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藝術鑒賞力的基本信息
(作者是誰不清楚,知道了的話一定補上。這篇文章正好佐證前邊發表的那些論點,即現代藝術啥也不是,真正的藝術就是生活)
在這個多元主義時代,再也不能稱什麼是藝術、什麼不是藝術了。 《藝術》一劇中那些毫無結論的爭論之所以引起觀眾的興趣,乃是由於人們對到底什麼是藝術喪失了明確概念。這不是藝術鑒賞力下降所致,而是藝術觀念日新月異向上發展的緣故。不要說普通大眾了,連行家在發表這方面觀點時也出言謹慎。去年,《時代》雜志向17位「藝術的參與者與觀察者」提出「什麼是藝術」的問題,所得答案基本一致。
「現在已很明顯,任何東西多多少少都可當做藝術看待。」(帶輪藝術史家托馬斯·麥克艾維利)
「如今給藝術下定義這樣的事太離譜了,我想沒有人敢去做的。」(藝術燃型史家羅伯特·羅森布拉姆)
「你再也不能說什麼是藝術、什麼不是藝術了,那個時代早已結束。」(哲學家、藝術評論家阿蠢段信瑟·丹圖)
「人們想把什麼當做藝術,藝術就是什麼東西。」(國會議員彼得·霍伊科斯特拉,此人帶頭反對國家藝術基金)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有定論,這一定論之所以勝利,要感謝阿瑟·丹圖。自1984年以來,他就不遺餘力地在解釋,為什麼現在不可能把是藝術的東西從不是藝術的東西中區別出來了。他認為,自1964年安迪·沃霍爾將布里洛牌清潔劑紙箱和康培爾濃湯罐頭盒復制放大成像當做藝術品展出以來,任何東西就都是藝術了,藝術史也到了盡頭。 對藝術家本人來講,哲學上怎麼定義往往是次要的。安迪·沃霍爾也許沒有想到他正在把藝術的歷史引向終結。他只有一個小野心:繼傑克遜·波洛克以後成為美國藝術之王。沃霍爾在他的回憶錄《波普主義》中曾講過一個故事,酷似《藝術》一劇的情節,很難相信劇作家列扎不知道這個故事。大約在1960年,有一天沃霍爾去拜訪朋友艾米爾·安東尼奧,後者剛得到一幅極簡派畫家弗蘭克·斯特拉的早期純黑色繪畫(等於說白布上只有一個黑塊),可是他當時心情非常糟。沃霍爾問其原委,安東尼奧說,在此之前有一個女鄰居進來看到了這幅畫,問那是什麼?當他告知是一幅畫時,她不禁捧腹大笑。那是一幅畫?她走過去往上面潑了一杯威士忌,將畫徹底毀了。就在這時,電話鈴響了,巧得很,正是斯特拉,安東尼奧沮喪地將其作品剛才的遭遇告訴了他。斯特拉說,別愁,他將為安東尼奧再作一幅,跟那幅一模一樣的。
❷ 如何提高藝術鑒賞能力
藝術鑒賞的提高需要長期已久的日積月累,首先要閱讀大量的藝術鑒賞方面的書籍,如:康定斯基的《點、線、面》。
廣泛閱讀會更好,一本書再好讀一千遍也只是這一本書的觀點,沒有選擇性和對比性。更不能讓自己形成鮮明的觀點。
鑒賞力的高低不光是指你能否好清好壞,更重要的是你能說出自己鮮明的觀點,獨樹一幟的論點,和旁徵博引的論據。
當然理論知識和前期的指導也很重要。
我還希望你們閱讀《美學與藝術鑒賞》。下面是這本書的簡介:
此書系理工科院校本科生美育主幹課和人文必修的教材。全書分美學概論和各門類藝術的審美兩大部分,前者含美、美感、藝術三章,後者含繪畫、雕塑、建築、設計、音樂、舞蹈、影視、戲劇八章,最後歸結於素質教育,旨在引導大學生全面提高藝術鑒賞水平,適應新形勢下高等教育等大學生的新要求。此書的每一章都是由專業領域造詣精深的著名學者撰寫,既有高屋建瓴的把握,又有提綱挈領的概括;既可見歷史的清晰脈絡,又不失詳細的作品賞析。。。
多讀是重要的,不光要讀感興趣的,凡是別人推薦的好書都應該看看。好比古玩,只是大概知道好壞的標准和年份是沒用的。眼光要從大量,多年的經驗中積累。還要知曉相關的文化內容,典故。這才是大師。。
還有《藝術風格學》。
❸ 什麼是藝術鑒賞能力水平的高低
藝術鑒擾鎮銷賞,又稱藝術欣賞,指人們在接觸藝術作品過程中產生的審美評價和審美享受活動,也是人們通過藝術形象(意境)去認識客觀世界的一種思維活動。在藝術鑒賞過程中,感覺、知覺、表象、思維、情感、聯想和想像等心理因素都異常活躍。
基本條件
1.藝術品必須是具有審美魅力、審美內涵、審美價值的審美對象。
2.鑒賞者必須是具有-定藝術素養、文化知識、生活閱歷、審美能力的審美主體。
3.鑒旅拆賞者必須和審美鑒賞對象之間建構起相應緩游的審美關系。
❹ 怎樣才能提升自己藝術的欣賞水平
1、廣泛進行藝術欣賞實踐,簡而言之,就是多看、多聽、多研究。比如欣賞中國畫,欣賞不同時代、不同流派的名家名作,在前期需要有量的積累,反復鑒賞經典代表作,真正體悟其精微、精妙、精華之所在。
2、掌握藝術理論和藝術知識,藝術理論知識說對經典對總結,是對美對提煉。比如欣賞音樂,懂一點樂理樂器,就能更快入門,能夠分辨不同音色、音域,了解創作背景,更容易走進音樂,得到啟發。
3、提高文化素養,豐富生活閱歷,藝術創作離不開社會生活,藝術欣賞也同樣離不開社會生活。對於藝術的欣賞,欣賞者總是會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感受、體驗和理解藝術作品的。從一定意義上講,文化修養較高的人,他的藝術鑒賞力也會有較高的水平。
4、了解藝術家的時代特點與創作個性,了解一個人,則更能明白他要表達的意圖,藝術作品是社會現實生活在藝術家頭腦中反映的產物,必然與藝術家的自身相關,藝術家的經歷、思想、性格都會影響藝術作品的創作。
5、從形式到內容的整體把握,藝術的表現形式有很多,相同的內容會有多種形式來表達,同一種形式也可以表達出多樣的內容,藝術欣賞時,既不能割裂形式,也不能割裂內容。把握形式與內容,去理解藝術的美。
6、選擇優秀作品進行藝術欣賞,優秀的藝術作品都是通過大浪淘沙,優中選優的精選,極具有創造性精神內涵和創造性形式,選擇優秀的作品進行欣賞,並且在具體的作品欣賞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❺ 藝術鑒賞力對於藝術家有什麼重要作用怎麼樣提高藝術鑒賞力
藝術鑒賞力就是審美能力,藝術鑒賞力對於藝術家來說要多重要有多重要。打個比方,藝術家之於藝術鑒賞力就相當於廚師之於菜品的色香味,廚師缺少對色香味的辨識能力是烹飪不出美味的飯菜的,同樣,藝術家沒有相當的藝術鑒賞力也是難以創作出優秀的藝術作品的,也是愧對藝術家這個稱號的。
人們常說,藝術家創作的作品要打動人,首先要打動自己。這其中包括作品的創作技法表現手法,包括藝術家的思想深度和綜合修養,而所有這些,都集中體現在藝術家的藝術鑒賞力上。
如何提高藝術鑒賞力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它要求藝術家除了自身秉持的藝術天賦以外,還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實踐和感悟來達到藝術鑒賞力的提升。
獨立思考是藝術家必備的品格。邊學習邊思考邊創作邊感悟是提高藝術鑒賞力最有效的辦法。達芬奇正是在創作實踐中思考感悟,提出了「素描是油畫的基礎」,提出了構圖中的「黃金分割線」等。魯本斯在大量學習臨摹前輩大師作品中思考領悟,後來成為巴洛克油畫藝術重要代表。梵高在創作中不斷探索感悟,一次次調整改變自己的審美風格,創作出《麥田》、《星空》等,成為獨樹一幟的後期印象主義油畫大師。
❻ 為什麼大學生音樂欣賞水平較低
音樂欣賞因為其音樂本身所具有的美育功能而成為高校實現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培育創新性人才高素質人才的有效途徑之一,但因長期以來積累的一些舊觀念、舊思想,如:本專業知識是衡量大學生成才的惟一標准,音樂教育茄兆只是旁門左道、可有可無等。使音樂教育在高等院校,尤其是在非藝術院校里的推廣與普及步履艱難。但是音樂欣賞、音租納碧樂基礎知識、中外歌舞劇賞析等科目的開設在學生中受到了歡迎和喜愛。
高等學校的學生,不僅要學習好專業知識,同時更應該要提高各方面的素質。有人說,我國大學生的素質不但月發達國家比有差距,甚至與某些發展中國家比也有差距,事實上,我國大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方面的學習成績,不會比發達國家差,問題可能就出在大學生的全面素質以及綜合表現出來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上,所以我們更應該要在全面素質上下功夫。
在我們的教育方針「德、智、體、美」中,美育應當貫穿整個教育的全過程,在學校的美育中,音樂和美術教育尤為重要。這完全是正確的。而藝術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內容,音樂教育和美術教育都是藝術教育最主要、最主要的方式和內容。
一、目前大學音樂教育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本文所要討論的「音樂欣賞」並不等同於培養專門藝術人才的專業教育,而是指提高普及學生的文化修養、鑒賞能力、審美情趣等全面素質。當前,我國各高校的音樂藝術教育能力還比較薄弱,大學生中普遍存在著音樂知識貧乏、感受音樂和鑒賞音樂的能力比較差的現象。我們經過調查結果表明,137個同學當中有85%的同學愛好音樂,城市和農村分別佔了86%和85%。有24%的同學只是偶爾上音樂課,13%的同學在中學時的音樂課基本不上。來自城市的同學中有66.7%認識簡譜,而農村的同學只有42.5%,但來自城市的同學認識五線譜遠遠多於農村同學。此外,城市的同學中有聽過音樂會的遠遠多於來自農村的同學,分別佔了38.9%和10.5%,但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大多數同學沒有聽過音樂會。
然而在問卷的填空題的部分顯示,能正確寫出三名以上外國音樂家的有42人,佔30.7%,能正確寫出三個以上外國音樂家代表作品的有15人,僅佔10.9%。能正確寫出三名以上中國音樂家的有32人,佔23.4%;能正確寫出三個以上中國音樂家的代表作品的有16人,僅佔11.7%。能寫出三首以上最喜歡的樂曲的只有33人,佔24.1%;值得注意的是,有26個人一首樂曲也寫不出來。
從以上調查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還是很喜歡音樂的,由於地域、環境或學校重視程度等因素,導致大學生在進高校之前所受的音樂教育存在著相當的差異,但總體來說還是表現出了非常薄弱的音樂素質,特別是在填空題的部分其調查結果是令人擔憂的。這些現實存在的問題,都導致了音樂課程不能很好的發揮其美育的功能,而如何把音樂素質教育的現實價值發揮到最大化,如何使學生在短暫的音樂學習過程中實現真正的審美價值觀的提升、欣賞層次的提升;並最終實現綜合素質的提升是值得研究和探討的。
二、音樂欣賞對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的影響
(一)通過音樂欣賞課培養學生認識美、發現美的能力
音樂是一門特殊藝術,它既能細膩准確地反映人的情感,又能開啟學生智力和大腦思維。音樂教學是全面豐富的,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們唱歌,還要講授基本樂理知識,讓他們用音樂的語言去欣賞和學習音樂,並激發其去主動地追求美、感受美。如在欣賞中國交響樂《梁祝》時,要求學生大膽聯想,隨著樂曲的發展進行合理性思維。隨著音樂的發展,學生呈現的「喜、怒、哀、樂」等表情,恰恰反映了其對善惡分辨的理性思維和發現美、追求美的能力。而這些對美的體驗與感知,正是通過音樂欣賞,由內心的體驗而外露於表情的。
(二)通過音樂欣賞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為大學生能力的培養提供了智力保證
欣賞者要在頭腦中塑造完整的音樂形象,就必須藉助於想像進行再創造,這種再創造完全是由欣賞者主觀控制的。如果說作曲家是一度創作,演唱(奏)家是二度創作,那麼欣賞者便是三度創作。欣賞者在已有的感知材料上進行重新組合、合理加工,使其在大腦中創造出新的形象。
由於每個人的先天遺傳情況不同,所以人的思維能力會弊舉具有與生俱來的差異,但無論如何,大腦思維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後天的學習和訓練。如果進行音樂欣賞的訓練,不僅能提高人們的樂感,而且會有益於他們的運動控制、記憶能力和思維發展,使腦的功能得到更多的開發。
(三)通過音樂欣賞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品質,達到德育教育作用
音樂是人類最古老、最具有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藝術形式之一,是人類通過特定的音響,表現與交流感情和思想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方式,是人類精神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因此,音樂在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一直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5]向學生展示這些優秀作品的同時正是通過知識傳授、環境熏陶等教育的過程,使其內化為學生自身的人格、氣質、修養,成為他們相對穩定的內在品質的過程。近、現代中國的革命歌曲更是鼓舞了幾代人,為祖國的解放、人民的富強,拋頭顱、灑熱血,獻出自己的寶貴生命。通過對這些作品的賞析,完全可以達到音樂的德育教育作用。
(四)擴大了學生的人文知識,加強文化底蘊
古今中外的音樂珍品浩如煙海、絢麗多彩,如果僅僅是靠學生演奏和演唱音樂作品,是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的。而音樂欣賞教學,可以使學生較為全面地了解並學習人類音樂寶庫中的珍品。其次,音樂作為人類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它是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和智慧結晶。音樂藝術和文學、地理、歷史、戲劇、舞蹈、繪畫、社會生活等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同時在欣賞當中,需增加多元的思考和多維的視角,識別各種不同風格以及不同文化傳統下的音樂特色,認識不同文化背景和文化形態下的音樂異同,體會東、西方音樂文化的區別。
三、在高校中實現以音樂欣賞和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相結合的有效途徑
針對大學生音樂知識薄弱的現狀,必須加強音樂素質教育,彌補中小學音樂教育的不足和城市農村學生的差距。各高校一方面要開設音樂欣賞類的選修課,增長大學生的音樂知識,提高音樂素質,另一方面,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為大學生提供音樂實踐的場所,陶冶情操、凈化心靈,要加強引導,讓大學生多欣賞古典音樂和民族音樂,提高審美情趣和創造美、鑒賞美的能力。同時,還要讓學生自己參與到這些經典的音樂作品中來,結合愛國主義教育和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教育。
(一)掌握音樂知識是培養音樂欣賞能力的基礎
音樂基本知識是音樂的語言,掌握豐富的音樂理論知識對培養大學生的欣賞能力是十分重要的。音樂知識越豐富,音樂欣賞能力也就越強,水平也就越高。欣賞曲目從內容到形式應是從易到難,從小到大,從民族到西洋,從聲樂到器樂,從標題音樂到無標題音樂,而目前一些學校尚未做到這些。音樂表現情感不僅在形式上受到理性化規范,音樂的情感內容也是經過藝術概括和提煉的產物,不是任何自然情感的流露都能成為音樂作品的內容,只有那些帶有社會普遍性而非純粹個人的、偶然的情緒才能引起人們的共鳴。例如,柴可夫斯基《悲愴》中的苦悶求索,中國名曲《春江花月夜》中的典雅纏綿,劉天華《光明行》中的昂揚雄壯,都表達了人們普遍的情感體驗,並且是具有社會文化內涵的理性情感,在這類優秀音樂作品的陶冶下,人的情感會得到升華。
(二)增強感性經驗的積累是培養音樂欣賞能力的關鍵
首先,音樂欣賞能力的養成最直接、最關鍵的就是多聽,多接觸民族音樂。這樣,一方面可以擴大大學生們的藝術視野,多方面提高欣賞心理素質和水平,同時還可以使大學生們從比較和鑒別中提高音樂欣賞能力,提高對音樂的愛好和興趣。其次,音樂的抽象形式本身就積淀了民族精神、時代精神、甚至哲理思考。經常進行音樂欣賞,能提高直觀理解力,從音樂中「品」出它的深層蘊涵。例如從貝多芬充滿矛盾的交響音樂中「品」出追求自由、平等、博愛的時代精神;從中國民間樂曲《老六板》清新悠揚的旋律中「品」出中國老百姓樂觀的思想感情。總之,音樂欣賞能提高人們「心領神會」的本領。
(三)應提高自身文化藝術修養,促進音樂欣賞能力的提高
音樂欣賞能力是文化藝術修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文化藝術又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一個人音樂欣賞能力和水平。欣賞者的音樂欣賞水平因人而異,不但受個人音樂文化知識水平的限制,還要受欣賞者總體文化與藝術修養、甚至生活閱歷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因此,需要欣賞者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知識結構與人格修養。例如對柴可夫斯基鋼琴套曲《四季》的欣賞,有人就只能得到一些畫面想像和各種隨音響律動產生的情緒感染。然而,《四季》中那些憂傷的調子中所包含的深刻內涵:一個嚮往自由光明的俄國知識分子苦悶、彷徨的心境;哀嘆時光流逝;對生命意義發出疑問等豐富的意蘊,如果沒有相應的文化素養和思想境界,是難於體會的。
(四)大學生應積極參加學校舉辦的文化藝術活動
如參加校園歌手大賽、合唱比賽、民族音樂文化節等活動,也是一個人文化修養的積累。特別是學校,尤其應該為學生提供這樣的機會,比如多舉辦一些藝術歌曲的欣賞、交響音樂會或音樂講座等一系列高雅藝術活動。音樂欣賞,除了通常的音樂會、音樂講座外,還有如音樂電聲欣賞;在慶典大會上聆聽作為儀式的音樂;陶醉在自己演唱的「卡拉OK」之中;看著銀(屏)幕上的畫面,耳邊響起動人的音樂;甚至在舞池中,隨著悠揚的音樂翩翩起舞,都可以說是音樂欣賞的不同方式。總之,大學生要想成為一名水平較高的音樂欣賞者,就必須不斷豐富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生活體驗,以促進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四、結語
綜上所述,音樂欣賞對於大學生綜合素質教育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高校教育中,尤其要重視音樂欣賞課的開展,同時學校也要盡全力為大學生營造這種文化氛圍,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加大對高雅音樂,優秀作品的獎勵力度,對格調低下、思想水平不高的音樂作品加以控制,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使音樂健康發展,也使更多的大學生群體接觸到優秀的音樂作品,從而達到促進學生審美素質、德育素質的提高,有利於學生智力的開發和知識面的擴展以及創造力的培養。
❼ 如何提高美術鑒賞能力
新的美術課程改革提倡人文性,其主要任務是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涵養美感,豐富生活情趣,培養終身愛好美術的情感,人文精神及完善人格。我們通過美術教學可以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操,豐富生活情趣;可以傳承國內外文化藝術,弘揚人文精神。然而,這一切的實現都要通過學生的實踐和鑒賞來完成。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讓學生學會鑒賞,使學生在鑒賞的過程中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
美術鑒賞是運用感知、經驗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聯想、分析和判斷的過程。在鑒賞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從中獲得審美享受,可以在理解作品的過程中,體會到作者所寄予的情感,使學生能夠健康地發展。而且,「美術鑒賞」是普通高中階段美術科目的學習模塊之一,是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美術課程中「欣賞・評述」學習領域基礎上的更高層次的拓展與延伸。因此,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鑒賞技巧,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去欣賞作品中的美,也可以幫助學生去發現生活中的美,讓學生用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去看生活的種種。
一、從感官上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
每一幅畫給我們的第一感覺都是來自感官上的,它的美,它的好都是通過眼睛去發現的。所以,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如何提高學生的感官認知能力。而且,這種方法是最簡單的方法,學生只需在自己看到作品時,將自己的感覺說出來就可以。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逐步提高欣賞能力,使自己在感受的過程中,發現生活中處處都有美,進而在鑒賞中感受到藝術美的存在。
如在學習「美在民間――中國民間美術」時,首先,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中國的民間藝術。如:唐山皮影,天津民間彩塑藝術――泥人張,民間剪紙,年畫等等,這些都是中國民間的藝術,可是在實際生活中,學生很難見到這些藝術,甚至一些學生根本不能理解這些民間藝術中包含的真正意義。所以,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藉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這些藝術,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了解中國民族藝術,增強民族情感。一張張圖片的展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從而使學生產生動手操作的慾望,讓學生對美和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二、讓學生在自由評論的過程中提高鑒賞能力
每個人的思維都是有限的,每個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也是不一樣的。如果學生之間沒有交流,每個人只是堅持自己的想法,這樣學生的審美觀是得不到發展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自由評論,自由發表自己的看法,讓學生在共同交流思路的過程中,集思廣益,真正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寄予的思想,逐漸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如學習「皇權的象徵――故宮建築群與天壇」時,由於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鑒賞中國古代建築代表作品故宮,通過故宮建築的整體規劃、屋頂樣式、木結構構造以及建築裝飾彩畫雕刻等方面的介紹,使學生從中了解皇權至上的體現,了解中國古代建築的審美特徵。所以,在授課時,我向學生展示了故宮的全景圖,讓學生談談自己對故宮建築特點的感受。此時有學生對故宮的柱子進行了觀察:我在電視上看到過,故宮柱子上的刻龍,簡直是鬼斧神工,栩栩如生,不難看出,建築師在這方面花費了不少的工夫,在那個沒有電腦、沒有網路的時代,古人的技術竟然如此精湛。還有同學從故宮的格局、彩畫、優美的屋頂等方面進行了鑒賞,這樣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欣賞,既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又讓學生對故宮進行了全面的鑒賞,讓每個學生在聽取他人的鑒賞結論過程中,補充自己沒有想到的地方,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得到個性而全面的發展。
三、讓學生在理解作者的繪畫用意中提高鑒賞能力
美術鑒賞,目的是讓學生獲得美的享受,讓學生去體會作者在繪畫中所要展現的想法,讓作者的作品價值可以流傳下去,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又能讓作者所賦予作品的價值得到流傳。所以,在鑒賞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去理解作者繪畫時的真正用意,發揮想像力,結合作者當時的背景,揣摩作者的想法,展現作品的價值,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然而,在授課時,我們經常犯的毛病是僅讓學生記住該作者的繪畫風格:此畫展現了作者什麼樣的心情,寄託了作者什麼樣的感情。其實這樣在某種程度上會讓學生失去鑒賞的機會,學生的想像力也得不到鍛煉。所以,教師要轉變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親力親為,真正地去感受作品的含義。
如欣賞「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時,我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像力,自己尋找作者繪畫時的背景,自由地揣摩作者的含義。讓學生開拓思維,讓學生結合毛澤東的《沁園春・雪》去體會作者山水畫的豪邁,讓學生感受那愈顯出山的高峻;讓學生感受,深秋群山已是一片紅林浸染的景象。
鑒賞力不是天生的能力,它是一種創造性的精神活動和主體性的實踐活動,所以教師應使學生在欣賞、鑒別與評價美術作品的過程中,逐步提高審美能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引導學生去欣賞美,發現美,讓學生在美的熏陶下,提高自己對美的鑒賞能力。
❽ 談談如何提高藝術鑒賞力
看到該問題加了藝術鑒賞、美學、美術之類標簽,意思是說,這個「美」不是泛指現實生活中的審美標准和審美水平,而是特指「藝術美」的鑒賞能力?如果我沒猜錯,提高鑒賞力最好的練習是多欣賞優秀藝術作品。我不會說藝術鑒賞的學習會比專業美術理論更容易。
實質上更難的可能性超過90%。因為這需要的可不是純技能或技巧的學習,更多需要的是自己對藝術發展過程、多種藝術流派產生與興起的理解和認識,甚至還包括了對社會、文化、歷史等知識范疇的涉獵。
如果自己在針對這些藝術風格或流派的認識中,對當時代的文化、社會背景毫無了解,必然造成對這些流派藝術品的理解產生偏差,也就難以作出相對客觀的賞析和評價。同樣的,我不喜歡解構主義,不等於我認為這種流派就一無是處,至少它發展出一種新的思維模式。對這種藝術理念,我還是願意持包容態度。
試想,如果我對這些文化方面的知識毫無涉獵,那麼我看到這種藝術風格就一定會因為自己的不理解而棄之,我失去的可能不僅僅是對某種藝術美感的認知,更可能是某種不同的思維角度。
❾ 美術鑒賞能力不好怎麼辦
1、加強美術審美方面的訓練,上好美術欣賞課,了解美術史和一些畫家及作品。
2、多進行審美方面的活動,比如畫展、音樂會等。
3、加強提高審美的綜合素質的培養,比如文學、音樂、繪畫、書法、服裝等好的藝術作品的欣賞和學習。
4、自身投身於藝術活動之中,積極參與藝術活動和學習。
運用
作為一個重要的、具有普遍性意義扒巧的美學范疇,春源鍵「審美觀照」這個概念無論在中國還是在西方,在美學理論和實踐中,都有非常廣泛的運用。但人們對這個范疇雖然常用,卻多是習焉不察,對它的內涵與淵源不甚了了。
在《裂昌哲學研究》2003年1期上讀到林美茂先生的《哲人看到的是什麼----關於柏拉圖哲學中『觀照』問題的辨析》一文,甚受啟悟。本文則擬從中國哲學和美學的角度出發,對「審美觀照」這個美學范疇作一初步的闡析。
在我看來,審美觀照是人類審美活動的必要過程,是審美主客體之間發生實踐性聯系的特殊方式。審美狀態的進入,審美活動的實現,在很大程度上都有賴於審美觀照這個階段的發生。作為審美經驗的一種,審美觀照與直覺、想像、聯想、回憶、移情等都是有密切聯系的,但確實又不可以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