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日本是動漫強國,日本動漫有哪些特色
日本動漫的創作,極其富有民族特色也富有感染力,藉助動漫文化,日本還成了亞洲第一的文化輸出國。接下來,讓我們來歸納下動漫文化的特點,探討動漫中的日本文化和價值觀,來看看其文化特徵。
許多動漫里都注入了本國文化精髓,一個個帶有民族文化特徵的「文化種子」被播撒到了作品中。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奧義,市井中喜聞樂見的事以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的描繪,使日本文化與日本動漫融合。我們經常能在日本動漫作品中發現櫻花、和服、相撲、日式建築、生魚片、日本茶道、富士山等這些極具日本特色的日本文化象徵。
Ⅱ 日本的動漫發展分哪幾個階段,各自的特點如何
日本動漫,是日本動畫(Anime)和日本漫畫(Manga)的合稱,日本動漫憑著劇情的創新和趣味性在全球佔有著重要地位,是世界動漫文化的領軍人。
日本是典型的動漫強國,其動漫發展的模式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而不失創新和吸引力。動漫是日本的重要產業鏈,在全球鮮有對手。日本動漫的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4個階段:萌芽期、探索期、成熟期、細化期。
1、1917—1945——萌芽期
這段時期的前期因日本受到法國自然主義的影響,主要是以世界名著為題材。從作品本身看,雖然製作簡單粗糙,動畫形象單一呆板,內容簡單,但是日本動畫界一直在追趕歐美,盡管速度緩慢卻始終在不斷進步。
這一時期後期,日本動畫開始向教育動畫領域發展,在日本文部省的支持下艱難的生存。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使日本國內的「軍國主義」情懷極度高漲,因此動畫題材也注重對「軍國主義」的宣傳與誇耀。
2、1946—1973探索期
1945年,日本戰敗後,反戰題材的動畫影片頗受歡迎並且影響深遠,期間的代表人物是被日本動畫界譽為「怪人」的動畫大師——大藤信郎,他把流傳在中國數千年的皮影戲和日本獨有的千代紙結合起來繪制動畫。
在思想上也摒棄了早期「軍國主義」情懷,開始注重世界和平、人間親情的開發與運用。在這一時期的後半段,具有「草根」特色的「邊緣人」題材開始得到歡迎。
3、1974—1989成熟期
1974年,日本動畫進入了成熟期。
70年代初期,日本涌現出大批科幻機械類動畫(即Science Fiction動畫,簡稱SF類動畫)的動畫大師,代表人物有松本零士、富野由悠季、河森正治、美樹本晴彥等。
同期的宮崎駿擺脫了SF類動畫風格的局限,以劇場版動畫為契點,走出了一條「宮崎駿式」的唯美、自然、清新的風格,傳達著天、地、人、神的和諧。影片的思想觸及人類心靈的深處,啟發著人對神的敬畏,對生命的思考。
4、1990至今細化期
在20世紀90年代,日本動畫產業的進一步完善,日本動畫的種類、形式、內容、題材以及從業人員發生了明顯的細化。隨著動畫風格的多樣性,日本動畫進入細化階段。
在這一期間,日本動畫的種類豐富多樣。有以淺香守生為代表的美少女動畫;有以大地丙太郎為代表的搞笑動畫;另外,押井守創作的《攻殼機動隊》,自成一種風格,以得到觀眾的認可;今敏創作的《千年女優》,採用了撲朔迷離的敘事手法,探索了一種全新的動畫表達方式。
總之,日本動畫以「機器人」、「美少女」為契點,走出了一條獨特的深具自身民族特色的動畫之路。
日本的動漫的相關內容
發展階段:
「二戰」後的半個多世紀以來,漫畫在日本的社會地位及人們對它的認識在不斷變化。手冢治蟲把日本現代漫畫發展劃分為六個階段。
第一階段(二戰後的頭十年):「玩具時代」,漫畫只是供孩子娛樂的道具。
第二階段:「清除時代」,漫畫被視為低俗淺薄的讀物。
第三階段:「點心時代「,父母和教師勉強允許孩子可以在不妨礙學習的條件下看一點漫畫。
第四階段:「主食時代」,1963年TV動畫《鐵臂阿童木》在電視上連續放映,許多家庭中的大人和孩子一起觀看,漫畫得到社會肯定。
第五階段(二十世紀70~80年代中期):「空氣時代」,漫畫已經成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六階段(二十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記號時代」,漫畫成為青少年之間相互溝通的記號。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日本動漫
Ⅲ 動漫造型的特點是什麼
1、寫實表現:寫實表現形式強調對客觀事物的描摹,具有很強的真實性。它繼承了寫實繪畫的表現風格,要求設計者有較高的寫實功底,充分了解表現對象的結構與造型,靈活把握光色的原理。
2、誇張變形的表現:動畫角色形象的誇張是基於生活中的人物、動物原型。設計者通過豐富的想像和歸納概括的能力將其典型的特徵和個性呈現出來。
(3)日本動畫的藝術特徵有哪些擴展閱讀:
動漫大師
1、宮崎駿
宮崎駿可以說是日本動畫界的一個傳奇,是第一位將動畫上升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同時也是日本三代動畫家中,承前啟後的精神支柱人物。宮崎在打破手冢巨人陰影的同時,用自己堅毅的性格和永不妥協的奮斗又為後代動畫家做出了榜樣。
2、手冢冶蟲
日本漫畫之神-沒聽說過手冢治蟲的人,就等於不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comics(漫畫)一樣。手冢治蟲雖說不是漫畫的代名詞,但卻是世界漫畫發展史上最偉大的畫師之一。
Ⅳ 日本動畫的民族特點和藝術特徵
日本民族的藝術特徵
——讀《菊與刀》》《日本人的縮小意識》等
作者:sstone
著名的作曲家譚盾在2002年除了創作了電影《英雄》的主題音樂外,還創作了一部在日本上演的歌劇《茶》。譚盾在談到這部歌劇時曾這樣說了一句:「日本人的茶使得他們的生活更加藝術化、中國人的茶使他們的藝術更加生活化,這兩點都很迷人。」
譚盾創作《英雄》主題曲的故事,便是這種「一根筋」的最好註解。《英雄》中需要鼓曲,譚盾選中了日本的鼓童樂隊。該樂隊在日本一個偏遠的小島上,他運用了飛機、火車、汽車、輪船等各種交通工具才來到這個小島。上島之後,「鼓童」們和譚盾們先不談工作,整天的喝酒聊天過得像陶淵明一樣無憂無慮。就這樣過了半月,直到忘了今夕是何夕,才拿起鼓棰一揮而就。譚盾頓時覺得丫們真牛。這就是他所說的「使得他們的生活更加藝術化」。
無獨有偶,譚盾講述了另外一個故事:一位日本音樂製作人和他到北京的錄音棚錄音。他們請了一批北京最出色的演奏家。到了時間,一幫中國音樂家出現了。他們穿著老頭衫、大褲衩,扇著扇子,一進錄音棚就吵鬧著要圈人打牌。日本的音樂製作人很納悶,「他們就是請來的演奏家嗎?」。結果,一試音,效果非常好。——我覺得這才叫牛,這就是他所說的「使他們的藝術更加生活化」。
不過,那位「上帝管兩頭,我管中間」的李敖可不這么認為。他在談到中國的「麻將」時,說了大抵和譚盾差不多的話,卻有不同的言下之意:「麻將軍征服了中國還不過癮,在光緒三十三年(1907),又繼薛平貴之後,開始東征。不料日本這個民族,卻與咱們迥異:第一、日本人勤勞,沒有這么多閑工夫來浪費,所以麻將就流行不起來;第二、日本人入『道』之風太濃,本來賞花、釣魚、喝茶、寫字、下棋等等清爽之事,都被日本人『花道』、『釣道』、『茶道』、『書道』、『棋道』等等認真起來,麻將一門,也不例外。日本有『麻將聯盟』,有最高手川崎備寬,高居『麻將八段』,在馬虎成性的中國人看來,麻將被這樣送入『魔道』,有何趣味?至於佐藤弘人寫什麼『麻將』哲學,在中國人看來,更屬自找麻煩。大概日本人的認真,使人倒掉了胃口,麻將之不能取代『角抵』而成為日本國戲,理當在此。」
那位頗樂於解剖中國人的柏楊就曾被日本人「生活的藝術化」大大的倒了一次胃口。這位曾被人詢問「你們河南人是不是從不洗澡?」的中國人,在慕尼黑的街上吃早點時偏偏選擇了一家日本人開的咖啡店。「這兩個世界上最講究的民族,結合在一起,一塵不染的小店和女店員,像一座仙女住的冰宮。」以至於「我大為緊張,渾身一百個不舒服,吃了半杯咖啡,就踉蹌逃走。」——柏楊這是在說中國人的臟,正如他所說,從日本料理店移駕到中國料理店就好象「從寂寞的雪原,跳進馬廄」——套用一句當下頗為惡俗的話——一個是「陽春白雪」,一個是「下里巴人」。實際上在「白雪」和「巴人」的背後,正是兩個民族對待藝術與生活關系的態度之差異。
為什麼日本人對待藝術的觀念趨於純粹與極端。我覺得這和魯恩.本尼迪克特在《菊與刀》中所說的日本人對善惡關系的淡化,以及日本人所缺乏「仁」的限制是有關的。正如本尼迪克特所說:「在日本人的哲學中,肉體不是罪惡。享受可能的肉體快樂不是犯罪。精神與肉體不是宇宙中對立的兩大勢力,這種信條邏輯上導致一個結論,即世界並非善與惡的戰場。」——善與惡的混淆使日本民族在個性的發展中缺乏限制與規范,而「仁」這一概念的缺失則是「善惡不分」的根本原因。「七世紀以來,日本一再從中國引進倫理體系。『忠』、『孝』原來都是漢文。但是,中國人並沒有把這些道德看成是無條件的。在中國,忠孝是有條件的,忠孝之上還有更高的道德,那就是『仁』,通常被譯作『benevolence』(慈愛、博愛),但它的含義幾乎包羅了西方一切良好的人際關系。父母必須具有『仁』。統治者如果不『仁』,人民可以揭竿而起,反對他。『仁』是忠義的先決條件……中國倫理學的這一前提,日本從未接受。」不管日本學者將日本對「仁」的排斥歸結為天皇制,還是自滿的總結出「這種道德律對中國人是好的,因為中國人的劣根性需要這種人為的約束手段」,這樣的現實都導致了日本人在審美方式上的極端化、純粹化。
這種審美上的極端和純粹在設計上的體現就是一種設計審美和設計方法上的偏執趨勢。這其中既有量的追求亦有質的引導。例如對「世界最小的」的追求(有別於中國人對「世界最大的」的幻想),充分體現出日本人在體量上的一種極端認同。在韓國學者李御寧的著作《日本人的縮小意識》中,曾經有這樣描寫過日本匠人和普通人的製作奇觀:世界上最小的飛機模型,長1.6厘米、寬1厘米;世界上最小的摩托車,長17.5厘米、重1.7公斤(作者還可以騎著它短暫行駛);在一粒米上寫了600個字,一粒芝麻上寫了160個字,一粒大豆上寫了3000個字——此類奇技淫巧類似與中國的「鼻煙壺文化」。但不同的是,日本人的「縮小意識」是一種普遍行為。即如日本東京大學芳賀徹教授所說:「日本人的『縮小意識』——即從一寸法師到盆栽、庭院、茶室……俳句,始終尋求小的東西,總是要千方百計的「縮小」,這才是日本人行為的根基。這種意識轉化為微型電子技術的高度發展,導致日本經濟之繁榮。」正因為如此,在日本這塊土地上誕生了像「隨身聽」、「數碼相機」這樣的精密型、微縮型的電子產品。盡管李御寧認為「歐美型產業的殖民主義走向末路,節約倍受重視的目前,日本的『縮小意識』之經濟暫時還持有生命力。」(《日本人的縮小意識》)但顯然,這樣一種「縮小意識」是不會過時的,它符合經濟發展的可持續原則,符合設計中所說的三「RE」原則(Rece Reuse Recycling)。
此外,在設計審美的形式語言上即在質的最求方面,日本設計體現出強烈的極端化原則:日本電影既可以純美的像櫻花一樣,也可以充滿了暴力和混亂。僅以武打電影為例:中國武打片的暴力美學是「舞武不分」,在運動中體現書法般的節奏。而在日本的武打片中則將暴力美學發展到了一個極端,所有運動均被省略只剩下了啟、承、轉、合等幾個運動的節點。通常我們所能看到的情況是:兩位決斗者凝神相視、木然而立,突然在一個契機拔劍相向,在幾乎沒有任何接觸的情況下兩者擦肩而過,鶴然落下且再次凝固——第一個發出笑聲的必然第一個倒下。這樣極端的省略體現在各個藝術和設計門類中。安藤忠雄的建築、三宅一生的服裝等等無不體現出日本設計師對自己所關注的設計元素一根筋似的喜愛。
日本人的偏執和堅持創造了獨特的日本文化,但我總覺得在這種美是一種凄美,總覺得在純白的櫻花後面看得到一抹猩紅的血色。魯恩.本尼迪克特和李御寧給了我們很多解釋,但我總覺得再復雜、詳盡的解釋也是如此貧乏無力,這個民族如此復雜以至讓中國人失去了研究它的興趣。
補充日期: 2003-06-01 22:13:56
《菊與刀》我看了好幾個月才看完…………
寫的不錯
可我對日本文化一點興趣也沒有
日本動漫的特點是劇情的豐富、看點多、人設的精製。歐美動畫主要的就是故事的內涵以及製作的優良。
日本動畫的動畫原理方面與歐美相比就顯得較弱一些,主要體現的就是口型,日本動畫的口型通常都是三幀一動,而歐美則是按照台詞來專門做口型這一部分的。然後歐美通常出的都是動畫電影系列,一部就要做很長時間,投資也是很大的。
日本動畫大部分都是由受歡迎的漫畫和小說改編而來的,觀眾群也很多。現在應該沒什麼人沒看過日本動漫吧,被問到喜歡的動漫通常回答的也該是日本動漫吧。日本動畫講述的范圍很大很廣[這點與歐美不同,歐美出的動畫是不可以出現有血的鏡頭的(海底總動員中流鼻血的不算),出現流血的鏡頭都是要經過審察才可以放入市場的。]可以說日本動畫適合各個年齡層的人觀看,在看動畫的時候,或許會發現看到自己身上的影子,與動畫產生共鳴。
普通人看動畫片都在意劇情的好壞,我覺得日本動漫的劇情更勝一籌;歐美動漫有的時候會講得過分深奧,會有些看不懂,而且歐美的結局永遠都是王子與公主在一起的完美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