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當代藝術有哪些藝術觀念或藝術理論
抽象表現主義、波普藝術、超級寫實主義等觀念和理論。
代藝術的核心特徵在於作品的文本化和影像符號學敘事,是一個復合概念,也就是影像分符號學文本。當代藝術的基本形式源於1920年代的現代主義,只不過當時只是一種邊緣化的語言。
少有使用,真正將當代藝術定義為不同於現代主義的是情景國際主義運動,主要代表人是法國的居伊·德波。
居伊·德波將哲學、文學、文化理論的方法引入視覺藝術,通過有關景觀社會的系列電影,將視覺藝術定義為一種符號政治的影像文本,自此當代藝術的模式才真正得以成型。
當代藝術創造了不同於現實主義、表現主義的先鋒派語言,又比現實主義、表現主義更深的介入到意識形態的本體話語層次中,其主要的不同就是在於語言從形式主義轉變成了符號學的文本。
關於當代藝術的理解:
當代不是後現代,後現代是在有了現代之後才有的。所以我們在理解當代的時候,不能把它當作純粹的時間觀念;當代還有有意思的一點,就是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當代,它不像現代。現代是趨於一體化、趨於細分化。
當代藝術跟現代藝術也是截然不同,現代藝術是精英主義的東西,是出現大師的東西。而當代藝術出現了很多不完美的東西。當代藝術通常是不完整的、有殘缺的,甚至是反傳統美的概念。
或者是崇尚缺陷的、未完成的、批判性的、有活力的等。所以當代的所有的這些特徵在我們對當代藝術的判斷中全都存在。
② 藝術學概論,如何理解藝術生產理論
(1)藝術不僅是社會意識形態,而且是一種生產形態
從社會生產實踐的角度看待和考察人類及人類的一切活動,是馬克思主義的重大創見。
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在考察人同動物的本質區別時,把一切人的族類本質特徵歸為人的「有意識的生命活動」和全面的、自由自覺的、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的生產活動,歸結為人的能動的實踐。
(2)藝術是一種特殊的生產形態,即精神生產形態
①「藝術生產」的內涵
馬克思關於「藝術生產」的概念有著兩個層次的涵義:藝術活動的生產實踐性質;藝術活動是作為與「物質生產」相對應而存在的「精神生產」的一種「特殊的方式」
②「藝術生產」與一般物質生產的不同或本質區別
a.從人的需要與生產的目的性來看
第一,物質需要
藝術生產與一般的物質生產是不同的。人出於自身的生存與發展而產生出對於外界事物的各種要求,如自然需要、社會需要、物質需要、精神需要,等等。人的各種需要是由不同方式的生產創造出來並加以實現的,而不同方式的生產則分別滿足人的不同的需要。物質生產的產品直接用於人們物質生活的過程中,滿足人們物質需要或實用需要,本身並不存在或發生什麼「意義」的問題。人最基本的物質需要是維持生存所必需的衣、食、住、行等,滿足這些需要的物質產品如食品、衣服、住房、交通工具等,雖然也包含審美因素,但主要價值卻在於物質的功用性和使用價值。
第二,精神需要
精神需要即人們喜愛和要求欣賞藝術作品。藝術這種「藝術生產」的產品即藝術作品,則包含並且發生著社會意義,是社會生活在藝術家頭腦中審美反映的產物。它與人的意識的關系是直接的,與物質現實的關系是間接的。人之所以進行「藝術生產」,製造藝術作品,主要不是為了實用,而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影響人們的精神。藝術直接影響的是人的精神意識、思想感情、審美心理等,只有通過對人的精神的影響才能最終影響實際的社會生活。
b.從產品的消費來看
藝術這種「藝術生產」的精神產品具有自己的特殊的審美屬性。在現代社會中,藝術品在進入流通領域的過程中也具有一定的商品屬性,但商品屬性決不是藝術品的主要屬性和本質屬性,所提供的則是人的精神上的消費、情感上的享受。
③ 你是如何理解藝術
藝術就是一種能夠促進人們感官世界更有靈感的一種體會,在面對藝術的時候,人們的內心一般都會沉浸在感性與浪漫的氛圍中,可以讓自己看時間的眼睛都變得不一樣,這是一種對生活美好的追逐和聯想,可以將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提煉出來,以最富激情的方式去激發創新思維,並讓懂藝術的人融入到其中,從而產生更多藝術心聲的方式。
在藝術的世界裡,人們不會感覺到難過與彷徨,也不會讓自己處在一種庸俗的角度,而是會讓自己處在最有喜悅的人生狀態里,只要人們動動頭腦和嘴巴,或者揮揮自己的手臂,就可以帶起一片藝術氣息,能夠讓自己全身上下充斥著藝術韻味。
藝術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它可以用最精準的魔法棒點醒人們內心隱含的藝術思維,並且用極為精緻的打磨手法去提煉精華,塑造出最打動人心的成果。
④ 藝術的主要社會功能有哪些,請分別概述其內容;藝術的「三功能說」是指什麼,它有哪些理論缺陷
藝術的社會功能指藝術作品作用於人的精神而對社會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發生的影響。也稱「藝術的價值」或「藝術的社會作用」。藝術的社會功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審美功能。
藝術作品本身所具有的美的特質,構成著藝術審美功能的客觀前提。優秀的藝術作品可以打動人的情感,愉悅人的精神,凈化和陶冶人的心靈,升華人的審美理想,培養人的審美能力,使人從中獲得特殊的審美享受。審美功能是藝術的首要功能,藝術的其他社會功能都是建立在審美功能之上的。
(二)認識功能。
藝術是對社會生活形象的反映。它通過具體、生動的藝術形象,真實地再現社會生活的圖景,反映一定歷史時期的政治風雲、經濟生活和社會風尚,表現各個階級、階層人們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因此,人們欣賞優秀的藝術作品,可以獲得豐富的社會歷史知識,了解人生,提高觀察生活和認識生活的能力。
(三)教育功能。
進步的藝術作品是生活的教科書,可以影響人們的思想傾向、思想觀念、道德意識、哲學觀點,改變人們的人生態度,激勵人們為實現人類進步的社會理想而斗爭,起到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作用。
(四)娛樂功能。
藝術形象的藝術感染力,引發人們的審美愉悅和樂趣,「寓教於樂」、「寓教於美」,使人們從中獲得精神的享受和滿足。它是人們接觸藝術作品的直接動因,是對欣賞者要求獲得娛樂、休息和精神調劑的滿足,其核心是在審美享受中的精神快感。
此外,藝術還有宣傳功能、交際功能、疏導(渲泄)功能、個性塑造功能和促進身心健康的功能等。
藝術的三功能說:審美功能、認知功能和教育功能
(一)藝術的審美功能:
科學使人認識抽象真理,藝術使人認識形象真理,同時能夠激動人的情緒,使人產生美的感受與感動;科學作用於人的理智,藝術則不僅作用於理智,同時作用於情感。藝術這種不同於科學的特殊作用叫做審美作用,或美感作用。
例如我國古代藝術理論家宗炳的「暢神說」、張彥遠的「怡悅情性」說,都涉及到了藝術的審美功能。
(二) 藝術的認知功能:
藝術往往通過典型的藝術形象反映出一個時代生活和人們的精神面貌,欣賞者可以從不同的藝術作品中認識不同時代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具體生動的生活場景,以及生活在那個時代的各種人物形象,了解他們的性情思想和精神面貌,從而擴大自己的生活事業,認識現實,認識歷史,認識真理。
(三)藝術的教育功能:
藝術作品能夠對人們起到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作用。優秀的藝術作品總是在幫助人們認識生活的同時,也教育人們對生活採取正確的態度和看法,培養人們美好的道德情操,促進人們奮發向上。
缺陷:
藝術的政治教化作用受到高度的重視。這是藝術三功能說在我國產生廣泛影響的深層原因,也是藝術的理論缺陷。
⑤ 談談藝術理論學習的意義
學習藝術理論的重要意義
1.樹立正確的藝術觀
正確的藝術觀就是對藝術的本性及其一般規律的正 確理解和認識。生活每天都在提出問題:是藝術還是非藝術?今天出版的成千上萬的「寫真集"是藝術嗎?所謂「行為藝術」是藝術嗎?我們怎樣確定藝術品的標准?藝術學理論將回答這些問題,幫助大家樹立起正確的藝術觀。
2.樹立正確的藝術創造觀
藝術院系的學生必然要從事藝術創作,樹立正確的藝術創造觀對自己的學校學習和將來工作都有直接意義。-切進步的藝術家都應當確立「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理念,創造出優秀的為人民喜聞樂見的藝術作品,而不可以「游戲人生」的態度創作。
3.提高自己的藝術欣賞能力
藝術院系的學生要從事藝術創造,必須首先學會欣賞他人的作品,藝術理論的系統學習可以幫助大家迅速提高藝術鑒賞能力。
⑥ 如何理解藝術
藝術是指用形象來反映現實但比現實有典型性的社會意識形態,包括文學、書法、繪畫、雕塑、建築、音樂、舞蹈、戲劇、電影、曲藝等。
藝術是語言重要補充方法,就像講話中我們會用大聲代表生氣,用笑聲代表開心,用手舞足蹈代表焦急或者其他的心情來傳遞給對方。所以,每件藝術品都應該有他獨特的訴求,這種訴求就是藝術的生命力。
藝術體現和物化著人的一定審美觀念、審美趣味與審美理想。無論藝術的審美創造抑或審美接受,都需要通過主體一定的感官去感受和傳達並引發相應的審美經驗。對藝術的審美分類,主要應根據主體的審美感受、知覺方式來進行。依據這個原則,藝術可以分為造型藝術、表演藝術、綜合藝術和語言藝術四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