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藝術設計 名詞解釋
藝術設計是感性與理性相結合的創造性活動 ..是美術與科技、技術、科學、審美、造型、色彩、設計融匯的一門藝術。
進行的是一種綜合的設計,比如對生活日用品的外觀設計,以水杯為例,除進行純美觀的設計以外,還要符合人體工學的適合度,如要研究什麼樣的把手握起來舒服,什麼樣的杯口便於人們飲用等方面的問題,所以藝術設計不僅僅是感性的,還需要分析論證,做大量的實驗。
另外,藝術設計與單純的進行藝術創作不同的是,不僅要考慮創作者的喜好,更要考慮消費者的需要以及生產成本,創作速度要快。
包含平面設計..服裝設計..環境設計..工業造型設計...動畫設計...多媒體系統設計等等..
大學本科畢業關於藝術的專業統稱為藝術設計..如果考到碩士研究生..專業就會被定義為設計藝術了...
㈡ 藝術設計的概念
藝術設計專業概念 「藝術設計」的內涵是什麼?我們先查一下字典,看看分別作何解釋:art(n.)藝術, 藝術品, 技術, 巧妙, 美術design(n.)設計, 圖案, 花樣, 企圖, 圖謀, 構思, 綱要design(v.)設計, 計劃, 謀劃, 構思「藝術設計」作為新的固定稱謂,權威的中文字典並未收錄,也無相關解釋;「藝術設計」作為中國人造出來的新名詞,外文字典還沒有對等翻譯。「藝術設計」與其說是一個新專業倒不如說是一個新的專業名稱。國家專業招生目錄中在1998年才出現該專業名稱(1954-1998採用過諸如:工藝美術、實用美術、裝飾藝術、商業設計等名稱),1999年各高校正式開始招生。該專業實際上是1998年以前的環境藝術設計、裝潢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設計)、裝飾藝術設計、染織藝術設計、服裝藝術設計、陶瓷藝術設計、傢具與室內設計等相關專業的拼合。從目前該專業的招生及實際教學情況來看,各院校仍傾向於採用大專業下的分專業方向教學的形式。現代設計和現代藝術的出現是人類社會進步的一種必然現象,這是20世紀文化發展對古典文明價值的重新判斷。從人類文明的起源看,設計和藝術是同步的,設計與藝術本身在歷史發展中是同源而異流。設計師和藝術家如同一對孿生的兄弟。設計注重物化的過程,而藝術卻重視人的心理需求。二者的根本區別在於設計是前瞻性的,而藝術是回顧性的。設計是對生活的質量和現狀的負責,通過設計來改變現狀,來融合人與自然的矛盾;而藝術是對人的精神的安撫,緩釋人與社會的精神沖撞。由此可見,設計活動與社會有著密切的關聯,而藝術創作卻可以成為獨立的個人行為。隨著人們對物質和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長,要求在物質享受的同時也要得到相應的精神享受,所以要求設計師也要成為藝術家,這在人類文化的歷史發展中,許多傑出的人物表現得尤為明顯。像文藝復興時期的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丟勒等人就是這種兩棲式的人物。設計的特點與藝術的特點畢竟有著一定意義的區別,歷史上許多的設計師通過融合藝術的方式,來提高設計的人文情趣,而反對機械性的設計,這種設計師自覺的相融與社會生產結構的互斥,使設計的發展有著一定的矛盾,藝術和技術能否完滿融合,決定與設計師(或藝術家)的天賦和水平,這就需要設計師的勇氣和精神,以及綜合的良好的人文素質。事實上,設計和藝術是可以通過平衡而相得益彰的。設計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而生活的最高境界卻是藝術。至於「藝術Art」、「設計Design」、「Design Art設計藝術」、「藝術設計Art Design」、「藝術與設計Art and Design」的概念是什麼?相互關系如何?本書開始並不想簡簡單單幾句話就概括完——拋出一個概念、給出幾個定義並不是教學的最終目的。堅持不解的創作實踐、循序漸進的理論深入,一切都會明晰起來,一切都自然而然——最終提出個人的藝術設計認識與見解——這才是學習的真正目的之所在……
㈢ 如何理解藝術的設計性
1、藝術設計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
藝術設計是一門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學科,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藝術設計以藝術的,美的手法,把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運用到設計產物當中。
2、藝術設計是人性化的,要做好藝術設計,就要學會體會。
只有懂得體會生活當中的各種事物,才知道人們需要什麼,有什麼東西是還需要改進的。只有學會體會生活,才能做出出色的設計。
3、藝術設計作品要同時包含藝術性和實用性。
不能只是綉花枕頭,中看不中用。而如何把「美」和「實用性」完美地結合,是要認真思考與學習的。
(3)藝術設計如何理解擴展閱讀:
藝術與設計的關系:
藝術追求盡量多的可能性,設計追求盡量少的可能性,一件好的藝術作品不同的觀眾會有不同的理解,對它的解讀是多角度的,絕對不是單一的。而好的設計作品在盡量減少歧義,直接的傳達作者的主題思想。
藝術走到極致能看懂的人越來越少,設計走到極致能看懂的人越來越多,藝術讓人覺得世界多元,設計讓人覺得世界美好。藝術趨向於和觀眾互動設計一直是單向傳達。
㈣ 藝術設計有什麼內涵
藝術設計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藝術設計是一門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學科,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藝術設計以藝術的,美的手法,把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運用到設計產物當中。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
藝術設計來源於我們生活中的一點一滴,我沒要學會用發現的眼睛去看待身邊的每一件事物,把這些事物中的美提煉出來,運用到設計當中。
藝術設計是人性化的,要做好藝術設計,就要學會體會。只有我們懂得體會生活當中的各種事物,才知道人們需要什麼,有什麼東西是還需要改進的。只有學會體會生活,才能做出出色的設計。
藝術設計作品要同時包含藝術性和實用性。不能只是綉花枕頭,中看不中用。而如何把「美」和「實用性」完美地結合,是我們要認真思考與學習的。
如今,藝術設計的分類已經越來越細--平面設計,視覺傳達,服裝設計,室內設計,建築設計,包裝與產品設計,工業設計,家居設計等。但是,藝術設計的各個專業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所以,我們在學習其中一個專業的時候也應該盡量多學習其它學科的知識,從各種設計產品中學習。
藝術設計其實是一門高深的學科,我們要盡可能多學習藝術以外的很多學科,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只有我們的腦袋裡有豐富的素材,才可以設計出出色的作品。由於藝術設計來源於生活,所以只要是和生活有關的事情,我們都應該盡量去了解,而不只是藝術。我們必須了解歷史,地理,自然,風俗,建築,音樂,舞蹈科學等等。 藝術設計與生活是相互依存的,藝術設計必須建立在生活上,為生活添加美麗;而生活中必須有藝術設計,否則我們的生活會黯然失色。
㈤ 什麼是藝術設計
而所謂藝術設計,就是將藝術的形式、美感結合社會、文化、經濟、我們生活精密相關的設計當中,使之不但具有審美功能,還具有使用功能。換句話說,藝術設計首先是為人服務的(大到空間環境,小到衣、食、住、行、用等),藝術設計應是人類社會一定的物質功能與精神功能的完美結合,是現代化社會發展進程中的必藝術設計是一門獨立的藝術學科,它的研究內容和服務對象有別於傳統的藝術門類。同時藝術設計也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它涉及到社會、文化、經濟、市場、科技等諸多方面的因素,其審美標准也隨著這諸多因素的變化而改變。藝術設計貴在創造活動與實踐。 藝術設計,實際上是設計者自身綜合素質(如表現能力、感知能力、想像能力)的體現。各個專業雖然對設計知識的著重面不盡相同,但對於「大設計」概念的關於美、節律、均衡、韻律等的要求是一樣的。不論是平面的還是立體的設計,考生首先要面對的是一個對所設計對象的理解——對設計對象相關的背景文化、地理、歷史、人文知識的理解。然產物。藝術來源於生活,反過來有作用於生活。赫爾辛基火車站,芬蘭(1906~1916年)建築師:E.沙里寧 芬蘭赫爾辛基火車站建於1906~1916年,是本世紀初車站建築中的珍品,也是北歐早 E.沙里寧
期現代派范疇的重要建築實例,但基本上還是折衷主義的。它輪廓清晰,體形明快,細部簡練,既表現了磚石建築的特徵,又反映了向現代派建築發展的趨勢。赫爾辛基火車站的設計者是著名建築師艾里爾·沙里寧(ElielSaarinen,1873~1950年),赫爾辛基火車站是他的浪漫古典主義建築的代表作,雖有古典之厚重格調,但又高低錯落,方圓相映,因而生動活潑,有紀念性而不呆板,被視為20世紀建築藝術精品之一。林肯紀念堂,美國華盛頓(1919~1922年
㈥ 什麼是藝術設計
藝術設計,就是將藝術的形式、美感結合社會、文化、經濟、市場、科技等諸多方面因素,再現於和我們生活精密相關的設計當中,使之不但具有審美功能,還具有使用功能。
㈦ 藝術設計的定義
設計藝術是實用藝術,它以藝術為設計的要求和要素。在人造物系統中,廣泛的涉及人的衣、食、住、行、用的各個方面,是人造物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藝術的表現方式使不同的設計品類呈現不同的藝術形態。其本質是實用與審美的結合。具有物質和非物質兩個層面,在物質層面,它是人造物的藝術方式,它創建了藝術質的人造物系統。在非物質層面上,它同樣採用藝術設計方式,對事物進行籌劃、安排。如社會發展規劃、城市發展規劃等。
㈧ 什麼是藝術設計學
藝術設計乃是一個技術和藝術融通的邊緣學科,其內涵雖然也滲透到實用的造型計劃中,
藝術設計學
但主要是指實用的美的造型計劃。本文對藝術設計學的形成和發展、性質和特點、內容以及藝術設計訓練的終極目標等問題進行了論述。並指出藝術設計學必將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條件和多學科的協作,更好地滿足人們物質上、精神上對於藝術設計的需求,為人類提供適合現代的、更美好的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
藝術設計學是一門新興學科,在中國發展態勢強勁。目前,經教育部批准增設的藝術設計專業,在全國有數百所高校。但很多學校由於缺乏合適的教材,無法開出藝術設計歷史和理論課程。針對這一狀況,東南大學現代藝術設計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凌繼堯教授和全國工藝設計學會技術美學分會會長徐恆醇教授撰寫了本書。全書共有10章,系統闡述了藝術設計的生成和歷史發展,詳細介紹了藝術設計的有關理論及其各種流派和人物活動,對藝術設計的形態構成、功能定位、審美創造、市場開發等問題有深刻的思考。本書論述清晰,資料翔實,體例恰當,是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理想教材,也可作為藝術設計工作者的參考書。
㈨ 怎麼理解,現代藝術設計
【如何理解現代藝術設計】
20世紀初,在歐洲和美國相繼出現了一系列的藝術改革運動,特別是在1907年到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發展的有聲有色,如火如荼,結果是從思想方法、表現形式、創作手段、表達媒介上對人類自從古典文明以來的傳動藝術進行了全面的、革命性的、徹底的改革,完全改變了視覺藝術的內容和形式。對這個龐大的運動浪潮,我們往往籠統地稱之為「現代藝術」(modern art)。這個運動浪潮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它不僅改變了藝術的內容,比如藝術的目的、藝術的價值觀、藝術服務的對象和藝術的思想內容,它同時還完全改變了藝術的表現形式。 20世紀有輛次巨大的藝術革命,世紀之初到2次大戰前後的現代主義運動是其中的一次,影響深遠,並且形成了我們現在稱為「經典現代主義」的全部內容和形式。另一次是19世紀以來以「波普」運動開始的當代藝術遠東,這個運動的結果是混亂的,到底這個運動浪潮給人類文明帶來什麼結果迄今依然不分明,但是,我們可以比較明確的說當代藝術運動的結果之一就是沒有結果,這個浪潮絕對是個人主義發展的結果,與戰前的現代藝術運動講究群體性完全不同,因此,戰後的當代藝術遠東浪潮造成了藝術評論的混亂,在評論上毫無標准可言,或者稱為評論標準的多元化,藝術創作的絕對個人化,思想上的泛政治化;藝術本身對社會的完全脫離;藝術逐漸變的難以收藏、甚至無法欣賞,因而,失去了藝術活動的支持基礎。 現代藝術遠東的產生時間爭議很大,有人認為始於文藝復興時期,也有人以法國的印象派為開端,但是,如果從它與傳統藝術的關系來看,應該說這個龐大的遠東是在20 世紀初期開始於歐洲的。現代藝術的核心是對以往藝術內容的改革和對傳統藝術的表現方法、傳統媒介的改革。從思想上來看,傳統藝術的目的是宗教性和道德性的訓詁,再現性和裝飾性的視覺取悅,表現方式則是寫實性的。文藝復興以來,在藝術創作上越來越多的強調藝術家自身的感受,但是逼真的寫實技法、藝術受社會哦道德倫理的控制、藝術受資助力量卻基本一成不變。文藝復興發展了3種新的逼真再現的技法;透視、人體解剖、色彩,都被吸收用於同樣的創作目的。法國的法蘭西美術學院是歐洲17、18世紀集大成的美術中心,藝術服務於國家和皇室,粉飾太平達到了登峰造極的水平,在這段洪流中,有一些藝術家希望表現自我,但只能在這些目的的外衣下,偷偷表現自我。到19世紀,藝術服務的對象是富裕的資本家,操縱藝術市場的是畫廊和藝術沙龍,藝術家在廣闊的市場中有自己更大的選擇,因此,出現了新藝術的探索。1860前後的「印象主義」首先在題材的技法上改良,同時也利用光學發展的成功,改變陳舊的固體顏色體系,動搖了色彩的傳統根基。更重要的是他們把個人的感受帶入了藝術創作,刺激了藝術的進一步發展。19書記末,個人表現越來越成為藝術家希望傳達的內涵。梵高、高更、挪威的愛德華.蒙克等人都以繪畫表現自己的心理感受和恐懼;歐洲也出現了一批以回哈象徵某中觀念或個人心理的象徵主義派別;還有的藝術家對原始的藝術、非洲藝術、棉件藝術有濃厚興趣,摒棄傳統藝術方法,嘗試新的原創性的表現方法。如19世紀末法國的「野獸派」就是這種嘗試的結果。 到20世紀初,藝術上的個人主義發展達到了高潮,個人表現的慾望強烈,產生了1904年在德累斯頓的德國表現主義集團「橋社」,1907年在巴黎出現的立體主義集團,1911年在慕尼黑出現的另一個德國表現主義集團「藍騎士」,象徵著現代藝術運動正式發展起來。新的時代,出現了許多新的視覺刺激和精神的因素,現代技術對於生活方式的沖擊,工業的急劇發展、都市的膨脹、城市生活的復雜化、貧富懸殊的擴大、階級關系的緊張、階級斗爭的日益尖銳化,新的政治思想--馬克思主義、無政府主義、民族主義、軍國主義層出不窮,這些前所未有的意識形態、思想的、物質文明的因素,都成為新藝術的刺激。 1900年以來,歐洲的藝術基本沿著兩條不太相同的路徑發展。一條是強調藝術家的個人表現,強調心理的真實寫照,強調表達人類的潛在意識。受弗洛伊德的試驗心理學影響,從表現主義,到超現實主義,一直到戰後在美國發展起來的抽象表現主義基本是屬於這一路的,這一體系的發展,反對一切存在的文明結果,包括語言、文字,是藝術上的虛無主義和無政府主義的反美學發展,但是,它對於人類自我感覺的強調,對於人的想像、感受的表象的強調,則為現代藝術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礎;另外一路,則力圖在形式上找到所謂「真實的」,代表新時代的方式。立體主義、構成主義、荷蘭的「風格派」,直到戰後美國發展起來的「大色域藝術」、「減少主義」、「光效應藝術」等等,都屬於這一路的發展。在這兩個探索的途徑之間,存在著廣闊的「灰色地帶」,也就是說有一些藝術運動,是包含有兩個方面內容的,比如達達主義,一方面是通過無政府主義的方式,表達對於第1次大戰的厭惡和抵制,而在形式上,則探索平面上的偶然性、自發性、隨意性組合;義大利發展起來的未來主義,意識形態上是企圖表達對工業化的頂禮膜拜,對機械美學的推崇,對所有過去的傳統文化的虛無主義否定,而在形式上是在探索如何表達4維空間,表現機械的美。這些眾多的藝術運動中,有不少對於現代平米哦按設計帶來相當程度的影響,特別是形式風格上的影響。其中以立體主義、未來主義的思想觀念、達達主義的版面編排、超現實主義對於插圖和版面的影響最大。它們或是在意識形態上提供了現代平面設計的營養,或是在形式上提供了改革的借鑒,對於現代平面設計總體來說,具有相當重要的促進。
【怎樣才能稱之為現代藝術設計】
現代設計,現代主義設計,通常被稱為「功能主義設計」,又稱為「技術美」,或「機器藝術」。現代主義建築是指20世紀中葉,在西方建築界居主導地位的一種建築思想。這種建築的代表人物主張:建築師要擺脫傳統建築形式的束縛,大膽創造適應於工業化社會的條件、要求的嶄新建築。因此,具有鮮明的理性主義和激進主義色彩,又稱為現代派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