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中外藝術教育哪裡不一樣

中外藝術教育哪裡不一樣

發布時間:2022-04-27 23:32:56

A. 比較中外美術史,談談中外美術不同的種類和特點

中外美術在我認為區別在於中西方的哲學觀念不同,藝術的發展是要有哲學做指導的,西方人考慮問題理性的因素比較多,而中國的藝術人在考慮問題中以人的思想指導比較多.你可以看到,西方的美術作品追求的東西,以最為出名的,大家最熟知的文藝復興時期為例,印象派的畫家們是強調光的表現,是畫家對光這種因素的主觀和客觀的科學分析.莫奈到了晚期甚至逐漸拋開對形的把握而瘋狂的追求光的表現,比如他創作的以自家花園為題材的<蓮花>系列.而反觀中國的繪畫,在國畫中我們是看到的這種對客觀事物的分析和解剖是不多的.中國畫強調意境,而意境則已經是純粹的畫家意識中的東西了.直到國畫大師黃賓弘開始,才逐漸的可以看到他在自己的繪畫中開始借鑒西方的一些思想,進行一些方面的結合.但並不是中國的藝術落後於西方的觀念,而在於根本的哲學理念不同.不同哲學指導所產生的藝術是不一樣的.你可以從這個角度,參考一下相關的書籍來談這個問題.最簡單的做法是去借一本一般藝術學院都會用的<美術概論>教材和<中外美術史>教材,上面可以給你一個比較滿意的答案.

B. 中國的教育體系和外國的教育體系有什麼不同其最大的區別在哪裡

法國與中國在藝術教育方面有很大差別:
A .在法國,藝術教育按照培養范圍分為兩個大類:造型藝術(ARTS PLASTIQUES)和實用藝術(ARTS APPLIQUES)。造型藝術是指繪畫、雕塑、美術理論和藝術史研究;實用藝術是指各種類型的藝術設計:平面設計、產片設計、空間設計和服裝設計等。前者在法國的綜合國立大學和公立美術學院中都有開設;而後者只在公立和私立美院中開設。很多學生經常誤解造型藝術的含義,當然有些不負責任的中介機構或個人因為自身專業水平問題和缺乏對法國教育體制的了解,在介紹時也常給與學生一些誤導。
B.在法國,沒有「環境設計」這個概念,取而代之的是「內部空間設計」和「外部空間設計」(又叫景觀規劃)。而我國學生所說的「工業設計」,在法國稱為「產品設計」,工業設計在我國屬於理科,在法國屬於藝術類。
C在法國,服裝設計、電影藝術屬於職業技能培訓,是職業教育。因此多在私立的學院才有開設,因此少有國家文憑頒發。這一點與我國是完全不同的!
D專門的公立美術學院頒發的文憑是DNAP/DNAT(等同於我們的本科文憑)和DNSEP(等同於我們的碩士文憑)。

C. 中西藝術的異同!

中西藝術的相同之處:

1、藝術都是表現了人類的社會文化發展。

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從古至今的藝術作品,如繪畫、詩詞、文章,都是在象徵性的描繪當時的時代。比如中國的繪畫形式,有壁畫、油畫等形式,從戰爭、經濟、文化等各個角度不間斷的描寫,向我們展示了社會的發展。

2、藝術都表現了人類的創造性。

無論是詩詞、繪畫、舞蹈,都是從無到有,從凌亂到完整,這都是在人類的創造下才有的。

中西文化的不同之處:

1、文化根源不同。

中國文明的起源是華夏文明,上古時期,神州大地遍布各種部落,每個部落都有自己的生活理念和信仰。漢武帝推翻道家無為而治,獨尊儒術開始,漢文化以儒學為核心開始成型,漢文化可以說是經歷千百年的演變升華,影響著華夏子民。

西方的文化根源有古希臘文化:理性主義與原始意識。對外在世界的探索熱情。還有希伯來文化:宗教信仰,原始意識,對人內在世界的發現。

2、藝術表現形式不同

中國的藝術表現形式有戲曲、剪紙、刺綉、繪畫、國畫、書法等。、

西方的藝術表現形式有歌劇、舞蹈、建築等。

(3)中外藝術教育哪裡不一樣擴展閱讀:

—由羅丹沉思者像和北魏思維像談起,試把羅丹的沉思者像和中國的北魏思維像擺在一起來看,您便會發現二者在思想的方式上迥然不同,一個是滿頭大汗地在想 ,一個是悠閑自在地在想。

前者的精神狀態是緊張的,所以全身的筋肉都在用力氣,尤其是腿的部分筋絡奮張,形勢危急,從一個中國人或東方人的眼中看去,我們每每不禁要問一聲,思想亦要這樣吃力的嗎?這樣緊張地苦苦追索,真理就會為我們所捕捉到?說不定反會因此而失之交臂。

回頭看一看北魏思維像那姿態就「從容」多了,半跏趺而坐,支頤而思,意態十分自在,不但沒有肌肉緊張地去想,臉上還分明想呈現出一種了悟後的欣悅微笑。

我以為這兩尊思想像的意態表現,亦能從某一個角度中透露出中西藝術思想底色的不同。

譬如說,西方人畫一個天使,多半要給它插上一雙翅膀,他們的想法非常踏實,沒有翅膀怎麼能飛翔呢?中國人或東方人就思有別徑,何必身插羽翼,只需駕一朵雲彩就行了,人在雲中即是仙,顯然空靈多了。

西方人畫畫,不論其為人物、靜物、風景,都態度踏實,而且好採取大自然的一角一隅,以風景畫為例,不但比例正確,而且光線色彩逼真,畫成之後,還一定在四周給它釘上一個鏡框,嵌在牆上就同在室內打開了一扇窗戶,透過這扇窗門,您就可以看到花園中的一角芬芳。

中國人在這方面別有會心,不以割取大自然的一角一隅為滿足,以山水畫為例,他的用心是要攝取山川雲樹的大全,而不是只窺伺真實自然的某一部分,北宋的巨軸山水畫和南宋的山水詩意小品都可以現身說法證明這一點。

中國藝術的追求在全,西方藝術的追求在分,這在西方畫的裝鏡框和中國畫的裱中堂上也可以透露出一點消息來。

西方人務實,一切都要剖析來看,羅丹的《沉思者》就是由解剖學的立場而如此表現的。中國人好統攝起來看,所以掛一幅中堂就山川雲樹無不歸納入宇宙秩序中。

西方哲人如培根(Francis Bacon)便主張人要征服自然,而且說:大自然是最狡猾的東西,一定要把它套上夾棍逼它的口供。

中國人則不如此想,一心只想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三才者:天地人;萬物皆吾與也,一一都在說明這種是和諧而不是對立的基本觀點之不同,所以在藝術的表現上亦迥異其趣。所以錢穆先生很有意思地說過:「西方的哲學是跨前一步的想法,而中國哲學則有退後一步的想法的趨勢。」

塞尚被西方人稱為近代繪畫之父,他為了要描寫出蘋果的永恆性,蘋果在靜物台上每每都被觀察到已經腐爛,他仍執筆描繪不輟。這是畫史上有名的故事,因為他不滿足於只追求到表面的浮光掠影。

同樣的,中國的牧溪和尚,他有墨色的《六柿圖》傳流於世,看他用筆的深意、用墨的層次,藝術家鑒賞家大都同意這樣的評語:「山川變易,圖畫長存。」可知地無分東歐亞,時無分中古近代,藝術家對事物永恆的追求是一樣的。

塞尚是19世紀的後印象派大師,比他更近的還有1973年才逝世的畢加索(Pablo Picasso),他曾畫了一幅牧者的人像,一個人手執長竿騎在馬上,試以這幅畫和梁楷的《潑墨仙人圖》來相比。

一個是13世紀的出家人,一個是20世紀的大藝術家,一個生在亞洲中國,一個生在歐洲西班牙,所畫的題材又不相同,然而多麼動人深思,因為兩幅畫擺列在一起,一無舛錯,都是要表現他們思想上、心腹中的筆墨淋漓。

德國的大畫家丟勒(Albrecht Dürer),他畫了一隻兔子栩栩如生,全世界都傾仰得不得了。中國在北宋時,有一位大畫家叫崔白,他在有名的《雙喜圖》上也畫了一隻兔子,同樣之生動。

若把這兩只毛兔並列在一起,你就會知道,時代不同,地域不同,工具不同,而所表現的主旨卻完全相同,這使我們倏然體會到,藝術上的追求,最核心的部分,一定超越乎世俗地域、時間之上。

從羅丹的沉思者像和北魏思維像的形態表現上,我們先看到了中西藝術思想底色之異,但是在伊斯坦布爾之貓和沈周的貓、塞尚對蘋果描繪的追求和牧溪《六柿圖》等的相似,卻又很清楚地看到了中西藝術思想的相同。

《中西美術比較》是2008年04月山東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孔新苗。本書以清晰的線索,將中西美術自古至今的審美理想嬗變,形式語言演化、思潮與批評現象,進行了系統的比較分析。

本書的特點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沒有將對中西美術的比較闡釋局限於古典時期,或停留在點與點之間的比較聯想,而是從「審美現代性」切入,建構了中西美術自古至今歷史演進雙線並行的比較闡釋構架。

從中定位、考察了豐富多彩的中西藝術思潮與美術創作現象,從而在比較中揭示了中西美術各自的文化品格、語言形態和變革動力特點,以及在現代世界中的交融演變和沖突關系,使比較研究的視角具有鮮明的當代性和問題意識。

二是作者的比較研究關注方法論,關注當代思想界的新成果,並力圖在美術研究中利用這些新思想、新方法引發新思考。該書2002年首次出版,再版多次。本次重新修訂不僅添加了新內容,也對整書進行了全面調整,使其更趨完善。

用具體的案例和精練的闡釋,對中西美術的典型特徵及其演變線索進行了歸納與提煉,是目前本領域相關研究中比較完整而有特點的成果。

D. 中外在藝術教育上的不同點是什麼,原因是什麼

中外藝術,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兩者差異非常明顯。從音樂、建築,再到繪畫舞蹈以及其他藝術表現形式,中國傳統文化都十分突出地表現出自身獨特的藝術特質。但它們卻也相融在一起 ,在區別中,它們更加緊密的聯系在一起。

我認為其中的中西文化,特別是中西倫理道德觀的因素比較突出,直接影響到各自審美意境及角度的選擇。從中西文明的發展軌跡可知,中外文化因其產生的地域、時代、文化背景的不同而特點各異。

它是一種固定的文化和歷史的解釋聯系在一起的藝術樣式分類.

西方藝術,特別是到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創作的基點越發注重以人為本,比如各種人像雕塑,人像繪畫以及其他以人為尺度的建築造型風格,並以人體美作為大部分藝術作品的根本依據。而中國的古代藝術,更加註重自我修養以及對淡雅意境的不懈追求。以其自由多樣的線的運動和構造,表現出書寫者的自我情感,並加以與周圍事物環境加以結合,提升出新的更高的意境。

因此,中外藝術的差異體現了中西倫理道德觀上的差異。西方文化講究天賦人權,強調個體本位,追求獨立人格,個性解放;而中國古代藝術則反映出中國人自律自省,從集體本位出發的文化觀,進而形成獨特於西方世界的民族文化傳統。

我就以雕塑的藝術來對中外藝術進行簡單的探討。中國古代較少純粹的雕塑藝術品,這是一般人不重視中國古代雕塑的主要原因。西方雕塑發源於古代希臘,古希臘人重視人體,將神塑造成完美的有血有肉的人。中國古代社會的制度、文化、哲學與宗教,並且同樣也形成傳統,影響深遠。例如一般欣賞南朝王陵石刻辟邪和唐代順陵石獅。實用性除反映在裝飾雕刻上以外,還反映在明器藝術與宗教造像上。明器是隨葬用品,其中雕塑品佔有重要地位,主要是俑和動物雕塑。 俑是人殉的取代物,動物雕塑也用來代替活體陪葬,它們的實用性很強,並非純粹的雕塑藝術品。宗教造像也是如此,它們是供信徒頂禮膜拜所用的,以佛教造像最有代表性。中國有中國的歷史和文化特殊性,也有其藝術的特殊性。

因此,中外藝術都有著自己的歷史積淀,因為歷史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中國古代雕塑語言精練,但中國古代雕塑始終沒有發明西方雕塑的造型術來精確地塑造物象,中國畫一般運用經濟的語言,簡練、明快的語言的運用,給人藝術享受。誇張乃至變形來強調人與動物的神韻,是普遍運用的手法,例如漢代四川說唱俑和霍去病墓石獸最有代表性。西方近現代雕塑一反傳統的寫實為變形,追求雕塑語言的多變性和雕塑空間的自由性,不被客觀物象所役,使藝術創造更純粹.

中國人是直觀的藝術,注重的原模原樣的照著做出來,是一種刻意的模仿。雖然也帶有部分誇張的色彩,但更注重的尊重事實,尊重事務的本來面目。中國人的藝術,是一種沒有創意的藝術,美觀華麗的外表下,掩蓋不住其內涵及主題的蒼白和無力。也許它作為記錄歷史的一種文檔更為合適。

但是,外國人表達的是自己的理解,要反映的是自己的思想,是一種自主自立的意識狀態,也說明他們更加註重的創新和獨立的思考。

中外雕塑是兩種不同的藝術流派。寫實的現實主義與寫意的理想主義是中外藝術家的最大不同。中國作品帶給你賞心悅目的視覺享受,外國人的作品帶給你的深邃的思考和心靈的觸動。各有所長,各有所短。但對我們來說,華麗的作品需要的時間和耐心。簡約的作品講究的效率,給人精神上的觸動。

西方文明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沖擊,是傳統獲得新的生機的前提;中國傳統雕塑也是如此。感謝這種新的撞擊,它讓我們在中國傳統雕塑看到了新的希望。中外藝術相互汲取是一中聯系的發展。

中國與外國,都有著博大精深的藝術積淀,它們都屬於人類的寶貴財富。它們給了我們震撼與欣悅。藝術世界的絢爛多彩和美不勝收,我們獲得了更多的東西。

E. 國內外的美術教育有什麼差別,你更喜歡哪個

深諳國內外美術教育,以油畫《西藏組畫》蜚聲海內外的中國油畫界巔峰人物陳丹青,多次以“憤青”的形象表達過對國內藝術教育的絕望。

而美術不單單是繪畫,其核心在於人文和美學,是一門具有思辨性的哲學,人們所看到的任何心裡覺得美的一切都是美術。

F. 中國式教育與西方式教育的不同

一、教育類型不同

西方教育是一種嘗試教育,先讓學生嘗試進行體驗,在體驗中發現難點,然後由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在解決難點中積累驗得出結論。那是真正屬於學生自己知識的成果。

中國的教育是一種灌輸式教育,先將成人的經驗告知學生,讓學生按部就班,在教師一步一步指導下學習實踐,那麼得到結論是書本知識,結果往往很難跳出已有的固定模式。

西方和中國教育最大差異就在於本質是否以人為本,是否從學生的本能出發,中國教育是一種「無次品生產」教育理念,是完美的教育,希望生產出的是合格產品,教育之中的學生遵循「學習是不可以犯錯的」的規律,學生創新思維在學校「完美」式教育模式中被禁錮。

西方教育是人文的,課堂上從小培養實踐和分析能力,鼓勵思想和思維自由,並對自己的言行負責。教師教育教學作用是指引者,教師和學生課堂教學親和無拘束,共同探討問題,學生出現的疑問一起去圖書館或團體解決,學生自己去尋找資料正確與否自己做出判斷,教師沒有約束學生的自主思考。

二、中西考生成績的計算方式顯著差異

在西方學生成績的計算方式是:課堂紀律和出勤率佔15%,課余作業成績佔15%,小組互動討論佔20%,論文寫作和答辯佔50%,從這幾個方面來綜合評估學生的綜合情況,比較客觀和公正。由於西方教學的目的是運用,而不是分數,所以分數只是一個參考值。

在中國,成績是學生、家長和學校的命根子,一切唯高分是從。一些綜合分數低,而偏科成績比較嚴重的學生,反而被埋沒了。成績主要以期中和期末考試成績來定,主要是筆試,比較單一,另筆試的成績很容易被復制。像高考這種一考定終身的方式很容易因為發揮失場,而與大學教育失之交臂。

三、中西學生從知識層面上的區別

西方教育更容易發掘天才:西方教育重視學生創造力的培養;注重對知識的靈活應用,重視「廣」和「博」,對學生的教育是點到為止;西方的基礎教育在達到最基本的要求的基礎上,允許學生有較大選擇的自由。

中國教育使用題海戰術,教師讓學生重復練習,直至「爐火純青」的地步;所以說,中國教育是「精英」教育,把那些不能把知識學得精深的人淘汰出去。中國教育要求數理化各科面面俱到,哪一科學得不好都有可能對人生前途造成致命的影響。

G. 「中外音樂教育差異」的相關資料

中西方音樂教育在學生受教育的各個階段,在教學方式,社會受重視程度都是不同的,

從小讓孩子學習音樂是許多國家的共同趨向。一些音樂教師估計,在我國發達的沿海地區,以學鋼琴熱為特徵的兒童音樂熱勢頭不減,僅上海每年就有約10萬琴童。但中外音樂教育的追求不同,家長的期望更不一樣。日前在滬舉行的「第十屆晨興音樂橋」開營式上,加拿大皇家山音樂學院院長保羅·道尼恩和上音附中校長趙曉生比較了兩者的差異。

對音樂的感受比單純技巧有價值

保羅·道尼恩和趙曉生認為:中國學生很早就進入專業訓練,年輕時通常都比西方學生的演奏技巧高;而西方學生對音樂的整體了解和感受,對音樂史和文化背景的知識更多,視野更廣;中國學生的獨奏能力相當好,西方學生有較多的協奏經驗;西方學生閱讀新譜的能力稍強於中國學生,但中國學生有非常敏銳的聽力,耳朵的訓練非常好。

保羅·道尼恩說,在皇家山音樂學院,人們相信人類的精神能通過藝術得到最真實和徹底的表露,他們就是通過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來發掘和培養每個學生內在的藝術潛質。而一些內行人反映,我國一些音樂教育機構,往往將音樂教育簡化為一種樂器教學和技巧訓練,而過度技巧化使學生只會按樂譜彈奏,不能深刻地了解音樂作品的內涵。

學音樂不應為了一塊「敲門磚」

中國父母對孩子的鋼琴訓練往往視同「敲門磚」,使之成為升入自認為好學校的捷徑。一些專家介紹說,在美國、日本也都有一些父母會讓孩子學習音樂,但訓練的目的卻完全不同。美國父母希望孩子能在藝術訓練的過程中獲得創造力和感受力,這些孩子今後可能是做醫生、律師或宇航員,未必去當一個鋼琴演奏家。日本人要求孩子研習鋼琴,是希望孩子在各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現

H. 中西美術比較目前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中外美術教育的比較研究

20世紀90年代以來,對外國美術教育的研究不再停留在介紹的層面上,開始呈現出把外國美術教育思潮、教育內容以及指導方法與中國相比較,在分析兩者長處與局限的基礎上,尋求適合我國國情的美術教育發展道路的研究傾向。

在中西美術教育思想比較研究方面,1992年,尹少淳發表了題為《美術教育的背景及涵義》[xxv]的論文。他首先論述了英國教育家裡德(Herbert Read)與中國教育家孔子、王國維、蔡元培的教育思想的共同點。接著,分析比較了羅恩菲德與艾斯納的藝術教育思想,並以此為基礎,提出了自成體系的美術教育的觀點。這是較早的、具有一定深度的中美美術教育思想比較研究的成果。1993年,侯令(北京崇文區教育學院)在日本學術雜志《藝術教育》上發表了題為《在中國的DBAE研究》[xxvi]的文章。他認為DBAE與中國的美術教育有著許多共同之處。例如,美術教育的目的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素質。又如,在中國的美術欣賞領域里,包含了美學、美術批評、美術史三大領域,而繪畫和工藝領域與DBAE的製作領域相類似。這是一篇較早向海外介紹中國有關DBAE研究情況的文章。

I. 《中美藝術教育的區別》

哈佛大學著名兒童發展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博士著《中美藝術教育的區別》
或可轉引自葉朗主編《現代美學體系》
該文在對兩國藝術教育的目的進行比較時指出:"同一般教育一樣,中國的藝術教育也有政治的、精神的、道德的目的,並追求某種美學的目的。參加藝術活動被認為可以提高人的情操,激發積極的動機和善良的情感。衡量藝術作品和藝術表演的尺度,也是看其在這方面做得怎樣。在美國,藝術的政治、精神及道德的目的都不明顯。事實上,如果有人說藝術作品或藝術教育是為了一個政治目的服務的,大多數人都不會明白是怎麼回事。對藝術會提高人的道德或精神境界,他們也不以為然。事實上,美國人習慣於把藝術視而不見自我表現、創造力、自發性和個人變異的源泉,而不是那種政治的、道德的、精神的目的。"

J. 急求:中外兒童美術現狀之比較

近十來年,中國美術教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從頒布《小學美術教學大綱》之日起,以中國特色為 前提的基礎美術教育體系初步形成,特別是小學美術教育涉及面之廣大、體系之完備(大綱、課程、教材等) 讓人感到欣慰。然而,與境外發達國家、地區的美術教育比較起來雖各有優劣,但綜合權衡起來,又不得不承 認在許多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想就此談一些粗淺的認識。
一、從美術教育的目的任務來看。
德國巴伐利亞州(1985年頒布)小學美術教育目的任務是,為兒童提供自由繪畫的機會,激發他們豐 富的想像力;使兒童在自己的藝術創造中得到快樂,發展他們多方面的創造能力;教師應指導兒童有意識地注 意和觀察,在熟悉製作的工具、材料和技能基礎上,發揮他們的表現能力(繪畫語言和表達方式);參觀教堂 和博物館,使兒童有機會看到真正的藝術品;使兒童在年度的節日慶祝活動中進行裝飾布置和多種形式的游戲 表演。
日本文部省(1980年實施)新訂的小學美術學習指導精神(目的任務):①培養具有完美人性的孩子 ;②培養兒童熱愛自然和社會的審美情操;③努力發掘每一個兒童獨立思考的創造性智能和技能;④造就輕松 、活潑、充實的校園生活氣氛;⑤在尊重普遍道德原則的同時、對孩子進行適合其個性和能力的教育;⑥精選 教學內容,調整授課時間;⑦各校謀求更加具有彈性的教育,即根據各地區兒童的不同情況,制定貼切可行、 各具創意的教育方式。
我國1988年國家教委頒發的小學美術教學大綱中提出美術教育的目的是:①小學美術課應使學生掌握 淺顯的美術基礎知識和簡單的造型技能;②在教學中著重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和愛國主義情感,加強品德 、意志的培養;③逐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形象記憶能力、想像能力和創造能力。
從大綱制定的教學目的來看,德國、日本的美術教育注重素質的培養,重視人的創造能力與評價能力,強 調個性形成,注意與其他學科的相互聯系,把美術教育作為全面育人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美術的教育獲得全 面諧調的人,將生活樂趣、藝術實踐、社會服務三者統一。我國的小學美術教育除了講究智力和才能的發展外 ,主要強調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掌握,特別考慮政治前提下的愛國主義為主題的美育。這說明中國在小學美術 教育立足民族的基礎和本國國情,正在逐步向以素質教育為主的方向轉換。
二、從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的安排來看
德國、日本普遍重視美術,小學美術課時安排每周2—4小時,多於我國小學美術每周2課時(不能保證 )的安排,從時間上保證了孩子們的學習。美術科在學校教育中與語言、數學等其它學科具有完全等同的地位 。繪畫、立體製作和生活用品製作佔有很大比例。德國還把舞台表演與布置(綜合藝術)納入藝術造型藝術進 行學習。教學內容的安排非常廣泛,德國沒有統一的教科書,只有以大綱形式印發的教學建議,低年級不單獨 開設美術課,內容的選擇幾乎由美術教學全國規劃。日本雖有美術教科書,也體現出很大的自主性和靈活性。 教學內容做到以提示、啟發、引導為主,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想像、實踐、創造能力。以小學一年級為例, 摘錄如下:
德國巴伐利亞州:①學習內容——用彩色鉛筆或粉筆進行繪畫(兒童遇到的人和物);學習目的——激發 想像創造。題目的例子——我和我的圓錐形紙袋(德國風俗,新生入校第一天每人帶一個彩色圓錐紙袋);我 喜歡的人;我們的街道;30號的孩子們;有兩個鼻子的女巫;山谷中旅行遇到了侏儒;修長的漢斯;肥胖的 迪思。題目舉例——「這樣一個女巫」的教學,首先朗讀或講述,接用一個布袋木偶進行表演;兒童自己設想 各種女巫,如天氣女巫,並描繪出她們的外表;爾後兒童繪畫;最後共同觀看完成的圖畫。
除以上內容外,還有②舞台的景象;③用管狀顏料印花;④用水彩色繪畫的基本常識;⑤填色畫;⑥觀看 圖畫等。
日本的低年級美術教學內容則包括:造型性的游戲(玩砂、化妝等)、繪畫立體(泥塑、紙模型等)表現 、製作使用物品和觀賞作品。教科書很少介紹作畫和製作的必要知識,而是以學生們的作業(作品)再配上簡 短生動的文字啟發、引導他們去思考、想像、創造。課題有:《畫相撲》、《買果汁》、《到了花之國》、《 賀卡》、《請柬》等等。
我國一年級美術教學內容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為例:有基本形狀和色彩的認識;畫出生活中與此形相似的某 些事物,如方的手絹、圓的氣球和三角形的小旗、製作拉花、小彩旗、泥塑小動物等。有些省編教材,像湖南 新編的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美術第一冊還有撕貼、折剪等鄉土美術內容。在教材內容的安排上,受大綱指導, 考慮得很完善、很周全,在某種程度上優於國外,但在美術課時的安排上歸類為「小三門」(音、體、美)之 末,絕大多數學校(特別是鄉村小學)是不能完成教學任務的。我國的小學美術還只能是起調節語、數主科的 間歇課,課程設置和實施與大綱教科書形成一定反差。中國的基礎美術教育還需從教學的條件上來保證貫徹落 實。
三、從教學的條件上來看。
德國、日本屬於經濟發達科技先進的國家,有能力多途徑支持教育,在小學美術教育上充分體現出來。德 、日兩國各學校均有專門的勞動、美術教學。教學設施相當完備,除了必需的繪畫工具材料外,還有各種木工 、美工造型機械的工具,便於學生製作不同材質的工藝物品,各種標本、寫生教具一應俱全,讓學生按需所取 ,潛心投入美術的學習之中。有些學校的美術教學條件是中國專業畫家都無法相比的。兩個國家的教師工作都 很忙,地位也很高,教師必須取得相應較高的職業文憑和執照才能當一名美術教師。多數學校的校園環境和校 外環境都注意藝術的影響,學生能夠經常去博物館、美術館、展覽館參觀、欣賞品位較高的美術作品。
中國的經濟起步遲,教育的投入很少,相比德、日的教學條件就顯得寒酸。大、中城市的小學美術教學條 件很不健全,師資素質較低,缺少場地和設備,加之對學校美術課程的不夠重視,中國小學美術以素質培養為 主導的教學還顯得很薄弱。
四、從課程教學形式來看。
德日學校課堂授課完全是開放式的。教師只是提出任務,稍加啟示,大部分時間都是讓學生各取所需,各 得其樂,讓學生在成功里進步,在失敗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教師是活動課程的准備者、組織者,只在學生 有困難需要幫助時,教師才幫助他們,真正體現著以學生為主體。
我國小學課堂授課絕大部分採取的嚴謹的准備,一環一環進行教學程序,追求課堂的主動性,以保證完成 教學任務,主要還是教師為主導,學生大多隻是被動地吸收。聽課看課都講究形式,實際效果如何是不管的。 很多優秀的課,都只是以形式豐富多彩,像唱戲式的用上很多道具來評定的,講得細、講得全、講得穩,就是 好。課堂授課還受到很多局限,教者費心,學者費力。
課堂授課的開放與束縛、靈活與機械對學生一生的學習和工作有著深遠的影響。從近期目的來說,中國的 基礎教學好,而長遠來說,各種能力,包括學習的能力就顯得比外國學生差些,不少升入高一級學校就讀的學 生並不是掌握了創造性的學習方法,而是通過大量的加強補習或「勤學苦練」來取得的,造成了有些學生高分 低能、動手能力差的狀況。德、日學生就顯得有魄力、有能力、有闖勁。
五、從教學效果來看。
德、日美術教育以全國的重視和有利的條件,保證了美術教育以至藝術教育的普及與實施,學生整體藝術 素質要比我國的高,以至於所有國民對工作、對生活的藝術品位都顯得高雅、文明,對工作對事業也就求新、 求異、講究創造性。由於社會制度的原因,德、日中小學生在升學、就業的多種學科選擇中,還直接影響到美 術素養的提高與發展。進入美術院校學習或從事專業美術的人才畢竟是極少數。這並不影響到國家的美術教育 的目的。像日本和光大學教授藤澤典明所說:「我們通過這個學科(美術)的教育,目的不是培養理解美術知 識和掌握相關技能的『美術修養』的人,更不是造就畫家、雕刻家和圖案設計師,而是在普遍一般的教育中, 透過美術的教育獲得全面諧調能力的人,而非偏重智育的不平衡的人。」
我國的美術教育效果和現狀極不平衡,大中城市比鄉村要好,沿海地區比內地、比邊遠地區要好。全面發 展尤為突出者有之,在國際繪畫、製作比賽中獲金獎者有之,畫家、美術家輩出,基礎教育好的一面是世界其 它國家無法相比的。當然,這還得力於有條件進行校外培養教育的部門和家庭,從小從早望子成龍是中國教育 的一種特殊現象。然而,破爛的校舍、缺少專業教師、沒有教學設備和沒錢上學的學齡兒童還客觀存在,這不 能不令人擔憂。中國美術教育要面向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經濟條件和不同受教育者,想必是艱難的。
綜上所述,我國美術教育的規劃設想、前景是好的,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在教育的目的、教學的內容、 條件、效果上看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國的基礎美術教育事業將在不遙遠的將來,躋身 世界先進行列。綜上所述,我國美術教育的規則設想,前景是好的,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中國的基礎美術教育事業將在並不遙遠的將來定會走在世界前列。

閱讀全文

與中外藝術教育哪裡不一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7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7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5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1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9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2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1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7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5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6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0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5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6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6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