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藝術賞析是什麼類論文

藝術賞析是什麼類論文

發布時間:2023-08-09 16:19:35

A. 有關藝術鑒賞方面的論文參考

藝術鑒賞以具有美的屬性的藝術作品為對象,並伴隨著復雜的情感運動,人們對藝術作品進行的非 反思 性的審美接受活動。下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藝術鑒賞方面的論文的 範文 ,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藝術鑒賞方面的論文篇1

淺談書法藝術鑒賞對於臨摹創作的啟示

〔摘要〕任何一種藝術作品的產生,都只是藝術活動的最初階段,在藝術作品完成後獲得讀者的接受與認可,才使藝術作品價值與潛能真正發揮。從各種藝術的表現形式來看,書法藝術鑒賞具有一定的特殊意義。無論是從創作還是從價值屬性來看,都具有 其它 藝術作品所不能具備的藝術性能。在臨摹創作的過程中,書法鑒賞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與啟示。本文就書法藝術鑒賞對臨摹創作的啟示進行分析。

〔關鍵詞〕書法藝術鑒賞臨摹創作啟示

針對書法藝術鑒賞,不同的人對此持有不同的看法,古今往昔對此都有大量文字對此進行闡述,部分文字在闡述書法藝術鑒賞的過程中賦予其一層神秘信息,傳遞出一種不可言說的意思。但是書法藝術鑒賞是否存在一定的標准,每個學者在依據自己實踐的基礎上產生不同的觀點。從客觀上而言,書法藝術鑒賞的標准存在於客觀形式中,無需進行大量的筆墨進行主觀判斷。但是無論如何,書法藝術鑒賞存在的價值是不可否認的。

一、書法藝術鑒賞價值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書法鑒賞屬於進行感性與理性復雜心理活動的過程,同時也表示個體欣賞對象價值活動過程,屬於主題的知覺、理解、想像、情感等諸多功能的綜合。論述書法藝術的鑒賞功能,其通常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文本與書藝相互照應。

書法作品的內容是文本,書法藝術則指的是藝術形式,也就是書體。不同於文學、戲劇以及繪畫等藝術形式,書法藝術就是將抽象的線條造型藝術,促使其與文本內容交相呼應,各領風騷,又渾然天成,這種形式就是心理學層面上的知覺的內在統一。書法藝術的本質其實就是將漢字點畫的書寫與字體結構反映客觀事物形體與動態的一種意象美。讀者在欣賞的過程中,美感就是價值的判斷。這樣一種意向是人們從感覺上把握作品形式獲得感覺,同時也是讀者對文字所承載的內容體悟,這兩相互聯系又具有區別,從本質上來說,美感就是一種價值判斷。因此,書法鑒賞其實就是文本內容與文字載體相互交映的一種美感體驗。書法藝術不僅符合一般意義上形式與內容的辯證關系,同時又具有特殊性。通常情況下,書法鑒賞的形式就是內容的載體,形式服務內容,其表現的主題就是內容。同時書法藝術將書法內容作為載體,其藝術表現的主題是作品形式的抽象意向,是一種內隱性較強的主觀情感過程。但由於書法以漢字為媒介或載體,漢字又是思想表達的工具,當書法作品映入受眾眼簾,受眾在感覺漢字「形」的刺激時,是與知覺漢字的「意」的過程相隨相伴的,故書法藝術鑒賞必然是文本與書藝的相提並重,互濡盡染。

2.外在形式與內在情感相互統一。

外在形式與內在情感相互統一就是感性價值與理性價值活動過程的具體表現,使讀者審美價值實現過程的具體化。從本質上而言,讀者鑒賞書法藝術關鍵在於能夠將作者的美感掌握好,就書法藝術外在形式與內在情感相互統一。也就是在此過程中虛實結合、形式美與依存美相互統一。其中虛實結合的「虛」就是把握書法意義與靈魂,通過受眾知覺體悟,相較於具體看得見、摸得著的書法藝術相比是虛的。而形神交融就是鑒賞作品的時候應當充分考慮作品的形式與內容展示的情感體驗與審美理解的美感形成過程。藝術的特殊性則主要體現在作品形式兼具情感體驗與審美理解功能,內容是作品形式與功能進一步提升。而形式美與依存美統一通常就是一個研究對象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欣賞,並且從中感受的美不盡相同,在書法藝術鑒賞的過程中既可以是單純的形式線條、構圖,也可以是對作品內容的欣賞,但是通常情況下,在研究的過程中更加看重涉及內容的欣賞。在此過程中啟示就是對書法藝術書體、文本內容等的審美理解。

3.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的統一。

從一定價值層面上判斷,可以將書法鑒賞活動認為是一個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的辨證統一。合目的性就是審美知覺屬於一種知覺性快樂的對知覺純形式的美的知覺,具有無目的的合目的性,這就表明了書法的藝術表現形式符合人們內心快樂審美知覺,並且還可以通過人們主動追求就可以體驗的審美知覺與價值追求。合規律性通常都將美的想像歸為是自有的、主觀的,符合美的規律性特點,也就是人們在欣賞的過程中普遍認同的具有美的普通特徵秩序,也就是說書法藝術的鑒賞既是受眾追求快樂的目標體現,也是受眾追求審美想像自由的規律所在,即書法藝術鑒賞的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的辯證統一。

二、書法藝術鑒賞對臨摹創作的啟示

通過前文的分析就可以了解到,書法藝術鑒賞具有其內在的應用價值。從某種層面上可以說書法藝術鑒賞對臨摹創作具有一定的啟示性作用。

首先,傳情達意。一部書法作品的組成,通常包含了文字與筆墨,通過綜合兩部分進行傳情達意。在此部分不可忽視兩個重要的因素,一個是中國漢字,漢字表現出方塊字,並且體現出圖式;另一個則是毛筆,毛筆具有軟的特性。在書法作品完成的過程中,正是這個特性,促使書法達到傳情達意的目的。方塊文字的發明,起源於象形文字,由於那時候社會現象都比較簡單,象形字通過抽象的文字元號,可以將人與人交流的現象和人與自然之間的現象表達出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與自然的關系變得更加復雜,簡單的漢字象形並不能將豐富的社會生活表達出來。針對此種情況,威力適應社會的發展與人們的需要,漢字的構字 方法 逐漸發生改變。但是漢字構字方法發生了改變,漢字也在不斷地創新與豐富,其中的象形精神仍然存在。毛筆的特性是軟,毛筆軟就可以創造出多種不同的形式,為表達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復雜關系提供可能。

書法區別於其它的寫字,寫字是實用,屬於語言工具,文字的記載;但是書法是供人欣賞的,通過筆墨形式表達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與人從自然生活中獲得的美感。筆墨傳情是書法區別於簡單寫字的重要特徵。在判斷書法作品水平高低的時候,不僅需要從點畫、章法、筆法、墨法等技術程度來評價,還需要從筆墨形式傳情達意方面進行判斷,同時還需要通過這方面來衡量書法作品品格的高低,寫字追求規范,容易辨析的功能。書法藝術就是要將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與創作者自身的性情表達出來,通過書法作品的點線面和字法、墨法、章法等組成筆墨形式,將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情感抒發出來。

同時在書法家的生活中,人的感官可以超越適當的界限,將自然的萬千氣象反映到大腦中,進而形成原始映像,通過心靈感悟以及藝術化的抽象、轉化、提煉、取捨,最終以筆墨的形式表達出來,將自然生活中獲得的美感轉化為書法藝術的高境界。在學習經典書法的時候,不僅要掌握筆墨的技法,還需要學習和借鑒古人如何通過筆墨形式表達豐富情感與意境。 其次,有趣的形式對比。有趣就是促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書法的特徵通常都會應用一個詞來形容,晉人尚韻,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態,清人尚勢。在現如今的社會,採用一個詞來形容,難以下一定論。當然評價當代書法應當由後人通過當前的書法實踐提煉。但是如果非要從某個角度來進行判斷,則可以認為是趣。

尚趣講究形式對比。書法形式的表現圍繞時間與空間來展示。其實尚趣反映了當今人們審美訴求。在不同的時代在書法演變的不同階段,人們的生存狀態以及內心深處的審美訴求共同決定。書法藝術發展至今,字體發展已經完備,各種 書法字體 的技法已經表現得非常豐富。在此過程中,當代書法家的書體技法要想獲得發展,就需要在已經具備的字體與書體基礎上求變革新。但是字體技法的豐富,為尚趣書法形成提供了條件與基礎。在此過程中,隨著科技手段的不斷發展,促使人們在自我發展的過程中擁有更多的資料,促使研究成果傳遞的快捷方便。相較於過去,尚趣的形成已經具備了相應的條件。現如今的書法作家在利用已經具備的書法資源進行整合,並將其應用於書法創作中,寫出新意、有味道,進而可以吸引更多的書法作品,滿足人們身心愉悅的要求。不同的時代書法形成都具有不同的特色,並不是由某一書法家單獨所能決定的,書法特色屬於一種客觀存在的形式。一個時代在發展中具有一個時代顯著的特徵,並且每個時代的書法風氣並不是只有一種,各種書法風氣並行不悖,就好比當今書法崇尚趣味,但不排除尚韻、尚意、尚法、尚勢欲尚態。

不僅僅是書法尚趣,其它的藝術形式也同樣反映尚趣。在音樂、戲劇、電影與美術領域中,都存在尚趣的審美風尚。現如今不同的表現形式,在審美取向方面具有多元化,但是尚趣的審美取向顯得更加接地氣。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的過程中,人們需要藉助藝術形式來放鬆自己的身心。

總而言之,書法藝術鑒賞相互獨立,但又並不是相互孤立的。在藉助書法作品鑒賞的過程中不能無限擴大某一影響,還需要兼顧其它的標准,促使人們在分享藝術表現形式的過程中能夠體現出藝術價值。

參考文獻:

[1]張小鷺.我國高等 教育 美術學科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12,7(11):89

[2]張小鷺.淺議近百年來日本美術 文化 對中國民族繪畫(包括台灣膠彩畫)的影響[J]. 國畫 家,2013,5(13):70

[3]梁驥.康熙對古代書家的學習及其宗王喜董的書法觀[J].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1,11(05):20

[4]王淑霞.農家小院翰墨書香―――山西臨汾書法名家柴瑞祥[J].中國集體經濟,2012,6(10):78

[5]張婧.民間美術元素在平面設計中的體現[J].大舞台,2014,6(17):23

藝術鑒賞方面的論文篇2

淺析藝術鑒賞提升高職生的人文素養

摘要:用一顆慧心、兩只慧眼、積極地發現對象本身的美,全面的認識對象,了解其特質和秉性,用智慧和雙手努力的表現對象的美,使其升華,從而把對象天然特製的合理性與人的藝術創作合理的完美的結合,實現藝術創作的天人合一。

關鍵詞:藝術鑒賞;人文素養

我國的教育由於過分的專業細分和對於培養有用之才的急於求成,導致學生雖然具有一定的知識,技術,但往往知識面較窄,缺乏較深厚的綜合素養,尤其是人文素養,這個問題在理科院校尤為突出。科學、藝術、人文是人的三大精神支柱。科學強調規律,藝術注重情感;科學講的是理性,藝術更富於情感;人文則既有深刻的理性思考,又有深厚的情感魅力。人類社會不能沒有科學,也不能沒有藝術,更不能沒有人文。所以,我們也可以把人的素養概括為科學素養、藝術素養和人文素養,他們是相輔相成的。

那麼如何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呢?我將以藝術的角度從對美的認識、中華民族文化的淵源、設計創意三個方面來和大家共同探討,通過對美的理解和鑒賞來實現人文素養的提升。

一、對美的認識

藝術鑒賞需要知道什麼是美,借用美學大師宗白華先生的一首小詩來闡述對美的理解:

「啊,詩從何處尋?

在細雨下,點碎落花聲;

在微風里,飄來流水音;

在藍空天末,搖搖欲墜的孤星!」

通過描寫春雨蒙蒙、潺潺的流水與拂面的微風,深邃的夜空那閃閃的星光,來體會美的意境,美不遠,美就是我們生活的一點一滴。

我們 總結 了美的規律,把它稱為形式美法則――對稱與平衡,重復與群化,節奏與韻律,對比、變化和調和、統一等,如果我們把這些規律理解了,我們就能夠掌握美,創造美。

1、對稱與平衡:

我們幼時看到母親的臉,就是對稱平衡的,就是最美的。蝴蝶,以及大多數的動物都是對稱的;宮殿、廟宇建築採用對稱設計,顯得庄嚴,顯示「皇權」和「神權」的威嚴,象徵著穩定。

2、重復與群化:

檢閱的方對人數相等,服裝一致、動作整齊,產生一種壯美;雙胞胎,雙重肯定!引人注目!建築上的窗格等等。

3、節奏與韻律:

詩歌格律有五言、七言等,還具有音韻,給人以美感;音樂的曲調,科學證明對動物和植物的生長有益,生理上會助發育,心理上能陶冶性格;表現在造型上,也同樣起到良好的作用;光譜中的色環;纏絲瑪瑙等。

4、對比、變化和調和、統一:

二者是同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一切作品都要處理好調和與對比,也就是統一與變化的關系。設計中的對比主要從空間、疏密、大小、方向、曲直、明暗、寒暖的構成要素去處理。中國畫論提出「輸可跑馬,密不通風」;大海上的帆船遠近、大小的變化,統一在一條海平線上;

以上是從形式美的角度來認生活中的美。我們要是掌握了形式美的法則也就掌握了美的規律。

二、中華民族文化的淵源

中華民族文化中,藝術的鑒賞離不開對玉的美的欣賞,中華文化離不開儒家體系,"君子比德於玉",我們的祖先創造的文字中,由200多個字與玉有關,這些字多為美好、崇高之意。如:璽、國、珏。又如:玉人:美麗的女孩子;玉樹臨風:文質彬彬的年輕人;婷婷玉立:美麗漂亮的人;

儒家之外,道家、佛教文化等領域,玉文化也都有一個重要的位置,包括在民間,人們對美好生活有最淳樸的嚮往,也賦予了玉的一些精神層面的特質。比如玉雕中的傳統圖案無論福祿壽喜、招財進寶、龍鳳呈祥、八仙過海,還是太極、八卦、四神、萬字、回字、如意、歲寒三友、蓮年有魚、對於民族文化心理的揭示,具有深層的精神象徵,傳遞著親切的愉快的寓意。傳統圖形的造型意義,可歸納為以下三方面的類型:

(1)、生理安全型

特點:以具象的形式出現,採取借喻、諧音、暗示的方法,獲得心理的愉快。

如:「福祿壽喜」蝙蝠、鹿、仙鶴、(靈芝、仙桃、松樹),喜鵲為象徵;

「招財進寶」財神趙公明,招財童子;

「麒麟送子」麒為雄,麟為雌,麒麟演化為送子的瑞獸,富貴人家的孩子有麒麟子之稱;

(2)、文化寓意型

特點:在具象和抽象之間,直接用文字表現,還有抽象圖形等。

文字表現有萬字、回字、壽字;d」字為古代一種符咒,用做護身符或宗教標志,常被認為是太陽或火的象徵。「d」字在梵文中意為「吉祥之所集」,佛教認為它是釋迦牟尼胸部所現的瑞相,有吉祥、萬福和萬壽之意,唐代武則天長壽二年(693年)採用漢字,讀作「萬」。

抽象圖形如太極、八卦、雲紋、雷紋等;

具象的如龍鳳、牡丹、如意、琴棋書畫、漁樵耕讀、喜相逢、四神(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等;

(3)、精神嚮往型

特點:以詩意化的物品作為表現內心的追求,獲得精神的嚮往。

「歲寒三友」松竹梅;

「四君子」梅蘭竹菊;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

以上三種往往交織在一起,獲得視覺意識、社會心理、民族習慣的多重含義。

三、設計創意

藝術鑒賞在 雕刻 藝術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瑪瑙雕刻。瑪瑙是寶石中,紋理色彩變化最為豐富的品種,就材料對象而言,瑪瑙的優勢和特點是紋理色彩的變化產生的畫面感,人工做不到。

一件好的雕刻藝術作品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判斷:

1、材質:搭配和諧的多色瑪瑙是製作俏色玉雕的極好玉料。所謂「俏色」。是指作品顏色利用的巧,「俏」的意境達到極至,則稱為「絕」。一件精絕的「俏色」雕刻品的價值。遠遠不是其材料價值所能確定的。

2、雕刻工藝:依料取題,因材施藝,是俏色玉雕的最大特點。琢玉高手往往能「取勢造型,依形布局」 ,「依色取巧,隨形變化」,對材料進行巧妙的雕琢。

3、藝術創作:藝術家的責任是用一顆慧心、兩只慧眼、積極地發現對象本身的美,全面的認識對象,了解其特質和秉性,用智慧和雙手努力的表現對象的美,使其升華,從而把對象天然特製的合理性與人的藝術創作合理的完美的結合,實現藝術創作的天人合一。這同時也是中國人精神世界的最高最求。

綜上所述,我們通過對於美的認識、通過對於中國 傳統文化 的理解、對於藝術作品的設計創意的認識,更好地理解了藝術作品,通過對藝術作品的鑒賞,我們不知不覺中就提升了我們的人文素養,人文素養提高了,他的人生哲學必將越來越深刻,人生理想越來越高尚,這樣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

參考文獻:

[1]呂少卿. 論藝術鑒賞與藝術闡釋.南京藝術學院學報[J] 2014, (5)

[2]海因里希?沃爾夫林,潘耀昌.藝術風格學――美術史的基本概念[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1.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藝

B. 啥是藝術賞析

藝術鑒賞,又稱藝術欣賞,指人們在接觸藝術作品過程中產生的審美評價和審美享受活動,也是人們通過藝術形象(意境)去認識客觀世界的一種思維活動。在藝術鑒賞過程中,感覺、知覺、表象、思維、情感、聯想和想像等心理因素都異常活躍。

C. 音樂藝術鑒賞的論文

我自己寫了,一個關於歌劇《圖蘭朵》的鑒賞選修課論文。可供參考
我覺得音樂劇和歌劇都有聲樂演唱這門藝術在其中。音樂劇重在表演,它是以聲樂、舞蹈、舞台美術、劇本等等組成的綜合藝術;而歌劇中歌唱佔主要地位,雖然它也有劇本中的戲劇沖突表演,但人們會為欣賞一出精彩的表演去看音樂劇,而不會單單為欣賞表演去看歌劇。
音樂劇並不只是由音樂伴奏的表演。音樂劇中的歌曲很多並非獨唱曲,音樂劇中的歌曲更短,更簡單,易於傳唱,人們可以在散步或洗澡的時候唱這些歌曲。而歌劇則靠獨唱的詠嘆調引領全局。詠嘆調會伴隨著每一次戲劇性的轉折將整部戲推向高潮。歌劇《圖蘭朵》中,一個為了報祖先暗夜被虐走之仇的圖蘭朵,採用女高音唱法與卡拉夫即韃靼王子男高音唱法,兩人演繹了一段凄美動人的愛情故事。正是由於圖蘭朵總保持著優雅而高貴的舉止來生活、相愛和逝去,下嫁與韃靼王子,最終以完美的結局呈現,劇中有交響樂團伴奏,配合歌唱得以淋漓體現。這和音樂劇相比是不同的。在音樂劇中,主人公與愛人告別的場景可以是雜亂的集市,甚至是垃圾場,他們也一定是疲憊不堪和心神憔悴的。盡管音樂劇中的歌曲更容易從整部劇中獨立出來,但這些歌曲本身不一定適合劇情發展的需要,這就需要演員通過舞蹈或其他的表演來烘托氣氛,帶動劇情進入高潮。
歌劇它表現的是人類的共性,提取情感的精華,蔑視日常生活中的小智慧。劇中的反面角色被刻畫成十惡不赦的的壞人,英雄們則勇敢無畏。音樂劇中的男女主角更加人性化,他們並不追求卓越與出眾,也沒有野心,音樂劇它是贊揚那些在平凡生活中追求浪漫幸福的普通人。因此,音樂劇被人們認為是平庸的創作。以上即是我所領悟到的音樂劇和歌劇的大致區別,請老師點評。
通過學習《音樂鑒賞》這門課程的學習,收獲了不僅僅是對音樂知識的深刻了解,同時也領悟到了音樂帶給我們的更深層次的精神感受。在這短暫的學習當中讓我受益匪淺,因為有老師的深刻指教,以及細心教導,讓我對藝術產生了濃厚的感情,特別是音樂這塊。我想我以後一定會珍惜這段美好的學習時光,因為有老師的相伴,讓我終身難忘。

D. 音樂劇藝術賞析論文範文怎麼寫

音樂劇作為一種獨立的新興藝術品種,是改革開放以後從西方傳入我國的,對音樂劇進行賞析有助於我們陶冶情操。 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音樂劇賞析論文,供大家參考。

音樂劇賞析論文篇一:《試談中國原創音樂劇》

[摘 要]當前,國內音樂劇的演出劇目令人應接不暇,無論是國外引進劇,還是中文版的外國音樂劇,亦或本土原創音樂劇,都在努力掠奪新興的音樂劇市場。本文以東莞原創音樂劇為例,從製作模式的角度來探索中國原創音樂劇的發展並分析這一模式的利弊:它的利在於推動了音樂劇在現階段的發展,而它的弊端在於這不是一種可持續的發展模式。

[關鍵詞]音樂劇 製作模式 本土化

說起音樂劇,美國百老匯是世界戲劇界的奇葩。百老匯是音樂劇產業的發源地,也是美國最具代表性和研究價值的劇場聚集區。它的製作與運營模式在一百年的發展中,經過不斷的完善,己經形成非常完備與經典的製作體系。它在商業上的成功運作方式給許多國家的音樂劇發展都帶來了啟迪。在中國,音樂劇從近幾年開始頻繁走入大眾的視野,身貼“舶來品”的標簽,以其豐富多彩的舞台呈現方式吸引了大眾的眼球。當前,國內音樂劇演出劇目令人應接不暇,但筆者意識到,目前的音樂劇發展狀態仍處於本土化探索和市場培育階段,面臨著許多問題和挑戰。本文以東莞原創音樂劇為例,試圖探索原創音樂劇的發展之路。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什麼叫原創音樂劇?

對於“原創音樂劇”的概念,目前學界未能給出准確的概念。“原創”指的是創作或發明出全新的作品,而不是由復制、改編、剽竊、模仿、抄襲、二次創作,或系列創作的衍生作品。“原創是獨一的,是母本不是幕本”。而又因為音樂劇屬於舶來品,屬於外來 文化 ,所以筆者認為“中國原創音樂劇”是指在西方音樂劇元素的基礎上,能反映本國人民的生活與情感、表現當地文化、符合大眾審美需求的音樂劇,並在其組織、製作、演出過程中按照本國的運行規律產生的全新作品。

介於以上的定義,關於“海外引進的原版音樂劇”和“中文版音樂劇”這兩個音樂劇類型暫不作討論。

(二)什麼叫“東莞原創音樂劇”?

是指在東莞政府扶持下製作的一系列原創音樂劇。這些音樂劇的生產單位在東莞登記、注冊、納稅,作品版權歸東莞所有,劇目在東莞排練合成並首演,從東莞走向全國。

二、中國原創音樂劇現狀

在上個世紀40年代,百老匯音樂劇和好萊塢歌舞片幾乎同步進入天了中國,但由於音樂劇的黃金時代尚未真正到來,那時的作品大多停留在“富麗秀”的階段,整體價值並不高。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得以有第二次機會面對藝術成就較高的西方音樂劇劇目,可以說,中國原創音樂劇的歷史真正啟動於改革開放後的新時期。

80年代至90年代初,中央歌劇院等院團開啟了中國原創音樂劇的探索。在《我們現在的年輕人》、《風流年華》、《搭錯車》、《特區迴旋曲》中,不難感受到這個時代的聲音和氣質。

90年代中後期,隨著藝術院校的介入,隨著中國音樂劇研究協會的成立,中國原創音樂劇開始直面消費意識處於萌芽狀態的藝術環境。進人21世紀,中國開始向消費型國家過渡。這時,西方音樂劇被越來越多地引進,一些專業的本土或合資的音樂劇機構相繼成立,進行音樂劇 教育 的藝術院校越來越多,音樂劇呈現出一種“熱”的狀態。人們開始期盼著這一西方現代戲劇樣式,能早日在中國的舞台上紮根、生長,最終創立出本民族的音樂劇。一些專業的本土或合資的音樂劇機構(2005年的“東方百老匯”、2011年的“亞洲創聯”)也相繼成立,2006年“百老匯亞洲娛樂公司(BAC)”在中國成立,2007年後GWB娛樂公司也把開發亞洲和中國市場作為主攻目標;上海、北京、廣州、東莞、深圳等地都想紛紛將自己塑造成“中國音樂劇中心”、“音樂劇之都”、“百老匯音樂劇製作基地”、“中國原創舞台劇產業基地”,上海甚至還有成為“亞洲音樂劇中心”的宏大願景。

三、東莞原創音樂劇探析

向來有“世界工廠”之名的東莞,在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也被外界稱為“文化沙漠”,缺少文化氣息的東莞比任何城市都需要藝術。如何打造城市文化,並以文化帶動其他產業發展,以至實現產業轉型這一問題,令人深思。在2007年,東莞提出了打造“音樂劇之都”的構想並付諸實踐,希望發揮當地經濟實力的優勢和高檔硬體設施的優勢,吸引國內外音樂劇創作推廣資源,用10至20年的時間,把東莞鍛造成為“音樂劇之都”,努力使之成為城市文化的名片。8年過去,一批東莞原創音樂劇走進了中國音樂劇發展歷史的視野。

東莞政府之所以選擇以“音樂劇”這一類藝術類型為發展目標,原因有兩個:一是針對東莞的現狀來看,東莞的藝術創作起步慢、積淀淺、人才匱乏,無法與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爭鋒,於是策略性地選擇了被國內譽為“朝陽藝術”、相對冷門但又雅俗共賞的音樂劇作為突破口來發展;二是從觀眾的欣賞角度來說,他們需要新型的舞台藝術樣式,他們對走進劇場觀看一場“好看”的劇目有著需求和嚮往,而音樂劇作為當代音樂戲劇樣式的代表,具有時尚的都市文化、通俗文化的屬性,親民易懂,這些特質都契合著觀眾的文化需求。

從2007年到今年,東莞以一年出一部的速度,製作了7部音樂劇:《蝶》、《愛上鄧麗君》、《三毛流浪記》、《王牌游戲》、《鋼的琴》和《媽媽再愛我一次》、《聶小倩與寧采臣》,這7部音樂劇作品自推出後都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了巡演。通過這7部音樂劇的製作,東莞也逐漸走出了一條符合自己的音樂劇製作模式,即“政府扶持、企業承辦、指標監管、項目辦團、院線運作”的“五合一”模式。

四、莞產音樂劇發展模式之利弊分析

(一)推動了音樂劇的發展

對於老百姓來說,音樂劇屬於舶來品,它不像戲曲藝術在我國有著幾千年的發展歷史,它是外來文化,從觀眾對音樂劇的不了解、還未形成音樂劇的消費習慣等等原因可以看出,音樂劇市場還未成熟。因此,從這一現狀來看,政府的扶持,將對音樂劇產生有利作用。在由文化部主辦的第二屆中國音樂劇發展國際論壇中,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戲劇和音樂劇劇院董事長拉爾夫・芮明頓先生在《美國政府對音樂劇的支持》 報告 中認為政府應該成為音樂劇事業的推動者,為音樂劇的製作人和演出機構提供保障,增強投資信心。這表現在以下幾點:

首先,是資金上優勢。從舞台呈現的角度來看,音樂劇是一種製作成本相對較高的舞台藝術,有著較高的資金門檻。在音樂劇的黃金時代《窈窕淑女》(1956)的製作需要35萬美元,80年代後,歐洲巨型音樂劇樹立了新的標桿,《貓》(1982)在百老匯的投資高達400萬美元,90年代後,百老匯音樂劇的投資已經進入了千萬級,2001年《製作人》投資約為1050萬美元,2003年《邪惡女巫》的投資高達1400萬美金。不斷攀升的音樂劇製作成本,令許多其他的業余 愛好 者或者獨立製作人沒有能力去承擔賠本的危險,所以在90年代後期,幾乎所有的作品都是由“集團”製作而成的。在中國,由於音樂劇產業尚處於初級階段,很難受到銀行等投資機構或大集團的青睞,而政府以資金扶持者的角色介入到音樂劇,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融資瓶頸,緩解了資金不足的問題,為音樂劇的製作提供了物質保障。

再者,由政府舉辦的一系列公益活動,有效培育了音樂劇市場。政府具有普及推廣舞台藝術、培養潛在觀眾、提升社會美育教育的職責。以東莞為例,通過製作這7部音樂劇,做到了把音樂劇這個產品帶入到大眾視線,讓人們走進劇場,認識了音樂劇,感受了音樂劇的獨特魅力。對於青少年,政府也開展了音樂劇系列活動,例如在假期時間推出了“暑假音樂劇演出季”,引進多部適合青少年觀賞的小成本音樂劇來莞演出,通過低票價甚至免費觀演的方式,吸引青少年進劇場,同時利用玉蘭大劇院的小劇場等陣地開展“我與音樂劇零距離”、“和音樂劇大師面對面”等音樂劇培訓活動,邀請在莞合成劇目的藝術家與觀眾“零距離”講座。通過這些,不僅可以在城市中營造出濃厚的藝術氛圍、提升市民素養,更有利於讓青少年從小就接觸音樂劇,為培養音樂劇潛在專業人才打下基礎。

(二)缺少發展的可持續性

對於一部原創音樂劇能持續上演多少場,哪個城市能夠成為音樂劇中心,並不是一個地方政府單方面的意願所能決定的,音樂劇的真正決定權在於普通觀眾。作為以營利為目的的商品,音樂劇必須面向市場才能生存和發展,換句話說,觀眾需要什麼,音樂劇就生產什麼。百老匯音樂劇的娛樂性和喜劇色彩就是迎合了大眾對於輕松娛樂的追求,這也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體現。

但是,從政府的角度來看,打造“音樂劇之都”是為了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城市內涵的舉措,在這一宏觀願景下製作的音樂劇,只是代表了政府的意志,而老百姓真正想看什麼,政府不得而知。所以,對於大眾來說,政府製作的音樂劇僅僅是“被接受”的狀態,而不是“主動接受”,這與音樂劇作為大眾文化的主旨相去甚遠。再者,隨著政府工作目標的不斷升級,對於“音樂劇的扶持”能不能成為後繼領導層的工作重點,這對當地音樂劇發展又是一個重大考驗。

無數事實向我們證明,一切違背經濟規律的行為終將是失敗的。當我們的音樂劇尚無市場土壤時,任何頭腦發熱只能是極為短視的行為,最終不能使音樂劇得到可持續的發展。

結語

從音樂劇製作的角度來看,不能把東莞原創音樂劇簡單地概括為“政府行為”,而是一種政府和企業通力合作的產物――政府追求社會效益,企業要的是經濟效益,二者把各自的優勢資源整合起來,強強聯合,最終成就了這類音樂劇的誕生。而這一製作模式,是根據東莞的情況、根據中國音樂劇的現狀、市場狀態而做的一種比較可行的辦法。然而,從音樂劇自身發展規律的角度來看,以政府為主導的音樂劇並不是一種可持續的發展模式。雖然政府給予了音樂劇資金上的支持、舉辦了一系列的公益活動,並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音樂劇的發展,但是這類音樂劇只是代表了政府的意志,與老百姓的真正需求產生了疏離。因此,如何興弊除利,探索出一種適合我國原創音樂劇的發展之路是業界下一步需要討論的議題。

參考文獻:

[1]楊適.原創文化與經典.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1):P16;

[2]慕羽.中國音樂劇藝術與產業. 上海音樂出版社,2012(1):P347;

[3]汪朝光. 建國初停映美國影片紀實.世紀,2007(04):P56;

音樂劇賞析論文篇二:蒲劇《掛畫》表演技巧賞析

摘 要: 文章 通過分析蒲劇《掛畫》中的表演技巧,展現了戲劇表演中,合理運用身段技巧於表演中,具有增強作品的藝術表現力,豐富人物內心情感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蒲劇 掛畫 技巧 表演

一、《掛畫》演繹歷史

《掛畫》是摺子戲《梵王宮》中的一折,梆子戲中常見的劇目,是蒲劇(蒲州梆子)的代表作。秦腔,晉劇,京劇,紅梅戲等劇目也曾移植這一劇目。

20世紀30年代蒲劇表演藝術家王存才踩蹺表演這一劇目,轟動一時,他在《掛畫》中應用“蹺功”和“椅子功”,把一個喜不勝喜,待要出閣的耶律含嫣,從內心到外形,刻畫得淋漓盡致。布置新房時,站在凳上,腰一扭,膀一搖。踩著蹺飛身上凳,身段是那樣美,功夫是那樣深,令人驚嘆。在板凳上,雙腿立,單腿立,單腿蹲,鳳凰展翅,童子拜佛,種種表演,般般絕技,都是在表現掛畫時的喜悅心情,而不是在單純賣弄技術,絲毫感覺不到是技術的堆砌。

觀眾喜歡王存才的《掛畫》,給他編了“寧看存才《掛畫》,不坐民國天下”、“誤了秋收大夏,不誤存才《掛畫》”來贊美他的 順口溜 。後來女演員韓長玲學演這出戲,因為不再踩蹺,王存才便設計了不再用長板凳,換成了一把民間的羅圈椅子,讓演員沿著椅子上蹦上跳下,單腳踩在椅子的上沿,做著釘釘、掛畫等高難度形體動作,這也是當年賈永愛、今天任跟心等演員的演法了,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掛畫》的演法。

一出《掛畫》演紅了幾代蒲劇演員,也成了蒲劇的招牌劇目,各省戲曲舞台也常有演出,與陳素真的“甩大辮”演繹的都是《梵王宮》中的一段,確有異曲同工之妙。

二、 《掛畫》表演技巧賞析

《掛畫》情節很簡單。講述了少女耶律含嫣沖破世俗的傳統偏見,大膽追求愛情自由的 故事 。演繹的是耶律含嫣得知迎親花轎將至,以掛畫的方式表現喜悅的心情。其中通過掛畫展示了椅子功、水袖功、手帕功等表演技藝。讓人在驚心的同時體會人物的心情,通過這些表演程式的運用體現了少女的各種心情。

全折戲從耶律含嫣上場到與花雲相偕逃走,演出時間只有四十多分鍾,但人物的情緒、行動和戲劇節奏卻一環緊扣一環。“思親”、“掛畫”、“整容”、“迎親”、“揭蓋”、“訴情”、“出走”,任跟心正是抓住這些人物在特定情緒支配下的每一個動作,從表現人物情緒上的變化遞進去逐步揭示人物性格的。她所飾演的耶律含嫣,出場時愁眉籠罩,身披衣服,頭裹紅帕,緩慢的步態加上踉蹌的小碎步,臉上帶著倦怠的神容,處處流露出少女的相思之苦,充分表現了對封建世俗的不滿和無奈,以及少女對美好未來的憧憬和嚮往。

當聽丫環說“花轎已從花家莊動身”時,含嫣驚喜的後退半步,激動地“噢!”了一聲,隨後一個長身,倦容全消,心花怒放。不僅使舞台氣氛瞬間變化,觀眾的心情也從“思親”較為壓抑的氛圍中釋放出來,變得輕松。同時也抓住了觀眾的獵奇心理,讓觀眾帶著好奇心繼續看接下來的表演。在歡快氣氛的演奏聲中,含嫣在舞台上轉圈的同時將衣服脫下,用嘴咬著衣領,把兩個袖子輕輕拋起,在水袖緩緩落下的同時折到衣服的中間位置,在把衣服上下折好,隨後輕快的遞給丫鬟。可以體現出少女激動喜悅的心情,像疊衣服這樣的小事都可以自己去做了。

為了增加閨房的喜氣,接著就是選畫,掛畫了。含嫣和丫鬟左選右選終於要掛了,丫鬟搬來凳子,一掛掛不上二掛掛不上,含嫣急了,要自己掛。在掛畫過程中,耶律含嫣跳上有圈手的椅子,不夠高,又輕松的跳到圈手上,在牆上釘好釘子,然後開始掛畫。演員單腳站在圈椅扶手上,先是金雞獨立,身子隨著畫卷的下落也逐漸下蹲,然後一個側身的完美亮相,這一切都是演員長期的腰腿功夫。這些都令台下觀眾連聲叫好。在掛好一邊之後,圈椅上來回轉了幾個圈要掛另一邊了,又一個金雞獨立,掛好了畫,身體隨後漸漸下蹲,當含嫣掛好畫將下來時,身子忽然一歪,兩腳在圈椅扶手上相互迅速交替換位以保持平衡,最後總算是平穩落地了,驚出含嫣和丫鬟一身冷汗。

左邊牆掛好了還有右邊,同樣地掛畫動作,同樣地精美絕倫的椅子功,只是表演稍有不同,這邊的牆上原本就有了釘子,只是跳在扶手上加固了,又是金雞獨立,又是一連串高超的技藝,當掛完畫下地時,依然做了雙腳在圈椅扶手上的迅速交替,只是這一次是含嫣故意嚇唬丫鬟的。體現出含嫣作為少女活潑可愛,機靈愛搗亂的性格,比起之前的充滿倦態的含嫣,此時好似完全換了一個人。渲染出人物布置閨房、喜迎情人的歡快之情,刻意點染一個“喜”字。

接著是梳妝與換衣,這一段的表演展現了人物心理的變化與音樂節奏一起由慢到快,任跟心以其准確、迅捷的撲粉、點唇動作來表現含嫣緊張激動地心情。要換衣服迎接新人了,一件不滿意再換一件,終於滿意了,結果卻在著急中袖子穿不進去,只好自己穿,幾個旋轉便穿好了,只是忙中出錯的系錯了扣子,急忙整理。含嫣急切的眼神,出錯的窘況使得觀眾會心一笑。感慨少女急欲出門迎接情人的迫切之情,突出了一個“急”字。小碎步出門迎接新人,卻被石子絆了一跤,瘸了腿,一拐一拐的動作逗壞了觀眾,嬌羞惱怒的含嫣一個反身踢飛了石子。

“新人”進房,眾人退下,圍繞“揭蓋頭”一段,任跟心的表演惟妙惟肖,將人物內心按捺不住的沖動情緒展現的淋漓盡致,細膩傳神地表演出一個急迫卻又羞澀的懷春少女的心境。急欲弄清“新人”究竟是否花雲,卻又欲揭還羞,在椅子上輾轉,卻又不敢上前,用手帕招呼卻又無人搭理。悄悄的起身巡門關門,慢慢地向新人移動,反復進退,變化多端。讓觀眾也隨著含嫣的猶豫心裡著急。恨不得自己去一把抓下紅蓋頭,好一睹真容。終於走到新人邊,一次揭蓋頭沒有成功,驚地回到椅子上左右盤坐,再看新人,二人竟不約而同地對視,這讓含嫣嬌羞的不知如何是好,一手飛快的轉動手帕,一手抓著衣襟,體現出又驚又喜,忐忑緊張的心情。想看又不敢上前,跑了幾次圓場,幾番掙扎,終於去踢了一下新人的腳,隨即又跳回椅子上緊張萬分。好不容易揭下蓋頭,又嬌羞畢露,順手扯過蓋頭,飛身“凌空越桌”帶“空中轉身”,“菩提盤坐”式落於桌後高墊的椅子上,“蓋頭藏羞”反成了新娘子①。終於,新人將蓋在含嫣頭上的蓋頭掀開,二人才得以相見,含嫣嘴咬蓋頭,嬌羞的感情肆意流露,讓人不得不愛上這個痴狂的女子。任跟心以近似瘋狂的動作揭示出人物感情世界的動盪,把動作變為情感自然流露,此情此境,又非如此誇張凝練的動作不足以表現。所以,當含嫣唱出“我愛他氣軒昂英雄模樣,一支箭射雙雕武藝高強;我要把終身事對他言講,羞答答上前去口呼花郎”時,雙方彼此的深情表白成功地把人物思想情緒推到了頂峰。也讓我們感受到了二人的深情愛意。

任跟心的表演讓觀眾的心,隨著含嫣的一舉一動,而忐忑不安,驚喜不斷。在人物貫穿情緒的表達上,她表現得層次清晰,脈絡分明,連貫飽滿。對於人物感情上的起伏跌宕,尤其是點睛之處,她都能處理的急徐有致,不溫不火,分寸准確。

三、結語

正是通過演員的專業表演,嫻熟的椅子功,優美的手帕功等,通過高難度的身段動作表演,一個眼神一個表情,演活了一個飽含炙熱感情又活潑嬌羞的少女耶律含嫣。對於耶律含嫣的表演不能太過火爆,給人以輕浮之感,又不能太過溫婉給人以怯懦之意,要完美並恰到好處的演繹這樣一個既有豪情又有溫情的少女是何等之難。任跟心通過自己嫻熟的表演技巧,以及個人的藝術創造,成功地塑造出了《掛畫》中少女含嫣的內心世界讓觀眾也感受到了女主人公的心境,增強了作品帶給我們的藝術感染力。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音 樂劇賞 析論 文”

E. 藝術作品賞析論文參考範文

藝術賞析課應充分發揮藝術感性形式的優勢,以情切入,以理導引,情理並重,才能引導學生以切實的內心體驗參與藝術的感悟,以情感激發理性,促進藝術教育目標的達成。下文是我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於藝術作品賞析論文參考範文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藝術作品賞析論文參考範文篇1
試談《鍍金時代》中黑色幽默語言藝術的應用

《鍍金時代》是馬克?吐溫的代表作,這部小說揭露了當時美國社會扭曲的價值觀以及人們對於財富的瘋狂嚮往。其中,應用了大量的黑色幽默表達方式,讓“鍍金時代”這個詞語成為美國社會的代名詞。本文擬對《鍍金時代》中黑色幽默語言的應用進行探析,以深入理解馬克?吐溫的寫作手法。

一、《鍍金時代》的創作背景

《鍍金時代》是馬克?吐溫創作生涯中的首部長篇小說,這部小說受到了業界的高度評價,為讀者展現是美國經濟膨脹時期人們價值觀和道德觀的扭曲。《鍍金時代》完成於1873年,當時南北戰爭結束,為經濟的發展掃平障礙,大量移民聚集到美國,希望可以趁機發筆橫財,而當時美國西部的礦產資源也吸引了大量的外來者,整個美國經濟實力開始膨脹,一躍成為當時的世界強國。美國南北戰爭徹底摧毀了奴隸制度,為美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工業革命大大提升了當時的工業生產效率,讓美國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在這種歷史背景下,馬克?吐溫用詼諧、幽默的表達手法創作出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鍍金時代》。

二、《鍍金時代》中蘊含著現實主義的黑色幽默語言

《鍍金時代》中,作者應用大量蘊含現實主義的黑色幽默語言來諷刺與鞭笞當時美國社會的掠奪和投機行為,成功的刻畫出西部投機者、政府官吏與東部企業家等人物形象,將當時社會的投機取巧、貧富差別、巧取豪奪刻畫的入木三分。書中內容描寫的是美國經濟社會迅速發展的階段,看起是“黃金時代”,實際上人性異化、物慾橫流。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不再單純,而演變為赤裸裸的金錢交易,每一個人都為了自己的利益打著小算盤。

在《鍍金時代》中,郝金斯老爹為了給子女帶來巨額財富,期望他們“生活得像王子,受到追求和崇拜,名字在大洋與大洋之間傳播”,於是乎大肆買地,在當時人們的思想中,有錢就擁有了一切。小說的主人翁塞勒斯上校一貧如洗,但是內心深處卻有很多的發財計劃,其中一個計劃就是在全國甚至全世界銷售假的眼葯水。一些貪婪的投機者,騙取他人錢財來給自己投資,露絲的父親正是因為想一夜暴富而屢屢被騙子欺詐。露絲不禁向父親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難道所有戴著大鑽石胸針的人,都是這樣在餐桌上揮舞刀叉,講話時語法錯誤百出的來欺騙么?”

這種哭笑不得的幽默表達方式給讀者揭示出當時美國社會人們心理的畸形,其中應用了大量的現實主義表達手法,也讓馬克?吐溫氏的黑色幽默更加直逼人物內心。

三、以反語、諷刺表達手法為基礎的黑色幽默藝術

《鍍金時代》語言中最顯著的藝術特色就是反語與諷刺表達手法的應用,這種表達手法,在《鍍金時代》的卷首語中便得到了體現。馬克?吐溫在描寫亨利與參議員的交往時,就應用可這樣的表達手法:

“參議員熱情好客,喜歡在自己的家中招待朋友,亨利談笑風生、口若懸河,參議員聽起來覺得非常有趣,連最忙碌的政治家們、最虔誠的人,都會抽空來散散心。”然而,亨利的虔誠,是對自己利益和金錢的虔誠,參議員所謂的忙碌,並不是為了人民而忙碌,完全是為了自己的利益。這種畸形的虔誠與忙碌在當時的美國社會中屢見不鮮,也是美國社會的一個縮影。馬克?吐溫反語、諷刺表達手法的應用極為成功,起到了強烈的諷刺效果。

四、源自與小生活環境的黑色幽默語言

在馬克?吐溫生活的美國社會,相當一部分的民眾都是早期建設開荒者,他們的生存環境非常艱難,只能夠苦中作樂,後期移民時代中又到處充斥著文化沖突,因此,幽默也開始成為人們化解生活煩惱的重要手段。研究顯示,幽默主義是早期美國人緩解生活壓力的重要手段,在艱難的環境下,美國社會中大量充斥著幽默、樂觀的精神。馬克?吐溫《鍍金時代》的最大價值就是多元化的幽默諷刺藝術,這種藝術的應用與馬克?吐溫的自身經歷密不可分。

馬克?吐溫黑色幽默藝術的誕生正是來源於他對於美國太平洋沿岸、邊境礦區與西南部的深刻感悟,當時的邊疆生活異常艱苦,文娛活動匱乏,面對著生活的蒼涼與冷瑟,馬克?吐溫產生了深刻的悲觀主義情緒,交織著憎恨與憤怒的情緒。一個長期悲觀的人,需要用樂觀的情緒來豐富他們的生活,於是馬克?吐溫開始用獨特的幽默藝術來表達自己對現實社會的不滿,黑色幽默能夠將憎恨、憤怒和樂觀的情緒融為一體,有的時候,他會用樂觀的語言來描寫血腥的流血事件,令人人俊不俊的同時卻又毛骨悚然。馬克?吐溫由於對邊疆生活的絕望和失落,用幽默的表達方式為人們講述這一個個的故事,他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擺脫這種絕望的生活,馬克?吐溫的黑色幽默中既有諷刺,也有哀怨。

總而言之,馬克?吐溫在《鍍金時代》中大量使用黑色幽默語言,不僅為了逗人發笑,而是為了引起人們心靈上的共鳴。他曾經說過:“幽默本身的來源並非快樂,而是悲傷”。《鍍金時代》中的人物和語言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笑料,但是卻能夠從中透視到社會的荒誕。
藝術作品賞析論文參考範文篇2
從電影《大魚》看影視藝術中的文化隱喻

《大魚》是美國哥倫比亞影業公司於2003年出品的一部奇幻片。該影片由導演蒂姆?伯頓執導,由伊萬?邁克格雷戈、阿爾伯特?芬尼、傑西卡?蘭格主演。故事改編自丹尼爾?華勒斯於1998年創作的小說《大魚老爸》,從兒子威爾?布魯的視角敘述其父愛德華?布魯的傳奇一生。

一、影片名稱的隱喻

影片名稱“大魚”的多重隱喻已為人所知,本文據此探討這些隱喻中的文化內涵。

首先,最直觀的是,愛德華講述的故事中有一條黑色的大怪魚,它不會被任何人釣到。愛德華說:“有些魚人們抓不到,不是因為他們壯碩敏捷,而是因為它們擁有別的特質。”這里的魚可以理解為文化:文化是自由的,是沒有國界的,也是不可捉摸的。

其次,影片的英文名“big fish”可以通過“big fish story”的語境進行理解。“big fish story”是美國俗語,意為有趣的或誇張的童話,彌天大謊。這一名稱暗示了愛德華講述的奇幻故事是不真實的,或者說是經過修飾的。事實上,承載各民族文化意象的神話傳說都是人們通過自己的想像力編造出來的,而這些傳說正是人們價值觀的體現,它們深植於民族文化之中。

最後,大魚也可以指代愛德華本人。影片中愛德華讀到網路全書里“養在小魚缸里,金魚就會一直維持它的大小。若有更多空間,金魚就會數倍化地成長。”這句話時,認為自己在艾許鎮里是“小池塘里的大魚”,因此要出走尋找更大的世界。這一隱喻暗示了文化不能固守一隅,而需要在交流得以傳承和發展。

二、主人公的經歷與美國文化

《大魚》作為一部美國奇幻片,不可避免地帶有美國文化的特點。愛德華的傳奇一生在某種意義上講其實是“美國夢”,即美國文化,的體現。自美國宣布獨立以來,美國人深信只要經過自身不懈的奮斗就可以擁有更美好的生活。影片中的愛德華正是這樣一個樂觀並對生活充滿熱情與嚮往的人。他心中雖有畏懼,但仍舊提起勇氣走到女巫門前。他不滿足於自己在家鄉艾許鎮的成就,滿懷雄心抱負探索鎮外的世界。他偶然來到了充滿歡聲笑語、綠草如茵的豐都鎮,卻不打算在這世外桃源中安度一生,而是對鎮民說:“我還沒准備要落腳在任何地方。”他為馬戲團免費幹活三年之久,僅僅為了獲取他心愛的姑娘的消息。他用盡一切浪漫的手段追求自己的姑娘。他在他的生命即將結束時,仍舊樂觀地面對一切。美國文化深深地潛藏在這些美好的故事中,正如愛德華的一生籠罩在為自己編織的夢境中。

但也應清晰地認識到,“美國夢”只是一個美好的期許和幻想。資本主義世界更多地是在為人們編織一個個夢境,讓人們沉迷於虛假的滿足之中,而缺乏實現夢境的現實路徑。我們應警醒這樣的美國文化。

三、作為文化載體的影視畫面

畫面作為視覺符號,是電影語言符號的表現載體,也是影視文化的載體。索緒爾認為,任何語言符號是由“能指”和“所指”構成的。對影視作品而言,“能指”指電影畫面,“所指”指電影畫面所反映的事物的概念與內涵。因此,電影畫面往往有其內在的含義,即文化的體現。通過分析電影畫面,可以解讀電影中包含的文化內涵。電影《大魚》中,當巨人卡爾出現在艾許鎮時,導演並非直接將他的真容展現在觀眾面前,而是通過幾個鏡頭――牆上的洞、巨人偷羊羔時的影子和大手等,讓觀眾想像巨人的身形。這種充滿懸念的畫面正是美國文化的一部分:危機與冒險。當愛德華從陰森的樹林中來到豐都鎮,畫面色彩由灰暗變成亮綠。這種色彩的對比突出了愛德華“絕處逢生”的驚喜。這一系列畫面不止與美國文化中的樂觀色彩有關,也與中國文化中“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一概念產生交流。

影視畫面之所以成為文化的載體,一方面因為電影的製作者本身便是某個文化的一部分,他們深受其民族文化的影響,他們的作品也必然處處體現該文化的精神內核;另一方面因為“文化是一種生活方式”,影視作品即是某種生活方式的熒幕展現,同時它也加強並塑造著人們的生活方式。

四、音樂與文化

音樂作為影視藝術的一部分,無疑具有文化的屬性。包含在音樂中的文化屬性必然外化為具體的音樂形式。電影《大魚》的配樂在這種意義上講,正蘊含著美國文化。《大魚》的配樂由好萊塢著名電影作曲家丹尼?艾夫曼創作,並於2004年獲得奧斯卡最佳電影配樂提名。配樂或優美動聽,或緊張詭異,具有豐富多彩的心理暗示作用。當愛德華內心忐忑地走向女巫的房間時,音樂頗為詭異,有著明顯的節拍,好像他的心跳,又像他一頓一頓的腳步聲。當女巫打開門驀地出現時,聲調立即變高,符合愛德華瞬時驚恐的情緒。這是美國懸疑文化的體現。愛德華坐在馬戲團的觀眾席時,音樂節奏歡快活潑,則表現出他離開豐都鎮後准備探索世界的愉快心情。他對未來充滿期待,正像音樂所描繪的那樣。這正是美國文化的體現――年輕人應該出遊世界去冒險。當愛德華追求他的愛人珊卓提普頓時,音樂是夢幻輕柔的,體現了美國人對浪漫愛情的嚮往。音樂是人類世界共通的語言,它不受時空限制而為全人類所理解。這些與畫面內容相符合的配樂能夠幫助受眾理解人物情感,從而使他們理解影視中所包含的文化內涵。

五、小結

影視藝術是文化交流的橋梁。人類的語言各有不同,但影視作品可以不受語言和國界限制被解讀。文化便通過影視這一載體在世界范圍進行溝通。每個民族的文化都是一代一代積淀下來的,我們生長在各自的文化土壤中,應該懂得欣賞自己文化中的韻味。同時,人們常常有崇拜自己文化的傾向,各民族的文化差異又是巨大的。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人們很可能對外來文化產生不解和偏見。當處理自己民族文化與其他文化的關系時,我們應該尊重其他文化,嘗試以另一種思維方式理解其他文化。如果說愛德華象徵浪漫主義文化,威爾則象徵現實主義文化。文化與文化之間的碰撞,正像影片中威爾與父親經歷思想碰撞後相互理解的過程。文化最終會在交流中得到融合,達到一種平衡狀態,正像威爾最終融入了父親的故事,與父親達成和解。
猜你喜歡:
1. 藝術類畢業論文參考範文

2. 淺談繪畫藝術賞析論文

3. 藝術鑒賞論文範文參考

4. 有關藝術鑒賞方面的論文參考

閱讀全文

與藝術賞析是什麼類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1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1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2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8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1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9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