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書法是如何起源的
書法與繪畫是我國古今藝術門類中兩種極為重要的藝術形式,它們象一對同根同源的孿生姊妹,在中華文化藝術的大舞台上共同展示著高雅的魅力。因此,自古以來都有「書畫同源」之說。研究發現,繪畫藝術的重要美學環節,無不與書法藝術的美學環節一脈相通。首先,中國文字與繪畫在起源上有相通之處。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卷一「敘畫之源流」中,第一次從理論上闡述了書畫同源的問題。他認為:在造字之時,書畫同體而未分。商周時代的甲骨文和金文中保存有大量圖畫文字,這些字包括象形與指事兩種功能。從這些圖畫文字中探索書畫藝術的起源,我們不難發現,中國的書畫藝術是先有繪畫,後有漢字;先有漢字,後有書法。換句話說,書法藝術是以繪畫為基因,以漢字為依託的。書法與繪畫是血緣相通的姊妹藝術。其次,中國書畫在筆法上有相通之處。一是工具相同。中國書畫的創作工具都是使用毛筆、墨汁和宣紙。二是筆法相通。書法與繪畫都十分強調「用筆」,即使用毛筆作書作畫的方法、法則、鍵卜技巧、規律等等。書法和繪畫都離不開線條的造型藝術,繪畫「用線」與書法「稿神穗用線」的演變脈絡,都是由單純到復雜。中國書畫運筆的行--止,疾--徐,體現了人的情感速度和大自然速度的千變萬化。中國書畫所表達的感情起伏、心緒抑揚、生離死別、慷慨激昂等等,均含於行--止之間。歷史上書畫名家關於「以書入畫」的妙語警句很多。明代唐寅在《論畫用筆用墨》中說:「工畫如楷書,寫意如草聖,不過執筆轉腕靈妙耳。可見,中國繪瞎鎮畫將書法的「用筆」應用於創作,達到了更高的境界。三是墨法同源。中國書法和繪畫都強調「墨韻」。俗雲:「墨分五色」。「五色」一般概括為濃、淡、干、濕、焦。「墨法」的功能,在繪畫上表現為使所畫更能顯露出輕重、向背、明晦之感,在書法上則表現為使線條更能展示出神韻、氣勢、妙趣之味。清代龔賢說:「墨(氣)中見筆法,(則墨氣)始靈;筆法中有墨氣,則筆法始活。筆墨非工事也。」清代王石谷更具體地說:「凡作一圖,用筆有粗有細、(用墨)有濃有淡、有干有濕方為好手。若出一律,則光矣!」 第三,中國書畫在意境上有相通之處。書法和繪畫共同的最高境界乃:「中庸」、「內斂」、「優雅」。而這一貫穿其中的最高追求均以「人格」為理想的終極目標。這就必然導致它們共同存在的相互連帶和相互依賴關系。溯源問宗,中國書畫正來源於中國先哲的中庸思想,追求的是天人合一,表現的是「通神明之德,類萬物之情」由於中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人文深厚,而在這片土地上誕生的詩歌,書畫,音樂,舞蹈共同組成了這一龐大的文化體系。在歷史的演進中她們通過自律,自我校正,自我放棄,自我批評和自我創新不斷豐富和發展著東方文明。
Ⅱ 為什麼中國書法能成為藝術
一、中國書法是一門古老的藝術,它伴隨著中華文明的發展而發展。
世界上,擁有書法藝術的民族屈指可數,中國書法,具有悠久的歷史。
書法作為一種藝術創作,具有很深的玄妙。 從甲骨文、金文演變而為大篆、小篆、隸書,到東漢、魏、晉時期,草書、楷書、行書、諸體基本定型,書法時刻散發著古老藝術的魅力。為一代又一代人們所喜愛。
二、原因:
1、書法,是在潔白的紙上,靠毛筆運動的靈活多變和水墨的豐富性,留下斑斑跡相,在紙面上形成有意味的黑白構成,所以,書法是構成藝術;書家的筆是他手指的延伸,筆的疾厲、徐緩、飛動、頓挫,都受主觀的驅使,成為他情感、情緒的發泄,所以,書法也是一種表現性的藝術;書法能夠通過作品把書家個人的生活感受、學識、修養、個性等悄悄地折射出來,所以,通常有"字如其人"、"書為心畫"的說法;書法還可以用於題辭、書寫牌匾,因此,也是一種實用性的藝術。總之,書法,是具有更強的綜合性藝術,是更傾向於表現主觀精神的藝術。書法比較集中地體現了中國藝術的基本特徵。正像在西方美術中建築和雕塑統領著其他門類造型藝術一樣,書法和繪畫則統領著中國美術的其他門類,而列為中國美術之首。當把書法與繪畫並提時,又將書法擺在繪畫前面,稱之為"書畫",如"書畫同源"、"琴棋書畫"、"書畫緣"、"能書會畫"等等。書法與傳統中國畫的關系是十分密切的。特別是在宋元文人畫出現以後,繪畫用筆講究從書法中來,水墨寫意與書法的行草意趣相通。中國古代雕塑中也蘊含著書法的特徵。中國古代雕塑的紋理即是線的組合,造型的裝飾性與書法中的篆隸保持著內在聯系。中國古代建築從布局到主體的樑柱結構,都遵循對稱、均衡、主從關系等法則,園林建築中的含蓄、借景,以及亭、台、樓、榭追求的空靈、飛動等都與書法的結體、章法和節奏、氣韻密切相關。至於工藝美術和民間美術,也不同程度地受到書法的影響。書法可以視為中國美術之魂。
中國書法歷史悠久,藝術青春常在。在每個時代,社會環境不同、人們的審美欣賞角度不同,又隨著文化地發展容入,書法有著自己的特點,並不斷完善。瀏覽歷代書法,"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為精闢的總結:
2、晉人尚韻--晉代書法流美妍媚,風流瀟灑,反映了士大夫階級的清閑雅逸,流露出一種嫻靜地美。
唐人尚法--唐代書法法度嚴謹、氣魄雄偉,表現出封建鼎盛時期國力富強的氣派和勇於開拓的精神,具有力度美。
宋人尚意--宋代書法縱橫跌宕、沉著痛快的書鳳,正是在"國家多難而文運不衰"的局面下,文人墨客不滿現實的個性書法,以書達意,表達一種心境。
元、明以來,中國封建社會停滯不前,江河日下,反映在書法上則是崇尚摹古,平庸無奇。
至於明末書壇"反流俗"的狂飈,以及清代後期崇尚碑版金石之風的興起,正如地下奔突的岩漿,黑夜中閃掣的電光或是火石,折射出一個社會巨大變動的徵兆。真所謂"披圖幽對,思接千載"。
追尋三千年書法發展的足跡,我們可以清淅地看到他與中國社會的法發展同步,強烈的反映出每個時代的精神風貌。中國書法是我們民族永遠值得自豪的藝術瑰寶。它具有世界上任何藝術都無與倫比的深厚的群眾基礎和高級藝術的特徵。書法藝術在群眾中以逐步普及,也愈加受到大家的青睞。
一門學問傳承千年,伴隨中華民族歷史延續,說他是一門獨特的藝術一點也不過。
Ⅲ 都在談書法,但書法的起源在何時你知道嗎
"書法是指按照文字的特點和含義,以其書寫風格、結構和構造進行書寫,使之成為富有美的藝術作品"。中國已知最早的系統書寫系統是甲骨文,但你不能稱之為書法。甲骨文誕生時只有一個功態冊中能,那就是記錄,因其實用價值而傳播,而不是因其美感。關於漢字的誕生,有許多美麗的傳說,其中最著名的是 "倉頡造字 "的傳說。
以上就是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姿灶,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Ⅳ 書法藝術起源於為什麼起源於東漢末年
書法藝術起源:
應該是半坡文化時期,當時出土的陶器上有符號,有專家認為這是目前可以找到實證的文字起始點,那麼書法應該和文字同時產生,所以應該是這個時期。如果作為一種藝術形式來看,人們有意識的運用書法來表達感受,那也許要晚一些,應該是商周時期,這個階段最早出現在青銅器上面的文字,是婦好墓的青銅器,上有婦好兩字,可以到歷史博物館看到。
說起源於漢代,是指的現代軟筆書法藝術(筆在紙張上寫)
在東漢已經具備了我們見到的所有書體。一個是因為這一時期紙的發明完成。書寫在紙上可以反復進行藝術創造和琢磨。再者這一時期出現了專門的書法理論著作。書法實踐在理論的指導下逐漸的脫離了寫字的基本概念,形成為一門行為藝術。
關於上述摘錄的理論性理由,我部分不同意,應為之後的魏碑也被看成是書法藝術的精華年代,那是刻在石碑上的
Ⅳ 為什麼中國書法能成為藝術
漢字具有境象性、氣象性。漢語的非屈折語的或「單字形式不變」的特點,使漢字獲得語境的整體意義生命。毛筆具有書法效應:構造內在之勢及時機化的揭示。
漢字書法的美感生成與毛筆書寫亦有內在關系。硬筆書寫,靜則一點,動則一線一形;其點其線本身無內結構,只是描摹成形而已。毛筆則不同,筆端是一束有韌性的軟毛,沾水墨而書於吸墨之紙,所以充滿了內在的動態造勢和時機化的能力。
書法是將文字寫得好看或有味道的技巧。中國書法自古以來就被視為最重要的藝術之一,書法家或書法作品的地位絕不在畫家、音樂家及其作品的地位之下。 「書畫同源」早已是被人公認的見解。
中國書法能成為藝術體現了中國漢字獨特的美感。
(5)為什麼說書法是藝術的源頭擴展閱讀:
中國字的基本形態是方形的,但是通過點畫的伸縮、軸線的扭動,也可以形成各種不同的動人形態,從而組合成優美的書法作品。結體形態,主要受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是書法意趣的表現需要;二是書法表現的形式因素。
點畫結構美的構建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指各種點畫按一定的組合方式,直接組合成各種美的獨體字和偏旁部首。二是指通過將各種部首,再按一定的方式組合成各種字形。中國字的部首組合方式無非是左右式、左中右式,上下式、上中下式,包圍式、半包圍式等幾種。
這些原則主要是比例原則、均衡原則、韻律原則、節奏原則、簡潔原則,等等。這里特別要提的就是比例原則,其中黃金分割比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比例,對點畫結構美非常重要。
結體墨色組合的藝術性,主要是指其組合的秩序性。作為藝術的書法,它的各種色彩不能再是雜亂無章的,而應是非常有秩序的。這里也有些共同的美學原則,要求書者予以遵守。如重點原則、漸變原則、均衡原則,等等。
書法結體的墨色組合,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是對背景底色的分割組合。人們常說的「計白當黑」,就是這方面的內容。二是點畫結構的墨色組合。從作品的整體效果來看,不但要注意點畫墨色的平面結構,還要注意點畫墨色的分層效果,從而增強書法的表現深度。
Ⅵ 為什麼說書法是一門藝術
中國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無與倫比的豐富文字記載都已為世人所認可,在這一博大精深兆仿的歷史長河中,中國的書畫藝術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和藝術語言再現了這一歷時性的嬗變核宏過程。而具有姊妹性質的書畫藝術在歷史的嬗變中又以其互補性和獨立性釋讀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內涵。由於書、畫創作所採用的工具與材料具有一致性。《歷代改猜冊名畫記》中談論古文字、圖畫的起源時說:「是時也,書、畫同體而未分,象制肇創而猶略,無以傳其意,故有書;無以見其形,故有畫」。書畫雖然具有同源的可比性,但以後的發展狀況是以互補的獨立性發展變化的。中國書法藝術的形成、發展與漢文字的產生與演進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連帶關系。那麼究竟什麼是「書法」呢?我們可以從它的性質、美學特徵、源泉、獨特的表現手法方面去理解。書法是以漢字為基礎、用毛筆書寫的、具有四維特徵的抽象符號藝術,它體現了萬事萬物的「對立統一」這個基本規律又反映了人作為主體的精神、氣質、學識和修養。
Ⅶ 書法是怎麼起源的
成為第1位粉絲
書法是四大國粹之一,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是中國的瑰寶,中國書法是一門古老的藝術,從甲骨文、金文演變而為大篆、小篆、隸書,至定型於東漢、魏、晉的草書、楷書、行書諸體,書法一直散發著藝術的魅力。
中國書法歷史悠久,以不同的風貌反映出時代的精神,藝術青春常在。流覽歷代書法,"晉 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態"。追尋三千年書法發展的軌跡,我們清淅地看到他與 中國社會的法發展同步譽雹搭,強烈的反映出每個時代的精神風貌。 書法藝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瑰寶,是中華文化的燦爛之花。書法藝術最典型的體現了東方藝術之美和東方文化的優秀,是我肆亂們民族永遠值得自豪的藝術瑰寶。它具有世界上任何藝術都無與倫比的深厚群眾基礎和藝術特徵。 書法藝術愈加受到大家的青睞。
中國書法史的分期,從總的劃分,可將唐代的顏真卿作為一個分界點,以前稱作"書體沿革時期",以後稱作"風格流變時期"。書體沿革時期,書法的發展主要傾向為書體的沿革,書法家藝術風格的展現往往與書體相聯。風格流變時期的書體已經具備,無須再創一種新的字體。於是書法家就提出"尚意"的主張,"書體"已經固定,而"意"是活的,這就進一步加強了作者的主體作用。
一:書法的起源
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它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而且在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獨放異采。漢字在漫長的演變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一方面起著思想交流、文化繼承等重要的社會作用, 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造型藝術。 近代經過考證,關於中國文字起源,一般認為在距今約5000、6000年左右中國黃河中游的"仰紹文化時期",已經創造了文字。仰紹文化因1921年首先在河南繩汕仰韶村發現而得名的。近40餘年,又陸續有許多發現。
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字,概括起來有三大類型,即表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漢字則是典型的在表形文字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表意文字。 象形的造字方法即是把實物畫出來。不過畫圖更趨於簡單化、抽象化,成為突出實物特點的一種符號,代表一定的意義,有一定的讀音…… 我們的漢字,從圖畫、符號到創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隸、楷、行、草,各 種形體逐漸形成。在書寫應用漢字的過程中,逐漸產生了世界各慶拿民族文字中獨一的、可以獨立門類的書法藝術。
Ⅷ 為何書法也能成為一門藝術學書法有何好處
書法之所以能成為一門藝術,原因有兩點。第一點,書法是一門很有技術難度的藝術,技術性強。第二點,物以稀為貴,現在學習書法的人越來越少。學習書法不僅能陶冶情操,還能在這個浮躁的現實生活中,找到一片凈土。
學習書法有很多好處,第一點就是能夠讓自己擁有一個特長,既然書法是藝術,那麼會寫書法,就是會一門藝術,一項特長,這在現代社會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學習書法可以陶冶情操,幫助自己培養高雅興趣,提高自己的氣質,然後就是最重要的一點,在現在這個快節奏的生活狀態,人們往往會變得很浮躁,學習書法,可以讓自己平靜下來,不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