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戲曲有什麼特點
中國戲曲藝術,作為戲劇藝術的一個組成部分,既具有戲劇的共同特徵,又因其獨特的表現手段和獨有的審美特徵,從而有別於其他戲劇形式。尤其是戲曲藝術深深植根於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充滿著一種「似與不似」的寫意性,將表現審美意境作為最高的藝術追求,屬於一種表現性的綜合藝術,以其特有的藝術風格在世界戲劇藝術中獨樹一幟。
Ⅱ 中國傳統戲曲的主要藝術特點
(1)綜合性
中國戲曲是一種高度綜合的民族藝術。這種綜合性不僅表現在它融匯各個藝術門類(諸如舞蹈,雜技等),而且還體現在它精湛深厚的表演藝術上。各種不同的藝術因素與表演藝術緊密結合,通過演員的表演實現戲曲的全部功能。
(2)虛擬性
虛擬性是戲曲反映生活的基本手法。它是指以演員的表演,用一種變形的方式來比擬現實環境或對象,藉以表現生活。中國戲曲的虛擬性首先表現為對舞台時間和空間處理的靈活性方面,所謂「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萬雄兵」「頃刻間千秋事業,方丈地萬里江山」,這就突破了西方歌劇的「三一律」與「第四堵牆」的局限。
其次是在具體的舞台氣氛調度和演員對某些生活動作的模擬方面,諸如刮風下雨,穿針引線,等等,更集中、更鮮明地體現出戲曲虛擬性特色。戲曲臉譜也是一種虛擬方式。
中國戲曲的虛擬性,既是戲曲舞台簡陋、舞美技術落後的局限性帶來的結果,也是而且主要是追求神似、以形寫神的民族傳統美學思想積淀的產物。這是一種美的創造。它極大地解放了作家、舞台藝術家的創造力和觀眾的藝術想像力,從而使戲曲的審美價值獲得了極大的提高。
(3)程式性
程式是戲曲反映生活的表現形式。它是指對生活動作的規范化、舞蹈化表演並被重復使用。程式直接或間接來源於生活,但它又是按照一定的規范對生活經過提煉、概括、美化而形成的。此中凝聚著古往今來藝術家們的心血,它又成為新一代演員進行藝術再創造的起點,因而戲曲表演藝術才得以代代相傳。優秀的藝術家能夠突破程式的某些局限,創造出自己具有個性化的規范藝術。程式是一種美的典範。
Ⅲ 戲劇藝術的特徵是什麼
(1)劇場性
戲劇是在場劇里演出的。戲劇藝術這種創作的條件和具體的樣式便形成了它的一大特性:劇場性。戲劇的中心要素是演員的表演。表演的依據是劇本,表演的處所即劇場。表演是給人欣賞的,欣賞者即觀眾。故演員、劇本、劇場、觀眾便是戲劇的四要素。
(2)假定性
假定性是戲劇藝術的又一特徵。假定性這個概念是從外國戲劇理論中借鑒來的,有時又譯為「約定俗成」、「程式化」、「象徵性」等等。任何藝術都有假定性,但戲劇藝術的假定性更為突出。因為戲劇是在舞台上演出的,演出的時間和空間都有極大的局限性。
(3)綜合性
戲劇藝術發展到今天,已經成為一門獨特的綜合藝術。一出戲,不僅要有劇本、演員、布景、燈光、服裝、道具,而且還往往有音樂穿插其間。這里就包含了文學、表演、舞蹈、美術、音樂乃至武術、雜技等各種藝術因素。因此,戲劇藝術需要各類藝術家們的通力合作,也需要由具備組織、指揮才能的導演來完成整台戲劇演出的創造過程。
(4)扮演性
戲劇要通過演員扮演角色,用語言和動作的方式來表現生活。演員要將自身化為劇中的人物,並以這個人物的身份和面貌去思想、去行動,去創造出一種與演員自身毫不相乾的「劇中人生活」。戲劇表演藝術的創造者(演員)、創造材料(劇中人)和創造結果(藝術形象)是三位一體的;戲劇表演的創造過程與觀眾的欣賞過程是同步進行的;戲劇的表演是以動作和語言(即對話)為其表現手段的。
(5)集中性
戲劇受時間、空間的嚴格限制。空間位置局限在舞台上,舞台三面是封閉的,敞開一面對著觀眾,迴旋餘地很小,戲劇表演只能在這個極有限的空間內進行。觀眾看戲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極為興奮,持續時間不可能太長,因此,戲必須在二、三小時內演完。
(6)沖突性
沖突性是戲劇最鮮明的特點。戲劇要求有尖銳集中的矛盾沖突。所謂矛盾沖突,是指構成作品情節的人物性格間的矛盾和沖突。沒有沖突就沒有戲劇,戲劇受舞台的時空限制,不允許徐緩從容地展開情節,要求組織尖銳的矛盾沖突,迅速地展開情節。
(3)戲曲藝術的特點是什麼擴展閱讀
戲劇藝術是一種綜合藝術。它融文學、美術、表演、音樂、舞蹈等多種藝術於一爐,由語言、動作、場景、道具等組合成為表現手段,通過編劇、導演、演員的共同創造,把生活中的矛盾沖突,十分尖銳、強烈、集中地再現於舞台之上,使觀眾猶如親眼目睹或親身經歷戲劇中發生的事件一樣,從而獲得具體生動的藝術感受。
戲劇藝術歷史悠久,種類繁多。按照作品容量的大小,可以分為多幕劇和獨幕劇;按照作品題材不同,可以分為歷史劇、現代劇、兒童劇等;按照作品的樣式分類,又可以分為悲劇、喜劇、正劇三大類。
在世界戲劇史上,這三種類型具有很大影響。悲劇和喜劇均在古希臘時代就取得了極大的成就;相對而言,正劇是出現較晚的戲劇類型,自從文藝復興之後逐漸發展,但是直到18世紀,法國思想家狄德羅和劇作家博馬舍稱這種劇為「嚴肅劇」,並且大力倡導之後,這種取材於日常生活並具有社會實現意義的正劇才迅速發展起來。
悲劇是戲劇藝術的主要類型之一,常常通過正義的毀滅、英雄的犧牲或主人公苦難的命運,顯示出人的巨大精神力量和偉大人格,悲劇是通過毀滅的形式來造成觀眾心靈的巨大震撼,使人們從悲痛中得到美的熏陶和凈化。戲曲藝術:中國傳統戲劇形式總稱。我國各地有三百多個劇種,全國性劇種為京劇。三種古老的戲劇藝術:古希臘戲劇、印度梵劇和中國戲曲。 電影電視劇藝術是現代科學技術與戲劇藝術相結合的產物。
Ⅳ 我國戲曲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戲曲藝術特色
綜合性、虛擬性、程式性,是中國戲曲的主要藝術特徵。這些特徵,凝聚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學思想精髓,構成了獨特的戲劇觀,使中國戲曲在世界戲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閃耀著它的獨特的藝術光輝。
Ⅳ 中國戲曲的特點
中國戲曲的特點
1 、始於離者,終於和
中國戲曲,是一種綜合舞台藝術樣式。它的特點是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標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質中體現其各自的個性。這些形式主要包括:詩、樂、舞。詩指其文學,樂指其音樂伴奏,舞指其表演。此外還包括舞台美術、服裝、化妝等方面。而這些藝術因素在戲曲中都為了一個目的,即演故事;都遵循一個原則,即美。
2、戲曲者,謂以歌舞演故事也
中國戲曲之特點,一言以蔽之,「謂以歌舞演故事也」(清末學者王國維語)。戲曲與話劇,均為戲劇之屬,都要通過演員扮演人物,運用對話和動作去表現一定長度的故事情節。所不同者,戲曲是運用音樂化的對話和舞蹈化的動作去表現現實生活的,即歌舞的手段。也即人們所熟知的「唱、念、做、打」。
3、離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
中國戲曲的表現生活,運用了一種「取其意而棄其形」的方式,如中國畫之寫意山水,用縱橫的筆勢去體現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所以,戲曲舞台上才有了紅臉的關羽,白臉的曹操;有了長歌當哭,長袖善舞;有了無花木之春色,無波濤之江河。
4、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中國戲曲作為一種舞台藝術,需要面對一個舞台之狹小與生活之博大的矛盾。戲曲並沒有象話劇那樣用「三一律」的原則對生活進行擠壓以便於表現。而是運用虛擬的手段,製造彈性的時空,又藉助於演員生動的表演和觀眾的想像與理解,來完成對闊大天地的描畫。所以,戲曲可以在明亮的燈光下製造出黑夜的假象,可以在空曠的舞台上馭馬行舟。
Ⅵ 中國戲曲藝術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中國戲曲戲曲藝術的基本特徵主要有綜合性、虛擬性、程式性,它們凝聚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學思想精髓,構成了獨特的戲劇觀,使中國戲曲在世界戲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閃耀著它的獨特的藝術光輝。
Ⅶ 戲曲有什麼特點
程式性中國戲曲的表演程式是運用歌舞手段表現生活的一種表演技術格式。唱、念、做、打和音樂伴奏均有程式,是戲曲表演的主要特點。這一特點制約著戲曲形象塑造的一切方面,也貫串於舞台演出的結構體制。生活的自然形態和任何一種表演因素,如果不轉化為程式,就不能統一於戲曲的舞台演出風格。就這個意義而言,程式是戲曲創造舞台形象的特殊藝術語匯,沒有程式,就沒有戲曲的表演藝術。然而戲曲表演的程式,是從各種表現簡單的故事情節到表現復雜的生活現象,並且加以規范化的結果,這個復雜的藝術加工過程,主要貫串於歌舞化、戲劇化、節奏化。在戲曲的各種表現手段中,唱、念、做、打,唱是首位,包括韻白,形成了音樂美。但中國戲曲與西方國家的歌劇不同,不僅語言音樂化,形體動作也必須高度舞蹈化,於是產生了種種富有舞蹈美和塑形美的身段、工架和武打,使聽覺形象音樂化,視覺形象舞蹈化,歌舞結合,唱白和諧,視聽同感,歌與舞的程式,如果沒有嚴格的規范,就不能使之統一完整。而這些歌舞進入戲曲後,又必須產生一個質的飛躍,即戲劇性。戲曲表演程式還必須節奏化,節奏是使唱念做打諸般藝術手段多樣統一的共同要素,戲曲舞台上的一切節奏都要依靠戲曲音樂。表演程式又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創新,但必須合乎規范,所謂「戲不離技,技不壓戲」,戲與技的完美結合,應是戲曲表演的最高審美要求。
Ⅷ 中國戲曲表演藝術特點主要有哪些
中國戲曲表演藝術特點主要有三:
第一是虛擬的時空環境。
第二是嚴格的表演程式。
第三是誇張的藝術形象。
漢代是秦代雕塑的繼承和發展。一方面是運用寓意手法,造成浪漫主
義的藝術效果。另一方面是採取現實主義,展現以人與人為主要關系
的現實生活。唐代經濟繁榮,文化昌盛雕塑藝術另一番輝煌氣象。這
一時期的雕塑作品大多色彩明快,趨於華麗,人物造型比例適度,凝
煉伊,人物神情溫和慈祥,具有濃郁的人情味和親切感。宋代雕塑雖
然沒有那種恢宏的氣象,但在刻畫人物性格,表現人物心理方面卻達
到很高的水平。
Ⅸ 「戲曲藝術」的三大特徵是什麼
中國戲曲主要有三大特徵即虛擬性、程式性和綜合性。
綜合性是指它是包含舞蹈、音樂、文學、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等等各種因素有機結合而成的一門綜合藝術.具有很高的藝術性,也是區別於其他藝術門類的最顯著特點。
虛擬性是指沒有實物的表演。盡管在舞台上沒有的道具和場景,但根據演員的虛擬表演,可以將其表現出來,使得觀眾產生身臨其鏡的感覺。
程式性是指在我國戲曲的表演中講究用「唱念做打」四種藝術表現人物。而戲曲中的唱腔、龍套、臉譜、服飾以及演出場地所涉及的露台、廟台、舞台等也有其固定的角色,這為戲劇增添了不少獨特的韻味。
Ⅹ 中國傳統戲曲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1 、始於離者,終於和
中國戲曲的特點是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標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質中體現其各自的個性。這些形式主要包括:詩、樂、舞。詩指其文學,樂指其音樂伴奏,舞指其表演。此外還包括舞台美術、服裝、化妝等方面。而這些藝術因素在戲曲中都為了一個目的,即演故事;都遵循一個原則,即美。
2、戲曲者,謂以歌舞演故事也
中國戲曲之特點,一言以蔽之,「謂以歌舞演故事也」。戲曲與話劇,均為戲劇之屬,都要通過演員扮演人物,運用對話和動作去表現一定長度的故事情節。所不同者,戲曲是運用音樂化的對話和舞蹈化的動作去表現現實生活的,即歌舞的手段。也即人們所熟知的「唱、念、做、打」。
3、離形而取意,得意而忘形
中國戲曲的表現生活,運用了一種「取其意而棄其形」的方式,如中國畫之寫意山水,用縱橫的筆勢去體現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所以,戲曲舞台上才有了紅臉的關羽,白臉的曹操;有了長歌當哭,長袖善舞;有了無花木之春色,無波濤之江河。
4、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中國戲曲作為一種舞台藝術,需要面對一個舞台之狹小與生活之博大的矛盾。戲曲並沒有象話劇那樣用「三一律」的原則對生活進行擠壓以便於表現。而是運用虛擬的手段,製造彈性的時空,又藉助於演員生動的表演和觀眾的想像與理解,來完成對闊大天地的描畫
(10)戲曲藝術的特點是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戲曲的起源:
戲曲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秦漢時代。但形成過程相當漫長,到了宋元之際才得成型。成熟的戲曲要從元雜劇算起,經歷明、清的不斷發展成熟而進入現代,歷八百多年繁盛不敗,如今有360多個劇種。中國古典戲曲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曾先後出現了宋元南戲、元代雜劇、明清傳奇、清代地方戲及近、現代戲曲等四種基本形式。
中國戲曲的精神:
中國戲曲有別於古希臘的戲劇,也有別於歐美近現代的戲劇。因為,中國戲曲是在中國文化氛圍之中創造出來;所以,中國人的政治觀、歷史觀、審美觀已經給中國戲劇貼上了醒目的標簽。雜劇、南戲、雅部、花部的創造,既不是空穴來風,也不是隨心所欲。中國戲曲,是中國文化推陳出新的創造,屬於中華民族以藝術的形式審視過去、解剖現實、嚮往未來的楮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