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奇石的文化溯源
從某種意義上說,一部浩如煙海的人類文明史,也就是一部漫長的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石文化史。人類的祖先從舊石器時期利用天然石塊為工具、當武器,到新石器時期的打制石器;從營巢穴居時期簡單地利用石頭為建築材料,到現代化豪華建築中大量應用的花崗岩、大理石裝飾材料;從出土墓葬中死者的簡單石制飾物,到後來的精美石雕和寶玉石工藝品;各種石頭始終伴隨著人類從蠻荒,逐步定向現代文明,直至久遠的未來。古今一切利用石頭的行為及其理論,就構成了石文化的基本內容。從這個意義上說,石文化現象不分古今、中外,是全人類所共有的。
賞石文化則是人類石文化現象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其基本內容是以天然石塊(而非石製品)為主要觀賞對象,以及為觀賞天然奇石而,總結出來的一套理論、原則與方法。因此,其發展歷史要比廣義的石文化史要年輕得多,晚得多。而且由於東、西方民族在歷史和文化背景方面的顯著差異,東方賞石文化與西方賞石文化是分別經歷了各不相同的發展道路而形成的,其內容和特色在許多方面也截然不同。一般來說,東方賞石文化比較注重人文內涵和哲理,有比較抽象的理念和人格化的感情色彩,其觀賞主體(自然石種、天然石形)往往豐富多彩,甚至可隨心所欲、因人而異;而西方賞石文化則比較注重科學和歷史的內涵,有比較直觀、明確和科學的理念,其觀賞主體常以各種動植物化石和多姿多彩的礦物晶體與標本為主。因此,可以這樣認為:東方賞石文化實際上是東方民族傳統文化(感情、哲理、信念和價值現)在現賞石領域中的反映與延伸;而西方賞石文化則主要是某些科學、技術的基本知識在具觀賞價值的自然物(石頭)方面的展示和印證。 中國是東方賞石文化的發祥地。在以自然奇石(而非石製品)為現貨對象的話動方面,中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的,至少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據《太平御覽·闞子》載:「宋之愚人,得燕石於梧台之東,歸而藏之,以為大寶,周客聞而觀焉。」其實,遠在此前的商、周時期(公元前二十世紀),作為賞石文化的先導和前奏——賞玉活動就已十分普及。據史料載:周武王伐紂時曾「得舊寶石萬四千,佩玉億有萬八」。而《山海經》和《軒轅黃帝傳》則進一步指出:黃帝乃我國之「首用玉者」。由於玉產量太少而十分珍貴,故以「美石」代之,自在情理之中。因此,中國賞石文化最初實為賞玉文化的衍生與發展。《說文》雲:「玉,石之美者」,這就把玉也歸為石之一類了。於是奇石、怪石後來也常躋身寶玉之列而成了頗具地方特色的上貢物品。《尚書·禹貢》曾載:當時各地貢品中偶有青州「鉛松怪石」和徐州「泗濱浮磐」。顯然,這些3000多年前的「怪石」和江邊「浮磐」都是作為賞玩之物被列為「貢品」的。很可能這就是早期的石玩,即以天然奇石(而非寶玉或石雕、石刻製品)為觀賞對象的可移動玩物。
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園圃(早期園林)的出現,賞石文化首先在造園實踐中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從秦、漢時期古籍、詩文所描述的情景得知,秦始皇建「阿房官」和其他一些行官,以及漢代「上林苑」中,『點綴的景石頗多。即使在戰亂不止的東漢(公元一、二世紀)及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公元三一六世紀),一些達官貴人的深宅大院和宮觀寺院都很注意置石造景、寄情物外。東漢巨富、大將軍梁冀的「梁園」和東晉顧辟疆的私人宅苑中都曾大量收羅奇峰怪石。南朝建康同泰寺前的三塊景石,還被賜以三品職銜,俗稱「三品石」。南齊(公元五世紀後葉)文惠太子在建康造「玄圃」,其「樓、觀、塔、字,多聚異石,妙極山水」(《南齊·文惠太子列傳》)。1986年4月,考古學家在山東臨肪發現北齊天保元年(公元550年)魏威烈將軍長史崔芬(字德茂,清河東武人)的墓葬,墓中壁畫多幅都有奇峰怪石。其一為描繪古墓主人的生活場面,內以庭中兩塊相對而立的景石為襯托,其石瘦峭、鼓皺有致,並配以樹木,表現了很高的造園、綴石技巧。這幅壁畫,比著名的唐朝武則天章懷太子墓中壁畫和閻立本名作《職貢圖》中所繪樹石、假山、盆景圖,又提早了100多年。可見,中國賞石文化早在公元二世紀中葉的東漢便開始在上層社會流行;到南朝(五、六世紀),已達相當水平。 公元六世紀後期開始的隋唐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漢之後又一個社會經濟文化比較繁榮昌盛的時期,也是中國賞石文化藝術昌盛發展的時期。眾多的文人墨客積極參與搜求、賞玩天然奇石,除以形體較大而奇特者用於造園,點綴之外,又將「小而奇巧者」作為案頭清供,復以詩記之,以文頌之,從而使天然奇石的欣賞更具有濃厚的人文色彩。這是隋唐賞石文化的一大特色,也開創了中國賞石文化的一個新時期。曾先後在唐文宗李昂、武宗李炎(九世紀初、中葉)手下擔任過宰相的牛僧孺和李德裕,都是當時頗有影響的文人墨客和藏石家。李德裕建「平泉山莊」,其中的怪石與奇花異樹在當時就極負盛名,號稱各地奇石「靡不畢致」,而奇石品種之多,僅有名號者既達數十餘種。李德裕「平泉山莊」和詩人王建的「十二池亭」在造園藝術和景石,點綴方面,都達到了很高水平。大詩人白居易不僅有許多賞石詩文,他的《太湖石記》更是反映唐代賞石盛況及文化水準的代表作之一。
宋代(十世紀中葉至十三世紀末)是中國古代賞石文化的鼎盛時期,北宋徽宗皇帝舉「花石綱」,成為全國最大的藏石家。由於皇帝的倡導,達官貴族、紳商士子爭相效尤。於是朝野上下,搜求奇石以供賞玩,一度成為宋代國人的時尚。這一時期不僅出現了如米芾(字元漳)、蘇軾(號東坡)等賞石大家,司馬光、歐陽修、王安石、蘇舜欽等文壇、政界名流都成了當時頗有影響的收藏、品評、欣賞奇石的積極參與者。宋代賞石文化的最大特點是出現了許多賞石專著,如杜紹(字季陽)的《雲林石譜》、范成大的《太湖石志》、常懋的《宣和石譜》、漁陽公的《漁陽石譜》等。其中僅《雲林石譜》便記載石品有116種之多,並各具生產之地、採取之法,又詳其形狀、色澤而品評優劣,對後世影響最大。又據南宋趙希鵠的《洞天清錄集·怪石辨》載:「怪石小而起峰,多有岩岫聳秀、嵌之狀,可登幾案觀玩。」足見當時以」怪石」作為文房清供之風已相當普遍了。
以書畫兩絕而聞名於世的北宋米芾(字元肆)是11世紀中葉中國最有名的藏石、賞石大家。他不僅因愛石成癖,對石下拜而被國人稱為「米癲」,而且在相石方面,還創立了一套理論原則,即長期為後世所沿用的「瘦、透、漏、皺」四字訣。其實當時癖石者甚眾,米芾只是其中之一罷了,「愛石而癖」絕非米氏所獨鍾者。據文獻載:「米嘗守漣水,地接靈壁,蓄石甚富,一一加以美名,入室終日不出。」當時有位監察使叫楊傑的,「知米好石廢事,往正其癖」。但正當他老先生振振有詞地教訓米芾時,「米徑前以手於左袖中取一石,其狀嵌空玲瓏,峰巒洞穴皆具,色極清潤。米舉石宛轉翻復以示楊曰:『如此石安得不愛?!』楊殊不顧,乃納之左袖。又出一石,疊峰層巒,奇巧更勝,楊亦不顧,又納之左袖。最後又出一石,盡天畫神樓之巧;又顧楊曰:『如此石安得不愛?!』楊忽曰:『非獨公愛,我亦愛也!』即就米手攫得徑登車去。」這個故事十分生動有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米家奇石多小巧玲嚨、富於山水畫意的天然特色,和當時上層社會愛石、藏石的濃厚風氣。 元代中國經濟、文化的發展均處低潮,賞石雅事當然也不例外。大書畫家趙孟頫(十三世紀末、十四世紀初)是當時賞石名家之一,曾與道士張秋泉真人善,對張所藏「水岱研山」一石十分傾倒。面對「千岩萬壑來幾上,中有絕澗橫天河」的一拳奇石,他感嘆「人間奇物不易得,一見大呼爭摩娑。米公平生好奇者,大書深刻無差訛。」這一時期,在賞石理論上無大建樹。
明清兩朝(十四世紀中葉以後)是中國古代賞石文化從恢復到大發展的全盛時期。在這數百年間,中國古典園林從實踐到理論都已逐漸發展到成熟階段。明代著名造園大師計成(字無否)的開山專著《園冶》;明·天年間王象晉的《群芳譜》;明·李漁的《閑情偶記》;明·文震亨的《長物志》等相繼問世。他們對園林堆山疊石的原則都有相當精闢的論述。「一峰則太華千尋,一勺則江湖萬里」(《長物志》)之說,至今仍是『小中見大』的典範。明·曹昭的《新增格古要論·異石論》,張應文的《清秘藏·論異石》,尤其是萬曆年間林有麟圖文並茂、長達四卷的專著《素園石譜》等,更是明代賞石理論與實踐高度而全面的概括。林有麟。不僅在《素園石譜》中繪圖詳細介紹了他「目所到即圖之」、且「小巧足供娛玩」的奇石一百一十二品;還進一步提出:「石尤近於撣」、「蕪爾不言,一洗人間肉飛絲雨境界」,從而把賞石意境從以自然景觀縮影和直觀形象美為主的高度,提升到了具有人生哲理、內涵更為豐富的哲學高度。這是中國古代賞石理論的一次飛躍。
B. 怎樣看待奇石對人類文明進程的促進作用
人的生命是短暫的,而石頭卻是永恆的。石頭是地球的骨架早於人類出現,它遠古而來沉積著自然史的滄桑演變,見證了社會史的波瀾壯闊。石頭創造了人類,一代偉人毛澤東在《賀新郎讀史》一詩中寫道〝人猿相揖別。只幾個石頭磨過〞。點出了類猿人進化到人類,就在於用石頭製造了工具,進行勞動生產,強化了生存能力。石器是人類誕生的標志,有了思想的人類祖先在石頭上留下了痕跡,表達對生活的熱愛,記錄下人類的進化和文明的發展。
石頭與古老的華夏文化融入,承載著中華傳統文化精髓的四大名著,是中華民族的寶貴遺產,厚重的文化底蘊一直影響著龍的傳人,其中的兩部就由石頭引發而來,一塊留下了名著《西遊記》、一塊留下了名著《紅樓夢》,一塊出世、一塊入世,一塊說尋佛、一塊行人事,一塊敘述男人、一塊敘述女人,一個明代的主人公(石猴)孫悟空、一個清代的主人公(頑石)賈寶玉,他們出現在不同的朝代中,但都是因"石"而生、又因石性而反判的傳統文化人物,兩部都是反映出我國歷代人文、社會、倫理的名著。
中華石文化博大精深,奇石文化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中華兒女千百年來,在親近、尊重,了解大自然中,把生命的感受和美寄寓奇石,達到人石合一的境界,被石的剛強本質和自然藝術之美所吸引,在找到慰籍心靈的同時,又以詩文頌歌自然藝木之美、感嘆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在石頭上賦予了人文精神,可以說,奇石文化的根植於深厚文化沉澱的中華文化沃土之上,奇石藝術的天然屬性蘊含著永恆的魅力和價值,它體現著中華傳統文化的先進性和多元一體的博大精深。
石頭在人類文明發展中功不可沒,奇石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歷經千百年來形成的生存智慧和精神力量,不僅是振奮民族精神,增強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自尊和自信的源泉,也是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根基和精神動力,一個民族的復興,首先是傳統文化的復興。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神州大地掀起了傳統文化復興之路,石頭作為一種文化的載體,又將再一次見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C. 怎麼才能提高奇石的價值
如何才能提升自己所收藏奇石的檔次呢?
有人說,奇石是天然藝術品。小編認為這個奇石的概念不太准確,或者說是不全面。小編認為,奇石是被人們發現,並且賦予其一定的文化內涵的石頭。只有被賦予文化內涵的石頭,才可以稱為奇石。沒有文化內涵的石頭,永遠都是石頭,而不是奇石!要想提高奇石的檔次,必須從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上做文章,賦予奇石更多,更豐富的文化內涵。文化內涵越豐富的奇石,其欣賞和收藏價值越高。
D. 奇石文化包括哪些內容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琢了很多奇石世界的珍奇罕品,有一種不加人工改變形態的神奇石頭足可給你耳目清新的震撼。這就是自然給我們的禮品——奇石。奇石是一種古老的藝術,說古老是因為它與地球一起誕生。奇石是天然的藝術,非人工所為,它是在大自然長期的物理、化學變化中形成,奇石「奇」就在於它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結果。奇石具有獨特的形態、色澤、質地、紋理。奇石具有「唯一性」,在世界上任何一塊奇石都是獨一無二的,因而人們才珍奇它、欣賞它、收藏它。
從廣義上來講,凡是具有觀賞價值的自然石均可稱為奇石。狹義的觀賞石范疇,包括千姿百態的山水景石、形象生動的象形石、色彩艷麗的圖案石和紋理石、剔透晶瑩的礦物晶體、富有觀賞價值的古生物化石及具有研究、收藏價值的事件石和紀念石等,也包括為表露石之天然色彩、圖紋,經切割或研磨,配以幾架裝飾的大理石等圖紋石或色彩石。
E. 中華奇石文化的精髓是什麼呢
賞石活動在千百年來的傳承中,正因為這些文化的記憶、文化的信息、文化的符號,給予了觀賞石更多更深的人文內涵,使之成為一種人們喜聞樂見、陶冶性情、凈化心靈的文化載體。賞石已經承載了豐富的人文元素和深厚的文化內涵,表達賞石意境的文化賞析方式,逐漸受到賞石人的重視。
文化賞石,既是傳承和弘揚民族賞石文化的需要,也是更新賞石理念、發展賞石藝術的必須。
只有用文化賞石的態度和視角去愛石賞石,學習國學和歷史、學習文化和藝術,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和藝術造詣,學會文化賞石、藝術賞石,才能在賞石活動中注入更多、更深的文化底蘊和藝術內涵,提升精神境界,促進賞石文化藝術的大繁榮、大發展。
F. 奇石收藏,會成為收藏界新熱門,究竟為什麼
奇石、藝術品收藏文章導讀:
1,為什麼選擇奇石做收藏?
2,奇石收藏的願景怎樣?
3,收藏投資的本質。
聲明:圖片來之互聯網,文章有貳哥原創,不經允許不得轉載。
G. 柳州奇石文化節,我們需要努力改進的地方有哪些
第六屆柳州國際奇石節如期舉行了,作為柳州人應該以此為榮,為此感到高興,可是同樣作為柳州人,作為一名玩石之士,我卻為柳州奇石文化的未來感到擔憂。 首先,這個奇石節為什麼要在柳州舉行?為什麼不在北京、不在其他城市舉行?因為柳州市是全國最早成立奇石協會的城市,也是奇石文化底蘊較為深厚,玩石歷史比較悠久的石都,可以說是奇石界的「老大哥」了。但是,憑什麼證明柳州市是最早成立奇石協會的城市呢?這個問題其他城市早就在追問、早就在質疑了!假如最早成立奇石協會的城市不是柳州而是其他城市,後果將會怎麼樣?國際奇石節不會在柳州舉行,柳州八桂奇石館、新落成的馬鹿山奇石博覽園以及柳州各大奇石展館和奇石市場都不可能出現,國內外石商以及賞石藝術家也不會紛紛前來進行奇石交易、奇石文化交流等,這個「最早」的頭銜所帶動的文化和經濟產業鏈將不復存在!由此看來,這個「最早」和「老大哥」是多麼的重要。可是歷屆奇石節,柳州卻都沒能拿出有足夠說服力的,可以證明柳州是最早成立奇石協會城市的佐證!據我所知,柳州市奇石協會成立於1992年,後更名為柳州市賞石協會,但這單單憑某個人說了算?還是靠流傳下來的傳說?空口無憑,很難讓人信服!這是一個歷史問題,關繫到柳州市的聲譽,關繫到柳州市奇石文化的地位!但是柳州卻拿不出,奇石節主辦單位也拿不出證明自己是「最早」的佐證,這是對歷史的不重視,一個不重視歷史的城市,一個不重視歷史的國際奇石節,一個不重視歷史的奇石文化,不是浪得虛名是什麼?本屆奇石節的主題是「石都柳州——圓您賞石夢想」意義在於讓無論是賞石專家還是老百姓都能欣賞到有特色、有底蘊的精品奇石,可是現實卻與此主題背道而馳。縱觀本屆奇石節參展的奇石,除了少數幾方奇石算得上精品,其餘大多數都是「統貨」。為什麼精品奇石那麼少?難道說柳州就沒有精品奇石了嗎?不,柳州還有很多精品奇石,他們都藏於許多民間收藏家或是私人企業老闆之手,包括前面提到的證明柳州是最早成立奇石協會的佐證,都藏於民間。那麼這些人為什麼不參加奇石節呢?為什麼不帶上自己的寶貝在這盛大的展會上嶄露頭角?因為他們不屑參加這樣的奇石節,奇石節在他們心裡的地位已逐漸暗淡了,他們已經看透這種展會的本質。自第一屆柳州國際奇石節以來,歷屆奇石節都有「內定」的潛規則,何為內定?就是把奇石節展會一、二、三等獎全部內部選定給某某個人或是團體,有些甚至展品未到,獎狀已經寫好,造成的後果是「統貨」拿獎,真正的精品卻是「陪公子趕考」慘遭「潛規則」淘汰,這種「潛規則」已經成為一種「歷史毒瘤」從柳州奇石協會成立起就一直遺留到今天,致使許多精品流失外地或海外,又或是消失在民間收藏家之手。所以,現在很多奇石展會都很難看到精品奇石了。沒有精品的展會,沒有證明自己歷史佐證的協會,不重視歷史的城市,不是浪得虛名是什麼?!而這些主辦單位舉辦的所謂的奇石節所謂的展會也只是敷衍上級,愚弄群眾,其目的無非是為了滿足自己那小小的私立和名譽,奇石節已經變了味,再這樣搞下去,石都柳州「老大哥」的名譽克就要威風掃地了,「柳州奇石甲天下」的美譽也將不復存在。反觀中國其他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武漢、山東等地的賞石水品已經接近於柳州甚至超越柳州,他們重視精品奇石,重視歷史文化,重視賞石文化,不斷取長補短,其賞石水品和賞石修養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而柳州的奇石協會以及相關機構卻連證明自己歷史的佐證都拿不出,可悲,可嘆!幸好還有很多老一輩奇石收藏家在後面默默的支持著柳州,幸好證明柳州是「最早」玩石的佐證、還有很多精品奇石都還收藏在少數民間收藏家的家中,以至於柳州的聲譽沒有威風掃地,以至於柳州賞石水品、柳州奇石文化的地位沒有被動搖。幸甚!幸甚!
H. 參觀金石灘地質博物館,體驗奇石文化,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傳奇嗎
來一座城市想以最快的速度了解一座城,就一定要去他的博物館,這里有很多的故事。尤其是特殊時期,門票還特別便宜。景區裡面稀稀拉拉沒幾個人,別說賣食物的了,連賣水的小店或者自動售貨機都沒有,如果買聯票可以欣賞好多風景,石頭和海太贊了,建議大家去走棧道,雖然走1個多小時,但是沿途的風景很美,比做快艇十幾分鍾強太多,而且快艇收費很貴,走棧道是免費的。
I. 如何讓精品觀賞石成為真正的「寶藏」
作者:徐文強精品的觀賞石至少要滿足三個條件:形美;質好:座到位。只有經得起評審,滿足得了各層次欣賞品味,在任何時代、任何風格的審美眼光下都有市場,堪稱經典的好東西,才是真正的「寶藏」。 無論是古代賞石還是近、現代賞石,形總是最直觀、最重要的。精品往往可以從多角度觀看,是同類石種中的集大成者,是真正的鳳毛麟角,是令廣大具有藝術眼光的收藏家共同感興趣的石中精英,而且所有的石種都應該能出精品。但精品賞石的比例在石種方面並不平衡,這也是相當重要的。 精品石的規格也有講究,不是越大越好,根據石種的特點不同也不是統一的,比如:大化石等水石精品出的最多的一般在 30~70 ㎝之間;而風礪石精品常見於 7~50 ㎝之間;畫面石水石精品則多在 15~45 ㎝之間,靈璧石等傳統精品都在 20~80 ㎝之間,這些都與石的成形條件有關。當精華凝粹於一定的體量時才適合把玩、收藏,視之為寶,而體形龐大的觀賞石也偶有精品,能進入「寶藏」的機會就低。 真的精品觀賞石質感相當重要,石肌變幻、石皮蒼老、自然風化、水洗度好、風砂度好,同時紋理豐富、色彩協調、無雜質、圓潤飽滿是質好的反映。而對於硬度大的奇石,原始包漿的完整是成為「寶藏」的一個很關鍵的因素。包漿的意義在於,它是人與自然共同對奇石的作用,是人類文明在賞石史中的佐證。 形、質之美是石的天賦,座之美則是令精品觀賞石成為「寶藏」至關重要的外加因素,底座所包含的文化內涵不容小覷。 賞石的文化內涵是要用底座來詮釋,來立意展現的,石的天然之美需要發掘和理解,而上座就是鑒賞家自身對奇石的認知水平與藝術功力的體現,只有在精美的底座襯托下,才能最大限度地讓人們享受到賞石藝術的意境美,從而激發起人們對賞石藝術的熱愛,視之為寶。 另外,名人評賞正如古畫上的印鑒、書頁上的跋文,也是精品觀賞石能成為「寶藏」的重要因素。
J. 奇石為什麼這么值錢,你知道嗎
稀有性
稀有性是奇石的本質屬性。通俗地說,所以為「奇石」,就是因為其稀有。它不依賴於人的意志和作為,它的稀有性,一是在量的整體性上的比較,二是它的不可再生性。
天然性
奇石是大自然的產物,它美在自然,妙在天成,全靠大自然的造化:風之蝕,水之磨,浪之琢,日日月月,歲歲年年,才得創造出這無聲的詩,立體的畫。
傳承文化的載體
奇石是一種文化,是人們寓情於物的載體,具有文化藝術價值和品性意境,賞石文化又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是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價值相當高。
科研價值
從地質學的角度講,奇石首先提供了作為地質科學研究的標本的意義,以及該標本的地域意義,這是已知的方面。奇石還傳遞了地質研究的未知信息,這就是某些特殊地質現象的發現,以及那些地質現象的存在和運行方式,這是奇石不同於岩體的根本區別點,因而也提供了地質學新的思維觸點。
經濟價值
奇石的收藏是一種既保險又增值的絕佳投資手段。歷史上靠收藏而成為巨富的人,實在是數不勝數。相對較低的投入和低風險、高效益的奇石收藏已越來越受到有識之士的青睞。
根本原因在於獨一無二,你永遠找不到兩個一模一樣的奇石,它集天然性、唯一性、稀缺性、藝術性、不可再造性於一體,極為珍貴,世界上其它任何物品都很難同時達到以上條件。同時奇石觀賞性強,品格風雅,能夠陶冶情操、修身養性,以及具有傳世資本價值的長久性倍受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