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藝術分類有哪些意義

藝術分類有哪些意義

發布時間:2023-05-25 17:36:28

1. 藝術的分類

藝術可以分為造型藝術、表演藝術、綜合藝術和語言藝術四大類。

藝術不僅是一種審美的活動,具有審美特性,而且藝術仍屬於上層建築中的意識形態,具有意識形態性質。歸根結底,藝術是人對世界的一種精神把握的方式,人們通過藝術達到對世界的認識,也包含著人對自己的認識。

而且,藝術中的審美性是其最根本的本質屬性,其意識形態特徵則是隱藏在審美特性之中的,它使藝術的審美世界具有了更為廣闊和深邃的內涵,因此,我們說藝術活動是審美活動與意識形態的統一。

(1)藝術分類有哪些意義擴展閱讀

在中文的描述中,藝術與美術常常劃上等號,在台灣教育界也常常出現爭議,時常造成相關藝術類目學生的困惑。一般說來,藝術是廣義和廣泛的概念,美術是狹義的,僅是藝術的表達形式之一。

「繪畫」、「雕塑」、「建築」、「文學」、「音樂」、「戲劇」、「舞蹈」、「電影」等都為藝術分類范疇。所謂的「美術」一般指的是以「繪畫」、「雕塑」為核心的視覺造型藝術。關於藝術與美術的中英譯名也常常出現爭議,一般來說藝術由英文的Art代表,純美術則以Fine Art來代表。

2. 藝術類型的分化與綜合對於藝術的發展有什麼意義

藝鏈亮術類型的分化敏喚氏是說明人們對藝術的進一步理解和藝術人才的分流,是進步的一種現象,當然,並不是說藝術的綜合就是消極的,恰恰相反,藝術的綜合也是進步的,是一種認識,藝術的存在本來就是一種藝術,看你怎麼看待了,我個人認為藝術的分類繁多,但綜合起來也是藝術的對比和引用,只不過表現形式的不同而已。
發展意義:促進、向上、刺激藝術的橋散發展。
如滿意,請採納

3. 藝術的種類有哪些

【種類】
繪畫、雕塑、工藝、建築、音樂、舞蹈、文學、戲劇、電影、游戲 藝術的種類繁多,根據不同的分類標准,可將藝術分為以下一些類型:
依據藝術形象的存在方式可分為 時間藝術、空間藝術和時空藝術。美術是一種空間藝術。
依據藝術形象的審美方式可分為 聽覺藝術、視覺藝術和視聽藝術。美術是一種視覺藝術。
依據藝術的物化形式藝術可分為 動態藝術和靜態藝術。美術主要是一種靜態藝術。
依據藝術分類的美學原則可分為 實用藝術、造型藝術、表演藝術、語言藝術和綜合藝術。美術是一種造型藝術。
依據藝術形象的表現方式可分為 表現藝術和再現藝術。美術中既有表現性的,也有再現性的。
依據藝術行為的表現方式可分為 行為藝術、肢體藝術,語言,表情等
從媒介的角度分 藝術形象大約可分為視象(繪畫、雕塑等造型藝術)、聽象(音樂藝術)、心象(文學藝術)和視聽形象(電影、電視藝術)等。

關於藝術與美術的差異
在中文的描述中,藝術與美術常常劃上等號,在台灣教育界也常常出現爭議,時常造成相關藝術類目學生的困惑。一般說來,藝術是廣義和廣泛的概念,美術是狹義的,僅是藝術的表達形式之一。如「繪畫」、「雕塑」、「建築」、「文學」、「音樂」、「戲劇」、「舞蹈」、「攝影」、「電影」等都為藝術分類范疇。
所謂的「美術」一般指的是以「繪畫」、「雕塑」為核心的視覺造型藝術。
關於藝術與美術的中英譯名也常常出現爭議,一般來說藝術是指英文的Art,純美術則以Fine Art來代表。但在多數情況下,Fine Art也會被反稱做藝術。

參考資料99藝術網www.99ys.com

什麼是當代藝術?
http://..com/question/91631426.html

現代藝術」與「當代藝術」之區別

曾經與春儒探討「現代藝術」與「當代藝術」之區別,簡言概之,據著名策展人范迪安先生對「現代藝術"的看法,可從兩個方面看:

第一,「現代藝術」是西方20世紀以來的佔主導地位的藝術形態。從20世紀初開始,隨著西方社會進入現代時期,出現了與古典藝術和近代藝術不同面貌的現代藝術,它的突出特徵是在藝術形式上不再以寫實的風格為主,而是體現藝術家個性的觀念和形式語言,並且形成了許多藝術流派,一個時期以某種藝術流派為主導。如我們比較熟悉的立體派、未來派、超現實主義、抽象主義、波普藝術、照相寫實主義,等等。當然,無論何種藝術形式,其所反映和表現的都是現代社會變化給人們帶來的社會心理特徵,都是藝術家對藝術表現形式的探索。其中的積極成果豐富了人們的審美經驗,開拓了藝術的視覺表現空間;其中的問題是因為缺乏共同的藝術標准和過分的個性化,在藝術上也就良莠不齊,有的脫離公眾,走向極端。

第二,在各國的現代化過程中,都出現與自身社會發展特徵相關的、具有自己文化內涵的「現代藝術」,在內容上反映了社會現代化的進程,在藝術形式上體現了現代精神。由於西方發達國家在現代化進程上的先行,西方「現代藝術」對全球的影響是相當大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各國的藝術就是西方的翻版。中國的藝術在20世紀的百年發展中,就有自己鮮明的文化上的「現代性」。

「當代藝術」在時間上指的是今天的藝術,在內涵上也主要指具有現代精神和具備現代語言的藝術。之所以現在的展覽普遍用「當代藝術」的提法,是因為用「現代藝術」的名詞容易與已有過的「現代派藝術」混淆,同時,「當代藝術」所體現的不僅有「現代性」,還有藝術家基於今日社會生活感受的「當代性」,藝術家置身的是今天的文化環境,面對的是今天的現實,他們的作品就必然反映出今天的時代特徵

參考資料來源:99藝術網www.99ys.com

什麼是藝術?
http://..com/question/91631384.html

摘要
藝術,是人們為了更好地滿足自己對主觀缺憾的慰籍需求和情感器官的行為需求而創造出的一種文化現象。藝術,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娛樂游戲的一種特殊方式,又是人們進行情感交流的一種重要手段,屬於娛樂游戲文化的范疇。藝術文化的本質特點,就是用語言創造出虛擬的人類現實生活。藝術發生的基礎是人類的語言,有效的藝術創造必須完全藉助於語言。人類有什麼樣的語言形式,就會有什麼樣的藝術形式。不藉助語言的所謂藝術創造,只能算是普通的游戲創造。在娛樂功能的層面上,藝術與普通的娛樂游戲具有同等重要的存在價值和發展價值。然而,藝術與普通的游戲在文化形態上畢竟存在著本質上的差異,在文化的社會功能上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種差異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有著被認真關注的必要。

關鍵詞:娛樂游戲 虛擬文化 主觀缺憾 情感行為 藝術

什麼是藝術,藝術與人類的其他文化有什麼本質的不同?目前似乎誰也不能夠明確地給予回答。本文從人的主觀行為的功能范疇及其所創造出的文化構成入手,試圖回答這一問題。

一,人的主觀行為的三種基本功能

在社會生活中,人的主觀行為,可以根據其基本的功能范疇分為三種類型:第一類是為了獲得最基本的社會生活資料所從事的基本生產勞動,如尋找、採摘、捕獲和種植食物,修造居所,製作衣物和其他生活必須用品等等,都屬於基本生產勞動。如果沒有基本生產勞動所獲得的基本生活資料,人的基本生命活動就無法維持。第二類是為了保障最基本的生命活動所進行的基本社會生活,如一日三餐,生殖和養育後代,日常其他所必須的活動等等,都屬於基本社會生活。如果離開了基本社會生活,人的基本生命活動同樣無法維持。第三類是為了消耗人體自身多餘的體能和精力而進行的娛樂游戲活動,如唱歌,跳舞,寫詩,聽戲,踢球等等,都屬於娛樂游戲活動。離開了娛樂游戲活動,人的基本生命活動仍能夠正常維持。

二,藝術是娛樂游戲的一種方式

藝術是人的一種主觀行為,這種主觀行為屬於娛樂游戲的范疇,這似乎是人們的共識。因為,離開了任何形式和內容的藝術活動,人類的基本生命活動都是能夠正常維持的。那麼,是不是人們所有的娛樂游戲活動都能夠稱為藝術呢?顯然不是的。如,小孩子掏鳥窩、摸魚、斗蛐蛐等等許多與之類似的娛樂游戲活動就不能稱為藝術。而彈琴、作詩、畫畫、唱戲等等許多與之類似的娛樂游戲活動就能夠稱為藝術。這是人們的共識。盡管不能夠把娛樂游戲活動都稱為藝術,卻能夠把藝術確定為娛樂游戲的組成部分,確認為娛樂游戲活動的一種方式,這在邏輯上是不會有問題的,也似乎是不會有人提出異議的。

三,什麼是藝術

然而,對於人類所有的娛樂游戲活動,可以把其中的哪些明確地稱為藝術,又把其餘的哪些明確地稱為不是藝術呢?目前似乎還沒有人能夠明確地回答。但是,問題還遠不止於此。如,對於畫畫這種娛樂游戲活動,人們一般都會認為能夠稱其為藝術。然而,是不是對於所有的畫畫活動都能夠稱為藝術呢?同樣都是畫畫,老畫家的繪畫就能夠稱為藝術,這似乎是沒有疑問的。隨便一個小孩子的信手塗鴉能夠稱為藝術嗎,這似乎有很多人是不贊同的。只有當小孩子的「信手塗鴉」達到了「一定水平」,人們才會稱其為藝術。那麼,小孩子的「信手塗鴉」的水平達到了什麼樣的程度才能夠稱為藝術呢?這又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據說美國的一隻黑猩猩會「作畫」,人們給它紙和筆,它能夠「饒有興致」地作出很多「有意思」的「畫」來。如果把黑猩猩的「作畫」也稱為藝術,似乎有很多人更是不贊同了。那麼,我們在理論上應該怎樣區分藝術和非藝術呢?或者說,從理論上講,究竟什麼是藝術,藝術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呢?

四,人的主觀需求

人的主觀是以人的「自我」形態為根據的,人的「自我」形態是以人的觀念文化形態為根據的。人以「自我」形態為根據所產生的對客觀事物的需求行為,稱為人的主觀需求。當客觀事物滿足了人的主觀需求時,人在主觀上就會產生快樂感覺;當客觀事物不能夠滿足人的主觀需求,或是損害了人的主觀利益時,人在主觀上就會產生痛苦感覺。在現實生活中, 人們經常會因為主觀需求得不到客觀事物的及時滿足及經常被某些客觀事物損害自己的主觀利益而產生出許多的痛苦感覺。可以說,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全部行為內容,就是追求客觀事物對自己主觀需求的滿足和拒避客觀事物對自己主觀利益的損害。然而,這種追求或拒避又經常會因為客觀條件的限制而不能夠如願,這就使得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的主觀上總是因許多事不能夠如願而存在著許多的缺憾,這種主觀缺憾總使人持續地沉浸在痛苦感覺之中而令人總想解脫。

五,人體的三大功能系統

人體有三大功能系統:一是基本功能系統,二是認知功能系統,三是情感功能系統。基本功能系統的基本功能,是負責完成人體正常的生理代謝、 器官發育和個體生殖等最基礎的生命活動任務。組成此功能系統的所有器官,稱為人體的基本器官。認知功能系統的基本功能,是負責完成人體對客觀事物的「認知」任務。組成此功能系統的所有器官,稱為體人的認知器官。人的認知器官集中於人的大腦。情感功能系統的基本功能,是負責完成人體由認知成果所引起的「情感行為」的發生和人的不同個體間的「情感交流」任務。組成此功能系統的所有器官,稱為人體的情感器官。情感功能系統的「中樞」,在人體的「心區」。

人體的生命活動,是以人體器官與客觀事物發生關系才能夠進行的。人體器官與客觀事物發生關系時所產生的機能現象,稱為器官行為。人體的器官行為,是人體器官「天生」所具備的機能現象,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礎,是人體器官的本能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也表現為人在社會生活中的主觀需求[5]。人體器官的許多行為,能夠使人產生快樂感覺,這種器官行為正是人在主觀上所企盼和追求的。確切地說,人的主觀需求,正是以人體的三大功能系統對客觀事物的需求行為為基礎的。可以說,人的社會生活的全部內容,就是主觀上對一定形式和內容的器官行為的無休止追求。

情感器官通常所產生的行為內容,主要有喜、怒、哀、樂、悲、歡、思、戀、怨、恨、驚、疑、盼、煩、懼等等。情感器官的這些行為,都是人在主觀上經常需要的。無論是在人們的基本生產勞動、基本社會生活或是娛樂游戲活動中,情感器官的這些行為都能夠產生。然而,在現實的社會生活中,情感器官產生這些行為,通常都需要人在主觀上付出許多代價。如,勞動的過程和成果可以使人獲得喜、怒、哀、樂,可勞動過程中的長時間的辛苦通常讓人們在主觀上不願意忍受。許多的娛樂游戲活動雖然能夠使情感器官獲得較為激烈的行為反應,但娛樂游戲活動通常又要消耗大量的生活資料。

在生活實踐中,人們發現,有些娛樂游戲活動只需要花費較少的社會財富,就能夠使情感器官產生足夠多的行為反應。如,說故事和聽故事,就能夠只花費很少的社會財富而使人的情感器官產生出現實生活中所有的器官行為反應。

六,虛擬文化現象

在人們的社會生命中,現實生活中真實的客觀事物滿足了人的主觀需求或違背了人的主觀需求時,能夠使人產生快樂感覺或痛苦感覺,並且能夠引起情感器官的行為反應;人與故事中的虛擬的客觀事物發生關系時,也同樣能夠使人產生快樂感或痛苦感覺,並且也同樣能夠引起情感器官的行為反應。而且, 故事中的客觀事物比起現實中的客觀事物更容易引起情感器官的強烈行為反應。如,現實生活中的「小芳」會讓人覺得善良美麗,會讓人朝思暮想,寢食難安;然而,故事裡的「林妹妹」更會讓人覺得柔情萬種,更會讓人為她失魂落魄,傷感萬分,痛不欲生。現實生活中的「小芳」經常不能夠滿足人的主觀需求,而故事中的「林妹妹」卻能夠對人的主觀缺憾產生非常好的慰籍作用而使人產生「別具滋味」的快樂感覺。

情感交流,是人的情感器官經常性的行為需求。心裡的缺憾向他人傾訴一下,內心的歡喜事向他人陳述一下,聽聽他人講些新鮮的事情,或有新鮮的事情向他人講述,都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必需的情感交流行為。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並不是經常都會發生一些「有意思」的和「值得說說」的悲傷或歡喜事。實際上,人們相互交流的絕大多數內容,都是相互聽來或看來的關於他人的事,尤其是採用誇張和虛擬的方法編造出的關於他人的情節曲折內容精採的故事。在現實生活中,說故事和聽故事,具有非常好的情感交流效果和對主觀缺憾的慰籍效果。自古以來,人們都非常喜歡聽故事,也非常喜歡編故事。聽故事的人總想聽更精採的新故事,編故事的人也總想編出更精採的新故事。想聽故事和編故事,早已成了人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主觀需求。非常自然地,聽故事和編故事,就發生和發展成了人們社會生活中一種非常獨特的文化現象。這種文化現象,其功能的主要方面是專門滿足人的主觀缺憾的慰籍需求和情感器官的行為需求的,其文化形態的本質特點是虛擬人們的現實生活。這種文化現象,稱為虛擬文化。本文把具有這種功能的虛擬文化現象,稱為藝術。把這種專門為了滿足人們的主觀缺憾的慰籍需求和情感器官的行為需求而創造出的虛擬文化現象稱為藝術,一方面從本質上明確地定義了藝術,另一方面明確地界定了藝術與非藝術的界線。

為了人們的精神快樂而虛擬現實,是人類非常重要的一項文化創造。這種文化創造,為人類的社會生活生產出了非常豐富的精神食糧。人的夢境雖然也多是虛擬的生活現實,但夢境的創造不是人的主觀行為,不能把夢稱為藝術。

七,藝術的本質

藝術屬於娛樂游戲文化的范疇,是人們為了滿足自己對主觀缺憾的慰籍需求和情感器官的行為需求而創造出的一種文化現象,這種文化現象的本質特點是用語言創造出虛擬的人類現實生活。藝術是人們進行情感和思想交流的一種文化形式,人們進行情感和思想交流是以語言為基礎的,所以,藝術的發生基礎是人類的語言。在人們的藝術實踐中,藝術的發生通常總是要完全藉助於人類語言,人類有什麼樣的語言形式出現,就會有什麼樣的藝術形式產生。人類語言有許多種形式,如口頭語言、文字語言、繪畫語言、形體語言、音樂語言及現代的電影電視語言等等。藝術的發生在形式上就相應地會出現故事、小說、詩歌、繪畫、舞蹈、音樂、電影和電視劇等等藝術形態。沒有語言,就沒有藝術的發生基礎;如果人們相互間語言不通,就不能夠實現藝術的交流。

藝術用語言創造出虛幻的事件,讓他人通過對語言的理解來感覺虛幻事件的發生情景,在感受情景的過程中,人的相應的主觀缺憾就會得到適當的慰籍,人的情感器官就會產生出活躍、激烈的行為反應。人的主觀缺憾的慰籍及情感器官的行為反應,完全是以人在社會生活中對一定客觀事物的主觀需求為根據的。所以,藝術所創造出的虛擬事件,就必須以人在社會生活中的主觀需求為根據,才能夠發揮出顯著的藝術效果。

有句成語叫「畫餅充飢」,是對藝術的最形象的詮釋:人由於飢餓想吃餅子,沒有餅子,只好畫一張大大的餅子來自慰,飢餓的人看到畫中的這張餅子,主觀上能夠獲得些許的滿足感,情感器官也會產生出些許的喜悅。古人有賦:說梅止渴,稍蘇奔競之心;畫餅充飢,少謝騰驤之志。這實際上是對藝術的發生原理和社會功能的最生動和精闢的闡述。

八,藝術的教化功能

人們的社會生活,存在於一定的社會秩序之中。一定的社會秩序的產生,是以人們的社會觀念形態為基礎的。人們合理的觀念形態,就能夠形成良好的社會秩序和人際關系。

藝術構造出的虛擬現實,能夠對人的觀念形態的形成和改變產生非常巨大的影響。對於人的精神世界,藝術是上帝的牧羊長鞭,能夠把人們的靈魂引入天堂,也能夠把人們的靈魂趕進地獄。

人的主觀需求是以人的觀念形態為根據的,藝術創作所虛擬的社會現實通常大都是以人的主觀需求為根據的。所以,任何人的藝術創作,在客觀上都是在自覺或不自覺地宣揚自己的觀念形態;任何人在欣賞他人的藝術作品時,都會受到他人的觀念形態的影響而改變自己的觀念形態。所以說,對於人類的社會生活,藝術具有非常強大的教化功能,使其在社會形態和社會秩序的建設和管理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職能。「寓教於樂」和「易教於娛」,就是藝術在社會的教化功能上所表現出的最大特點。

由於藝術具有非常重要的教化功能,因而常被社會管理者作為教化民眾的基本手段。普通的娛樂游戲就沒有教化功能。這是藝術與普通的娛樂游戲的又一明顯區別。

九,藝術創作

以滿足人們對娛樂游戲的需求為主要目的而創造虛擬人類生活事件的文化活動過程,稱為藝術創作。藝術的社會功能,一是為了滿足人對主觀缺憾的慰籍和情感器官的行為需求,二是為了滿足社會對民眾教化的需求。在正常情況下,人們進行藝術創作的目的,通常首先是為了獲得最好的娛樂游戲效果,也就是能夠最有效地慰籍人的主觀缺憾和最大限度地激發人的情感器官的情感行為。那麼在原則上,怎樣進行藝術創作才能夠最有效地慰籍人們的主觀缺憾和激發人們情感器官的情感行為,又能夠積極地發揮藝術的教化作用呢?

一是首先要以健康向上、有利於社會的進步發展的思想觀念為創作基礎,努力宣揚先進的思想、高尚的情操,批判落後的思想、丑惡的人。這樣才能夠保證藝術創作發揮出積極的社會教化功能。

二是要善於針對人們對現實生活的最強烈的主觀願望。如,在飢餓的災荒年代,人們最強烈的願望是尋求食物;在動亂的戰爭年代,人們最強烈的願望是企盼和平;在富足的和平年代,人們最大的願望是尋找艷遇;在希望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時代,人們最強烈的願望是鏟除特權和腐敗等等。針對人們最強烈的主觀願望進行創作,是獲得良好藝術效果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三是要善於製造觀念與觀念的沖突。在現實生活中,不同觀念間的意志沖突,是造成人們情感器官的強烈行為反應的最常見的事件。用虛擬的事件製造觀念與觀念的沖突,總是具有引起情感器官的強烈行為反應的顯著效果。針對「好人」與「壞人」的斗爭及「好人」與「好人」的意志沖突進行創作,也是獲得良好藝術效果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四是要善於創造新的思想觀念。用虛擬的事件宣揚新的思想觀念,創造出人們主觀願望上的新需求,能夠讓人們的思想產生出新的波瀾,能夠讓人們的情感器官產生出「深沉」的情感行為,使人「心潮激盪」「久久難平」。創造新的思想觀念雖然能獲得良好的藝術效果,但創作者必須有較深厚的思想觀念積累。

五是藝術創作所創造出的虛擬事件,要符合真實事件的發生情理。虛擬事件在情理上越接近現實,就越是能夠針對人們的主觀缺憾,從而越容易使人的情感器官產生「共鳴」。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藝術創作的「真實性」原則,或者稱為虛擬現實的真實度原則。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濃於生活,才容易打動人們的心。

六是要不斷提高藝術創作的語言技藝水平和創造新的語言風格。高水平的語言技藝和獨特的語言風格,能夠使創作出的虛擬事件在描繪上准確生動和別具特色,在情節的設計上精采緊湊扣人心弦,從而使藝術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更強。技藝和風格是藝術所必須具有的文化特徵,任何形式的藝術創作都必然要以一定的語言技藝和語言風格為基礎,只有用具有一定技藝水平和風格特色的語言,才能夠有效地創造出一定內容和特色的虛擬現實。

藝術創作的文化產品稱為藝術品。要想創作出公眾喜愛的藝術品,創作者通常應該要擁有較高的語言技藝水平和獨特的語言風格,應該要有較豐富的社會生活經歷,應該要有較沉痛的主觀缺憾和強烈的情感行為需求,應該要有較高的思想素養水平和道德情操水平及較強的社會責任心,應該要有較強的語言創新和思想創新的才智等等。

十,關於藝術的誤區

有人把公廁里的小便器倒掛在藝術館的牆上,並稱之為藝術;還有人把隨便撿來的一截殘木樁擺在藝術館里,也稱之為藝術;竟然還有人把自己關在存衣室里一天多,也稱之為藝術。對此,絕大多數被告之的人似乎都會表現出疑惑。實際上,這些人的藝術創作墜入了藝術的誤區。把小便器倒掛在藝術館的牆上之類的行為,表現不出任何的語言技藝,表現不出任何被虛擬的現實對象,不具備藝術的本質所應有的任何要素。類似的這些所謂的創作行為,都不能稱為藝術。這些行為只能是非常普通的游戲而已,每個頑皮的小男孩子都能夠做出許多類似的游戲來。如,把黑黑的鞋印印許多在教室的白牆上,悄悄在講台上撒一泡尿,給畫像上的美女畫上兩撇黑鬍子,在精美的禮盒中放上一個馬糞蛋送給老師,把女生的鉛筆盒裡放一條蟲子,赤裸著身子在泥坑裡打滾,把荒原上的草點燃,把河裡的水攪混,把土撒向風中,把屎拉在大食堂的鹹菜缸里,還有愚人節里中學生們創造出的許多出人意料的捉弄人的節目等等,大都只能是普通常見的娛樂游戲或惡作劇。頑皮孩子的這些游戲同把小便器掛在藝術館牆上的行為具有同樣水平的游戲效果和智力水平,除此之外再找不出其他可以想到的文化內容。

據央視新聞報道,在2001年的一次國際藝術盛會上,獲得大獎的三件作品全都是與把小便器倒掛在牆上同類的讓人感覺不出有任何語言技藝和虛擬內容的堆積物。這個藝術盛會顯然是把游戲創新等同於藝術創作了。當然,對於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藝術創作的最基本目的是為了娛樂,游戲創新的最基本目的也是為了娛樂。在娛樂功能的層面上,藝術與普通娛樂游戲具有同等重要的存在和發展價值。然而,藝術與普通娛樂游戲在文化形態上畢竟存在著本質上的差異,在文化的社會功能上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種差異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有被認真關注的必要。

十一,藝術的發展方向

藝術的產生,是為了更好地滿足人們對娛樂游戲的主觀需求。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形態,藝術是人們精神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生活資料。所以,藝術的發展,就應該始終保持其不可替代的娛樂游戲功能,就應該始終保持其在人們的精神生活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否則,藝術的發展就會失去其應有的文化活力。因此,如何不斷保持和增強藝術的文化活力,是藝術發展的基本問題。要保持和不斷增強藝術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活力,藝術創作就必須不斷創新。藝術創新,一是語言種類的創新:隨著科學技術文化的不斷發展,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新材料、新工具和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尤其是信息技術和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進步,為人們創新語言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如電腦游戲、互聯網、移動通信的出現和不斷進步,讓人們創造出了電腦游戲語言、網上語言和手機簡訊息語言等等。二是語言技藝的提高:無論是何種語言,創作者都必須努力提高語言技藝,才能夠有效地提高藝術的表現力和感染力。三是語言風格的創新:不同的語言風格會使藝術具有不同的表現力和感染力,新的語言風格會使藝術以新的表現力和感染力而引起人們的關注。如,京劇中的不同流派和流行歌曲中的不同韻味,就屬於不同的語言風格。四是民眾關注的社會問題的深入挖掘:藝術永遠要貼近現實生活,才能使藝術永遠保持強大的發展生命力。

娛樂游戲對於人們的日常生活固然非常重要。然而,豐富的生活資料、良好的社會秩序和友善的人際關系通常才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的第一需要。生活富足有序,朋友遍布天下,是人們理想中的社會生活。要建立理想中的社會生活,必須首先要積極建立和有效維護良好的社會觀念文化體系。人們要想高效率地建立和維護良好的觀念文化體系,就必須最大限度地調動發揮人類一切文化形態所能夠產生的積極作用,同時最大限度地消除其消極作用。同樣地,對於藝術文化,就必須要使藝術充分發揮其積極的社會教化作用,就必須要最大限度地限制藝術的消極教化作用。所以,在藝術發展的任何時候,我們都必須讓藝術最大限度地為社會盡「弘揚正氣」「笞責邪惡」的社會職責。在任何時候,社會管理者都必須對藝術創作者的觀念形態進行積極地引導,對其作品所表現和宣揚的觀念形態進行嚴肅認真地審核。只要政治存在,藝術就必須要服務於社會政治。

要實現人類的社會文化健康、穩步、快速地向前發展,藝術文化的創新發展,就應該時刻做到教化功能與娛樂欣賞功能兼顧。保持和不斷增強藝術的文化活力,充分發揮藝術的社會教化作用,永遠是藝術發展的最基本方向。(摘自王波《觀念主義》)

來源資料99藝術網www.99ys.com

4. 美術分為哪些類型,談談它們的定義

迄今,還沒有公認的藝術分類標准。各個藝術理論的派別有不同的分類方式,而且互有交叉,在時間上越靠近現代的藝術分類,就越顯得繁復而且具有爭議。

藝術傳統上包括以下種類:語言藝術(文學,包括詩歌、散文、小說等,播音),視覺藝術(繪畫、雕塑,設計),表演藝術(舞蹈、音樂、相聲)。

一般來說,根據表現方式和用途的不同,藝術可分為:

藝術體現和物化著人的一定審美觀念、審美趣味與審美理想。無論藝術的審美創造抑或審美接受,都需要通過主體一定的感官去感受和傳達並引發相應的審美經驗。對藝術的審美分類,主要應根據主體的審美感受、知覺方式來進行。依據這個原則,藝術可以分為語言藝術、造型藝術、表演藝術和綜合藝術四大類。

藝術語言藝術

語言藝術主要指文學。文學以文字語言(詞語)為媒介,以主體的感知覺為渠道,終作用於大腦,引發主體進行思考,並在思考的過程中體驗並構造審美意象。

作為一個龐大的藝術種類,文學通常包括詩歌、散文、小說等不同體裁。其中,詩歌是最早出現的一種文學體裁。它以富有節奏韻律性的語言,直接觸及人的情感,創造了一個超越現實而又只存在於人的心靈之中的情感世界。散文則是較為自由地通過描述某些事件來表達主體思想情感、揭示社會意義的文學體裁,具有題材內容廣闊、語言不受拘束的特點,其審美特點在於藝術表現的自由、靈活和風格的多樣化。而小說以敘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為主,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多側面地塑造人物形象。


藝術造型藝術

生活與攝影藝術(48張)

一方面,攝影直接面對被拍攝的實際對象,從紛紜復雜、瞬息變化的對象運動中擷取生動感人的瞬間,以作品高度的生活真實感來創造具有審美價值的藝術形象,喚起人對生活現象特有的審美視覺感受。這是攝影藝術不同於其它藝術的根本審美特性。另一方面,由於攝影藝術形象的誕生總是通過照相機快門開啟的短暫瞬間來完成的,它不僅需要藝術家有意識的審美選擇,而且經過了藝術家攝影造型手段(包括構圖和光影控制等)的處理,是在線條、光影、色彩有機結合基礎上形成的,因此,攝影藝術的審美表現力、概括力和感染力有其自身特殊性。比如,與同樣以造型審美為特徵的繪畫相比,雖然都是對視覺形象的選擇和表現,但攝影、尤其是現代攝影藝術獨具的客觀、真實、快速、簡便的長處,卻是繪畫所無法比擬的。

藝術表演藝術

(一)音樂

音樂是通過聽覺感官(耳朵)及與之相適應的審美手段,傳達和接受審美經驗的藝術。

音樂通過有組織的樂音來表現主體情感境界,其基本構成要素有節奏、旋律、音色、和聲、音調和力度等,它們構成了無比豐富的音樂形態。貝多芬(Beethoven)曾經推崇「音樂是比一切智慧及哲學還崇高的一種啟示」,而海涅(Heine)則強調「音樂也許是最後的藝術語言」。

音樂的審美特徵主要體現為:第一,音樂是聲音的藝術。聲音(包括人的發聲和各種樂器聲等)是音樂賴以存在的物質材料,不僅能夠直接表達主體個人的自身感受,也能喚起他人內心裡的強烈感受。音樂正是利用聲音來塑造形象、表達思想情感。在音樂中,或高亢或低沉、或急促或悠長、或強烈或輕柔的聲音,都具有激發相應感受和情緒的審美感染力。 [3]

第二,音樂是時間的藝術。隨著時間的呈現和流逝,音樂表現了延續、變化和流淌著的生命情感或事物,在一定的時間過程中召喚主體的審美體驗。而人的心理世界、精神活動和情感體驗正是在動態的時間流程中進行的,因而在時間的流程中,動態性、程序性的音樂能夠充分表現出主體復雜的心理活動過程。這樣,對音樂的欣賞便要求接受主體的感知、領悟具有一定的敏捷性,反應遲鈍者是很難在時間流程中捕捉音樂形象的。

第三,音樂是感情的藝術。俄國著名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Stravinsky)曾經說過:「音樂就是感情,沒有感情就沒有音樂。」音樂本身就是情感物化的形式和傳遞媒介,具有「以情動人」的審美魅力。音樂不需要像其他藝術那樣藉助某種中介環節,而可以通過聽覺直接作用於主體心靈,直接將藝術家的內在思想情感傳達出來,在表現和抒發人類豐富、細膩、復雜的情感方面,有著其他藝術所難以媲美的效果,因而適於表達主體情感的起伏變化,使人產生某種感情和情緒的體驗,甚至引起人體生理上的變化和反應。

第四,音樂還具有不確定的特點。音樂語言不是固定不變的單義性詞彙,它對情感的表達不像文字語言那樣明確和概念化,而是帶有一定的模糊性與寬泛性。這一特點既給音樂創作主體和接受主體留下了廣闊的想像與再創造空間,也對創作主體和接受主體提出了特定的要求,即要有良好的音樂感覺、一定的音樂審美經驗及想像力。例如,音樂欣賞的效果不僅取決於音樂創作與演奏者的水平、素質以及音響設備等,而且同接受主體的個人經驗與領悟能力以及心理狀態相關。同樣,由於音樂表達情感的這種不確定性,使它能夠更廣泛地為世界上不同民族所直接感受,成為各民族間進行精神文化、思想情感交流的特殊橋梁。

(二)舞蹈

舞蹈是人的身體按一定節奏進行連續性動作的藝術形式。它起源於遠古人類的生產勞動,並和音樂、詩歌相結合,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產生的藝術形式之一。

作為一種表現人體美的藝術,舞蹈以經過提煉、組織和美化的人體動作姿態為表現手段,傳達人類的審美情感,表現生活的審美屬性。在舞蹈中,人的身體動作伴隨著音樂在時間里不斷延續和變化,不僅感染著欣賞(接受)者的情緒並給予審美的愉悅,同時還創造出一種直接宣洩情感的氣氛,鼓舞了舞蹈者的情緒,使其從節奏和運動中獲得娛樂性的精神滿足。舞蹈的審美特徵首先表現為抒情性和表現性。舞蹈語言是一種虛擬和象徵的語言。由於舞蹈只能利用舞者的身體姿態來展示,所以它必須運用誇張並具有象徵性的形體動作來塑造藝術形象,傳達內在的思想情感。通過有節奏的動作過程和姿態、表情以及不斷變化的身體造型,舞蹈構造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象。而表現生命的運動,則是舞蹈藝術最為根本的審美特質。東漢傅毅《舞賦》曾描述了漢代《盤鼓舞》舞者「鄭女」的精妙舞藝及其精神氣象:「羅衣從風,長袖交橫,絡繹飛散,颯擖合並。鶣鷅燕居,拉㧺鵠驚,綽約閑靡,機迅體輕。姿絕倫之妙態,懷愨素之潔清,修儀操以顯志兮,獨馳思乎杳冥。在山峨峨,在水湯湯。與志遷化,容不虛生。」在這段描述里,我們不難從舞者輕柔舒緩、飄忽嬌媚的身體動作間,見出柔中見剛、婉而有力之態。其出似疾風、躍比驚鴻、靜若處子、動如脫兔的矯健之氣和迅疾之美,順暢地表現了舞者「氣若浮雲,志若秋霜」的內在情思。

其次,由於舞蹈是以人的身體動作來抒情和表現的,所以它非常重視造型,但這種造型又是動態和靜態、視覺和聽覺相結合的,並且只存在於表演過程之中,轉瞬即逝。比起雕塑,舞蹈主要是在運動中造型;比起音樂,舞蹈更能表現主體審美情感的外在形態。

再次,構成舞蹈形式的動作、姿態等,雖然源自於對現實對象的模仿,但在舞蹈表演中,它們已被抽象、概括,不再是生活中自然形態的東西,而成為相對穩定且獨立地表現人的思想情感的舞蹈語言,具有特定的審美價值。例如,中國傳統戲曲中的蘭花手姿,起初或許是來源於紡紗、綉花時的手勢動作,但經過藝術家的改造,它們卻具有了「含苞」、「垂絲」、「吐蕊」等意味。

一般來說,舞蹈分為生活舞蹈與藝術舞蹈兩大類。前者是人們在生活進行的舞蹈活動,其中最為流行的,是發源於歐洲、以後又在世界各國流行的交誼舞,包括優雅的華爾茲、節奏鮮明的探戈和倫巴、動感強烈的迪斯科等。藝術舞蹈是指由舞蹈者在舞台上表演、經過藝術構思創作的作品,它需要有較高的舞蹈技巧來完成,如芭蕾舞、現代舞、民族舞、舞劇等。

(三)曲藝

曲藝,是中華民族各種說唱藝術的統稱。它是由民間口頭文學和歌唱藝術經過長期發展演變形成,是以「口語說唱」來敘述故事、塑造人物、表達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生活的表演藝術門類。多數以敘事為主、代言為輔,具有「一人多角(即一個演員模擬多種角色)」的特點,或說或唱;少數以代言為主、敘事為輔,分角色拆唱,不同的曲藝品種與其各自產生的地區方言關系密切,曲藝音樂則是我國民族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演出時演員人數較少,通常僅一至二三人,使用簡單道具。表演形式有坐說、站說、坐唱、站唱、走唱、拆唱、彩唱等。曲本體裁有兼用散文和韻文、全部散文和全部韻文三種。音樂體式有唱曲牌的「聯曲體」、唱七字句或十字句的「主曲體」,或綜合使用兩者。

曲藝包括的具體藝術品種繁多,根據調查統計,除去歷史上曾經出現但是業已消亡的曲種不算,仍然存在並活躍於中國民間的曲藝品種,約有400個左右。包括相聲、評書、二人轉、單弦、大鼓、雙簧,還有新疆維吾爾族的熱瓦普苛夏克、青海的平弦、內蒙古的烏力格爾與好來寶、西藏的《格薩爾王》說唱、雲南白族的大本曲,以及北京琴書、天津時調、山東快書、河南墜子、蘇州彈詞、揚州評話、湖北大鼓、廣東粵曲、四川清音、陝西快板、常德絲弦等等。各地區、各民族,共有和相異的曲種,大至十數個省份、小到一兩個縣區,均有不同程度的普及和流布。這些曲種雖然各有各的發展歷程,但它們都具有鮮明的民間性、群眾性,具有共同的藝術特徵。這就使得中國的曲藝不僅成為擁有曲種最多的藝術門類,而且是深深紮根民間具有最廣泛群眾基礎的藝術門類。

作為中國最具民族特點和民間意味的表演藝術形式集成,曲藝具有這樣幾個主要的藝術特徵:首先,曲藝表演是以「說」和「唱」為主要表現手段,所以要求它的語言必須適於說或唱,一定要生動活潑,簡練精闢並易於上口。其次,曲藝不像戲劇那樣由演員裝扮成固定的角色進行表演,而是由演員裝扮成不同角色,以「一人多角」的方式,通過說、唱,把各種人物、故事表演給聽眾。因而曲藝表演比之戲劇,具有簡便易行的特點。其三,曲藝表演的簡便易行,使它對生活的反映快捷,曲目、書目的內容多以短小精悍為主,因而曲藝演員通常能夠自己創作,自己表演。其四,曲藝以說、唱為藝術表現的主要手段,因而它是訴諸於人們聽覺的藝術,它通過說、唱刺激聽眾的聽覺來驅動聽眾的形象思維,在聽眾的思維想像中與演員共同完成藝術創造。其五,曲藝演員必須具備堅實的說功、唱功、做功和高超的摹仿力,演員只有具備了這些技巧,才能將人物形象刻劃得維妙維肖,使事件的敘述引人入勝,從而博得聽眾的欣賞。以上是曲藝品種藝術特點的不同程度的近似之處,是它們的共性。同時這些曲種又是各自獨立存在,自有個性的。不僅如此,同一曲種由於表演者各有所長,又形成不同的藝術流派,即使是同一個流派,也因為表演者的差別而各具特色,這就形成了曲壇上百花爭艷的繁榮景象。

曲藝發展的歷史源遠流長。早在古代,中國民間的說故事、講笑話,宮廷中「俳優」(專為供奉宮廷演出的民間藝術能手)的彈唱歌舞、滑稽表演等,就含有曲藝的藝術因素。到了唐代(公元618~904年),講說故事小說和宣講佛經故事的「俗講」的出現,民間曲調的流行,使得說話伎藝、歌唱伎藝逐漸興盛,標志著曲藝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開始形成。宋代(公元960~1278年)由於社會的繁榮,市民階層逐漸壯大,說唱表演有了專門的場所,出現了職業藝人,各種說唱形式也隨之興盛起來。明清兩代至民國初年(公元14~20世紀),伴隨資本主義經濟萌芽和城市數量猛增,說唱藝術取得了巨大的發展,逐漸形成我們如今所見到的曲藝藝術體系。

藝術綜合藝術

所謂綜合藝術,是指同時通過視覺、聽覺感官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審美手段的共同活動來傳達和感受審美經驗的藝術。它主要包括戲劇、戲曲、電影、電視等。

(一)戲劇

戲劇是以文學、美術、音樂、舞蹈等多種藝術形式有機合成的綜合藝術,是由演員扮演角色並當眾表演生活的矛盾沖突、發展、演變的藝術形式。

概括地說,戲劇藝術的審美特徵主要體現為:第一,作為綜合性的藝術,戲劇不是各種藝術成分的簡單組合,而是各種藝術成分經過有機合成之後以整體舞台形象呈現觀眾面前。戲劇所包含的視覺藝術因素如劇本、演員形象、舞台美術,以及聽覺藝術因素如音樂、音響等等,雖然都可以具有單方面的獨特審美價值,但它們之間不僅不能相互替代,而且它們也不是戲劇本身的審美價值。各種藝術成分必須服從、統一於戲劇自身的美學原則,經過劇作家、導演、演員、舞台美術工作者、音樂家等的集體創作,才能形成戲劇所獨有的審美價值。換句話說,戲劇「是一種集體的創造;因為劇作家、演員、舞美設計師、製作服裝以及道具和燈光的技師全都作出了貢獻,就是到劇場看戲的觀眾也有貢獻」。

第二,戲劇通過表現矛盾沖突來展開情節和塑造人物形象。沒有沖突,就沒有戲劇。而戲劇沖突的核心,則是具有典型性的人物之間所展開的具有社會意義的性格意志沖突。不同性格意志的人物在特定戲劇情節中構成了多樣的矛盾沖突,它們沿著情節發展路向朝前推進,在劇情的波瀾變化中使觀眾(接受主體)產生或震驚、或憐憫、或恐懼的情感,進而獲得高度的審美享受和審美教育。

第三,戲劇具有當眾表演的直觀性。它通過演員扮演他人或其他事物,在觀眾(接受主體)面前當場完成具有完整情節和矛盾沖突的事件的表演,創造人物形象,令觀眾獲得「喜則欲歌欲舞,悲則欲泣欲訴,怒則欲殺欲割,生氣凜凜,生趣勃勃」的審美體驗。

第四,由於戲劇在感性直觀上較其它藝術形式更接近於現實生活,是人生活動的寫照,而「人」在「生活」之中,是生活的創造者,所以,對戲劇的理解和把握總是植根於人自己的生活實踐本身。如果說,對戲劇的理解是一種「視聽之思」,那麼,這種抽象的「思」就是從活生生的生活基礎上發展而來的。

(二)戲曲

戲曲是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是傳統文化中一朵經久不衰的奇葩。中國戲曲由音樂、舞蹈、文學、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各種因素綜合而成的。戲曲在中國源遠流長,在漫長發展的過程中,經過八百多年不斷地豐富、革新與發展。講究唱、做、念、打,富於舞蹈性,技術性很高,構成有別於其他戲劇而成為完整的戲曲藝術體系。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又出現許多改編的傳統劇目,新編歷史劇和表現現代生活題材的現代戲,都受廣大觀眾熱烈歡迎。比較流行著名的劇種有:京劇、崑曲、越劇、豫劇、湘劇、粵劇、秦腔、川劇、評劇、晉劇、漢劇、潮劇、閩劇、河北梆子、黃梅戲、湖南花鼓戲……等等五十多個劇種,尤以京劇流行最廣,遍及全國,不受地區所限。但是近來,戲劇藝術在中國的發展日趨衰弱,受到了新生藝術的沖擊。尤其港台歌曲大量湧入內地,學生追星捧星,趨之若鶩,對我們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卻知之甚少。

中國古代戲曲因以「戲」和「曲」為主要因素,所以稱做「戲曲」。中國戲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戲、元明雜劇、傳奇和明清傳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戲和其他地方戲的傳統劇目在內,它是中國民族戲劇文化的通稱。

(三)電影和電視

電影和電視都是視聽並用、視聽結合的藝術。自從1895年電影誕生以來,短短一百多年的時間里,電影的藝術創造手段、審美表現能力等迅速得到發展和豐富,不僅極大地拓展了電影藝術的審美感染力,也形成了電影藝術自身的審美特性,使之成為20世紀最具表現力的藝術類型。而電視作為現代傳播媒介,同時也是年輕的視聽藝術種類,它滲透到人類現實生活的各個方面,對當代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5. 簡述藝術分類的意義

藝術分為視覺藝術,包括繪畫,書法之類。空間藝術,雕塑。時間藝術,音樂、舞蹈。使用藝術,室內設計,廣告設計之類。民間藝術,就是民間傳統的藝術,剪紙了,泥人之類。宗教藝術,寺廟等

6. 藝術種類

對藝術的審美分類,主要應根據主體的審美感受、知覺方式來進行。依據這個原則,藝術可以分為造型藝術、表演藝術、綜合藝術和語言藝術四大類。

1、造型藝術

所謂視覺藝術即美術,是指通過人的視覺感官(眼睛)及與之相適應的審美手段去傳達和接受審美經驗的藝術。在人的各種感覺器官中,視覺最為復雜、細致和靈敏,同時也是人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外在世界的山大豐富性和多樣性,常常通過視覺活動而被人感知。因而,視覺藝術的種類和樣式也最為豐富,甚至其他藝術也往往需要以視覺感受為基礎來構造藝術形象。

人類從遠古時代就開始了視覺造型的探索,留下了最早的繪畫和雕塑。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以視覺為審美途徑的藝術種類和手段也日漸增多,繪畫、雕塑、建築、工藝美術、書法、攝影等是最為典型的視覺藝術種類。

2、表演藝術

例如音樂、舞蹈等。音樂是通過聽覺感官(耳朵)及與之相適應的審美手段,傳達和接受審寬早美經驗的藝術。舞蹈是人的身體按一定節奏進行連續性動作的藝術形式。它起源於遠古人類的生產勞動,並和音樂、詩歌相結合,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產生的藝術形式之一。

3、綜合藝術

所謂綜合藝術,是指同時通過視覺、聽覺感官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審美手段的共同活動來傳達和感受審美經驗的藝術。它主要包括電影、電視、戲劇等。

4、語言藝術

語言藝術主要指文學。文學以文字語言(詞語)為媒介,不像其他藝術那樣直接訴諸人的視聽感官,無論文學的傳達還是接受都要通過主體想像去感受、體驗並構造審美意象。

作為一個龐大的藝術種類,文學通常包括詩歌、散文、小說等不同體裁。其中慎唯雀,詩歌是最早出現的一種文學體裁。它以富有節奏韻律性的語言,直接觸及人的情感,創造了一個超越現實而又只存在於人的心靈之中的情感世界。

7. 藝術設計分類的意義是什麼

藝術設計分類主要包括:平面設計,環藝,工業設計,服裝設計,禪螞廣告設計,戲劇美術設計,建築設計(這7類基本包括了所有設計行業)
平面設計主要包括:封面設計,包裝設計,壁飾,插圖設計,招貼賀畝埋海報,標志設計,文字設計,陶藝設計(只要是平面都是平面設計)
環藝主要包括:室內設計,公共場所設計,展示設計(只要是規劃一個區域的具體樣子的都是環境藝術設計,如公園,室內,地鐵站等)
工耐液業設計主要包括:產品造型設計,(物體的外觀造型及功能設計,如珠寶,手機,汽車等)
戲劇美術設計主要包括:舞台燈光,舞台設計,影視美術設計等
服裝設計主要包括:服裝設計,人物化裝,發型設計

8. 藝術分為幾類

藝術主要分為造型藝術、表演藝術、綜合藝術和語言藝術四大類。

1、造型藝術:即美術,指通過人視覺感官及與之相適應的審美手段去傳達和接受審美經驗的藝術。

2、表演藝術:是通過人的演唱、演奏或人體動作、表情來塑造形象、傳達情緒、情感從而表現生活的藝術。表演藝術通常包括舞蹈,音樂,曲藝,雜技,魔術等。

3、綜合藝術:是指同時通過視覺、聽覺感官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審美手段的共同活動來傳達和感受審美經驗的藝術。它主要包括電影、電視、戲劇等。

4、語言藝術:主要指文學。文學以文字語言(詞語)為媒介,以主體的感知覺為渠道,終作用於大腦,引發主體進行思考,並在思考的過程中體驗並構造審美意象。

(8)藝術分類有哪些意義擴展閱讀

提高文化產品質量,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必須從提高藝術原創力著手。它要求創作者真正深入生活,深入人民群眾的精神世界,這樣才能創作出觸動人心、引發共鳴的作品。

歷史的創造、時代的雕塑緊緊依靠人民,人民的需要正是文藝存在、理論研究的根本價值所在。一切轟動當時、傳之後世的文藝作品,反映的都是時代要求和人民心聲;一切偉大的哲學社會科學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決人與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中創造出來的。

一旦離開人民,文藝就會變成無根的浮萍、無病的呻吟、無魂的軀殼,哲學社會科學就不會有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生命力。因而,所有有抱負、有追求的文藝工作者、學術研究者都應該追隨人民腳步,讓自己的心永遠隨著人民的心而跳動。

9. 什麼是藝術藝術有哪些分類

藝術可以定義為「人類以創造美為主要目的的技術及其產品」。藝術需要技術,但不是技術。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什麼樣的技術才是藝術?」古希臘人引入了「美」的概念,然而對技術的劃分並沒有因為這個概念的引入而變得簡單,恰恰相反,她變得前所未有的復雜。因為解釋「美」本身並不比解釋藝術更簡單。 「現代漢詞典」說:藝術是「用形象來反映現實,但比客觀有典型性的社會意識形態。」 「藝術」(ART)在西文里本義為「人工造作」。認識論認為:藝術是自然在人的頭腦里的「反映」,是一種意識形態;實踐論認為:藝術是人對自然的加工改造,是一種勞動生產,所以藝術有「第二自然」之稱。人類勞動是為了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一切藝術都要有一個創造主體和一個創造對象,因此,它既要有人的條件,又要有物的條件。人的條件包括藝術家的自然資稟、人生經驗和文化教養;物的條件包括社會類型、時代精神、民族特色、社會實況和問題,這些都是需要不斷加工改造的對象;此外還要加上用來加工改造的工具和媒介。所以藝術既離不開人,也離不開物,它和美感一樣,也是主客觀的統一體。 1999年版《辭海》對藝術的內涵和外延作了解釋: 「人類以感情和想像作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種特殊方式,即通過審美創造活動再現現實和表現情感理想,在想像中實現審美主體和審美客體的互相對象化。具體說,他們是人們現實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也是藝術家知覺、情感、理想、意念綜合心理活動的有機產物。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藝術主要是滿足人們多方面的審美需要,從而在社會生活尤其是人類精神領域內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根據表現手段和方式的不同,可分為表演藝術(音樂、舞蹈),造型藝術(繪畫、雕塑、建築),語言藝術(文學),綜合藝術(戲劇、影視)。根據表演的時空性質,又可分為時間藝術(音樂),空間藝術(繪畫、雕塑、建築),和時空並列藝術(文學、戲劇、影視)。」 藝術的分類有哪些? 「藝術」是所有不同種類藝術作品的總稱。但是各類藝術還有它自身的特殊性或內部規律,各類藝術既相互依存、相互滲透,又各自有其特殊性而互相區別。要認識各類藝術,的不同特徵,就要認識它們的相互區別的特殊性。藝術分類的目的和意義,就在於認識和掌握這種特殊性或內部規律,藉以提高我們的藝術審美認識和藝術創造能力。 古人們早就專注於藝術的分類問題了。我國戰國時代的《樂記》就提出了「聲」與「音」的區分。在後來《毛詩序》中對詩、歌、舞的聯系與區分也提出了明確的見解,魂晉六朝時代文學上提出了文與筆之分,後來曹丕的《典論論文》,陸機的《文賦》、劉勰的《文、心雕龍》等也對文體的分類作過研究。唐代以後關於詩歌、繪畫、書法以及舞蹈、音樂的聯系與區別的論述,都是前人在總結藝術實踐基礎上得出的寶貴經驗。 事實上,藝術是人們對現實的審美認識和再觀的統一。但是,不同種類的藝術有不同的認識具體對象和表現手段,而且人們面對不同的藝術作品,感受也不相同。藝術的分類在西方美學史上也早就提出來了,有著各種分類的原則,概括地說主要有兩種:一是從藝術反映對象或形式的特點來分類,二是從藝術創造和感受藝術的主體方面的特點來分類。 從藝術反映對象或形式的特點來分類,就是認為藝術之所以分為不同的類別,具有不同的特點,這是由於它所反映的客觀對象的不同或表現手段的不同決定的。亞里斯多德從摹仿說出發,在《禱學》中他根據藝術摹仿的對象,方式和手段來區別各類的藝術。他指出:「有一些人(或憑藝術、或靠經驗),用顏色和姿態來製造形象、摹仿許多事物,而另一些人則用聲音摹仿」,「另一種藝術則只用語言來摹仿。」他以此來區分畫家、雕刻家、歌唱家及史詩作者。他認為一切藝術都是摹仿,而主要差別在於摹仿的對象、方式與手段。繼亞氏以後,萊辛又從「詩與畫的界限」的角度探討了藝術的分類原則。亞里斯多德和萊辛的藝術分類原則是以樸素的唯物主義認識論為基礎的,他們肯定了藝術是現實的反映(摹仿),藝術的特點存在於摹仿對象客觀特性。這種分類法是具有其合理因素的。 其後,黑格爾從藝術是「絕對理念」的感性顯觀的認識擊發,把藝術分為象徵型、古典型和浪漫型三大類。象徵型以建築為代表,古典型以雕刻為代表,浪漫型則以繪畫、音樂和詩為代表。雖然黑格爾也是從藝術反映的對象來確定藝術的分類,但由於這一對象是一種絕對精神實體,因此他的分類法是形而上學的。盡管如此,他對各種藝術的一些具體研究還是有其獨到的貢獻的。 從藝術創造和感受藝術的主體方面的特點來分類,就是認為藝術之所以分為不同的類別、具有不同的特點,這是由於客體對主體的不同感覺器官所引起的不同感覺特點所決定的。如康德,他從主觀唯心主義觀點出發,—認為人的本性就具有感覺、直觀和想像的能力,這是劃分藝術分類的基礎。與人的感覺能力相適應的是音樂,與人的直觀能力相適應的是造型藝術,與人的想像能力相適應的是詩。因此他把藝術分為語言藝術、造型藝術和感覺游戲的藝術三類。近代西方美學家也從各自的分類原則出發提出過許多分類方法。有的人以空間並存與時間序列為原則,把藝術分為空間藝術(建築、雕塑、繪畫等)、時間藝術(音樂;器樂、聲樂),時空聯合藝術(詩:敘事詩、抒情詩,戲劇),另有人則根據「觀念的外觀」的不同特點,疤藝術分為視覺的、聽覺的和想像的,更有人認為各類藝術在本質上都是直覺的表現,乾脆提出了「藝術即直覺」的說法…… 美學發展史上出現的關於藝術分類的各種歧見,其根源是各個分類者的觀點和依據的原則不同。這些不同的觀點,雖然各有其局限性或片面性,但總的說來,卻從不同的角度對藝術作品的內容和形式的各方面特點進行了有聲的探索。它可以啟示我們,藝術作品象世界上其他一切復雜事物一樣,本身具有多方面的意義,因而,我們也必須從多方面來進行考察,探求藝術分類的基本原則。1、藝術分類的方法 從藝術作品的產生過程我們可以看出,藝術作品是藝術家的審美意識的物態化成果。因此,不同藝術種類的特點應該是由藝術家的審美意識的特點以及利用什麼材料作媒介、以什麼樣的物態化方式呈現在欣賞者面前這樣兩個方面所決定的。 藝術既是再現和表現的統一,又是時間和空間的統一。藝術的本質,就客觀方面說,它是客觀現實的反映或再現;就主觀方面說,它是人對客觀現實的感受,認識,即藝術審美活動的物化形態或表現。藝術就是這兩方面的有機統一。 首先,各類藝術作品都是現實生活在人類頭腦中反映的產物,其內容都是客觀與主觀、認識與情感,再現與表現的統一。但早,藝術家對於現實美的感受和認識往往會有所側重和各具特點,由此獲得的審美意識在理解,情感和想像等方面必然帶有各自的特色。再加上社會需要、創作目的等條件的不同,致使不同的藝術家,有的側重於反映現實生活的客觀面貌,偏重於再現客觀事物;有的側重於表現從觀實生活得來的主觀感受,偏重於抒發自己的主觀情感。這樣,就使得有些藝術是以再現客觀事物的形象為主,如繪畫、雕塑、敘事文學、戲劇、電影等;有些藝術則更適合於表現藝術家的主觀情感,如音樂、舞蹈、建築藝術、工藝裝飾、抒情文學等。 其次,從審美意識物態化時所採用的方式和媒介來說,有些藝術成果能以靜態的方式並列地呈現於一定的空間之中;有些藝術成果必須以動態的方式連續地呈現於一定的時間之中,或呈現於一定的時空之中。在這里,各種藝術所運用材料和媒介對於藝術形象的呈現方式具有客觀的制約作用。如建築、繪畫和工藝所使用的藝術材料不同,表現手法不同,但它們都是用各類物質材料構成的佔有一定空間位置的靜物,因而它們宜於塑造呈現於一定空間的靜態形象。而音樂採用的流動的聲音,舞蹈採用的人體轉換動作,戲劇、電影所運用的演員的表演等,則都是伴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運動的,因而就宜於塑造呈現於時空之中的動態形象。把再現與表現、空間與時間統一起來,我們大致可以把藝術分為五類:偏重於表現空間靜態的實用藝術:建築藝術、工藝偏重於表現時間動態的表演藝術:音樂、舞蹈偏重於再現空間靜態的造型藝術:雕塑、繪畫偏重於再現時間動態的綜合藝術:戲劇、電影兼有表現及再現時間動態的語言藝術:文學 藝術的分類是相對的。各類藝術可以區分而又互相聯系,互相滲透。如詩和畫是可以區分的。但古人就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說法,也有人持「書畫同源」的主張,有的藝術品畫中題詩,詩里配畫,故而很難將它們截然分開來。除此之外,各門類藝術之間又有互相聯系,互相滲透的一面,在電影和戲劇中這種現象尤為明顯。各類藝術之間存在的這種聯系和滲透情況以及新的藝術門類的產生,都說明了藝術的分類是相對的。藝術種類的劃分,是隨著人類生活的發展,藝術的發展而不斷豐富的。這種相對的分類研究,目的在於尋找和發現各門藝術反映現實、表達審美意識的特性規律。自覺地認識和掌握這些規律,既有助於藝術家發揮自己的優勢進行美的創造,也有助於廣大群眾提高欣賞各類藝術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因而是十分必要的。

閱讀全文

與藝術分類有哪些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3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16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7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8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