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狂草的書法特點
炙熱什麼負擔和司機服務
額外捐款飛車2011-12-10 10:14 adongge99 | 六級
狂草或稱大草,嚴格意義上講大草是張芝在「今草」基礎上後來繹展連綿大草。晉代王羲之的草書,筆畫連屬而字與字很少連錦,被後人稱為「小草」相對於「大草」而言。而他的兒子王獻之卻有時連錦,有時點畫狼籍的「大草」為後人推尚,至唐出現張旭懷素才出現了草書的極致「狂草」。
狂草藝術特點之一,就是體勢左繞右轉,線條連續不斷,富於誇張,每個字相互連接的過程中,打破了漢字傳統的規矩,或拉長、或變短、或參差、或兩個字相互支撐補充,乍一看好象是一個字,其實是兩個互相依存的字,即兩字作一字合寫。
草書藝術特點之二,筆法與結體上與楷書完全不同,它的旋轉連繞,概括了很多點畫,即似龍如蛇的曲曲彎彎把我國文字筆畫簡化為一筆一字,兼有兩筆者,最多不超過三筆,孫過庭《書譜》中論及草塵罩書「以點畫為情性,使轉為形質,草乖使轉,不能成字」,也就是說,草書用點畫表現意向的東西,字正確與否關鍵在使轉中成字,在使轉中區分不同的字,故草字不同與楷書,它與楷書間表達的正好相反,楷書靠每個字的點畫到位而成字,在使轉中才體現不同作者的書寫特點及氣度。
草書藝術特點之三,草書富有浪漫色彩,且布局變化極大,在豪放灑脫中盡情放縱,游仞於規矩之間,狂而不亂,不同的草書大家可以表現出不同的氣勢,諸如行雲流水、枯藤纏繞、飛沙走石……它是一種性靈的流露,興之所致,沒有刻意布局,卻天然成趣,處處恰到好處,筆筆行行蘊涵辯證關系……正因為草書以上三種典型的特點,歷史上真正的草書大家,難能可貴,令後人敬仰崇拜,又讓後來者學而無所適從,望而生畏,好象立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座高不攀的草書大山。
草書是中國書法史上的一枝奇葩,在中國書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其它書體不可替代的地位,無論古人當初創立草書是因為適應快速寫字的需要,還是晉唐書家在前人草書的基礎上演變、完善、充實使其成為一種純欣賞的藝術,草書藝術尤其是狂草藝術作為書法藝術的一種形式,其藝術價值;學習難度及獨具特徵的線條質美;高度的抽象性;草法布局的恰到好處;隨意使轉中的規矩法度不失;是任何一種書體無法比擬的。改革開放三十年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派告鬧不斷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與日俱增。近年來,隨著思想的進一步活躍,文化進一步開放,藝術發展呈多元化發展景觀,草書藝術尤其是狂草藝術,愈來愈被人們喜愛。
草書是漢字演變過程中逐漸誕生的,因為漢字的演變其實就是繁至簡,由最初的甲骨文到秦篆書,再到漢隸,人們在書寫漢字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就形成規律——即從規整繁鎖到草率簡潔快捷。因此,草書始終伴隨著漢字的演變,成為漢書發展的主線。秦篆以前,人們對漢字只是實用中創立許多諸如象形、意會等文字,無所謂美化文字,漢隸興起後,人們才逐漸認識到漢字的美化,也就出現了隸書的「蠶頭雁尾」,筆畫出現了粗細變化等。草書的形成主要是當時為書寫方便「赴速急就」後漢形成章草,即漢元帝時史游《急就章》定名於漢章帝「貴其跡,詔使草書上事、蓋因章奏、後世謂之章草」《書斷》語。章草也稱古草是為了區別於後來張芝創立的「今草」而言。如今草書的廣義,當然包括章草(古草)今草、狂草。
草書發展到狂草,從文字的語言工具作用來講,它已大大地削弱了漢字書寫的實用性,更大大地增加了漢字可識的難度。但從對漢字的美化來講,它卻是更具備了草書的豐富性和藝術性。狂草對書寫的書法家而言,成為他們純藝事活動,對觀賞者來說,則是增友鉛添了他們清新的藝術品味。藝術貴在創新,貴在創作,貴在抒情。狂草與其他書體相比較占盡了這種優勢,因此它的開創、確立,並能保持藝術生命的長久,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草書創造受社會大背景影響。中國書法史其實就是緊緊圍繞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是中國社會發展歷史中的一個縮影,是和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甚至就是中國社會發展歷史的一個側面。回顧歷史,許多書法家大部分都是當時社會上層建築的領導者或是士大夫貴族之類,他們在當時社會,無論是政治地位,還是經濟地位,或多或少對當時的社會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中國每個朝代書法史都受到各朝代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深刻影響,也就是社會大背景很大程度地影響著中國書法史的進程,影響著各朝代書家的發展軌跡,也就是社會大背景影響著當時社會的精英群的產生,每個時代在不同的社會背景下,歷史長河會出現不同時期的歷史精英推動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比如,歷史發展中社會背景是連年戰爭,這一時期的精英以將軍為多,同樣書法家的成長受社會大背景的影響很大。
漢創草書。 漢代自高祖劉邦建國,經二十五帝歷時四百餘年,當時社會,人民百姓擺脫秦皇苛政,社會逐步穩定,天下歸一,人們安居樂業,加上文景之治,光武中興諸代帝王重視科舉選才,中央政府官辦創置「秘閣」搜集天下字畫,尤其是光武帝興創「鴻都學」對當時書法藝術推進起到很大作用。東西兩漢崇尚禮教,統治者用書法藝術點綴朝政,彰顯文治武功,官吏入仕必經科舉選拔,平常百姓也在生活中立碑頌功記事,故「漢碑」影響甚遠,至今對書法藝術的推進起著深遠的影響,尤其是東漢佛教傳入我國以後,對我國政治、文化、思想、信仰等都產生了劃時代的影響。在文化方面,因為佛經的翻譯與傳播,影響了我國的文學與藝術,尤其是書法藝術方面,藝術家們將佛法的意境融入中國的書法里,開創了別具意涵的「漢隸」書風,由於當時印刷術尚未擴大,所以佛經的傳播只能靠書法家傳抄,對「漢隸」的興盛,書法藝術的傳播,推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以至於當時由帝王到庶民「漢隸」得到普遍的欣賞和應用。一般稍有喜好者均能寫一手好字。我們從「漢隸」諸碑的書寫者來看大都不是著名書法家,而只是書寫較好的普通平民書寫而成的。「漢隸」上承秦篆,下啟魏晉,在書法藝術上地位特殊,後來從「漢隸」中演變形成「章草」,張芝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創立「今草」,被後世稱為「草聖」!許慎《說文解字序》和衛恆的《四體書》都說「漢興有草書」。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東西兩漢四百年興衰才為書法發展奠定了深厚的底蘊,也使草書的發展成為必然,才使後來兩晉南北朝書法出現「二王」「魏碑」等書法高峰。
魏晉以後,社會的文化層推尚老、庄的哲學思想,這一哲理不僅影響著中國社會各個層面,而且也深刻影響著佛教,書法就更不用說。書法藝術在這一社會條件下,均以老、庄哲學為最高境界——「道」,一種超越社會現實的藝術精神為核心,以書法與大自然合拍即所謂的天人合一,讓書法藝術、書法境界達到一種高尚的情趣與精神的清澈安寧,超凡脫俗的境界,直至今日「二王」晉風仍然影響著中國書法發展的走向,左右著中國書法的審美標准。南北朝碑刻造像題記,不僅代表人類宗教藝術的顛峰,而且,造像題記的書法則是代表中國書法藝術的另一高峰,尤其到了晚清對書法藝術影響甚大,直至今日仍然刻骨銘心。
盛唐是草書發展的成熟期。 大唐從李淵父子起兵太原,滅隋建唐,定都長安,江山傳287年,唐經過李世民貞觀之治,後經武則天、唐玄宗…幾代英明帝王,兼通文武、治國有道、國泰民安、經濟發達,佛教寺廟盛興,對外交流頻繁,文化藝術廣泛發展,中央政府把書法列入教育,仕途官制以書法取仕,全國上下推崇書法成為時尚,書法成為唐朝廣為社會重視的一門藝術,尤其是唐太宗李世民尤愛書法,自上而下好書之風幾乎遍及整個唐朝。由於唐太宗李世民對王羲之特別推崇,「王書」一統天下,被視為書學正統。晉代王羲之對楷書、行書和草書的變革都做出了巨大貢獻,特別是把行書和草書推向成熟,後世稱其為「書聖」一點也不過份。唐朝由於綜合國力強盛,書法的發展如日中天,書法藝術家群體強大,思想活躍,創作意識強,唐朝成為中國書法的成熟期,也是鼎盛時期。書體林立,書家輩出,風格迥異,不但成熟了楷書,同時也掀起了風起雲涌的書法革新浪潮,張旭率先發展了張芝、王獻之的大草,一變王羲之的小草,另闢連綿如流,氣勢磅礴的顛草,與張芝並稱「草聖」。顏真卿也發起了對王羲之楷書和行書的革命,開創了代表盛唐氣象的寬博雄偉豐瞍渾厚的「顏體」,在楷書、行書領域形成了與「王書」平行不悖的兩大書派。僧人懷素更是不讓前賢「以狂繼顛」創立了大氣恢宏,圓勁豪邁的狂草,從此以張芝、獻之大草為源頭,以張旭、懷素為一脈的狂草書派從今草中脫穎而出,一躍成為翰海藝術中的奇葩!
前面已經講過,佛教對中國書法影響巨大,那麼到了唐朝,佛教更加盛興。相傳,唐太宗李世民曾被「少林寺」十三楷僧救過並追隨李世民打天下,所以後來唐政府對寺廟非常偏重,佛教成為大唐思想領域統治人民的一大信仰,因此寺院不乏有僧人成為大書法家,於是寺院僧人以書怯為媒介,吸引不少士大夫文人皈依佛教,文人又以書法抄經等酬報助揚佛法,這就是歷代書法名家都有寫過相關佛教的經典和碑文書貼流傳的緣故。如王羲之寫過《遺教經》張旭寫過《心經》柳公權寫有《心經》《金剛經》和《清凈經》另唐著名書家:歐陽洵、褚遂良、虞世南、顏真卿等都有與佛教相關的書法作品行世,佛教對書法的貢獻和影響在唐朝是最為廣泛,最為明顯。盛唐是中國書法的鼎盛期,人才輩出,不僅書法藝術大家成群,與書法相通的文學詩詞也人才濟濟,如:韓愈、柳宗元、李白、杜甫等成就顯著,而這些大家都和當時的書法家有著深厚的友誼和廣泛的交往,這樣的盛世繁榮,這樣的文化藝術背景,才形成深厚的書法底蘊,對後世產生深遠的影響。 贊同1| 評論 uifvhdhfcgasfhewjfhdsui讓法國人
⑵ 草書的書法特點
草書的產生,是在秦時戰事頻急,戰攻並作,軍書交馳,信鴿紛飛,迫於軍情,篆隸費時,趨便救急,故作隸草。漢末張芝所創今草,把顫櫻原來實用型的草書,轉變成了更富於觀賞性的書體。
草書藝術的美體現在兩個方面:即表層的外形美和深層的蘊涵美。也有人將草書藝術的美概以十點:曰點劃飛動,曰筆情墨趣,曰結體多變,曰章法生動,曰線條優美。
曰血脈連通,曰氣韻天成,曰轉化跌宕,曰氣勢磅礴,曰奇逸瀟灑。總之,草書藝術之美宛若無言而有詩篇之意蘊,無動而有舞蹈之神形,無色而有繪畫的斑斕,無聲而有音樂的旋律。
草書發展:
從草書的發展來看:草書發展可分為早期草書、章草和今草三大階段。
早期草書是跟隸書平行的書體,一般稱為隸草,實際上夾雜了一些篆草的形體。
初期的草書,打破隸書方整規矩嚴謹,是一種草率的寫法。稱為「章草」。章衫畝草是早期限草書和漢隸相融的雅化草體,波挑鮮明,筆畫鉤連呈「波」形,字字獨立,字形遍方,筆帶橫勢 。章草在漢魏之際最為盛行,後至元朝方復興,蛻變於明朝。
漢末,章草進一步「草化」,脫去隸書筆畫行跡,上下字之間筆勢牽連相通,偏旁部首也做了簡化和互借,稱為「今草」。今草,是章草去盡波挑而演變成的,今草書體自魏晉後盛行不衰。到了唐代,今草寫的更加放縱,筆勢連綿環繞,字形奇 變百出,稱為「狂草」,亦名大草。
到了今天,草書的審美價值遠遠超越了其實用價值。 草書是按一定規律將字的點劃連字,結構簡省,偏旁假借,並不是隨心所茄塌叢欲的亂寫。
⑶ 狂草書法的最高境界
狂草,是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是草書中的精神貴族。狂草在各種書體中,最能表達書家的藝術才能,最能體現作者的性情、思緒、智慧和內在精神,是一種融早弊合筆意、墨法、性靈、胸懷的書法形式。
而狂草更是把這種線條的藝術發揮得淋漓盡致。狂草的書寫是疾速的、有力度的、豪放的,它屬陽剛之美的范疇,它如閃電劃過夜空、如長風浩盪、如奔馬過隙;狂草是奇詭莫測的,用筆結體常常不知所從來,變動如鬼神,再書而不能,它如吞雲涌夢、如龍蛇斗劍,如野狐夜伏。
⑷ 為什麼說狂草書法「起於張、成於素」
提到中國書法中的狂草, 就不能不提張旭、 懷素。 可以說是「顛張醉素」創立和完善了狂草藝術。為我國書法藝術的發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勞。張旭性格豪放,好飲酒和遲,是大詩人李白的酒友。李白有「斗酒詩百篇」的美譽,張旭和李白一樣,每當酒醉後,藝術才思格外敏捷,創作激情無比高昂,寫出的字放縱,猶如龍飛鳳舞,李物連綿回繞,氣勢非凡,宛若旋風急雨,煙霧翻騰,哪棚液變化多端。他的字被稱為「狂草」,他也被叫做「張顛」。無獨有偶,張旭之後又出了一個叫懷素的和尚,他豪爽隨便,不拘小節,好喝酒,好吃肉,自稱「狂僧」、「醉僧」。他「以狂繼顛」,也是在喝得酩酊大醉之後,提筆寫字時,如神相助,筆在紙上任意馳騁,墨在紙上恣縱淋漓。寫出的字,在筆法的放縱、旋律的高亢、氣勢的宏大上,都較張旭的狂草有過之而無不及。兩人的書法令世人叫絕,於是也就有了狂草書法「起於張,成於素」之 說
最重要的是自張旭起發明了狂草 而到了唐朝懷素時狂草書法走向成熟
⑸ 狂草的特點是什麼呢
狂草的特點是筆勢相連而圓春畢轉,字形狂放多變,在今草的基礎上將點畫連綿書寫,形成「一筆書」,在章法上與今草一脈相承。
狂草有恢宏的氣勢。像大海一樣一望天際,漲潮時,扒宏芹咆嘯奔騰而來,如雷霆萬鈞,力量無窮;退潮時俏然而去,有如抽絲;一旦遇上風暴則倒海翻江,氣吞山河。
那流利奔放的線條,起伏跌宕的點畫,重如崩雲,輕如蟬翼,柔如抽絲,縈繞纏綿,潤如春雨,燥裂秋風,苦如寒冬無濕色,抑如墜石落地,嘎然而止。
狂草的由來
書法實在是一種很玄奧的藝術,尤其狂草,書寫者往往是充滿激情,處在一種亢奮的狀態下完成的,讀者從墨跡中隱隱地感受到某種情緒。
這其實正是一種表現主義藝術的特點,狂草產生於唐代,當時的繪絕盯畫基本上屬於工筆重彩的表現形式,范山模水,描眉塗目,都須憑藉理性在較長時間里才能完成的。
即使如吳道子那種帶有表現主義成分的畫法,也終歸要受到物形的限制,並不是能夠完全放開來的。在這種情況下,從書法中出現了狂草,則可以借用來比較充分地表現情感或情緒。這恐怕是表現主義書法產生的主要緣由。
⑹ 你認為張旭的狂草有哪些特色
張旭在草書書法藝術上的功力十分深厚,以其豪放不羈的筆法和慷慨狂盪的性情,成就了草書藝術風格的獨特典範。「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這是唐代詩人杜甫對張旭的概括,短短二十一個字,把張旭活生生的擺在了我們面前,讓世人為之傾倒,為之贊嘆。因此張旭字帖也十分受書法愛好者歡迎。張旭的書法首森滲培先是繼承了前人的書法藝術,然後又在此基礎上發展成他個人獨特的風格,他的草書藝術不是一朝一夕、一日一夜所形成的,而是在常年練習楷書書法的根基之上、加之自己特有的靈感和藝術創作的基礎之上練就而成的,他的書法作品不僅表現著他的書法藝術,更包含了他全部的個人情感和情懷,看了讓人內心澎湃、為之贊嘆。
張旭因為其超高的草書書法成就和藝術情懷,被世人稱之為「草聖」。張旭字帖里,最為著名的就是《肚痛帖》和《古詩四帖》,此兩帖書法作品現今仍有收藏保存。《肚痛帖》是一幅單刻帖,沒有落款,上邊總共有六行字,共計為三十個字,從其筆跡點法上看屬於一氣呵成,字體連貫,飄逸頓挫。刻帖上說到:「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熱所致,欲服大黃湯,冷熱俱有益。如何為計,非臨床。」可以看得出此帖像是表現張旭肚痛之時為自己診斷的文字。開此唯始時幾個字寫得還算是比較規正,到了後面則越寫越快,越來越癲狂,可以看得出草書的創作情境和張狂氣勢。《古詩四帖》里邊內容總共是四首詩喊肆賦,首先是庾信的《道士步虛詞》,然後便是謝靈運的《王子晉贊》和《岩下見一老翁四五少年贊》。這幅貼是一幅狂草作品,其狂放氣勢和筆法風格算得上是張旭字帖中的一件重要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