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左傳的辭令藝術體現在哪裡

左傳的辭令藝術體現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3-05-27 09:04:53

『壹』 《左傳》的外交辭令有何特色

《左傳》記載了很多文采斐然的辭令,這些辭令的共同特點是委婉巧妙,典雅從容,在彬彬有禮的外表下包藏著鋒芒。即使是敵國交戰,在兵戎相見之際,也不失溫文爾雅之態。例如齊晉鞌之戰前夕齊侯與晉人的一段對話中,齊侯的態度顫耐極為強硬,晉國也不示弱,但雙方的辭令卻又委婉謙恭,盡力表現出文雅安詳的風度,使人難以相信這是面臨一場你死我活的戰斗。在論辯方式上,《左傳》中的辭令又往往援引典章,依禮而論,用道義戚猜的力量使人折服茄仔春,也有些辭令直率有力,以鞭辟入理的分析見長。《左傳》雖以細密婉曲著稱,但又不尚鋪陳,不事誇張,無論記事記言,都能言簡意賅,韻味悠深。

『貳』 左傳的外交辭令有什麼特色呢

《左傳》的外交辭令是其語言的重要特徵所在。這外交辭令既是袁史所說的「行人應答和大夫辭令」,又超越了這個范圍,而包括了其他人的一些辭令。《左傳》的外交辭令不外乎以「理」與「利」為出發點,但在表現風格上往往是綿里藏針。有理又有「禮」,有利又有「節」。燭之武退秦師是一個很好的範例。這篇文章首先把理建立在利之上,在秦、晉兩個大國包圍鄭國的危急形勢下,他把鄭國扔到一邊,說鄭國已經知道是要滅亡的了,置生死於度外了。因為他游說的是秦國,那你秦穆公就不能不算利與害的帳了。同時他要離間秦國與晉國的關系,所以迅速表白鄭國的態度,只要對秦國有利,就請你把我們鄭國滅掉算了。話中的話卻是:滅鄭有利於秦國嗎?再說滅鄭無利於秦,而是有利於晉;相反地,不滅鄭則有利於秦,無利於晉。有利於晉,將會是怎樣的結果呢?以歷史事實來說明吧:「且君嘗為晉君賜也,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這說明晉國一無誠信,二則意在擴張。而「秦晉匹也」,是力量相當的國家,如果不削弱秦國就不利於晉國,滅鄭就是削弱秦國的手段,以達到最終滅秦的目的。那你秦穆公認為怎樣呢?

燭之武這番一話能夠打動秦穆公,並旁巧促成秦穆公派杞子、逢孫、揚孫幫鄭國搞防衛關鍵就在秦穆公也是一個有政治野心的人,也想稱霸於天下。改啟閉晉國在當時無疑是秦國的對手,秦穆公自然不願意壯大晉國的力量而削弱自身。況且,秦穆公對鄭國也是意欲得之,在當時秦晉抗衡的情況下,晉國占據了主動的地位,秦國不便於強奪。但從餚之戰開始的一段文字來看,「杞子自鄭使告於秦曰: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秦穆公徵求蹇叔的意見,蹇叔認為勞師襲遠,終究是無功而有害,但秦穆公根本就聽不進去,這一次果然與晉國產生軍事沖突,秦國以失敗而告一段落。從燭之武的游說之核裂詞中,可以感受到說話的婉轉,他的話表面上是處處站在秦國的立場上,其實處處站在鄭國的立場上,為秦求利的背後是為鄭解圍。

《左傳》辭令的委婉含蓄在許多篇章里都可以看到秦晉餚之戰中的皇武子、文嬴、孟明等人的辭令,都很能夠體現《左傳》辭令的特色。(

『叄』 《左傳》的藝術特色,並進行闡述。

《左傳》的藝術特色:

《左傳》雖不是文學著作,但從廣義上看,仍可說是中國第一部大規模的敘事性作品。比較以前任何一種著作,它的敘事能力表現出驚人的發展。許多頭緒紛雜、變化多端的歷史大事件,都能處理得有條不紊,繁而不亂。其中關於戰爭的描寫,尤其寫得出色。

作者善於將每一戰役都放在大國爭霸的背景下展開,對於戰爭的遠因近因,各國關系的組合變化,戰前策劃,交鋒過程,戰爭影響,以簡練而不乏文採的文筆寫出,且行文精煉、嚴密而有力。這種敘事能力,無論對後來的歷史著作還是文學著作,都是具有極重要意義的。

且注重故事的生動有趣,常常以較為細致生動的情節,表現人物的形象。《左傳》對後世的《戰國策》《史記》的寫作風格產生很大影響,形成文史結合的傳統。

《左傳》雖是歷史著作,但與《尚書》《春秋》有所不同,它"情韻並美,文彩照耀",是先秦時期最具文學色彩的歷史散文。其文學特點可概括為:

第一,文學性的剪裁和歷史時間的故事情節化。

第二,刻畫人物性格神形畢現,有立體感。

第三,生動的場面描寫和傳神的細節描寫。

第四,擅長敘寫外交辭令,理富文美。

(3)左傳的辭令藝術體現在哪裡擴展閱讀

《左傳》創作背景:

周平王東遷以後,至春秋戰國之際,社會急劇變化,鎮並階級斗爭復雜激烈,奴隸主貴族日趨沒落,地主階級逐漸興起。為了維護各自的利益,他們都必須汲取歷史的經驗教訓,國有大事,互相赴告;會盟朝聘,史不絕書;褒善貶惡,直筆不隱。

因此各國史官便自覺地積累了大量的檔案資料,以備編纂之用。這時候,從前專門記載王朝、諸侯的誥命和大事記如《尚書》、《春秋》之類,已不能滿足新時代的需要。

於是產生了以記載各國卿大夫和新興階級士的言論以及諸侯各國的政治、外交和軍事活動為主要內容的歷史,這就是《左傳》、《國語》、《戰國策》等新型歷史著作。御鋒跡

《左傳》作者簡介:

左丘明,姓左丘,名基凱明(一說姓丘,名明,左乃尊稱),春秋末期魯國人。 左丘明知識淵博,品德高尚,孔子言與其同恥。太史司馬遷稱其為"魯之君子 "。左丘明世代為史官,並與孔子一起"乘如周,觀書於周史"。

據有魯國以及其他封侯各國大量的史料,所以依《春秋》著成了中國古代第一部記事詳細、議論精闢的編年史《左傳》,和現存最早的一部國別史《國語》,成為史家的開山鼻祖。

『肆』 《左傳》的藝術特色

《左傳》的作者相傳是魯國太史左丘明,司馬遷《報任安書》里曾經有一段千古流傳的名句:

這里提到的「左丘失明,厥有《國語》」說的就是上文中的左丘明。左丘在眼睛失明的情況下做成《國語》足見他的堅韌與不凡。

那麼說起《左傳》的藝術特色,這就又體現了左丘的文學功底之深賀猛厚,學識造詣之不凡了。《左傳》的藝術特色,我們這里也只從它的敘事藝術、寫人藝術和辭令藝術三個方面來探討以下。

《左傳》的敘事藝術

1、富有文學表現力的剪裁功夫 , 在保證真實敘述歷史事件的基礎上 , 通過史料的取捨、敘述的詳略 , 使歷史事件故事化、情節化。

如:《鄭伯克段於鄢》,記敘春秋初期鄭國王室內部兄弟、母子之間一場爭奪王位的殘酷斗爭,僅用五百餘字,把事情的起因、發展、 結局和尾聲敘述得明白生動,把幾個主要人物的性格刻畫得鮮明突出,令人難忘。

2、全知的敘事視角 , 既保證了敘述的真實親切 , 也便於引入一些細節描寫和人物語言 , 從而增強事件的故事性和意趣 , 避免枯燥乏味禪配橋的史事記述。

①以擅長敘寫戰爭著稱,記敘戰役千餘場,注重對戰前謀劃的敘述。

《晉楚城濮之戰》,作者注意敘寫戰前錯綜復雜的外交策略, 增加了曲折的故事趣味。《曹劌論戰》齊魯長勺之戰

②對戰爭場景的描寫,生動鮮活,讓人如同親歷。

《晉楚城濮之戰》,作者將兩軍陣勢、將帥,各路兵馬的戰況,描寫的如在人眼前。而且還有變化波折,或直進取勝,或退而夾擊,文字雖賣察短,卻參差起伏,生動如畫

③運用細節描寫和人物言語,同樣是以全知視角觀照的結果

《晉楚邲 bì 之戰》,楚軍突然發動進攻,晉軍倉促應戰,爭相過河

1.性格:《左傳》刻畫的許多人物形象都性格鮮明。

2.言行:以言語、行為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徵。

3.環境:把人物置入矛盾沖突的環境中塑造。

4.成長:注意刻畫人物性格的多個側面,寫出人物性格的發展。

1、語言:記言文字,主要是行人應答、出使他國專對之辭和向國君

諫說之辭等。

2、外交辭令:《左傳》的外交辭令,具有理富文美的特點。

3、於外:能夠深入對方內心,把握其心理,言辭端正委婉,不卑不

亢,道理充分,分寸恰當,使對方折服。

4、於內:能夠引經據典,言辭婉轉伶俐。

《燭之武退秦師》

『伍』 《左傳》的主要內容和藝術特色是什麼

摘錄的,引自:
http://ke..com/view/19124.htm
左傳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記事詳贍完整的編年史,也是優秀的散文典範。是《春攜寬秋左氏傳》的簡稱,是用歷史事實來解釋《春秋》的著作,相傳為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春秋》是概括的記述歷史,而《左傳》則詳細的記載事件本末細節,此書豐富多彩,敘述了春秋時期各諸侯國政治、軍事、外交等方面的情況和歷史人物的言行。
《左傳》原名《左氏春秋》。漢朝人說是春秋末年的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近代人認為系戰國初年的學者根據各國的史料編成的,它不全是對春秋的解釋。它順延著魯國十二個國君的次序,記載了春秋時期各諸侯的政治、外交、軍事等方面的活動及有關人物的言論。《左傳》重要注本有晉代杜預集解、唐代孔穎達作疏的《春秋左傳正義》和清代洪亮吉注的《春秋左傳詁》等。
《左傳》散文最突出的成就顫隱模是長於敘事,其主要特點是簡潔生動,工巧嚴謹。作者創造性地運用了不少出色的藝術手法,使其敘事文約事豐,精妙優美,達到了微而顯、婉而辯、精而腴、簡而奧的辯證統一。尤為出色的是,《左傳》特別善於描寫戰爭和外交辭令,這是它高超的敘事藝術的集中體現。《左傳》之寫戰爭,結構完整,情節精彩,運筆靈活,並不局限於正面的戰斗場面描寫,而能著眼於戰爭的前後左右;重在描述戰爭的來龍去脈和勝敗的內外因素,以歷史家的卓越識見,揭示其前因後果、經驗教訓,因而波瀾起伏、跌宕多姿。並且還以簡練形象之筆,描寫戰爭中的人物和事件,繪聲繪色。這樣的戰爭描寫,不僅前所未有,而且後所難及。
《左傳》散文藝術的另一突出成就是善於寫人。《左傳》雖以年為經,以事為緯,並非自茄緩覺描寫人物,但畢竟涉及了形形色色的歷史人物。全書有姓名可稽者,幾近三千之眾。其中形象較為鮮明、具有一定個性者為數不少。作者通過一系列政治、軍事、外交活動的描述,刻畫了許多各具性格特徵的動人形象。《左傳》散文藝術的又一突出成就是工於記言。春秋時列國外交空前頻繁,行人聘問講究外交辭令。這些外交辭令經《左傳》采錄後精心提煉,都已成為千古傳誦的美文。

『陸』 以秦晉餚之戰為例描述左傳的辭令之美。

戰爭描寫的特色:

首先,來分析一下《秦晉餚之戰》在戰爭描寫上的特色。為了方便敘述,現列出這次戰爭在戰前、戰中和戰後的的大致情況:《秦晉餚之戰》是寫戰爭的名篇,但它卻沒有著力寫雙方的軍事沖突,正面寫到戰爭的,只有兩句話:「夏,四月,辛巳,敗秦師於餚。獲百里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以歸。」作者意在圍繞戰爭的性質,交代這次戰爭的起因、結果,特別是寫了有關人物的謀劃活動,雙方勢力的消長,以渲染戰爭的氣氛。由此可歸納出其特色之一,詳略安排十分妥當,從中可見作者的精心構思。文章意在說明「不義戰爭必敗」。並以蹇叔的預言貫穿始終。因而對這場大戰的經過和結局不多費筆墨,僅僅說「敗秦師於餚」一句。而對戰前各方的活動,卻作了頗為詳細的交待,以說明蹇叔話的正確。如蹇叔諫勸阻止與哭師;王孫滿觀師;弦高犒師;皇武子辭杞子;先軫論戰等。把秦穆公發動戰爭的不義性質、戰略錯誤作了充分剖析,戰爭過程則一筆帶過。這是從各個側面來闡述「秦違蹇叔行不義,自食其果敗無疑」的道理。略於戰爭過程的敘述而詳於戰爭勝負因果的描寫,是《左傳》戰爭描寫的主要特徵之一。本文就是詳寫手讓判秦軍戰略決策的失誤,以及傲慢輕敵;詳寫鄭國的應對措施,晉國的醞釀准備和戰後晉國善後處理的失誤,以及秦穆公的明智等。這充分展示了戰爭勝負的因素及前後形勢的變化。至於戰爭過程及其結果,則為略寫,一筆帶過。


其特色之二在於圍繞中心選材組材,抓住主線,突出主線。這次戰爭的場面很大、各方勢力、出現的人物也很多,拿統治者來說,有秦穆公、鄭穆公、晉襄公、晉文公夫人文嬴;文臣武將有:秦國方面的——孟明機、西乞術、白乙丙,杞子、逄孫、揚孫等;晉國方面的——先軫、欒枝、陽處父;鄭國方面的——皇武子。老的有秦國的謀臣蹇叔,少的有周襄王的孫子姬滿。還有鄭國的商人弦高等。如此繁復的事件,如此眾多的人物,讀後並不覺得它有分散離析的毛病,反而感到脈絡清晰。這是作者圍繞中心選材組材的結果。從文中可見有個中心:這就是為爭覇而發動的不義戰爭,必定失敗。文章還有一根線索:這就是老臣蹇叔在勸阻秦穆公和哭送秦師的時候,所顯示的真知灼見。全文緊扣中心而展開,用這根線索貫穿文章之首尾滑老。因此盡管事件紛繁,情節曲折,情景變換,人物眾多,卻毫無雜亂之感,而顯得有條有理,委婉盡致,具有引人入勝的藝術魅力。


外交辭令的分析:

《左傳》反映春秋戰國期間各國的爭斗,既有武力的交鋒,也有外交上的較量。本文在弦高犒師、皇武子辭師、孟明謝賜的三段描寫中,就有精彩的辭令描寫,使人讀後贊嘆不已。弦高在「以乘韋先,牛十二,犒師」之後說:「寡君」聞君子將步師出於敝邑,敢犒從者。不腆敝邑,為從者之淹,居則其一日之積,行則備一夕之衛。」是說,我們國君聽說你們大軍將要從我國經過,僅派我帶來這些禮物,慰勞你們的士兵。我們鄭國雖不富裕,但為你們大軍來此逗留作客,以准備好給你們提供糧草給養,並承擔保衛工作。秦國軍隊明明是為襲擊鄭國而來的,弦高卻不與點破,用「聞君子將步師出於敝邑」,輕輕一筆帶過,不說我們將做好准備,給你們以迎頭痛擊,卻熱情地表示「敢犒從者」。表面上說提供糧草和保衛的後勤安全工作我們會做,實際上警告對方,休要輕舉妄動。假如打起仗來,我們的軍隊也不是吃素的。我們給養充分,能夠堅持很長的時間。這些話使秦國的將領聽了不寒而慄。所以孟明作了「攻之不克,圍之不繼」的判斷,「滅滑而還」。弦高所說的句句是客氣話,又句句是帶刺的話,柔中有剛,外柔而內剛,口氣謙恭,委婉得體。謙恭中帶有自信,禮貌中含有尊嚴,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他真是一位出色的業餘外交家。


孟明謝賜一段也極為精彩。「公使陽處父畢改追之。……三年,將拜君賜。」孟明作為敗軍的首領,被晉所俘,靠著文嬴是秦穆公的女兒關系,得以從囚禁中解脫。他深知在晉國的土地上,隨時都有被抓回去殺頭的危險,所以急急忙忙逃命。等到陽處父追來時,他已上船。他知道左驂之事是騙他上岸抓起來的詭計,故不上岸。他內心充滿著對晉國的深仇大恨。因為晉國伏擊了他的軍隊,使全師覆沒,差點連自己也喪命。但他「稽首為禮」,話說的仍然很謙和,一開口就是「君之惠」,實際內心說的是君子愁,他因裙帶關系得以避免囚禁、殺戮,卻冠冕堂皇地說:襄公不以纍臣釁鼓,使歸就戮於秦。至於「三年,將拜君賜」這話,似乎對晉國的恩德念念不忘,感激涕零,實際上卻是咬牙切齒的表示。三年之後一定要來報仇雪恨,這是心照不宣的弦外之音。後來還不到三年,孟明果然又率師攻晉,爆發了彭崖之戰,但仍以秦軍失敗而告終。所以晉國人稱孟明這次所統帥的復仇之軍是「拜賜之師。」這兩段令人拍案叫絕的人物語言,不僅鮮明的刻畫了人物形象,而且突出了《左傳》善於寫外交辭令的藝術特色。劉知幾《史通·言語》稱之為「語委婉而多切」。《秦晉餚之戰》中的外交辭令,因為人物的身份不同,地位不同,處境不同,各有其鮮明的個性特點,實在是非常出色。

『柒』 舉例說明《左傳》的辭令藝術。

舉例說明《左傳》的辭令藝術。
查看答案解析 【正確答案】 春秋時期戰亂頻仍,諸侯國旅戚之間縱橫捭闔的外交活動也十分頻繁,理富文美的外交辭令就成為《左傳》最耀眼的部分之一。如僖公十五年《晉秦韓之戰》寫陰飴甥對答秦穆公,既承認晉國曾有負於秦,又表明晉國上下同仇敵愾、絕不屈服;既表現了晉人對晉惠公被俘的憂戚,更闡明了秦國應該釋放惠公的道理。深入對方內心,把握其心理,言辭端正委婉,不卑不亢,道理充分,分寸恰當,使對方不能不折服。再如僖公二十六年《展喜犒師》記展喜對齊侯:
齊侯未入境,展喜從之,日:「寡君聞君親舉玉趾將辱於敝邑,使下臣犒執事。」齊侯日:「魯人恐乎?」對曰:「小人恐矣,君子則否。」齊侯目:「室如懸罄,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對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夾輔成王。成王勞之,而賜之盟,曰:『世世子孫,無相害也。』載在盟府,大師職之。(齊)桓公是以糾合諸侯,而謀其不協,彌縫其闕,而匡救其災,昭舊職也。及君即位,諸侯之望日:『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不敢保聚,曰:『豈其嗣世九年,而棄命廢職?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以不恐。」齊侯乃還。
展喜不是義正詞嚴地批評齊孝公的入侵,而是引經據典,說明齊、魯兩國自建國起,就有互不侵害的盟約。齊先帝桓公還堅守盟約,所以魯國不相信齊孝公會侵犯自己。這番話,禮節俱備,綿里藏針,令齊孝公無言喊鎮山以對,未曾交戰先輸一招,他只好撤兵。他如僖公四年《齊伐楚盟於召陵》中楚使者與管仲的對話、屈完對齊桓公問,僖公三十年《燭之武退秦師》中燭之武說秦穆公,成公三年《知蓿對楚王問》,成公十三年《鄭中呂相絕秦》的絕秦書等,都是理由充足,言辭婉轉伶俐的辭令。
【答案解析】 參見教材P63。
本題知識點:《左傳》《戰國策》等歷史散文,

閱讀全文

與左傳的辭令藝術體現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3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16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7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8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