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俗世奇人》的讀後感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俗世奇人》的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生活是平凡的,但不是平淡的。平凡的生活中同樣也是波瀾起伏,妙趣橫生。馮驥才老師的《俗世奇人》說得好,「手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絕活」,「各行各業,全有幾個本領齊天的活神仙。刻磚劉、泥人張、風箏魏、機器王、刷子李等等。天津人好把這種人的姓,和他們拿手擅長的行當連在一起稱呼。叫長了,名字反沒人知道。只有這一個綽號,在碼頭上響當當和當當響。」
在平凡的生活中,這些有「絕技」的奇人,生活會平淡嗎?但問題的關鍵在於,「手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絕活。有絕活的,吃葷,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沒能耐的,吃素,發蔫,靠邊呆。這一套可不是誰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碼頭上的一種活法。」
得有真本事,才不會平淡啊!沒有真本事,豈只平凡、平淡,還會更加糟糕,把生活過得一塌糊塗。我們要把平凡的生活過得不平淡。就得靠那份才藝,不只是在那時候這套是種活法,就今時今日才華也是人不可缺少的埃在這時代有才華的人不怕遇不上伯樂,只怕才華比不上別人。隨著社會的進步,物盡天擇,強者生存,弱者淘汰,這不算殘酷,這只是一個事實而已。
《俗世奇人》中的奇人並不是樣樣精通,但他們卻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受人尊敬,當今社會也是一樣,我們不可能成為面面俱到的全才,但必須得有一門精通!不是有東北農民會說俄語當上翻譯,下崗工人了搞出了先進的發明嗎?
只要有一技之長,我們就會是俗世奇人。
在今年的語文課堂上,我結識了許多人……
在馮驥才所書的《俗世奇人》中,個個都是出神入化的人物。這也使我對《俗世奇人》這本書充滿了好奇。看完了書,合上書本,留在我腦海中的都是那一個個極富特點的人物名字:刷子李、刻磚劉、泥人張、風箏魏、機器王、蘇七塊等。記得這些都不如緩慧是他們的真實姓名,而是天津人給他們取的綽號。因為這些人都有獨一無二的行當,所以人們把他們擅長的絕活兒和姓氏連在一起稱呼,久而久之,真實姓名漸漸被人們淡忘,而頗具特色的稱呼卻在民間傳開。
書中介紹的這些人物都有天賦嗎?不。原來他們都不是先天的奇才,而是通過後天不斷努力鍛煉,才練就了現有的本領。正所謂「天才=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百分之一的汗水」。比如泥人張那高超的手藝,只要見過別人的模樣,就能把他的形象栩栩如生地捏出來。這看似簡單的手藝,其實是通過在日常生活中的觀察揣摩出來,以及自己勤學苦練、日積月累得來的。他們有著一手好本事,絕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練成的。在外界看來,他們像是橫空出世的天才,可真正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
自從看了《俗世奇人》後,終於明白:想要學好一項本領,乃至勝人一籌,就必須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將堅持不懈的精神化作動力,只有這樣,才能走向成功。
《俗世奇人》里個個都是凡人,但個個都不凡。你我都是大千世界裡普通的一員,可經過我們的努力,說不定我們也會成為俗世的不俗之人呢!
在天津這里,一群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上演了一幕不平凡的生活戲劇。不願破規矩仍能行俠仗義的「蘇七塊」、刷漆不留衣服 白點的「刷子李」、喝假酒無事,喝不參水的酒喪命的酒婆「、因養好一隻多嘴的八哥,自己卻成為外號」死鳥「 的賀道台、舉起誰都搬不動的石鎖,但卻得不到賞錢,而又爽朗大度的」張大力「(原名張金壁),這些 有著獨門絕技的渣答小市民們,為了養家糊口,展現著各自的一技之長。同樣,他們都是俗世中的奇人,有的現身於上流社會,有的混跡在市井民間,雖身處於大街小巷之間,不過,他們都演繹著絢爛的精彩。
泥人張,有著獨特技藝和鮮明性格的`民間奇人,哪瞎捏泥人時動作的靈巧熟練,變幻莫測,成型泥人的栩栩如生,堪稱一絕。 僅僅是技藝的精湛還不足以表現泥人張的」奇「,面對海張五這樣猖狂蠻橫的權勢,沒有溜須拍馬,沒有阿諛奉承,而是勇敢地挑戰猖狂的惡勢力張海五。此時此刻,他顯露出的是民間藝人的骨氣!一言不發卻出奇制勝,用過人的智慧回應了海張五的挑釁,泥人張值得我們欽佩。
刷子李,在粉刷一行干出了自我的樂趣,刷牆時的悠然自得,似乎是在完成一件美妙絕倫的藝術品,絕妙的粉刷技藝是民間藝術之海中一朵晶瑩的浪花。標新立異中,他制定了規矩,(衣服上有白點就不收錢)對自己嚴格要求,如此的精神,如此的決心確實不是一般人所能具備的。徒弟曹小三的」發現「更為刷子李的傳奇形象增添了更多的色彩。
盡職盡責的華大夫,只記看病人的牙不記看病的人,雖記性不大好,但作為一名牙醫,選擇了這個職業,他就要對每一位病人負責,但也因只記牙不記人而幫助偵探破了案,是當之無愧的平民英雄。
奇人們的技藝並不是上天賜給他們的,而是通過他們後天不屈不撓的努力與磨練,最重要的,是貴在堅持,向著各自的理想,一步一步地邁進,沒有朝三暮四、碌碌無為、空等想像,即使對自己掌握的這門技術已經滾瓜爛熟,他們也會不斷地反復練習,堅持就是勝利!
生活是平凡的,但不是平淡的。作為生活這個大家庭的一份子,我們要拒絕做平凡無用的人!俗話說的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必追求樣樣精通,完美無瑕,唯有在一方面做到精細,才是最優秀的。
《俗世奇人》講述了在天津當地的各類奇異人物,比如:刷子李的粉刷技藝高超,張大力無邊的力氣,還有大回擁有精湛的釣魚技術……他們都各自懷揣著自己獨特的能力,在這一所大都市中生存。正如作者在書中所述:手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絕活。
這一書中,我最喜歡的是一位綽號為「張大力」的人。他的原名叫張金壁,身強力壯,力大無邊,於是百姓們都稱他為「大力」。在他的身上流傳著一個故事:一家石材店的門口放著一把青石大鎖,鎖上刻著「凡舉起此鎖者賞銀百兩」,但因為這家店的石料都是堅實耐用的好料,自然沒有人能夠舉起。有一次,張大力路過看到了這把鎖,竟單手就把鐵鎖輕松舉起,可當張大力舉起之後,他竟看到鎖底下還有一行字「唯張大力舉起不算」,旁人見到了這行字都大笑——原來是店家在稱贊張大力呢!於是,張大力便沒有去索要那百兩白銀,扔了鎖笑著揚長而去。你瞧!他的力氣多不尋常呀!
我在思考一個問題,難道只有不同於常人的手藝人,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奇人嗎?其實不然,在我的認知范圍內,無論有沒有尋常的技能,只要你有顆敢去挑戰,敢去創新的心,你就是名副其實的奇人!
就像在倫敦跑完最後一場比賽的劉翔,他明知道自己的腳受了傷,已經不能去爭取奪獎牌。可是,他卻不言放棄,依舊像個冠軍一般踏上了起點。當他踏上那起點的一霎那,他就已經奪得了中國人們心中唯一的冠軍了。雖然他沒有跑完全程,但那超越常人的毅力同樣使他成為了一位奇人。生活是平凡的,但不是平淡的。只要我們曾經努力過,就會成為如同書中一樣的奇人,即使沒有他們的技術,但我們在俗世中的心永遠不會變的平淡!只要有一技之長,我們同樣是俗世奇人。
在這個寒假裡,我看了許多有益的書籍,比如:曹雪芹的《紅樓夢》、施耐庵的《水滸傳》、馬克·吐溫的《百萬英鎊》······ 數不勝數。可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還要屬《俗世奇人》這本書了。
剛看的時候,我對奇人的各種匪夷所思的事情,有所懷疑,再往下看就信以為真了,全都是真人真事。
書中有個正骨拿環的蘇金散,技藝高超,但是有個規矩,必須先拿七塊銀元碼在檯子上,才肯瞧病,俗稱「蘇七塊」,其實他心地善良只是力的規矩不能改。書中還有個泥人張,台下一邊看戲,一邊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啥像啥,一手絕活兒。他藝高膽大,智斗橫行霸道的「海張五」。還有更絕的文混混兒劉道元活出殯,一連七天詐死笑看世間百態、人情寒暖······
書中著黑衣黑鞋刷牆,不沾一滴白點的刷子李,只認牙不認人的華大夫,好嘴楊巴······一個個活靈活現,真實反應了那個時代的人物風貌,堪稱「俗世奇人」。
《俗世奇人》總共十八篇,每人一篇,各不相關。此書故事簡短,語言通俗易懂,讀完全書,讓人驚嘆不已:奇人妙事,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真值得一看,建議你有空也看看哦!
書伴隨著我,不論何時,我身邊總有書,放了寒假也一樣,寒假裡我結交了一個朋友--《俗世奇人》。
這本書中,作者馮驥才描繪了許多天津生活的「奇人」,「奇人」有的現身於上流社會,有的混跡在市井民間,都是「俗世」中人;然而他們又不是普通人,他們所做的事情令人匪夷所思,是「俗世」中的「奇人」。他們中間既有憑著一把釣竿把魚釣絕的大回,也有隻認七個銀元不認人的骨折醫生蘇大夫;既有專會溜須拍馬的「死鳥」賀道台,也有摳團鞋泥就能捏出人像的「泥人張」。雖然這里的「俗世」被解釋為人世,但我有時又想,這里的「俗世」會不會指天津呢?
我又想起天津的背景:天津衛是天津的古稱,當年,它既是水陸交通要道,也是世人矚目的開放城市。所以,在天津生活的人,「不強活不成,一強就生出各樣空前絕後的人物」。這大概就是《俗世奇人》的來源了吧!
給我感觸最深的是泥人張那一段:
只見人家泥人張聽也沒聽,左手伸到桌子下邊,打鞋底摳下一塊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飲酒,眼睛也只瞅著桌上的酒菜,這左手便擺弄起這團泥巴來,幾個手指飛快捏弄,比變戲法的劉禿子還靈巧。海張五那邊還在不停地找樂子,泥人張這邊肯定把那些話在他手裡這團泥上全找回來了。隨後手一停,他把這泥團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櫃台結賬。
吃飯的人伸脖一瞧,這泥人張真捏絕了!就賽把海張五的腦袋割下來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腦袋,小鼓眼,一臉狂氣,比海張五還像海張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海張五在那邊,隔著兩丈遠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著正走出門的泥人張的背影叫道:「這破手藝也想賺錢,賤賣都沒人要。」
泥人張頭都沒回,撐開傘走了。但天津衛的事沒有這樣完的──
第二天,北門外估衣街的幾個小雜貨攤上,擺出來一排排海張五這個泥像,還加了個身子,大模大樣坐在那裡。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產,足有一二百個。攤上還都貼著個白紙條,上邊使墨筆寫著:
賤賣海張五
估衣街上來來往往的人,誰看誰樂。樂完找熟人來看,再一塊樂。
三天後,海張五派人花了大價錢,才把這些泥人全買走,據說連泥模子也買走了。泥人是沒了,可「賤賣海張五」這事卻傳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兒個。
看完這段,我深有體會,體會到當時人們懼怕有錢人,又勢力,也敬佩泥人張的魄力和高尚的品德,不怕有錢人,不勢力,還敬佩馮驥才的才華,能把泥人張和那些人作出如此鮮明的對比,實在出神。
聽過一句話「平凡的人過著不平凡的生活」,我當然是一個平凡人,沒有特別華麗的外表,十分聰慧的頭腦,過人的才藝……
馮驥才老師的《俗世奇人》說得好,「手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絕活」,「各行各業,全有幾個本領齊天的活神仙。刻磚劉、泥人張、風箏魏、機器王、刷子李等等。天津人好把這種人的姓,和他們拿手擅長的行當連在一起稱呼。叫長了,名字反到沒人知道。只有這一個綽號,在碼頭上響當當和當當響。」
在平凡的生活中,這些有「絕技」的奇人,生活會平淡嗎?
我想這誰也說不準,因為奇人的生活是難以揣摩的。
但問題的關鍵在於,「手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絕活。有絕活的,吃葷,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沒能耐的,吃素,發蔫,靠邊呆。這一套可不是誰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碼頭上的一種活法。」
然而,這些不同的活法始終吸引我的眼球,他們的謀生方法有奇怪的,有奇妙的,有奇趣的,或是與眾不同的,反正字里行間都突出了一個「奇」字。他們各有各的絕活,也各有各的不同。
就拿開篇文章蘇七塊來說。在我認為蘇大夫並不是求財心切。也許,他早就想過破壞這個規矩,讓大家認識認識真正的蘇七塊。要不然,他不會還給華大夫大洋。而是在,天津衛當時這個混亂的局面中所破逼無奈的,他若壞了這個規矩,以後,他的話別人是不會聽的。在這個局面中、這個環境中無發生存下去,這樣,他也是想為自己謀生。
還有華大夫這篇文章中。作者將華大夫那種記牙不記人、對自己行業十分尊敬的精神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華大夫雖然記性不好,但他作為一名牙醫,他要對每一位病人負責任。要記住顧客的每一顆牙齒,以免耽誤顧客的時間。
看了這些奇人,我小小的心也不免被觸動,這個觸動不是對深情文章的感動,也不是對幽默文章的羨慕,而是我對這些奇人絕活的佩服。其實奇人也並不是樣樣精通,但他們卻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受人尊敬,當今社會也是一樣,我們不可能成為面面俱到的全才,但必須得有一門精通!
所以,只要有一技之長,我們就會是俗世奇人。
又見面了,今天講的還是《俗世奇人》,可我發現了一個小細節,這個碼頭上的人,不強的活不成,一強就生出個樣空前絕後得人,但都是俗世奇人;小說里的人,不齊穿不成,一奇就演出各種匪夷所思的事情,卻全是真人真事。今天又來介紹一篇故事——《泥人張》。
這個故事首先吸引我的是第一自然段,是這樣寫的:手藝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張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沒第二,第三還差著十萬八千里。所以我要看看這泥人張到底有多絕。
看完這個故事,我很吃驚,因為泥人張令我佩服到極致。那裡的海張五很是霸道,他去一家飯館吃飯,泥人張正好也在,海張五認識泥人張。見泥人張對自己不理睬,張海五那裡得人說:台上演戲,他邊看,邊把手放在袖子里捏泥人,台上啥樣,他就捏啥樣。張海五粗嗓子說道:放在袖子里,我看是放在褲襠里。泥人張很淡定,從鞋底摳了一塊泥,在那裡捏。吃完飯後把泥人往桌上一放。揚長而去。那個泥人就像一個活生的海張五。第二天大街上都買開了海張五的泥人,上面還寫著:賤賣海張五。海張五馬上把所有泥人和模型都買走了。
這個故事給我了很多道理:對人不要太凶,不要開一些不該開的玩笑;而且,做人要踏踏實實、誠懇,不要太霸道,欺負比自己弱的;還要學習海張五遇事冷靜的品格;而且,你如果就像海張五這樣愛開玩笑,那麼受傷害最大的人不是別人,而是你!
活是平凡的,但不是平淡的。平凡的生活中同樣也是波瀾起伏,妙趣橫生。馮驥才老師的《俗世奇人》說得好,「手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絕活」,「各行各業,全有幾個本領齊天的活神仙。刻磚劉、泥人張、風箏魏、機器王、刷子李等等。天津人好將這種人的姓,和他們拿手擅長的行當連在一起稱呼。叫長了,名字反沒人知道。只有這一個綽號,在碼頭上響當當和當當響。」
在平凡的生活中,這些有「絕技」的奇人,生活會平淡嗎?但問題的關鍵在於,「手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絕活。有絕活的,吃葷,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沒能耐的,吃素,發蔫,靠邊呆。這一套可不是誰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碼頭上的一種活法。」
得有真本事,才不會平淡啊!沒有真本事,豈只平凡、平淡,還會更加糟糕,將生活過得一塌糊塗。
我們要將平凡的生活過得不平淡。就得靠那份才藝,不只是在那時候這套是種活法,就今時今日才華也是人不可缺少的啊。在這時代有才華的人不怕遇不上伯樂,只怕才華比不上別人。隨著社會的進步,物盡天擇,強者生存,弱者淘汰,這不算殘酷,這只是一個事實而已。
《俗世奇人》中的奇人並不是樣樣精通,但他們卻將生活過得有滋有味,受人尊敬,當今社會也是一樣,我們不可能成為面面俱到的全才,但必須得有一門精通!不是有東北農民會說俄語當上翻譯,下崗工人了搞出了先進的發明嗎?只要有一技之長,我們就會是俗世奇人。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書名是《俗世奇人》,其中有一篇文章叫《酒婆》,它讓我記憶深刻。
故事是這樣的:在首善街有一家九等酒館,酒只賣給窮人。這家酒館沒有菜,沒有桌椅,只賣酒。買完酒後只能站著喝,這個酒館只賣一種酒,是用山芋造的,價錢賤,酒味大。和入嘴裡如鏹水,得拿上喝下去,喝下去又上頭,就像一種炮仗「炮打燈」於是這種酒叫「炮打燈」。這些酒鬼里最灑脫的是酒婆,酒婆喝酒就像把酒倒進桶里,出門後搖搖晃晃,但一到路口,酒就醒了。不是酒婆厲害,而是酒里添水了。後來,老闆娘有喜了,老闆去拜佛,發誓不再摻假。酒婆又來喝酒,可真貨有真貨色,酒婆搖德唄以前更厲害了,可她到了路口,竟沒有醒酒,酒婆習慣性的向前走去……從此酒婆再沒出現。
對於這件事,我有我自己的看法,酒婆之所以會被車撞死的原因很明顯出在老闆身上,酒婆會喝真的「炮打燈」還上馬路的原因是她已經習慣了,而以前為什麼沒事?因為以前的就裡有水,不濃,沒多大酒勁,所以酒婆一到路口,一驚,酒馬上醒了。可畢竟後來是真的「炮打燈」酒勁大,沒那麼容易醒,其實老闆有兩種做法可以使酒婆不被車撞:一、老闆一開始就用真貨,這樣酒婆一開始喝,就知道它的酒勁大,會在酒醒後過馬路。二、老闆一直都摻假,一樣可以讓酒婆不被撞。
然而當今社會還有許多像「炮打燈」這樣的假貨,像問題奶粉,問題疫苗、小廠家生產的氣壓椅等。都給我們帶來了很多麻煩,如某些嬰兒喝了問題奶粉,的了腎結石,許多家長泣不成聲;還有一個嬰兒喝了高鈣奶粉,去醫院檢查,卻發現嚴重缺鈣,而且將來有可能展業站不起來。還有一些兒童接種了各種疫苗,本想預防疾病,誰料這些疫苗非但沒有起到預防作用,反而製造了疾病……
Ⅱ 俗世奇人主要內容概括
40字主要內容概括如下:
海張五諷刺泥人張,泥人張捏了海張五的泥像,並打出「賤賣」旗號,海張五花大價錢買走。
課文通過泥人張與海張五的交鋒,體現了泥人張高超的記憶手法和智慧,泥人張用自己的手藝和智慧回擊了海張五對自己的諷刺。
(2)俗世奇人藝術字怎麼寫擴展閱讀:
一、馮驥才《俗世奇人》藝術特色
馮驥才以境寫人,即以社會背景寫人,包括地域風貌風土人情、生活風尚、生活環境等,所寫文字真實地刻畫了天津衛在晚清光緒年間所特有的社會風貌,是當時咐早經過長期社會選擇而形成的強者生攜簡帶存,弱者淘汰受窘的規則加以佐證的作品。
二、「泥人張」藝術特色
「泥人張」彩塑創作題材廣泛,或反映民間習俗,或取材於民間故事、舞台戲劇,或直接取材於《水滸》、《紅樓夢》、《三國演義》等古典文學名著。所塑作品不僅形似,而且以形寫神,達到神形兼具的境地。「泥人張」彩塑用色簡雅明快,用料講究,所捏的泥人歷經久遠,不燥不裂,栩栩如生,在國際上享有盛譽。
泥人張彩塑屬於室內陳列性雕塑,一般尺寸不大,高約40公分左右,可放在案頭或架上,故辯蘆又稱為架上雕塑、彩塑藝術,是一個涉及面極廣,運用於各種環境裝飾的藝術形式,有著服務社會、美化環境的重要作用。
Ⅲ 俗世奇人讀後感
在碼頭上的人不強活不成,一強就生出個樣空前絕後的人物但都是俗世奇人,而這本書正好寫了他們的絕活!
刷子李一身黑衣刷白漿,刷完以後身上一點白也沒有,還說如果有白點白刷不要錢,你說絕不絕!
蘇七塊,一雙巧手,你若是骨折了,就去他那,在你胳膊上一摸就只打你的各部怎莫回事,在上下捏一捏還沒等疼就好了!但是有一個規則,那就是必須有七塊大洋,不然,免談!
還有張大力,一身的力氣,那石材店門前的大青石鎖,沒人呢讓他移動一丁點,而他,手使勁,好不費力的舉了起來,你說他力氣大不大?
要是說我最喜歡的,那就是絕盜了,在一家的新婚之時,來了一個爹和幾個兄弟,一邊罵他說他沒良心不給他媽看病來這享清福,一邊搬東西,鄰居見了,也說他沒良心,自認沒人管,等人家回來了,看見幾門大開,物理什麼都沒了,旁邊的人都理他遠遠的,他很奇怪,有個老人跟他說了事情的經過,他一聽蒙了,大喊道:「我哪還有爹啊,我三歲時爹就死了!」你說好不好笑,不僅丟了東西,還給人家當了兒子!
這些奇人各有各的的本事,各有各的絕活,而且都是真的,有的好笑有的可以然你明白一個道理,是一本和有意義的書!
我讀完這本書的時候,我幾乎看不懂,這可以理解,但書里總有一些不吉利的話,明明是有價值的書,為什麼會有這些話呢?當我讀完這本書的時候,才體會到書中的價值。書中有許許多多的故事,有一個故事叫人著迷,它就是《神鞭》。
裡面的玻璃花真叫人生氣,不但瞧不起別人,還想方設法的陷害別人,她最恨的人是神鞭,她想出來一個有一個的辦法,但始終都沒有成功,直到有一天,他請了一個政府的人來盤問神鞭,好讓他出出醜,誰知神鞭一甩鞭,把政府的人達到在地,是好多人都來幫神鞭說話,玻璃花因陷害人,被關了起來只要有一技之長,我們就會是俗世奇人,《俗世奇人》讀後感聽過一句話「平凡的人過著不平凡的生活」我當然是個平凡的人,沒有美麗的外表。
每個人都有成功與失敗,高興與悲傷。玻璃花已經全部擁有了,山敗族玻璃花現在內心只想著復仇,它有找了個人枯侍叫三爺,專門來對付神鞭,神鞭不想和他打。哎,神鞭可是自強不息、信念堅定、意志堅強、勇斗病殘、百折不撓、終於戰勝玻璃。玻璃花終於改邪歸正了。
一個勤勞堅強忍,有著自己目標的人,最終卻成為了社會垃圾,從前的玻璃花善良,政治,他不斷地追求,最終她還是毀了自己的前途。漫長的一天又一天,我終於讀完了這本書,我決心以後要做個頂天立地的人。
馮驥才的《俗世奇人》這本奇書,不僅各種人物寫得十分生動形象,而且講述的故事也是非常有趣奇妙的。
比如書中有篇《絕盜》的故事,那兩個盜賊偷東西的本領可是離奇又高超,別的小偷大都是在夜晚賊頭賊腦偷偷摸摸地偷,他們卻是在光天化日大大方方地偷,不僅如此,還冒充成主人的父親,在眾目睽睽之下把失主的家都搬空了。我覺得他們不光是盜賊,還是騙子,太可惡了,他們那「高超」的本領,並不值得稱贊。
還有一篇《蘇七塊》,我也很感興趣。蘇七塊是個脾氣古怪的醫生,任何人要想找他看病必需先交七塊大洋,否則蘇大夫可是眼皮也不會抬一下的,要不得名「蘇七塊」呢!一天,蘇七塊在和人玩牌,一個人著急慌忙地來找他,因為此人受了重傷急需醫治。但是因為一時拿不出七塊大洋,蘇七塊對病人根本就不理不睬,連旁邊和他玩牌的朋友都看不下去了,醫生的職責不就是治病救人么,蘇七塊這是見死不救啊。其中有個好心人華大夫(註:這也是俗世一奇人),悄悄地給了那病人七塊大洋,病人交給了蘇七塊,只見如有神助,蘇七塊精神抖擻地幾下子就把病人的傷口處理好了,還包了一包葯給病人。事後,蘇七塊拿出七塊大洋還給了朋友,朋友很費解,蘇七塊稱,他並不是狠心不善良,而是因為「規矩」是不能隨便改的。
是呵,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凡事一旦定了規矩,就要執行,否則,那就不叫做規矩了。我們平時學習、做事、做人,不也應該這樣嗎?
《俗世奇人》是由民間奇人的故事而寫的奇逗弊人故事。死鳥、酒婆等奇人的故事加入書中,每個奇人故事的名字都是由此人的外號命名。
我喜歡的故事有:「泥人張」、「小達子」、「絕盜」、「蘇七塊」、「酒婆」、「張大力」等奇人故事。
其中我最喜歡「泥人張」的故事。在手藝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張」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沒第二,第三差著十萬八千里。泥人張本名叫張明山,常去的地方有兩處,一處是東北城角的戲院大觀樓,另一處是北關的飯館天慶館。坐在那,為了瞧各樣的人,也為捏各樣的人。看戲台上的各種角色,瞧人世間的各種角色。此處就開始講文中插入的一個小故事了,是一個他在天慶館中飲酒,邊在看吃客們的飲酒,邊捏泥巴,一會兒手停了,將泥巴往桌上一放,走了。第二天,攤子上是海張五的全身像,人來人樂,有的拉人來一起樂,後來,海張五將模子什麼的全都買走了。
《俗世奇人》其實是非常有趣的書,很好看。
真正能深入人心的書其實很少,但馮驥才老師的《俗世奇人》卻做到了。
生活是平凡的,但不是平淡的。碼頭上的人,不強活不成,一強就生出各樣空前絕後的人物,但都是俗世奇人,小說里的人,不奇傳不成,一奇就演出各種匪夷所思的事情,卻全是真人真事。
泥人張,有著獨特技藝和鮮明性格的民間奇人,捏泥人時的精湛熟練,變幻莫測,成型泥人的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手法堪稱一絕。僅僅是技藝的精湛也不足以表現泥人張的「奇」,面對海張五這樣猖狂蠻橫的權勢,沒有溜須拍馬,沒有阿訥奉承,而是抬起頭,挺著胸,勇敢地面對惡勢力。他顯露出的是來自民間藝人的傲骨,默默無言卻出奇制勝,憑借過人的智慧回應了海張五的挑釁,值得我們欽佩。
刷子李,在粉刷這普普通通的行業里竟干出了一種全新的境界,刷牆時的悠然,似乎在完成一件美妙絕倫的藝術品,絕妙的粉刷技藝好似藝術之海中磅礴的浪尖,令人嘖嘖稱贊。標新立異中,他卻對自己嚴格要求,如此的自謙,如此的決心確實不是一般人所具備的。
在平凡的生活中,這些有絕技的奇人,生活會平淡嗎?
沒有真本事,豈止平凡、平淡,還會更加糟糕,把生活過得一塌糊塗。我們要把平凡的生活過得不平淡,就得靠那份獨一無二的才藝。奇人的技藝並不是上天賜給他們的,而是他們後天不屈不撓的努力與磨練。最重要的,是貴在堅持,向著自己的目標,一步步邁進。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必追求樣樣精通,完美無瑕,唯有在一方面,做到精細,才能做出最優秀的自己。
《俗世奇人》是由民間奇人的故事而寫的奇人故事。死鳥、酒婆等奇人的故事加入書中,每個奇人故事的名字都是由此人的外號命名。
我喜歡的故事有:「泥人張」、「小達子」、「絕盜」、「蘇七塊」、「酒婆」、「張大力」等奇人故事。
其中我最喜歡「泥人張」的故事。在手藝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張」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沒第二,第三差著十萬八千里。泥人張本名叫張明山,常去的地方有兩處,一處是東北城角的戲院大觀樓,另一處是北關的飯館天慶館。坐在那,為了瞧各樣的人,也為捏各樣的人。看戲台上的各種角色,瞧人世間的各種角色。此處就開始講文中插入的一個小故事了,是一個他在天慶館中飲酒,邊在看吃客們的飲酒,邊捏泥巴,一會兒手停了,將泥巴往桌上一放,走了。第二天,攤子上是海張五的全身像,人來人樂,有的拉人來一起樂,後來,海張五將模子什麼的全都買走了。
《俗世奇人》其實是非常有趣的書,很好看。
今天早上,我和一個同學在老師家補習,他有一本書,一聽是馮驥才寫的,我就向他借。一看,名字叫《俗世奇人》,我津津有味的讀起來。
《俗世奇人》裡面的一個個人物,一個個故事講得都是發生在碼頭上的。
動作干凈麻利的蘇七塊;力大無邊的張大力;手巧靈活的泥人張;刷牆技術高超的刷子李……讀了《俗世奇人》這本書後,書中覺得讓我最佩服的人是——張大力。一聽到這個就覺得他很有力氣。他原名叫張金璧,津門一員赴赴武功,身強力蠻,力大無邊,所以那裡的人都故稱他大力。天津人都知道他的名字,他之所以力氣大這么多人知道他的名字的原因就是:侯家後有一家石材店,叫聚合成。大門口放一把死沉沉的青石大鎖,鎖把也是石頭做的,鎖上刻著一行字:凡舉起此鎖者,賞銀兩百。旁觀的人不停地嘀咕著,沒人舉起過,甚至沒人能叫它稍稍動一動,您而猜出它有多重嗎?
一天,張大力到侯家後,看到這把鎖,也看到了上邊的字,便俯下身子,使手問一問,輕輕一撼,竟然搖動起來,而且賽搖一竹籃子,人們看到了,都趕緊圍上來看。只見張大力手握鎖把,腰一挺勁,大石鎖被他輕易地舉到空中胳膊筆直不彎,臉上遍布笑容老闆上來笑嘻嘻的說:「張老師,您沒看鎖下還有一行字嗎?」張大力怔了一下,石鎖下寫著:唯獨張大力舉起來不算!
張大力大笑起來,扔了石鎖,揚長而去!
我最後的感受是:碼頭上的人,不強活不成,一強就出生各樣空前絕後的人物,但都是俗世奇人;小說里的人,不奇傳不成,一奇就演出各種匪夷所思的事情,卻全是真人真事啊!
這段時間我們經常聽到「中國的夢」這個詞。暑假,我讀了馮驥才寫的《俗世奇人》,這本書分成許多個小故事,里頭的故事十分有趣,也讓我知道了如何履行中國的夢的道理。
這本書講的是民國初年,天津衛那一帶的奇人故事,這些故事還帶有一些天津土語,就像當地人在給你講故事呢!
這其中,我最喜歡打頭的那一篇:《蘇七塊》。這故事講述的是一位姓蘇的骨科大夫,他的手藝可厲害了,不過他有個奇怪的規矩,就是接骨之前一定要見到7塊銀元才會伸手相助,因此大家才叫他「蘇七塊」。一次,他與牙科醫生華大夫一起打牌,一個窮人手骨折了,拿不出7塊銀元,讀到這,以為這「蘇七塊」會大發慈悲的大破常規,幫幫這個窮人,結果他沒有!不管那人叫疼叫痛,蘇大夫還是不聞不問的在打牌,看到這我都為那個病人著急了,蘇大夫怎麼能見死不救呢!最後,華大夫為病人付了錢,蘇大夫才全心全意的為那人治病,他還說:「您別以為我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里的規矩不能改!」
讀完這篇故事,正如他自己想的那樣,做人怎麼能這樣,一點良心也沒有,但是再讀讀他說的話,的確,我們自己里的規矩不能改,否則會誤了大事,這讓我想起了現在社會的法律。
我們國家有十分詳細的法律,但總有一些人鋌而走險為了賺黑心錢違反法律,我們也要像這位蘇大夫一樣自己立下的規矩,不能改,不能觸碰法律的底線吶!
再讀馮驥才的這個故事,更加讓我知道了不能違背法律,否則會有不好的結果。遵紀守法才是邁出我的中國的夢的第一步啊!想到這我可真欽佩「蘇七塊」!
Ⅳ 俗世奇人內容概括50字
全書各篇文字極精短,半文半白,帶有「三言兩拍」筆意。書中所講之事,又多以清末天津市井生活為背景,每篇專講一個傳奇人物生平事跡,素材均收集於長期流傳津門的民間傳說,故事生動有趣,惟妙惟肖肆亮,使人物躍然紙上,令人驚嘆不已。
《俗世奇人》是馮驥才創作的短篇小說集。2008年版本包含18篇小說,各篇文字極精短,半文半白,帶有「三言兩拍」筆意。 2016年版本包含36篇小說。
書中所講之事,多以清末民國初天津衛的市井生活為背景,每篇專講一個傳奇人物生平事跡,素材均收集於長期流傳在津門的民間傳說、奇人異事
(4)俗世奇人藝術字怎麼寫擴展閱讀:
主題思想
小說中既有作家想要肯定的人物,比如刷子李、泥人張、張大力、狗不理等,他們具有時代的工匠精神,是每個行當里的能耐人,他們對手藝的講究,對事業的執著,對生活的認真是值得當代人學習的。
《俗世奇人》里還有一部分是褒貶都有的,比如蘇七塊,妙手回春的同時,缺少點醫者仁心;藍眼,火眼金汪鎮睛的同時,缺少點自信。
還有一部分則是作家諷刺批判的對象,比如死鳥賀道台、酒里摻水的酒店老闆、靠賣嘴皮子的楊巴等,在他們身上讀者看到了良知和道德的欠缺。作家用看似輕松的筆調,寫出了對民族前途的憂思。
藝術特色
作者以境寫人,即以社會背景寫人,包括地域風貌風土人情、生活風尚、生活環境等,所寫裂陵寬文字真實地刻畫了天津衛在晚清光緒年間所特有的社會風貌,是當時經過長期社會選擇而形成的強者生存,弱者淘汰受窘的規則加以佐證的作品。
Ⅳ 俗世奇人讀後感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俗世奇人讀後感1000字(精選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俗世奇人》這本書從小學開始就有了,一直到現在。這本書在初中好像還是必讀書目,現在再次閱讀了這本書,給我帶來不一樣的感受。
書本的封面很朴實顏色很素,就像書中介紹的人物一樣雖平凡,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絕技。封底有這么一行字「碼頭上的人,不強活不成,一強就出現各種空前絕後的人物,但都是俗世奇人;小說里的人,不奇傳不成,一奇就演出各種匪夷所思的事情,卻全是真人真事。」
書中的正骨醫生蘇七塊對於來看病的人,無論貴賤親疏,必須先拿七塊銀元放在桌上,不然他不給他們看病,連理都不理睬;粉刷匠刷子李刷漿時必定穿一身黑,幹完活身上沒有一個白點,若有,則白刷不要握激激錢;藍眼關燈看畫,也能夠看出真假,看假畫,雙眼無神,看真畫,一道藍光等等。濃濃的鄉土氣息與文人氣息撲面而來,這聽起來神乎其神,可他們是真實存在過的。
平凡世界裡面鉛早的人不平凡。故事發生在光緒年間,西方列強的入侵,天津被迫開為通商口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典型城市。西方的文化習俗漸漸在天津和當地的民間習俗融合在一起。可能就是因為這種社會狀況才會涌現了這么多奇人。馮驥才筆下的奇人們有些生活在天津的上流社會,也有些混跡於市井之中。他們為了生存,不斷學習新的本領,強者生存,弱者淘汰,最後只剩下真正技藝高超的人適應了時代的發展成為生存的實力。他們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有滋有味並且獲得了他人的欽佩。但是不管命運怎樣,終歸也是平凡人。
「生活可以平凡,但是不可以平淡」得有真本事,才更夠有資本把生活過的不平淡!沒有本事,那不僅僅就是平凡,生活會越來越糟糕。現在的我們就是很平凡,學習生活困難也是特別特別的枯燥平淡,但是我們要做一個不甘於平凡的人要自己創造快樂,讓生活變得不平淡,讓自己變的不平凡。我們所需的才華就是不斷的學習,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讓自己足夠強大足夠有才華。有才華的人是不怕遇不上伯樂的,適者生存,弱者淘汰。這是大自然永恆的定律,人生就是這么殘酷。
生活中的強者不是有生下來就很有本事,他們是在不斷的探索、追求中,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才會有如今的作為。若想成為生活的強段襪者,必須擁有賴以生存的實力,而實力離不開勤奮刻苦和持之以恆,不但要勤奮、刻苦的學習,而且要相信自己,堅定自己的信念。每一步都需要腳踏實地,任何妄想著不勞而獲的人,最終只會淪為俗世俗人被歷史所淘汰。
作者馮驥才在書中說的好,「手藝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得有絕活。」所以作為學生的我們必須好好學習,在學習成長過程中,學的一技之長。
在俗世中堅守著自己最初的信念,願我們都能成為俗世中那個不俗的人!
中國有句俗話:高手在民間,亦有語雲「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俗世奇人》說的就是在天津民間的各類奇人高手。相比詳盡、通俗的人物傳記,《俗世奇人》短小精悍,每篇不過寥寥數語就將人物的性格特徵、才華奇事描繪得栩栩如生,給閱讀者身臨其境的感覺。短短十八篇小文,生動地展現了當年天津衛的熱鬧非凡和藏匿於街頭巷尾的能人異士的奇聞趣事。
書中的手藝人都是各路行家,如刷牆不落漆的刷子李、去偽辨真的藍眼、手藝高妙的泥人張以及認牙不認人的華大夫等等。他們從事的行業都關於民生實際,故而因好手藝被人熟知。然而,書中在強調各位能人手藝精湛的同時,也濃墨重彩的描述了不同能人迥異的性格特徵,而這些性格差異所產生的奇聞趣事才是這些能人名聲遠揚或流傳的關鍵。這不禁讓人思考性格與能力之間究竟有怎樣的關系,不同的性格對個人能力的樹立有著怎樣的化學效應?
其實,看完全文的第一反應是這些奇人如何練就了一身絕技:是天賦高超還是後天以勤補拙?18個小故事、18個不同的行業,白道、黑道。遂再次翻閱、細細品味。未料到,作者在開篇就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好好學本事吧!」原來,好本事是學出來的!文中沒有交代能人們是如何學得了這些個好手藝,但是我們可以合理地推測,他們必然屬於立長志的那類人,選擇了一個行業就把它做到了最強最精,受到社會的認可。反觀現代社會,由於信息大爆炸和分工的日益細化,很多人常立志,這山望著那山高,已然沒有了精心鑽研、干一行愛一行的那份心境了,哪裡還會「好好學本事」?
對能人們的性格描述,最經典的一句話莫過於《大回》章節中的那句「能人全都死在能耐上」。「死鳥」賀道台、藍眼江棠,敬古齋的黃老闆、小達子或多或少都是這句話的應景。他們都因為自己的好手藝享受了好處,最終又因為各自性格敗在了手藝上,甚至不得不放棄了賴以生存的技藝,另謀生路。他們多少有些剛愎自負、固步自封,認為沒有人比自己更厲害。殊不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只有保持對知識的渴望,不斷創新進步才能長足立於不敗之地。而這些人的失誤/失敗,又往往在於忽視了對自我性格的調整對能力的影響。雖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然而一個有主觀能動性的人,是應該能夠時常反思自我的性格特徵對所在行業所需的能力培養中的影響,並及時做出調整的。正所謂能力決定飯碗穩固程度,而性格才是決定命運的關鍵。
《俗世奇人》是一本具有濃厚中國風的書籍,短短篇幅,讓人盡看世間冷暖和民間技藝,雖然說的是晚清光緒年間的市井人物,但其語言精練,內涵豐富,使人常看常新,確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我最近看了一本書——《俗世奇人》,看著頗有趣味,細細品讀起來也有不少道理。馮驥才的文章感覺著是真真實實的、貼近我們的生活的。看著他的書,就好似有著人在給你講故事一般活靈活現、生動有趣。這個故事的舞台,就在那小小的、不起眼的天津碼頭上,一群看似普普通通的人,發生了那麼些不普普通通的事。
就像立下規矩的蘇七塊、力大無窮的張大力、賣東西賣成精的蔡二少爺以及機智勇敢的泥人張等等,我們不知道他們的住處,不知道他們的習慣,也沒真真實實地看見或聽見他們,但我們似乎能看見他們的容貌,聽見他們的聲音,就彷彿是活在我們的周圍一般,是平常打過招呼或擦肩而過的形形色色的人們。即使是那些再普通不過的人們,也過著不普通的生活。不怕官,不怕商,他們憑借著自己的手藝吃飯,手藝人懷揣著自己的手藝,就像吃了一顆定心丸,有了一塊護身符,不怕搶不怕奪,不像錢和權一般,有的多了便擔驚受怕。他們,是用著自己的努力和才能闖出了一片天。他們用盡自己的全身力量,在這偉大磅礴的宇宙里,散發出一片一片微小卻耀眼的光芒。
接下來不妨讓我給你講講我遇見的那些俗世奇人們吧。
紹興,安昌鎮,河流旁的小路上。來往匆匆的行人們,都路過老人們的身旁。河流潺潺的水聲,烏篷船悠悠的劃了過去,陽光溫和的照在老人的身上。老人身旁熬著的一鍋白糖散發出濃濃的香氣,晶瑩透亮的金黃色,像是吸收了陽光的溫暖,香氣十分吸引人。他終於決定站了起來,拿起大鐵鍋中滾燙的白糖,放到了木架子上,圍成一個圈,拉長,又重新在繞回去。不一會兒,透亮的金黃色變成了雪一樣的純白色,散發出麥芽糖的濃濃氣息,這一下子,許許多多的人都被吸引了過來,好多好多的小孩嘰嘰喳喳的想拿糖,原本寂寞的老人家一下子受歡迎了起來。塘棲,運河旁,一棵碩大的古楓樹下。每每都會有一個捏泥人的,早就忘了他叫什麼,他也早不來做泥人了。但就是他,陪伴我度過長長的童年歲月。在他那兒買來的泥人。也早已是數不過來,等到乾裂了還是捨不得丟,所以至今我的桌子上還擺著一個唐僧,一個孫悟空,一隻像會唱歌一般的鳥兒,還有一個小小的我。每一次,當我們沒有事情做的時候,那許許多多的孩子們就湧上了他的.攤位,用積攢了兩天賣雞蛋餅的錢去買一個小小的泥人。有一次,他說他要走了,回老家了,臨走前,總要給我們些禮物,留個念想。他捏了每一個我們,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我到現在還是仍舊記著這段回憶。
更多更多的俗世奇人們,我想,我根本就講不過來,買兔子的人,蘸糖畫的人以及養花的爺爺,都是一個個的俗世奇人。
我想,每一個人抑或都是這樣,用自己的力量,煥發光芒,感染著身邊的我們。
我讀完馮驥才寫的《俗世奇人》這本書,心中情不自禁的澎拜出一股敬佩之情。
《俗世奇人》這本書講的是在平凡的世間生活著各式各樣的、擁有著獨一無二的的本領的人,起初我也有點疑惑:這些人的那些獨一無二的本領都是天生的嗎?
在《俗世奇人》這本書里的每個人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絕技,在天津,通常人們都喜歡給那種人取一個綽號,而這綽號,一般都是把那個人的絕活放在名字的前面,把那個人的姓放在名字的後面,就如:刷子李、刻磚劉、泥人張、風箏魏等等。人們叫的時間長了,也就習慣了,就只知道這個綽號,一般很少有人會知道他們的名字了。
這本書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刷子李》和《認牙》這兩個故事。刷子李是河北大街一家營造廠的師傅,他呀,在粉刷這一行里的名氣可是響當當中的響當當呀!他幹完活後,身上絕對不會留下任何一個白點,就是連芝麻大的粉點也不會留下。後來他還對他的徒弟說了幾句有些人一輩子都未准能明白的話:「你認為人家的名氣全是虛的?那你是在騙自己。好好學本事吧!」認牙華大夫,是個醫術可謂頂天了的牙醫,家家戶戶人人知曉,他呀,人善、正派、規矩,而且他向來都是只記牙,不記人的,把全部的心思都使在牙上了,你說醫術能不高嗎?
讀完了這本《俗世奇人》,我才解開了之前的迷惑,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兒:我們沒有任何一個人一生下來就是天才,而這些絕活則都是靠後天的努力付出才換來的。這也正應了愛迪生曾說過的一句話「天才,是靠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這總是會使我想起曾經,我剛剛開始練鋼琴的時候,總是半途而廢,有時一首曲子合了幾段,就不想合了,哭著鬧著不想學了。有一次,老師給我布置了一首新曲子,讓我在一個星期之內將它搞定。第一天,我剛開始合就給卡了:這里的旋律有這么多,竟然沒有一條是有重復的,記起來十分難記。都彈了整整有三天了,都是合好了,又忘記,合好了,又忘記……始終記不住,到了第四天,我整個人都快要崩潰了,最終,我放棄了!這首曲子,我索性就直接扔在一旁不管了。又過了一天,媽媽來找我談話了:「小朱,就這樣半途而廢了,是不是太可惜了?不付出努力怎麼會有收獲?難道人人都可以一出生就有一手絕活?所以說,你還不夠努力,別人能彈好說明他們努力過了呀!」我很受啟發,於是我就天天練、天天練,最後終於成功了!
只要我們堅持付出努力,把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全用上,不在困難面前低頭,我相信,終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那「俗世奇人」!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更何全世界幾十億人呢?前幾天拿到一本書,小說里的人,不奇傳不成,一奇就演出各種匪夷所思的事情,也真是讓我吃了一驚。
《俗世奇人》這本書,把一個一個神奇的人物故事集到了一起,能讓我一睹這世界之奇,更是給了我許多的思考與感想。
自古以來,做生意之人,且生意做得好的,無一個不能說會道。小說里就有一個楊巴,口才極好,還因此得到了李鴻章的喜歡。楊七楊巴共開了一家茶湯店,楊七手藝好,楊巴口才好,主意也就一直紅火。一次李中堂來這里,府縣道合費盡心思。楊七楊巴做了一碗親手送去,李中堂把湯里的芝麻當成了黃土,一把把湯拍翻了。多虧了楊巴的巧口,既讓李中堂明白了那是芝麻,又給了李中堂面子,於是便得到了中堂的一百兩賞銀。
這說話的藝術還真不容小視,短短一句話,就使楊巴得到了李中堂的喜歡,並一炮成名,僅僅一句話,他就亮了。其實,生活中也是如此,同樣一個意思,從知識份子口中出來的就如此文藝。又如自我介紹,需要讓別人盡可能地了解你,並記住你不是短短的一句「我叫XX」就可以的,就要用那語言的獨特魅力了。
人們每時、每刻、每分都在說話,都在運用語言,它可以禮貌、也可以粗魯,我們要像楊巴那樣運用好語言,才能成為文明、有吸引力的人。
除了這楊七楊巴的故事,我還特別敬佩那藍眼的奇招。
藍眼有一雙神奇的眼睛,看畫一看一個准,一下便能分真假。有一天有人來他店裡賣畫,藍眼一看是真,便買下了,後來人們傳在針市街一個大家裡有真畫,藍眼這里的是假畫。藍眼便去那人家看畫,眼中閃出兩道藍光,的確,這才是真的。他為了保住名聲花天價買了下來。眼到店裡與本來那幅一比,傻了,原來本來那幅才是真的。從此,他便離開了他的店,有人說他得了一場大病,死了。
藍眼先前二十年沒看錯過一幅畫,並且看畫都只看半尺,絕不多看一寸一分,這功夫我也實在是佩服。可最後卻看錯了一幅,使自己的人生一落千丈,我覺得自身的驕傲與不謹慎有關。
藍眼因為名聲大了,自然也就越來越相信自己,當他看到假畫的時候,便十分斷定這幅一定是真畫,卻不與先前那幅比一比,顯然他是十分驕傲,不謹慎的,所以落得如此下場。
在我們的生活中,不論我們之前有多麼成功,多麼受人尊敬,當我們迎接每一次新的挑戰時,都要抱有謹慎的心態,絕不因驕傲、自大而放鬆。
《俗世奇人》這本書中,還有好多神奇人物的存在。他讓我開闊了眼界,並且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同時,我也希望,他們的奇,你們能與我共同領略。
俗世奇人,指的是人世間里那些不尋常的人。我在寒假裡讀了馮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這本書後,覺得這些人真是不同凡響。
書中的每個章節都是一個寫人的小故事,每個故事都寫得十分生動有趣,比如「皮大嘴」用巧法賣黃金;知恩就報的賣葯人「四十八樣」;從沒笑過的「冷臉」;愚蠢至極的「張果老」等等。這些人中最讓我震驚和佩服的是「神醫」王十二,「神醫」王十二不但醫術高明,而且還特別愛動腦筋,別人想不到的點子,他卻能想到,並且法子還很多。
有一次,王十二在街上散步。忽然間聽到有人大聲呼叫,神醫聞聲趕了過去,發現大聲呼喊的是一位鐵匠,王十二一打聽才知道,有一小塊黑黑的小鐵渣子掉進了鐵匠的眼球里,鐵匠的眼眶裡又是淚又是血的,場面十分嚇人。鐵渣子如果不及時拿出來的話,鐵匠的眼睛就要瞎了,當時情況非常緊急。「神醫」王十二鎮定得往街道兩邊張望,發現這條街全是經營各式洋貨的店,他急中生智地想到了一個好法子(因為王十二平時比較喜歡洋人的一些新鮮玩意兒,所以他立刻想到了洋貨店裡有他需要的東西)。於是,「神醫」嚴肅地對鐵匠說:「兩只手千萬別去碰你的眼睛,我一會兒馬上把鐵渣子拿出來。」說完,「神醫」扭頭向一家洋貨店奔去,一進店門,他伸手從櫃台上拿了一塊吸鐵石,再把出診用的綠綢包往櫃台上一放,認真地說:「我拿這包做押,借你這玩意兒一用,等會兒馬上就還你。」說話間,王十二已經奪門而出了。「神醫」王十二跑到鐵醫面前,對鐵匠說:「把眼睛睜大!」鐵匠使勁睜大眼,只聽到「叮」的輕輕一聲,王十二道:「鐵渣子已經拿出來了,現在沒事了。」鐵匠眨吧著眼睛,眼睛果然跟往常的一樣了,一點事兒都沒有了,圍觀得人都豎大拇指道:「真神了!」等鐵匠想要道謝時,王十二早已匆匆走了。
還有一次「神醫」王十二遇見了一位大漢,這大漢被馬撞了,肋條被叉進了牆縫,撥不出來了。大漢痛得呲牙咧嘴,圍觀的人都不知如何是好,只見王十二拿起毛巾捂住大漢的鼻子和嘴,大漢憋得大叫,使勁掙,王十二死死摟著捂住,就是不肯放手。只見大漢憋得紅頭漲臉,身子里邊的氣沒法從鼻子和嘴巴出來,胸膛就鼓起來,愈鼓愈大,大得嚇人,只聽「砰」的一聲,釘在牆縫里的肋叉子自已退了出來。在場的人全看得目瞪口呆,真乃神人也!
看完了王十二的精彩故事,我覺得王十二是一位聰明機智,品德高尚的人。他平時十分熱愛學習,喜歡接受各種新鮮事物,並且能夠把所學的知識融為貫通,活學活用;他還具有樂於助人的品質。我從他身上看到了學習和做人處事的方法:(一)學習上勇於刻苦專研,要靜下心來讀書,靜能生慧;(二)遇事要臨危不懼,具體事情要學會具體去分析;(三)要樂於幫助別人。
Ⅵ 俗世奇人
《俗世奇人》,作者馮驥才,講述了舊時天津衛的十八個人物,十八個職業,十八個故事。每個人都有傳奇特色,也都有自己的綽號,比如死鳥、泥人張、藍眼等廣為人知的傳奇故事。無論是街頭巷尾,還是茶餘飯後,這些故事都能成為閑談的好料。本書語言精練,詼諧幽默,可供諸君一閱。
第一部分 故事概況
1.蘇七塊
蘇七塊是有名的正骨醫生,但凡有人來瞧病,必須先拿七塊銀元碼在檯子上,否則便絕不搭理,不給看病。
有一次,蘇七塊與牌友打牌,有個三輪車夫拖著胳膊來看病。三輪車夫哪有七塊銀元那麼多?他說先欠著蘇大夫,過後准還。蘇七塊置之不理。一位牌友華大夫看不過去,便偷偷給了車夫七個銀元,讓他去找蘇七塊正骨。
蘇七塊看見銀元,很快給車夫的胳膊正骨、塗葯、夾上夾板,又回到了牌局。直到牌局散場,蘇七塊拉住華大夫,把七塊銀元往他手心一放說:「有句話,還得跟您說。您別以為我這人心底不善,只是我立的這規矩不能改!」
華大夫雖然不明白蘇七塊的意思,但他打心眼兒里欽佩蘇大夫這事這理這人。
2.刷子李
刷子李專乾粉刷一行,他刷漿時必穿一身黑,幹完活身上絕沒有一個白點。他還立下一個規矩,只要身上有白點,白刷不要錢。
有一天,刷子李收個徒弟叫曹小三,他對師傅的絕姿首活一直半信半疑。一次去刷漿,刷子李刷完一面牆,曹小三就看看師傅身上有沒有白點,三面前刷完,刷子李黑衣黑鞋上果然沒有一個白點。但是刷完最後一面牆,曹小三忽然發現師傅褲子上出現一個白點,對師傅的絕活 更加懷疑。
刷子李卻說,這不是白點,而是抽煙時煙灰把褲子燙個窟窿,裡面的白襯褲就透了出來。
曹小三這才明白師傅的絕活不是虛的。
3.酒婆
酒婆是小酒館的頭號酒鬼。她在酒館喝了酒,每每東倒西歪地回去,一到車來車往的十字路口,便「噔」的一下醒了過來,從來沒有出過事。
酒館老闆是個奸詐之人,在酒里摻水,賣給前來喝酒的酒鬼。干這行當干到了六十歲,沒兒沒女,忽然老婆有喜了,老闆便從此發善心,發誓今後老實做人,再不往酒里摻水摻假了。
就是這日,酒婆喝了真酒,醉醺醺地走出去,這一次,到了十字路口她仍舊迷迷糊糊,結果從此絕跡。
酒館老闆心裡有個疑問,到底騙人不對,還是誠實不對?
4.死鳥
死鳥是賀道台的綽號,單說他伺候鳥兒的能耐。無論什麼鳥,到他手裡一弄,個個毛兒鮮亮,活蹦亂跳。立夏的時候,有一位林先生送了他一隻很難馴服的八哥。賀道台用盡法子,它也學不纖冊肢會。賀道台罵它一句「笨鳥」,第二天它卻叫了一天「笨鳥」。日子一長,它倒是學會了幾句「請您坐上座」「您走好了」之類的話。
九月九日那天,賀道台好不容易把直隸總督祿裕請毀世到了家。祿裕一進門,八哥就叫:「給大人請安」。祿裕十分高興。等到茶上來,八個就叫:「這茶是明前茶。」祿裕哈哈大笑起來,現在什麼時候了,哪還有明前茶?
接著祿裕便與賀道台笑說道:「有什麼好茶,也請我祿裕嘗嘗。」
哪知八哥聽了「祿裕」二字,竟聲音又高又亮地叫道:「祿裕那王八蛋!」接連說了幾次。祿裕憤而離去。
這句話本是賀道台平時生氣後說的,哪知就給八哥記住了呢?
5.張大力
張大力是一元赳赳武夫,身強力壯,力大無邊。
侯家賣石材的店鋪前有一個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鎖,鎖上可這一行字:
凡舉起此鎖者賞銀百兩。
自從石鎖放在這,從來沒有人舉起過。張大力過去,兩手一抓便舉了起來,然並不放下。
等到侯老闆來了,親眼看見張大力舉起石鎖,張大力才把石鎖放下了,並索要銀子。
侯老闆笑著說,您把石鎖舉起來看看,下面有一行字。張大力重新舉起來,仰頭看去,果然有一行字:
唯張大力舉起來不算
眾人見了,都笑起來。原來侯老闆早就知道他能舉起石鎖,而這字也是對人間表示佩服的一種方式。
6.馮五爺
講的是文人開飯店遇到內鬼的故事。
馮五爺開了一家「狀元樓」,生意好得很,但是賬上居然出現了赤字。馮五爺發誓要找出這個人來。
第一次,有人報告說,廚子伙計隔牆把雞鴨魚肉都扔了出去,外面有人接應。馮五爺馬上換了一撥人,只留下從老家帶來的胖廚子。
第二次,赤字仍然出現,有人說,他們把上好的鐵皮罐頭、好酒好煙放在垃圾下面拉出去,居然是內外勾結。於是又把伙計換了一撥人。
第三次,有人說胖廚子才是最大的偷,無日不偷。馮五爺決心抓他,然而當胖子廚提著燈籠從自己面前走過去,馮五爺並未發現異常。等到別人告訴,馮五爺才明白,胖廚子的詭計竟在燈籠底座上,那是一塊凍肉。
於是,馮五爺三天沒說話,第四天便把狀元樓關門。
7.藍眼
講述專門看假畫的藍眼被騙的故事。藍眼去市場上買畫,看中了一幅畫,賣畫的告訴他:「聽說西頭的黃三爺也臨摹過這幅畫。」藍眼確認這幅畫是真的,便買了下來。沒多久,便由許多人說這幅畫是假的。
有一天,某街的店鋪里有這幅畫的真品。藍眼過去看,悔恨不已,才發現這幅畫更加有神,自己竟被地攤上的伙計刷了,打了眼。又輾轉多久,花費重價才把畫作買下來。
然而,買回來把兩幅畫並排放在一起看,才發現自己最初買的是真的,第二次買的是假的。這分明是黃三爺的詭計。他敗給了黃三爺,並且,連人家面兒都沒見過。
8.好嘴楊巴
講的是好嘴楊巴賣茶湯,遇事隨機應變、口才出眾的故事。
李鴻章來天津,地方的府縣費盡心思,找到了楊巴兄弟。等到李鴻章聽過曲子,饒有興致的時候,知府大人命楊巴兄弟上茶湯。
李鴻章端過來茶湯,只看了一眼便摔在地上。裡面好似有灰塵之類的東西漂浮。
楊巴連忙跪下,心想,李中堂不知道那灰塵其實是碾碎的芝麻,可如果這樣解釋,不是讓李中堂下不了台?於是他就說,不知道中堂大人不喜歡碾碎的芝麻,請恕罪。
李鴻章這才明白過來,但也看出來楊巴的機敏,非但沒有罰他反而賞了錢。
9.蔡二少爺
蔡二少爺有一個本事很特別——賣家產。
常常與蔡二少爺打交道的是黃老闆,他不知倒賣過多少蔡家家產。十五年前,他買二少爺的東西,全都是親自到人府上。十年前,二少爺有東西賣,都是派人叫他。五年前,二少奶奶自己拿著舊衣服過來,黃老闆理都不理。
然而,這兩天蔡二少爺忽然有了好東西。黃老闆本以為蔡二少爺山窮水盡,沒想到他還有好東西,便高價買了回來,等到轉手再賣可以賺一筆。
有次,一位毛老闆到店鋪里看貨,居然認出了幾樣自己賣給蔡二的古董,還問黃老闆買價幾何。二人對質之後,黃老闆發現,過去以為自己坑了蔡二,誰知道真相是被蔡二騙了。蔡二低價從毛老闆買貨,高價賣給黃老闆。黃老闆不知情,還以為佔了蔡二的便宜,到底水坑誰呢?
10.背頭楊
背頭楊本事個小姐,革命的時候,她也趕時髦留了男人的發式,人稱背頭楊。
有天,背頭楊聽完課回家,下邊憋了一泡尿,正好碰見道邊上有茅廁,便一頭鑽進去。女廁所的人見進來個男人,連聲尖叫:「流氓!流氓!」背頭楊提著褲子跑出去,後邊人跟上來,連帶著路人,一起把背頭楊打了一頓,直到巡警來,認出是楊家的二小姐,這才救出來送回家。
從那以後,背頭楊再也不敢進外面的茅廁,但有人假冒她進女廁所型猥褻之事。
於是背頭楊竟然兩月沒出門,慢慢地長了頭發,恢復了女相。這一下女廁所自然能進去了。
11.認牙
華大夫是有名的牙醫,綽號認牙。有一次店裡來了兩個偵探,問有沒有見過一個黑臉漢子。華大夫說不記得了,他看過的病人,從不記得是什麼模樣。
沒過幾天,華大夫居然跑到巡捕房說,他看見那個犯人了。
偵探問:你不認識人,怎麼就知道是他?
華大夫:他張嘴喝酒,我認得牙。
巡捕去酒館里抓人,果然抓到了犯人。
12.青雲樓主
青雲樓主是一個「懷才不遇」的酸文人,自己想了個齋號叫做青雲樓,還寫了一副對子:人在青山裡,心卧白雲中。可是他的書齋從來沒人進過。
忽然一天,居然有個美國人來拜訪,見到了青雲樓主的字畫,嘖嘖欣賞,還寄信說中國的藝術家是天才。
青雲樓主如上青雲,身子發飄,於是揮筆寫了「寧靜致遠」四個大字,親手裝裱郵寄給了美國人,並請他把這幾個字掛到牆上,拍張照片發過來。
等到美國人發過來照片,青雲樓主哭笑不得,原來那四個字居然掛倒了。
13.小楊月義結李金鰲
講的是小楊月與李金鰲意氣相投,相互幫襯的故事。
在天津時,發了大水,小楊月賠了錢,就拿行頭當了錢養活戲班子。後來准備返回上海,買了車票,就差自己的行頭。於是他就去求李金鰲,李金鰲與當鋪老闆一說,小楊月真的拿回了行頭。
在上海,小楊月唱戲,有一回李金鰲找過來說,自己的兄弟沒飯吃,想替小楊月賣票賺錢。他們邀請了上海的名角過來,票賣得很火,李金鰲的兄弟也都安穩了下來。
14.泥人張
講述泥人張憑借捏泥人的技藝,「賤賣」海張五的故事。
在一個酒館里,海張五嘲諷了泥人張。泥人張伸手從鞋底扣下一塊你把,單憑一隻手,喝著酒,酒喝完,海張五的頭便被捏了出來。
第二天,雜貨攤上擺出來一排排一二百個海張五泥人,攤上貼個白紙條,上面寫著:
賤賣海張五
海張五花費不少錢才把所有泥人都買下來。
15.絕盜
有一對小夫妻在街里租房結婚。他們白天去上班。
一天,一個老頭,帶著兩個兒子來到小夫妻房子前,正好碰上小夫妻上班去了。老頭子罵罵咧咧數落兒子不孝,不給老娘看病居然在外面養女人等等。兩個兒子砸開門,盡情地拉東西,拿不走的東西,統統砸碎。
等到下午小夫妻回來,他們一看家裡慘狀傻了眼,怎麼回事?鄰居告訴說你爹來了。把事情說了一遍。可是,新郎的父親早就過世了,母親也在前年過世。
大家這才知道,遇到賊了。
16.小達子
小達子是個偷,在電車上,就是小達子的天下。
一天,小達子在車上,看見一位中年男子,看見了那人脖子里純金的懷表鏈。等到快到站時,小達子靠上去,趁著電車拐彎時,趁勢向那人身上一靠,那表就到了自己手裡。
下了車,小達子走著走著,看見了人,面容有些熟悉,不正是方才被自己偷的人嗎?他的脖子里,居然戴著金的表鏈。小達子一摸自己的口袋,原來那人竟然投了自己的表鏈,更栽跟斗的是,他根本不知道對方是如何偷走表鏈的。
那人走過來說:你笨手笨腳也想干這個!隨後揚長而去。
17.大回
大回是釣魚的行家,他用面團釣兩根繩的鯉魚,用小孩的巴巴釣三個紅繩的鯉魚,有水坑的地方都被他掉過。遠近釣者都稱他「魚絕後」。
有一天,大回趴在大街上睡覺,一個車夫駕著馬車過來,馬車夫也睡著了,於是馬車便從大回身上碾了過去。他手裡的魚簍子居然沒扎住,裡面的魚居然都還活著。
那馬車上拉的什麼東西?活蹦亂跳的一車魚。
有文化的人說:能人全都死在能耐上。
18.劉道元活出殯
劉道元善寫狀子,誰用他的狀子誰贏。但他只給大買賣寫狀子,局部管小店小鋪的事情。掙得錢多了,他也講義氣,走在街上聽見誰家哭哭啼啼,說窮道苦,他便把錢扔進人家去。人家要感謝他,他和誰翻臉罵人。
一天,劉道元和徒弟金三和馬四說,師傅我活了五十六,人間的事情看透了,就是不知道陰間什麼樣,我裝死活出殯一次,你們好好給我招呼著。
接著,全天津衛都知道大文混混兒劉道元死了。於是,來劉家弔唁的真不少,門口排成長龍。
來的都是哪些人?都是平常受到劉道元救濟的窮苦人,劉道元的弟兄一枝花沒來。過了一七,金三把供桌上的判官金筆放進棺材,還說這支金筆只配他師傅一個人使用。出殯的時候,竟有一幫人攔在棺材前面,這些人平日跟他一向講理講面,等到他一死,怎麼也翻臉了。
裡面居然站著一枝花,一枝花叫喊著:那支判官筆就該歸我,他算個屁!不交給我,甭想過去!
劉道元腦袋轟的一下,心裡倒豁朗開來了,雙手一發力推開棺材蓋,哐當一聲,他站了起來。這一下把出殯的和看熱鬧的全嚇得四散而逃。
只有劉道元站在靈車上大笑不絕。
第二部分 原書結尾「題外話」
本書受到馮夢龍的影響,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傳奇」。古小說無奇不傳,無奇也無法傳。傳奇主要靠一個絕妙的故事,把故事寫絕了是古人的第一能耐。
二是「雜學」。雜學是生活,也是知識。雜學必須寬廣與地道。
三是「語言」。小說的語言很受散文影響。中國人十分講究文字的功力,尤重單個字的方塊字的應用,絕不是一寫一大片。
第三部分 藝術分析
1.書中,以傳奇故事的方法,講述了各行各業的絕活,或者諷刺了一類人。這十八篇故事可以概括為:正骨妙手,刷漿絕活,酒婆醉酒,死鳥害人,大力扛鎖,五爺開店,藍眼打眼,楊巴賣嘴,蔡二敗家,背頭笑話,認牙辨賊,青雲自嘲,楊月結義,泥人絕技,絕盜猖狂,達子打手,大回害己,道元出殯。
2.本書的藝術手法大都採用「抑揚」的模式,或先抑後揚,或先揚後抑,總之,結尾處需叫人會心一笑,或是出乎意料。
3.十八篇故事讀完,我們見識到了各樣市井人物,人間冷暖,民間技藝,正所謂俗世中不乏奇人,塵世里不乏奇事,高手往往在民間。我們從《俗世奇人》的字里行間,發現那語言的精煉,故事的乾脆,不拖泥帶水。這是本書的語言特色,正如作者所說,中國人十分講究文字的功力,尤重單個字的方塊字的應用,絕不是一寫一大片。
4.人物描寫上,遵循了特點識人的原則。人有所長,便把他的長處當做名字,人也好記,更增加讀者的認同感。就好比我們寫小說,主人公有一些自己的習慣,才能更令讀者印象深刻,增加代入感。
5.故事寫的是生活,故事也不脫離生活,但是從生活中升華而來。這就要我們需要有一雙明亮的眼睛,發現生活中的奇人奇事,哪怕是小人小事,只要有閃光點的地方,就可以做記做傳,寫一篇故事出來。細心觀察生活,融入生活,故事的素材才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Ⅶ 搜集關於《俗世奇人》的資料
《俗世奇人》是馮驥才創作的短篇小說集。
全書各篇文字極精短,半文半白,帶有「三言兩拍」筆意。書中所講之事,又多以清末天津市井生活為背景,每篇專講一個傳奇人物的生平事跡,素材均收集於長期流傳津門的民間傳說,故事生動有趣,惟妙惟肖,使人物躍然紙上,瞎螞令人驚嘆不已。
藝術特色
馮驥才移植天津相聲語言的特點,在《俗世奇人》中運用大量的富於詼諧、嘲諷和節奏性的語言進行敘事,給小說籠罩上了一層「津味」色彩。如《死鳥》中有一段對賀道台伺候上司「心得」的描寫,堪稱經典,「摸透上司脾氣,知磨搭埋道嘛的時候說嘛,嘛的時候不該說嘛;枝啟挨訓時俯首帖耳,挨罵時點頭稱是……就這種不是人乾的事,賀道台卻得心應手,做得從容自然。
人說,賀道台這些能耐都出自他的天性。說他天生是上司的撒氣簍子,一條順毛驢,三腳踹不出個屁來,對嗎」這段宛如相聲開場白即「墊話」的敘事方式活生生地「畫出」了賀道台阿諛奉承、巴結上司的醜陋嘴臉。
其中「嘛」、「撒氣簍子」、「順毛驢」、「三腳踹不出個屁來」等方言俗語的使用給小說增添不少喜劇效果,減少了閱讀時由於文化差異造成的隔膜,增加了親切感。另外,馮氏小說語言「節奏性與音樂性都很強」,上述一段層次分明,第一層是伺候上司的「准則」。
第二層是賀道台伺候上司的「天性」;而且每個小句舒緩自如,不急促,不突兀。這種別致的語言風格正如相聲語言一樣,富於節奏感。而《洋相》一篇則通過「抖包袱」的語言形式來諷刺崇洋媚外的中國人。
Ⅷ 俗世奇人的其他題名
比如說;【藍眼】 【酒婆】 【死鳥】 【蘇七塊】 【認牙】 【馮五爺】 【好嘴楊巴】 【張大力】 【小楊月樓義結李金鏊】 【刷子李】 【蔡二少爺】 【背頭楊】 【青雲樓主】 【泥人張】 【小達子】 【大回】 【劉道元活出殯】 《俗世奇人》之泥人張
天津泥人在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已享有很大聲譽。使天津泥人大放異彩、成為民族藝術奇葩的,是「泥人張」的彩塑,它把傳統的捏泥人提高到圓塑藝術的水平,又裝飾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天津「泥人張」藝術的創始人是張長林。
張長林(1826—1906),字明山,後以字行。自幼隨父親從事泥塑製作,練就一手絕技。他只須和人對面坐談,摶土於手,不動聲色,瞬息而成。面目徑寸,不僅形神畢肖,且栩栩如生須眉俗動。「泥人張」彩塑創作題材廣泛,或反映民間習俗,或取材於民間故事、舞台戲劇,或直接取材於《水滸》《紅樓夢》《三國演義》等古典文學名著。所塑作品不僅形似,而且以形寫神,達到神形兼具的境地。「泥人張」彩塑用色簡雅明快,用料講究,所捏的泥人歷經大穗久遠,不燥不裂,栩栩如生,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外國人早就以重金購買,「置諸博物館中,供觀賞。」在歷屆展覽會上它都被認為是出類拔萃的作品。日本蘆屋市的一座中國近代藝術館為「天津泥人張彩塑」建立了陳列專室,展出彩塑作品58件。近年來「泥人張」彩塑積極地推動國際間文化藝術的友好交流,成為中外交往的橋梁。
天津「泥人張」彩塑藝術是近代民間發展起來的著名工藝美術流派,這支數代相傳的藝術之花,紮根於古代泥塑藝術的傳統土壤中,再經大膽創新,遂成為今日津門藝林一絕。
《俗世奇人》之馮五爺
馮五爺是浙江寧波人。馮家出兩種人,一經商,一念書。馮家人聰明,腦袋瓜賽粵人翁伍章雕刻的象牙球,一層套一層,每層一花樣。所以馮家人經商的成巨富,念書的當文豪做大官。馮五爺這一輩五男二女,他排行末尾。幾位兄長遠在上海天津開廠經商,早早的成家立業,站住腳跟。惟獨馮五爺卜圓在家啃書本。他人長得賽條江鯽,骨細如魚刺,肉嫩如魚肚,不是賺錢發財的長相,倒是舞文弄墨的材料。凡他念過的書,你讀上句,他背下句,這能耐據說只有宋朝的王安石才有。至於他出口成章,落筆生花,無人不服。都說這一輩馮家的出息都在這五爺身上了。
馮五爺二十五,父母入土,他賣房地、攜家帶口來到天津衛,為的是投兄靠友,謀一條通天路。
他心氣高,可天津衛是商埠,毛筆是用來記帳的,沒人看書,自然也沒人瞧得起念書的。比方說,地上有黃金也有書本,您撿哪樣?別人發財,馮五爺眼熱,腦筋一歪,決意下海做買賣。但此道他一竅不通,干哪行呢?
中國人想賺錢,第一個念頭便是開飯館。民以食為天,民為食花錢;一天三頓飯滾弊卜,不吃腿就軟,錢都給了飯館老闆。天津的錢又都在商人手裡,商界的往來大半在飯桌上。再說,天津產鹽,吃菜口重,寧波菜咸,正合口味。於馮五爺拿定主意,開個寧波風味的館子,便在馬家口的鬧市裡,選址蓋房,取名「狀元樓」。擇個吉日,升匾掛彩,燃鞭放炮,飯館開張了。馮五爺身穿藏藍暗花大褂,胸前晃著一條純金錶鏈,中印分頭,滿頭抹油,地道的老闆打扮,站在大廳迎賓迎客,應付八方。念書的人,講究禮節,談吐又好,很得人緣。再說,狀元樓是天津衛獨一家寧波館,海魚河蝦都是天津人解饞的食品,在寧波廚子手裡一做,比活魚活蝦還鮮。故此開張以來,天天坐滿堂,晚上一頓還得「翻台」,上一長,賺錢並不多。馮五爺納悶,天天一把把銀錢,賽一群群鳥飛進來,都落到哪兒去了?往後再瞧帳,喲,反倒出了赤字!
一日,一個打寧波幫工來的小伙計,抖著膽子告訴他,廚房裡的雞鴨魚肉,進到客人嘴裡的有限,大多給廚子伙計們截牆扔出去,外邊有人接應。狀元樓有多少錢經得住天天往外扔?
馮五爺盛怒之後,心想自己嘛腦袋,《二十四史》背得滾瓜爛熟,能拿這幫端盤子炒菜的沒轍?這就開刀了。除去那個打寧波老家帶來的胖廚子沒動,其餘伙計全轟走,斬草除根換一撥人,還在後院牆頭安裝電網,以為從此相安無事,可帳上仍是赤字,怎麼回事?
又一日,住在狀元樓鄰近一位婆子,咬耳朵對他說,每天後晌,垃圾車一到,一搖鈴鐺,打狀元樓里抬出的七八個土箱子,只有上邊薄薄一層是垃圾,下邊全是鐵皮罐頭、整袋咸魚、好酒好煙。原來內外勾結,用這法兒把東西弄走。這不等於拿土箱子每天往外抬錢嗎?馮五爺趕在一個後晌倒垃圾的時候,上前一查,果然如此。大怒之下,再換一撥人。人是換了,但帳本上的赤字還是沒有換掉。
馮五爺不信自己無能。天天到館子瞪大眼珠,內內外外巡視一番,卻看不出半點毛病。文人靠想像過日子,真落到生活的萬花筒里,便是「自作聰明真傻瓜」。狀元樓就賽破皮球,撒氣露風,眼瞅著敗落下來。買賣賽人,靠一股氣兒活著,氣泄了,誰也沒轍。愈少客人,客人愈少;油水沒油,伙計散夥。飯廳有時只開半邊燈了。
馮五爺心裡只剩下一點不服。
再一日,身邊使喚的小僮對他說,外頭風傳,狀元樓里最大的偷兒不是別人,就是那個打老家帶來的胖廚子。據說他偷癮極大,無日不偷,無時不偷,無物不偷,每晚回家必偷一樣東西走,而且偷術極高,絕對查看不出。馮五爺不肯相信,這胖廚子當年給自己父親做飯,胖廚子的父親給自己爺爺做飯,他家的根早扎在馮家了。倘若他是賊,誰還會不是賊?
但是,馮五爺究竟幹了兩年的買賣,看到的假笑比真笑多,聽到的假話比真話多,心裡也多了一個心眼兒了。當日晚上,狀元樓該關燈閉門時候,馮五爺帶著小僮到飯館前廳,搬一把藤椅,撂在通風處,仰面一躺,說是歇涼,實是捉賊。
等了不久,胖廚子封上爐火,打後頭廚房出來,正要回家。他光著腦袋一身肉,下邊只穿一條大白褲衩,趿拉一雙破布鞋,肩上搭一條汗巾,手提一盞紙燈籠。他瞅見老闆,並不急著脫身離去,而是站著說話。那模樣賽是說:「您就放開眼瞧吧!
馮五爺嘴裡搭訕,一雙文人的銳目利眼卻上上下下打量他,心中一邊揣度--這光頭光身,往哪兒藏掖?破鞋裡也塞不了一盒煙呵!燈籠通明雪亮,里頭放點嘛也全能照出來。褲衩雖大,但給大廳里來回來去的風一吹,大腿屁股的輪廓都看得清清楚楚,還能有嘛?是不是搭在肩上那條擦汗的手巾里裹著點什麼?心剛生疑,不等他說,胖廚子已把汗巾從肩上拿下,甩手扔給小僮,說道:「外邊都涼了,我帶這條大毛巾做什麼,煩你給搭在後院的晾衣繩上吧!」說完辭過馮五爺,手提燈籠,大搖大擺走了。
馮五爺叫小僮打開毛巾,里頭嘛也沒有,差點冤枉好人。
可是轉天,這小僮打聽到,胖廚子昨晚使的花活,在那燈籠上。原來插洋蠟的燈座不是木頭的,而是拿一塊凍肉鏇的,這塊肉足有二斤沉!可人家居然就在馮五爺眼皮子底下,使燈照著,大模大樣提走了,真叫絕了!
馮五爺聽罷,三天沒說話,第四天就把狀元樓關了。有人勸他重返文苑,接著念書,他搖頭嘆息。念書得信書。他連念書的人能耐還是不念書的人能耐都弄不清,哪還會有念書的心思?
《俗世奇人》之:藍眼
古玩行中有對天敵,就是造假畫的和看假畫的。造假畫的,費盡心機,用盡絕招,為的是騙過看假畫的那雙又尖又刁的眼;看假畫的,卻憑這雙眼識破天機,看破詭計,捏著這造假的傢伙沒藏好的尾巴尖兒,打一堆畫里把它抻出來,晾在光天化日底下。
這看假畫的名叫藍眼。在鍋店街裕成公古玩鋪做事,專看畫。藍眼不姓藍,他姓江,原名在棠,藍眼是他的外號。天津人好起外號,一為好叫,二為好記。這藍眼來源於他的近視鏡,鏡片厚得賽瓶底,顏色發藍,看上去真賽一雙藍眼。而這藍眼的關鍵還是在他的眼上。據說他關燈看畫,也能看出真假;話雖有點玄,能耐不摻假。他這藍眼看畫時還真的大有神道——看假畫,雙眼無神;看真畫,一道藍光。
這天,有個念書打扮的人來到鋪子里,手拿一軸畫。外邊的題簽上寫著「大滌子湖天春色圖」藍眼看似沒看,他知道這題簽上無論寫嘛,全不算數,真假還得看畫。他刷地一拉,疾如閃電,露出半尺畫心。這便是藍眼出名的「半尺活」,他看畫無論大小,只看半尺。是真是假,全拿這半尺畫說話,絕不多看一寸一分。藍眼面對半尺畫,眼鏡片刷地閃過一道藍光,他抬起頭問來者:
「你打算賣多少錢?」
來者沒急著要價,而是說:
「聽說西頭的黃三爺也臨摹過這幅畫。」
黃三爺是津門造假畫的第一高手。古玩鋪里的人全怕他。沒想到藍眼聽賽沒聽,又說一遍:
「我眼裡從來沒有什麼黃三爺。你說你這畫打算賣多少錢吧。」
「兩條。」來者說。這兩條是二十兩黃金。
要價不低,也不算太高,兩邊稍稍地你抬我壓,十八兩便成交了。
打這天起,津門的古玩鋪都說鍋店街的裕成公買到一軸大滌子石濤的山水,水墨淺絳,蒼潤之極,上邊還有大段題跋,尤其難得。有人說這件東西是打北京某某王府流落出來的。來賣畫的人不大在行,藍眼卻抓個正著。花錢不少,東西更好。這么精的大滌子,十年內天津的古玩行就沒現過。那時沒有報紙,嘴巴就是媒體,愈說愈神,愈傳愈廣。接二連三總有人來看畫,裕成公都快成了綢緞庄了。
世上的事,說足了這頭,便開始說那頭。大約事過三個月,開始有人說裕成公那幅大滌子靠不住。初看挺唬人,可看上幾遍就稀湯寡水,沒了精神。真假畫的分別是,真畫經得住看,假畫受不住瞧。這話傳開之後,就有新聞冒出來——有人說這畫是西頭黃三爺一手造的贗品!這話不是等於拿盆臟水往人家藍眼的袍子上潑嗎?
藍眼有根,理也不理。愈是不理,傳得愈玄。後來就說得有鼻子有眼兒了。說是有人在針市街一個人家裡,看到了這軸畫的真品。於是,又是接二連三,不間斷有人去裕成公古玩鋪看畫,但這回是想瞧瞧黃三爺用嘛能耐把藍眼的眼蒙住的。向來看能人栽跟頭都最來神兒!
裕成公的老闆佟五爺心裡有點發毛,便對藍眼說:「我信您的眼力,可我架不住外頭的閑話,擾得咱鋪子整天亂哄哄的。咱是不是找個人打聽打聽那畫在哪兒。要真有張一模一樣的畫,就想法把它亮出來,分清楚真假,更顯得咱高。」
藍眼聽出來老闆沒底,可是流言閑語誰也沒轍,除非就照老闆的話辦,真假一齊亮出來。人家在暗處鬧,自己在明處贏。
佟老闆打來尤小五。尤小五是天津衛的一隻地老鼠,到處亂鑽,嘛事都能叫拿耳朵摸到。他們派尤小五去打聽,轉天有了消息。原來還真的另有一幅大滌子,也叫《湖天春色圖》,而且真的就在針市街一個姓崔的人家!佟老闆和藍眼都不知道這崔家是誰。佟老闆便叫尤小五引著藍眼去看。藍眼不能不去,待到了那家一看,眼鏡片刷刷閃過兩道藍光,傻了!
真畫原來是這幅。鋪子里那幅是假造的!這兩幅畫的大小、成色、畫面,全都一樣,連圖章也是仿刻的。可就是神氣不同——瞧,這幅真的是神氣!
他當初怎麼打的眼,已經全然不知。此時面對這畫,真恨不得鑽進地里去。他二十年沒錯看過一幅。他藍眼簡直成了古玩行里的神。他說真必真,說假准假,沒人不信。可這回一走眼,傳了出去,那可毀了。看真假畫這行,看對一輩子全是應該的,看錯一幅就一跟頭栽到底。
他沒出聲。回到店鋪跟老闆講了實話。裕成公和藍眼是連在一塊的,要栽全栽。佟老闆想了一夜。有了主意,決定把崔家那軸大滌子買過來,花大價錢也在所不惜。兩幅畫都攥在手裡,哪真哪假就全由自己說了。但辦這事他們決不能露面,便另外花錢請個人,假裝買主,跟隨尤小五到崔家去買那軸畫。誰料人家姓崔的開口就是天價。不然就自己留著不賣了。買東西就怕一邊非買,一邊非不賣。可是去裝買主這人心裡有底,因為來時黃老闆對他有話「就是砸了我鋪子,你也得把畫給我買來」。這便一再讓步,最後竟花了七條金子才買到手,反比先前買的那軸多花了兩倍的錢還多。
待把這軸畫拿到裕成公,佟老闆舒口大氣,雖然心疼錢,卻保住了裕成公的牌子。他叫伙計們把兩軸畫並排掛在牆上,徹底看個心明眼亮。等畫掛好,藍眼上前一瞧,眼鏡片刷刷刷閃過三道光。人竟賽根棍子立在那裡。萬事大吉下的怪事就在眼前——原來還是先前那幅是真的,剛買回來的這幅反倒是假的!
真假不放在一起比一比,根本分不出真假——這才是人家造假畫的本事,也是最高超的本事!
可是藍眼長的一雙是嘛眼?肚臍眼?
藍眼差點一口氣閉過去。轉過三天,他把前前後後的事情縷了一遍,這才明白,原來這一切都有是黃三爺在暗處做的圈套。一步步叫你鑽進來。人家真畫賣得不吃虧,假畫賣得比天高。他忽然想起,最早來賣畫的那個書生打扮的人,不是對他說過「黃三爺也臨摹過這幅畫」嗎?人家有話在先,早就說明白這幅畫有真有假。再看打了眼怨誰?看來,這位黃三爺不單沖著錢來的,乾脆說是沖著自己來的。人家叫你手裡攢著真畫,再去買他造的假畫。多絕!等到他明白了這一層,才算明白到家,認栽到底!打這兒起,藍眼捲起被袱卷兒離開了裕成公。自此不單天津古玩行他這號,天津地面也瞧不見了的影子。有人說他得一場大病,從此躺下,再沒起來。栽得真是太慘了!
再想想看,他還有更慘的——他敗給人家黃三爺,卻只見到黃三爺的手筆,人家的面也沒叫他見過呢!
所幸的是,他最後總算想到黃三爺的這一手。死得明明白白。
《俗世奇人》之:楊巴
津門勝地,能人如林,此間出了兩位賣茶湯的高手,把這種稀鬆平常的街頭小吃,幹得遠近聞名。這二位,一位胖黑敦厚,名叫楊七;一位細白精明,人稱楊八。楊七楊八,好賽哥倆,其實卻無親無故,不過他倆的爹都姓楊罷了。楊八本名楊巴,由於「巴」與「八」音同,楊巴的年歲長相又比楊七小,人們便錯把他當成楊七的兄弟。不過要說他倆的配合,好比左右手,又非親兄弟可比。楊七手藝高,只管悶頭製作;楊巴口才好,專管外場照應,雖然里里外外只這兩人,既是老闆又是伙計,鬧得卻比大買賣還紅火。
楊七的手藝好,關鍵靠兩手絕活。
一般茶湯是把秫米面沏好後,捏一撮芝麻灑在浮頭,這樣做香味只在表面,愈喝愈沒味兒。楊七自有高招,他先盛半碗秫米面,便灑上一次芝麻,再盛半碗秫米面,沏好後又灑一次芝麻。這樣一直喝到見了碗底都有香味。
他另一手絕活是,芝麻不用整粒的,而是先使鐵鍋炒過,再拿擀麵杖壓碎。壓碎了,裡面的香味才能出來。芝麻必得炒得焦黃不糊,不黃不香,太糊便苦;壓碎的芝麻粒還得粗細正好,太粗費嚼,太細也就沒嚼頭了。這手活兒別人明知道也學不來。手藝人的能耐全在手上,此中道理跟寫字畫畫差不多。
可是,手藝再高,東西再好,拿到生意場上必得靠人吹。三分活,七分說,死人說活了,破貨變好貨,買賣人的功夫大半在嘴上。到了需要逢場作戲、八面玲瓏、看風使舵、左右逢源的時候,就更指著楊巴那張好嘴了。
那次,李鴻章來天津,地方的府縣道台費盡心思,究竟拿嘛樣的吃喝才能把中堂大人哄得高興?京城豪門,山珍海味不新鮮,新鮮的反倒是地方風味小吃,可天津衛的小吃太粗太土:熬小魚刺多,容易卡嗓子;炸麻花梆硬,弄不好硌牙。琢磨三天,難下決斷,幸虧知府大人原是地面上走街串巷的人物,嘛都吃過,便舉薦出「楊家茶湯」;茶湯粘軟香甜,好吃無險,眾官員一齊稱好,這便是楊巴發跡的緣由了。
這日下晌,李中堂聽過本地小曲蓮花落子,饒有興味,滿心歡喜,撒泡熱尿,身爽腹空,要吃點心。知府大人忙叫「楊七楊八」獻上茶湯。今兒,兩人自打到這世上來,頭次里外全新,青褲青褂,白巾白襪,一雙手拿鹼面洗得賽脫層皮那樣干凈。他倆雙雙將茶湯捧到李中堂面前的桌上,然後一並退後五步,垂手而立,說是聽候吩咐,實是請好請賞。
李中堂正要嘗嘗這津門名品,手指尖將碰碗邊,目光一落碗中,眉頭忽地一皺,面上頓起陰雲,猛然甩手「啪」地將一碗茶湯打落在地,碎瓷亂飛,茶湯潑了一地,還冒著熱氣兒。在場眾官員嚇懵了,楊七和楊巴慌忙跪下,誰也不知中堂大人為嘛犯怒?
當官的一個比一個糊塗,這就透出楊巴的明白。他眨眨眼,立時猜到中堂大人以前沒喝過茶湯,不知道灑在浮頭的碎芝麻是嘛東西,一準當成不小心掉上去的臟土,要不哪會有這大的火氣?可這樣,難題就來了——
倘若說這是芝麻,不是臟東西,不等於罵中堂大人孤陋寡聞,沒有見識嗎?倘若不加解釋,不又等於承認給中堂大人吃臟東西?說不說,都是要挨一頓臭揍,然後砸飯碗子。而眼下頂要緊的,是不能叫李中堂開口說那是臟東西。大人說話,不能改口。必須趕緊想轍,搶在前頭說。
楊巴的腦筋飛快地一轉兩轉三轉,主意來了!只見他腦袋撞地,「咚咚咚」叩得山響,一邊叫道:「中堂大人息怒!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愛吃壓碎的芝麻粒,惹惱了大人。大人不記小人過,饒了小人這次,今後一定痛改前非!」說完又是一陣響頭。
李中堂這才明白,剛才茶湯上那些黃渣子不是臟東西,是碎芝麻。明白過後便想,天津衛九河下梢,人性練達,生意場上,心靈嘴巧。這賣茶湯的小子更是機敏過人,居然一眼看出自己錯把芝麻當做臟土,而三兩句話,既叫自己明白,又給自己面子。這聰明在眼前的府縣道台中間是絕沒有的,於是對楊巴心生喜歡,便說:
「不知者當無罪!雖然我不喜歡吃碎芝麻(他也順坡下了),但你的茶湯名滿津門,也該嘉獎!來人呀,賞銀一百兩!」
這一來,叫在場所有人摸不著頭腦。茶湯不愛吃,反倒獎巨銀,為嘛?傻啦?楊巴趴在地上,一個勁兒地叩頭謝恩,心裡頭卻一清二楚全明白。
自此,楊巴在天津城威名大震。那「楊家茶湯」也被人們改稱做「楊巴茶湯」了。楊七反倒漸漸埋沒,無人知曉。楊巴對此毫不內疚,因為自己成名靠的是自己一張好嘴,李中堂並沒有喝茶湯呀!
《俗世奇人》之:蘇七塊
蘇大夫本名蘇金散,民國初年在小白樓一帶,開所行醫,正骨拿環,天津衛掛頭牌,連洋人賽馬,折胳膊斷腿,也來求他。
他人高袍長,手瘦有勁,五十開外,紅唇皓齒,眸子賽燈,下巴兒一綹山羊須,浸了油賽的烏黑鋥亮。張口說話,聲音打胸腔出來,帶著丹田氣,遠近一樣響,要是當年入班學戲,保準是金少山的冤家對頭。他手下動作更是「干凈麻利快」,逢到有人傷筋斷骨找他來,他呢?手指一觸,隔皮截肉,里頭怎麼回事,立時心明眼亮。忽然雙手賽一對白鳥,上下翻飛,疾如閃電,只聽「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覺疼,斷骨頭就接上了。貼塊膏葯,上了夾板,病人回去自好。倘若再來,一準是鞠大躬謝大恩送大匾來了。
人有了能耐,脾氣准格色。蘇大夫有個格色的規矩,凡來瞧病,無論貧富親疏,必得先拿七塊銀元碼在檯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則決不搭理。這叫嘛規矩?他就這規矩!人家罵他認錢不認人,能耐就值七塊,因故得個挨貶的綽號叫做:蘇七塊。當面稱他蘇大夫,背後叫他蘇七塊,誰也不知他的大名蘇金散了。
蘇大夫好打牌,一日閑著,兩位牌友來玩,三缺一,便把街北不遠的牙醫華大夫請來,湊上一桌。玩得正來神兒,忽然三輪車夫張四闖進來,往門上一靠,右手托著左胳膊肘,腦袋瓜淌汗,脖子周圍的小褂濕了一圈,顯然摔壞胳膊,疼得夠勁。可三輪車夫都是賺一天吃一天,哪拿得出七塊銀元?他說先欠著蘇大夫,過後准還,說話時還哼喲哼喲叫疼。誰料蘇大夫聽賽沒聽,照樣摸牌看牌算牌打牌,或喜或憂或驚或裝作不驚,腦子全在牌桌上。一位牌友看不過去,使手指指門外,蘇大夫眼睛仍不離牌。「蘇七塊」這綽號就表現得斬釘截鐵了。
牙醫華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說去撒尿,離開牌桌走到後院,鑽出後門,繞到前街,遠遠把靠在門邊的張四悄悄招呼過來,打懷里摸出七塊銀元給了他。不等張四感激,轉身打原道返回,進屋坐回牌桌,若無其事地接著打牌。
過一會兒,張四歪歪扭扭走進屋,把七塊銀元「嘩」地往檯子上一碼。這下比按鈴還快,蘇大夫已然站在張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張四的胳膊放在檯子上,捏幾下骨頭,跟手左拉右推,下頂上壓,張四抽肩縮頸閉眼呲牙,預備重重挨幾下,蘇大夫卻說:「接上了。」當下便塗上葯膏,夾上夾板,還給張四幾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葯面子。張四說他再沒錢付葯款,蘇大夫只說了句:「這葯我送了。」便回到牌桌旁。
今兒的牌各有輸贏,更是沒完沒了,直到點燈時分,肚子空得直叫,大家才散。臨出門時,蘇大夫伸出瘦手,攔住華大夫,留他有事。待那二位牌友走後,他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銀元里取出七塊,往華大夫手心一放。在華大夫驚愕中說道:
「有句話,還得跟您說。您別以為我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這規矩不能改!」
華大夫把這話帶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沒琢磨透蘇大夫這話里的深意。但他打心眼兒里欽佩蘇大夫這事這理這人。
Ⅸ 《俗世奇人》作者是什麼
《俗世奇人》作者是馮驥才。
馮驥才,1942年2月9日出生於天津市,中國當代作家、畫家、社會活動家。馮驥才的市井題材小說在反思傳統民族文化弊端對悶滲和人性殘害的同時,對「奇」字誤導人性的內涵進行了細致的描繪。
馮驥才指出,是傳統文化的弊端導致了他對中國的陋習感興趣,並提起筆來進行創作的。馮驥才主要批判了傳統文化的劣根性、文化的自我束縛力和文化的神秘性。
《俗世奇人》藝術特色:
馮驥才在《俗世奇人》中創作了大量的奇人奇事,這種情節的描寫也借鑒了相聲表演的模式,這在書中主要表現為「捧哏」、「逗哏」的情節模式。對口相聲就是兩個人一起表演的相聲,一個是「捧哏」,一個是「逗哏」。
一個「逗」,一個「捧」(但大多以反對或拆台為主),綠葉襯紅花,在雙方交鋒中引起喜劇效果。其實,在馮驥才先前的一些小說中也表現出了這種情節設置上的二元對立模式,有的研究者對此進行指出:「馮驥才的小說在情節設置上的這種處理也體現出了一種對立的結構樣式。
所謂的對立結構,就是在小說的敘事過程當中,在情節的安排上所體現出的一種『突轉』。」而《俗世奇人》中就有很多篇小說延續了這種對立的情螞盯節模式,並且完成了「突轉」的效果。
以上喊森內容參考:網路-馮驥才,網路-俗世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