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築的藝術語言和表現手段
建築的主要藝術語言和表現手段有哪些?
答:
建築的藝術語言和表現手段非常豐富,包括空間、形體、比例、均衡、節奏、色彩、裝飾等,主要表現為:
(1)「空間」
它是建築的基本形式要素,建築主要通過創造各種內外空間來滿足人們的實際需要,巧妙地處理空間,可以大大增強建築藝術的表現力。
(2)「形體」
它主要指建築物的總體輪廓,通過線條和形體、空間和實體的不同組合方式,以及建築與環境的和諧統一,突出建築獨特的個性色彩和特有的藝術感染力。
(3)「比例」
它主要指巧妙處理建築物各部分之間的比例關系,建築中長、寬、高的比例、凹與凸的比例、虛與實的比例等,直接影響到建築美。
(4)「均衡」
它主要指建築在構圖上的對稱,包括建築物前後、左右、上下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均衡對稱常常給人_種嚴肅莊重的感覺,增加崇高的美感。
(5)「節奏」
它指通過有規律的變化和排列,利用建築物的牆、柱、門、窗等有秩序地重復出現,產生一種韻律美或節奏美,正是在這一點上,建築和音樂具有共同之處,因而人們把它們分別說成是「凝固的音樂」和「流動的建築」。
(6)「色彩」
色彩常常構成建築特有的藝術形象,給人們帶來獨特的審美感受和難忘的印象。例如故宮,總體色彩是金碧輝煌,朱紅色的圍牆,白色的台基,金黃色的琉璃瓦頂,大紅色的柱子和門窗,使這座皇宮的色彩別具一格。
(7)「裝飾」
裝飾作為建築物的有機組成部分,對創造建築也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它可以起到為建築物增輝添彩的作用。總之,正是通過空間、形體、比例、均衡、節奏、色彩、裝飾等多種因素的協調統一,才形成了建築藝術特有的空間造型美。
2. 建築藝術有什麼樣的特點
藝術特徵
和歐洲古代建築藝術比較,中國古代建築藝術有3個最基本的特徵:
①審美價值與政治倫理價值的統一。藝術價值高的建築,也同時發揮著維系、加強社會政治倫理制度和思想意識的作用。
②植根於深厚的傳統文化,表現出鮮明的人文主義精神。建築藝術的一切構成因素,如尺度、節奏、構圖、形式、性格、風格等,都是從當代人的審美心理出發,為人所能欣賞和理解,沒有大起大落、怪異詭譎、不可理解的形象。
③總體性、綜合性很強。古代優秀的建築作品,幾乎都是動員了當時可能構成建築藝術的一切因素和手法綜合而成的一個整體形象,從總體環境到單座房屋,從外部序列到內部空間,從色彩裝飾到附屬藝術,每一個部分都不是可有可無的,抽掉了其中一項,也就損害了整體效果。
這些基本特徵具體表現為:
重視環境整體經營
從春秋戰國開始,中國就有了建築環境整體經營的觀念。《周禮》中關於野、都、鄙、鄉、閭、里、邑、丘、甸等的規劃制度,雖然未必全都成為事實,但至少說明當時已有了系統規劃的大區域規劃構思。《管子·乘馬》主張,「凡立國都,非於大山之下,必於廣川之上」,說明城市選址必須考慮環境關系。中國的堪輿學說起源很早,除去迷信的外衣,絕大多數是講求環境與建築的關系。古代城市都注重將城市本體與周圍環境統一經營。秦咸陽北包北坂,中貫渭水,南抵南山,最盛時東西達到二三百里,是一個超級尺度的城市環境。長安(今陝西西安)、洛陽(北魏)、建康(今江蘇南京)、北京(明清)等著名都城,其經營范圍也都遠遠超過城牆以內;即使一般的府、州、縣城,也將郊區包容在城市的整體環境中統一布局。重要的風景名勝,如五嶽五鎮、佛道名山、邑郊園林等,也都把環境經營放在首位;帝王陵區,更是著重風水地理,這些地方的建築大多是靠環境來顯示其藝術的魅力。
單體形象融於群體序列
中國古代的單體建築形式比較簡單,大部分是定型化的式樣,孤立的單體建築不構成完整的藝術形象,建築的藝術效果主要依靠群體序列來取得。一座殿宇,在序列中作為陪襯時,形體不會太大,形象也可能比較平淡,但若作為主體,則可能很高大。例如明清北京宮殿中單體建築的式樣並不多,但通過不同的空間序列轉換,各個單體建築才顯示了自身在整體中的獨立性格。
構造技術與藝術形象統一中國古代建築的木結構體系適應性很強。這個體系以四柱二梁二枋構成一個稱為間的基本框架,間可以左右相連,也可以前後相接,又可以上下相疊,還可以錯落組合,或加以變通而成八角、六角、圓形、扇形或其他形狀。屋頂構架有抬梁式和穿斗式兩種,無論哪一種,都可以不改變構架體系而將屋面作出曲線,並在屋角作出翹角飛檐,還可以作出重檐、勾連、穿插、披搭等式樣。單體建築的藝術造型,主要依靠間的靈活搭配和式樣眾多的曲線屋頂表現出來。此外,木結構的構件便於雕刻彩繪,以增強建築的藝術表現力。因此,中國古代建築的造型美,很大程度上也表現為結構美。
中國古代建築屋頂構架式樣
規格化與多樣化統一中國建築以木結構為主,為便於構件的製作、安裝和估工算料,必然走向構件規格化,也促使設計模數化。早在春秋時的《考工記》中,就有了規格化、模數化的萌芽,至遲唐代已經比較成熟。
到宋元□三年(1100)編成的《營造法式》,模數化完全定型,清雍正十二年(1734)頒布的《工部工程做法則例》又有了更進一步的簡化。建築的規格化,促使建築風格趨於統一,也保證了各座建築可以達到一定的藝術水平。規格化並不過於限制序列構成,所以單體建築的規格化與群體序列的多樣化可以並行不悖,作為一種空間藝術,顯然這是進步的成熟現象。中國古代建築單體似乎稍欠變化,但群體組合卻又變化多端,原因就是規格化與多樣化的高度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