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公溫酒斬華雄藝術特色是什麼
「溫酒斬華雄」採用了虛實結合的藝術手法。
1、這種實寫會場,虛寫戰場的藝術手法,有利於在有限的篇幅里取得更大的容量,擴大了表現的內容,豐富了作品的思想和藝術,既不至於陷於孤立地去表現一個人或一件事。
同時又可以通過一個人或一個件事巧妙地揭示諸侯聯軍內部的復雜性,使中心人物的形象在復雜的矛盾關系突現出來。
2、從會場的角度去寫戰場,有利於節省墨筆,又便於取捨,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戰場描寫。
按照一般的寫法,描寫戰爭總是直接地、正面地去描寫戰場上將士們如何與敵搏鬥、廝殺﹑戰鼓催、戰馬叫﹑大戰幾百回合、你追我逃、人仰馬翻、火光一片、殺聲震天……
「斬華雄」則不是這樣,不一味去寫。如華雄與俞涉、華雄與潘風﹑關羽與華雄的交戰等等,應該說這些都是惡戰,交戰的場面無一不是轟轟烈烈,驚天動地。
作者在這里把這些具體交戰的過程一概省去了,為的是抓住傳神之處,突出精彩的側面,收取以虛寫實、以實補虛的效果。
3、這種虛實相結合的手法,有利於創造一個富有特徵的情勢和氛圍,從而烘托中心人物的英雄氣概和精神威力。人物的性格特徵,就該融合在人物的一切行為當中。一個戰斗英雄,在他是戰斗行為里自然會帶有自己的性格特點。
在「斬華雄」這個情節里,作者為了突現關羽「神速」的戰斗風格,運用了虛實相結合的手法,創造了一個富有特徵的情勢和氛圍,從而使中心人物關羽的形象得到了很好的烘托,可謂是匠心獨具。
(1)戰斗的藝術是什麼擴展閱讀:
董卓廢黜少帝劉辨而立陳留王劉協為帝後,殘暴不仁、擅權於朝堂。以袁紹、曹操等人組成的關東十八路諸侯共同討伐董卓。
然而前鋒孫堅在進軍汜水關時被華雄擊敗,華雄不可一世,在潘鳳等大將接連被華雄斬殺之時,關羽主動請纓前去戰華雄,在溫酒未冷卻的極短時間內斬殺華雄,關羽從此名震諸侯。
⑵ 有關戰爭的藝術表現形式及鑒賞
【從軍行 楊炯】
這首詩借用樂府舊題「從軍行」,描寫一個讀書士子從軍邊塞、參加戰斗的全過程。僅僅四十個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動,又渲染了環境氣氛,筆力極其雄勁。
前兩句寫邊報傳來,激起了志士的愛國熱情。詩人並不直接說明軍情緊急,卻說「烽火照西京」,通過「烽火」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軍情的緊急表現出來了。一個「照」字渲染了緊張氣氛。「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他不願再把青春年華消磨在筆硯之間。一個「自」字,表現了書生那種由衷的愛國激情,寫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個事件展開的背景。第三句「牙璋辭鳳闕」,描寫軍隊辭京出師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調兵的符信,分凹凸兩塊,分別掌握在皇帝和主將手中。「鳳闕」是皇宮的代稱。這里,詩人用「牙璋」、「鳳闕」兩詞,顯得典雅、穩重,既說明出征將士懷有崇高的使命,又顯示出師場面的隆重和庄嚴。第四句「鐵騎繞龍城」,顯然唐軍已經神速地到達前線,並把敵方城堡包圍得水泄不通。「鐵騎」、「龍城」相對,渲染出龍爭虎鬥的戰爭氣氛。一個「繞」字,又形象地寫出了唐軍包圍敵人的軍事態勢。五六兩句開始寫戰斗,詩人卻沒有從正面著筆,而是通過景物描寫進行烘托。「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前句從人的視覺出發:大雪彌漫,遮天蔽日,使軍旗上的彩畫都顯得黯然失色;後句從人的聽覺出發:狂風呼嘯,與雄壯的進軍鼓聲交織在一起。兩句詩,有聲有色,各臻其妙。詩人別具機抒,以象徵軍隊的「旗」和「鼓」,表現出征將士冒雪同敵人搏鬥的堅強無畏精神和在戰鼓聲激勵下奮勇殺敵的悲壯激烈場面。詩的最後兩句:「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直接抒發從戎書生保邊衛國的壯志豪情。艱苦激烈的戰斗,更增添了他對這種不平凡的生活的熱愛,他寧願馳騁沙場,為保衛邊疆而戰,也不願作置身書齋的書生。
這首短詩,寫出書生投筆從戎,出塞參戰的全過程。能把如此豐富的內容,濃縮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見詩人的藝術功力。首先詩人抓住整個過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斷,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寫,至於書生是怎樣投筆從戎的,他又是怎樣告別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軍的情況怎樣,……詩人一概略去不寫其次,詩採取了跳躍式的結構,從一個典型場景跳到另一個典型場景,跳躍式地發展前進。如第三句剛寫了辭京,第四句就已經包圍了敵人,接著又展示了激烈戰斗的場面。然而這種跳躍是十分自然的,每一個跨度之間又給人留下了豐富的想像餘地。同時,這種跳躍式的結構,使詩歌具有明快的節奏,如山崖上飛流驚湍,給人一種一氣直下、一往無前的氣勢,有力地突現出書生強烈的愛國激情和唐軍將士氣壯山河的精神面貌。
初唐四傑很不滿當時纖麗綺靡的詩風,他們曾在詩歌的內容和形式上作過頗有成效的開拓和創新,楊炯此詩的風格就很雄渾剛健,慷慨激昂。尤其是這樣一首描寫金鼓殺伐之事的詩篇,卻用具有嚴格規矩的律詩形式來寫,很不簡單。律詩一般只要求中間兩聯對仗,這首詩除第一聯外,三聯皆對。不僅句與句對,而且同一句中也對,如「牙璋」對「鳳闕」,「鐵騎」對「龍城」。整齊的對仗,使詩更有節奏和氣勢,這在詩風綺靡的初唐詩壇上是很難能可貴的。
⑶ 「天安門詩歌」作為一種戰斗藝術具有什麼特點
作為一種戰斗藝術,「天安門詩歌」巧妙地運用了以諧音達到隱喻目的這一傳統民謠、兒歌中常用的表現手法,使之在詼諧與幽默之中透露著機智與鋒利,有效地表現了主題。如一首題為《向總理請示》的詩這樣寫道:
黃浦江上有座橋,
江橋腐朽已動搖。
江橋搖,
眼看要垮掉;
請指示,
是拆還是燒?
這首詩把「四人幫」幾個頭目的姓連綴在一起,構成一個人人都能心領神會的丑惡形象,並在揶揄嘲諷中寫出嚴肅的戰斗內容,充分表現了作者的斗爭才能。此外,還有一些「藏頭詩」,通過詩句頭一個字的巧妙安排,連讀起來便構成了諸如「江青靠邊」、「遲群早晚得完」等戰鬥口號。無疑也是作者智慧的表現。
⑷ 戰爭藝術概論的主要內容
《戰爭藝術概論》總結了法國革命戰爭和拿破崙戰爭的經驗,根據十八世紀末和十九世紀初的戰爭基本原理,提出了許多當時行之有效的作戰指導原則、方法和形式。該書涉及的范圍廣,主要內容有: 軍事政策就是政府和統帥採取的一切既不屬外交領域,也不屬戰略領域的軍事手段。軍事政策研究的范圍很廣,包括敵對國家的經濟資源、軍事地理狀況、軍事實力統計(含軍事組織、現役兵力、預備役兵力、兵力編成、武器裝備等)、總參謀部的主要作戰原則、民族的戰斗意志及對本國政府和制度的忠誠程度、可能得到的一切支援和可能遇到的一切障礙,當然也包括本國國王和統帥的特性與才幹、政府或國防機構在首都可能對戰爭施加的影響、軍隊的體制、兵力編成和武器裝備,以及一切可能的援助和阻力等。
一個英明的政府的軍事政策應保證:國家元首文武雙全,既受過政治訓練,又受過軍事訓練,若不能親自統率軍隊,則應選擇一個優秀的代理人;常備軍要經常處於戰備狀態;建立充分的物質儲備;高度重視軍事科學研究工作;總參謀部平時集中力量進行戰備,周密組織偵察,根據敵我雙方情況擬製作戰計劃。如果政府不採取措施培養民族的尚武精神和軍隊的士氣,那麼它為建設軍隊而採取的一切最好的措施也都將是徒勞的。
鼓勵尚武精神的第一個方法,就是使軍隊受到普遍的尊重和關懷。第二個方法是,保證那些曾為國家服役的人對政府官員的空缺享有優先候補權,甚至可以規定某些職務必須由服役滿多少年者始可充任。為此,必須鼓勵和欽佩勇敢精神,必須尊重軍人。 戰略是在地圖上進行戰爭的藝術,是研究整個戰爭區域的藝術,是為入侵別國或保衛本國而在戰場上指揮大軍的藝術,是把一支軍隊的最大部分兵力集中到戰爭區域或作戰地區決定點上去的藝術。總之,戰略是進行戰爭的藝術。戰略的核心問題在於抓住全部戰爭的鎖鑰,集中主要兵力攻擊敵人的一翼或者一點。戰略的重要任務在於:正確判斷敵方的戰爭區;認真分析敵我雙方的決定點;抓住有利時機通過機動和快速性取得優勢;集中主要兵力,協調一致地對具有決定意義的敵軍中央或一翼實施攻擊。
只有兵力占無限優勢,方可對敵中央和兩翼同時採取攻勢,否則,將犯極大的錯誤。戰略原則是不受自然條件、武器裝備和軍隊編制的影響的,是永恆不變的,從西庇阿、愷撒到弗里德里希二世、彼得一世和拿破崙一世,戰略原則都是一樣的,如都是集中使用兵力。 交戰是在重大的政治和戰略問題上相互競爭的兩軍具有決定意義的沖突。凡是交戰,總有攻防兩方,對攻者來說是進攻交戰,對防者來說是防禦交戰。此外還有一種交戰稱遭遇交戰。而大戰術正是巧妙組織和指揮交戰的藝術。大戰術的組織指導原則同戰略的組織指導原則一樣,就是把自己的主動力僅用於對付敵人的一部,僅用於能保障獲得最大戰果的決定點上。歸根到底,交戰就是戰爭的主要和具有決定性的行動。
為了進一步貫徹這一組織指導原則,大戰術要求軍隊統帥:善於抓住有利時機,把主力投到決定點上;巧妙指揮各兵種為勝利作戰。大戰術研究的內容包括:戰斗中選擇陣地和防線;戰斗中採取攻勢(積極)防禦;決定攻擊敵人防線時的戰斗隊形和機動樣式;兩軍遭遇交戰和不預期交戰;對配置在野外的敵軍的突然襲擊;指揮投入戰斗的號令;對陣地和營壘的攻擊;進行突襲等。 戰略戰術性混合作戰,包括鉗制攻擊與大支隊、渡河、退卻和追擊、軍隊行軍宿營、登陸作戰。鉗制攻擊是在遠離主要作戰地區的戰區邊緣採取的輔助行動。而大支隊就是執行鉗制攻擊任務的,它的行動對整個戰局的成敗有重要關系。在歐洲陸戰場,要流過像多瑙河、萊茵河、易北河等等大河流,因此渡河問題就值得研究了。諸如渡河點的選擇、架橋藝術、架橋部隊、器材等,都要認真准備。退卻是一切戰爭行動中最困難的一種行動。因此,定下退卻決心、退卻方法,搞好退卻保障,就是要認真研究的問題了。
當一支軍隊退卻時,不論出於何種動機,敵方通常總是要追擊的。追擊的勇氣和積極性,當然決定於統帥的大膽性格和兩軍的物質及精神狀態。追擊時應盡可能地採取大膽和積極的行動,特別是在交戰取勝後實施追擊時更應如此。在戰爭期間,不論是在行軍時,或是在執行監視任務時,或是在待機恢復進攻時,軍隊都完全可能在所佔領的戰略位置上保持集中宿營或舍營。登陸作戰是一種很少採取的軍事行動。但要登陸作戰,必須迷惑敵人,隱蔽已方登陸企圖;選擇好登陸場,保障所有部隊能同時上陸;要以最積極的行動登陸,並力求迅速佔領一個依託點,以掩護部隊逐漸展開;立即使部分炮兵先行登陸,以保障和支援登陸部隊。 該書認為,戰爭勤務實際上是戰爭准備的科學,是保障戰略和戰術使用的,也可以說是調動軍隊的實用藝術。戰爭勤務涉及范圍很廣,含參謀學、後勤學,甚至司令官的領導藝術(包括組織行軍、宿營、准備初期作戰計劃、編組戰斗隊形、組織戰略偵察等技術性細節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說,戰爭勤務也就是戰略和戰術的實際執行。戰爭勤務在保障戰爭勝利上佔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戰爭中實施巧妙機動的最重要的條件之一無疑是在下達命令之前必須切實掌握敵人行動的情報。其方法,一是建立一個完善的間諜網;二是由精乾的軍官和輕裝部隊進行偵察;三是審訊戰俘獲取情報;四是相互印證,進行推測;五是信號法。其中,要弄清敵人的意圖,最可靠的方法莫過於間諜活動。 書中說,作者已盡全力敘述了戰爭基本規律的主要原理。戰爭是一門藝術。交戰中,個人素質、精神力量以及萬千種其他因素有時起著主要作用。沖突雙方士兵的激情和軍事素質,指揮官的性格、毅力和才能,甚至還有民族的以及時代的尚武精神,總之一切可稱為戰爭的詩意和紀想的東西都將對戰爭的結果產生持久的影響。
《戰爭藝術概論》關於戰爭問題的主要觀點為:對戰爭史的研究是戰爭藝術原理的唯一理論基礎;戰爭遠非是一門精確的科學,而是一出令人恐怖、充滿激情的戲劇,是一種藝術;戰爭的確有幾條為數不多的必須遵循的共同原則;全部戰爭的鑰鎖在於集中主要兵力,攻擊敵軍一翼或一點;戰略是進行戰爭的藝術,而大戰術和戰術則是進行交戰和戰斗的藝術;進攻優於防禦,進攻是一種最積極的戰斗類型,而防禦則是為在適當時機轉入進攻所採取的臨時待機行動;克敵制勝的唯一方法,不是實施旨在威脅敵人交通線的機動,而是交戰;為了打敗敵人,必須採取堅決的戰略,堅決把主動力投到決定點上,力求對敵翼側採取迂迴烏黑時,則應從正面進行閃電突擊;當不可能從敵翼側採取迂迴烏黑時,則應從正面堅決突破,先將敵孤立分割成幾部,然後予以各個擊破;初戰獲勝後,應適時轉入堅決連續的追擊,以求全殲或徹底打垮敵人。
《戰爭藝術概論》一書問世迄今,雖已過一個多世紀,但仍有經久不衰的強大生命力和廣泛而深過錯的影響,重要原因之一在於該書以戰爭實踐為基礎,在不少問題上強調理論重要,實踐更重要;學問不在於博,而在於精;抓住主要矛盾,集中主要兵力;正確認識原因和結果,現象和本質、必然的關系;根據情況運用戰爭藝術原則;戰爭絕不是數學行動;反對絕對論,承認相對論;攻防可以互相轉化;依據情況修正作戰計劃;精神力量能產生物質效應;對群眾的意見既重視,又不依賴。凡此種種,無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作者的辯證法的思想。
⑸ 大兵團作戰的指揮藝術
(一) 統觀全局,把戰役放在戰略的高度去考慮
解放戰爭時期,粟裕作為戰略區指揮員,每醞釀籌劃一次戰役或戰略行動,都是從華東戰局甚至全國戰局著眼,結合作戰地區的客觀實際,全面權衡利弊,既考慮到完成任務的主客觀條件,又預見到作戰行動的後果給戰局帶來的影響,使每個戰役行動都有利於戰爭全局,有利於總的戰略意圖的實現。1947年5月,在國民黨軍以24個整編師、45萬餘人對山東解放區實行重點進攻時,華東野戰軍進行了孟良崮戰役,選殲整編第74師這個強敵,就是首先從戰略上考慮的。粟裕認為,殲滅整編第74師,可立即挫敗敵人的戰略企圖,迅速改變戰場態勢,獲得最有利的作戰效果。因為該師是蔣介石手中的王牌,全部美械裝備,又經過美國軍官訓練,具有相當高的指揮、戰術、技術水平,是蔣介石嫡系中的精銳之師,曾被譽為「榮譽軍」、「御林軍」。把它消滅了,將給敵人實力上、精神上以最沉重的打擊,將宣示人民解放軍既能殲滅整編第74師,還有什麼敵人不能消滅呢?為了實現這一戰略意圖,他不受「先打弱敵,後打強敵」的束縛,不是首先從弱敵打起,而是直接向敵人最強的主力開刀。以中央突破反中央突破,出其不意,「猛虎掏心」,從敵人作戰陣勢的中央楔入,切斷對我威脅最大的中路先鋒整編第74師與其友鄰的聯系,經過三晝夜激戰把整編第74師全部殲滅。孟良崮戰役的勝利,在戰略全局上的特殊意義在於:一是打擊了當時國民黨軍最強大的和幾乎是唯一的進攻方向;二是打擊了國民黨軍的最精銳部隊;三是這個打擊出現在全解放區全面反攻的前夜。這一勝利,徹底粉碎了敵統帥部的「魯中決戰」計劃,嚴重挫敗了敵對山東的重點進攻,極大地震動了國民黨軍內部,有力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勝利信心,配合了陝北及其他戰場上的勝利攻勢。
(二) 縝密運籌,正確地選擇打擊目標和作戰地區
在戰爭中,選擇作戰目標,是指揮藝術的基本功。打強敵或者打弱敵,是指揮員對敵我雙方軍事、政治、經濟情況和地理、氣候條件分析的結果。在通常情況下,「先打弱敵後打強敵」,或者說「揀弱的打」,是一條重要原則。粟裕一方面遵循這一原則,一方面又不把它看成是一成不變的東西。他說,「選弱敵打,這是我軍常用的一條原則。但有時為了迅速改變態勢,扭轉戰局,我們也在有把握或既有一定把握又有一定風險的情況下先打強敵。這樣的決心也並不少見。」除了前述孟良崮戰役外,1940年10月黃橋戰役殲滅頑軍最強的獨立第6旅,1947年1月魯南戰役殲滅敵整編第26師和第1快速縱隊,都是在敵重兵集團中先打強敵的戰例。其中魯南戰役殲敵兩個整編師和一個快速縱隊,首先被殲的整編第26師,是國民黨軍中全(90頁)部美械裝備的主力師。第1快速縱隊是美國與國民黨合建,由美軍裝備和訓練,並在印緬戰場對日軍作過戰的部隊,國民黨稱它是「國軍精華」。華東野戰軍先打這個強敵的依據,正如粟裕所說的:首先是中央軍委和毛澤東指示要在魯南作戰。如果在魯南打一個大殲滅戰,魯南鞏固了,以後我軍南下北上或西進,都會取得行動的自由。其次是戰爭正在向解放區縱深發展,殲滅該敵,就可以打破敵人的包圍圈,使山東、華中兩大野戰軍匯合,實現華中、山東兩個戰區的統一作戰,進一步集中兵力,開辟戰場,調整布局,為爾後在山東戰場作戰和把運動戰、殲滅戰推向更大規模創造良好條件。第三是我軍雖有不利因素,但有利條件更多,優勢在我軍方面,特別是戰役一開始即可集中27個主力團打敵整編第26師和第1快速縱隊6個團,是絕對優勢,可以實現戰役上的以多勝少。最後是該敵孤軍突出,態勢不利,而且與其它敵軍有矛盾,在它受攻擊時,有很大可能不會來援。戰役的結果證實了粟裕的上述分析是完全正確的。
關於作戰地區的選擇,粟裕認為,也是打勝仗的條件之一。他在選擇作戰地區時,有時選在根據地前部,有時選在縱深,有時選在山區,有時又選在平原地區。但不論選在哪裡,都是依據戰略意圖、敵我雙方的情況和當地的政治、經濟、地理條件而定的。解放戰爭開始時的蘇中戰役,是初戰。通常情況下,在強敵進攻面前,應實行誘敵深入,把殲敵戰場選在解放區腹地。而粟裕卻把戰場選在蘇中解放區前部。粟裕說,這「是從戰爭初期的作戰任務出發的,又是分析了敵我雙方的條件的。」首先,華中解放區的存在,是抗日戰爭中廣大軍民浴血奮戰的結果。面對國民黨軍的進攻,不打幾個勝仗就放棄大塊土地,對廣大軍民是不好交待的,對士氣民心;將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對當時的土地改革更為不利。其次,迎擊國民黨軍的進攻,華中解放區在總體上是有準備的,但和平麻痹思想也有所滋長,戰爭准備發展尚不平衡,需要有一定的時間來完成各項轉變,這也需要在根據地前部作戰以作掩護。三是蘇中戰役要起戰略偵察作用,必須在根據地前部作戰才能迫敵提早實行戰略展開,暴露其戰略意圖。粟裕分析在解放區前部作戰的必要性的同時,也分析它的可能性。他指出:「戰爭不是一廂情願的事,問題的關鍵還在於有沒有條件。我們認為,戰爭初期在蘇中解放區的前部作戰又是完全有取勝的條件的。」這些條件是:第一,蘇中解放區前部的人民群眾,具有頑強戰斗的傳統和豐富的作戰經驗,而且人口眾多,物產豐富,水運便捷,支前工作健全。第二,華中主力部隊在這一地區打仗的時間較長,有豐富的水網、半水網地區作戰經驗,軍政、軍民關(91頁)系密切,同地方武裝和民兵相當協調。第三,敵人恃強,以為在其大軍進攻時,我必不敢攖其鋒,我軍恰恰在此時此地主動向其反擊,必可得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他根據上述分析,定下了在蘇中解收區前部作戰的決心,並實現了七戰七捷。
(三) 審時度勢,積極創造和捕捉戰機
創造和捕捉戰機,是指揮藝術中的一個關鍵問題。運用計謀造成敵人的錯覺,逼迫敵人就範,不僅需要智慧和膽略,而且還需要積極與主動。粟裕在戰爭中既善於捕捉戰機,更長於創造戰機。例如豫東戰役,就是粟裕根據戰場形勢的變化,毅然放棄原定作戰方案而進行的一次重要戰役。在豫東戰役之前,預定的作戰計劃是由粟裕率部南渡黃河,會同仍在外線作戰的部隊在魯西南地區殲滅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第5軍。但此時華東野戰軍主力尚未集中,阻援兵力不足;原定作戰地區狹窄,不便於大兵團機動作戰,而且離黃河較近,處於背水作戰的狀態。為此,粟裕又設想了一個先打開封,後殲援敵的方案。他認為開封是當時的河南省會,我攻開封敵人必援,便於在運動作戰中創造戰機;開封守敵孤立,戰鬥力較弱;作戰部隊有攻城經驗,攻克開封較有把握。當粟裕率部渡過黃河之後,敵集中9至11個整編師急速增援,粟裕當機立斷,放棄殲敵整編第5軍的計劃,迅速定下轉向豫東作戰的決心,戰役第一階段僅用5個晝夜即攻克開封,全殲守敵。戰役第二階段著重於尋殲援敵。為分離邱清泉和區壽年兩兵團,粟裕;將部隊分為兩路,一路誘敵邱兵團南下,一路隱蔽待機,尋殲區兵團。待敵兩個兵團拉開距離之後,誘邱兵團的一路突然回頭東轉,改誘敵為阻敵;一路突然包圍並殲滅了區兵團。粟裕捕捉和創造戰機,不但在實踐中運用的得心應手,而且有許多精闢的論述。他曾說,要打勝仗,很重要地是靠指揮員的指揮藝術,靠指揮員的主觀能動作用。而指揮員的主動性和靈活性,又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在捕捉和創造戰機方面。戰機不是「守株待兔」可以得來的,不是自然出現的,而是通過指揮得當,誘使敵人因應而動創造出來的。所謂創造戰機,就是製造敵人的混亂,製造敵人的疑慮和錯覺,暴露敵人的缺點、弱點,使敵人犯錯誤。他還說,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求我們的指揮員充分了解和正確判斷敵人的各方面情況,包括敵人的兵力、武器裝備、軍事素質、士氣,以及敵軍指揮官的指揮能力和作戰個性。所謂作戰個性,就是說,他在作戰時是猛打猛沖,敢於打硬仗的,還是巧於智謀,能夠隨機應變的,或者是懦弱膽怯,猶豫多疑的,等等。要善於根據敵人指揮官作戰的不同特點,採取不同的對策和打法。」
(四) 氣度宏偉,敢打大仗、硬仗和連續作戰
粟裕指揮大兵團作戰的另一個特點是,無論在什麼時候,也不管處在何種強大的敵人面前,他從來無所畏懼,敢於同大敵強敵作戰。抗日戰爭初期,國民黨頑固派韓德勤,擔任江蘇省政府主席兼魯蘇戰區副總司令,蘇北地區歸他指揮的國民黨軍總兵力有16萬人,其中屬韓德勤系統的約8萬人,號稱10萬。韓德勤還與日寇信使往來,狼狽為奸。1940年10月,韓德勤指揮頑軍3萬餘人,向黃橋地區新四軍7000餘人發動進攻。在大敵進攻面前,粟裕分析了敵我雙方的全部情況之後認為,在當時的形勢下,「不僅在戰略上,而且在戰役、戰鬥上也要以少勝多。」並決心「採取以黃橋為軸心、誘敵深入各個擊破的作戰方針」殲滅進攻之敵。粟裕只用四分之一的兵力守衛黃橋,以四分之三的兵力作為突擊力量。當進攻之敵逼近黃橋時,突擊部隊突然進行反擊,首殲頑軍1個主力旅,再殲頑軍1個師,最後又殲頑軍1個軍部和1個旅,共殲1萬餘人。黃橋決戰的勝利,導致新四軍完成挺進蘇北、奪取抗日領導權的任務。解放戰爭時期的豫東戰役,華東野戰軍參戰兵力約20萬人,而敵軍參戰兵力達25萬餘人,其中包括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編第5軍和3個快速縱隊。粟裕以其特有的堅強決心和高超的指揮藝術,率領外線兵團在河南東部的廣闊戰場上,同敵人進行了一場持續20晝夜的大規模的戰役決戰,其艱苦、緊張的劇烈程度是空前的,超過華東野戰軍以往進行的各次戰役。當戰役第一階段勝利結束後,是否按原定計劃進行第二階段作戰,當時存在兩種意見,粟裕堅決主張連續作戰,在睢杞地區殲滅區壽年兵團。粟裕號召部隊「咬緊牙關,堅持下去」,繼續投入新的戰斗。經過兩階段作戰,共殲敵9萬餘人。在淮海戰役中,在中央軍委和總前委的領導和指揮下,粟裕直接指揮華東野戰軍的36萬餘人,在中原野戰軍的配合協同下,殲滅敵人4個兵團計44萬餘人,又一次創造了戰役上以少勝多的範例。粟裕不僅敢打大敵強敵,而且善於組織指揮部隊連續作戰。如蘇中戰役連續打了七仗,歷時一個半月;魯南戰役連續打了兩個階段,歷時18天;豫東戰役連續打了兩個階段,歷時20天。粟裕敢於打大仗、硬仗和連續作戰,是因為他有非凡的智慧,超人的膽略和堅韌不拔的精神,使強敵大敵也擺脫不了被殲的命運。
(五) 變被動為主動,在困難復雜的情況下扭轉戰局
粟裕在戰略指導上,善於洞察全局,因勢利導,變不利為有利,變被動為主動,使戰局向著有利於我而不利於敵的方面發展。1947年9月魯西南沙土集戰役之前,外線出擊部隊在魯西南的處境是相當困難的。7月1日,華東野戰軍為配合劉鄧大軍於6月30日開始的戰略進攻行動,以5個縱隊分別向魯南和泰安、兗州出擊。8(93頁)月初,兩路出擊部隊會師後進入魯西南地區。這時敵人調集5個整編師和8個旅與我4個縱隊糾纏。華東野戰軍由於從內線轉到外線,離開根據地作戰,物資供應和傷員安置都很困難。又逢連綿大雨,洪水遍地,橋梁倒塌,人員、馬匹、重武器長時間浸泡在齊腰齊膝的泥水中,行動十分艱難。,敵人多路圍追堵截,空中有飛機轟炸掃射,地面有追兵近距離尾隨,部隊吃不上飯,睡不好覺,戰斗減員嚴重,思想也比較混亂,對戰略進攻產生懷疑,有的指揮員對無後方作戰缺乏信心,有人說:「反攻,反攻,丟掉山東」。9月初,陳毅、粟裕率兩個縱隊渡黃河南下,與在魯西南的4個縱隊會師。粟裕分析了當前敵我雙方的情況,提出作戰方案,經陳毅同意之後,下達了殲滅敵整編第57師的命今,並立即召開縱隊領導幹部會議,找外線部隊的一些領導同志談話統一思想。粟裕在會議上明確指出:「只有打,才能有力地配合劉鄧:只有打,才能扭轉現在的被動局面;只有打,才能得到補充;只有打,部隊才能得到休整;打好了,魯西南根據地就能重建起來。」在統一了幹部的思想認識之後,又周密地組織各部隊的協同動作。9月7日沙土集戰役發起,至9日就將整編第57師全殲。這一仗打得干凈利索,扭轉了華東野戰軍在魯西南的被動局面,恢復了魯西南根據地,為向豫皖蘇進軍打開了道路,迫使敵人從大別山和山東內線戰場抽調4個整編師馳援魯西南,有力地配合了劉鄧大軍和山東內線部隊的戰略行動。粟裕在總結從被動中奪取主動的經驗時說,變被動為主動的關鍵,是處理好走和打的關系。「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這是對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的高度概括,是避免被動,保持主動的重要原則。這個原則運用起來頗不容易。打得贏就打,還比較好辦一些,打不贏就走,卻不那麼容易,因為有個走得了走不了的問題。一支游擊隊還好辦,一個大兵團卻不好辦。大部隊天天被敵人咬住尾巴,被迫打掩護戰、撤退戰、遭遇戰,不但供應補充困難,士氣也受影響。這時要處理好走與打的矛盾,關鍵是要打個好仗。在敵人前堵後追,對我實行分進合擊時,我們可以逐步地把兵力向弱敵方向轉移,集中優勢兵力,堅決果斷地打掉他一路,敵人就不那麼輕進了,間隙就大了,我們的自由就多些了。這時指揮員的分析、判斷和決心起主導作用,如果指揮得當,就可以從被動中奪取主動。反之,如指揮不當,不但不能奪取主動地位,接下去就可能是失敗。
(八) 果斷收兵,適時巧妙地撤離戰場
大兵團作戰,撤出戰斗、撤離戰場,特別是打了硬仗、惡仗之後,能否順利地撤離戰場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粟裕說:「它不僅關繫到與下一步作戰任務的銜接,而且直接影響戰役本身的成果。戰役打得很好,如果轉移不當,也會轉勝為敗;反之,戰役進行得不順利,但轉移得當,就可以減少損失,改變不利態勢。」例如豫東戰役,攻克開封和殲滅了大量援敵,已經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戰役目的。這時,部隊經過連續半個月的惡戰,減員相當大,十分疲勞,下一步主要是怎樣組織部隊撤出戰斗,撤離戰場。當時,敵黃百韜、邱清泉兩兵團仍由東西兩面對攻,胡璉兵團也正由南向北逼進。為了在三面援敵的夾攻之下,將大批傷員和軍用物資運走,使敵人不敢尾追而來,粟裕決定先聲奪人,在殲滅被圍殘敵的同時,給增援積極、戰鬥力較弱、而又立足未穩之東路援敵黃百韜兵團以殲滅性打擊。經三晝夜的激烈戰斗,既殲滅了被圍之區壽年兵團殘部,又殲滅了黃百韜兵團3個多團。在與敵脫離接觸時,驚魂未定的黃百韜兵團,一動也未敢動。邱清泉兵團在遭到回擊後也未敢再進。而我軍卻在多路援敵逼近的情況下,一下子跳了出來,進入預定的休整地區。當敵人查清情況時,我軍已休整一周,並開始了進行濟南戰役的准備工作。
⑹ 戰爭是科學也是藝術
【核心提示】伴隨著計算機模擬技術的快速發展,作為行之有效的戰爭預實踐方式,虛擬演兵日益受到各國軍方的青睞。在人類軍事斗爭進入智能較量的時代,戰爭正在從「黑箱藝術」大步流星地步入「科學藝術」的殿堂。
從傳統的沙盤推演、圖上作業、實兵演習,到今天的計算機模擬、實驗室推演,近年來,伴隨著計算機模擬技術的快速發展,作為行之有效的戰爭預實踐方式,虛擬演兵日益受到各國軍方的青睞。這深刻地揭示出,在人類軍事斗爭進入智能較量的時代,戰爭正在從「黑箱藝術」大步流星地步入「科學藝術」的殿堂。美軍對作戰實驗室的深度關切,也從另一個側面給予了印證。
從蘭徹斯特到杜普伊
作戰模擬是指運用各種手段,對作戰環境、作戰過程及作戰結局等進行推演的戰爭預實踐活動。自有人類戰爭以來,無不受到各國兵家重視。中國古代曾有墨子與公輸般推演攻守戰法的經典案例,近代德國也曾創立了一整套嚴格的作戰演練體制,如普魯士總參謀部所開發的沙盤作業。然而,受限於特定的科學技術發展水平,在軍事作戰模擬探索之路上,人類長期徘徊不前,直至進入20世紀,才有了較大進展。
首先是在1914年,英國工程師蘭徹斯特創立了著名的蘭徹斯特方程,最先完成了地面戰斗的數學模型,開始用科學的定量方法來研究作戰過程。1916年,他又提出了描述交戰過程中雙方兵力變化關系的微分方程。20世紀40年代,美國人約翰遜創立了蒙特卡洛(MC)方法,該方法以隨機變數的抽樣為主要手段,描述了作戰的隨機過程。二戰之後,由於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及不斷改進,作戰模擬技術進一步成為制定全面作戰方案的重要工具。
從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美國退役上校杜普伊基於大量戰史資料分析,與其同事一起,在美軍歷史評估研究室(HERO),為美國陸軍戰斗發展司令部(CDC)開展了一項題為「關於武器殺傷力之歷史發展趨勢」的研究。最終,杜普伊得出了一個經驗公式,並從中導出一個「理論殺傷力指數」(TLI)計量模型。然而,由於該模型的假設作戰環境過於簡單化,因此,無法實際用於作戰模擬。1960年3月,美國陸軍少校斯圖阿特在《軍事評論》雜志上,發表了一篇題為《火力、機動性和疏散的相互關系》的論文,在斯圖阿特相關研究的基礎上,杜普伊建立了「應用殺傷力指數」(OLI)計量模型,開發出了對軍隊戰鬥力進行評判的「定量評估模型」(QJM),從而為作戰模擬奠定了堅實的數理科學基礎。
在杜普伊看來,作為一種數學表達式,定量評估模型可以作為軍事演習的依據。對於其潛在價值,美國陸軍上將約翰·R.高爾文曾評述道:「作戰模擬在多大程度上適合於數學分析,又在多大程度上總是依賴於主觀判斷?計算機究竟能否幫我們解決作戰模擬這一復雜問題?毫無疑問,杜普伊的研究在其概念設置和數學公式的細節上,可能會受到挑戰,但他為讓人們重新認識這一重要課題——戰爭到底是科學還是藝術?——而作出的探索,卻值得充分肯定。」
戰爭進入智能較量時代
我國軍事技術哲學專家劉戟鋒在深入研究科技進步與戰爭演進互動史後,認為人類戰爭正在從體能較量、技能較量步入智能較量時代。具體而言,在二戰之後,一場新的技術革命在全球范圍展開。這場革命的特點之一,就是用密集的最新科技知識代替人的部分腦力勞動。它在軍事上引起的後果,就是將進一步從根本上改變軍隊的作戰能力,未來軍事系統的主要元素間將由功能互補走向智能互補,成為一個既能發揮人的主觀創造性,又能發揮機器系統高速度、大容量等特性,從而可以充分發揮人和機器各自特長的「綜合人機智能系統」。從體能較量、技能較量到智能較量,是人類認識戰爭本質規律的一次飛躍。當然,這次飛躍是藉助了科學技術的「翅膀」。
克勞塞維茨認為,戰爭是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領域」。科學的發展,技術的進步,總是與這種概然性或偶然性成反比。當現代科技的光芒照亮了戰爭的每一個角落,這種概然性與偶然性的領域也就逐漸縮小,傳統謀劃決策中的「藝術」開始走向「科學」。時至今日,無論是作戰決策的思維方法,還是組織控制的物質手段,無不在科技巨浪的推動下,開始由單純的「精於權謀」向「器良技熟」轉變,更加側重於用數理科學——特別是各種新興的科學方法和先進技術——去研究如何指導戰爭。如現代利用高度信息化的測量技術手段,已能構建出精確到厘米級的數字地球模型。在這個儲藏著海量數據的「人造地球」上,不僅可以融合全球地理、氣象、水文、電磁等自然信息,而且可以融合各國人口、建築、交通乃至軍事、經濟、文化等各類社會信息。這就為運用科學實驗方法研究戰爭提供了重要依託。
正是基於這一大背景,我們才敢於斷言,計算機模擬技術正在為探索軍事世界的奧秘提供著「望遠鏡」和「顯微鏡」。如由於缺乏信息資源與手段,採用沙盤推演、實兵演習等傳統方式進行戰爭研究,無法克服實物模擬、物理等效、經驗參照的時空局限性,而目前運用作戰模擬技術就能以較高的逼真度虛擬戰場、虛擬軍隊及虛擬作戰,從而在數字化的作戰模擬環境中,直觀展現風雲變幻的全維戰場。亦正因此,近年來,美國把軍事建模與模擬技術列為戰略性關鍵技術,加強技術開發與資源整合,打造先進的作戰實驗室,現已初步構建了由各類作戰模擬系統組成的作戰實驗平台體系,其中有支持作戰分析的JWARS系統、支持指揮推演的JTLS系統以及支持作戰訓練的JSIMS系統等。這些系統普遍採用了先進的信息網路技術,可與C4ISR系統互聯,具有平時實驗、戰時實戰的平戰轉化功能。
搏殺從作戰實驗室開啟
發端於18世紀的工業革命,在確立了科學活動於社會生活中獨特地位的同時,也將科學實驗活動引入了軍事領域。從此,西方各國便開始相繼探索建立作戰實驗室。在模擬實驗室中,進行科學與藝術的綜合創造,並將所得出的知識及方法在軍隊中推廣運用。進入20世紀後,各種作戰實驗室開始在軍隊不斷發展壯大。如二戰時的法西斯德國,率先建立了以作戰實驗室為支撐點的作戰模擬推演系統,秘密進行戰爭准備,使閃擊戰理論與軍事斗爭准備達到了較好的結合。時隔50餘年後,1992年5月,美國陸軍訓練與條令司令部實施的「戰斗實驗室計劃」,則標志著現代美軍作戰實驗室建設工作的正式啟動。很快,美國陸軍便先後建立起包括「戰斗指揮」在內的多個現代作戰實驗室。根據三軍聯合作戰原則及作戰方案,美國陸軍又建立了「空中機動戰斗實驗室」、「空間和導彈防禦戰斗實驗室」。這些現代作戰實驗室的建立並投入使用,在美軍軍事轉型中正在扮演著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首先,作戰實驗室是武器裝備的試金石。如美國建立在內華達州內利斯空軍基地附近的空軍無人機(UAV)作戰實驗室,與附近的MQ-1「捕食者」無人機使用單位密切合作,利用該地區各種試驗場所及南部地區的宇航工業研發機構的技術優勢,為美軍試驗新型無人機作出了重要貢獻。其次,作戰實驗室是復合型軍事人才的孵化器。信息時代的戰爭更趨一體化,相應地對復合型軍事人才提出了需求。鑒於現代軍事人才還是主要由軍事院校先期培養,然後才分到各軍兵種崗位上,盡管也有跨部門的人員流動,但有限的交流依然難於培養出高度復合型的新型軍事人才。而現代作戰實驗室的出現與不斷成熟,從某種程度上將解決這個難題。因為來自諸軍兵種部隊、擁有多學科專業背景的軍事人才聚合到一起,必將產生1+1>2的系統效應,有助於培養知識廣博、能力復合及思維創新的復合型軍事人才。最後,作戰實驗室是創新軍事理論的演練場。如美國陸軍先後建立了多個作戰實驗室,對新型作戰理論進行全面實驗,從而為軍事轉型探路導航,之後,美國空軍、海軍及陸戰隊也先後組建了多個作戰實驗室,以探索未來軍事之路。
總之,充分運用計算機模擬技術而建立起來的作戰實驗室,在美軍軍事轉型中正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也從另一個側面印證出,現代戰爭的搏殺從實驗室打響,已不再是傳說。我們需要密切關注全球虛擬演兵所指引的作戰模擬發展動向,因為今天虛擬演兵場上的驚心動魄,很可能就是明天真實戰場上的腥風血雨。
摘自中國社會科學網,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