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一些藝術家總是孤獨,為何他們就是不肯迎合大眾
的確,在藝術史上,從來不缺少孤獨的藝術家。
比如維米爾,這個十八世紀的荷蘭畫家,在當時洛可可主義畫風盛行之時,他卻一生醉心於民俗和靜物繪畫創作,甘於默默無聞的生活。直到他辭世近200年,維米爾精湛的藝術技法和作品價值才被世人發現。
比如庫爾貝,在當時學院派主導的法國畫壇,他從不趨炎附勢,寧可忍受排擠和孤獨,也只畫「自己眼睛裡看到的」,成為獨樹一幟的偉大現實主義畫家。
對於有些藝術家的孤獨、個性和不肯迎合大眾,常人有很多不理解。但對於藝術家,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因為在藝術家看來,孤獨寂寞並不可怕,不迎合大眾也不十分要緊,最重要的是創作出有獨立思想有審美境界有藝術價值並屬於自己
B. 「反藝術」的達達主義
1. 達達主義(Dada)是1915年至1923年間出現的一種藝術流派運動,由一批年輕藝術家和反戰人士領導,通過反美學的藝術主張和抗議活動表達他們對資產階級價值觀的不滿,以及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抗議。
2. 達達主義誕生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1915年的紐約就開始出現端倪。世界大戰之後世界格局發生巨變,藝術界的精神也產生了變化。達達主義是原始主義從另一個層次走向極端的體現,它的本質是質疑到底什麼是藝術,打破原有的藝術框架。
3. 達達主義是一種國際級的意識形態,不只存在於藝術行業,在文學、政治主張和社會運動方面有更多的體現。例如無政府主義,就是達達主義在政治方面的體現。
4.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整個歐洲帶來了巨大的傷害,而戰爭開始的源頭是上層階級的矛盾,是傳統權威在左右世界的發展,導致戰爭爆發,生靈塗炭。因此主張反戰的達達主義所秉持的精神根源,是反對舊世界的秩序。
5. 達達主義的主張表現在藝術中,就是拒絕傳統的藝術審美體系。傳統的藝術審美追求秩序嫌差、平衡、和諧且令人愉悅,達達主義就追求混亂、非理性、不舒適,本質上是要擊潰掌握傳統藝術話語權的審美精神。
6. 達達主義名稱的來歷有很多種說法,比較主流的說法之一是藝術家理查德·胡森貝克(Richard Hulsenbeck)將一把刀插進一部法語字典中,刀尖正好戳中了「Dada」這個詞。另一種說法是「Dada」這個詞是小孩在學會說話時能夠發聲的第一個詞語,以此命名代表著與傳統知識、文化和意義的脫離,追求無序的、反藝術的、純天然的表達方式。
7. 阿爾普,全名讓·阿爾普,或者漢斯·阿爾普(Jean Arp / Hans Arp,1886-1966),是達達主義藝術的代表人物。他的母親是法國人,父親是德國人,因此他在法國時用讓·阿爾普這個名字,在德國時用漢斯·阿爾普這個名字。
8. 達達主義最早誕生於蘇黎世,因為一戰爆發後瑞士成為中立國,很多藝術家逃到這里。其中一批羅馬尼亞藝術家來到蘇黎世,在討論中產生了達達主義這種藝術傾向,阿爾普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
9. 阿爾普的作品集中代表了反藝術雕塑,他認為任何藝術創作都不應該參考既定的形象。阿爾普曾參加過康定斯基的藍騎士畫派,康定斯基是以自己強烈的主觀情緒指導自己的創作,阿爾普卻恰恰相反禪者衫,他追求的是一種無意識的創作。
10. 阿爾普的作品色彩單一,對於線條走向的主觀控制非常弱,似乎是在夢游或者進入潛意識的狀態下創作的。阿爾普的作品中哪怕能看出既定的形象,也有著信馬由韁的感覺,非常隨機化,更像是一種天然的形成。
11. 阿爾普在雕塑藝術中的一大貢獻是解決了作品底座和作品之間關系的問題。傳統藝術家做雕塑,要考慮擺放的問題,因此不得不考慮雕塑的底座。阿爾普則是將底座和作品本身融合在了一起,讓雕塑更具整體感。賀腔
12. 杜尚,全名馬塞爾·杜尚(Marcel Duchamp,1887-1968),是達達主義的代表藝術家,他最為著名的代表作《泉》,是將一個隨意買來的小便器簽上假名字,送去藝術展。雖然被拒之門外,但這部作品被認為是20世紀最具有啟發性的一件藝術品。
13. 《泉》這件作品雖然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但卻非常具有達達主義的精神。這件作品沒有任何創作過程,所有適用於藝術的標准和審美情趣都不適用於它,藝術的意義在這件作品中被徹底打破。
而作品所使用的小便器,原本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會用到一件商品,但是由於被送去參加了藝術展,放進了博物館,導致它原本在現實世界中所具備的意義也不復存在。因此,這件作品是徹頭徹尾地體現了「反藝術」。
14. 杜尚通過《泉》這件作品提出了「什麼是藝術」的問題,日常生活用品剝離了原有的價值意義,就能夠成為一件藝術品,成為傳統藝術疆界之外新的領域。《泉》這件作品後來直接導致了現成品藝術的誕生。
15. 皮卡比亞,全名弗朗西斯·皮卡比亞(Francis Picabia,1879-1953),是一位對達達主義有著卓著貢獻的法國藝術家,他創作了很多用鋼筆繪制的繪畫作品,例如他的代表作《達達的流動》,將「Dada」寫在了畫作中,並追求反藝術的機械化形象。
16. 皮卡比亞的代表作《達達的流動》具有濃烈的對傳統藝術的反諷意味。這部作品看上去似乎是皮卡比亞設計了一個機械裝置,其間如電流一般流動的,正是很多傳統藝術大師的名字,是一種打破傳統藝術框架的創作。
C. 分析當代動畫動漫藝術里的傳統文化元素
在許多當代藝術家和批評家眼裡,視覺意義上的「中國元素」已經成為當代藝術本土化的標志性內容。「中國元素」隨著2008北京奧運會的落幕進而成了大眾流行的公共話題。在這樣一個讀圖的時代,視覺意義上的「中國元素」的重要性和時尚性幾乎不容質疑。
上世紀初,國人為了改變西方眼中愚昧落後的東方形象,開始全面向西方學習。陳獨秀等人也因此提出了改良文人畫,倡導西方寫實繪畫的主張。上世紀80年代,隨著革命文藝的退場,一批激進的當代藝術家和批評家一面承接陳獨秀的主張,高喊「打倒文人畫」的口號,一面以高昂的姿態再次掀起學習西方藝術的浪潮,並逐步發展成為盲目的全盤西化。一些影響力的藝術批評家從西方當代藝術的發生現象和發展軌跡中抽取用以主觀虛構中國當代藝術繁榮圖景的敘述概念、建構模式和理論依據,並在中國藝術發展的客觀現實中尋求與西方當代藝術現象相似的蛛絲馬跡,物色、籠絡和扶植符合自己預想的藝術家個體,將其各就其位,最終成功地創造出一部酷似西方當代藝術史的中國當代藝術史,並推出了一批「青史留名」的當代藝術家。這些非官方的當代藝術家既沒有對西方現代藝術、後現代藝術以及當下前衛藝術的文化背景和發生緣由進行客觀地分析,也沒有對西方藝術的方法論和美學觀作深入探究,而僅僅停留在表象解讀、形式復制和情緒發泄的初級階段,因而完全沒有資格和能力與西方當代藝術進行平等對話。由此誕生的「當代藝術」,表面上看,擁有全新的藝術視角、全新的圖像模式、全新的視覺效果、全新的藝術流派和全新的藝術文脈,實質上既沒有對西方藝術的文化養分進行批判性地吸收,也沒有經歷與中國傳統藝術進行正面的碰撞與磨合,沒有直面中國當代人的生存狀態和遭遇的文化問題,並在實踐的過程中逐步確立符合當代中國的審美觀和價值體系,因而無法代表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當代藝術。對西方藝術現象的簡單復制和模仿或許對推介和普及西方當代藝術,以及使中國藝術家擺脫「文革」時期藝術觀的束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傳統審美基因也隨之不斷流失。代表官方的藝術群體,在告別革命文藝之後,大多仍然沿襲前蘇聯現實主義或西方古典主義陳舊的思維模式進行創作,或以西方現代藝術既成的語言形式(如點、線、面)或媒材表象(如:肌理)等現代元素來粉飾蒼白的畫面,或在語言形式層面進行淺層次的中西融合的探索實踐,而沒有把中國傳統藝術(包括民間美術)的精神內涵和藝術氣質很好地傳承過來。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缺失日益顯露。
中國傳統藝術與當代文化生態相脫離變得愈加嚴重,搖搖欲墜的傳統美學體系在西方藝術觀念的沖擊之下不僅沒有被激活,反而面臨全盤坍塌的危機。直至上世紀90年代,藝術家對傳統藝術的美學價值開始反思,這反映出在埋頭學習西方先進科技和文化過程中被淡化的民族意識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增強和當代藝術的復興逐漸蘇醒。遭遇多次斷流的傳統藝術有望被重新關注、挖掘、梳理、研究和傳承。然而,由於當前藝術界的學術浮躁和急功近利,許多當代藝術家(也包括一些活躍於海外的藝術家)迴避對民族藝術內在文化的關注和挖掘,僅僅藉助代表中國文化的漢字、民族服飾、傳統建築的圖式符號以展示民族特色或標明在國際藝術界的文化身份。以西式話語方式命名的「中國元素」,其內容的實質是圖式化的文化符號,而非藝術的內涵和文化的本質。在中國當代藝術的文化結構中,即便真的具備了少量幾味中國文化的元素,那也是遠遠不夠的,更何況是僅僅貼上一個漂亮的文化標簽。視覺意義上的「中國元素」並不能掩蓋民族精神和當代精神缺失的實質。
當前許多蓄意籌謀的用以招商引資的民間文化節或祭祀活動不也是如此么?大投資、大宣傳、大場面,氣勢恢宏、氣氛火爆,充滿強烈的視覺刺激並引來眾多媒體的聚焦,而那分濃濃的鄉土味和傳統文化氣息卻早已煙消雲散,盡管其間借用了五花八門民族或民間的外在形式元素,仍然無法召回民族精神之魂,只有從淹沒在人群中的那些手捧香燭的朴實老農仁慈的眼神、和善的表情和虔誠的舉止中,才能真正感受到一絲民族文化的痕跡。歡欣雀躍的喜慶背後竟然是如此悲涼!
當代藝術期待從視覺的張揚回歸精神的確立!
D. 簡述西方美學史上不同時期美學家對美的本質的看法
1、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事物由於數而顯得美」,美就來自於數的秩序。
如:「秩序和比例是美的和有用的」。所以一切藝術都產生於數……,「一切立體圖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圖形中最美的是圓形。」總之,畢達哥拉斯學派,美在於客觀事物的均衡、對稱、和諧、多樣統一及黃金分割等形式。
2、亞里士多德:「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勻稱與明確,美取決於體積和順序。」亞里士多德關於美是事物的客觀屬性的觀點,成了折中主義美學的重要理論資源。
3、托馬斯。阿奎那:「美即在恰當的比例;美嚴格地講屬於形式因的范疇。」美與客觀事物的感性形式之間的關系,認為美需要有三個條件得到滿足才能成其為美:「第一是事物的整體性或完善,因為有缺陷的東西其結果必是丑的;第二是恰當的比例或和諧;第三是明晰,因此具有鮮明色彩的東西才被稱作是美的。」
4、達.芬奇:「美感完全建立在各部分之間神聖的比例關繫上」。
5、威廉。荷加斯:「曲線比直線美,而在曲線中又以蛇形線最美。蛇形線,我把它叫做富有吸引力的線條。」
6、費希納:提倡重視實驗的「從下而上」的美學,通過實驗,他認為黃金分割段是最美的形式。
(4)藝術家為什麼要反對傳統審美擴展閱讀:
美學在中國的傳播
中國美學研究在形成最初的原理著作時,基本上是移植西方的美學原理著作,從1917年到1930年,中國共出版了標準的美學原理著作6部。
如果說,朱光潛和蔡儀的美學代表了中國美學在學科上對西方美學和蘇聯美學的移植,那麼,王國維的方向,即用美學的觀念來重講中國材料,特別是重講中國藝術。
表現在宗白華和鄧以蟄的著述中,特別是宗白華在西方斯賓格勒思想和國內民族主義思想的影響下,從一種世界文化比較的背景中去探討中國美學的獨特性,取得了相當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