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沉香文化是什麼樣的
中國人很早就把博大精深的沉香文化應用在日常生活中。一炷沉香、兩甌茶,朋友聚會時聞沉香、品茗、彈琴、作畫,案前要焚沉香助興,甚至連洗澡時也有沐沉香的習俗。到了唐代,沉香道已經很盛行,宋元時期更是和茶道、花道、掛畫並稱為中國人的「四雅」。
在華夏民族的歷史上,沉香的使用幾乎涵蓋了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屬精神范疇,又屬物質范疇。從人類衣食住行的生存環境追溯到遠古先民的生活,從民間崇拜祭祀乃至社會各群體與沉香的關系,可以將沉香文化體系定位在中國沉香道這個座標。沉香道是華夏民族與自然和諧的智慧結晶,展現出大自然之美與人性化沉香韻的傳承歷史,留住了祖輩人的驚喜、愉悅、以至愛和夢想。
中國傳統優秀文化行列中沉香道佔有相當重要的成分。沉香之所以成為道,是大自然芳沉香物質數千年來作用於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中,未因朝代和政治變遷而消亡;它凝聚民族情感、鏈接公共意識、展現社會再生活力、傳承歷史文化的生命特徵正是道的博大精深之處。從華夏文明初創迄今,塑造中華民族的靈魂和氣質的也是人與自然相和諧的文化史,它的理論框架,讓全世界的人望其項背。
追溯道文化的歷史,華夏人文初祖創說的太極模式。一個黑點一個白圈代表恆定,一個白魚和一個黑魚互抱互回代表恆動。恆動的陰陽魚承載著恆定的黑白魚眼,形成了黑中有白,白中有黑生生不息的陰陽運動模式。這個運動模式平面地、簡明地、樸素地揭示了宇宙大自然的運動規律,相對與絕對的對立統一觀,是道文化的自然觀,哲學觀。所以我們說陰陽太極圖即是道。它為中國的傳統文化開創了一條巨河大川,容納了萬象自然。中國的沉香文化在萬象自然中形成的沉香道體系,正是老子《道德經》中講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產物。
中國沉香是一個古老而又全新的理念。它源自岐黃故里的醫文化,所以甘肅東部的慶陽是中國沉香道的發源地。中國的沉香文化博大精深,將此升華為一種完整的文化體系,尋找出一種憑借理由,將它納入「道」的范疇,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重視和學術界的爭鳴,作為岐黃故里的我們責無旁貸地擔當起探索、研究、發掘它的責任。這種責任感促使我們翻閱了大量的資料,研究了方方面面原始素材,於是我們在慶陽市連續六屆端午沉香包民俗文化節的成功舉辦中得到啟迪,「沉香」的文化資源為我們提供了不少有益經驗,為此書的編寫找到了一個切入口、生發地,讓我們看到了沉香文化的廣闊道路和輝煌前景。
沉香博大精深,並不只是狹隘地指佛道所供的沉香。從沉香道在中國的歷史來看,漢代之前用沉香是以湯沐沉香、禮儀沉香為主,漢魏六朝博山式的熏沉香文化大行其道。隋唐五代用沉香的風氣更盛,東西文明的融合,豐富了各種形式的行沉香諸法。宋元時,品沉香與鬥茶、插花、掛畫並稱,為上流社會優雅生活中怡情養性的「四般閑事」。至明代,沉香學又與理學、佛學結合為「坐沉香」與「課沉香」,成為叢林禪修與勘驗學問的一門功課。清三代盛世,行沉香更加深入日常生活,爐、瓶、盒三件一組的書齋案供以及沉香案、沉香幾成為文房清玩的典型陳設。但到後來,隨著國勢的衰退以及西方文化的侵入,沉香道日漸退出貴族和文人的清閑生活。到如今,更是乏人知曉「沉香道」一詞,令人扼腕。
我國早在記載夏、商、周三代歷史的《尚書》之中,就已談到「沉香的精神層面」,所謂「至治馨沉香,感於神明。」又說「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古人董說(若雨)所著《非煙沉香記》,提到所謂的「振靈之沉香」。他說﹕「……振靈沉香屑,是能熏蒸草木,發揚芬芳……振靈之沉香成,則四海內外百草木之有沉香氣者,皆可以入蒸沉香之鬲矣!振草木之靈,化而為沉香,故曰振靈。」由此可知古人對於沉香氣的闡釋,已經不只是物質、官能層面的東西而已。
《聖經.出埃及記》之中,上帝指導梅瑟(摩西)製作「聖沉香」,吩咐他要把沉香製成「純潔和神聖」的東西,將它當成「聖物」看待,由此可以看出古希伯來人對於「沉香」的重視程度,沉香已經超越了官能享受的范圍,成為一種精神的象徵。
《維摩詰經.沉香積佛品第十》也提到筆者稱之為「沉香的理想國」的遙遠地方。這個國度距離我們所住的「婆娑世界」有四十二恆河沙之遙,眾沉香國里的如來,佛號「沉香積」,在這個佛土裡上,亭台樓閣充滿著沉香氣,土地是沉香的,花草園林也都會產生沉香氣,佛菩薩們所吃的是沉香氣,毛孔當然也散發著妙沉香。這是個完全籠罩著沉香氣的「清凈樂土」,所以說「其國沉香氣,比於十方諸佛世界人天之沉香,最為第一。」如此可愛的「沉香道的理想國」能不令人嚮往嗎?或許今天提倡「環保」的人士,應該以這個「沉香道的理想國」為追求的目標吧
沉香,還是有它的價值。如果覺得,希望得到能夠想的更持久的沉香,不如上香至尊沉香看看,那你品質高,做工也好,一定物超所值。
『貳』 中國沉香文化詳細講解
自古以來,香就是以兩種意義存在並發展的,一是祭祀,一是生活。其中,生活用香的歷史十分悠久,據史料記載,早在4000到5000年前就已經出現了作為生活用品的陶薰爐。
先秦時候,生活用香在一定范圍內流行開來了,包括佩戴香囊、插戴香草、沐浴香湯等方式。西漢開始,生活用香逐漸普及起來,在王公貴族之間流行起來。到東漢前期,生活用香的原料豐富起來,出現了沉香。到了北宋,普通老百姓也都大量使用生活用香了
宋代之後,香成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一個部分。在居室廳堂里有薰香,各式宴會慶典場和也要焚香助興,而且還有專人負責焚香的事務;不僅有熏燒的香,還有各式各樣精美的香囊香袋可以掛佩,製作點心、茶湯、墨錠等物品時也會調入香料;集市上有專門供香的店鋪,人們不僅可以買香,還可以請人上門作香;富貴之家的婦人出行,常有丫鬟持香薰球陪伴左右;文人雅士不僅用香,還親手制香,並呼朋喚友,鑒賞品評。
生活用香的范圍很廣,可以用於室內薰香、衣被薰香、客廳書房薰香、宴會慶典薰,還可以用於個人身體的養生清潔,在各種場所都適合使用,涉及到人們日常生活的飲食、讀書、工作、休養、居住等環節。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的日益富庶,生活質量日漸提高,薰香在許多城市裡普及開來。如今一些城市裡流行的薰香方式,主要有香薰美容、香薰療法,以及日常家居中的薰香。這類薰香的費用,一般都較昂貴,實屬一種中等以上收入人家的身心享受。於是許多人就將這種薰香的習氣,看成新貴的一種象徵。而在所有生活薰香的原料中,沉香依舊是最高貴的品種。
什麼是香道?簡單地說,就是從香料的熏點、塗抹、噴灑所產生的香氣、煙形中,形成令人愉快、舒適、安詳的氣氛。配合富於藝術性的香道具、香道生活環境的布置、香道知識的充實,再加上典雅清麗的點香、聞香手法,經由以上種種引發回憶或聯想,創造出相關的文學、哲學、藝術的作品。使人們的生活更豐富、更有情趣的一種修行法門,就叫做香道。
說起香道,香道還是一門養心的學問,可惜在中國,了解香道的人太少了,想更多的習練香道,還要去日本。在國內,很少聽到有朋友提香道,即便是注重生活品位的上海,玩香道的人也寥寥。
香道與花道、茶道並稱日本的「雅道」。現在提起香道,大多數人以為是源自日本,其實,香道的淵源來自於中國。「但是在中國已經找不到香道的一點痕跡。」現在,香道在日本頗為盛行,在日本,在世界500強名錄中的企業老總們80%都是香道成員,香道已成為一種生活的藝術和學問。但現在,中國精於此道的人卻極少。
中國的香文化源遠流長。據史書記載,自春秋時就有香的痕跡,盛唐發展至一定高度,在宋朝更是形成了規模。在文人墨客的聚會中,聞香、斗香等活動成為必不可少的文化活動。名人雅士欣賞沉香耐人尋味的韻味,享受優雅豐盛的生活內涵與情趣。中國人對香的痴迷直到清朝末年,隨著國勢動盪,士大夫精神漸漸隕落,對香的迷戀也日漸式微。香之藝術開始在一水之隔的日本漸漸盛行。
香是自盛唐僧人鑒真東渡時傳入日本的,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語》多次提到的熏香盛會,就是描述貴族們學習「唐人」的樣子,經常舉行「香會」或稱之為「賽香」的熏香鑒賞會。這也是唐朝的熏香又經「和風」熏陶而形成的一種風習。6世紀,京都進入了東山文化時代,在精通技藝的足利義政將軍的支持與庇護下,大體上奠定了今日日本香道的基礎。
事實上,類似日本「香道」這種香文化除了中國、日本以外,其他文明古國也曾出現過。古代雅典的香料商店實際上成為各階層人士的集會場所,政治家、哲學家、藝術家,以及社交界的知名人物頻繁出入,成為熱鬧的社交活動中心。香的知識成為每個到此場所的人所必備, 「香氣鑒賞會」逐漸深化成各種各樣的「香道」。古羅馬也有相似的情形,只是都沒有像中國和日本那樣流傳下來。
今天,在日本,香道不但是企業老總們休閑放鬆的絕佳選擇,也成為日本女性提升自己修為與涵養的一種方式。
因為比較特別,所以還是比較容易鑒別的。因為自己有在 香至尊 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