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世界上有哪些偉大的藝術家五個就夠了
可以參考一下
達·芬奇 (1452—1519年)
列奧納多·達·芬奇是人類智慧的象徵,他懷有神靈般的無限理想,試圖重新創造世界的美,量度世界的廣大無垠,解釋世界的奧秘。可是他只有常人的生命和力量。他的抱負是發現一切、研究一切、創造一切。他的生命是一條沒有走完的道路,路上是撒滿了崇高的未完成作品的零章碎片,他在臨終前心酸地說過:「我一生從未完成一項工作。」列奧納多生於佛羅倫薩郊區的芬奇小鎮,因此取名叫芬奇,5歲時能憑記憶在沙灘上畫出母親的肖像,同時還能即席作詞譜曲,自己伴奏自己歌唱,引得在場的人贊嘆不已。父親安東尼奧律師認識到兒子的繪畫才能,決定送他進佛羅倫薩藝術家委羅基奧工作室學習。在那裡,他不僅接受繪畫、雕刻、建築藝術的教育,還受到其他科學的影響。芬奇在委羅基奧工作室曾經研究過雞蛋的明暗變化關系,發現了明暗漸進畫法。他在委羅基奧工作室度過了6個年頭,成長為具有現代科學思想和勇於探索的人類智慧的典範。芬奇在佛羅倫薩是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能的,他一心想要把他的藝術和智慧帶進現實世界,光彩照人。他在31歲那年寫信給米蘭大公魯多維柯·斯弗查,在信中列舉了自己的各種才能,最後他還表示可為大公的父親塑造一座騎馬像,成為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巨 型雕像。大師41歲時完成這一巨作的土製塑像,因沒有足夠的銅鑄造而使巨作終未完成,1499年法軍入侵時被毀,否則將成為世界一大奇跡。大公對他的天才和辛勤勞動酬謝不是金幣,而是金言玉語,這使芬奇十分不安,大公為了安慰他,請他為米蘭格雷契寺院食堂畫幅畫,這就是《最後的晚餐》。如果說《最後的晚餐》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畫,那麼芬奇在 51歲時自米蘭重返佛羅倫薩而作的 《蒙娜麗莎》則無愧為世界上最著名、最偉大的肖像畫。這兩件譽滿全球的作品使達·芬奇的名字永垂青史。達·芬奇獨特的藝術語言是運用明暗法創造平面形象的立體感。他曾說過:「繪畫的最大奇跡,就是使平的畫面呈現出凹凸感。」他使用圓球體受光變化的原理,首創明暗轉移法(亦稱明暗漸進法),即在形象上由明到暗的過渡是連續的,像煙霧一般,沒有截然的分界,《蒙娜麗莎》是這種畫法的典範之作。瓦薩利認為這種明暗畫法是繪畫藝術的一個轉折點。芬奇的一生始終在探索藝術的高貴氣質,只有在美的創造中他才能感到心滿意足。15世紀義大利的科學與理智、美的追求與創造,由於達·芬奇而登峰造極。可是大師的才能到了晚年並沒有受到重視和賞識,教皇的冷漠使他十分傷心。1515年法蘭西國王弗朗索瓦一世重新佔領米蘭時,邀請大師赴法國定居克魯堡,應聘為宮廷畫家。大師1519年客死異國,終年67歲。他的學生佛朗西斯柯·穆埃基說:「芬奇的死,對每一個人都是損失,造物主無力再造一個像他這樣的人了。」
《 蒙娜麗莎》(約1503-1506)(木板油畫 77 x 53厘米)
據說,法國著名的盧浮宮有三件寶:一是《米洛斯的阿芙羅狄德》;二是《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三是《蒙娜麗莎》。前兩件作品出於誰人之手一般人並不確知,但是,《蒙娜麗莎》出自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達·芬奇卻幾乎家喻戶曉。"蒙娜麗莎"那神奇而專注的目光,那柔潤而微紅的面頰,那由內心牽動著的雙唇,那含蓄、模稜兩可的微笑,總讓人琢磨不透……
據史料記載,"蒙娜麗莎"是當時佛羅倫薩著名的銀行家佐貢多的妻子。達·芬奇為了喚起她發自內心的情感,曾經請到了鋼琴師為她演奏、丑角為她表演。但是,這個見多識廣,冷漠、理性的女人並沒有使畫家得到他想要捕捉到的東西,為此,畫家不得不將畫作斷斷續續地延遲了三年。有一天,這個富貴人在翻閱畫家草圖的時候,忽然發現了畫著鴨掌的圖畫,她感到非常疑惑。畫家說,這是他為研究和設計飛行器而畫的,因為水流和氣流;水浮力和大氣浮力;鴨子在水中滑行和飛禽在空飛翔有某種相似之處。鴨掌滑水動作雖然簡單,但隱藏著飛行器飛行的某種秘密。這個冷漠、理性的女人聽到這番話,又想到飛行器一旦設計成功,人類將可以在空中自由飛翔的情景……頓時,引起了很大震動,並由衷地發出了微笑。這一難得而發自內心深處的微笑立即被達·芬奇捕捉到了,並把它成功地塑造了出來。 其實,達·芬奇筆下的這一使人難忘的"微笑"已不是具體的佐貢多夫人的表情了,而是一種具有抽象意義、普遍意義和典型意義的,是"蒙娜麗莎"所有的,是達·芬奇所有的,也是我們大家所共同擁有的人性特質的某種精微的東西。也許,這就是《蒙娜麗莎》巨大魅力的所在。非常明顯,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繼承了希臘古典主義莊重、典雅、均衡、穩定和富有理想化、理性化的表現規范;但它又進一步突破了希臘古典藝術在人本特質上的局限,為使後來的藝術更進一步走向現實,走向客觀,走向更深層,更內在,更微妙的表現樹立了楷模。
《最後的晚餐》(約1498)(壁畫 460 x 880 厘米)
在慶祝逾越節的前夜,耶穌和他的十二門徒坐在餐桌旁,共進慶祝逾越節的一頓晚餐。 餐桌旁共十三人,這是他們在一起吃的最後一頓晚餐。
在餐桌上,耶穌突然感到煩惱,他告訴他的門徒,他們其中的一個將出賣他;但耶穌並沒說他就是猶大,眾門徒也不知道誰將會出賣耶穌。
義大利偉大的藝術家列奧納多.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是所有以這個題材創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這幅畫,是他直接畫在米蘭一座修道院的餐廳牆上的。 沿著餐桌坐著十二個門徒,形成四組,耶穌坐在餐桌的中央。他在一種悲傷的姿勢中攤開了雙手,示意門徒中有人出賣了他。
大多數門徒在激動中一躍而起,而耶穌的形象卻是那麼的平靜。我們可以看到他明晰的輪廓襯托在背景牆的窗子里,通過窗子,我們看見恬靜的景色,湛藍的天空猶如一隻光輪環繞在耶穌的頭上。
在耶穌右邊的一組中,我們看到一個黑暗的面容,他朝後倚著,彷彿從耶穌前往後退縮似的。他的肘部擱在餐桌上,手裡抓著一隻錢袋。我們知道他就是那個叛徒,猶大.伊斯卡里奧特。
猶大手中的錢袋是他的象徵,它使我們想起,他就是為耶穌和其他門徒保管錢財的人,錢袋裡裝著出賣耶穌得來的三十塊銀幣的賞錢。
即使他沒有拿著那隻錢袋,我們也能通過達.芬奇的繪畫方式,辨別出這個罪惡的敵人猶大。
猶大的側面陰影旁是聖.彼得,我們也可以看見他一頭銀絲與一副白晰的手,他向年輕的聖.約翰靠去。彼得垂在臀部的右手握著一把刀,彷彿在偶然中,刀尖對著猶大的背後。 聖.約翰的頭朝彼得垂著。在所有門徒中,他是耶穌最喜愛的一個。約翰象耶穌那樣平靜,他已經領悟了他主人的話。
耶穌左邊是小雅各,他力圖去理解他所聽到的可怕的話,他兩手攤得大大的驚叫了起來。
從小雅各的肩上望去,我們看到了聖托馬斯,疑惑不解的托馬斯,他懷疑的神色通過他豎起的手指表現出來。
小雅各的另一邊,聖.菲利普往耶穌靠去,雙手放在胸前似乎在說:」你知道我的心,你知道我是永遠不會出賣你的。」他的臉由於愛和忠誠而顯出苦惱的神情。
圍著耶穌的這六個門徒,處於故事的發生的中心。
巴塞洛繆與老雅各的身體向他們傾著,而他們身旁的老安德魯並沒有站起來,但他想聽聽,於是便舉起手似乎要求安靜。
右邊還剩下最後三個門徒,他們正在討論有關耶穌說的那句話,他們的手指也指向餐桌的中央。
他們所看到的這一切,均發生在這幅偉大的作品之中,但每次當我們欣賞它時,都會從門徒的感情與性格中獲得新的含義。
《岩間聖母》(約1503-1506)(祭壇畫189.5 x 119.5厘米 )現藏倫敦國立美術館。
此畫是應一宗教團體之請而為米蘭的聖弗朗切斯科教堂的一間禮拜堂作的祭壇畫。此畫以聖母居圖中央,她右手扶嬰孩聖約翰,左手下坐嬰孩耶酥,一天使在耶酥身後,構成三角形構圖,並以手勢彼此響應,背景則是一片幽深岩窟,花草點綴其間,洞窟通透露光。此畫雖屬傳統題材,然表達手法和構圖布局皆表明達.芬奇的藝術水平之高深。人物,背景的微妙刻畫,煙霧狀筆法的運用,科學地寫實以及透視,縮形等技術法的採用,表明了他在處理逼真寫實和藝術加工的辯證關系方面達到了新的水平。這幅畫是標志達.分奇盛期創作開始的作品。
列奧納多·達·芬奇和他的畫
蒙娜麗莎
最後的晚餐
聖母子和聖安妮
抱貂女郎
岩間聖母
母與子
米開朗琪羅(1475~1564)
Michelangelo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雕刻家,畫家,建築師。1475 年3月6日生於阿雷佐附近的卡普雷塞,1564年2月18日卒於羅馬。早年在佛羅倫薩畫家D.吉蘭達約的作坊當學徒,後因愛好雕刻轉入以保存古雕刻遺物最多的美第奇庭園工作。早期作品是17歲時創作的浮雕《階梯旁的聖母》和《山陀兒之戰》,粗朴壯實,沉靜莊重,深得古典風格的真髓,表明他一開始就追求強烈運動中的人體表現。
米開朗琪羅雕像
1494~1499年米開朗琪羅游學威尼斯 、羅馬所作《 酒神像》、《哀悼基督》更顯露其卓越才華,以致整個羅馬藝壇都難以相信這些傑作是出自他的手。1501~1505年主要在佛羅倫薩,雕像《大衛》和市政廳壁畫《卡西納之戰》、《神聖家族》都是不朽之作。其中《大衛》凈高 4.1米,以完全的裸體表現傳說中猶太少年英雄大衛戰勝敵人哥利亞的故事。大衛體態壯偉,有堅如鋼鐵之意,寓意力抗強權、捍衛祖國的佛羅倫薩人民,具有顯明的政治意義。此作原計劃置於大教堂作為裝飾雕塑,但因塑造極為成功,政府決定將其安放在市政廳大門前,作為城市的象徵;後為保護原作,已移至佛羅倫薩美術博物館 。1505 年米開朗琪羅應邀赴羅馬,為教皇尤里烏斯二世設計和製作陵墓雕刻,因計劃幾經變遷,雖為此斷斷續續工作約40年而未能完成,這是他終身的一大遺憾。
1508年米開朗琪羅接受教皇和政府任務,為西斯廷禮拜堂頂壁繪制壁畫。為了完成這項浩大的工程,經過多次斗爭,使教皇保證不再干擾他的工作 , 在取得充分創作自由之後,他以無比的激情投入創作 。整個壁畫以宏偉的建築結構作邊框 ,把整個長方形大廳的屋頂劃成中央和周圍兩大部分,並以中央為主,全部繪以宗教故事和人物形象 。中央是取材於《聖經》中從開天闢地到洪水方舟故事的 9 幅畫,周圍是12男女先知、摩西、大衛等,全部繪畫面積 500 多平方米,塑造了多數比真人還大的343個人物形象。在長達4年的繪制過程中,他拒絕助手協作,一切親自動手。艱苦的創作獲得了高度評價。壁畫揭幕之後,舉世公認為空前之作。藝術界更認為他所塑造的氣魄宏偉、體態健壯、具有強力意志與力量的眾多人物形象,是文藝復興盛期美術最完美的創造。
西斯廷小禮堂頂畫
他的建築設計,大膽運用古典柱式,開創了一代新風,並且善於突出柱式結構的立體感,對日後的巴洛克建築有很大影響。
米開朗琪羅晚年除負責聖彼得大教堂的建築工程外,還參與了法爾內塞宮、皮亞城門和卡皮托廣場的建築設計。其中代表作是為聖彼得大教堂大廳設計的大圓頂。這個大圓頂底座以古典風格裝飾,檐部屏板雕以花環,給人以堅實富麗之感;圓頂本身外形曲線富有生氣,是他在建築設計方面體現固有的雄偉有力的藝術風格的典範之作,為以後歐美各國的大教堂和政府大廈的屋頂建築樹立了樣板。其他重要作品還有晚年創作的祭壇畫《最後審判》和為教皇尤里烏斯二世陵墓所作雕刻;這座陵墓雖未完成,但許多雕刻卻是他最成熟的作品,如《摩西》、《垂死的奴隸》以及其後為美第奇家族墓室雕刻的《晝》與《夜》和《旦》與《夕》等。
PHAELraphaell
拉斐爾
拉斐爾(1483~1520) Raphael 義大利畫家。1483年4月6日生於烏爾比諾 ,1520年4月 6日卒於羅馬 。原名拉法埃洛·聖喬奧 。自幼隨父(烏爾比諾公爵的宮廷畫師)學畫,後又轉入佩魯吉諾門下,1500年出師。 拉斐爾早期作品就顯露出非凡的天才。21歲時畫的《聖母的婚禮》不僅表明他充分吸收了佩魯吉諾的藝術精華,而且後來居上,無論構圖與形象塑造都有所創新。尤其是畫面的平衡,背景的描繪,聖母瑪利亞及其夫約瑟形象的端莊、文雅,均為前輩畫家作品中所罕見。
1504 ~1508 年他居留佛羅倫薩,那裡一度恢復的共和政治、民主精神和人文主義思想影響了他。同時他對各畫派大師的藝術特點均認真領悟,博採眾長,特別傾心學習達·芬奇的構圖技法和米開朗琪羅的人體表現及雄強風格,使其獨具古典精神的秀美風格日趨成熟,從而迅速取得了和達·芬奇、米開朗琪羅鼎足而立的巨大成就。他的一系列聖母畫像,和中世紀畫家所畫的同類題材不同,都以母性的溫情和青春健美而體現了人文主義思 想。其中最有名的是《帶金鶯的聖母》(藏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草地上的聖母》(藏維也納美術史博物館)和《花園中的聖母》( 藏盧浮宮博物館)。1512~1513年繪成的大型油畫《西斯廷聖母》,人物形象和真人大小相仿,由聖母、聖徒組成的三角形構圖,莊重均衡,聖母和耶穌的體態健美而有力量,表現了母愛的幸福與偉大。另一幅更為高大的是祭壇畫形式的《福利尼奧的聖母》和稍後創作的《椅中聖母》、《阿爾巴聖母》,都堪稱是他完美無缺的作品 。
1509年後,他被羅馬教皇尤里烏斯二世邀去繪制梵蒂岡皇宮壁畫,其中簽字廳的壁畫最為傑出。這批遍布大廳四壁 和屋頂的繪畫,分別代表了人類精神活動的4個方面:神學、 哲學、詩學和法學,作品除發揮了他特有的繪畫風格外,還特別注意到了繪畫表現與建築裝飾的充分和諧,給人以莊重顯明、豐富多彩之感。這期間重要作品還有為埃利奧多羅廳繪制的《埃利奧多羅被逐出神殿》和《波爾申納的彌撒 》,為火警廳繪制的《波爾戈的火警》和為法爾內西納別墅繪制的《加拉泰亞的凱旋》等。這些作品的形象塑造和光色運用 都達到了新的境界,被譽為古今壁畫藝術登峰造極之作。拉斐爾23歲時自畫像《西斯廷聖母》 他的肖像畫也有很高成就。特點是形神兼備,氣韻盎然。 多採用微側半身姿態,將背景隱去,唯以人物自然親切的神態突出於畫面。代表作為《卡斯蒂廖內像 》和《披紗女子像》。前者描繪一位學者,其優雅的風度和深厚的學識表現得淋漓盡致。後者描繪的是一位女郎,她的容貌和作者筆下的聖母形象近似,但典雅的服飾,健美的體態,恰如其分地表現了生活中的女性。1520年春 ,他已患重病 ,仍在繪制《基督變容》,雖未能完成,但出自其手的部分仍光輝照人,氣勢磅礴,表明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還在不斷探索、豐富和完善自己的風格。
『貳』 德國有哪些著名的文學藝術家其代表作品是什麼
1、海因里希·海涅
海因里希·海涅,德國抒情詩人和散文家,被稱為「德國古典文學的最後一位代表」。《詩歌集》(1827年)為海涅贏得了世界性的聲譽,是他的第一部詩集,包含《青春的苦惱》、《抒情插曲》、《還鄉集》、《北海集》等組詩。
代表作有《哈爾茨游記》、《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論浪漫派》、《西里西亞織工之歌》、《羅曼采羅》等。
2、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巴洛克時期的德國作曲家,傑出的管風琴、小提琴、大鍵琴演奏家,被普遍認為是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並被尊稱為「西方近代音樂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代表作品有《勃蘭登堡協奏曲》、《馬太受難曲》、《b小調彌撒曲》、《平均律鋼琴曲集》。
3、漢斯·霍夫曼
漢斯·霍夫曼生於德國巴伐利亞的維森堡 ,早年在巴黎以立體主義風格畫靜物和風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回到德國。1930年遷居美國,1934年創辦霍夫曼美術學校,傳播現代派繪畫原理,提倡純抽象創造性表現,培養了一大批藝術家。他本人1940年以後的繪畫作品多為抽象畫,
代表作有《春》、《大門》。
4、阿爾布雷 希特·丟勒
生於紐倫堡,德國畫家、版畫家及木版畫設計家。丟勒的作品包括木刻版畫及其他版畫、油畫、素描草圖以及素描作品。他的作品中,以版畫最具影響力。他是最出色的木刻版畫和銅版畫家之一。他的水彩風景畫是他最偉大的成就之一,這些作品氣氛和情感表現得極其生動。
主要作品有《啟示錄》、《基督大難》、《小受難》、《祈禱之手》、《男人浴室》、《海怪》、《浪盪子》、《偉大的命運》、《亞當與夏娃》和《騎士、死神與魔鬼》等。
5、諾瓦利斯
諾瓦利斯,原名格奧爾格·菲利普·弗里德里希·弗萊赫爾·馮·哈登貝格,德國浪漫主義詩人。1772年5月2日生於曼斯菲爾德附近的上維德施泰德一貴族世家,從小受到嚴格的宗教教育。1790年在耶拿隨費希特學習哲學,並結識席勒。1791至1793年在萊比錫大學學習。
他的抒情詩代表作有《夜之贊歌》(或《夜頌》)(1800),《聖歌》(1799)等。他還寫過長篇小說《海因里希·馮·奧弗特丁根》,書中以藍花作為浪漫主義的憧憬的象徵,非常著名。他也因此被譽為「藍花詩人」
『叄』 西班牙的著名畫家有哪些
畢加索、薩爾瓦多·達利、弗朗西斯科·何塞·德·戈雅·盧西恩特斯、委拉斯開茲、胡安·米羅等。
1、薩爾瓦多·達利
薩爾瓦多·多明哥·菲利普·哈辛托·達利-多梅內克,普波爾侯爵(西班牙語:Salvador Domingo Felipe Jacinto Dali i Domenech, Marqués de Púbol,1904年5月11日-1989年1月23日),一般簡稱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í)。
是著名的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畫家,因為其超現實主義作品而聞名。達利是一位具有非凡才能和想像力的藝術家,他的作品把怪異夢境般的形象與卓越的繪圖技術和受文藝復興大師影響的繪畫技巧令人驚奇地混合在一起。
在1982年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封他為普波爾侯爵,與畢加索、馬蒂斯一起被認為是二十世紀最有代表性的三個畫家。
2、胡安·米羅
胡安·米羅(Joan Miró,1893年4月20日—1983年12月25日),西班牙畫家、雕塑家、陶藝家、版畫家,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是和畢加索、達利齊名的20世紀超現實主義繪畫大師之一。
在1920年代中期,他在他的新天地中,探索了非常困難的一些方面,從《哈里昆的狂歡》的復雜性,到《犬吠月》和《人投鳥一石子》這類作品非常有魅力的單純性。
米羅認為,情慾是最自然、最合乎本性和情理的現象,是生命的原動力。
他對女性的魅力十分著迷,可以說他終生探討最多的也是女性和關於男女性生活。但在生活中,米羅不沾女色,他一生只愛過兩個女人:他的妻子和他的女兒。
1983年12月25日,米羅因心臟病突發,永遠告別了他深愛的妻子比拉和女兒多蘿娜。
為了紀念這位傑出的藝術大師,歐洲文化藝術界把1993年定為「米羅」年,舉辦了盛況空前的作品展覽和藝術活動。如果大師地下有知,一定會得到莫大的安慰。
3、畢加索
巴勃羅·畢加索(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西班牙畫家、雕塑家,法國共產黨黨員。是現代藝術的創始人,西方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畢加索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是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天才。
畢加索的藝術生涯幾乎貫穿其一生,作品風格豐富多樣,後人用「畢加索永遠是年輕的」的說法形容畢加索多變的藝術形式。
他於1907年創作的《亞威農少女》是第一張被認為有立體主義傾向的作品,是一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名傑作。
它不僅標志著畢加索個人藝術歷程中的重大轉折,而且也是西方現代藝術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引發了立體主義運動的誕生。
畢加索是位多產畫家,據統計,他的作品總計近37000件,包括:油畫1885幅,素描7089幅,版畫20000幅,平版畫6121幅。
在1999年12月法國一家報紙進行的一次民意調查中,他以40%的高票當選為20世紀最偉大的十個畫家之首。
4、弗朗西斯科·何塞·德·戈雅·盧西恩特斯
弗朗西斯科·何塞·德·戈雅-盧西恩特斯(Francisco José de Goya y Lucientes,1746——1828),出生於西班牙薩拉戈薩,西班牙浪漫主義畫派畫家。
戈雅畫風奇異多變,從早期巴洛克式畫風到後期類似表現主義的作品,他一生總在改變,雖然他從沒有建立自己的門派,但對後世的現實主義畫派、浪漫主義畫派和印象派都有很大的影響。
是一位承前啟後的過渡性人物。代表作有《裸體的瑪哈》、《著衣的瑪哈》、《陽傘》、《巨人》等。
5、委拉斯開茲
委拉斯開茲,又譯名委拉斯貴支,全名迭戈·羅德里格斯·德席爾瓦-委拉斯開茲(1599年6月6日-1660年8月6日),是文藝復興後期西班牙最偉大的畫家。
對後來的畫家影響很大,弗朗西斯科·戈雅認為他是自己的「偉大教師之一」。對印象派的影響也很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胡安·米羅
網路——委拉斯開茲
網路——弗朗西斯科·何塞·德·戈雅·盧西恩特斯
薩爾瓦多·達利
網路——巴勃羅·畢加索
『肆』 現代藝術150年 原始主義
雖然他們都從同一古代源泉中汲取養分,但那些巴黎藝術家仍擁有自己獨特的影響力。當時法國已在西非建立了殖民地,因此當地的手工製品得以被那些從非洲回來的法國商人源源不斷地帶回巴黎。他們歸來時攜帶著形形色色「具有異國風情的」紀念品,比如色彩繽紛的紡織品、雕像和非洲村莊宗教儀式里五花八門的物品。其中,非洲的雕刻面具格外受歡迎,在城裡的古董商店和民族志博物館里都能找到它們的身影,它們將成為現代藝術中不可或缺的基因之一。
在將年輕一代引導到這條道路上,藝術家莫利斯·德·弗拉芒克(1876—1958)功不可沒。據他自己說,1905年他在巴黎郊外阿讓特伊的咖啡館看到了三個非洲面具,一切都從這里開始。那天,天氣酷熱,這位藝術家正在物色一杯提神的葡萄酒,以獎勵自己在室外連續工作了數個小時。過多陽光和過度酒精加在一起,是否影響了他的精神狀態,我們不得而知,反正事實是,他在看到那些面具後,立刻被它們的表現力所震撼,他認為這種表現力是「本能的藝術」。經過好一番討價還價,他才最終從咖啡館老闆手裡買走了面具。他把它們小心地包好帶回家,展示給那些與他一樣狂熱的朋友們。
他是對的。亨利·馬蒂斯和安德烈·德蘭(1880—1954)被打動了。此前,這三位藝術家就已經對梵高的鮮明用色和高更的原始趣味贊賞有加。現在,當研習弗拉芒克的非洲雕刻時,他們從中領會到一種西方藝術里缺失的自由。
短短時間之內,面具在他們當中激起的談話促使三位藝術家採用了一種新畫法,即色彩和情感的表達要優先於忠實的再現。那個夏天,馬蒂斯和德蘭,這對曾在巴黎一同學習的老朋友,甩開了有點討人嫌的弗拉芒克,前往法國南部的科利烏爾度假。
馬蒂斯和德蘭回到巴黎後,將他們這段時間里的作品展示給弗拉芒克。德蘭曾和弗拉芒克在軍隊待過一段時間並目睹過這位朋友火爆脾氣造成的難堪後果,此時他緊張不安,不確定易怒的弗拉芒克會作何反應。弗拉芒克看了一眼藝術家們假期中的作品就走開了。他徑直去了工作室,拿上畫架、畫布和顏料,然後離開。
這幅畫的整體效果就像是一次視覺上的沖擊。弗拉芒克直接從顏料管里擠出顏料,不經調色,用它畫出顏色極端的圖像以表現自己極端的感受。對於這一時期的作品,他曾說自己「將感受到的任何事物調換成一首純色的管弦協奏曲……我本能地轉化我所看到的,不用任何方法,這種傳達真理的方式,具有更多的人情味,而不是藝術性。我擠出並揮霍了無數條藍綠和朱紅的顏料管。」的確如此。《布吉瓦爾的餐館》是一幅關於真實生活的作品,但我們大多數人對此並不了解。
同年秋天,三位藝術家覺得,他們已有足夠多的好作品,來代表他們那些色彩豐富程度足以令人震驚的畫風,去參加1905年的秋季沙龍。新沙龍成立於1903年,與學院派日益落伍的年度展相抗衡,意在為先鋒藝術家們展示作品提供另一可供選擇的場地。展覽委員會里的一些成員看了他們令人迷幻的作品後建議不要公開展出。不過,作為委員會里一個有影響力的成員,馬蒂斯不但堅持展出自己和兩位朋友的畫作,還要將它們都掛在同一個房間里,以便參觀者充分感受到它們的用色之妙。
對於他們的努力,外界反應曖昧。有些人覺得那些華麗飽和的色彩有趣,而大多數人對此無動於衷。頗具影響力的藝術評論家路易斯·沃克塞爾趣味保守,輕蔑地說這些繪畫是野獸的作品。又一次,評論家的譴責不僅命名了一場新的現代藝術運動,而且成為其發展的推動力。
德蘭、馬蒂斯和弗拉芒克原本沒打算發起一場運動,並沒有什麼宣言或政治議程。他們只是想開拓梵高和高更尚未涉足的表現領域,嘗試找回那些非洲手工藝品里明顯蘊含的原始氣質。不過,沃克塞爾辯論道,他們經過不斷試驗發展出的一套用色方法,對於1905年的藝術評論家說來可能太過了。把某些顏色組合安排在一起,是為了創造出部落手工藝品般強硬而令人難忘的作品,這些工藝品正逐步佔領藝術家的工作室。但是,這些評論家的眼睛當時可受不了這些。對一個仍妥協於印象派和後印象派的藝術界而言,野獸派那濃重的用色一定顯得極其粗俗浮華,但其實馬蒂斯和粗俗浮華根本就沾不上邊。
《戴帽子的婦人》將盛行的特立獨行之風提升到了新高度。它的用色如此自由散漫,看起來像是在一塊好用的調色板上隨意塗鴉。考慮到馬蒂斯畫的正是自己的夫人,這就更丟臉了。剛開始時他還循規蹈矩,筆下的夫人衣著漂亮優雅,作為法國中產階級時髦的一員,其著裝足夠得體。她戴著新潮的手套,拿著一把扇子,美麗的紅褐色秀發大部分藏在精巧的帽子下。到此為止,一切都好。馬蒂斯夫人會心滿意足的。
色彩斑斕?我同意。刻畫精準?不沾邊。你上次看見一個綠鼻子的人是在什麼時候?這會使馬蒂斯夫人難堪?一定的。如果馬蒂斯這樣處理一幅風景畫,它可能會引起爭論,但他畫的是一位女士,引起的便是公憤了。雪上加霜的是,當被問到他夫人當時到底穿的是什麼時,據說藝術家馬蒂斯的回答是:「當然是黑色的。」這幅畫比印象派的作品更簡略,比梵高的作品顏色更鮮亮,比高更最熱情洋溢的作品還要更華麗。事實上,它最像塞尚的風格。馬蒂斯用一個又一個色塊構造出筆下形象,這種做法表明,他已採納了塞尚的建議,畫他真正看到的,而不是被教導應該看到的。這個矜持的男人,以一場活潑的色彩盛宴透露著他對夫人的愛戀。
經過幾天的猶豫不決,《戴帽子的婦人》被一個叫雷歐·斯泰因的美國僑民買下。他和他妹妹就是當時備受尊敬的斯泰因兄妹,他們於1903年移居巴黎。雷歐和格特魯德·斯泰因的公寓位於塞納河南岸時尚區蒙帕爾納斯的弗倫呂斯街,成為造訪或居住在巴黎的藝術家、詩人、音樂家和哲學家的核心據點。定期舉辦的「沙龍」是大家非去不可和不得不瞧幾眼的地方。雷歐是一位藝術評論家和收藏家,格特魯德是一個充滿魅力的知識分子和作家。他們共同收藏了數量驚人的現代藝術品,還建立起一個有影響力的朋友圈子。他們不但是這座城市知識界里的著名人物,還充當著藝術家圈子裡的鼓動者。他們鼓勵那些藝術家繼續努力,以購買藝術家作品的方式來支持其言論——即使他們對其作品不怎麼喜歡。馬蒂斯的《戴帽子的婦人》就是這種情況,雷歐曾形容這幅畫為「我所見過的最討人厭的一團顏料」。
不過,他逐漸改變了自己的看法,接受了馬蒂斯的作品和正在採用的新畫法。他是如此贊賞,在接下來的一年裡又購買了這位藝術家另一幅有爭議的作品《生之歡樂》(1905—1906,彩圖11)。這次購買顯示出斯泰因兄妹對他們的藝術家朋友以及自身判斷力的信任。這例子也說明了,精明的贊助人在幫助藝術家建立起其顯要藝術生涯上可以起到重大的作用,正如15世紀萊奧納多·達·芬奇和更晚一些的達米恩·赫斯特的情況那樣。幸運的是,斯泰因兄妹有一個足夠大的公寓來放縱自己的激情。《生之歡樂》是一幅約2.4米×1.8米的恢宏之作,他們不得不把它塞到他們已有的塞尚、雷諾阿和亨利·德·圖盧茲—羅特列克的眾多作品之中,其中也包括馬蒂斯的《戴帽子的婦女》。
《生之歡樂》是典型的野獸派作品。馬蒂斯的出發點是田園風光,傳統風景畫中一個歷史悠久的題材。他創作了一幅充滿享樂之愉悅的畫面——做愛,音樂,舞蹈,日光浴,採花和休閑——在一片點綴著橙色和綠色樹木的亮黃色沙灘上。這些樹優雅地彎下身,為一些清冷的藍紫色草地投下片片陰影,情侶們在草地上親吻、擁抱。遠處平靜的海有著和草地一樣荒誕的顏色,充當了金色沙灘和奇怪的粉紅色天空之間的水平分界線。
過去對這幅畫的研究都關注他不久前和德蘭的科利烏爾之行,其實,他的靈感之源要古老得多。這可以追溯到16世紀,阿戈斯蒂諾·卡拉奇(1557—1602)的畫作《互愛》幾乎描繪了同樣的場景。兩幅畫的中景附近都有一組快樂舞者,在他們前面的近景里躺著兩個懶洋洋的人。它們的右下角都有一對坐在陰影里的情人。兩幅畫都被上方伸展的樹枝框住整個畫面,並將人們的目光聚焦到畫面中心,引向一個明亮的開口。噢,而且,這兩幅畫里所有人都一絲不掛。看吧,兩者驚人地相似。
只不過馬蒂斯呈現的是一個糖果色的視覺景象,其中粗略勾畫的古怪人物十分突出。這幅高度個人化的作品見證了,不管是作為偉大的色彩家還是設計大師,馬蒂斯正步入他的全盛時期。追尋他筆下那種輕松、優雅和流暢的線條,是一種視覺上的享受。他在畫布上留下的符號雖然簡單,卻和觀眾建立起直接而難忘的聯系,這種能力使他從一個好畫家上升為一位偉大的藝術家。畫中形狀對比所造成的和諧效果,以及構圖的統一性,在繪畫史上鮮有匹及者。碰巧的是,那些可以與他比肩的少數幾位天才中,有一位當時也正住在巴黎。
巴勃羅·畢加索(1881—1973)是位成名較早的年輕西班牙藝術家,1900年他尚為少年,第一次去巴黎就迅速顯露頭角。到1906年,他已在這座城市立穩腳跟,成了一位先鋒藝術明星,是斯泰因兄妹那座被藝術作品填滿的公寓里的常客。正是在那兒,他見到了馬蒂斯的最新作品,眼紅得不得了。這兩人表面上客客氣氣,其實暗中拚命地競爭,都密切地關注對方的作品。不久前塞尚去世,「當今最偉大的藝術家」這個頭銜處於空缺狀態,他們私下都意識到,為爭奪這一稱號,兩人將會有一場正面的戰斗。
巴勃羅·畢加索和亨利·馬蒂斯兩人截然不同。費爾南德·奧利維耶,既是畢加索當時的情人,也是賦予其靈感的女神,在評論馬蒂斯時,她說兩位藝術家「彷彿一個是北極一個是南極」。畢加索來自西班牙南方的炎熱海岸,馬蒂斯來自寒冷的法國北部:兩人的性格與各自的出生地相稱。馬蒂斯雖然年長十多歲,但因為早期曾從事律師行業,藝術家生涯開始得較晚,因此在事業上,他與畢加索同輩。
在她出版的回憶錄里,費爾南德·奧利維耶詳細描述了兩位藝術家體格上的不同。她寫道,因為「規整的容貌和濃密的金色鬍子」,馬蒂斯「看起來像位藝術界前輩」。她覺得他「嚴肅而審慎」,有著「令人驚異的清晰頭腦」。她男朋友則顯然不同,她形容其為「矮小、黝黑、健壯,憂心忡忡得令人擔心,有著一雙陰郁、深邃而敏銳的眼睛,不過眼睛卻出乎意料地溫柔」。她幸福地寫道,他沒什麼「特別迷人之處」,除非你認識到他有一種「特殊的光芒,一團內在的火焰賦予了他一種磁力般的吸引力」。
兩位藝術家與斯泰因兄妹發展起來的友誼,促成了現代藝術史上最偉大的進步之一。1906年深秋的一天,畢加索順道到斯泰因家小酌。他到達時發現馬蒂斯已經在那兒了。畢加索和馬蒂斯打了個招呼,在對面坐下。當他前傾身子和他的藝術家同伴說話時,發現這位野獸派畫家正偷偷在衣服下擺上抓著什麼東西。眼尖而機敏的畢加索頓生疑竇。
「亨利,你拿著什麼?」畢加索問。
「嗯,啊,嗯,沒……沒什麼,真的。」馬蒂斯回答,毫無說服力。
「真的?」畢加索追問。
「嗯,」這位前律師緊張地擺弄著眼鏡說,「只是個傻乎乎的雕刻。」
畢加索像從孩子手裡沒收玩具的小學老師那樣伸出了手。馬蒂斯猶豫了一下,把東西給了他。
「你從哪兒發現它的?」驚呆了的畢加索咕噥道。
看到他的東西在這個西班牙人身上產生的效果,馬蒂斯試圖輕描淡寫地說道:
「哦,我來的路上在一個古玩店偶然找到的,只是為了好玩兒。」
畢加索望向房間的另一邊。他了解自己的對手可不僅於此。馬蒂斯做事從不「為了好玩兒」。畢加索是個做好玩兒事的人,可馬蒂斯不是。
幾分鍾過去了,畢加索一直在研究馬蒂斯遞給他的木質「黑人頭」。最終,他把它還了回去。
「它使人想起埃及藝術,不是嗎?」好奇的馬蒂斯提出了他的設想。
畢加索站起來,一言不發地走向窗邊。
「線條和形狀,」馬蒂斯繼續道,「和那些法老的藝術相似,不是嗎?」
畢加索微微一笑,找個借口離開了。
他並非有意對馬蒂斯無理,只是無言以對——被他所見的徹底震住了。在他看來,這具非洲雕刻是一尊偶像,一件用以抵擋未知鬼魂的魔法之物,擁有不可知不可控的奇怪的黑暗力量。這個西班牙人受它引誘,神思恍惚。他不覺得寒冷害怕,反倒全身發熱、充滿活力。畢加索想,這,就應該是藝術的感覺。經過德蘭的一番勸說,他知道接下來該做什麼了。
他前往巴黎民族志博物館去看非洲面具藏品。當他到達展覽場地時,那裡的氣味和對展品的疏於管理令他覺得厭惡。但他又一次感受到了那些物品的力量。「我孤零零的一個人,」他說,「我想逃,但我沒有。我一直,一直待下去。我知道了一些很重要的事:有些事情將要發生在我身上。」他感到害怕,相信這些手工藝品正阻止神秘危險的幽靈靠近。「我看著這些偶像,然後意識到我自己也在和一切作對。我也相信一切都是未知的、敵對的。」畢加索後來說。
藝術史上有許多號稱 「大爆炸」的時刻,據說這些時刻戲劇性地永遠改變了繪畫和雕塑的進程。在眼前的這個例子里,確實如此。畢加索和這些面具的相遇引起了歷史上最深遠的變革之一。在幾小時里,這位藝術家反思了他的一幅作品,畫了有好一段時間了。很久以後,他回憶道,見到這些面具使他「明白了自己為何是一位畫家」。「就我孤零零的一個人,」他說,「在那個可怕的博物館里,面具,印第安人的玩偶,落滿灰塵的人體模型,一定是在那時,《亞維農的少女》就在我的心裡埋下了種子,不是因為那些形狀,而是因為這是我第一張驅魔的油畫——是的,絕對是!」
正是《亞維農的少女》(1907,彩圖13)促使了立體主義的出現,後者轉而又引領了未來主義、抽象藝術,等等。迄今為止,許多同時期的藝術家還認為它是有史以來影響最深遠的一幅畫。1906年秋的那天,畢加索要是沒順道去斯泰因兄妹的公寓,這張畫(我們在關於立體主義的下一章里將詳細討論它)可能就從未出現,一想到這,不禁讓人感覺怪怪的。
在獲得斯泰因兄妹款待和贊助的同時,畢加索同樣喜歡在他蒙馬特的工作室里招待別人。那是一個格局簡單的空間,位於一幢被稱為「Le Bateau-Lavoir」的公寓樓里,樓裡面都是藝術家工作室,大樓的名字意為「洗衣船」,因為它在大風中會發出像木船一樣嘰嘰嘎嘎的聲音。畢加索在那兒為朋友舉辦聚會,或做東招待客人,以支持和推進藝術家同行們的事業。有時,他也為特別喜歡的人舉行盛宴……
「該死的!」沮喪的畢加索咕噥著。
都怪他自己,他很清楚這一點,他沒有理由責備任何人。他怎麼能蠢到這種地步?記住它又不是什麼難事——晚宴的日子。更何況你就是東道主!這個聲名日隆的矮小西班牙人環顧著搖搖欲墜的工作室尋找靈感——一種他在通常情況下俯拾即是的天賦。而今天,在11月的一個暗夜裡,眾人翹首以盼,畢加索頗感壓力之際,它卻無影無蹤。
兩小時後,巴黎的先鋒藝術精英們將爬上巴黎北部蒙馬特陡峭的山丘,期待著享用一頓美妙的晚餐和一個狂歡之夜。詩人紀堯姆·阿波利奈爾、作家格特魯德·斯泰因和藝術家喬治·布拉克(1882—1963)只是蔚然可觀的來賓名單上的寥寥幾位。大家都期待著,這會成為難忘的一夜。
畢加索是個引人注目的藝術家和鑒賞家,熱衷於變戲法似的變出高級烹飪和上好紅酒,然後就著苦艾酒,一邊狂歡作樂,一邊享用。不過當客人們在家整裝待發之時,畢加索的計劃卻亂成一鍋粥。他跟提供食物的人說錯了日期,即使不幸的藝術家懇求了好幾分鍾,那人還是拒絕幫他擺脫困境。畢加索訂的食物可以吃上兩天,不過訂晚了兩天。真是該死。
不過,這又如何?沒有什麼比稚氣的笨拙和孩子般的惡作劇更讓畢加索和他的年輕朋友們喜歡的了。即使今夜發生的是一場災難,也一定會成為日後消遣的談資。他們會回憶這個令人捧腹的晚上,當畢加索六十四歲的貴客——藝術家亨利·盧梭(1844—1910)——到達時,滿懷期待會有一條紅毯將他引向一場以他名義舉辦的盛會,結果卻發現宴會被取消,所有客人都消失,跑到路邊的紅磨坊里去了。值得慶幸的是,這並沒有發生。不過,年輕一代的無可救葯,對一個自學成才、大多數藝術界權威認為毫無希望的藝術家來說,其實是恰如其分的褒獎。
亨利·盧梭是一個簡單的人,沒受過多少教育,總是一副無辜天真的樣子。蒙馬特這群人給他起了個外號「Le Douanier」,意為「關稅員」,因為他的工作是收稅。像大多數外號一樣,它帶著親昵而嘲弄的調調。「盧梭是個藝術家」這一想法稍微有點兒好笑。他沒受過訓練,和藝術界沒聯系,只是在四十歲時開始把繪畫當做周日下午的業余愛好。更要命的是,他真不是藝術家的類型。藝術家要麼有放盪不羈的傾向,要麼是想解決嚴肅藝術問題的有學術思想的個體,或兩者兼而有之。盧梭哪一類都不是。他就是個普通人:中年,無明顯特徵,在芸芸眾生中靜靜過著乏味的生活。
四十歲左右的古怪收稅員不會成為現代藝術巨星,或者說,不經常會。但我們看到的結果是,盧梭是他那個時代的蘇珊·波依爾。還記得人們怎麼把那個沒見過世面、頭發花白的蘇格蘭歌手當成笑話嗎?她配嗎?然後她開唱了。於是,那些嘲笑挖苦的人發現她大有天賦,不僅擁有美妙的嗓音,還具備一種用心演唱一首歌的能力,這種能力正來自她的質朴。盧梭的時代或許沒有《X音素》這個節目,但有另一個類似的事物。新近成立的獨立沙龍是一個沒有評審團的展覽,歡迎一切參與者展出自己的作品。1886年,盧梭決定參加展出。這時他已經四十幾歲了,樂觀地希望以此作為一名真正藝術家的生涯的開端。
但進展並不順利。盧梭成了整個展覽上的笑話。評論家和觀眾一邊竊笑一邊對他的作品大肆奚落,為如此愚笨的人竟認為自己的畫值得公開展出而目瞪口呆。他的《狂歡節之夜》受到了可怕的抨擊。畫的主題還勉強可以:冬夜,身穿狂歡節服裝的小兩口在回家路上經過一片耕地,葉子落盡的森林上空掛著一輪滿月,將一切照亮。但耳濡目染著學院派繪畫長大的公眾無法接受盧梭表現這一場景的稚拙手法。他們還在努力消化著印象派帶來的新觀念,應付不了這位關稅員所呈現的過於外行的種種嘗試。他們看到小兩口的腳懸在地面上幾英寸的地方,看到盧梭沒能創造出一種可信的透視感,而且整個畫面的構圖無可救葯地單調而笨拙。人們評論說「我五歲的孩子都能這樣」,這幅畫算是這句話出現的早期例子。
然而盧梭技巧和知識上的欠缺,反而促生了一種極其與眾不同的風格:就像你在孩子圖畫本里見到的那種簡單圖案,但同時又具有日本木版畫二維圖像的明晰。這是一種有著驚人力量的結合,賦予他的繪畫以沖擊力和獨特性。一位重要性不下於印象派大師卡米耶·畢沙羅的人,曾因其「涵義的精確和色調的豐富」而贊揚《狂歡節之夜》。
盧梭的朴實有個好處,就是他對批評不那麼敏感。自從他開始後半生事業的那一刻起,他就相信自己一定會弄出點兒名堂來,什麼也勸阻不了他。因此,像建築師面對醜陋但無法移動的障礙時那樣,他將難題——他的稚拙——變成了作品的主要特點。
到1905年時,他已從收稅員的位置上退休,全身心地投入成為受人尊敬的藝術家的事業之中。他以作品《餓獅猛撲羚羊》(1905,彩圖12)參加享有盛名的秋季沙龍。就技巧而言,此畫依然相當拙劣。題目中的羚羊看起來更像頭驢,原本兇殘的獅子邪惡依舊,但看上去卻像個布袋木偶,而棲息在周圍叢林里的各種生物注視著這一無實際意義的行動,它們像是直接從「視覺大發現」里搬過來似的。這是他幾幅叢林主題畫之一,它們全都遵從一個模式:畫面中央一隻食肉動物正將那不幸的犧牲者撲倒在地,周圍是茂盛叢林,裡面長滿了具有異國風情的葉、草、花。天空永遠是藍的。太陽——如果明顯可見的話——要麼在上升,要麼在下落,但從不投下光亮或陰影。有理由說,這一系列繪畫里,沒有一幅和現實沾邊兒或令人信服。
盧梭去過比巴黎動物園更具異域風情的地方,其可能性和他聲稱所去過的那些地方一樣,都微乎其微。關稅員經常耽溺於幻想:他是個愛做夢的人,一個牛皮大王,樂於強調這些畫的靈感來自他在墨西哥度過的時光,當時他和拿破崙三世的軍隊一起與馬克西米利安皇帝作戰。沒有證據證明,他曾參加過這場戰斗——甚至為此離開過法國。這使得他成了許多人嘲笑的對象。但對另一些人(包括畢加索)而言,他有幾分英雄模樣。不是說他的繪畫能力,人人都知道,就技巧而言,盧梭比不上達·芬奇、委拉斯開茲或倫勃朗。但他風格化的圖像里有點什麼東西,吸引了這個西班牙人及其周圍的圈子。
那就是盧梭的畫里流露出來的稚嫩的天真。對遠古和神秘之物著迷的畢加索感到這位關稅員的藝術已超越了對自然世界的描繪,而進入了超自然的領域。這位年輕藝術家懷疑盧梭有一條直達冥界的通道。他的天真使他能夠直抵深埋於我們所有人的人性的核心:那是一處稟受天啟之地,而教育使得大多數藝術家無法企及。畢加索偶然發現《一個女人的肖像》(1895)時的情形,更是加強了他的這種直覺,而盧梭的這幅畫成了前文提及的赴宴的前因。
他並不是在高端藝術品經銷商那兒發現這幅畫,也不是在沙龍上,而是在蒙馬特殉道者街的一家廢舊品商店裡偶然看到的。它正以五法郎的價格被這家店的老闆——一個不入流的藝術品商人——賤賣,這樣的標價好像不是出自一幅藝術品,而是一張賣給貧窮畫家用的二手油畫布。畢加索在店裡買下了它,餘生它都伴隨在他左右。他後來回憶道,它「以使人痴迷的力量緊緊吸引著我……它是最真實的法國心理肖像之一」。
倘若盧梭不是在1895年,而是1925年創作了《一個女人的肖像》,它會被認作是一幅超現實主義作品,因為它夢一般的氛圍,使得原本平常的一切也顯得奇特起來。這是一位嚴肅的中年女人的全身像,她的目光冷冷地穿過觀眾肩膀的上方。她身穿長款黑色連衣裙,淺藍色的蕾絲衣領與腰帶相配。盧梭讓她站在一個看起來是巴黎中產階級公寓的陽台上,色彩豐富的窗簾被拉到一邊,露出了種滿植物的窗檯花箱。在她身後,遠處是巴黎的城防工事,或許是模仿達·芬奇《蒙娜麗莎》的背景(盧梭曾被允許進入藏有《蒙娜麗莎》的盧浮宮進行描摹)。盧梭畫中的這位女士右手拿著一支剪下的三色紫羅蘭,左手放在一根上下顛倒的樹枝上,猶如手杖一樣支撐著她。中景里,一隻鳥在天空中飛(它看起來竟像要直直地撞上她的太陽穴,但其實那是盧梭缺乏透視感造成的)。
為了盧梭之夜,畢加索將這幅畫放在他公寓里最顯眼的位置,為此不惜移走了他不斷增加的非洲部落手工藝品收藏。這是一個妙招,但他仍沒有任何食物招待正在逼近的先鋒藝術大軍。格特魯德·斯泰因一到,他立刻帶著她在蒙馬特進行了一場「最後一刻食物采購大狂歡」。與此同時,費爾南德·奧利維耶用她能在廚房裡找到的所有東西做了一頓米飯菜餚,外加一盤冷肉。在她瘋狂地切碎和攪拌的過程中,畢加索的同胞藝術家胡安·格里斯(1887—1927)匆忙收拾著他在隔壁的工作室,好讓客人們放帽子和大衣。
這次晚宴具備了導致失敗的所有條件,但是,當畢加索參與到事情中來時,其結果往往出人意料,它成了一個傳奇之夜。當阿波利奈爾和滿意而茫然的盧梭乘計程車到達時,大約三十位客人已就座,准備好歡迎貴賓駕臨。阿波利奈爾以他一貫誇張的戲劇性姿勢敲了敲工作室的門,慢慢將其推開,把困惑的盧梭文雅地引進來。全巴黎最時髦的一群人朝他歡呼、鼓掌,將他引向工作室腐朽的椽子下,這位身材矮小、頭發灰白的畫家激動得邁不開步。這位描繪叢林風光和郊區景色的畫家帶著驕傲和難堪,走到了畢加索為他准備的「御座」前坐下,然後摘下頭上藝術家范兒的貝雷帽,將攜帶的小提琴放在身旁的地上,笑得比以往任何時刻都燦爛。
從某種程度上看,盧梭完全沒有領會到整個事件是跟他開的一個小玩笑。那天晚上晚些時候,他那原本就不強的自知之明在酒精作用下變得更淡了,據說這位關稅員走向畢加索,說他倆是當代最偉大的畫家,「你是古埃及風格,而我是現代風」!
不論畢加索對這一評價作何反應,他並沒有停止收藏盧梭的作品,他在那些作品中受到了啟發,感到了愉悅。據說畢加索曾謹慎地說,他花了四年的工夫學著像拉斐爾那樣畫畫,而學習像孩子那樣畫畫卻花了他一生。從這個角度說,盧梭是他的老師。
『伍』 俄羅斯有哪些著名的文學藝術家其代表作品是什麼
俄羅斯的世俗文學在17世紀出現。第一部世俗作品是 «大祭司阿瓦庫姆的生活» (它不是宗教作品,因為它是阿瓦庫姆·彼得羅夫本人的作品,事實上為多數人所知的他的聖徒式生活是他死後的故事).
在18世紀俄羅斯涌現出了一批傑出的詩人與作家。他們中間有瓦西里·特里季亞可夫,Антиох Кантемир,Гавриил Державин,米海伊爾·羅曼諾索夫;作家Николай Карамзин,Александр Радищев;劇作家亞力山大·蘇馬洛科夫иДенис Фонвизин.那時主要的文學創作藝術形式是古典主義。
下列是俄羅斯最有名的幾位作者:
費奧多爾·陀思妥耶夫斯基:(俄語:Фёдо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Достоевский,1821年11月11日-1881年2月9日,合儒略歷1821年10月30日—1881年1月28日),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20歲左右開始寫作,第一本長篇小說《窮人》在1846年出版,當時25歲。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重要作品有《罪與罰》(1866年)、《白痴》(1869年)以及《卡拉馬佐夫兄弟》(1880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共寫了11本長篇小說、3篇中篇小說及17篇短篇小說,其文學風格對20世紀的世界文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列夫·托爾斯泰:(俄語: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拉丁化:Lev Nikolayevich Tolstoy;英語:Leo Nikolayevich Tolstoy;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俄國小說家、哲學家、政治思想家,也是教育改革家。他是在托爾斯泰這個貴族家族中最有影響力的一位。托爾斯泰著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復活》這幾部被視作經典的長篇小說,被認為是世界最偉大的作家之一。高爾基曾言:「不認識托爾斯泰者,不可能認識俄羅斯。」
伊萬·布寧:偉大的小說家!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俄文:Владими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Набоков,英文:Vladimir Vladimirovich Nabokov,1899年4月22日-1977年7月2日)是一名俄裔美國作家,同時也是20世紀傑出的文體家、批評家、翻譯家、詩人、教授以及鱗翅目昆蟲學家。1899年出生於俄羅斯聖彼得堡。他在流亡時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俄語小說,包括俄語文學《天賦》,但真正使他成為享有世界級聲譽偉大作家的是他用英語完成的《洛麗塔》。他同樣也在昆蟲學、國際象棋等領域有所貢獻。納博科夫在1955年寫的小說《洛麗塔》,在二十世紀受到關注並且獲得極大榮譽,他之後發表的英文小說《普寧》、《微暗的火》、《阿達》,都展現了納博科夫對於咬文嚼字以及細節描寫的鍾愛。納博科夫的聲譽在晚年達到頂峰,被譽為「當代小說之王」。
伊凡·屠格涅夫:(俄語:Ива́н Серге́евич Турге́нев,IPA:[ɪˈvan sʲɪrˈɡʲeɪvʲɪtɕ tʊrˈɡʲenʲɪf],公歷1818年11月9日-1883年9月3日,1818年10月28日-1883年8月22日)俄國現實主義小說家、詩人和劇作家。
契訶夫:(俄語:Антон Павлович Чехов, 1860年1月29日-1904年7月15日),俄國的世界級短篇小說巨匠,其劇作也對20世紀戲劇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堅持現實主義傳統,注重描寫俄國人民的日常生活,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藉此忠實反映出當時俄國社會現況。他的作品的三大特徵是對丑惡現象的嘲笑與對貧苦人民的深切的同情,以及作品的幽默性和藝術性。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羅馬化:Aleksandr Sergeyevich Pushkin,1799年6月6日-1837年2月10日)俄國詩人,劇作家,小說家,文學批評家和理論家,歷史學家,政論家。俄國浪漫主義的傑出代表,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是十九世紀前期文學領域中最具聲望的人物之一,被尊稱為「俄國詩歌的太陽」、「俄國文學之父」,現代標准俄語的創始人。普希金的詩體小說《葉甫根尼·奧涅金》全景式地展示了當時俄國社會的全貌堪稱「俄國生活的網路全書」。他不僅支持十二月黨人的某些觀點,更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出了那個時代的主要社會性的問題:專制制度與民眾的關系問題,貴族的生活道路問題、農民問題;塑造了有高度概括意義的典型形象:「多餘人」、「金錢騎士」、「小人物」、農民運動領袖。這些問題的提出和文學形象的產生,大大促進了俄國社會思想的前進,有利於喚醒人民,有利於俄國解放運動的發展。 普希金的優秀作品達到了內容與形式的高度統一,他的抒情詩內容豐富、感情深摯、形式靈活、結構精巧、韻律優美。他的散文及小說情節集中、結構嚴整、描寫生動簡練。普希金的創作對俄羅斯現實主義文學及世界文學的發展都有重要影響,高爾基稱之為「一切開端的開端」。代表作有詩歌《自由頌》、《致大海》、《致恰達耶夫》、《我記得那美妙的一瞬》、《魯斯蘭和柳德米拉》、《青銅騎士》等,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短篇小說《黑桃皇後》、中篇小說《上尉的女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