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林軒藝術成為什麼史上的不朽之作

林軒藝術成為什麼史上的不朽之作

發布時間:2023-05-29 00:46:08

① 逆劍狂神林軒最後境界是什麼

最後境界是真神。
逆劍狂神境界等級劃分:煉體、凝脈、靈海、融靈、化靈、通靈、尊者、旦猜虧王者、聖人、大帝、超級大帝、陸地神仙、真神。

《逆劍狂神》是連載於起點中文網的一本玄幻小說,主要講述了少年林軒,靈脈被封,遭人欺辱。偶得神秘小劍,開靈脈,練神功,悟無上劍道兆嫌,演化攻伐聖術,一劍星辰滅,一劍鬼神驚,一劍在手,一世模神狂神的故事。

② 逆劍狂神

逆劍狂神,作者:一劍談者清新,字數:6.85百萬字,狀態:更新到:第2450章 阿彌陀佛!搏絕

TXT格式含銀薯的,已經上傳到附件

③ 離騷的賞析

《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國古代最長的一首抒情詩,共三百七十三句,二千四百九十字。這是一首浪漫主義傑作,在這首詩中,詩人的崇高理想和火熱的感情,迸發出了異常燦爛的光采。

《離騷》的命名,司馬遷解釋為「猶離憂也」,漢代班固在《離騷贊序》里也說:「離,猶遭也;騷,憂也。明己遭憂作辭也。」這是漢代人從文字本義所得出的解釋。詩里敘述了詩人的所以「遭憂」和反復曲折地表達了他的憂心之深,因此在這首抒情詩里,含有不少敘事的成分。這首詩幾乎可以看作詩人的「自敘傳」,它曲折盡情地寫出了詩人大半生的思想和行事。

這首詩可分為八個部分。第一部分敘述他的家世、出生和他自幼的抱負;第二部分寫他在政治上的遭遇;第三部分寫他遭受迫害以後的心情,表示他堅持理想,至死不屈;第四部分寫女媭勸他不必「博謇好修」,他就向傳說中的古帝重華陳辭,正面地說出他的政治理想;第五部分寫他在心情抑鬱,無可告愬之下,幻想上天入地,尋求了解他的人;第六部分寫他的矛盾心情;他櫻嘩坦問靈氛和巫咸;冀求得到指引,靈氛勸他離開楚國,巫咸勸他留下來再作打算,但環顧楚國政治情形,卻又使他失望;第七部分寫他幻想離開楚國遠游,蘆配但終於依戀不舍;第八部分是「亂辭」,表示要以死來殉他的理想。

《離騷》表現了詩人眷念祖國和熱愛人民的胸懷。屈原是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有著宏偉的抱負。他想刷新政治,挽救楚國的危亡:「惟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豈余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並且還願意奮身而起,作楚王的先驅:「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他的目的不止在於挽救楚國的危亡,還想讓楚國強大起來,從而實現中國的統一。統一中國,這是當時人民的願望,也是有遠見的人物的共同理想。屈原在《離騷》里,時常提到堯、舜、禹、湯、周文王等,就是想讓楚懷王以他們為榜樣。當時的儒家是提出這些人物來加以理想化,希望統治者要像這些理想人物一樣來統一中國的。屈原這種思想是當時愛國思想的一種最高的表現,他不僅想使他的祖國成為強國,而且要讓他的祖國來完成當時偉大的歷史使命。

《離騷》還表現了詩人堅持理想、憎惡黑暗、嫉惡如仇的的精神。詩人的理想在楚國腐朽統治集團的阻力下不能實現,他憤怒地斥責了楚國統治集團;還這樣描述了他自己的情操和耿介之志:

忽馳騖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練要兮,長顑頷亦何傷!
擥木根以結兮;貫薜荔之落蕊;
矯菌桂以紉蕙兮,索胡繩之。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雖不周於脊桐今之人兮,願作彭咸之遺則。
……

詩人寫自己早晨飲木蘭花上墜下的露水,晚間食秋菊初開的花朵;身上佩帶著薜荔、菌桂,胡繩等香花編成的裝飾,用來比喻自己的高潔。和那些統治集團人們的貪婪、嫉妒、馳騖、追逐相比,更襯托出了詩人對於那些丑惡靈魂的鄙視。接著詩人在斥責了統治集團的「謠諑」和「偭規矩而改錯」後,又寫他自己的絕不妥協:「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屈原作品裡的思想光采正是這樣表現的:他十分憎恨腐朽的統治集團,憎恨他們,是為了保護自己美好的思想。正因為這樣,憎恨就愈深。他不只是對於腐朽的統治集團揭露和鞭撻,而在揭露和鞭撻時,還舉出自己美好的理想,這就更顯出了被揭露者的丑惡,鞭撻也愈重。

這篇作品整個說來都具有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在後半部里,這種色彩更濃烈。詩人在前面寫他的生平經歷、政治理想以及對於黑暗政治的揭露等,多系實寫。但其中採用了一些「比興」手法,它和《詩經》中的「起興」完全不同,也不是單純的比喻,它所用來比喻的形象中,包含了一種幽遠的意境: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蘺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美蓉以為裳。不吾知其亦巳兮,苟余情其信芳。詩人在作品裡寫他對於種種香草幽花的癖愛,這是用來比喻他的志潔行芳,人們在讀到這些詩句時,不只是感受到花草的色和香,更重要的是覺得被一種深遠的意境所吸引住。「江蘺」、「辟芷」、「秋蘭」、「芰荷」、「芙蓉」,這些生長在水國深岩的幽花香草,本來容易把人們的心情引到奇麗的幻想境界。詩人用它們來象徵高潔的品德,披戴著它們,就是象徵他的被服德義。這就寫出了詩人的高潔的動人的形象。

但《離騷》的浪漫主義最重要的特色還不在此。是重要的特色在於詩人的筆鋒底下,大量驅使神話傳說、歷史人物、日月風雲、山川流沙等,構成了一幅異常雄奇壯麗的完整的圖畫。如詩人寫他的理想不能實現而又無人能了解他,在無可奈何的情緒下,幻想駕著鸞凰、鳳鳥、乘風飛上天空,尋天帝去傾訴:

朝發軔於梧兮,夕余至乎縣圃,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吾令羲和弭節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飲余馬於咸池兮,總余轡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遙以相羊。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鸞皇為余先戒兮,雷師告余以未具。吾令鳳鳥飛騰兮,繼之以日夜;飄風屯其相離兮,帥雲霓而來御;紛總總其離合兮,斑陸離其上下。

這一段所寫的意境極其開闊宏偉。詩人幻想他早晨離開南方的蒼梧,日落以前就到了西北的昆侖山上。他還叫太陽神緩轡徐行,要趁日落以前去「上下求索」。他在太陽沐浴的咸池飲馬,在太陽所經的扶桑歇息。跟隨他的有月神、風神、鸞皇,雷師等一大群的神物。聲勢十分煊赫。

不獨這一段的描寫是這樣,還有大量的描寫也是這樣。宇宙間一切奇麗的景象,他都能使它奔赴到他的筆端。

《離騷》裡面還有一些地方抒寫詩人的幽獨的情懷,和上面那些又有不同:

朝吾將濟於白水兮,登閬風而緤馬。忽反顧以流涕兮;哀高丘之無女!
勉遠逝而無狐疑兮,孰求美而釋女(汝)?何所獨無芳草兮,爾何懷乎故宇!

這些句子能使人回腸盪氣,顯出了作品中的另外一種深婉的感情。

屈原在《離騷》中藉助於神話傳說和宇宙間奇麗景象來抒發他的悲憤,他在現實中失望了,就幻想到神界去漫遊。但是,幻想總不能消除他在現實中的憤懣,因此詩中寫到十分絢爛之處時,緊接著就描寫了他失望的心情,如寫他駕著鸞凰、鳳鳥飛向天空,叫天上的「帝閽」開門,而「帝閽」卻是「倚閶闔而望予」,他在日色昏黃中,只好「結幽蘭而延佇」。又如寫他一路車馬喧闐,轉道昆侖,行過流沙,指向西海時,在光明的天空中忽然看見故鄉而悲傷起來。作品裡面錯綜復雜地寫出了詩人的滿腔悲憤的心情。同時又寫得反復曲折,有抑揚頓挫之妙。

《離騷》是一首極富有變化的詩篇,它把事實的敘述、幽獨的抒懷和幻想的描寫等交織在一起,波瀾壯闊而又結構完美。全詩每一部分都優美動人,合起來又是一個雄奇壯美的和諧的完滿的整體。只有具有那樣熱愛祖國堅持理想的最充沛和最激烈的感情,才能寫出這樣偉大的篇章來。

④ 世界歷史上最成功的藝術家是誰

這個問題有點太廣了,不好限定,成功是說在當時名氣,還是後世的名氣,還是說後來的經濟收入,要說經濟收入,那肯定是沒有現實的藝術家強了,起碼現世的藝術家動的炒作,
名氣,收入之外還有對藝術的貢獻,比如開創什麼新學派,也要考慮,所以兄弟要想問實質的東西,還是細化一下問題,那麼我談下我的看法,我認為比較成功的藝術家應該當屬達芬奇了,從小孩到老人里,你去問知道的藝術家,統計出來一定是達芬奇名列前茅了,關於達芬奇摘抄一下網路
網路http://ke..com/view/2201.html?wtp=tt
【 基本信息 】
英文原名: 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
中文翻譯: 列奧納多·達·芬奇
港台譯作 達文西
在世時間: 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
注意: 達·芬奇並不是姓,而是表示芬奇鎮出身之意,全名列奧納多·迪·塞爾·皮耶羅·達·芬奇的意思是來自芬奇鎮的迪·塞爾·皮耶羅之子——列奧納多。
國籍: 義大利 。
家庭狀況: 父: 迪·塞爾·皮耶羅·達·芬奇, 母: 卡特里娜。
注意: 達·芬奇的生母卡特里娜因出生卑微不能和其父結婚,從達·芬奇出生後的洗禮記錄來看,她生下達·芬奇後不久就和同村的另一人結婚,達·芬奇從小在祖父的田莊中長大。
婚姻狀況: 終身未婚。
習慣: 左手 。
其他: 素食主義者、習慣從右到左倒著書寫(鏡像書寫)、解剖過不下30具死屍、喜歡穿粉紅色外套、在胡須上毫無顧忌地塗上五顏六色,他厭惡與女性來往。
[編輯本段]【 個人簡介 】
列昂納多·達·芬奇,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之一,也是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完美的代表。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學識淵博,多才多藝的畫家、寓言家、雕塑家、發明家、哲學家、音樂家、醫學家、生物學家、地理學家、建築工程師和軍事工程師。他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熱心於藝術創作和理論研究,研究如何用線條與立體造型去表現形體的各種問題;另一方面他也同時研究自然科學,為了真實感人的藝術形象,他廣泛地研究與繪畫有關的光學、數學、地質學、生物學等多種學科。他的藝術實踐和科學探索精神對後世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他是人類智慧的象徵,他逝世之後的500年間,人類對他的研究與探索依然不斷,在歐美各國和日韓、以色列等亞洲國家都有專門的達·芬奇研究機構。而對於他的祖國義大利來說,他更是一個國家文化的象徵,在這個國家,紅酒、傢具、餐廳、酒店、機場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事物數不盡數。義大利著名品牌Leonardo Di Gasun(中譯老人頭)也是以他的自畫像做為Logo的。
[編輯本段]【 個人生平 】

天才少年

1452年4月15日22時30分,在義大利佛羅倫薩附近的海濱小鎮——芬奇鎮的一個名為安奇亞諾的小村莊里,一個叫列昂納多·達·芬奇的小私生子誕生了。他的父親是佛羅倫薩有名的公證人,家庭富有。達·芬奇的童年是在祖父的田莊里度過的。孩提時代的達·芬奇聰明伶俐,勤奮好學,興趣廣泛。他歌唱得很好,很早就學會彈七弦琴和吹奏長笛。他的即興演唱,不論歌詞還是曲調,都讓人驚嘆。他尤其喜愛繪畫,常為鄰里們作畫,有「繪畫神童」的美稱。
皮耶羅確信兒子有繪畫天賦,便將小芬奇送往佛羅倫薩,師從著名的藝術家韋羅基奧,開始系統地學習造型藝術。此時的達·芬奇只有14歲。 當時,皮耶羅受一位農民的委託,要畫一幅盾面畫。他聽說兒子會畫畫,想試試兒子的畫藝,便將這任務交給了小芬奇。小芬奇憑借自己豐富的想像力,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畫成了一個駭人的妖怪美杜莎。這幅作品完成後,小芬奇請父親來到他的房間。他把窗遮去一半,將畫架豎在光線恰好落在妖怪身上的地方。皮耶羅剛走進房間時,一眼就看到了這個面目猙獰的妖怪,嚇得大叫起來。小芬奇則笑著對父親說:「你把畫拿去吧,這就是它該產生的效果。」
韋羅基奧的作坊是當時佛羅倫薩著名的藝術中心,經常有義大利人文主義者在這里聚會,討論學術問題。達·芬奇在這里結識了一大批知名的藝術家、科學家和人文主義者,開始接受人文主義的熏陶。 達·芬奇在20歲時已有很高的藝術造詣,他用畫筆和雕刻刀去表現大自然和現實生活的真、善、美,熱情歌頌人生的幸福和大自然的美妙。
達·芬奇並不滿足他的這些才幹,他要掌握人類思想的各個領域。他眼光獨到,做事干練,具有藝術的靈魂。有一次,他在山裡迷了路,走到了一個漆黑的山洞前。他在後來回憶這段經歷時說:「我突然產生了兩種情緒——害怕和渴望:對漆黑的洞穴感到害怕,又想看看其中是否會有什麼怪異的東西。」他一生都被這兩種情緒所羈絆——對生活的不可知性或無力探知的神秘感到害怕,而又想把這個神秘的不可知性加以揭露,加以研究,解釋其含義,描繪其壯觀。

科學巨匠

在文藝復興早期,人們盲目地接受傳統觀念,崇拜古代權威和古典著作。人們學習科學知識也只是學習像《聖經》一樣的亞里士多德理論,只相信文字記載。達·芬奇反對經院哲學家們把過去的教義和言論作為知識基礎,他鼓勵人們向大自然學習,到自然界中尋求知識和真理。他認為知識起源於實踐,只有從實踐出發,通過實踐去探索科學的奧秘。他說「理論脫離實踐是最大的不幸」,「實踐應以好的理論為基礎」。達·芬奇提出並掌握了這種先進的科學方法,採用這種科學方法去進行科學研究,在自然科學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提出的這一方法,後來得到了伽利略的發展,並由英國哲學家培根從理論上加以總結,成為近代自然科學的最基本方法。 達·芬奇堅信科學,他對宗教感到厭惡,抨擊天主教為「一個販賣欺騙的店鋪」。他說:「真理只有一個,他不是在宗教之中,而是在科學之中。」達·芬奇的實驗工作方法為後來哥白尼、伽利略、開普勒、愛因斯坦、牛頓等人的發明創造開辟了道路。
1、天文
達·芬奇對傳統的「地球中心說」持否定的觀點。他認為地球不是太陽系的中心,更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只是一顆繞太陽運轉的行星,太陽本身是不運動的。達·芬奇還認為月亮自身並不發光,它只是反射太陽的光輝。他的這些觀點的提出早於哥白尼的「日心說」,甚至在當時,達·芬奇就幻想利用太陽能了。
2、物理
達·芬奇重新發現了液體壓力的概念,提出了連通器原理。他指出:在連通器內,同一液體的液面高度是相同的,不同液體的液面高度不同,液體的高度與密度成反比。他發現了慣性原理,後來為伽利略的實驗所證明。他認為一個拋射體最初是沿傾斜的直線上升,在引力和沖力的混合作用下作曲線位移,最後沖力耗盡,在引力的作用下作垂直下落運動。他的這一發現使亞里士多德的落體學說產生了動搖。他發展了杠桿原理,除推導出作用力與臂長關系外,還算出了速度與臂長的關系。他指出了「永動機」作為能源的不可能性。達·芬奇還預示了物質的原子原理,形象生動的描述了原子能的威力:「那東西將從地底下爆起,……使人在無聲的氣息中突然死去,城堡也遭到徹底毀壞,看起來在空中似乎有強大的破壞力。」
3、醫學
達·芬奇在生理解剖學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認為是近代生理解剖學的始祖。他掌握了人體解剖知識,從解剖學入手,研究了人體各部分的構造。他最先採用蠟來表現人腦的內部結構,也是設想用玻璃和陶瓷製作心臟和眼睛的第一人。子宮內的胎兒(達芬奇)他發現了血液的功能,認為血液對人體起著新陳代謝的作用,並認為了血液是不斷循環的。他說血液不斷的改造全身,把養料帶到身體需要的各個部分,再把體內廢物帶走。達·芬奇研究過心臟,他發現心臟有四個腔,並畫出了心臟瓣膜。他認為老年人的死因之一是動脈硬化,而產生動脈硬化的原因是缺乏運動。後來,英國科學家哈維證實和發展了達·芬奇這些生理解剖學的成果。
4、建築
理想中的米蘭(達芬奇)在建築方面,達·芬奇也表現出了卓越的才華。他設計過橋梁、教堂、城市街道和城市建築。在城市街道設計中,他將車馬道和人行道分開。設計城市建築時,具體規定了房屋的高度和街道的寬度。米蘭的護城河就是他設計和建造的。
5、軍事
達·芬奇的研究和發明還涉及到了軍事領域。他發明了簧輪槍、子母彈、三管大炮、坦坦克車(達芬奇)克車、浮動雪鞋、潛水服及潛水艇、雙層船殼戰艦、滑翔機、撲翼飛機和直升機、旋轉浮橋等等。2008年4月26日,在瑞士西部城市帕耶訥,36歲的瑞士人奧利維耶·維耶提-特帕使用由達·芬奇設計的金字塔型降落傘從距地面600米高的直升機上成功跳下。
6、水利
達·芬奇對水利學的研究比義大利的學者克斯鐵列早一個世紀。為了排除泥沙,他作了疏通亞諾河的施工計劃。他設計並親自主持修建了米蘭至帕維亞的運河灌溉工程。由他經手建造的一些水庫、水閘、攔水壩便利了農田灌溉,推動了農業生產的發展。有些水利設施至今仍在發揮作用。
7、地質
達·芬奇根據高山上有海中動物化石的事實推斷出地殼有過變動,指出地球上洪水的痕跡是海陸變遷的證明,這個思想與300年後赫頓在地質學方面的發現頗為近似。並且在麥哲倫環球航行之前,他就計算出地球的直徑為7000餘英里。
8、達·芬奇密碼筒
看過《達·芬奇密碼》的人大概都知道達·芬奇密碼筒。而事實上在當時的社會,人們也越來越重視文件的保密工作。達·芬奇設計的這種密碼筒造型古典,內涵著文藝復興特質,設計優雅,符合達·芬奇的睿智風格。按照故事情節,密碼筒里藏匿著關於郇山隱修會乃至整個基督教最大秘密的莎草紙。達·芬奇設計的密碼筒內有一個裝著醋液的容器,如果強行砸爛密碼筒,醋液就會流出溶解莎草紙。要打開密碼筒,必須解開一個5位數的密碼,密碼筒上有5個轉盤,每個轉盤上都有26個字母,可能作為密碼的排列組合多達11881376種。
(註:整個故事只是由丹·布朗自己編造出來的而已,達芬奇密碼筒根本不存在)
9、設計出初級 機器人
最為奇妙的是,達·芬奇還設計了一套方法以做心臟修復手術。
達·芬奇曾稱自己沒有受過書本教育,大自然才是他真正的老師。為了認識自然,認識自己,這位文藝復興時期的天才不遺餘力地探索著。為了認識人類自身,達·芬奇親自解剖了幾十具屍體,對人體骨骼、肌肉、關節以及內臟器官進行了精確了解和繪制。
令人驚訝的是,當年達·芬奇連人體循環系統工作機理的概念都沒有。更為神奇的是,2005年一名英國外科醫生還利用達·芬奇設計的方法做心臟修復手術。不過,解剖學的研究在當時並沒有給達·芬奇帶來聲譽,而是遭到了無數的誹謗。
不過,就是有了對人體的這種深入了解,達·芬奇才在手稿中繪制了西方文明世界的第一款人形機器人。
人形機器人(達芬奇)達·芬奇賦予了這個機器人木頭、皮革和金屬的外殼。而如何讓機器人動起來,才是讓達·芬奇大傷腦筋的。他想到了用下部的齒輪作為驅動裝置,由此通過兩個機械桿的齒輪再與胸部的一個圓盤齒輪咬合,機器人的胳膊就可以揮舞,可以坐或者站立。更絕的是,再通過一個傳動桿與頭部相連,頭部就可以轉動甚至開合下頜。而一旦配備了自動鼓裝置後,這個機器人甚至還可以發出聲音。
原來,500多年前,就已經有了機器人的雛形。
10、點燃現代汽車發明靈感之火
達·芬奇長達1萬多頁的手稿(現存約6000多頁)至今仍在影響科學研究,他就是一位現代世界的預言家,而他的手稿也被稱為一部15世紀科學技術真正的網路全書。
很早,達·芬奇就對當時的四輪馬車不滿。在他的科學世界中,早就有了汽車的影子。事實上,點燃現代汽車發明靈感之火的正是這輛「達·芬奇汽車」。
既然是汽車就要考慮動力問題,達·芬奇在汽車中部安裝了兩根彈簧以解決這個問題。人力轉動車的後輪使得各個齒輪相互咬合,彈簧綳緊就產生了力,再通過杠桿作用將力傳遞到輪子上。
那麼怎麼控制車速呢?達·芬奇也想到了。他在車身上安裝了一個圓盤裝置,圓盤表面設置了很多方形的木塊,和每個輪子連接的鐵桿的另一端與圓盤相接,這就是用於控制車速的裝置。圓盤上放置的木塊數量越多,與鐵桿之間的摩擦就會越大,阻力也越大,輪子的運轉速度越慢,行駛的距離越長。
當然,達·芬奇也想到了剎車裝置。位於齒輪之間有一個木塊,拉動繩索將木塊卡在齒輪之間,車就可以停止。不過,這輛汽車不能載人,因為僅靠彈簧的動力根本無法行駛很長的距離。
同時,達·芬奇還將彈簧巧妙地運用在了鍾表設計上。後來大型鍾表採用的原理,就是出自達·芬奇的設想。只是在這個設想中,彈簧的彈力被物體的重力所代替,物體向下的重力通過眾多齒輪咬合作用被均勻傳遞,鍾表便得以保持勻速運動。
此外,樂器、鬧鍾、自行車、照相機、溫度計、烤肉機、紡織機、起重機、挖掘機……達·芬奇曾有過無數的發明設計,而這些發明設計在當時如果發表足足可以讓我們的世界科學文明進程提前100年。
11、對機械世界痴迷不已
水下呼吸裝置、拉動裝置、發條傳動裝置、滾珠裝置、反向螺旋、差動螺旋、風速計和陀螺儀……達·芬奇將他無數的奇思妙想呈現在世人面前。故事的開頭不得不說起達·芬奇初到佛羅倫薩學畫的經歷。事實上,這段經歷開啟了藝術家達·芬奇的大門,也開啟了科學家達·芬奇的大門。
機械設計(達芬奇)1460年達·芬奇隨父親來到佛羅倫薩,開始了他的學徒生涯,同時開始學畫。學畫的達·芬奇參與安裝佛羅倫薩聖母瑪麗亞大教堂穹頂燈塔上的巨型銅球,由此接觸並感受到了各式各樣機械繫統的神奇。
佛羅倫薩聖母瑪麗亞大教堂是文藝復興建築的開端。達·芬奇在安裝穹頂燈塔上的巨型銅球時,親眼目睹了三速提升機等機械裝置的效率,深感其中的神奇。
由此,布魯內萊斯基的機械繫統設計理念對達·芬奇產生了很大影響。當時一批錫耶納工程師對達·芬奇的科學世界也產生了重要影響。錫耶納的工程師們設計了一種外形像船的河道淤泥挖掘機,用來清除淺水口的沙礫和淤泥,還有一種能夠提高裝載量又加快行駛速度的槳葉船。這些錫耶納工程師的發明,讓達·芬奇對機械的魔力產生了巨大的興趣。
從此,達·芬奇對機械世界痴迷不已。

【 藝術巨匠 】

說到藝術創作,在文藝復興時期當數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的成就最高。他們的藝術成就達到了西方造型藝術繼古希臘之後的第二次高峰,僅繪畫而言,則達到了歐洲的第一次高峰。其中尤以達·芬奇最為突出,恩格斯稱他是巨人中的巨人。在藝術創作方面,達·芬奇解決了造型藝術三個領域——建築、雕刻、繪畫中的重大問題:
1、解決了紀念性中央圓屋頂建築物設計和理想城市的規劃問題;
2、解決了15世紀以來雕刻家深感棘手的騎馬紀念碑雕像的問題;
3、解決了當時繪畫中兩個重要領域——紀念性壁畫和祭壇畫的問題。
達·芬奇的藝術作品不僅能像鏡子似的反映事物,而且還以思考指導創作,從自然界中觀察和選擇美的部分加以表現。壁畫《最後的晚餐》《安吉里之戰》和肖像畫《蒙娜麗莎》是他一生的三大傑作。這三幅作品是達·芬奇為世界藝術寶庫留下的珍品中的珍品,是歐洲藝術的拱頂之石。
《蒙娜麗莎》的原型是威尼斯公爵夫人,當時威尼斯公爵請達·芬奇為其夫人畫一幅肖像,而當這幅畫作完成之後,達·芬奇因為太喜歡這幅畫,不捨得交工,就連夜打包,和僕人一起逃跑了。蒙娜麗莎的右手更被稱為「美術史上最美的一隻手」。
《最後的晚餐》繪制在米蘭格雷契修道院飯廳的牆壁上。達·芬奇一改前人繪制「最後晚餐」圍桌而座的布局,讓所有人物坐成一排面向觀眾,而耶穌基督坐在最中間。
溘然長逝
達·芬奇晚年被法蘭西國王弗朗索瓦一世邀入法國,弗朗索瓦一世給予了他至高的接待,將其安置於昂布瓦斯城堡中的克魯克斯庄園,並時不時地去請教。1519年5月2日,年事已高的達·芬奇因病逝世了,據說他是在趕來的弗朗索瓦一世懷中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編輯本段]【 創作歷程 】
我們現在比較熟悉的達·芬奇形象基本上來自於他那幅著名的自畫像,所以一提起列昂納多,我們總是想到一個哲學家般的睿智長者。其實,達·芬奇年輕時代可是義大利佛羅倫薩聞名遐邇的美男子呢(不過因為他對女人沒興趣,所以當時關於他是同性戀的傳聞滿天飛)!他的老師韋羅基奧雕塑的那俊美非凡的青銅大衛像據說就是以年輕的達·芬奇為模特。達·芬奇藝術生涯發展得最順利的時期是在1482--1499年的米蘭。達·芬奇的七弦琴拉得不錯,他首先是作為一個音樂家而不是畫家或者發明家出現在米蘭出名的。這期間他的繪畫作品不多,但其無與倫比的才能卻極受米蘭大公盧多維科·斯福爾扎的青睞。
1499年為躲避戰亂達·芬奇在曼圖亞和威尼斯等地旅遊並進行一些科學研究。
1500年達·芬奇回到佛羅倫薩並開始創作《蒙娜麗莎》。這之後達·芬奇再去米蘭,並繼續服務於米蘭宮廷。
1513 年移居羅馬,羅馬對於列昂納多來說並不是很討人喜歡的地方。他在那裡做了短暫的停留,見到了米開朗基羅和其他當時在羅馬的藝術家,但並沒有顯露他任何的藝術天才。他在那裡基本上是研究一些類似於魔法的小把戲,以至於羅馬人當他是巫師一類的人物。
1515年達·芬奇移居法國,最後定居昂布瓦斯。
晚年極少作畫,潛心科學研究,去世時留下大量筆記手稿,內容從物理、數學到生物解剖,幾乎無所不包。他一生完成的繪畫作品並不多,但件件都是不朽之作。其作品具有明顯的個人風格,並善於將藝術創作和科學探討結合起來,這在世界美術史上是獨一無二的。學術界一般將其創作活動分為早期和盛期兩個階段。

早期創作

當他在的作坊學藝時 ,就表現出非凡的繪畫天才。約1470年他在協助韋羅基奧繪制《基督受洗》時,雖然只畫了一位跪在基督身旁的天使,但其神態、表情和柔和的色調,已明顯地超過了韋羅基奧。據傳,韋羅基奧為此不再作畫。現存他最早的作品《受胎告知》是達·芬奇在沒有老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的一件作品。除了有一點自由構思外,這幅畫的場景都是達芬奇遵循一般的透視畫法來構思的。後來位於歐利維特峰的聖巴托羅梅歐修道院還訂購了這幅作品,稍後創作的《吉內薇拉·班琪》,一反15世紀藝術追求線條分明的傳統,以逆光夕照的色調渲染他所倡導的透視效果。1481年創作的《博士來拜》(又譯《三王來拜》)是標志其藝術風格達到成熟期的作品。該畫雖由於他動身去米蘭而沒有完成,但從原稿上可看出其構圖和形象塑造所顯示的藝術創新,大大超越了他的老師和同輩:由聖母嬰孩和三位博士所形成的三角形穩定構圖,按精確的透視法畫的建築遺跡和奔騰飛躍的馬群等背景,說明他已不再從敘事的角度簡單地羅列有關人物,而是對傳統的題材進行徹底的改造。他所採用的色調幽暗的畫法,使人物形象從陰影中突出,突破了傳統繪畫明晰透露的特點,預示著文藝復興的到來。

盛期創作

1482年達·芬奇來到米蘭,應聖弗朗切斯教堂的邀請繪制祭壇畫《岩間聖母》。這幅畫現藏於盧浮宮。《最後的晚餐》是他在這一時期的創作中最負盛名之作。這幅表現基督被捕前和門徒最後會餐訣別場面的濕壁畫,繪制在米蘭格雷契修道院飯廳的牆壁上。它巧妙的構圖和獨具匠心的布局,使畫面上的廳堂與生活中的飯廳建築結構緊密聯結在一起,使觀者感覺畫中的情景似乎就發生在眼前。在人物布局上,一反平列於飯桌的形式,將基督獨立於畫面中央,其他門徒通過各自不同的表情和手勢,分別表現出驚恐、憤怒、懷疑、剖白和慌張的情緒。這種典型性格的描繪,突出了繪畫的主題,它與構圖的統一效果互為補充,堪稱美術史上最完美的典範之作。1500年達·芬奇回到佛羅倫薩,隨著共和國制度的恢復,文化氣氛一度活躍,畫壇上也先後出現了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傑出人物。達·芬奇開始為蘭則塔大教堂的主祭壇創作《聖母子與聖安娜、聖約翰》,他向市民展出的一幅經過精心構思的《聖母子與聖安娜、聖約翰》素描草圖,立即引起轟動,其構圖原理和畫法對藝術界有極大影響,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等人也從中得到啟發。1503年他一面著手為市政廳繪制壁畫《安吉里之戰》,一面創作《蒙娜麗莎》和《聖母子與聖安娜、聖約翰》(後成為《聖母子與聖安娜》),這是兩幅畫和《施洗者聖約翰》一起成為他極為珍愛的作品,始終帶在身邊,晚年移居法國也不離左右,最後遺存巴黎。
在達·芬奇的藝術遺產中,大量的素描習作也頗值得重視,這些素描和他的正式作品一樣,同樣達到了極高的水平,被譽為素描藝術的典範。其特點是:觀察入微,線條剛柔相濟,尤善於利用疏密程度不同的斜線,表現光影的微妙變化, 他的每一件作品都以素描作基礎 。其藝術理論散見於他的6000多頁手稿和未完稿的《繪畫論》中,這也是文藝復興時代理論研究的重大成果。
克魯克斯庄園達·芬奇的生命是一條沒有走完的道路。路上是撒滿了未完成作品的零章碎片,他在臨終前痛心地說過:「我一生從未完成一項工作。」他在31歲那年寫信給米蘭大公盧多維科·斯福爾扎,在信中列舉了自己的各種才能,最後他還表示可為大公的父親塑造一座青銅騎馬像,成為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巨型雕像。達·芬奇41歲時完成這一巨作的土製塑像,因籌到的青銅後來都被軍隊用於戰爭而使巨作終未完成,1499年法軍入侵時被毀,否則將成為世界一大奇跡。大公對他的天才和辛勤勞動酬謝的不是金幣,而是金言玉語,這使達·芬奇十分不安,大公為了安慰他,請他為格雷契修道院飯廳畫一幅濕壁畫,這就是《最後的晚餐》。如果說《最後的晚餐》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畫,那麼達·芬奇在51歲時自米蘭重返佛羅倫薩而作的《蒙娜麗莎》則無愧為世界上最著名、最偉大的肖像畫。這兩件譽滿全球的作品使達·芬奇的名字永垂青史。達·芬奇獨特的藝術語言是運用明暗法創造平面形象的立體感。他曾說過:「繪畫的最大奇跡,就是使平的畫面呈現出凹凸感。」他使用圓球體受光變化的原理,首創明暗漸進法,即在形象上由明到暗的過渡是連續的,像煙霧一般,沒有截然的分界。《蒙娜麗莎》是這種畫法的典範之作,瓦薩里認為這種明暗畫法是繪畫藝術的一個轉折點。達·芬奇的一生始終在探索藝術的高貴氣質,只有在美的創造中他才能感到心滿意足。可是達·芬奇的才能到了晚年並沒有受到重視和賞識,由於他一直致力於解剖學的研究,破壞了天主教的基本教義,觸怒了當時的羅馬教皇。教皇的不理解和對他的冷漠令達·芬奇十分傷心。1515年法蘭西國王弗朗索瓦一世重新佔領米蘭時,邀請達·芬奇赴法國並應聘他為宮廷畫家。達·芬奇1519年客死異國,終年67歲。他的學生弗朗西斯科·梅爾茲(梅爾茲是達·芬奇最鍾愛的學生,他是義大利倫巴第區出生的貴族青年,達·芬奇臨終前將所有繪畫作品和大量手稿都託付給了他)說:「達·芬奇的死,對每一個人都是損失,造物主無力再造出一個像他這樣的天才了。」
「上天有時將美麗、優雅、才能賦予一人之身,令他之所為無不超群絕倫,顯出他的天才來自上蒼而非人間之力。列昂納多正是如此。他的優雅與優美無與倫比,他的才智之高可使一切難題迎刃而解。」這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傳記作家瓦薩里對達·芬奇的溢美之詞。
[編輯本段]【 藝術精品 】

主要作品

油畫
《蒙娜麗莎》
《聖耶若姆》(未完成)
《吉內薇拉·班琪》
《音樂家肖像》(未完成)
《抱白貂的女子》
《額飾女郎》
《戴珍珠頭飾的夫人像》
《拈花聖母》
《哺乳聖母》
《柏諾瓦的聖母》
《加羅法諾的聖母》
《岩間聖母》
《紡車邊的聖母》
《聖母子與聖安娜》
《受胎告知》
《博士來拜》(未完成)
《基督受洗》(合作)
《施洗者聖約翰》
《酒神巴卡斯》
《莉妲和天鵝》(原畫遺失)

壁畫

《最後的晚餐》
《安吉里之戰》(原畫遺失)

⑤ 名人經歷磨難後取得成功的例子有哪些

1、能屈能伸是俊傑(卧薪嘗膽的勾踐)

越國兵敗吳國於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踐只好「審辭厚禮」向吳求和,等待東山再起。勾踐先用美女、金銀珠寶賄賂吳王和眾臣,還用妻子作人質,自己為吳王當馬夫。

勾踐還為吳王送茶送飯,端屎端尿,終於贏得指毀了吳王信任,得以被釋放。勾踐死裡逃生回國後,卧薪嘗膽,一面繼續進貢吳國,一面聚兵訓練。最後他率精兵數萬,徹底打敗了吳國,實現了洗辱復國的志願。

2、海倫-凱勒 殘疾人的驕傲

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一歲半時因病喪失了視覺和聽力,這對於一般人來說是不可想像、不可忍受的痛苦。然而海倫並沒有向命運屈服。在老師的教育、幫助下,她憑借堅強的毅力戰勝了病殘,學會了講話,用手指「聽話」並掌握了5種文字。

24歲時,她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著名的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以後她把畢生的精力投入到為世界盲人、聾人謀利益的事業中,曾受到許多國家政府、人民的贊譽和嘉獎。

1959年,聯合國曾發起罩塵「海倫•凱勒」運動。她寫的自傳作品《我生活的故事》,成為英語文學的經典作品,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廣泛發行。

3、落第撰巨著(挫折能磨煉人的意志)

蒲物逗禪松齡,清初山東人。由於當時科場中賄賂盛行,舞弊成風,他四次應試舉人都落第了。但他並未因此而悲觀失望,他立志要寫一部「孤憤之書」。他在壓紙的銅尺上篆刻了一副對聯: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蒲松齡以此自警自勉,終於寫出了一部文學巨著——《聊齋志異》。

4、米勒

米勒是19世紀法國著名的作家。他生於農家,年輕時跟人學畫,因為不滿其老師浮華的藝術風格,便離開了他的老師。後來,他在巴黎以畫裸體畫糊口,漸漸地他對此種藝術感到厭倦,但其他題材的畫也賣不出去,因此,一度陷於貧困、苦惱和絕望的深淵。

為生活所迫,他只好離開巴黎,住到鄉下。在農村,他依然未能擺脫貧困,但美麗的大自然、淳樸的農民和農家生活,激起了畫家的創作激情。他忍受了一切艱難,堅持創作,創作出了許多著名的作品,如《播種者》等。

5、逆境奮爭,苦中尋樂(高士其苦鬥病魔)

高士其是我國科普作家。在外國留學時,有一次做實驗,一個裝有培養腦炎過濾性病毒的玻璃瓶子破裂了,病毒侵入了他的小腦。從此留下了身體致殘的禍根。

他忍受著病毒的折磨,學完了芝加哥大學細菌學的全部博士課程。回國以後,他拖著半癱的身子,到達延安工作。解放後病情惡化,說話和行動都十分困難,連睜、合眼都需要別人幫助。

但他仍以驚人的吃苦精神進行創作,先後寫成100多萬字的作品。有人問他苦不苦,他笑著說:「不苦!因為我每天都在斗爭,斗爭是有無窮樂趣的。」

⑥ 十部必看經典修仙小說

作為一個撲街的作者,小編覺得自己很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小編寫過不少的修仙的書,但是都太監掉了。雖然成績不好,但是也做了很多准備的,今天小編把自己的經驗分享一下,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有什麼不足的地方大佬也可以在評論區補充一下。

一,寫修仙小說第一步,要確定好等級劃分


修仙小說不是說寫就寫的,我們要提前有一個名詞的儲備,比如說一些偏向與修仙風格的人名和地名。比如人名來說,葉凡,林逸等等就很常見,還有地名,比如蓬萊島,五仙山,渡劫峰等等,還有一些功法的名字和一些法寶,我們都要提前准備好,不然到寫的時候,沒法把劇情推進下去。

以上就是小編給修仙小說萌新作者的建議,希望對大家有用,祝大家一本成神!

⑦ 談談你對文藝復興"三傑"的看法

1、文藝復興三傑分別是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
2、達·芬奇: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科學家。生於佛羅倫薩郊區芬奇鎮,1519年5月2日卒於法國昂布瓦敗鏈斯附近。達·芬奇15歲開始在畫家A.del韋羅基奧的作坊學藝。1472年入畫家行會。15世紀70年代中期個人繪畫風格逐漸成熟。1482~1499年居留法國,除為米蘭公爵服務外,還從事其他藝術和科學活動。這期間他的繪畫作品不多,但《岩間聖母》、《最後的晚餐》則是他的代表作。1500年出遊曼圖亞和威尼斯等地。1506年回到佛羅倫薩,創作《聖母子與聖安娜》和《蒙娜麗莎》,還著手為市政廳繪制壁畫。1507年再去米蘭,並服務於法國空叢宮廷。1513年移居羅馬,1516年又到法國,最後定居昂布瓦斯察虧孫。晚年極少作畫,潛心科學研究,死後留下大量筆記手稿,內容從物理、數學到生物解剖,幾乎無所不包。他一生完成的繪畫作品並不多,但件件都是不朽之作。其作品具有明顯的個人風格,並善於將藝術創作和科學探討結合起來,這在世界美術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http://www.936387463.com/fantiwangye/dafenqi.htm這個網頁是他的作品
文藝復興是歐洲歷史上一場偉大的文化思想運動,中世紀晚期,資本主義萌芽漸漸在歐洲的城市中發展起來,在這種形勢下,希臘羅馬的文明日益受到重視,義大利新一代文化人就在這一階段使古希臘羅馬的黃金時代重獲生命,得到復興。
《蒙娜麗莎》是一幅享有盛譽的肖像畫傑作,它代表達。芬奇的最高藝術成就.,成功地塑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一位城市有產階級的婦女形象。畫中人物坐姿優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盡致地發揮了畫家那奇特的煙霧狀「空氣透視」般的筆法。畫家力圖使人物的豐富內心感情和美麗的外形達到巧妙的結合,對於人像面容中眼角唇邊等表露感情的關鍵部位,也特別著重掌握精確與含蓄的辯證關系,達到神韻之境,從而使蒙娜麗莎的微笑具有一種神秘莫測的千古奇韻,那如夢似的嫵媚微笑,被不少美術史家稱為「神秘的微笑」。
達·芬奇在人文主義思想影響下,著力表現人的感情。在構圖上,達·芬奇改變了以往畫肖像畫時採用側面半身或截至胸部的習慣, 代之以正面的胸像構圖,透視點略微上升,使構圖呈金字塔形,蒙娜·麗莎就顯得更加端莊、穩重。
另外,蒙娜·麗莎的一雙手,柔嫩、精確、豐滿,展示了她的溫柔,及身份和階級地位。顯示出達·芬奇的精湛畫技和他觀察自然的敏銳。
感受最深的是達·芬奇表現了一種寧靜的淡淡的微笑,從而傳達出一種無法說清的美,而且他的畫法也突破了中世紀呆板的畫風和枯燥的題材。

閱讀全文

與林軒藝術成為什麼史上的不朽之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3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16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7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8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