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團隊溝通的藝術:如何傾聽
有一個古老的哲學問題:「森林中一棵樹倒了下來,那兒不會有人聽到,那麼能說它發出聲響了嗎?」關於溝通,我們也可以問類似的問題:如果你說話時沒人聽,那麼能說進行溝通了嗎?
有人說:「溝通就是我說的便是我所想的,怎麼想便怎麼說,如果團隊同伴不喜歡,也沒辦法!」溝通,按照古然(Guran)和赫諾卡沃(Hirokawa)(1983)的觀點,是「一種手段,群體成員要憑借溝通來滿足成功決策的先決條件」。從目的上講,溝通是磋商共同的意思,即隊員們必須交換和適應相互的思維模式,直到每個人都能對所討論的意見有一個共同的認識。說簡單點,就是讓他人懂得自己的本意,自己明白他人的意思。我們認為,只有達成了共識才可以認為是有效的溝通。團隊中,團隊成員越多樣化,就越會有差異,需要隊員進行有效的溝通。
在團隊溝通中,言談是最直接、最重要和最常見的一種途徑,有效的言談溝通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傾聽。作為團體,成員的傾聽能力是保持團隊有效溝通和旺盛生命力的必要條件;作為個體,要想在團隊中獲得成功,傾聽是基本要求。在對美國500家最大公司進行的一項調查表明,作出反應的公司中超過50%的公司為他們的員工提供聽力培訓。有研究表明:那些是很好的傾聽者的學生比那些不是的學生更為成功。在工作中,傾聽已被看作是獲得初始職位、管理能力、工作成功、事業有成、公司出色的重要必備技能之一。
傾聽是一個對對方發出的信息接受、理解的主動過程。要真正作到的是「傾聽」而不是僅僅在「聽」,就要求人們作出一定的努力。有心理學家指出:「積極傾聽的人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包括具體的知覺、態度、信仰、感情以及直覺——都或多或少地加入到傾聽的活動中去,消極地聽,則僅僅把自己當作一個接受聲音的機器,既不加入任何個人的感覺或印象,也不產生什麼好奇心。」
在傾聽的過程中,如果人們不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真實地接受信息,主動地進行理解,就會產生傾聽障礙。在人際溝通中,造成信息失真、影響傾聽效率障礙不外乎以下三點:
1、環境干擾
環境對人的聽覺與心理活動有重要影響,環境中的聲音、氣味、光線以及色彩、布局,都會影響人的注意力與感知。布局雜亂、聲音嘈雜的環境將會導致信息接收的缺損。
2、信息質量低下
雙方在試圖說服、影響對方時,並不一定總能發出有效信息,有時回有一些過激的言辭、過度的抱怨,甚至出現對抗性的態度。現實中我們經常遇到滿懷抱怨的顧客,心懷不滿的員工,劍拔弩張的爭論者。在這種場合,信息發出者受自身情緒的影響,很難發出有效的信息,從而影響了傾聽的效率。
信息低下的另一個原因是,信息發出者不善於表達或缺乏表達的願望。例如,當人們面對比自己優越或地位高的人的時候,害怕多說話可能會說錯話,以致留下壞印象,而不願意發表自己的意見,或盡量少說。
3、傾聽者主觀障礙
在溝通的過程中,造成溝通效率低下的最大原因就在於傾聽者本身。研究表明,信息的失真主要是在理解和傳播階段,歸根到底是在於傾聽者的主觀障礙。
(1)個人偏見
即使是思想最無偏見的人也不免心存偏見。由於後天的教育、生活習慣和社會環境的影響,不同的人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尺度。人們習慣按照自己的尺度去看待別人,這樣就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偏見。尤其是在團隊成員的差異性較大時,由於偏見而導致溝通無法繼續的情況就更常見。在一次國際會議上,以色列代表團的成員們在闡述其觀點時,用了非常激烈的方式,他們抱怨泰國代表對會議不表示任何興趣或熱情,因為他們「只是坐在那裡」,而泰國代表則認為以色列教授非常憤怒,因為他們「用了那麼大的嗓門」。所以,在團隊中成員的背景多樣化時,傾聽者的最大障礙就在於自己對信息傳播者偏見,而無法獲得准確的信息。
(2)先入為主
在行為學中被稱為「首因效應」,它是指在進行社會知覺的過程中,對象最先給人留下的印象,對以後的社會知覺發生重大影響。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第一印象往往決定了將來。人們在傾聽過程中,對對方最先提出的觀點印象最深刻,如果對方最先提出的觀點與傾聽者的觀點大相徑庭,傾聽者可能會產生抵觸的情緒,而不願意繼續認真傾聽下去。
(3)自我中心
人們習慣於關注自我,總認為自己才是對的。在傾聽過程中,過於注意自己的觀點,喜歡聽與自己觀點一致的意見,對不同的意見往往是置若罔聞,這樣往往錯過了聆聽他人觀點的機會。
掌握傾聽的藝術並非很難,只要克服心中的障礙,從小節作起,肯定能夠成功。現列出一些提高傾聽能力的技巧以便核對、參考:
1、創造有利的傾聽環境,盡量選擇安靜、平和的環境,使傳遞者處於身心放鬆的狀態。
2、在同一時間內既講話又傾聽,這是不可能的事情,要立即停止講話,注意對方的講述。
3、盡量地把講話減至最低程度。你講話時,便不能聆聽別人的良言,可惜許多人都忽略了這一點。
4、出有興趣的態度。讓對方相信你在注意聆聽的最好方式,是發問和要求闡明他正在討論的一些論點。
5、調的關系。試著了解傳遞者,試著由他的思想看問題,這是提高聆聽技巧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6、觀察對方。端詳對方的臉、嘴和眼睛,尤其要注視眼睛,將注意力集中在傳遞者的外表。這能幫助你聆聽,同時,能完全讓傳遞者相信你在聆聽。
7、關注中心問題,不要使你的思維迷亂。
8、平和的心態,不要將其他的人或事牽扯進來。
9、注意自己的偏見,傾聽中只針對信息而不是傳遞信息的人。誠實面對、承認自己的偏見,並能夠容忍對方的偏見。
10、抑制爭論的念頭。注意你們只是在交流信息,而非辯論賽,爭論對溝通沒有好處,只會引起不必要的沖突。學習控制自己,抑制自己爭論的沖動,放鬆心情。
11、保持耐性,讓對方講述完整,不要打斷他的談話,縱然只是內心有些念頭,也會造成溝通的陰影。
12、不要臆測。臆測幾乎總是會引導你遠離你的真正目標,所以要盡可能避免對對方做臆測。
13、不宜過早作出結論或判斷。人往往立即下結論,當你心中對某事已做了判斷時,就不會再傾聽他人的意見,溝通就被迫停止。保留對他人的判斷,直到事情清楚,證據確鑿。
14、做筆記。做筆記不但有助於聆聽,而且有集中話題和取悅對方的優點。如果有人重視你所說的話並做筆記,你不會受寵若驚嗎?
15、不要自我中心,在溝通中,只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對方身上,才能夠進行傾聽。但很多人習慣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不太注意別人,這容易造成傾聽過程的混亂和矛盾。
16、鼓勵交流雙方互為傾聽者。用眼神、點頭或搖頭等身體語言鼓勵信息傳遞者傳遞信息和要求別人傾聽你的發言。
B. 什麼是聆聽藝術
分很多種的,比如聆聽別人的表演或者別人的訴苦等等,就是用心的聽,讓別人有講下去的興趣
C. 音樂鑒賞音樂僅僅是聽覺的藝術對還是錯
卡西勒說,透過色彩叫繪畫、透過觸摸叫雕塑、透過聲音叫音樂。
康德說鑒賞力的時候,是指作者的創作,藝術是在創作中誕生的,鑒賞是一種能力,或者一種藝術修養。音樂通過聽來呈現、被鑒賞,但創作才是藝術性。
並不是所有的音樂都可以稱為藝術,就像所有的藝術創作者一樣,並不是所有創作者都可以稱為藝術家。所以,音樂的鑒賞指的是對音樂的藝術表達達到的判斷力。
但籠統地講音樂是聽覺的藝術也沒有什麼問題。
D. 什麼是聆聽藝術
摘要:新課程標准明確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而對話的前提首先是傾聽。本文側重於教師和學生兩方面來談談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傾聽。
關鍵詞:傾聽;教師;文本;學生
一、問題的提出
傾聽在人類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中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之一就表現在語文教學中。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准(實驗稿)》指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對話涉及的是「表達和理解的復雜對應關系和結構」,構成的是「一種雙方或多方的言說和傾聽關系」。有人傾聽的言說才是有意義的言說,而傾聽中又在醞釀新的言說,使對話永遠在開放狀態和未完成態延續發展下去。因此可以這樣說,傾聽是言說雙方(多方)之間的橋梁,沒有傾聽就沒有理解,沒有對話。
從時序上來說,首先是編者的傾聽,此文只作簡述。語文教科書歷來被認為是語文課程「教什麼」的核心,「編制教科書是一件十分嚴肅的事,編者一方面固然可以有體例上的創新,另一方面則必須有一定的科學依據和編制原則。」因而編者要傾聽多方面的聲音,拓展視野以便更好地遵循這些依據和原則,從而確保教科書的質量。編者的傾聽包括對學術界、教育基層部門的傾聽,還有對文本的傾聽等等。選擇好閱讀的範文,是閱讀教學內容系統化的第一步,編者除了要傾聽學者、專家們的意見以保證選文的典範性外,還要傾聽教師和學生的心聲,使閱讀教材更切實地符合當代青少年的心理特點,更具備可接受性。對閱讀材料,編者要從設置語文課程的目的出發,傾聽文本中的教學因素,有選擇地把文本納入到語文課程體系中,確定教學目標,編排、合成教學單元,並設置系統的閱讀導學和閱讀作業。
二、教師的傾聽
1.教師傾聽文本的聲音
閱讀不僅僅是視覺活動,還是聽覺活動。
索緒爾說:「語言符號所連接的不是事物和名稱,而是概念和音響形象。後者不是物質的聲音,純粹物理的東西,而是這聲音的心理印跡,我們的感覺給我們證明的聲音表象。」 所以,「我們不動嘴唇,也不動舌頭,就能自言自語,或在心裡默念一首詩」。錢冠連也繼承這一觀點提出:「文字只是讓我們聽到它背後的某種聲音,語文成品(語篇)只是向我們提供聲音,召喚出早已貯存在我們頭腦中的音感形象來」。當然,傾聽文本也可以粗泛地理解為用心靈感悟、理解文本。傾聽的過程是圍繞文本展開的個性化閱讀的過程。教師傾聽文本,傾聽作者的聲音,也是在傾聽自己的思想、經驗投射到文本中產生共振的聲音。例如《竹影》一文,童心未泯的教師傾聽到了童趣,喜愛繪畫的教師傾聽到了中西繪畫的區別,關注寫作的教師傾聽到了豐子愷文章樸素的風格,了解作者的教師傾聽到了一個慈父兼藝術家的循循善誘,有更多文化方面閱讀經驗的教師也許傾聽到了更多的中西文化的差異。傾聽文本,而不是用閱讀參考資料來替代自己傾聽的過程,不是用資料來替代傾聽的內容,是備課中非常重要的環節。
2.教師傾聽編者的聲音
每個教師從文本中傾聽到的聲音不同,對教材的處理也必然不同。從《竹影》中聽到童趣的教師也許就會把教學重點放在童趣上,聽到中西繪畫區別的教師也許就在中西繪畫比較上花費了許多教學時間,關注寫法的教師也許會把豐子愷的文風作為授課重點,熱愛文化的教師則可能以課文為原點把教學范圍擴展到中西文化比較。
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如果僅僅傾聽文本的聲音,那必會造成閱讀教學隨意性過大,導致學生所學的只是某個教師「獨特」的語文知識或其他學科的知識。「由於語文學習的半自然性、『學校語文知識』的生產性,幾乎每一個教師的每一堂語文課,對課程內容都進行著這樣或那樣的個人化的闡釋,從而使其發生變異。不少時候,語文教師在教的,還是小集團內流行的或個人隨意生產的『知識』,它們從來沒被要求作學理的審查。」因為作品一旦進入語文教學的視野,除了它們的「原始價值」外又多了一種價值,那就是「教學價值」。很多作品可以具有同樣的教學價值,同一作品也可以有不同的教學價值。比如《安塞腰鼓》和《口技》都是表現文化藝術的文章,都有精彩的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而《安塞腰鼓》有大量的修辭營造磅礴的氣勢謳歌生命的力量,《口技》以生動的記事筆法繁簡得宜、張弛有道地表現民間藝人高超的技藝,兩篇文章可供選擇的教學點有同有異,教師不能只根據自己個人的喜好和經驗任意選擇。這些範文都是語文課程體系網路中的一個點,都應該有相對更適合它們自己和不同層次學生的定位。所以對於編入教科書、用於教學的文本,教師還要帶著課程意識,傾聽編者的聲音,了解編者的意圖,然後斟酌課文教學價值的定位。斟酌不是盲從,目前語文課程建設剛剛起步,少數專家編撰的教材「至少是不嚴謹的」,「語文教材對作品的闡釋與學術界存有嚴重的隔膜」。如何對文本的教學價值合理定位,有待課程建設的進一步完善和教師個人素質的進一步提高。
3.教師傾聽學生的聲音
按傾聽的對象不同,可以分為以下兩種:
(1)傾聽群體的聲音
一樣的社會大環境,一樣的年齡階段,大班教學的整齊劃一性以及文本自身的因素等原因,造成學生的聲音必有共性,教師要傾聽群體的共性的聲音,才能保證在不多的教學時間里與盡可能多的學生擁有一個共同的對話平台,增強教學的有序性、有效性。有的教師在處理課文的時候,喜歡採用讓學生在預習中提問的方式,然後選擇出現頻率高的有代表性的問題,在課堂上討論解決,這就是傾聽群體的聲音構建對話平台的一個好辦法。例如《老王》一課,很多學生都對最後一句「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表示難以理解,教師以此為核心問題,通過「幸運」、「不幸」、「愧怍」幾個關鍵詞圍繞文本與學生展開對話,最後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學生對全文也有了比較深入的理解。
(2)傾聽個體的聲音
學生是教學中「學」的中心,「學生的學習乃是不斷地從個體發出,又回歸到個體的,因此教師的活動也應當從對應學生個體出發又回歸到個體上去」。因為國情不同,我們也許做不到像美國教師那樣每個人應對的是不多的學生,可以如同為每個學生量體裁衣般創設課程,但是不管有多大的困難,教師都要盡可能傾聽每個學生的聲音,尤其是傾聽思路各異甚至與自己思路完全對立的聲音。
傾聽不僅是一種行為,還是一種情感態度。傾聽中,教師的微笑、點頭、專注的神情等態勢語言都會傳達出教師尊重、理解學生的信息。學生從教師這種傾聽的態度中得到被承認、被重視、被鼓勵的感覺,為進一步的對話交流、情感溝通打下基礎。不可否認教師與學生對文本的解讀會有高下深淺之分,但是也不可否認學生的解讀中亦有不少是新鮮的、富有創意的甚至是深刻巧妙的。即使在教師看來膚淺、幼稚甚至荒唐的認識,也是出自於心靈,有其自身的情感和邏輯世界。師生的心靈和人格是平等的。只有在此基礎上,傾聽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傾聽。如此,教師才不會或忽略或敷衍或怒對或嘲笑各種異樣的聲音,一面不斷叫學生回答問題,一面卻只在想著如何拋出自己預設的答案。
按傾聽的時間不同,教師對學生的傾聽又可以分為課堂內傾聽和課堂外傾聽。課堂時間有限,僅有課堂內的傾聽是不夠的,課堂外教師更要走到學生中去傾聽他們的聲音,傾聽他們預習過程中對課文的初步理解,傾聽他們課外閱讀的情況,包括通過學生的閱讀作業發現個別差異,盡可能掌握每個學生的閱讀情況,從而使教學能「量體裁衣」,給作為個體的學生以具體的幫助,體現以學生的「學」為中心,真正實現以人為本。
三、學生的傾聽
當學生是傾聽的主體時,有以下幾種傾聽:
1.學生傾聽文本的聲音
伽達默爾指出:「文本的意義超越它的作者,這並不只是暫時的,而是永遠如此的。因此,理解就不只是一種復制的行為,而始終是一種創造性的行為。」閱讀的過程就是創造的過程,「欣賞一首詩就是再造一首詩。」接受美學認為,未經閱讀的文本是「第一文本」,是開放的、不確定的;經過閱讀的文本是「第二文本」,是經過讀者情感、經驗潤色、加工、再創造的。世界本是參差不齊的。一個語文教師所面對的四五十、五六十乃至一百多個學生,他們的經驗、知識、能力、心理不同,因而他們從開放性的文本中傾聽到的聲音也是不同的。同時因為受到文本自身的形式與內容的制約,這些不同主體從文本中聽到的聲音又可以說是同中有異。比如關於林黛玉的人物性格,有的學生分析說她「敏銳率真」,有的則說她「刻薄多疑」,有的認為她「清高脫俗」,有的則認為「孤僻離群」等等,但一般不會把她說成是王熙鳳式的人物,那是因為作者塑造人物所用的筆墨限定了學生的理解。
「對於沒有音樂感的耳朵來說,最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受學生的年齡、閱歷、閱讀經驗的限制,有時部分學生無法從美文中傾聽到美的韻律,恰恰相反,傾聽到的是狹隘、錯誤的內容,教師要以引導者的身份進入他們的邏輯世界,找出錯誤的根源,幫助他們走出誤區,提高文字信息解碼能力。比如有的同學從《幼時記趣》作者「捉蛤蟆,鞭數十」中傾聽到的是「這是一種虐待有益動物的粗暴行徑」,教師首先要贊同的是學生愛護動物的意識,同時也應看到學生把閱讀愛護自然類科普說明文的經驗片面地帶入了文藝作品的閱讀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通觀全文,而不是取其一處,孤立地理解,這樣學生才能傾聽到文中所蘊涵著的生活情趣,感受到作者想像力的豐富。
2.學生傾聽老師的聲音
師生雙方的傾聽是相互的,對話才能得以展開,任何一方的不聽都會導致對話的中斷。對個體來說,傾聽別人的言說也是一種語文能力。會傾聽的學生往往是會學習的學生,他們能從教師的聲音流中挑選出「石塊」,過濾掉「沙子」,用石塊來構建、修葺自己的語感大樓,並存儲語文知識以備所用。
學生不聽教師授課的原因除了學生沒有良好的傾聽能力和習慣外,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教師的講課不能使學生產生興趣。移用接受美學的觀點,每個學生的知識儲備、生活閱歷、閱讀經驗、思想個性等條件不同,他們的水平能力和期待心理也就不同,也即期待視野不同,當教師的講課與學生已有的期待視野一致時,因為沒能聽到新鮮的內容,學生會失去傾聽的興趣,當講課「超出」、「校正」了學生的期待視野時,學生才會興致倍增。因此,教師在課堂內外都要充分傾聽學生的聲音,才能根據學生的期待視野備好課,上出學生樂於傾聽的課。從技巧上來說,教師還要做到「語氣婉轉,音色動聽,聲調起伏,在重要處聲音應有所強調,或者採用突然停止講話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後,再作流暢表述」,以此來加強刺激強度,吸引學生傾聽。
3.學生與學生的相互傾聽
閱讀教學的傾聽在學生這一區間還包括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傾聽,學生既是聽的施事者,又是受事者,具體展開來應是一個網狀結構。學生與學生只有相互傾聽,才會相互啟發、取長補短,才會形成一個學習的「場」。教師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懂得傾聽是尊重他人的表現,引導學生不只傾聽周圍同伴的想法,還要能「豎起耳朵去傾聽教室另一角的學生說話,與遠處的學生發生相互交流」。在這樣的傾聽氛圍中才可能形成交響樂式的對話,更多學生關注其他同學的發言並產生自己的想法,更多學生因為被傾聽而愈加積極地參與到對話中來,不同的聲音相互交織論爭著。這樣,編者傾聽到的文本、教師傾聽到的文本和不同學生傾聽到的不同文本,在碰撞、溝通、融合中不斷形成新的文本,產生更成熟的理解,在諸多聲音的激盪、回響中,師生得以共同成長。
傾聽是打開視野的一種方式,傾聽是人與人交往的一種能力,傾聽是尊重他人的一種態度。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編者、教師、文本、學生間的傾聽,是確保教學良性循環的通道,是閱讀教學平等對話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編者的傾聽、教師的傾聽、學生自己的傾聽最終將使學習的主體——學生獲得「有音樂感的耳朵」。當然,語文教學中的傾聽並不只限於編者、教師、文本、學生之間,語文的外延是生活,這就決定了無論是編者、教師還是學生,傾聽的范圍都是廣闊的。
正如俗話所說的「會說的不如會聽的」,在說話之前,讓我們先學會傾聽。
E. 為什麼說音樂是聲音的藝術
音樂與其他同類藝術相比,有許多特殊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音樂藝術所運用的物質材料是聲音,即音樂是聲音的藝術。無論是歌曲,還是器樂曲,它們所運用的材料都是聲音(歌曲則已是音樂和歌詞結合的產物)。音樂所運用的聲音,是從客觀世界裡的各種聲音現象抽象、挑選出來的有組織的一群聲音序列。這些聲音又依它的高低、長短、強弱、音色等性能構成旋律、節拍節奏、調式調性、和聲復調、以及配器等音樂語言的要素。這里應該補充說明的是,音樂不只是運用樂音,而且還包括一些經過選擇、加工的噪音。例如某些打擊樂和一些不協和和弦的音響。
二、音樂是依靠聽覺感受的,即音樂是屬於聽覺的藝術。這里所說的「聽」,是包括聽覺理的全部過程的。所以,要了解音樂的特性,必須了解聲音、聽覺感受和聽覺表象的實質,也即從感性基礎進入到音樂審美意識的全部過程。聽覺和其他生理、心理現象密切相關,所以要感受音樂,就必須進行聽覺上的音樂訓練,否則「對於非音樂的耳朵,最美的音樂也沒有意義」(馬克思、恩格斯《論藝術》)。所謂聽覺上的音樂訓練,是指音樂作品中的諸要素(如旋律、節奏節拍、力度、長短、調式調性、和聲、音色等)主要靠聽覺來感知和感受。這里應該附帶說明的一點是,音樂不僅用聽覺,有時它還通過全身的感覺來感受音樂。比如,對於節拍、節奏和力度等,就不僅僅是通過聽覺來感受的。但聽覺是基礎,是關鍵。由於長期的聽覺的訓練和積累,人們還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所謂「內心聽覺」,即不用直接演唱、演奏和聆聽音樂作品,而通過想像或讀譜,內心即可產生對某個樂曲的聲音感受。
三、音樂最擅長於抒發情感,就是說音樂是一種表情的藝術。特別是在沒有歌詞語義結合的器樂曲中表現得更清楚。一首樂曲,可能是一種情感的起伏發展,以及幾種情緒的對比和沖突。
由於音樂藝術所運用的物質材料——聲音,不像語言、文字那樣具有明確的語義性,因此,它難以表現具體的概念、思想,也難以描繪生活的具體現象和情節事件,而是把這一切「溶化」在感情之中。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地用視覺形象的造型藝術或文字藝術的規律來要求和理解音樂的內容。而她是以聲音為媒介,使聲音具有巨大的情感表現和感染力。她直接引起人們的情緒反應,對人們的情緒起激發作用。
音樂也有所謂的造型性、描繪性,但它不是像視覺藝術,而是透過聲音的比擬,在聯想中完成。表情始終應該是佔主導的位置。貝多芬的《第六(田園)交響曲》每一樂章都有具體的標題說明,然而貝多芬樂曲的開始卻寫道:「表情多於音畫」就是這個道理。
音樂與歌詞、文學各種形式的結合(如歌曲、歌劇、交響詩等),把音樂的表現內容引向更為廣闊的境界。當然,這些不同形式的結合(如歌曲、歌劇等)已是綜合藝術形式了。
器樂曲的文字標題或說明,使樂曲的表現內容更加具體,人們欣賞時有所遵循。但是,必須把「表情」作為核心。音樂中雖也運用所謂「音樂形象」這個概念,但它只是說,根據現實生活的各種現象,加以藝術概括所創造出來的一種生動「景象」,是借「形象」來說明音樂的表現具體、生動,能喚起人們思想的一種屬性。 轉貼於 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h 四、音樂是需要通過表演來最後完成創作過程的,即音樂是一種表演的藝術。音樂通過演奏、演唱,才能為人們所感知而產生藝術審美效果。表演,應該說是音樂的二度創作。
F. 什麼是聲音藝術
聲音藝術(sound art)是指以聲音——包括樂音與非樂音——為媒介的藝術作品。它是西方嚴肅音樂(或稱藝術音樂)的邏輯傳承,通常具有很強的實驗性。近年來聲音藝術和裝置以及視覺藝術結合的傾向愈發明顯,這不是好事。事實上這很可能意味著千百年來我們稱之為音樂的東西正在走向死亡。
聲音藝術和電子原音音樂、計算機音樂、噪音音樂、音景、錄音藝術等門類有各種關系。
聲音藝術為英文「Sound Art」的中譯,出現在二十世紀末期,用以指以廣義的聲音(包含傳統意義上的噪音與樂音)為主要創作媒介,主張尊重聲音本體,重視主動聆聽而非「創作」的一種藝術類別。
聲音藝術與「前衛音樂」、「實驗音樂」、「電子音樂」、「電腦音樂」多有交集。廣義的聲音藝術可指一切訴諸於耳朵的藝術形式,而狹義的聲音藝術可以用來指相對於重視能量感的極端大音量噪音藝術而言的,講究概念性的聽覺藝術形式。
聲音藝術創作者常用的創作工具有:錄音設備(麥克風、MD 錄音機、DAT 數字錄音機、硬碟/快閃記憶體錄音機等)、電腦(利用音頻軟體對聲音進行剪輯與處理)、硬體效果器/采樣器、黑膠唱盤、傳統樂器、其他可發聲物件等等。但現在有個問題是:聲音藝術(至少在中國)是不景氣的,發行cd很困難,創作者靠此為生更困難。就像今年10月上海的第一屆中國聲音藝術大展里邊的每個作品,都穿了一層視覺化的外衣,這是聲音要跳出CD進入物理空間的妥協。
G. 音樂屬於聽覺藝術還是表演藝術
音樂屬於表演藝術
表演藝術是通過人的演唱、演奏或人體動作、表情來塑造形象、傳達情緒、情感從而表現生活的藝術。代表性的門類通常是音樂和舞蹈。有時將雜技、相聲、魔術等也劃入表演藝術。
1.音樂。
音樂是以聲音為物質媒介,以時間為存在方式並且訴諸聽覺的藝術。音樂不像繪畫、雕塑等造型藝術那樣,能夠直接提供空間性並且在時間中凝固不變,它在時間中展開並完成,具有時間上的連續性和流動性。同時,聲音對應於主體的聽覺器官,人們對音樂的把握主要是靠聽覺來完成的。所以,音樂又稱聽覺藝術。
音樂以聲音為物質媒介,聲音的非造型、非語義的性質,決定了音樂是一種抽象的非描寫的藝術。音樂不能夠描繪、造型、敘事和寫景,不能夠提供空間的視覺形象,也不能說明思想與概念,生活中大量的視覺形象也難以用聲音再現。但是,音樂卻擅長表現人的情感、情緒的狀態及運動過程。因此音樂主情而不主形,是情感的藝術。受表現媒介的制約,音樂表現的情感往往是微妙、復雜而寬泛的,甚至只是某種抽象的情緒本身。音樂形象是欣賞者心靈建構的高度自由的表象,帶有極大的抽象性、不確定性。
構成音樂組織的聲音,不是自然界中雜亂無章的噪音,而是經過選擇提煉、加工概括的有組織的樂音,是人類的直接創造物。包括節奏、旋律、和聲、調式、調性、復調、曲式等,統稱為「音樂語言」。音樂家就是利用它們,創造無限豐富而又有感染力的情景氛圍,傳達某種情感的。
H. 什麼是聽覺藝術
音樂—聽覺藝術 這是音樂區別於美術、文學等其他藝術的基本特徵,也是體現音樂藝術特殊性的基礎。音樂的聲音主要是樂音,樂音有高低、長短、強弱、音色等特性,這些特性為使音樂藝術具有豐富多採的藝術表現力奠定了基礎 。因此,在音樂教育活動中要把握聲音藝術的特點來做教育工作,譬如,音樂中的聲音要有準確的音調,無論歌聲、琴聲都要注重音準,音樂的聲音要動聽,不僅要選擇動聽的旋律還要注重演唱演奏時音色的美。在音樂 活動中要善於運用速度、力度、音色等音樂表現手段來表達音樂的情感內涵。 音樂是聽覺藝術。音樂藝術的一切實踐都須依賴於聽覺,聽,是音樂藝術最基本的特徵。由於音樂藝術的這種特徵,這就決定了:第一,在音樂教育中,發展聽覺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音樂教學必須立足於聽,把發展學生的音樂聽覺,培養其對音樂良好的感受能力,作為音樂教學的首要任務,作為進而學習音樂其他方面技能的基礎。也就是說,音樂教學首先應該解決的問題是使學生會聽,而不是其他。第二,音樂教育必須遵循「以聽為中心」的原則,把全部教學活動牢固地建立在聽的基礎上。因為,既然聽是一切音樂實踐活動賴以進行的基礎,那麼,聽覺感知便成了學習音樂的先決條件。訓練與培養良好的聽覺感知,發展優異的音樂思維,不僅對於音樂欣賞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是學習音樂表現技能的必要前提。唱歌、演奏樂器、識譜等等均離不開聽覺的主導作用,音準、節奏感、聲音表現力等諸因素也都需要由聽覺來鑒定和調整。所以,只有緊密地圍繞著聽來進行和展開音樂教學活動,才能適應音樂藝術的規律,使音樂教學收到良好的成效。 人們用聽覺感知音樂,一切音樂活動都離不開聽覺。唱歌要用聽覺辨別、檢驗、校正歌唱的音調是否准確 ,聲音是否動聽,吐字是否清楚,節奏是否正確,歌唱的情感表達是否感人。舞蹈要用聽覺感知音樂的節奏和音樂的起、止,才能隨音樂合拍地跳舞,並隨音樂的起止而起止動作;用聽覺感受音樂的情緒情感,才能用舞 蹈動作表達情感。音樂欣賞則更要用聽覺去感知、辨別、想像、領悟音樂的藝術形象和情感內涵。音樂是用聲音塑造藝術形象,通過聽覺在頭腦中喚起聯想、想像中的形象。聽覺形象不像視覺形象那麼具體可見,因此。 在音樂欣賞中首先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的基本情緒和情緒的發展變化,聯系有關音樂的生活體驗,喚起聯想、想像中的形象,幫助幼兒感受音樂的藝術美,進而領悟其情感內涵。聽覺是接受音樂教育的「窗口」,在音樂教 育活動中應當重視培養和發展幼兒的聽覺能力。 兩者是相通的,雖然聽覺是耳朵能力的體現,視覺是眼睛能力的體現。可是,藝術本身就是有著密切的聯系,我個人的觀點是兩者既有區別(區別我就不講,因為從人的感官就可以分出根本的區別),又有聯系: 1、達芬奇7、8歲的時候先是音樂上體現出他出色的才能,後來才進修繪畫的。 2、根據現時的新課程標准(小學),逐漸在課程上把美術與音樂自然的融合,還有學者倡導出把小學的美術課與音樂課統合成藝術課。 3、舉例說明: 假如你聽著一首播放的歌曲:(歌詞如下)青草青,綠盈盈,辣椒紅,像燈籠,媽媽煮飯我洗菜,爸爸種菜我捉蟲。。。。。。(試一試閉上眼睛),你會出現畫面嗎?(或許每個人的畫面不同,但是,一定會有一幅畫面) 以上全部屬於我個人的觀點。不知道分析得夠不夠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