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豐子愷的作品藝術三昧里的「一有多種,二無兩般」是什麼意思
原義為『平等即差別』。豐子愷的解釋是,一點里可以窺見全體,而在全體中只見一個個體。假如有絕對完善的藝術品的字,必在任何一字或一筆里已經表出全體的傾向。如果把任何一字或一筆改變一個樣子,全體也非統統改變不可;又如把任何一字或一筆除去,全體就不成立。換言之,在一筆中已經表出全體,在一筆中可以看出全體,而全體只是一個個體。
Ⅱ 人約黃昏後月上柳捎頭是什麼意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意思是「與佳人相約在月上柳梢頭之時、黃昏之後。」
出自《生查子·元夕》,作者歐陽修。
Ⅲ 月上柳梢頭 人約黃昏後是什麼意思
生查子①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
② 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
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
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
淚濕春衫袖.
【作者】歐陽修 (1007-1072_,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進士,累擢知制誥、翰林學士.英宗時,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神宗朝,遷兵部尚書,以太子少師致仕.卒謚文忠.他在政治與文學方面都主張革新,既是范仲淹慶歷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導者.創作實績亦粲然可觀,詩、詞、散文均為一時之冠.又喜獎掖後進,蘇軾父子及曾鞏、王安石皆出其門下.詞集有《六一詞》、《歐陽文忠公近體樂府》、《醉翁琴趣外編》.
【注釋】①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又名《楚雲深》、《陌上郎》、《綠羅裙》等.雙調,四十字,仄韻. ②元夜:農歷正月十五夜,即元宵節,也稱上元節.
【品評】 此詞亦見朱淑真集,南宋曾慥《樂府雅詞》以為歐陽修作.曾氏曾將歐詞中諸多可疑者盡予刪芟,而不疑此詞,其著作權當歸於歐陽修.詞以靈光獨運的藝術構思,使今與昔、悲與歡互相交織、前後映照,從而巧妙地抒寫了物是人非、不堪回首之感.上片追憶去年元夜的歡會.「花市燈如晝」,極寫元宵燈火輝煌.自唐代起,就有元夜張燈、觀燈的習俗,至宋而其風益盛.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記燈市景象雲「燈山上彩,金碧相射,錦綉交輝」.可知,「花市燈如晝」乃狀其實況,略無誇飾.但描寫燈市不過是為了展示歡會的時空背景,因而一筆帶過,不多著力.「月上柳梢頭」二句含「賓」就「主」,再現那令人沉醉的情景.「黃昏後」,交待主人公與其情侶相會的時間.「月上柳梢頭」,既是對「黃昏後」這一時間概念的形象示現,也是對男女主人公歡會的環境的補充描繪——明月皎皎,垂柳依依,是那樣富於詩情畫意!「人約」,點出男女主人公並非邂逅燈市,而是早有密約.這表明他們即便尚未私訂終身,至少也彼此傾心.值得稱道的是,作者沒有正面涉筆他們相會前的心馳神往,見面後的歡聲笑語以及分手後時的意亂情迷,而僅用一句「人約黃昏後」提示, 深得藝術三昧. 下片抒寫今年元夜重臨故地,不見伊人的感傷.「月與燈依舊」,說明景物與去年一般無二,照樣月光普照,華燈齊放.但風景無殊,人事全異.「不見去年人」二句情緒一落千丈:去年鶯儔燕侶,對訴衷腸,今年孤身支影, 徒憶前盟, 主人公怎能不撫今思昔,淚下如注.因何「不見」,一字不及,或話有難言之隱,或許故意留下懸念.全詞的藝術構思近似於唐人崔護的《游城南》詩(去年今日此門中),卻較崔詩更見語言的回環錯綜之美,也更具民歌風味.
Ⅳ 「藝術三昧」的內涵是什麼
《竹影》是豐子愷散文作品中一篇內涵深刻、耐人尋味的佳作,全文敘述幾個小夥伴,借著月光,在自家的\"水門汀\"上游戲,描畫映著的竹影,你一筆,我一畫,竟然有幾分中國畫的意味。孩子的游戲,在成年人眼裡也許不屑一頤,但在豐子愷的眼裡就有了非比尋常的意義。也許,藝術和美就蘊含在童稚的活動中。《竹影》為我們指出了只要留心自己的生活,即使看似天真的游戲,有時也會給人們帶來無窮的受。 「一有多種,二無兩般」。要統一,又要多樣;要規則,又要不規則;要不規則的規則,規則的不規則;要一中有多;多中有一。這是藝術的三昧境
其實用什麼來解釋藝術三昧境都可以,只是看你是用什麼樣的心態來看待這個事物。對嗎?
參考資料:http://www.zjcnt.com/zt/fzk/page06_156.htm
Ⅳ 藝術三昧主旨是什麼
,——望去恰好的時候,就是
所謂「多樣的統一」,是美的。要統一,又要多樣;要規則,又要不規則;要不規則的
規則,規則的不規則;要一中有多;多中有一。這是藝術的三昧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