、武術及詩詞的藝術精品。
四、北京的相聲
相聲,一種民間說唱曲藝。它以說,學,逗,唱為形式,突出其特點。北京的相聲發源地是北京天橋。相聲藝術源於華北,流行於京津冀,普及於全國及海內外,始於明清,盛於當代。
五、北京的城門
北京的城門有「內九外攜拆七皇城四」,各數吵門都有其不同的用途。
⑷ 北京市有什麼民間藝術你對她的了解有哪些
北京市的民間藝術,也就是唱皮影。,就是有人在下面唱說,然後舉著一個皮影。
⑸ 北京的民俗文化有哪些
1、京劇
被稱為「國粹」的京劇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它的前身為徽調,通稱皮簧戲。表演上歌舞並重,融化了武術技巧,多用虛擬性動作、節奏感強,創造了許多程式性的表演動作。演唱時講究行腔吐字,念白具有音樂性。在唱、念、做、打方面逐漸形成了完整的藝術風格和表演體系。京劇行當分生、旦、凈、丑。用京胡、二胡、月琴、三弦、笛、嗩吶及鼓、鑼、鐃鈸等樂器伴奏。
⑹ 北京地區傳統民間藝術形式有哪些
列出三樣,吹糖人,天橋八怪,京音子弟書
更多內容可以看這個網址:
http://wikipedia.cnblog.org/wiki/Category:%E4%B8%AD%E8%8F%AF%E6%B0%91%E4%BF%97
糖人
維基網路,自由的網路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吹制出的糖人
放大
吹制出的糖人
糖人是以熬化的蔗糖或麥芽糖做成的各種造型,有人物、動物、花草等。據說宋代即有糖人,多是平面造型,如同今天的糖畫,時稱戲劇糖果,後來也被稱作稠糖葫蘆、吹糖麻婆子、打鞦韆稠飴、糖宜娘、糖官人、糖寶塔、糖龜兒等。
糖人製作是一種民間手工藝,手藝人多挑一個擔子,一頭是加熱用的爐具,另一頭是糖料和工具。糖料由蔗糖和麥芽糖加熱調制而成,本色為棕黃色,也有的因加入顏料或色素而呈紅色或綠色。使用時火候的控制是關鍵,過熱則太稀易變形,偏冷又會太硬無法塑形。使用的工具很簡單,多為勺形和鏟形。
糖人不易保存,過去甜品短缺時,在把玩過後會吃掉糖人。如今出於衛生考慮,人們購買糖人更多地出於觀賞目的而非食用,任其久置變黑變質。
過去的藝人多打著銅鑼沿街叫賣,有的還帶著一個畫著花鳥獸蟲的圓盤,交過錢後可以轉動盤上指針,指在哪兒就做什麼,以此來吸引孩子。過去糖人很便宜,在不富裕的時候是兒童很喜愛的玩物。在80年代初,幾分錢或幾個牙膏皮就可換一個糖人。如今兒童的玩物多了,糖人不再是單純哄孩子的東西了,已經被作為一項民間藝術受到重視。現在沿街製做糖人的藝人少了,在北京年節的廟會上還可見到,糖人價格從幾元到十幾元不等。
目錄
[隱藏]
* 1 製作工藝
o 1.1 吹糖人
o 1.2 畫糖人
o 1.3 塑糖人
[編輯]
製作工藝
廟會上吹糖人的
放大
廟會上吹糖人的
吹糖人
放大
吹糖人
糖人的製作工藝可分為三種:吹、畫和塑。
[編輯]
吹糖人
吹糖人是把糖料吹製成各種造型。據說吹糖人技藝始於明末清初,製作時把糖稀熬好,用一根麥秸桿挑上一點糖稀,在對這麥秸桿吹氣,糖稀隨即像氣球一樣鼓起,在通過捏、轉等手法配合吹起塑成各種造型。最後用竹簽跳下,冷卻後成型。吹糖人以動物造型居多,體態豐滿,常見的是以十二生肖為內容。吹出的糖人質地很薄,易碎。
[編輯]
畫糖人
畫糖人是在石板上用糖漿畫出者。石板多用光滑冰涼的大理石,用時在上面塗一層防粘的油。糖稀熬好後,用小勺舀起,在石板上澆出線條,組成圖案。因糖稀在石板上很快就冷卻了,所以要一氣呵成味的糖人攤,製作過程很時精彩。待造型完成後,用小鏟刀將糖畫鏟起,粘上竹簽,稍侯凝結即成。
畫糖人多流傳於四川各地,以自貢地區的品種最多。糖畫的內容多時鳥獸花蟲,也有些高手製作復雜的戲劇人物,很是精妙。
[編輯]
塑糖人
塑糖人是用模具塑造造型。
取自"http://wikipedia.cnblog.org/wiki/%E7%B3%96%E4%BA%BA"
頁面分類: 中華民俗 | 中國文化
天橋八怪
維基網路,自由的網路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天橋八怪指的是從清末至民國時期,活躍在北京天橋地區進行民間曲藝表演的八位著名藝人,自清初遷漢令之後,天橋地區逐漸形成了一個民間娛樂中心,這里遍布茶館酒肆,活躍著各種行當的民間藝人,其中不乏擁有獨門絕活者,人們遂將那些給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藝人歸納總結出來統稱為「天橋八怪」。從清末到民國末期,不同的時代天橋八怪的具體含義也有所不同,前後一共出現過三代天橋八怪。到1949年之後,隨著對天橋地區的整頓和改造,這里不再是北京的娛樂中心,也就再也沒有天橋八怪了。
[編輯]
第一代天橋八怪
第一代天橋八怪產生於清末,到民國初年就逐漸從公眾的視野中消失了。
* 窮不怕:原名朱紹文,相傳是相聲的鼻祖。
* 醋溺膏:也是相聲演員,但長於口技並依此躋身八大怪之列。
* 韓麻子:單口相聲藝人。
* 盆禿子:禿頭藝人,表演民間小唱,用筷子敲瓦盆伴奏雖然簡陋,卻抑揚頓挫頗為悅耳。
* 田瘸子:早年因為練武落下殘疾,在天橋表演杠上二指禪等硬功。
* 丑孫子:相聲藝人依扮怪樣聞名。
* 鼻嗡子:表演小曲的藝人,鼻子里插進兩根竹管就能吹出曲調,腰間掛一個洋鐵壺敲打出節奏,因此也被稱作「敲馬口鐵壺的」。
* 常傻子:表演硬氣功的藝人,招牌是掌劈鵝卵石,兼賣大力丸。
[編輯]
第二代天橋八怪
第二代天橋八怪出現在辛亥革命後的北洋政府時期
* 訓練蛤蟆教書的老頭:他訓練的蛤蟆和螞蟻模仿課堂教學和軍隊操練,自他以後天橋再也沒有訓練這兩種動物的藝人了。
* 老雲里飛:原為京劇演員,因國服禁響而在天橋撂地賣藝,表演滑稽戲。
* 花狗熊:與妻子在天橋表演民間小戲,因扮相似狗熊而得名。
* 耍金鍾的:首先繪制一些比例失調的畫,遊客透過擦得鋥亮的金鍾反射就能看到正常的圖像,因為新奇而頗受歡迎。
* 傻王:表演碎石背磨盤等硬功,因面相憨厚被稱為傻王。
* 趙瘸子:早年因習武殘疾,在天橋表演杠子,所謂杠子就是在一條單杠上的雜耍,與今天體操中的單杠項目非常相似。
* 志真和尚:以僧侶裝扮表演硬氣功,推銷所謂「治餓不治病」的切糕丸。
* 程傻子:表演訓狗熊和頂碗等雜技。
[編輯]
第三代天橋八怪
第三代天橋八怪出現在1930年代-1940年代之間,隨著政權的更迭,天橋撂地的藝人也逐漸消失,因而這一代天橋八怪也是最後一代。
* 雲里飛:老雲里飛的長子,承父業表演滑稽戲,據稱有將耳朵殼塞進耳朵眼和用舌頭舔鼻子的絕活,因此名揚天橋。
* 大金牙:拉洋片的著名藝人。
* 焦德海:相聲藝人,窮不怕的徒弟。
* 大兵黃:曾是辮帥張勛的兵,在天橋販賣葯糖,以罵街的形式招攬生意,因為他所罵多涉及民生鞭辟時弊,因而頗收歡迎。
* 沈三:表演摔跤的藝人,1933年全運會摔跤冠軍,曾經斗敗過俄羅斯大力士而名震京城。
* 蹭油的:是一個販賣肥皂的商販,只要看到路人衣服上有油漬就主動上前用自己的肥皂給人家洗凈,蹭油免費,以此推銷他的肥皂。
* 拐子頂磚:一個殘疾乞丐,行乞時頭頂兩米多高的一籮方磚跪在地上。
* 賽活驢:一個裝扮毛驢的民間藝人,因其表演神似活驢而出名
取自"http://wikipedia.cnblog.org/wiki/%E5%A4%A9%E6%A1%A5%E5%85%AB%E6%80%AA"
Category: 中華民俗
子弟書
維基網路,自由的網路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子弟書又名清音子弟書、子弟段兒、弦子書,是一種流傳於京津和東北地區滿族人口中的曲藝形式。子弟書多由一人表演用三弦伴奏,只唱不說,音調和緩、低沉、肅穆。子弟書產生於清乾隆年間,清光緒年間逐漸衰落,在民國年間唱腔失傳,至今僅僅有五百餘篇唱本存世。子弟書對中國北方曲藝產生了極大影響,包括單弦、京韻大鼓、東北二人轉等曲種都深受子弟書的影響,這些曲種的一些經典唱段甚至是直接移植自子弟書唱本。
目錄
[隱藏]
* 1 起源與發展
* 2 題材與藝術特色
* 3 影響
* 4 子弟書研究
* 5 參見
* 6 外部連接
[編輯]
起源與發展
子弟書形成於清乾隆年間,最早的子弟書脫胎於滿族傳統祭祀活動過程中的打神鼓誦禱詞活動,一些滿族人將民族傳說故事用神鼓的音韻演唱,逐漸形成一種獨特的說唱藝術形式。由於這種藝術形式最初僅在八旗子弟中流傳,因而便被稱作子弟書。清曼殊震鈞所著《天咫偶聞》中曾經提到子弟書的起源:「昔日鼓詞,有所謂子弟書者,始創於八旗子弟。其詞雅馴,其聲和緩。」
早期的子弟書是滿漢合壁本,唱詠的題材多涉及八旗子弟的日常生活、民間傳說、歷史故事、文學名著等,以八角鼓為伴奏。子弟書最初僅在北京流傳,逐漸分衍出東調和西調兩種風格,西調又名西韻、西城調、西城板,歷史較久,風格婉約,多為描寫愛情故事的段子,其曲調也頗為纏綿;東調又名東韻、東城調,風格豪邁,所表現的多為慷慨激昂的歷史故事,曲調也非常粗曠慷慨。清人顧琳所著《書詞緒論》中曾經記述了東西調子弟書的區別「書之派起自國朝……有東西派之別,其西派未嘗不善,惟嫌陰腔太多,不若東派正大渾涵,有古歌之遺響。」清嘉慶初年,東城調隨北京滿族官員傳入東北地區,逐漸衍生出了無伴奏的清音子弟書;西城調傳入天津發展成為具有天津風格的衛子弟。子弟書隨滿族官員在中國北方的擴散對於日後鼓書、單弦等北方曲種的形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嘉慶末年,子弟書開始從滿蒙八旗向普通市民中擴散,成為廣受京津等地普通市民歡迎的一種曲藝形式。為了迎合觀眾的欣賞習慣,子弟書的表演形式發生了一定變化,從最初的滿漢合壁轉變為用漢語演唱,伴奏的樂器也從八角鼓變為三弦。在之後的數十年間子弟書在京城非常流行,產生了大量新題材新曲目,涌現出許多著名的子弟書藝人和作者如石玉昆、繆東麟、愛新覺羅·奕賡、郭棟兒、安靜亭等,在此期間,子弟書是北京最為流行的曲藝形式之一。
同治年間,子弟書藝術發展達到了頂峰,著名藝人郭棟兒在原有的東西兩調基礎之上開創了曲風明快,唱詞通俗的南城調,更進一步擴大了子弟書藝術的受眾范圍,此後許多盲人也因為演唱子弟書出色而名聞於市,據《天咫偶聞》記載「瞽人擅此者,如王心遠、趙德璧之屬,聲價極昂。」
光緒年間,隨著鼓書、單弦、快書等曲藝形式的興旺,子弟書開始衰落,許多內容古雅艱澀難懂的子弟書曲目逐漸失傳,東西兩調幾乎絕響,南城調的許多曲目和唱腔被單弦吸收;流傳於東北的子弟書則融入東北二人轉;而天津的衛子弟卻得以保留,直到文化大革命期間才徹底失傳。
目前子弟書作為一個曲種已經消失,但受到子弟書影響的單弦、二人轉等曲種仍然在中國北方廣泛流行,遺留下來的約五百部子弟書唱本,是研究子弟書以及清代文學的重要標本。
[編輯]
題材與藝術特色
子弟書是一種雅俗共賞的藝術形式,其早期唱詞大多深奧古雅,隨著向民間的普及,唱詞和表現題材逐漸通俗化。子弟書的題材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其一是歷史故事,以《三國》、《水滸》、《封神演義》、《包工案》等中的故事為代表,流傳至今的唱本有《白帝城託孤》、《長坂坡》等;一類是明清小說、雜劇雜曲中的故事,以《西廂記》、《紅樓夢》、《金瓶梅》、《三俠五義》等的故事為代表,流傳至今的唱本有《探晴文》等;此外還有一類表現的是市井見聞,社會生活,風土人情,保留至今的唱本有《逛二閘》、《逛護國寺》、《侍衛嘆》、《窮鬼嘆》等,此外還有專門表現子弟書藝人生活的唱本,如《郭揀兒》、《評昆論》等。
子弟書屬於鼓書的一種,均為敘事題材的曲目,與其他鼓書曲種不同的是,子弟書有唱無說,表演者或自彈自唱或兩人配合一彈一唱進行表演。子弟書唱段由七言上下句詩文為基本句式組成,非常工整,但是在七言前加三字頭、句後加附加句、句中加襯詞、插句等也常出現,因而其句式顯得比較自由。子弟書唱本一般由詩篇和正本兩部分組成,詩篇類似評書中的定場詩和評彈中的開篇,是獨立於正本的小段,內容大多是對故事內容和中心思想的概括,句式結構較為工整,一般為二句、四句、六句或八句的七言詩句;正本是子弟書唱本的主體,用於敘述故事,一般的子弟書唱本故事敘述都非常精煉,有些故事情節復雜,則會在正本中分回,一篇書詞一般分作一到三回,長篇故事也有數十回的,每回唱詞在數十句上下。子弟書韻腳通用北方十三道大轍,開篇中一韻到底,正本中每回轉韻一次,或數回同用一韻。
子弟書是一種從雅到俗的藝術形式,清代許多文人非常熱衷於子弟書唱本的創作,其中不乏文學大家,因而流傳至今的子弟書唱本,文字大多古雅清秀,是研究清代文學發展的重要標本。
[編輯]
影響
子弟書作為一個獨立的曲種,在清光緒年間逐漸衰落,最終失傳,但是許多子弟書曲目和唱腔在單弦、河西大鼓、京韻大鼓、梅花大鼓、二人轉等中國北方曲種中流傳下來,而單弦更是全盤接受了子弟書南城調的全部唱段和唱腔,因而研究者認為子弟書對中國北方曲藝各曲種的形成和曲目的豐富有極大的影響。
用於稱呼業余戲曲愛好者的「票友」 一詞也是受到子弟書的影響而產生的,清中前期的子弟書僅流傳於八旗子弟中間,為保持軍隊的戰鬥力,清政府對八旗子弟從事娛樂活動採取嚴厲的管理措施,旗人聚眾演唱子弟書需要持有朝廷辦法的龍票,由分布各處的票房根據龍票負責組織演唱活動,久而久之便將業余從事演唱活動的人員稱為票友。
[編輯]
子弟書研究
由於子弟書的唱腔大多都已在清末年失傳,因而子弟書唱本是現存的研究子弟書這一曲種的唯一資料,對子弟書的研究也更多地局限於子弟書唱本的文學研究。
清代一些書鋪專以刻印刊行子弟書唱本為業。樂善堂、百本堂、別野堂、同樂堂、聚卷堂等都是知名的子弟書唱本出版者,這些唱本是研究子弟書的民國時期一些曲藝研究者搜集整理的各家刻本,為子弟書研究留下了許多珍貴資料。目前研究較多子弟書唱本的編目有清代的《樂善堂子弟書目錄》、《百本張子弟書目錄》、《別野堂子弟書目錄》,民國時期的《中國俗曲總目稿》、傅惜華編《子弟書總目》、《子弟書目拾遺》、《綏中吳氏雙棔書屋所藏子弟書目錄》馬隅卿、劉半農、顧頡剛等整理的《蒙古車王府曲本分類目錄》數部不等。
歷史上曾經出版的專門研究子弟書的專著有趙景深的《大鼓研究》外編 (1936年),傅惜華的《子弟書考》、《明代小說與子弟書》等、高季安的《子弟書源流》(1955年),胡光平的《韓小窗生平及其作品考查記》、關德棟的《現存羅松窗、韓小窗子弟書目》等、周貽白的《韓小窗與羅松窗》、《大鼓書與子弟書》、劉烈茂的《論車王府抄藏曲本子弟書的文學價值》、康保成的《子弟書作者「鶴侶氏」生平、家世考略》等,這些專著的內容涉及子弟書的起源發展、藝術特色、著名藝人和作者研究等。
[編輯]
參見
* 滿族
* 單弦
* 石玉昆
[編輯]
外部連接
* 滿族子弟書(吉祥滿族網)
* 曲本寶庫車王府(北京文獻網)
取自"http://wikipedia.cnblog.org/wiki/%E5%AD%90%E5%BC%9F%E4%B9%A6"
Category: 曲藝
⑺ 北京有哪些民間傳統藝術
1、吹糖人
吹糖人是舊時北京的一個行業,北京話為「吹糖人兒」,中國民間藝術活動。小販們肩挑挑子走街串巷,挑子一頭是一個帶架的長方櫃,櫃子下面有一個半圓形開口木圓籠,裡面有一個小炭爐,爐上的一個大勺里放滿了糖稀。
2、捏麵人
捏麵人也稱麵塑是一種製作簡單但藝術性很高的傳統民間藝術活動。中國的麵塑藝術早在漢代就已有文字記載。它用麵粉、糯米粉為主要原料,再加上色彩,石蠟、蜂蜜等成分,經過防裂防霉的處理,製成柔軟的各色面團。
捏面藝人根據所需隨手取材,在手中幾經捏、搓、揉、掀,用小竹刀靈巧地點、切、刻、劃,塑成身、手、頭面,披上發飾和衣裳,頃刻之間,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便脫手而成。
3、剪紙
中國剪紙是一種辯並用剪刀或刻刀在紙上剪刻花紋,用於裝點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動的民間藝術活動。在中國,剪紙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交融於各族人民的社會生活,是各種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6年5月20日,剪紙藝術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攜豎跡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中國申報的中國剪紙項目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4、魯綉
魯綉一種古老的藝術活動。屬於山東生產的刺綉品,山東地區的代表性刺綉,山東省簡稱為「魯」,故名。是歷史文獻中記載最早的一個綉種,屬中國「八大名綉」之一。 它所用的綉線大多是較粗的加捻雙股絲線,俗稱「衣線」,故又稱「衣線綉」。
曾流行於山東、河北、河南等地,其綉品不僅有服飾用品,也有觀賞性的書畫藝術品。魯綉風格較他綉不同,多以暗花織物作底襯,以彩色強捻雙股衣線為綉線,採用齊針、纏針、打籽、滾針、擻和針、接針等針法,選取民間喜聞樂見的人物、鴛鴦、蝴蝶和芙蓉花等內容,蓮花罕為題材。
5、皮影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藝術活動。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影人,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講述故事。
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其流行范圍極為廣泛,並因各地所演的聲腔不同而形成多種多樣的皮影戲。
皮影戲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藝術活動,老北京人都叫它「驢皮影」。據史書記載,皮影戲始於西漢,興於唐朝,盛於清代,纖毀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⑻ 中國的民間藝術有那些
1、琴棋書畫
在中國古代,彈琴(古琴)、弈棋(圍棋)、書法(毛筆)、繪畫(國畫)是文人騷客(包括一些名門閨秀)修身養性所必須掌握的技能,合稱琴棋書畫。古琴是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圍棋是由中國首創,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水墨畫也是中國獨有。所以,琴棋書畫體現著中國悠久的歷史和傳統的文化。
2、戲曲
戲曲是中國傳統的戲劇形式,它的起源歷史悠久。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各民族地區的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比較流行著名的劇種有:京劇、崑曲、越劇、豫劇、湘劇、粵劇、秦腔、川劇、評劇、晉劇、漢劇、潮劇、閩劇、祁劇、河北梆子、安慶黃梅戲、湖南花鼓戲……等等五十多個劇種,尤以京劇流行最廣,遍及全國。
3、皮影戲
皮影戲,發源於我國西漢時期的陝西,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上最早由人配音的活動影畫藝術,有人認為皮影戲是現代「電影始祖」。在中國,不少的地方戲曲劇種都是從皮影戲中派生出來的,而皮影戲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以及表演藝術手段,對近代電影的發明和現代電影美術片的發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先導作用。由此可見,皮影藝術在中國乃至世界上擁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4、剪紙
剪紙是中國最普及的民間傳統裝飾藝術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剪紙不僅表現了群眾的審美愛好,還含蘊著民族的社會深層心理,也是中國最具特色的民藝之一,其造型特點尤其值得研究。民間剪紙在表現形式上有著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徵,同時民間剪紙用自己特定的表現語言,傳達出傳統文化的內涵和本質。
5、傳統刺綉
中國的傳統刺綉,根據使用者的不同、地域的不同、工藝精緻程度的差別,分為民間刺綉和四大名綉。
6、編織工藝(中國結)
編織工藝在中國有著久遠的歷史,早在一千多年前的遼代已有了精美的編織生活用品。清代以後更是遍及生活的各個領域,其編織用材多種多樣,有柳條編、藤條編、高粱桿編、草編、竹編、繩編、金屬編等。其實,中國結是中國特有的民間手工編結裝飾品,始於上古先民的結繩記事,是一種造型獨特、絢麗多彩、內涵豐富的傳統吉祥飾物。
7、木偶
木偶藝術在我國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最早的木偶可能與奴隸社會的喪葬俑有關。木偶戲是由藝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種戲曲形式,中國的木偶戲興起於漢代。就演出形式而言,可概括為提線木偶、杖頭木偶、布袋木偶、鐵枝木偶、葯發木偶五種。
8、民間印染
中國傳統的民間印染有扎染、蠟染、藍印花布和彩印花布。前三者都是以印和染的方法著色、顯花的工藝,以植物蓼蘭中分解提煉出的靛青為染料,民間也稱為藍染和藍印。
(8)我知道的民間藝術有北京的什麼擴展閱讀
民間藝術是針對學院派藝術、文人藝術的概念提出來的。廣義上說,民間藝術是勞動者為滿足自己的生活和審美需求而創造的藝術,包括了民間工藝美術、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和戲曲等多種藝術形式;狹義上說,民間藝術指的是民間造型藝術,包括了民間美術和工藝美術各種表現形式。
它們以天然材料為主,就地取材,以傳統的手工方式製作,帶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與民俗活動密切結合,與生活密切相關。一年中的四時八節等歲時節令、從出生到死亡的人生禮儀、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都有民間藝術的陪伴。
⑼ 選擇一項你知道的民間藝術,向同學們介紹一下吧。又快又準的採納哦。
剪紙,又叫刻紙,是中國漢族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它的歷史可追朔到公元6世紀。窗花或剪畫。區別在創作時,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雖然工具有別,但創作出來的藝術作品基本相同,人們統稱為剪紙。剪紙是一種鏤空藝術,其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其載體可以是紙張、金銀箔、樹皮、樹葉、布、皮、革等片狀材料。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燈光照射下用隔亮布進行演戲,是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傀儡戲之一。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戲曲人物,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唱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皮影戲是中國民間的一門古老傳統藝術,老北京人都叫它「驢皮影」。
參考資料: http://ke..com/view/25552.htm#sub7526411 http://ke..com/view/34658.htm#sub6871125
⑽ 民間藝術:北京的,天津的,東北的,四川的陝西的,廣東的各是什麼
民間藝術多了,很豐富的。
1、北京的京韻大鼓、北京面人、糖畫、鬃人兒等。
2、天津的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魏記風箏等。
3、東北的秧歌、二人轉、龍燈、旱船、撲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高蹺等。
4、四川的剪紙、綿竹年畫、沐川草龍、四川皮影等。
5、陝西的華縣皮影、安塞腰鼓、鳳翔泥塑、宜川胸鼓、陝西剪紙、壺口斗鼓等。
6、廣東的舞獅、廣綉,象牙雕刻,廣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