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湖南湘西有什麼民間藝術,一種就可以了,盡量要求詳細一點的~
不要啊,這么有趣的都不要,哎,可惜,我找的這么辛苦啊
那看看這個吧
花燈戲
花燈戲是湖南的一種民間小戲劇種。是由民間歌舞花燈、茶燈、地花鼓和「調子」發展而成。主要包括湘西花燈戲、以平江花燈戲為代表的湘北花燈戲和以嘉禾花燈戲為代表的湘南花燈戲。
花燈、茶燈、地花鼓等民間歌舞演出的盛況,明、清兩代地方誌書有許多記載。其演出形式大體為兩種:一是有人物故事的「丑、旦劇唱」,被稱為地花鼓、竹馬燈、打對子和對子花燈等;二是「聯臂踏歌」的集體歌舞,習慣稱為「擺燈」和「跳燈」。這些地花鼓、花燈等民歌舞形式,經過長期的演變,有的吸收戲曲的程式規律,逐漸發展成花鼓戲;有的則較多地保持著花燈的歌舞特點,搬演戲曲故事,被稱為「燈戲」和「花燈戲」。由於各地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和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也由於流布地域的方言、音樂素材和風格以及受鄰近姊妹藝術影響的不同,各種花燈戲在劇目題材、聲腔結構、表演特點上,都各有特色,發展的歷史過程也不盡相同。
湘西花燈戲,流行於湘西。民間習慣稱為麻陽花燈、桑植花燈、保靖花燈等,都是同陽戲、儺戲相結合發展成的花燈戲。 湘西花燈戲前身花燈,因脫胎於燈節賽會而得名。吉首叫「調花燈」,桑植叫「打花燈」,永順叫「地花燈」等。
花燈在形成了載歌載舞的形式以後,藝人們經過多年實踐,將生活中的各種動作和民間武術加以藝術加工,創造和發展了風格不同的文、武花燈。文花燈秀麗灑脫,武花燈健美剛勁。
湘西花燈戲初步形成,並首先出現在今鳳凰、麻陽一帶,是在清咸豐、同治年間。 當時,陽戲、儺堂戲、辰河高腔、常德漢班已在湘西的一些地方演出,給花燈一定的影響,於是以歌舞演唱為主的花燈在內容上有了新的發展,即將民間故事和其它劇種的劇目改編為花燈戲演唱,如《香蓮闖宮》、《山伯訪友》等。湘西花燈戲的唱腔曲調,多源於民歌、小調。對子花燈和花燈小戲的唱腔多半套用燈調,曲調保持民歌的結構特點,戲曲化程度不同。由於題材的不斷擴大,行當增多,唱腔曲調則廣采博納,融陽戲、儺戲、曲藝、高腔以及其他戲劇劇種曲牌於一爐而綜合發展。
平江的花燈戲原名「燈戲」,外地也有稱之為「平江花鼓戲」的,是湘北花燈的代表。湘北花燈戲的特徵:一是帶有即興發揮性的表演。二是仍具有花燈表演的痕跡。三是吸收了說唱藝術的說和做。四是從民間歌舞中汲取表演技巧。平江花燈戲,流行於平江縣境及瀏陽東鄉一帶,以歌舞形式演出叫地花鼓;以戲劇形式演出則稱花燈戲,即平江花燈戲。平江花燈戲的劇目有100多個。大多與花鼓戲相同。
嘉禾花燈戲,也就是湘南花燈戲,流行於舂陵河兩岸。 桂陽叫「對子調」,郴縣稱「地花鼓」,嘉禾叫「花燈」。 嘉禾花燈戲的劇目有100多個,其中有輕松活潑的農村生活小戲,如《看花》、《打鳥》等,更多的則是反映家庭生活和民間故事的整本戲,如《苦茶記》、《金釧會》、《打鐵》、《劉海戲蟾》等等。
花燈戲來自民間,劇本人物少,情節比較簡單, 唱詞和道白,通俗易懂,唱腔都是吸收民歌小調的特點,歡快明朗,表演動作活潑風趣,歌舞味很濃,多以表現生活的小喜劇見長,充滿了泥土的芬芳。
劇目方面,幾種花燈戲也各有特點。湘西花燈戲的傳統劇目比較少,流行比較廣的有《撿菌子》、《盤花》、《扯筍》、《王三賣貨》、《賣花》等。湘北花燈戲的劇目比較多,主要來源於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燈戲藝人集體創作的劇目。二是藝人們依據傳統劇目移植、改編的一些劇目。湘南花燈戲隨著自身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劇目也不斷增多。歷代藝人從社會生活和民間故事中吸取素材,創作了不少的劇目。此外,花燈戲在湘南乃至粵北一帶流傳,與其它劇種在交流吸收移植的過程中也豐富了花燈戲的劇目,據不完全統計,湘南花燈戲傳統劇目約有130多個,其中大戲59個,中型戲33個,小戲劇目40餘個。此外,還有對子調節目40個。
音樂方面,湘西花燈戲聲腔主要來源是燈調,同時,也大量運用民歌小調為戲中的唱腔。本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專業劇團的相繼建立,劇目空前豐富,音樂也從主要為曲牌體發展為曲牌體、板腔體和綜合體三者並存的音樂體制,吸收豐富了打擊樂,增強了音樂表現力,使戲曲化程度得到新的提高。湘北花燈戲聲腔分正調和小調兩大類,另還有一種古老的尺調,僅一支曲子。伴奏樂器分為文、武場面,有大琴、套胡、戰鼓等。湘南花燈戲音樂源於當地民歌、小調及其他民間歌曲。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吸收和融化風俗音樂和外來的曲調。湘南花燈戲的過場音樂可分為吹打曲碑和絲弦曲牌兩種。湘南花燈戲的打擊樂,源於當地民間的打擊樂,隨著花燈戲藝術發展,引用和變化了一些祁劇的鑼鼓點子。
在表演藝術、腳色行當、舞台美術方面,這三種花燈戲也各呈特色。湘西花燈戲在表演藝術上繼承了花燈歌舞的「套子」、「圈子」及千姿百態的扇法、幽默風趣的矮樁身段。 藝人們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把各種飛禽走獸、花鳥蟲魚的不同動態,經過提煉加工,藝術地體現在這些「套子」和「圈子」中。新中國成立之後,花燈戲得到新生和發展。湘南花燈戲對傳統劇目和音樂進行了收集整理,並創作了一批新劇目,不斷提高了演出質量,涌現出了《劃線》、《十月花》、《張木匠和妻》、《十月小春》等一批優秀的劇目,參加省、地級會演。湘北湘西花燈戲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局面。在最近的十幾年裡,湖南花燈戲又有了許多的發展。不少專業和業余劇團藝術水平不斷提高,創作出一些反映現實生活的新編劇目和挖掘整理出一些具有新的思想內容的傳統劇目,湖南 為湖南花燈戲藝術的發展做出了新的貢獻。
2. 藝術的本質在於創新 其中包括哪些方面的創新
藝術的本質就在於創新,其中包括題材的創新和形式的創新兩個方面。
人類藝術美的歷史,都是美的創造者們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的歷史。當創新成了我們文明進步的自然法則時,我們決不能忽略美的前提。失去了美的前提的任何藝術創新都是毫無意義的,與此同時,失去了創造的美,也同樣失去了藝術的審美特性。藝術特別是繪畫藝術的創新,就其本質而言就在於美的創造。 創新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靈魂或原動力,更是人類藝術發展的生命。縱觀全部美術歷史,藝術史上的每一次發展和進步無不以突破和創新為契機。在景象萬千,變幻莫測的藝術長河中,最終能夠流芳百世的只能是那些集創造性,特色性和美的規律性為一體的「千古絕唱」。而那些人雲亦雲、隨波逐流,缺乏個性特色的所謂藝術或偽藝術,必將如過眼雲煙,轉瞬即逝,不斷地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藝術創新不同於我們一般意義上所講的創新。千百年來,藝術創新特別是中國繪畫藝術創新問題,一直是人們爭議的焦點。藝術創新的本質問題,不僅關繫到整個藝術的發展方向,而且關繫到每一個致力於藝術創新者的成敗。
3. 湖南有什麼比較有特色的工藝品
中國紅、活性炭雕、菊花石、湘綉。
中國紅:
作為湖湘四寶之一的中國陶瓷藝術源遠流長,是我們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藝術,但在21世紀之前,器中獨獨沒有象徵吉祥、喜慶、最為中國人喜愛的大紅色瓷。這是因為紅色釉料不耐高溫,燒制異常困難,成為陶瓷史上的一道千古難題。從而,在世界陶瓷史上,有一個千年夢想。千年前,是湖南人開始破譯它;千年後,還是湖南人終於破解了它。
湖南人破解了世界陶瓷難題,中國紅瓷圓了千年夢!中國紅,它光色均勻,色相與中國國旗、國徽一致;且其光色更純正、艷麗,極富裝飾效果,可以在其表面進行二次加工,配以名家字畫或烤金圖案;是當今世界陶瓷科技與藝術的結晶,被業內人士贊為「陶瓷中的極品」,收藏及欣賞價值極高。中國紅的出現,宣告了中國瓷無標准紅色的歷史從此結束!
活性炭雕:
活性炭在日常生活及工業生產中,常被當作除臭劑使用,這是因為活性炭有捕捉臭味、防止毒氣、凈化臭水的作用;包括軍事上用的防毒面具在內的一些防護用品里主要成分也都是活性炭。但由於技術上的限制,長期以來,活性炭一直以粉末狀或顆粒狀等未成型狀態出現。而活性炭成型技術一直是攻克不下的世界難題,限制了它在民用領域的發展。
湖南科學家經過十多年的研究,終於在21世紀初攻克了活性炭成型這個世界性難題,成為了全球唯一擁有這項專利的發明者,使湖南人為之驕傲、自豪!作為湖湘四寶之一的活性碳經過專利技術成型後再配以傳統手工雕刻,精心雕琢每一個細節,並運用珍貴的礦物質金、銀、珍珠等為原料調和成純天然色料,使之成為一種既能凈化空氣又能美化環境的多功能環保藝術品,具欣賞、收藏價值的同時,更具實用價值。國外媒體更將它形容為「烏鑽」可以說,活性炭雕的出現是「用藝術的造型解決了室內污染問題」,魚與熊掌兼得。
菊花石:
天然菊花石作為湖湘四寶之一是瀏陽河特有的一種灰岩,經數億年地質變化演變而成,其花紋生成於兩億多年以前。我國地質礦產部將其列入寶石類,並命名「玉疊妃」。因其蘊量稀少,比珠玉寶石類更珍貴,故又被稱為「全球一」。菊花石原料因屬自然生成故而絕無雷同,每件作品就其自然形態雕刻而成,各具特色,均為孤品;加上菊花石資源稀少罕見,目前世界上僅存藏於我國湖南瀏陽,非常具有收藏價值;每件產品的加工都是採用傳統的手工雕刻工藝。工藝由平面描葉發展到立體花卉,題材也由山水花草發展到古今人物、飛禽走獸,欣賞價值極高。又由於菊花石自然形成於岩石中,歷經了兩億多年才形成,所以它又是一種「取日月之精華,吸天地之靈氣」的鎮業石、富貴石,有鎮邪、驅災、引福納祥等功效。它是花又非花,若為花,可成花中之後;它是石又非石,若為石,可成花中之王。
湘綉:
湘綉是湖南人民創造的一種卓越的手工藝品,具有精湛的技藝和獨特的藝術風格,是我 國的四大名綉之一,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湘綉運用七十多種針法和一百多種顏色的綉線,充 分發揮針法的表現力。綉品構圖章法嚴謹,形象生動逼真,色彩鮮明,質感強烈,形神兼備 ,遠觀氣墊宏偉,近看出神入化。湖湘四寶的湘綉題材廣泛,品種繁多,既有收藏價值極 高的藝術珍品,又有實用大方的各類日用品,如時裝、掛屏、手帕、被面等等;既有壯麗豪 放的巨型作品,又有玲瓏精巧的小件。有的富麗堂皇,有的典雅端莊,各具特色,雅俗共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