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介紹一下洛陽的傳統文化,謝謝。
洛陽位於河南省西部、黃河南岸。是「華夏第一王都」,是八大古都和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絲綢之路」起始點(長安、洛陽)之一,是中國歷史上唯一被命名為「神都」的城市。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早、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的城市,也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感動世界的中國品牌城市」。洛陽因地處古洛水之北岸而得名。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崤函帝宅,河洛王國」,洛陽在歷史上相當長的時期內,曾經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亦是道路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
漫長的歷史孕育出洛陽獨一無二的歷史與文化,衍生出其獨一無二的特產。給洛陽這座千年古城添加上濃描重繪的一筆。
洛陽位於河南省西部、黃河南岸。是「華夏第一王都」,是八大古都和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絲綢之路」起始點(長安、洛陽)之一,是中國歷史上唯一被命名為「神都」的城市。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早、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的城市,也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感動世界的中國品牌城市」。洛陽因地處古洛水之北岸而得名。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崤函帝宅,河洛王國」,洛陽在歷史上相當長的時期內,曾經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亦是道路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
漫長的歷史孕育出洛陽獨一無二的歷史與文化,衍生出其獨一無二的特產。給洛陽這座千年古城添加上濃描重繪的一筆。
唐三彩
唐三彩是中國唐代的藝術精華,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唐三彩是指唐代俑器和陶器上的釉色而言。唐時多以紅、綠、黃為主,故稱「唐三彩」。 三彩是通稱,並不限於三種顏色。除紅、綠、黃外,還有白、黑、蘭紫等顏色。唐代這種藝術珍品,大部在洛陽發掘出來,故有「洛陽唐三彩」之稱。
唐三彩的作法是將做好的坯體,裝在窯內燒至1100度左右,取出施彩,然後再放進燒窯內燒至900度左右即可。唐三彩釉質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鋁。呈色劑是各種不同的金屬氧化物。
唐三彩的復制和仿製工藝,在洛陽已有百年的歷史。經過歷代藝人們的研製,使「洛陽唐三彩」的工藝技巧和藝術水平達到了一定的高度。目前,洛陽唐三彩的生產廠數十家,以洛陽市美陶公司生產的為最佳。外賓及國內遊客來洛觀光時,無不帶回三彩製品作為紀念,國家領導人出國訪問時,多以「唐三彩」作為饋贈禮品,洛陽人也多用「唐三彩」作為重要禮品贈送親朋。
唐三彩的造型主要是馬、駱駝、人物。
洛陽牡丹
洛陽剪紙
剪紙是洛陽民間傳統裝飾藝術的一種。早在漢、唐時期,民間婦女即有用金銀箔和彩帛剪成花鳥貼鬢角為飾的風尚。後來逐步發展,在節日中用有色紙剪成各種花草動物或人物的故事貼在窗戶上(叫窗花)、門楣上(叫門簽) 作為裝飾,也有作為禮品裝飾或刺綉花樣之用的。洛陽剪紙分為簡刻和繁刻兩類,前者粗獷豪邁、造型簡朴,後者結構繁茂、精巧秀美。根據剪紙時用紙色彩不同,分為單色剪紙和彩色剪紙兩種。建國後,洛陽剪紙藝術得到較大發展,出現了以李少白、周紹凱為代表的一批剪紙藝術家。李少白的剪紙把傳統藝術和現代藝術手法巧妙結合,創造了數千幅獨具特色的剪紙藝術作品。其創作題材廣泛,表現了現代生活的各個方面。如《祖國花朵》等作品,構圖明快自然,手法細膩,明暗協調,技法獨特。李少白剪紙把洛陽剪紙藝術推到從未有的高度,代表了中原剪紙藝術的最高水平,贏得了海內外的聲譽。周紹凱的剪紙也很有特色,其作品多吸收中國畫、版畫、年畫及雕塑藝術的特點,以豐滿圓潤為特色。
青銅器
洛陽青銅器製造業歷史悠久,始於夏代,盛於西周。自1973年以來,洛陽工藝美術研究所和工藝美術廠,復制了數千件仿古青銅器,主要有馬踏飛燕、犀牛、醉邪、方彝、車馬俑、人物俑、奔馬、各種酒器、刀、劍等。洛陽仿古青銅器的製作成功,不僅再現了歷史的風貌,而且還可以做為室內裝飾品,帶給人們藝術的享受。
Ⅱ 陶瓷藝術的文化
中國古代陶塑藝術的出現雖然晚於日用陶器,但是,從雕塑藝術發展史來看,它乃是中國古代雕塑的前軀。 陶塑藝術自新石器時代早期出現,一直至唐代,不僅佳作連年問世,而且高峰迭起。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新石器時代直至漢唐的陶塑藝術,代表著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的主流。
新石器時代的陶塑已頗具藝術魅力。夏商時代的陶塑藝術又有了顯著的進步,以極其簡練的手法,出色地塑造出日用陶器的造型。進入戰國時期以後,由於厚葬風氣的盛行,陶塑的主要用途便發生了變化,它從欣賞品衍變為隨葬的冥器,它的品種隨之不斷擴大,製作方法日趨豐富。因此,在戰國、秦漢乃至於唐代,形成了一種獨具特色的雕塑藝術——陶俑。陶俑是代替活人或動物殉葬的一種冥器。秦代陶塑突顯活潑、開朗、寫實的現實主義風格,秦始皇陵出土的7000兵馬俑,個個如實塑制,充分顯示出秦代陶塑高超的雕塑技藝。秦始皇陵兵馬俑規模之大、氣勢之宏偉、形象之逼真,史無前例,開創了我國雕塑史上紀念性大型群塑的先河。
漢代時期的陶塑藝術,在我國陶塑史上起著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作用。無論在思想性和藝術性方面,都開創了新的局面。漢代前期,陶塑藝術明顯繼承了秦代陶塑藝術風格,型體比較高大,注重細節雕畫的質朴,形象生動逼真,具有明快洗練的寫實風格。在題材上,就地下出土的陶俑所見,多為軍陣場面,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西漢的時代特點。西漢中後期,反映追求生活享樂的各種陶塑在墓葬中普遍發現。陶塑藝術出現了新的風貌,注重體現總的精神,整體感強,取大勢去繁縟,用高度概括的手法來表現。東漢陶塑藝術,較前又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陶塑的題材更加廣泛。正因為漢代陶塑具有鮮明的寫實風格,所以它不僅具有藝術欣賞價值,而且具有很高的學術研究價值,為研究漢代社會經濟生活及階級關系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漢代陶塑簡朴豪放的造型,不僅開拓了作品內在的容量和其外的蘊義,而且作品顯示出一種一往無前的力量和蓬勃旺盛的生機。
漢代處於中國封建社會的上升時期,特別是漢武帝劉徹以其雄才大略,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採取措施,改革制度,鞏固和發展了秦始皇創立的統一事業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奠定了後世中國政治體制發展的基礎。伴隨著國家的統一,此時期的社會經濟空前繁榮,各民族之間亦出現了比以前更為密切的政治、經濟、文化交往。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溝通了中西文化的交流。漢代陶塑雄渾豪放的藝術風格,正是與空前統一而穩定的政治局面及經濟高潮相輝映的,它是氣魄宏偉、風光壯麗的漢代文化高潮的一種具象反映。
漢代人物的陶塑,不求形體的逼真和細節的雕琢,而是從總體上把握對象的神韻,傾力於動勢的追求,通過大輪廓古拙簡朴的藝術手法,巧妙地再現人物的內在神韻和非凡才華。漢代動物的雕塑,也體現了這種寓巧於拙的簡朴渾厚的藝術風格。漢代動物陶塑種類之全,在中國古代雕塑史上也是罕見的。漢代陶塑模製現實生活中的建築設施的式樣之全、構造之細,在歷史上也是少見的,它們都忠實地記錄了當時建築物的風貌。生活用具井、灶、燈、爐和交通工具牛車、馬車和船舶等陶塑,無一不是如實模製。
漢代陶塑製作在器質、品種、產量、裝飾技法等方面都超越了歷史上任何一個時代。就器質而言,有灰陶、硬陶、鉛釉陶等,就品種而言,僅湖南資興東漢墓就出土了59類不同的器皿,每一類器皿又有多種不同的式樣;就裝飾手法而言,有印紋、劃紋、堆紋、暗紋、彩繪、浮雕、鏤空等等;就生產規模而言,僅漢代長安附近,就有官辦瓦窯數千處;就生產數量而言,洛陽燒溝漢墓,就出土陶器4713件。特別是東漢後期,瓷器的發明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更是劃時代的事件。這一切,為漢代陶塑工藝的發展與繁榮,准
備了良好的技術基礎。 另外,漢代厚葬的社會風尚也是促成漢代陶塑工藝繁榮昌盛的重要因素。由於執政者的提倡,厚葬之風泛濫。東漢還專門設置了負責冥器製造的官方機構,同時規定了社會各階層葬儀所用陶質冥器的規格。漢代的厚葬之風,雖然導致了社會財富的浪費,但從另一方面又推動了漢代陶塑的發展。
漢代陶塑藝術風格的形成,與當時風行的美學思潮有關。漢代思想家認為「求美則不得美,不求美則美矣」,人應該到廣闊的外部世界中去尋求美、佔有美。這種美學思潮,不僅突出地表現了處在上升時期的漢代統治階級力求佔有和支配廣大外部世界的熱切渴望、堅毅信心和強大力量,而且使得包括陶塑在內的整個漢代藝術都注目於廣闊的現實世界。因而從歷史到現實的各種對象、各種事物、各種場景、各種生活,都為漢代藝術家所關注、所表現。在藝術表現形式上,漢代美學家蔑視「雕纖之文」,推崇一種博大崇高之美,用漢代思想家劉安的話講就是「畫者,謹毛而失貌」。只有抓住對象的本質特徵,作粗輪廓勾劃,才能體現和傳達對象的內在精神,表現作者對客觀生活的審美評價。這就是包括陶塑在內的漢代藝術,處處呈現出一種雄渾豪放氣勢的根本原因之一。
漢代陶塑既是中國古代陶器工藝發展的結晶,又是處於中國封建社會上升時期大氣磅礴的漢代文化的產物。漢代陶塑由於紮根於現實主義土壤之中,注重反映社會生活,同時在藝術風格上追求簡朴古拙、雄渾豪放而又充滿活力的藝術格調,使得它不僅在陶器工藝發展的長河中,而且在中國整個藝術發展的洪流中,都閃爍著不朽的光輝。它既為後人研究漢代社會生活提供了豐富而真實的形象資料,又為中國傳統雕塑、繪畫和其他工藝的發展,開辟了無限廣闊的道路。從這個意義上說,漢代陶塑不愧為中國古代藝術的瑰寶。 中國陶瓷是中國先民的偉大發明。距今一萬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陶器便出現了。伴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這一「土與火」的藝術不斷豐富、成熟、推陳出新。到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出現了原始瓷器。又經過千餘年的創造積累,東漢時期,首先由浙江地區的制瓷工匠「點土成金」,創燒出成熟的青瓷器。此後歷代各具風格多姿多彩的瓷器迭出不窮,美不勝收。中國陶瓷經歷了從陶到瓷,陶、瓷齊驅的發展歷程,被喻為中國文化的象徵。
中國陶瓷史話
中國陶瓷是科學技術和經濟文化藝術相結合的產物,是一種物化的文化,是中華民族在製造使用和欣賞陶瓷過程中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總和。各個歷史時期陶瓷造型與裝飾藝術,展示了當時人們的創造智慧;不同歷史時期陶瓷器物,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了當時的科學技術。
通俗地講:用陶土燒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燒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則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總稱。凡是用陶土和瓷土這兩種不同性質的粘土為原料,經過配料, 成型,乾燥,焙燒等工藝流程製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
一般人認為,必須具備以下幾條才能稱之為瓷器:
第一,瓷器的胎料必須是瓷土的。瓷土的成分主要是高嶺土,並含有長石、石英石和莫來石成分;含鐵量低。經過高溫燒成之後,胎色白,具有透明或半透明性,胎體吸水率不足1%,或不吸水。
第二,瓷器的胎體必須經過1200℃~1300℃的高溫焙燒,才具備瓷器的物理性能。各地瓷土不同,燒成溫度也有差異,要以燒結為准。
第三,瓷器表面所施的釉,必須是在高溫之下和瓷器一道燒成的玻璃質釉。
第四,瓷器燒成之後,胎體必須堅硬結實,組織細密,叩之能發出清脆悅耳的金屬聲。
陶瓷包括的范圍較廣,有些能耐水,有些並能耐酸。廣泛應用於建築、化工、電力、機械等工業及日用裝飾等方面,此外,用粘土以外的其它原料,依陶瓷製造的工藝方法製成的製品,也叫做陶瓷,如塊滑石瓷,金屬陶瓷,電容器陶瓷,磁性瓷等。廣泛應用於無線電,原子能,火箭,半導體等工業。
從結構上看,一般陶瓷製品是由結晶物質,玻璃態物質和氣泡所構成的復雜系統。這些物質在數量上的變化,對陶瓷的性質起著一定程度的影響。
陶瓷的老祖宗是「硅酸鹽」,習慣也稼「硅酸鹽陶瓷」,由於現代陶瓷發展得非常快,人們進行了大量的試驗來改進硅酸鹽陶瓷,不斷提高配方中氧化鋁的含量,加入許多純度較高的人工全成化合物去代替天然原料,來提高陶瓷的強度,耐高溫性和其它性能。
後來發現,完全不用天然原料,完全不含硅酸鹽,也可以做成陶瓷,而且性能更為優越。於是歷來完全由硅酸鹽統治著的陶瓷家族,發生了變化,出現了完全,嶄新的不屬「硅酸鹽」的現代陶瓷。
確切說「陶瓷」的定義為:陶瓷是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粉狀化合物,經過成形和高溫燒結製成的,由金屬和非金屬元素的無機化合物構成的多晶固體材料。不論是傳統的硅酸鹽陶瓷,還是現代陶瓷,都包括在這個范圍里。 歷史過程不是單純的事件過程,而是行動過程,這個行動過程又被隱含於其中的思想過程所支配。因此,在我們重新審視中國古代陶瓷藝術的發展歷程時,就不能只關注表象,而應搜尋那些蘊涵著思想的外部表徵,即關於人類心靈在過去的歲月中留下的痕跡。 無紋而飾的釉色之美 脂玉般瑩潤而略帶透明質感的青色,是青瓷有別於其它類瓷器的最顯著特徵。由於青釉的質感、色澤及其隱隱透出的人文氣息本身已經與中國人的審美情感十分吻合,因此,青瓷常常以無紋為美。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對青色懷有敬意。青色,在先民心目中意味著生機、寬廣、正直、高尚。青瓷的出現恰恰暗合了中國人的這種敬天尚青的內在精神需要,因此在瓷器的釉色上有了以青為主的取向。
青瓷釉色的微妙之處是難以言傳的,所以古人常常用借物、比喻的修辭手法來表達。如唐詩人陸龜蒙在《題秘色越瓷》中有這樣的詩句 :「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以此來形容秘色瓷的釉色之美。這種釉色應是偏綠的青色,如同在深山幽谷中,給人以滿目青翠的潤透清新之感,這類偏淡碧色的釉還應包括「蔥翠」、「梅子青」、「豆青」等。另外,人們還稱汝器那種青中偏藍的釉色為「雨過天青」,而汝器之所貴,也正在於這種青藍色的閑澹之中,含有深遠無窮之味。這種釉色還有「卵青」、「粉青」、「灰青」等,每種青色之間都有所差異,但都略偏藍色。青瓷釉色之微妙不但在於有冷暖之變幻,還因窯焰而有濃淡之差異,像不同季節里的天空、山川、湖水一樣,又如同中國人的性情——含蓄、玄妙而靈動。
沒有紋飾的青瓷,可將之喻為一位恬淡的仙人,常默默無言,心靈卻非常微妙、閑適、優雅而自樂。這是一種在寧靜中顯示出的靜謐之美。宋瓷中的汝、龍泉、影青等都以無紋為勝,且通常以厚釉為上,因為釉之厚薄如水之深淺。愈深的水、愈厚的釉,愈能給人以深邃、神秘的感受。顯然,青瓷的釉色非常符合道家所崇尚的「自然含蓄」、「沖淡質朴」的審美標准。
此外,人們在贊美一件青瓷時,常常將其喻之為玉,如「越泥似玉之甌」、「浮梁巧燒瓷,顏色比瓊玖」。瓷玉相通,瓷器追求溫潤瑩澈的效果,一方面是中華農耕民族對土、石、玉的審美觀的延展 ;另一方面,受到「君子比德於玉」思想的影響,是儒家把重禮、重德的精神貫通於生活方方面面的具體體現。正所謂 :「類冰比玉,以玉喻德」。因此,瓷器以青色為取向,是從晉至宋的審美主流。 片紋雅飾 雖然青瓷的釉色充滿了魅力,但青瓷並非全都遵循「無紋而飾」的原則,宋瓷中的哥窯就以開片而聞名。開片是一種釉面裂紋,是因瓷器胎釉受熱後收縮系數不一致而形成的。這種現象早在原始青瓷時就出現了,本來都是被視為窯疵的。到了宋代,哥窯始創了以開片紋為釉面裝飾的風格。孫瀛洲在《談哥汝兩窯》中談到:「漢唐以來瓦器、瓷器釉上,多有本色細碎片紋,隱約可見,都是自然的片紋,而哥窯的片紋則是由人工技巧控制而燒出的。」哥窯的片紋在紋理上是很有講究的。「小片之細碎者曰魚子紋,大片之稀疏者曰牛毛紋。」(《陶雅》)這種片紋還被稱為「百圾碎」。據《龍泉縣志》記載 :「章生一所主之窯,其器皆淺白,斷文號百圾碎。」後來這種裝飾手法被官窯所效仿,出現了亦以開片為飾的官窯瓷。
古窯器的片紋與釉色都是隨著窯焰而自然生發的,這兩者又往往妙契呼應,色因窯焰而變化,而其雅俗亦是仁智互見,一般來說以紋線明朗爽快兼曲折有致者為上。將這種片紋自然的青瓷和無紋飾的簡潔典雅的龍泉窯瓷相比,又多了幾分凝重的氣度。文人雅士們也非常鍾愛這類瓷器,故常常用它來製作筆筒、硯、洗等物,以示高雅。 刀法如筆意,布局通畫理 如湖水般潤澈的青瓷,具有厚釉失透之感。根據這個特點,青瓷除了以無飾為飾外,還產生了一些適宜於這類釉色的裝飾方法。如刻花、劃花、貼花、印花、堆雕、雕鏤、弦紋等。其中以刻花最為典型。這種裝飾手法早在越窯早期就已出現,發展至宋代出現了風格迥異、極具地域個性的南北兩派。南派以龍泉窯為代表,以端莊典雅為特色,刀法含蓄、細膩,刀痕深處的釉肥厚,色澤深澈,而刀痕淺處色澤漸淡,富於變化,在靜謐之中又多了些動感,正所謂「林之無鳥不靜」。與南派風格不同的北派耀州窯青瓷,胎體相對較厚,屬厚胎器物,因而在刻花裝飾上以深刻的手法為主。即沿著紋飾的輪廓線垂直刻下,進刀較深,紋飾以外按一定坡度近深遠淺地剔出適當的空地,上釉燒成之後亦是凸的地方釉薄色淺,凹的地方釉厚色深。但由於耀州窯的凹凸對比相對於龍泉窯要強烈得多,因而在層次上更為清晰,黑白反差亦更顯著,具有浮雕感,給人以粗獷有力、剛健潑辣的印象。
青瓷的刻劃很像書畫中的筆意。刀法隨筆意,筆意追刀痕的例子有很多,如遠古的金石、甲骨文字、隸篆書法和遠古陶器上的刻痕。同樣,在不同時期的青瓷刻劃上,也可看出同時期繪畫筆法的明顯變化,如六朝以後書畫筆法的剛柔兼備與晚唐五代越窯瓷上的刻劃相呼應,正所謂「陰刻細線見指功柔,斜刀坡撤顯腕力潑。」到了宋代,雕法刻藝已達妙境。
優秀的青瓷裝飾除了需要刻劃工夫外,更需要進行經營布局,合理安排整個裝飾面。在瓷器上,由於其立體的特性,在裝飾過程中,既要考慮紋飾結構的中規中矩,又要兼顧上下左右的收放爭讓之趣。
當我們通過心靈去體驗那些隱含在具體瓷器中的思想及其發展軌跡時,可以深刻地體會到器物的製造不僅僅是包涵純技術的成分,在超越了單純地為求取生存的物質事實的界限後,人類精神的豐富性恰好在器物里找到了一個直觀的宣洩口和可靠的棲息地,同時,也給現代人帶來了生活中所能依據的傳統內容。 陶瓷藝術與書法藝術,同樣講究和強調線的表現力。它在藝術特徵方面,與陶瓷藝術的聯系,初看似乎不相關。實際上,兩者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首先,從書法藝術的審美特徵來看,它是實用性與藝術性相統一、再現與表現、狀物與抒情相統一的藝術。它無色而具圖畫的燦爛,無聲而有音樂的和諧,來自自然形象而又遠離了自然形象。人們將自己的精神意蘊、生命情絲、審美趣味化為或縱或收、或枯或潤、或粗或細、或剛或柔的線條,並通過這些筆墨線條的枯潤、濃淡的個性因素,反映出人的審美經驗。在造型過程中,作者的感情就一起和筆力融合在一起活動著,筆所到處,無論是長線短線,是短到極短的點和由點擴大的塊,都成為感情活動的痕跡。中國古代美學家對書法的這種特性早有精闢的論述。漢代的揚雄在《法言》中說: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蔡邕在《筆論》中言:書者,散也。欲書先散懷抱,任情恣性,然後書之,唐代孫過庭認為書法藝術可以見出書法藝術家的情感,即達其情性,形其哀樂,羲之寫《樂毅》則情多怫鬱,書《畫贊》則意涉瑰奇,《黃庭經》則怡怪虛無,《太師箴》又縱橫爭折。暨乎蘭亭興集,思逸神超;私門誡誓,情拘志慘。所謂涉樂方笑,言哀已嘆。清代劉熙載更是一語破的:寫字者,寫志也、書法,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如其人而已。
陶瓷藝術家們,或許從這種比較中,獲得對陶瓷藝術特徵的更深入、更完整的理解,以加強陶瓷的表現性和抒情性,創作出更加有審美力度和審美價值的作品。
Ⅲ 仰韶文化早期中期晚起分別在什麼地方代表作有什麼
1、 仰韶文化的分布范圍
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次發現於河南澠池縣仰韶村而得名。其分布范圍大致是:陝西關中地區、河南大部分地區、山西南部、河北南部、遠及甘青交界、河套地區、河北北部、湖北西北部等地。C-14年代約為距今7000——5000年。
通過對山西半坡和河南陝縣廟底溝,以及對甘肅秦安大地灣的考古研究,明確了仰韶文化的基本面貌:經營原始農業,以種植粟為主,並飼養家畜(豬、狗等)。
2、仰韶文化諸類型分析
①關中、豫西、晉南地區的半坡、廟底溝、西王村類型
②洛陽、鄭州王灣、大河村文化類型
③豫北、冀南地區地區的後崗、大司空類型
④甘肅地區的仰韶文化
3、仰韶文化分期的標准
仰韶文化經歷了長達兩千年的持續而穩定的發展,其彩陶紋飾也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為了准確把握這種階段性的發展變化,學術界通常將仰韶文化劃分為三個大的發展階段,即早、中、晚期。
這種分期的標准主要依據於尖底瓶的變化。尖底瓶是仰韶文化中自始至終使用的一種盛貯水的器物,在各個遺址中多有發現,是一種常見器物,或可稱為仰韶文化的標志性器物。它的變化較為敏感,各階段的形制存在著顯著的差異,所以學術界最終選擇以不同的尖底瓶劃分為不同的文化期。
①仰韶早期的尖底瓶在甘肅有兩類,慶陽寧縣董庄與正寧宮家川的尖底瓶形制為杯形口;大地灣、師趙村二期出土的尖底瓶則為葫蘆形口,器體較長。這兩類尖底瓶中腹部或偏下部均有一對環形耳.前者的形制更接近於陝西關中一帶,後者獨具特色。我們將出土杯形口、葫蘆形口尖底瓶的遺存定為早期;
②中期尖底瓶均為雙唇口,一般不見腹耳,我們將出土這類尖底瓶的遺存確定為中期;
③晚期尖底瓶主要形制為平唇口(或稱平沿口),腹部無耳(彩圖8),但在偏晚階段出現了喇叭形口、腹部有一對橋形耳的小型尖底瓶,甚至在隴西還採集到一件全身飾彩的尖底瓶,我們將這類遺存統稱為仰韶晚期。
4、仰韶文化早中晚期的代表作
(1)早期陶質:陶器以細泥、夾砂紅陶為主,器型以圜底、平底為多,少量尖底。
典型器物:圜底缽、疊唇或卷唇盆、杯形口尖底瓶、葫蘆形口尖底瓶、葫蘆瓶、細頸壺、侈口鼓腹罐、弦紋淺腹罐、斂口瓮、尖底缸等。
仰韶文化階段,彩陶藝術逐步走向繁榮,於是,誕生了古樸而精美的各類圖案。其中時
代最早、頻繁使用的圖案就是魚紋。人頭形雕塑器口瓶是大地灣仰韶彩陶的代表作,也是我國史前藝術中集彩陶、雕塑、造型藝術於一身的傑出作品之一。
(2)仰韶文化中期是迅速發展的擴張時期,也是對我國史前文化產生重大影響的時期。短短幾百年間,其典型文化因素,即勾葉、圓點、弧三角紋及雙唇口尖底瓶,迅速傳遍中國北方的廣大地區,甚至波及影響到長江流域。
「華山玫瑰」指的是關中一帶仰韶中期的典型彩陶紋飾。
以河南陝縣廟底溝遺址為代表的豫、晉、陝交界區,以及陝西華縣泉護村遺址為代表的關中東部仰韶中期常見生動的鳥紋。
(3)仰韶文化晚期大約距今5500年—4900年,是甘肅史前文化最為輝煌的歷史階段。
大地灣、師趙村、西山坪均發現有形制較為統一的橫穴陶窯,分為長方形坑式火塘和圓形窯室兩部分,窯室面積有增大的趨勢,新增葉脈式火道以及窯床的箅孔設臵更為進步,火力更加均勻,燒陶技術較中期提高。
晚期彩陶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我們經常見到的不易脫落的,仍然稱之為彩陶;第二類以前偶爾出現,本期則有一定數量,是陶器燒成後繪制的,就是我們前面講到過的彩繪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