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獲獎國際藝術家有哪些

獲獎國際藝術家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6-28 11:57:03

㈠ 世界美術界 獎項

世界最高美術獎項:亞歷山大盧奇繪畫獎金獎

亞歷山大盧奇繪畫獎被稱為繪畫界的諾貝爾獎,它是全世界繪畫界的最高獎項,也是畫家的夢想。在中國,獲得過的畫家有:現代畫家李燕生、國家一級美術師祝夫剛

李燕生的繪畫在畫面結構上,有著很獨特的風格,畫面布滿卻層次分明,顏色鮮艷卻毫不奢華,內容豐富又不雜亂,有著很高的藝術價值。而且在李燕生的作品中,經常能展現出動靜結合的特點。

國內美術界獎項

中國美術獎是中宣部批准設立,中國文聯、中國美協主辦,中國美協承辦的全國性美術專業獎,旨在引導和激勵廣大美術工作者創作更多更好的美術作品,促進中國美術的繁榮發展。

中國美術獎設創作獎、理論評論獎、終身成就獎3個子項。創作獎的獲獎作品在全國美術展覽參展作品中產生,設金獎、銀獎、銅獎、優秀獎4個分項,獲獎數額為160個。

理論評論獎旨在褒獎美術理論評論方面的優秀作品,獲獎數額為17個。終身成就獎旨在褒獎為中國美術作出突出貢獻的美術家,已故美術家不在評選范圍內,獲獎數額為6個,可以少於規定數額或空缺。

中國美術界最高獎項「齊白石獎」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李燕生

網路-祝夫剛

中國文藝網-中國美術獎

中國青年報-中國美術界最高獎項「齊白石獎」9月首頒

㈡ 藝術界國際最高獎項(諾貝爾級別的),建築,雕塑,陶藝,繪畫,裝置,行為等領域

一、德國新表現主義繪畫--喬治·巴塞利茨

一、德國新表現主義繪畫--喬治·巴塞利茨
1964年,巴澤利茨開始畫笨拙、粗魯的農民、牧人和獵人。這 些"英雄們"有些還拿著畫筆或調色板,准備復興德國社會和文化,並使之重新成為一個整體。1965年左右,他發展出一種自由繪畫的頗具 表現性的人物畫風格,將傳說中的英雄人物和神話故事中的人物重現出來,它們正在翻作被焚毀的德國土地和風景。這些作品被命名為"新人"(或新風格)加以展出。評論家稱這些人物是"和平戰士,綠色英雄,反戰的鬥士,他們不以槍械而是以畫筆或調色板作為武器。"

二、德國著名藝術家格哈德·里希特

格哈德·里希特,1932年生於德國Dresden,1951年至1956年在東德學習繪畫,1961年移居西德,並在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繼續接受藝術教育至1963。60年代的科隆和杜塞爾多夫正值歐美新潮美術涌進,藝術浪潮風起雲涌的年代,格哈德·里希特毫不猶豫地投入到火熱、激進的藝術浪潮之中,並與許多前衛藝術家保持密切的聯系。為了表示對剛剛進入德國的美國和英國「波普藝術」以及「激流運動」的回應,格哈德·里希特與他的朋友於答和1963年10月11日在杜塞爾多夫的一個百貨大樓里舉行了為時一天的藝術行動,在這個主題為「支持資本主義現實主義的**」行動中,他們將傢具作為藝術品放在檯子上向眾人展示,並且把自己也當作藝術品展示,引起極大反響。盡管自詡為德國的波普藝術家,但是格哈德·里希特和他的朋友對商業文化的認識與他們在美國與英國的同行有著很大的不同,其根本原因在於他們所處的經濟政治環境的差異。抽象繪畫、基於照片的寫實作品、具有極少主義傾向的繪畫與雕塑風格等等,格哈德·里希特不斷地進行各種各樣的嘗試,他是一個真正的藝術家,不時地將驚奇帶給這個既豐富又單調的藝術世界。

三、德國新表現主義畫家--約爾格•伊門多夫

約爾格•伊門多夫是當代德國最著名的藝術家,也是政治性最強的藝術家。受老師約瑟夫?博伊斯的啟發,年輕的伊門多夫從20世紀六十年代中期開始介入聯邦德國的政治,在七十和八十年代創作「德國咖啡館」繪畫系列,描述對兩個德國現實的印象,隨後創作的「德?弗勒咖啡館」繪畫系列反映伊門多夫與自己的榜樣和朋友的關系。 畫家約爾格•伊門畢舉握多夫曾經在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從師於約瑟夫?博伊斯,他的作品從總體上講突出一個問題:藝術在社會關系的張力網中能起什麼影響?伊門多夫始終採取介入的態度,試圖與僵化的社會規范和傳統進行斗爭。這開始於六十年代初所謂的LIDL活動。LIDL是一個虛構的概念,代表著為聯邦德國沉悶的氣氛帶來活力的各種不同嘗試。LIDL也是一個討論概念,意味著藝術應該參與68學運風暴。用伊門多夫的話說就是,人的夢想現在必須得到實現。他的兩句口號是:「為人民服務」和「同事,你和你的藝術站在什麼立場?」宣傳鼓動藝術就此產生。藝術行為的社會意義是什麼樣的?手慶繪畫在自己最近的歷史進程中有什麼意義?藝術是觀念和行為。以布萊希特的詩「讀書工人的問題」為例,伊門多夫把語言變成了繪畫。1976,他和民主德國畫家A.R.朋克結成「行動聯盟」,著名的「德國咖啡館」繪畫系列由此誕生。這是與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的現狀的一場斗爭,也是對兩個德國歷史的一個繪畫性研究。1980年,伊門多夫放棄在一所杜塞爾多夫中學教書的職位,「德?弗勒咖啡館」繪畫系列誕生。伊門多夫對藝術榜樣和當代的重要人物越來越感興趣,他的藝術背景得到拓寬,歷史的意義得到加。如同他在六十和七十年代所要求的那樣,夢想不能立刻改變時常是惡劣的現實,但是保持著夢幻般的爆炸力。伊門多夫依然認為,他的作品有可能會觸動並改變人的意識。正如他所說,尋找「畫面背後的畫面」是一個敏感的過程,各人方式不同。他當年(作博伊斯學生時)的信念至今未改:藝術也是口號,是政治斗爭和藝術創造的一種手段。

四、美國當代藝術家傑夫·昆斯訪談錄

西格爾(Katy Siegel):讓我們從你由芝加哥搬到紐約談起吧。你是哪一年來到紐約的?

昆斯:1976年末我曾到過紐約,但正式搬到紐約居住是在1977年1月以後。在芝加哥,我進入美術學院學習,我非常喜歡那裡,因為那些和我在一起學習的人們無論是作品還是他們的激情都讓我十分敬佩。這其中就有愛德·佩施克(Ed Paschke)和吉姆·努特(Jim Nutt)。但我對自己的那些符號式的作品感到厭煩,我意識到一些不同的事情正在紐約發生,那裡有不同的藝術群體,新浪潮音樂。這是真正促使我來紐約的原因。

西格爾:你是新浪潮運動的參與者嗎?

昆斯:我的一位芝加哥朋友人是像Talking Heads這樣的人物,我喜歡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紐約玩偶(New York Dolls)以及喬納森·里克曼(Jonathan Richman)。藝術上我與他們沒有直接的關系,但我非常欣賞他們的團隊意識和他們的創作。

西格爾:你剛到紐約就與朱麗安·施納貝爾(Julian Schnabel )和大衛·薩萊(David Salle)成為朋友。你的創作與他們有關嗎?

昆斯:我大約是在1980年在穆德俱樂部(Mudd Club)與朱麗安相識。他非常樂於助人。有一次他從穆德俱樂部和我一起來到我的公寓,他看了我的作品,然後告訴大衛讓他也來看我的作品,他還叫來了瑪麗·伯尼(Mary Boone)。這就是我怎麼會有在瑪麗的畫廊舉辦展覽的計劃,盡管那個展覽最終並沒有實現。

西格爾:那個時期你對什麼樣的藝術最感興趣?

昆斯:我在紐約的另一些朋友涉足於不同的藝術世界。我喜歡約翰·吉布森(John Gibson)畫廊中舉辦的展覽與活動。我喜歡比爾·伯克利(Bill Beckley)。我在紐約現代美術館工作時,比爾正在那裡舉辦展覽。我還欣賞比爾·勞德伯格(Bill Lundberg),他是我看到的第一個投影藝術家。我喜歡的藝術家還有詹姆斯·卡彭特(James Carpenter)和丹尼斯·奧本海姆(Dennis Oppenheim)。我總感覺自己與馬丁·基彭貝爾格(Martin Kippenberger)有著密切的聯系。

西格爾:你是如何從繪畫走向以實物為基礎的藝術創作之中的?

昆斯:我父親是室內裝飾設計師,他有一個充滿展品的展覽室,因此,我是在各種各樣的物品中長大的。當我幾乎對繪畫失去興趣的時候,我喜歡欣賞那些立體藝術品,如羅伯特·史密斯的作品。我的早期作品有一些模仿史密斯的風格。

西格爾:你是否在用商業化的、大眾市場中的商品來戲弄史密斯?

昆斯:不,我並不是在諷刺什麼。我只是喜歡這種簡單的鏡子式的抽象,以及這種吸引觀眾的方式。此後,我又加入一些讓我感興趣的現成物品。現在的紐約已經大步相同了。那時在第十四大街常常有許多街頭上的商業活動,人們可以販賣各種各樣的小商品,由人造物品,也有像小鳥一樣的小動物,我常常在那裡找尋自己喜歡的東西。我對繪畫沒有了興趣,三維物體成為我的興趣所在。終於有一天我做了一個巨大的圓錐形的物體,上面覆蓋著人造豹子皮,這可能是因為我看過明克·(Mink DeVille)的演出,並喜歡上德維爾的豹子皮吉他的緣故。然後,我又將具有反射效果的,閃閃發光的金屬光澤的布料做成星狀物,又將一個瓷質女人像放在上面。在它下面的一個桌子上放著一個瓷質人像,人像兩邊分別是一個氣吹熊貓和氣吹大象。這是1977年。

西格爾:你在紐約的首次展出是在1980年,在新博物館的櫥窗里。你將它取名為「新」。什麼是新?是真空吸塵器,還是有什麼新的感覺?

昆斯:那個物品是新的。以前,我曾對物品行使過一些具有侵犯性的行為——在它們的身上粘貼或釘入一些東西。但是,在新博物館的這個櫥窗展中,如果說這是一個懸掛在一個有機玻璃盒中的真空吸塵器的話,我也只是將物品的原本狀態陳列於此。也許在懸掛處有一個小洞,但我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將它懸掛在這個有機玻璃盒的掛鉤處。

西格爾:1980年的展覽並不是你的藝術在紐約的第一次公開露面,而是一段時間以來的唯一的一次展覽。1982年你回到家鄉薩拉索塔。當你再次回到紐約時情況有所好轉嗎?

昆斯:我離開紐約之前,一切都一籌莫展。假如我在瑪麗·伯尼的幫助下舉辦了作品展,並開始與安尼娜·諾塞伊(Annina Nosei)進行合作,但是一切都不會有太大的進展。當我在家鄉攢足一筆錢以後我又回到紐約,在紐約的繁華區購買了一套小公寓,後來又開設了一家畫廊。1980年我曾參加在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舉辦的題為「80年代的藝術」展,在那裡年輕藝術家邁耶·魏斯曼(Meyer Vaisman)參觀了這個展覽。後來,邁耶搬到了紐約,在下東區開了一個名為「紀念國際(International With Monument)」畫廊。他經常向理查德·普林斯(Richard Prince)這樣的准備在他那裡辦畫展的藝術家提起我。邁耶對他們說:「你認識昆斯嗎?我非常喜歡他的作品。我在加拉加斯看到了他的作品。我怎麼才能見到他呢?」1982至1985年期間,我參加過許多作品聯展。

西格爾:你在1985年舉辦的首次個人作品展反響如何?

昆斯:我想人們喜歡我早期展出的真空吸塵器,但他們還想看到更多,想看到我的藝術有更大的發展。我認為「平衡」做到了這一點。這是一個非常具有敘事性的展覽。
五、美國當代藝術家傑夫·昆斯

傑夫·昆斯1955年生於美國,1976年畢業於馬里蘭藝術學院。大學畢業後,昆斯並沒有立即從事與藝術相關的工作,而是在華爾街做了一名成功的證券經紀人。80年代初,作為Neo-Geo的激進的倡導者,昆斯首次進入人們的視線,引起藝術界的關注。Neo-Geo所提倡的挪用與滑稽的模仿是這個時期昆斯藝術創作的核心。應該說美國60年代蓬勃發展的波普藝術對昆斯產生了致關重要的影響,昆斯以滿足、好奇甚至是玩樂的態度表現了光怪陸離的現代商品社會。80年代初,昆斯借鑒了杜象的挪用與拿來主義,讓精美的現代商品絲毫不損地轉入藝術狀態,他的放在有機玻璃罩中的吸塵器、懸浮的籃球,在看不懂中給人們帶來不盡的遐想,至今讓人記憶猶新。各種各樣的商品、廣告、卡通玩具不僅表現了多姿多彩的現代商品社會,也表現了現代人似孩童般無休止的消費慾望。昆斯成長於商品社會高速發展的美國,並有著雖然短暫卻一生難忘的從商經歷,因此,雖然同以大眾商品為表現對象,與第一代波普藝術家的含蓄地批判精神不同的是,昆斯的作品充滿了滿足與自我陶醉。他有意打破了人們習慣了的美的標准,將最庸俗的大眾圖象以十分精緻的手法表現出來,特別是他與夫人親昵的系列作品,因以色情、暴露之嫌自然地引起不小的爭議。
傑夫·昆斯毫不猶豫地汲取了藝術史上的一切養分,達達主義、杜尚手法、極少主義以及早期波普藝術都成為他參考與借鑒的源泉。他高舉與大眾交流的大旗,勇於向"高雅"文化叫板,向傳統美學的等級理念挑戰 。

閱讀全文

與獲獎國際藝術家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3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3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0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86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8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2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8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3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1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2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7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2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2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57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3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