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18武漢中華優秀戲曲文化藝術節時間+地點+節目單
現代人雖然沒有多少喜歡戲曲的了,但是戲曲也是咱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不應該被丟棄,現在也有很多唱戲的藝人是年輕人呢,小編覺得喜歡戲曲藝術是非常難得的,近期在武漢的戲曲文化節就很受歡迎,下面就跟著小編來看看吧。
3月9日,連續第6年舉辦的中華優秀戲曲文化藝術節在武漢劇院開幕。
武漢劇院
3月9日
開幕式紅毯
《梅花薈聚戲碼頭》戲曲名家演唱會
演出:全國第27屆、28屆部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
3月11日
漢劇《狀元媒》
演出:武漢漢劇院
3月12日
漢劇《二度梅》
演出:武漢漢劇院
3月14日
崑曲《十五貫》
演出:上海昆劇團浙江昆劇院
蘇州昆劇院
3月16日
崑曲《長生殿》之《釵盒情定》
演出:上海昆劇團
3月17日
崑曲《長生殿》之《霓裳羽衣》
演出:上海昆劇團
3月18日
崑曲《長生殿》之《馬嵬驚變》
演出:上海昆劇困扒前團
3月19日
崑曲《長生殿》之《月宮重圓》
演出:上海昆劇團
3月27日
黃梅戲《天仙配》
演出:安慶市黃梅戲劇院
3月28日
黃梅戲《女駙馬》
演出:安慶市黃梅戲劇院
3月30日
京劇《戰馬超》《遇皇後打龍袍》
演出:天津青年京劇團
3月31日
京劇《秦香蓮》
演出:天津青年京劇團
4月6日
越劇《追魚》
演出:上海越劇院
4月7日
越劇《盤夫索夫》
演出:上海越劇院
4月13日-14日
京劇《七俠五義》
演出:上海京劇院
4月16日
評彈《林徽因》
演出:上海評彈團
5月4日
京劇《楊門女將》
演出:國家京劇院
5月5日
京劇《三岔口》《游龍戲鳳》
演出:國家京劇院
5月11日
楚劇《鄉里鄉親》
演出:武漢楚劇院
5月12日
閉幕式楚劇《鄉里鄉親》
演出:武漢楚劇院
5月此嫌15日
祝賀演出越劇明星版《紅樓夢》
演出:杭州越劇院
今年是「中華優秀戲曲文化藝術節」在漢落地生根第6年。從2013年武漢市演出公司聯合武漢劇院推出該節,積5年之功,中華優秀戲曲文化藝術節已成為武漢一張亮麗的文化名片。
3月9日第六屆戲曲節的開幕現場,可謂前5屆精華的集結。武漢漢劇院當家花旦、第27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王荔,武漢楚劇院戲曲名家、第25屆中國戲曲梅花獎得主夏青玲,昆劇名角沈_麗、周雪峰,紹劇著名演員施潔凈,花鼓戲著名演員葉紅,粵劇領軍人物歐凱明,隴劇名角竇鳳霞,淮劇汪清代表人物陳明礦,採茶戲代表演員楊俊等,22名「梅花獎」得主一起走紅毯,戲迷們紛紛舉起手機記錄這珍貴一刻。
⑵ 崑曲是中國哪裡的地方戲
崑曲是蘇州崑山的地方戲。
崑曲可以大致分為三大部分——戲曲文學(詩)、戲曲身段(舞)、戲曲音樂(歌)。欣賞崑曲,就得從這三個方向來了解這門藝術。
崑曲(Kunqu Opera),原名"崑山腔"、"崑腔",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清代以來被稱為"崑曲",現又被稱為"昆劇"。崑曲是中國傳統戲曲中最古老的劇種之一,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特別是戲曲藝術中的珍品,被稱為百花園中的一朵"蘭花"。
拓展資料:
崑曲早在元朝末期(14世紀中葉)即產生於蘇州崑山一帶,它與起源於浙江的海鹽腔、餘姚腔和起源於江西的弋陽腔,被稱為明代四大聲腔,同屬南戲系統。
崑山腔開始只是民間的清曲、小唱。其流布區域,開始只限於蘇州一帶,到了萬曆年間,便以蘇州為中心擴展到長江以南和錢塘江以北各地,萬曆末年還流入北京。這樣崑山腔便成為明代中葉至清代中葉影響最大的聲腔劇種。
崑曲是明朝中葉至清代中葉戲曲中影響最大的聲腔劇種,很多劇種都是在昆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被稱為"百戲之祖,百戲之師",有 "中國戲曲之母"的雅稱。即時,無錫崑曲社對崑曲起到了繁榮推廣的作用。
昆劇是中國戲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體系的劇種,它的基礎深厚,遺產豐富,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高度發展的成果,在中國文學史、戲曲史、音樂史、舞蹈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崑曲的表演,也有它獨特的體系、風格,它最大的特點是抒情性強、動作細膩,歌唱與舞蹈的身段結合得巧妙而和諧。在語言上,該劇種原先分南曲和北曲:南昆以蘇州白話為主,北昆以大都韻白和京白為主。
從崑曲的歷史發展上看, 18世紀之前的 400年,是崑曲逐漸成熟並日趨鼎盛的時期。在這段時間里,崑曲一直以一種完美的表現方式向人們展示著世間的萬般風情。
正是這種富麗華美的演出氛圍,附庸風雅的刻意追求,使得崑曲日益走向文雅、繁難的境地。18世紀後期,地方戲開始興起,它們的出現打破了長期以來形成的演出格局,戲曲的發展也由貴族化向大眾化過渡,崑曲至此開始走下坡路。
20世紀中葉,崑曲敗落之勢更顯,許多崑曲藝人轉行演出流行的京劇。1949年新中國成立,大力扶持和振興中國傳統的戲曲事業,崑曲才有幸得以重獲新生。1956年,浙江昆劇團改編演出的《十五貫》在全國產生廣泛的影響,周總理曾感慨地說:"一出戲救活了一個劇種。" 之後,全國許多地方相繼恢復了崑曲劇團。
2001年5月18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單,其中包括中國的崑曲藝術,中國成為首次獲此殊榮的19個國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