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陝西文化特色
關於陝西文化特色
關於陝西文化特色 ,世界之大,有很多的地方我們都沒有去過,有很多的人都喜歡在節假日的時候去旅行,去好好看看這個世界的精彩,地大物博的中國不會讓你失望的,以下是關於關於陝西文化特色 。
合陽提線木偶戲
合陽提線木偶戲(又稱「合陽線胡」),地處渭南黃河之濱,與山西西部地區相鄰,是中國北方提線木偶的獨有之秀。
明末清初,號稱「關中八高士」之一的郃陽舉人李灌(向若)對線戲的唱腔、音樂、劇目及木偶製作等方面作了較大改革,使其更趨於完整化、戲曲化。清乾隆、嘉慶、同治年間曾多次前往蘇州、揚州、北京等地演出,影響極大。
該劇種包含了提、撥、勾、挑、扭、掄、閃、搖等技巧和創造性的獨有特技,賦予提線木偶以藝術生命,使之栩栩如生。線戲的唱腔、音樂蒼涼悲壯、委婉細膩,多具秦地特色。樂器演奏擁有錚子、截子等特種樂器別具一格,特色鮮明。傳統劇目意境美妙、文字優美,具有較高的文學性。
解放後,一些劇目被移植改編為舞台劇目,在省內外享有聲譽。該劇種目前人才匱乏,市場蕭條,直接影響了它的進一步發展。如何保護這一傳統劇種,是當前一項極為重要的任務。
陝北說書
陝北說書是西北地區十分重要的曲藝說書形式,主要流行於陝西省北部的延安和榆林等地。最初是由窮苦盲人運用陝北的民歌小調演唱一些傳說故余搏事,後來吸收眉戶、秦腔及道情和信天游的曲調,逐步形成為說唱表演長篇故事的說書形式。
陝北說書的傳統表演形式是藝人採用陝北方言,手持三弦或琵琶自彈自唱、說唱相間地敘述故事。根據伴奏樂器的不同,或稱之為「三弦書」,或稱之為「琵琶書」。
20世紀三四十年代,陝北說書在著名藝人韓起祥等的改造下,發展成一人同時操用大三弦(或琵琶)、梆子、耍板、名叫「麻喳喳」的擊節木片和小鑼(或鈸)五種樂器進行伴奏的曲藝說書形式。
陝北說書的唱詞通俗流暢,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數純曲調比較豐富,風格激揚粗獷,素有「九腔十八調」之稱,其中常用的有【單音調】、【雙音調】、【西涼調】、【山東腔】、【平調】、【哭調】、【對對調】、【武調】等。
陝北說書的傳統節目很多,其中代表性的長篇有《花柳記》《搖錢記》《觀燈記》《鵰翎扇》等,短段有《張七姐下凡》等。從20世紀40年代起,陝甘寧邊區文協成立了說書組,由新文藝工作者林山等幫助韓起祥和其他藝人陸續編演了一些配合革命斗爭的新書目
如《劉巧團圓》《王丕勤走南路》《宜川大勝利》《翻身記》《我給毛主席說書》等。韓起祥和劉緒旺、黨福祥、王進考等是富有影響的陝北說書名藝人。近些年來薯毀咐,陝北說書的發展陷入困境,老藝人們逐漸離世,藝術傳承後繼乏人,急需扶持和保護。
鳳翔彩塑
鳳翔彩塑是一種民間工藝美術品。它是將粘土和紙漿攪拌成塑泥,先制好模子,翻成胎胚涼干,上白色底粉,隨後塗彩,繪畫和上光即成。泥塑大都是空心圓塑體,也有浮雕式的掛件,既是兒童喜愛的玩具,也是陝西的旅遊紀念品。
鳳翔彩繪泥偶屬於陝西省的特產,是一種泥制民間工藝美術品,也是極受兒童喜愛的玩具。其創作基地主要集中在鳳翔城東六道營一帶。
鳳翔彩繪泥塑為陝西省鳳翔縣的一種民間美術,當地人稱「泥貨」。鳳翔縣位於關中平原西部,境內出土的春秋戰國及漢唐墓葬中均有泥塑的陪葬陶俑,可見其泥塑工藝歷史之久。
相傳,明太祖朱元璋打下江山之後,將他的第六兵營解甲歸田,落戶於此,此後這一帶就被稱作「六道營」,流傳至今。
鳳翔彩泥偶品類繁多,大致可分掛件、擺件、手玩件。其大小尺寸不等,大的有30至40厘米的,小的只有幾厘米。20世紀60年代前,六營村及周邊村有三百多戶農家生產泥塑,現在只有胡深、胡新民、胡永興、韓鎖存、杜銀等藝人利用農閑時從事泥塑創作與生產。
鳳翔木版年畫
鳳翔木版年畫產自陝西省關中平原西部的鳳翔縣,是中國知名的木版年畫產區,是中國民間年畫其中的`一大流派,始於唐宋,盛於明清,被國外收藏家贊譽為「東方智慧的結晶」,在世界各著名博物館皆有收藏。
鳳翔木版年畫,主要分為門畫、十美畫、風俗畫、戲劇故事畫、家宅六神畫和窗花畫六類;品種最多的時候有六百多種,現在經過木板年畫的第二十代傳人邰立平數十年的恢復、挖掘、整理和創新的有三百多種。
木版年畫是寶雞民間藝術中一枝古老獨特、別具風採的藝術奇葩,深受關中廣大農村群眾的喜愛。
寶雞的木版年畫主要在風翔,風翔木版年畫繼承、發揚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線條手法,同時吸收了歷代寺廟壁畫、石刻筆法、刀功特點,以線刻為主,線條剛勁有力,簡明質朴,生動大方;
色彩以紅、綠、黃、紫為主,再襯以黑色線條,對比強烈,生活氣息濃郁,形象豐滿逼真。印刷時先用顏色印染天地,再開紅光、塗胭脂、加重彩,後套黑線主版。畫面既和諧朴實,又生動別致。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在陝西這塊黃土地上,由於氣候、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的影響,陝西人(關中人)在衣、食、住、行、東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方式。外地人對此十分好奇,經過匯集稱之為「陝西八大怪「
一、面條像腰帶
「扯麵寬得像褲帶」。扯麵也叫冰冰(讀biang--biang,現代漢語字典上沒有這個字)面,正宗的關中人所做的冰冰面和通常城裡人所吃的扯麵還是有一定區別的。正宗的冰冰面,一根面條寬度可達二三寸,長度則在1米上下,厚度厚時與硬幣差不多,薄時卻如同蟬翼。一根面條足夠一頓飯,而對大飯量的關中人來說,一頓吃8兩、1斤也是輕輕鬆鬆的。
關中人吃面,喜歡將面和硬揉軟、擀厚、切寬。這種面煮熟以後,撈在碗里,無論是澆臊子,還是潑油辣子,吃起來都很光滑、柔軟、熱火、有筋性。既可口又耐飢。人們脖子一伸一縮,呼嚕嚕吞進肚裡,吃飽吃脹,飽嗝一打,頓時渾身上下都是力氣,拉架子車、上山扛石頭,五六個小時不吃不喝也不覺得餓。
二、鍋盔像鍋益
相傳在唐代修乾陵時,因服役的軍人工匠人數過多,往往為吃飯而耽誤施工進度,受到懲罰。於是,有一士兵在焦急之中便把面團放進頭盔里,把頭盔放到火中去烤,而烙成餅。現在算起來鍋盔在陝西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了。
做鍋盔,面要和得很硬,硬得用手都揉不動,要借用木杠來壓揉,然後放在直徑2尺以上的大鍋中慢慢烤制而成。這樣,烙成的鍋盔外脆晨酥,清香可口,放上十天八天也不會變味。鍋盔要數「乾州(今乾縣)鍋盔」好。
三、辣子是道菜
至於說辣子,一般人都以為是湖南人、四川人能吃辣椒。其實四川人只是把辣子當成一種調料,而在陝西「沒潑辣子」卻是一道正經八百的菜餚。就連西安城裡家家戶戶前也是掛滿一串串喜人的紅辣椒。
「油潑辣子」看著紅、聞著香、吃著辣,既能用來調面,又能夾饃吃。人們常說「油潑辣子冰冰面吃著燎(好)乍咧!」
四、碗盆難分開
陝西人(老陝)吃飯,喜歡用一種耀州產的近1尺的白瓷青花大碗,當地人稱為「老碗」。這種老碗甚至比小盆還大,所以往往碗盆難分。
在關中農村,每到吃飯時,村頭、庄前、樹下,男人們就端著大老碗(一碗湯飯外加兩塊饃足有六七兩),蹲在一起,津津有味地邊吃飯邊啦著話,這就是有名的「老碗會」。
在農村,人們勞動強度大,幹活出力多,吃飯也多,所以出門用老碗盛一下就夠了,不用再回家去盛飯,省了不少麻煩。
五、帕帕頭上戴
以前在反映陝西人生活的「西部片」中,經常看到戴羊肚毛巾、身穿對襟夾襖的老漢及老年婦女頭上都戴著(頂著)一塊黑色或白色的帕帕(手帕)。你如有幸到關中農村,這里的形,和你在電影里看到的的一模一樣的。
原來陝西地區盛產棉花,當地人習慣把用棉花織成的手帕戴在頭上,它既可防塵防雨防曬,還可以擦汁擦手和用來包東西,真可謂既經濟又實惠方便。
六、房子半邊蓋
無論是在西安城還是陝西農村,都隨處可見「一邊蓋」的房子。何為一邊蓋?一般的房子房頂為人字形,可是陝西的房子卻是人字的一撇。據說因為陝西干早少雨,所以這一邊蓋的`房子能讓珍跺的雨水全部流到自家的田地里,正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
又因,在近百年來陝西農業發展緩慢,人口卻迅猛增加。農村中原來聚居生活的家庭,因土地面積有限,而人口眾多,住宅緊張,於是便形成了房子「半邊蓋」的歷史。
七、姑娘不對外
據說關中地區土地肥沃,所以極少有人為生存而奔波於他鄉異地。因而有「老不出關(潼關),少不下川(四川)」的諺語,久而久之,不僅男人們不外出遠行,就連姑娘們也不遠嫁他鄉。
八、唱戲吼起來
唱戲,指秦腔。其特點是高昂激越、強烈急促。尤其是花臉的演唱,更是扯開嗓子大聲吼,當地人稱之為「掙破頭」,外地人開玩笑:「唱秦腔,一是舞台要結實,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員身體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觀眾膽子要大,以免嚇壞了」。
1、腰鼓是陝北各地廣泛流傳的一種民間鼓舞形式,尤以延安地區安塞縣,榆林地區的橫山、米脂、榆林等地最為盛行,是陝西民間舞蹈具有較大影響的舞種之一。
安塞腰鼓是陝北腰鼓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種,多在重大節日慶祝、慶典、廟會中演出,在2006 年,「安塞腰鼓」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陝西民歌根據地域特徵和藝術特點分為陝北民歌、陝南民歌和關中民歌。陝北民歌種類繁多,當地俗稱「山曲」或「酸曲」,有信天游、小調、勞動號子、榆林小曲、陝北套曲等 20多個曲種,其中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流傳最廣。
陝南民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紫陽民歌是陝南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曲種,代表性曲目有《郎在對門唱山歌》《南山竹子》等。關中民歌有船工號子、打夯號子、搬運號子等曲種和各種小調。
3、陝西皮影戲起源於漢代以前,發源地在華縣,鼎盛於唐代,又稱「影戲」「影子戲」,流傳於民間,保留著民間說書的歷史痕跡,是近代陝西諸種戲曲的前身。
其唱腔數十種,以老腔、碗碗腔、阿官腔、弦板腔、秦腔五大調較為普遍,輔之陝北、陝南及關中各種道情。皮影戲的傳統劇目有《游西湖》《哪吒鬧海》《古城會》《會陣招親》等。
4、「社火」是陝西民間一種廣泛的、傳統的、規模壯觀的群眾娛樂活動,來源於古代先民對土地與火的崇拜。
陝西「社火」通常在正月、節日盛會或廟會演出,包括鼓樂、芯子、高蹺、竹馬、旱船、秧歌、舞龍、舞獅、花燈等。關中是陝西社火活動最活躍的地區,寶雞更是被譽為「中國社火之鄉」。
5、面花俗稱「花花饃」,屬麵塑藝術,種類有婚禮、喪禮、壽禮、節日花饃。面花起源於漢族民間祭祀活動,源於漢代,成於唐代,盛於宋代
到了明代之後,面花就廣泛流行於民間,清末,北京還出現了專門製作面人的藝人。面花自古盛行於北方民間,形式豐富多彩,品類繁多,其中尤以合陽、華縣面花為佳。
陝西酒文化介紹
西安,喝稠酒的去處,據說,郭沫若1956年來西安時,曾在此處盡享秦地佳餚美味,還喝了稠酒,並且在酒足飯飽以後針對稠酒發表評論曰:「不像酒,勝似酒。」 稠酒是陝西陝北漢族特色的農家自釀酒。
久為人們傳唱的「熱騰騰的油糕擺桌上,滾滾的米酒捧給親人喝」說的正是陝北稠酒,呈米糊狀,渾濁黃稠,如黃河萬里濁水。陝北人也叫它「甜酒」、「渾酒」,又因為製作過程有一個蒸為糕的階段,也叫做「糕酒」。
各家各戶,只在過年時做。做得好的,甜;做得不好,酸。各家各戶的稠酒味道不同,因為酸甜程度各不相同。既有原料的不同,也有工藝的差異。的稠酒是酸甜適度的。 近來陝北稠酒聲名鵲起,以香甜可口綠色保健而走出黃土地,風行於都市之街衢里巷。
稠酒之好,首在普及。在陝北,稠酒是家常飯,更是年茶飯。做稠酒是陝北婆姨們展示廚藝的重要內容之一。雖然沒有「斗酒」之類的評比活動,在一個村子裡,自有公認做稠酒的婆姨。
到臘月做年茶飯的時候,婆姨們常常互相討教,而淳樸的陝北人總會傾囊相授,更有熱心腸婆姨上門指導,甚至越俎代庖。而過年氣氛更為熱烈。年年如此,使陝北稠酒的工藝更為成熟穩定,濃郁的酒香早已溢出了黃土地,飄向神州四方。
稠酒文化悠久,見諸史冊,始於商周時期,至今已三千多年。我國早的醫學文獻《內經》里,曾多次提到「醪醴」,這「醪醴」就是稠酒的前身。原汁不加漿者叫 「撇醅」。《詩經·周頌》里有「為酒為醴」的詩句。
《漢書·楚元王傳》也有元王為穆生設醴的記載,北魏高陽郡太守賈思勰《齊民要術》中稱為「白醪」。 盛唐時期,古長安(今西安市)長樂坊出美酒,在段成式的《酉陽雜俎》中有所反映。而且釀造技藝有了進一步提高,朝野上下,莫不嗜飲。
宋陸游曾說:「唐人愛飲甜酒」。《清異錄》所載「李太白好飲玉浮梁」,指的就是古代的稠酒。 唐代詩人也多有吟詠,如韓愈的「一尊春酒甘如飴」
杜甫的「不放春醪如蜜甜」和他的《飲中八仙歌》里的「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酒和「貴妃醉酒」的酒,就是沒有加漿的「撇醅」稠酒。
稠酒的酒精含量在10度以下,即便是老人和孩子,也可以喝上個一碗兩碗。稠酒可加熱後飲用,加熱時放進糖桂花口感。
㈡ 陝西都有哪些民間藝術
安塞腰鼓、鳳翔泥塑、宜川胸鼓、陝西剪紙、壺口斗鼓等。
1、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陝西省延安市安塞區傳統民俗舞蹈。
安塞腰鼓可由幾人或上千人一同進行,磅礴氣勢,精湛的表現力令人陶醉,被稱為天下第一鼓。1996年,延安市安塞區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腰鼓之鄉。
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Ⅲ-13。
2、鳳翔泥塑
鳳翔彩繪泥塑是陝西省寶雞市鳳翔縣的一種傳統民間藝術,當地人俗稱泥貨。鳳翔縣位於關中平原西部,境內出土的春秋戰國及漢唐墓葬中均有泥塑的陪葬陶俑,可見其泥塑工藝歷史之久。
當地老鄉購泥塑置於家中,用以祈子、護生、辟邪、鎮宅、納福。六營村的脫胎彩繪泥偶由此出名,並代代相傳,成為中國民間美術中獨具特色的精品,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鳳翔泥塑汲取了古代石刻、年畫、剪紙和刺綉中的紋飾,造型誇張,色彩鮮艷,深受人們喜愛。過去逢年過節或趕廟會,當地人以泥塑為禮品,加孩子滿月,長輩要送坐虎。
陝西鳳翔彩繪泥塑以創作毛稿制模、翻坯、粘合成型,經精拋、彩繪、勾線、裝色、上光等數十道工序精製而成。其形態逼真、粗獷誇張、簡練概括、色彩大紅大綠或素描。
其種類主要是座虎、掛虎、五毒、卧牛、十二屬相、豆豆鼓、金瓜、吉虎、鹿羔、鸚鵡等玩具類,八仙、三國、西遊記等神話民俗類。
3、宜川胸鼓
宜川胸鼓是以鼓舞為基礎的一種傳統民間舞蹈形式,它歷史悠久,經由古代戰爭中人們擂鼓助戰,傳遞信號,擊鼓慶捷的形式演變而來,原名花鼓。
「胸鼓」是將類似腰鼓形狀的鼓掛在胸前敲的一種鼓舞形式,有些地方稱為「花鼓」,主要流傳在宜川、洛川和定邊一帶,具有明快,活潑、詼諧、風趣的藝術特色。
4、陝西剪紙
陝西剪紙是歷史悠久的傳統民間藝術形式之一。剪紙是一種鏤空藝術,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其載體可以是紙張、金銀箔、樹皮、樹葉、布、皮、革等片狀材料。
陝西從南到北,特別是黃土高原,八百里秦川,到處都能見到紅紅綠綠的剪紙。那古拙的造型,粗獷的風格,有趣的寓意、多樣的形式,精湛的技藝,在陝西,在全國的民間美術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
5、壺口斗鼓
壺口斗鼓是陝西陝北地區傳統民間傳統鼓舞藝術中獨特的一種藝術形式,源於氣勢磅礴的壺口瀑布旁,流傳於陝西省宜川縣黃河沿岸的壺口鄉、高柏鄉一帶。
「涌來萬島排空勢,卷作千雷震地聲」,這是對壺口瀑布的描寫,也正是壺口斗鼓的寫照。壺口斗鼓融舞蹈、武術、打擊樂為一體,具有高亢昂揚,粗獷豪放,剽悍威武,威猛剛烈等特點。
表現了黃河兒女征服困難的豪情,融合了黃土高原人樂觀奔放、堅韌不拔的性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鳳翔泥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安塞腰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宜川胸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陝西剪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壺口斗鼓
㈢ 陝西文化特色有哪些
陝西文化特色有哪些
陝西文化特色有哪些,每一座城市都有屬於它自己的特色文化,而陝西是中華民族及華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許多人對它有著別樣的情感。以下分享陝西文化特色有哪些?一起來看看。
一、陝西歷史文化
陝西是中華民族及華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早在80萬年前,藍田猿人就生活在這里。1953年在西安城東發現的半坡村遺址,展示出6000年前母系氏族社會的進步和文明。座落在陝北黃陵縣的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陵,成為凝聚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
先後有西周、秦、西漢、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大夏、隋、唐等十餘個政權在陝西建都,時間長達1000餘年,是我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時間最長的省份,長期成為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留下了極為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
省會西安是全國六大古都之一。兩千多年前,以古長安為起點的 「絲綢之路」開通,使陝西成為全國對外開放的發源地,都城長安成為聞名中外的中西商貿集散地。唐代,陝西成為中國與日本、東南亞、朝鮮等國家和地區的文化交流盛地。
迄今,周語、秦裝、唐禮的遺風在這些國家和地區猶存。近現代以來,陝西是響應辛亥武昌首義宣布獨立的首批省份之一,特別是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在陝北領導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奠定了新中國的基石,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
「秦中自古帝王州」。陝西在歷史長河中不僅展現了朝代更替的變化歷程,鑄造了民族盛衰、強弱易勢的歷史印跡,同時,也孕育和創造了豐富深邃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造就了一大批光照千古的文化巨匠,他們為人類留下了燦爛的文化藝術成果。
從西周「制禮作樂」的周公旦,到秦代創制隸書的程邈;漢代大史學家司馬遷及班彪、班固、班昭,關中經學大師馬融;唐代大詩人王維、白居易、杜牧,大書法家柳公權、顏真卿,畫家閻立德、閻立本,訓詁學家顏師古等等:他們的不朽著作和業績,樹起了人類文化史上的巍巍豐碑,廣為世人敬仰。
二、陝西當地特色
陝北的黃土風情,西安、寶雞的關中文化,漢中、安康的陝南風俗各具特色。
秦腔
也稱為「亂彈」,是陝西地方戲的主要劇種,也是我國現存戲曲藝術中最古老的劇種,是京劇、豫劇、川劇、河北梆子等劇種的鼻祖,其唱腔、道白、臉譜、身段、角色、門類和演技均自成體系。其特點是:慷慨激昂,寬音大嗓。以西安易俗社和陝西省戲曲研究院的秦腔最為著名。
皮影戲
是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道具戲之一,通過燈光把雕刻精巧的皮影戲映照在屏幕上,由藝人們在幕後操動影人,伴以音樂和歌唱,是一種深受人民喜愛的古老而又奇特的戲曲藝術。
皮影萌芽於漢,發展於唐,興盛在宋朝。陝西是中國皮影戲的發源地,其皮影之盛行至今仍為全國之冠。陝西皮影不僅唱腔種類繁多,表演技術高超,而且皮影匠人的雕刻技藝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傳統劇目有《會陣招親》、《游西湖》等。
眉戶
眉戶在陝西關中地區最為流行,也為外省如甘肅、寧夏、青海、河南、山西等地群眾所喜歡,它是由民歌脫胎發展而來的。盛行於華陰、華縣地區的稱東路眉戶,西路眉戶最早盛行於眉縣及戶縣,唱腔委婉細膩,優美動聽。眉戶的唱腔音樂有50多個曲牌,可以表現人物在舞台上豐富的`情感和曲折的劇情。
戶縣農民畫
陝西農民畫源於民間,所畫內容多取材於人物、動物、花鳥等,構圖簡潔美觀,注重色彩數量,追求強烈的直觀效果,鄉土風情濃厚,內容健康朴實,給人積極向上的激情。陝西農民畫主要分布在關中的戶縣還有陝北的安塞和洛川。戶縣被譽為「農民畫之鄉」,現有2000多名土生土長的農民畫家,許多優秀作品被國內外藝術館收藏。
陝北剪紙
剪紙俗稱窗花,為聰慧的勞動婦女所創作,她濃縮著古老的黃河地域文化。每逢春節,家家窗上、門上貼滿各式各樣的剪紙,把人們喜慶、歡樂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近年來,這株黃土高原出生的民族藝術之花飄洋過海,深受國外賓朋的歡迎。
鳳翔木板年畫
已有470多年的歷史,紮根於農村。從年畫畫稿、調版、印刷到彩繪,均按農民傳統愛好的造型配色和傳統習慣而研製,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在陝、甘、寧、青、川一帶享有盛名,在國外也有一定影響、。
面花
面花的製作盛行於陝西關中和陝北,當地人稱為花饃。每逢婚喪嫁娶、年節慶典,鄉親們製作出各種各樣造型別致、形態逼真的花饃,或擺茶陳列,或饋贈親朋,既可食用,又是一種獨具地方特色的藝術品。
仿秦兵馬俑
隨著秦兵馬俑的發掘與展出,秦兵馬俑復製品也日漸成為中外遊客理想的紀念品和禮品。其造型逼真,既適宜於藝術館、博物館陳列,也可供家庭陳設、裝飾、饋贈親友。
仿秦銅車馬
秦銅車馬是1980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東側挖掘出土的兩件大型彩繪銅車馬,其工藝精湛,造型生動。仿秦銅車馬造型栩栩如生,能以假亂真。
唐三彩
是在漢代單色釉陶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新品種,是在白底的陶胎上刷上一層無色釉,再用黃、綠、青等色加以裝飾,燒制而成。其色彩鮮麗,光澤柔和,形象逼真。
鳳翔彩繪泥塑
鳳翔彩繪泥塑以造型優美、色彩艷麗、生動逼真而享譽海內外。傳說明代朱元璋的軍隊駐扎此地,士兵大都是江西老表,會制陶手藝。落戶為農後,他們在農閑時做些玩具和禮物,久而久之發展成為今天的彩繪泥塑,成為陝西重要的旅遊紀念品。
陝西的特色有什麼
陝西有很多的名勝古跡,並且還是很多歷史名人的出生地,陝西在上古文明時期就已經是中國的領地,後來一步步的發展,經歷了各種各樣的劃分之後這才有了現在的陝西。
中國人被稱之為炎黃子孫,這個「炎黃」指的是炎帝和黃帝,然而這兩位傑出領袖其實誕生地就是陝西。還有華胥氏,華胥氏是伏羲、女媧等人的祖先,所以說變相來講陝西其實是中國文明的發祥地。除了領導人才,陝西還出現眾多文臣武將,像是鍾馗、倉頡。而陝西之前被稱之為「秦」,後來得名陝西,簡稱為「陝」。
陝西的特色有很多種,有羊肉泡饃、肉夾饃、兵馬俑、長城、黃土高原等等,在教育方面也是很多著名的大學。
陝西省民俗文化
No、1合陽提線木偶戲
合陽提線木偶戲(又稱「合陽線胡」),地處渭南黃河之濱,與山西西部地區相鄰,是中國北方提線木偶的獨有之秀。
明末清初,號稱「關中八高士」之一的郃陽舉人李灌(向若)對線戲的唱腔、音樂、劇目及木偶製作等方面作了較大改革,使其更趨於完整化、戲曲化。清乾隆、嘉慶、同治年間曾多次前往蘇州、揚州、北京等地演出,影響極大。
該劇種包含了提、撥、勾、挑、扭、掄、閃、搖等技巧和創造性的獨有特技,賦予提線木偶以藝術生命,使之栩栩如生。線戲的唱腔、音樂蒼涼悲壯、委婉細膩,多具秦地特色。樂器演奏擁有錚子、截子等特種樂器別具一格,特色鮮明。傳統劇目意境美妙、文字優美,具有較高的文學性。
解放後,一些劇目被移植改編為舞台劇目,在省內外享有聲譽。該劇種目前人才匱乏,市場蕭條,直接影響了它的進一步發展。如何保護這一傳統劇種,是當前一項極為重要的任務。
No、2陝北說書
陝北說書是西北地區十分重要的曲藝說書形式,主要流行於陝西省北部的延安和榆林等地。最初是由窮苦盲人運用陝北的民歌小調演唱一些傳說故事,後來吸收眉戶、秦腔及道情和信天游的曲調,逐步形成為說唱表演長篇故事的說書形式。
陝北說書的傳統表演形式是藝人採用陝北方言,手持三弦或琵琶自彈自唱、說唱相間地敘述故事。根據伴奏樂器的不同,或稱之為「三弦書」,或稱之為「琵琶書」。到20世紀三四十年代,陝北說書在著名藝人韓起祥等的改造下,發展成一人同時操用大三弦(或琵琶)、梆子、耍板、名叫「麻喳喳」的擊節木片和小鑼(或鈸)五種樂器進行伴奏的曲藝說書形式。
陝北說書的唱詞通俗流暢,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曲調比較豐富,風格激揚粗獷,素有「九腔十八調」之稱,其中常用的有【單音調】、【雙音調】、【西涼調】、【山東腔】、【平調】、【哭調】、【對對調】、【武調】等。
陝北說書的傳統節目很多,其中代表性的長篇有《花柳記》《搖錢記》《觀燈記》《鵰翎扇》等,短段有《張七姐下凡》等。從20世紀40年代起,陝甘寧邊區文協成立了說書組,由新文藝工作者林山等幫助韓起祥和其他藝人陸續編演了一些配合革命斗爭的新書目,如《劉巧團圓》《王丕勤走南路》《宜川大勝利》《翻身記》《我給毛主席說書》等。
韓起祥和劉緒旺、黨福祥、王進考等是富有影響的陝北說書名藝人。近些年來,陝北說書的發展陷入困境,老藝人們逐漸離世,藝術傳承後繼乏人,急需扶持和保護。
No、3鳳翔彩塑
鳳翔彩塑是一種民間工藝美術品。它是將粘土和紙漿攪拌成塑泥,先制好模子,翻成胎胚涼干,上白色底粉,隨後塗彩,繪畫和上光即成。泥塑大都是空心圓塑體,也有浮雕式的掛件,既是兒童喜愛的玩具,也是陝西的旅遊紀念品。
鳳翔彩繪泥偶屬於陝西省的特產,是一種泥制民間工藝美術品,也是極受兒童喜愛的玩具。其創作基地主要集中在鳳翔城東六道營一帶。鳳翔彩繪泥塑為陝西省鳳翔縣的一種民間美術,當地人稱「泥貨」。鳳翔縣位於關中平原西部,境內出土的春秋戰國及漢唐墓葬中均有泥塑的陪葬陶俑,可見其泥塑工藝歷史之久。
相傳,明太祖朱元璋打下江山之後,將他的第六兵營解甲歸田,落戶於此,此後這一帶就被稱作「六道營」,流傳至今。
鳳翔彩泥偶品類繁多,大致可分掛件、擺件、手玩件。其大小尺寸不等,大的有30至40厘米的,小的只有幾厘米。20世紀60年代前,六營村及周邊村有三百多戶農家生產泥塑,現在只有胡深、胡新民、胡永興、韓鎖存、杜銀等藝人利用農閑時從事泥塑創作與生產。
No、4鳳翔木版年畫
鳳翔木版年畫產自陝西省關中平原西部的鳳翔縣,是中國知名的木版年畫產區,是中國民間年畫其中的一大流派,始於唐宋,盛於明清,被國外收藏家贊譽為「東方智慧的結晶」,在世界各著名博物館皆有收藏。
鳳翔木版年畫,主要分為門畫、十美畫、風俗畫、戲劇故事畫、家宅六神畫和窗花畫六類;品種最多的時候有六百多種,現在經過木板年畫的第二十代傳人邰立平數十年的恢復、挖掘、整理和創新的有三百多種。
木版年畫是寶雞民間藝術中一枝古老獨特、別具風採的藝術奇葩,深受關中廣大農村群眾的喜愛。
寶雞的木版年畫主要在風翔,風翔木版年畫繼承、發揚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線條手法,同時吸收了歷代寺廟壁畫、石刻筆法、刀功特點,以線刻為主,線條剛勁有力,簡明質朴,生動大方;色彩以紅、綠、黃、紫為主,再襯以黑色線條,對比強烈,生活氣息濃郁,形象豐滿逼真。印刷時先用顏色印染天地,再開紅光、塗胭脂、加重彩,後套黑線主版。畫面既和諧朴實,又生動別致。
No、5陝北秧歌
陝北秧歌是流傳於陝北高原的一種具有廣泛群眾性和代表性的傳統舞蹈,又稱「鬧紅火」、「鬧秧歌」、「鬧社火」、「鬧陽歌」等。它主要分布在陝西榆林、延安、綏德、米脂等地,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其中綏德秧歌最具代表性。
綏德可謂陝北秧歌的中心,那裡的農村至今仍保留傳統的秧歌表演程式、禮俗和風格特色,其中既有古代鄉人驅儺的「神會秧歌」、「二十八宿老秧歌」,也有1942年之後才興起的新秧歌。
秧歌表演者常有數十人,有的多達近百人,在傘頭的率領下,踏著鏗鏘的鑼鼓,和著嘹亮的嗩吶,作出扭、擺、走、跳、轉的動作盡情歡舞。沉浸在歡樂愉快的喜慶氣氛中的陝北高原秧歌表演十分紅火。
陝北秧歌在1942年的延安新秧歌運動中成為主角,被賦予了新的精神風貌和時代內容,並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而傳遍全國。
陝北秧歌表現了陝北群眾質朴、憨厚、樂觀的性格,具有突出的歷史文化價值。
No、6安塞剪紙
安塞剪紙是流行於陝西省安塞縣的一種漢族民間藝術。大凡喜慶的日子,安塞婦女都要鉸剪紙、貼窗花。臘月天,婦女們圍在一起,早早就為春節剪紙,臨近年關,家家戶戶新糊的潔白窗戶紙上貼滿了紅紅綠綠的剪紙。這樣,一個村子就是一個剪紙藝術展覽會。
安塞剪紙不僅造型美觀,剪工精緻,而且具有深邃的歷史文化內涵,包含了美學、歷史學、哲學、民俗、考古學、文化人類學等多方面的內容,被譽為「地上文物」和文化「活化石」。安塞剪紙形式多樣,風格淳厚凝煉,線條粗獷明快,寓意單純質朴,充滿對平安吉祥的祈望之情。
安塞剪紙,在內部裝飾上,以隨意裝飾和意象裝飾為主,有時用意象和具象裝飾相結合,一般常用的裝飾紋樣有鋸齒紋、月牙紋、紡錘紋、菱形紋以及雲勾、萬字、富貴、磚包城等。剪法上分雙鉸、單鉸和零鉸。
雙鉸,即折鉸,剪一些對稱圖案和局部對稱紋飾;單鉸,凡不能對稱剪的形象,就用單鉸。雙鉸和單鉸相結合,是安塞剪紙的傳統鉸法。零鉸,是將一幅剪紙局部形象分開單獨剪出,然後在紙上拼成完整的圖案。剪紙作者多不畫草稿,而是大刀闊斧,剪隨心走,信手剪來。安塞剪紙寄情寓意,頗有講究。
No、7茯磚茶製作技藝
茯磚茶,已有600年歷史,其前身為陝西「涇陽磚」。茯磚茶約在公元1368年即朱元璋洪武元年前後問世,因它的效用類似土茯苓,形似磚塊,故名「茯磚茶」。2008年,茯磚茶製作技藝入選中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茯磚茶是黑茶的一種,它是用黑毛茶加工而成,基本工藝流程分為原料選配、篩制加工、汽蒸渥堆、蒸茶加汁、壓制定型、發花乾燥。
茯磚茶對於消膩去脂有獨特功效,需要通過特殊的「發花」工藝,以使磚體內密布「金花」密布,這也是茯磚茶最具特色的工藝。「發花」的實質是通過控制一定的溫濕度條件,促使優勢菌冠突散囊菌的生長繁殖,產生金黃色的閉囊殼,俗稱「金花」,它在茯磚茶的含量與茶葉滋味、香氣密切相關,能直接影響茯磚茶的品質。
這些民俗文化的歷史都有一定的歷史,時間總是能沉澱很多好的東西,這些文化和民俗不僅只是表面的雕塑,剪紙,或者舞蹈,它同時還體現了人們的智慧,歷史,還有人的感情。
㈣ 陝西民俗文化有哪些陝西民俗文化介紹
1、陝西民俗文化有鼓樂、芯子、高蹺、竹馬、旱船、秧歌、舞龍、舞獅、花燈等。陝北的佳縣、洛川、榆林等地稱社火為「打社火」,「地儺子」,陝南的商南、洛南、商縣等地稱社火為「花燈會」,關中扮演社火則被稱為「耍社火」,「耍獅子」,「耍龍燈」,「耍竹馬」等。
2、陝西是中華民族文化發祥地之一,陝西歷史悠久、民風質朴,從古至今流傳並繼承了許多燦爛的文化藝術產物,民俗文化豐富而獨特,其豐厚的歷史底蘊,孕育了多姿多彩、瑰麗奇特的民俗文化。秦腔、皮影戲、眉戶、唐三彩,這些都是陝西日積月累的歷史文化結晶。
3、秦腔也稱為「亂彈」,是陝西地方戲的主要劇種,也是我國現存戲曲藝術中最古老的劇種,是京劇、豫劇、川劇、河北梆子等劇種的鼻祖,其唱腔、道白、臉譜、身段、角色、門類和演技均自成體系。其特點是慷慨激昂,寬音大嗓。
㈤ 西安獨有的文化特色有哪些
1、西安鼓樂
西安鼓樂是千百年來流傳在西安(古長安)及周邊地區的民間大型鼓樂。在古長安及周邊地區,尤其是秦嶺北麓的眾多寺廟和道觀,這些廟、觀的廟會活動和多家民間樂社是西安鼓樂得以生存的基礎。
西安鼓樂是我國古代音樂的重要遺存,它特有的復雜曲體和豐富的特性樂匯、旋法及樂器配置形式成為破解中國古代音樂藝術謎團的珍貴佐證;它大量的傳譜曲目豐富了中華音樂文化寶庫,將為我國民族音樂文化的進一步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㈥ 陝西非物質文化遺產
陝西非物質文化遺產有:
1、西安鼓樂,流傳於西安(古長安)及周邊地區的傳統音樂,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段明。西安鼓樂源於唐代燕樂,之後又融入了宮廷音樂,安史之亂期間隨宮廷樂師的流亡而流入民間。西安鼓樂至孝燃知今仍然保持著相當完整的曲目、譜式、結構、樂器及演奏形式。
西安鼓樂曲目豐富、內容廣泛、調式風格多異、曲式結構復雜龐大,演奏形式有坐樂、行樂,其中還包括有套曲、散曲、歌章、念詞等。2009年9月30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阿布扎比會議上,西安鼓樂成功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品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西安鼓樂,網路-綏米嗩吶,網路-白雲山道教音樂,網路-宜川胸鼓,網路-華陰迷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