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培養幼兒的藝術細胞
怎樣培養幼兒的藝術細胞
怎樣培養幼兒的藝術細胞,當今社會,父母越來越重視培養孩子的全面發展,「藝術」也逐漸流行起來!為了培養孩子的藝術細胞,家長們整天絞盡腦汁想什麼藝術課適合孩子。以下是關於怎樣培養幼兒的藝術細胞。
我們日常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藝術細胞呢?
第一 盡量為孩子創造機會
對孩子的教育忽冷忽熱,要求水準忽高忽低,沒有細微的教育方案,沒有長遠的打算,便不能使孩子藝術活動的能力得到明顯的提高。應該抓住機會,不失時機地給孩子科學的指導。
孩子一歲時就可以握筆「塗鴉」了,將筆和紙交給孩子,特別是把顏色鮮艷的筆交給孩子,不僅使孩子畫畫的要求得到滿足,也能刺激孩子視覺的發育,使手指、胳膊得到鍛煉,促進小肌群的成長。假如此時父母看到孩子因畫畫而撕破了紙,筆也扔到地上便訓斥孩子,就會在孩子稚嫩的心靈里種下筆和紙不可隨便亂動的種子,那麼,這個孩子長到可以不撕紙的年齡時,已經不喜歡這種最普通的文化用品了。
第二 關心孩子的各種興趣
孩子對事物感興趣時,也是最有指導效果的時候,錯過這一時機,將給孩子帶來終生缺憾。日本幼兒教育家井深大先生指出:人的腦細胞網路是由出生後受到刺激,逐步發展與完善的,人生下來就具有各種細胞,其功能起初是潛在的,如果不適當地給予刺激,它們便不能分裂增殖,很可能在發揮作用之前就告終結。
興趣就是對這種潛在的種種細胞給予有效的刺激。如果這種刺激持續而強烈,興趣就會使細胞增加。童稚期,大腦細胞需要多種刺激,從而為具備多種功能做准備。
家長們應該為寶寶准備各種各樣的顏料,讓他自由的探索各種顏色帶來的快樂,或許不久之後你就會發現,寶寶創作出了一幅「印象派」作品;為寶寶准備各種各樣的小樂器,讓他自由地彈奏、敲擊或吹奏,或許不久之後,你會發現寶寶創作出了一首令人「情緒激昂」的「軍隊進行曲」。
興趣的變化不是壞事,它是人自身才能增加的表現。當孩子想知道事物的名稱,或者想讓父母給他們念書、講故事時,父母以「真討厭」「我很忙」的態度予以拒絕,與一個個的解答孩子提出的問題,滿足孩子的要求相比,其結果迥然不同。
第三 讓孩子自發地對藝術產生興趣
父母想培養孩子在某個方面的藝術才能,不要過於性急,急於訓練孩子會打亂孩子興趣愛好的臨界期,使孩子永遠地失去某種能力發展的可能。父母急於求成的結果使孩子逃避超負荷的訓練,因為繁重的、強迫的刺激將使孩子產生厭惡情緒。
讓孩子體會到進步的樂趣:切忌嘲笑孩子的努力。在培養孩子的「藝術細胞」時,隨時保護孩子的積極性,對孩子哪怕是一點微小的進步,也要給予高度贊賞,即使孩子提出大人不屑一顧的問題,父母也要表示關心,承認孩子付出的努力。
在培養孩子藝術才能的過程中,父母的作用十分重要,關鍵在於理解與尊重孩子,站在孩子的立場上來發現、啟發、引導、挖掘孩子的藝術潛能,不要埋怨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也不要自暴自棄,作為父母,應該從自己身上的不足之處尋找教育的責任。
第四 豐富孩子的生活體驗
家長應該抽出時間陪孩子去參觀博物館、畫展,也許小孩未必真能看懂什麼,但我相信,讓孩子從小就浸泡在這樣的藝術氛圍中,定會帶給他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
不用擔心孩子年齡小,理解不了,小孩天生就有靈性,他們所感受到的會比我們想像的要多得多。現在的孩子們都很幸運,在大城市有很多機會可以欣賞到一些高水準的'藝術展覽,甚至能夠親眼目睹藝術大師們的真跡,還可以去看高質量的兒童劇和音樂會……這些體驗都能讓孩子的精神世界獲得極大的豐富。也有不少家庭熱愛旅行,一到假期就會帶孩子在路上遊走,見識不同的風土人情,領略多樣的文化藝術,這樣的經歷都會豐富孩子的生活體驗。
第五 讓藝術啟蒙在生活中自然而然的發生
很多父母會說:「工作太忙,沒時間和孩子去進行互動。」其實,對孩子的藝術啟蒙不一定要特意的進行,我們只需要抓住各種生活的瞬間。
比如,帶孩子外出,看看天上的雲,問問他,那些雲朵讓他聯想到了什麼?和孩子行走在大自然,找找草叢里的昆蟲,撿撿地上的落葉,小樹枝,碎石;當你在廚房做飯時,也可以讓孩子來參與,讓他去聞聞不同食材的氣味,認識各種蔬菜的形狀......生活中處處都是美育孩子的機會。
第六 觀察和發現身邊的美
藝術是源自生活、融入生活的。父母平時在和孩子相處時,要注意隨時開啟孩子發現的眼睛,孩子的好奇心和想像力都足夠豐富,但需要父母在生活中有技巧的引導和打開。
我們在生活中接觸到的每一樣東西,對孩子來說,都可能是美育的啟蒙。
我們帶孩子讀繪本,孩子學到的不僅是書里的知識,他還能感受到書的質感、書籍的裝幀藝術、書裡面美麗的畫面……我們帶孩子去聽音樂,看展覽,耳朵里輸入的是優美的旋律,歡樂的節拍,眼睛裡看到的是色彩的沖擊,不同畫面的表現形態,未知世界的樣子……打開孩子的各種感官體驗,不知不覺中他們對美的感覺就會慢慢提升。
培養孩子的藝術細胞,無須刻意,藝術存在於每時每刻的生活細節中。若想對孩子有好的引導,父母自己也要打開發現美的眼睛,而且我們也會從中受益——當你能發現生活中處處存在著美的時候,心情自然就會愉悅,這種愉悅也會自然傳遞給孩子。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呢?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一、盡早培養
有的家長會認為孩子年齡太小,有些東西過早交給孩子沒好處。這種想法未必正確,孩子再怎麼說也是有獨立意識的,從小給他們樹立正確的觀念未必不是件好事。孩子的獨立性的培養越早越好,趁孩子還小的時候培養良好的習慣,對孩子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適當地對孩子進行思維感染,這樣孩子長大後更容易對自己負責。
二、用愛陪伴
讓孩子原因獨立意識,需要家長循序漸進。如果父母急功近利、急於求成,那麼就會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要用愛去陪伴孩子,在必要的時候給予孩子一些幫助。家長要學會與孩子交流,讓孩子能表達自己的想法,學會自主選擇。在問題面前,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去分析和理解,從而鍛煉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三、做好本分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該做的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不應過度溺愛孩子,嘗試讓孩子做一些的生活小事,例如:吃飯、掃地、穿衣服、收拾碗筷等。當孩子完成任務後,父母可以給予孩子贊賞和鼓勵,使孩子獲得成就感,提高孩子的責任感。這樣做不僅能鍛煉孩子的生活能力,還能夠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❷ 怎樣才能開啟孩子的藝術細胞
一、創造條件和機會
我們知道每個孩子心裡都有一顆美的種子,所以當家長想要幫助孩子開創藝術領域開啟孩子藝術細胞的時候,我們更加需要幫助孩子創造條件和機會,當然這個條件是包括物質條件和精神條件的。物質條件我們知道,畢竟圖片和實際觸摸到的工具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就好像王千源、秦海璐等主演的《鋼的琴》電影就是講述了一位父親為了女兒的音樂夢想而不斷艱苦努力,最後通過身邊朋友的幫助用鋼鐵為女兒打造出一架鋼琴的故事, 不管多困難,都要幫助孩子實現有一架鋼琴的夢想。
而精神條件是指環境,當孩子生活在一個每天都打麻將的家庭里是聽不到貝多芬大師的曲子的,因為家長不喜歡聽不會聽,當別人聊起海頓的奏鳴曲這一段很好的時候,你說這什麼曲子,這么難聽還這么長,孩子就更加完全不了解對方在說什麼。而這些,細小的因素,影響了孩子和孩子之間的差異。
❸ 挖掘寶寶的藝術細胞,父母需要怎麼做
在今天的家庭教育中,除了關注孩子的學習外,培養藝術型孩子已經成為許多家長的研究課題,藝術細胞也成為許多家長更加關注的概念。如果一個孩子有藝術細胞,他會根據這個孩子是否有藝術天賦,他對同一問題是否有不同的理解方式等來判斷。但藝術細胞真的有一個模糊的概念嗎?有一項研究是這樣的:讓孩子成為生活的主人,移動你的手腳。手和腳的每一條神經都是由大腦連接和支配的,手和腳的不同運動可以促進大腦的發展。研究表明,勤奮做事的孩子更有創造力和想像力。
你可以看到,學習的藝術可以充分發揮孩子的才能和才能,獲得身心的滿足,健康地養育孩子,豐富和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因此,很多家長經常通過不同的藝術培訓班來輸送孩子,希望讓孩子加強藝術修養。我希望你們有美麗的成就和獨特的藝術細胞。隨著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意識到藝術對兒童的重要作用,它不僅可以提高人們的審美能力,促進兒童個性的發展,而且可以讓兒童享受到快樂,因此,家長們開始通過各種方式挖掘孩子的藝術潛力。如何培養兒童的藝術細胞?
❹ 挖掘寶寶的藝術細胞,父母需要如何做
其實現在很多孩子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父母的刻意培養很重要,當然不是強硬讓孩子學不喜歡的東西,只是要生活中多給孩子去嘗試,多去了解孩子從而去發揚某方面的專長。帶孩子要多涉獵更多的東西,與更多的優秀的孩子共同交流,傳統的放養狀態會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但父母一定是主導者,要用腦子去帶孩子發掘各種~
最後還是要勤奮多加練習。
❺ 家長在日常該怎麼培養孩子的藝術細胞呢
現在的家長除了文化課,也比較注重多方位的培養孩子,其中有的家長就特別注重培養孩子的藝術細胞,藝術是什麼?藝術細胞又是什麼?又該如何去培養孩子的藝術細胞呢?下面我們一起來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藝術道路艱辛,家長要鼓勵孩子的積極性藝術的道路是艱辛的,因為是需要長期積累下來的學習,才會培養出一個具有藝術細胞的孩子,所以家長要時常給予孩子鼓勵,比如當孩子向你展示繪畫作品,我們要給予肯定和誇獎,讓孩子有滿足感和榮耀感,這樣才能持續不斷的進步,一直延續自己的學習,最終成為興趣。
作為家長的你,有沒有經常陪孩子看個畫展,聽個音樂會培養下音樂細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