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藝術形象主要靠什麼完成

藝術形象主要靠什麼完成

發布時間:2023-08-18 10:12:06

A. 藝術插花構圖及構圖造型的特點和規律

藝術插花構圖及構圖造型的特點和規律

在插花花藝造型藝術中,構圖尤為重要,選擇什麼樣的構圖形式;插制什麼的造型,不僅直接表現形式美,使人產生第一美感印象。下面我帶著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藝術插花構圖及構圖造型的特點和規律吧!

藝術插花構圖

藝術的形式美和思想美是構成藝術品生命力和魅力的兩個不可缺少的有機構成部分。構圖造型是表現藝術形式美的主要要素,也是造型藝術的主要審美特性。能否創造優美動人的造型,對於造型藝術的創作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構圖即為布置、布局或安排等意,在中國畫論中稱「置陳布勢」或稱「經營位置」,這些稱謂的基本概念和中心思想都是講如何創造形式如何安排藝術形象的,也就是如何根據已確定好的立意和主題思想將各種素材進行合理巧妙的布置、組合一起構成一個優美生動的藝術形象,而完成此藝術形象的構成既是構圖。由此可知構圖不但是形式美的直接表現,而且是立意構思的載體,是立意構思形象化的過程與完美體現。

在插花花藝造型藝術中,構圖尤為重要,選擇什麼樣的構圖形式;插制什麼的造型,不僅直接表現形式美,使人產生第一美感印象,而且還非常直觀的表現出作品的風格特點和意境,所以構圖不是簡單的花材組合,造型不是自然花材的簡單再現或單純的模仿,而是要通過構圖造型再現花材自然美的內在秩序和詩情畫意的藝術境界,實質上是借用花材抒發人的意志和願望,也就是「借花明志」「寓性於花」所以從深層次上講,構圖也是反映作者情懷和意趣的主要步驟,是作者抒情的媒介。因此,通過構圖完成藝術形象的塑造,不僅要有熟練的技巧與堅實的構圖理論知識和法則,而且更需要作者有深厚的藝術素養,豐富的想像力以及飽滿的創作激情,將構思「物化」為造型,把情意融入造型之中,方能到達如中國傳統造型藝術中所追求以形傳神,形神皆備的最高境界,成為高品位的藝術品。

藝術插花中的造型

形狀即指物體的外形輪廓,在造型藝術中是指藝術形象的外形輪廓。在插花花藝術中則指作品造型的式樣,即構圖的'形式。客觀世界的物體形狀多姿多彩、千變萬化,而藝術家創造的藝術形象,如插花花藝作品的藝術造型也同樣紛繁復雜、千姿百態。但是總結歸納如此多不勝數的世界物體形狀或人工創造的藝術形象,可以得知它們都有共同的本質規律和共有特性即這些形狀都是由點、線、面和體所構成,所以通常將點、線、面和體稱為形狀即造型構成的四要素。

在插花花藝構圖中,我們可以將各種不同的花材抽象為點、線、面和體四種要素理解它們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團塊狀和奇形花材如月季、香石竹、菊花、鶴望蘭等可視為點的要素;線狀花材如蛇鞭菊、唐菖蒲及多種木本花枝可視為線的要素;一些大而扁平的葉片或苞片等如龜背竹、綠蘿、紅鶴芋等視為面的要素,而體要素則可理解為花材占據的空間為實體而花材之間的空隙處則為虛體。它們在構圖中不僅有各自的地位和作用,而且還有各自的特點和規律,熟悉掌握這些特點和規律是創造藝術形象的基本知識。

在造型藝術中屬最小最簡單的要素,點在空間具有獨立的位置,有一定的體積和形狀,並與周圍保持一定距離能充分顯示個性但無方向性,其表現力常因其數量位置和排列狀況而形成多種視覺感知,構圖中心的點可產生內聚力,易產生集中穩定感,遠離中心向上的點,易產生上升感,遠離中心向下則產生下垂感,偏離中心向外斜產生流動感等。點因位置不同展現出了各種不同表現力。

是點移動的軌跡從靜止走向運動的痕跡。在空間具有一定的位置和長度,也有方向性。點因移動方向不同而形成了多種形態的線,這些不同形態的線,具有不同的表現力,可產生不同的視覺感受。

直線:點向一個固定方向移動而形成的線。有粗細之分,一般粗直線具有強硬感、明確感和力量感,可以表現嚴肅、端莊和進取的情態。

曲線:點不斷變化方向的移動所形成的線。具活潑流暢的特點,具明快與彈性的感覺,宜表現柔和優美的情態。

折線:點在變化方向的移動中,持續保持短暫的定向距離的線,即由短直線所組成的線,富變化感和力度感。

波折線:亦稱蛇形線。有相反的長度對等的起伏曲線所組成的線。富運動感與節奏感,宜表現生動活潑的情態。

線在藝術造型中尤其是在中國傳統藝術中成為構圖的重要因素,得到廣泛應用,如中國的繪畫、書法和中國傳統插花等都是通過線條的各種線形與態勢(曲直、立卧、粗細、平行、交叉等)表現柔美、秀雅、灑脫、華麗等多種豐富的情態,線不僅可以表現造型的質感與肌理,而且還可以通過線的虛實,疏密和強弱的組合表現造型的空間感;通過線的穿插、重疊和藏露表現造型的層次感;通過其長短變化與轉折等表現造型的節奏和韻律感,所以離開線便無法造型。在中國傳統插花中,線狀花材如唐菖蒲、紅瑞木、蛇鞭菊等可視為線的代表,它們不僅可構成造型的骨架(外形輪廓)而且常借用各種線的力度、內涵和韻律等美感的表現抒發性情、傳情達意。

是線移動的軌跡,也是由點或線的延伸和擴展所形成。面有一定的形狀且變化豐富,不同的面形對人可產生不同的心理影響:

直線幾何形面形:由規則的直線、折線所構成。它們方向一定,形狀簡單,明確,具有秩序的機械的理性形態。如三角形、方形、菱形等它們可以傳達出平穩理智和嚴肅的情緒

曲線幾何形面形:基本上由規則的曲線、弧線和波狀線構成,如S形、新月形、螺旋形、旋渦形等,它們既簡單又復雜,既自由又規則,屬於不規則富於變化的感性形態。

有面的轉折或交接所構成。可分為直線幾何形面構成的三維的幾何體造型,如三角形、正方形、圓柱形、圓錐形、菱形體等以及由曲線幾何形面所構成的三維自由體,造型如S型、新月型等兩大類。它們都廣泛應用於各門類藝術造型中成為造型藝術形式美的客觀基礎。現代花藝中許多構架設計就常應用這些三維造型體。

拓展: 插花藝術構圖基本形式

(一)幾何形構圖的基本形式

1對稱式幾何形構圖形式

2不對稱式幾何形構圖形式

(二)非幾何形構圖的基本形式(亦稱線形構圖或三大主枝構圖形式

插花作品構圖的比例尺度

構圖的比例尺度主要包括:花材與花器之間,花材與花材之間以及作品與整體環境之間的大小、體量、長短、寬窄等之間的比例關系,這些都是保證造型整體穩定感和美感的主要因素。

著名的黃金分割原理,是19世紀德國美學家蔡辛克發現的。認為最美的長方形的比例是:a:b=(a+b):a即a為長邊,b為短邊,當a=1時,b=0.8;當a=5時,b=3;當a=8時,b=5;而a+b=5+3=8;所以8:5:3成為最佳的比例關系,在插花花藝的構圖中也同樣得到廣泛的應用。

;

B. 簡述藝術構思的三個環節

藝術創作是指藝術家運用一定的藝術媒介創造藝術形象的過程。它是聯結藝術家和藝術作品的中心環節,是藝術生產過程中一個復雜的審美創造活動。藝術創作過程伴隨著強烈的心理活動,遵循著藝術生產的特殊規律.
藝術創作過程是人類的高級精神生產,是一種審美創造活動。藝術創作過程不能簡單地劃分為幾個部分,因為它包含了豐富的心理與情感活動。但是,為了敘述的方便,我們又不得不把它分開來講。
一般說來,藝術創作過程可以分為藝術體驗、藝術構思和藝術傳達三個階段。當然,在具體的創作過程中,這三個階段又常常相互交織,融為一體。
首先,藝術體驗是指藝術家對生活的感受、觀察和思考,是生活在心靈里的積淀。藝術體驗常常伴隨著強烈的情感活動。它是藝術創作的基礎,是藝術創作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藝術體驗有自發藝術體驗和自覺藝術體驗二種類型。自發藝術體驗是指無意識中形成的藝術體驗。它是在生活中自然積淀下來的心理經驗,它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童年生活往往構成藝術家自發藝術體驗的源泉。許多藝術家並不是為了成為藝術家才去進行藝術體驗,而是因為藝術體驗太豐富、太深刻了,以致於他不得不用藝術來表達自己的心靈感受。
自覺藝術體驗是指藝術家為了藝術創作而進行的藝術體驗。中國古代藝術家特別強調自覺藝術體驗,提出「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等。道家師法自然的哲學思想是中國藝術家的一貫主張。中國詩人畫家特別喜愛旅遊。李白說「一生愛入名山游」,生動描述了自覺藝術體驗的觀點。現代畫家黃賓虹前期師法古人,後來轉而師法自然,畫風為之一變:由清楚到不清楚,由規則到不規則,畫面趨向於黑。這種轉變來自他對自然的藝術體驗。中國繪畫史上流傳著一個美麗的故事。據宋人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中的記載,唐代畫家吳道子在裴將軍的劍舞中得到一次深刻的藝術體驗,從而完成了一生中最為得意的作品。
藝術史上的諸多事例表明,藝術體驗是藝術創作的關鍵。沒有藝術體驗就不可能創作出成功的藝術作品。藝術體驗是一種審美體驗,而不是隨意的日常生活經驗。美學家王一川指出:審美體驗是「人生終極意義的瞬間生成」。「人生終極意義」是指人類追求的永恆理想,如自由、美、和諧等。
藝術體驗是一種瞬間性直覺,帶有頓悟的特徵,往往伴隨著強烈的情感活動和心理活動。藝術體驗是藝術家和自然的精神遇合,是生活溶解在心靈里的秘密。它不是對自然和生活表象的簡單認識,而是深入自然和生活的深層精神架構,從而獲得心靈的溝通與交流,達到精神層次的對話。
藝術體驗是藝術創作主客體的交融,是藝術家對自然和生活的獨到發現與體驗。詩人唐祈曾經這樣敘述詩的誕生:「……我總認為只有心上的刻痕才是珍貴的。它是從生活中留在內心深處形象的結晶,它藏在你記憶的寶匣之中。當你詩情洶涌,感到非要寫出它時,它會從容地從你腦海中浮現出來……一首詩在這個時候真正誕生了。」「心上的刻痕」就是藝術家藝術體驗中最深厚的部分,是藝術創作的基礎。
其次,藝術構思是指在藝術體驗的基礎上,藝術家對生活素材進行加工、提煉、組合,形成藝術主題和藝術形象的過程。這是藝術創作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藝術構思是一項復雜的精神活動。有的藝術構思完成於剎那之間,如詩、繪畫、音樂中的一些即興之作;有的藝術構思則需要漫長的一生。如歌德的《浮士德》,從1770年到1831年,他耗費了長達60年的時間才完成這部巨著。不管所用的時間長短,藝術家們都在尋找完美的形式,賦予藝術體驗一種恰當的形式結構。藝術構思是一項復雜的精神活動。
藝術構思是否具有創造性、是否巧妙,直接關繫到藝術作品的成敗。藝術創作是一項創造性精神生產,藝術構思是體現其創造性的重要環節。同樣一種題材,如何創造出具有新意的藝術形象,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藝術構思。一個成功的藝術構思等於藝術創作完成了一半。巧妙的藝術構思常常會流傳千古。
據明代唐志契的《繪事微言》記載,南宋畫院以「竹鎖橋邊賣酒家」為題,請畫家們作畫。許多畫家竭力描摹酒家、竹橋、樓閣等,惟獨李唐的畫上不見酒家也不見人物,只有一幅酒旗在竹林橋邊悠然飄揚。宋徽宗認為李唐的作品最高,因為他的畫上沒有酒家,卻隱含了酒家,准確地表達了「鎖」的意思,構思高出一籌。
現代作家老舍曾經以詩句「十里蛙聲出山泉」為題,請齊白石作畫。聲音怎麼在畫面上表現?如何把「十里」的空間呈現在畫面上?白石老人畫了一幅四尺長的立軸,青苔斑斑的亂石叢中激流奔涌,幾只小蝌蚪自由嬉戲,順流而下。從畫面上可以看出,蝌蚪正生機勃勃地准備變成青蛙,十里之後,必定是一片蛙聲。這些都體現了中國畫的美學特徵:含蓄蘊藉。
藝術構思的過程就是藝術形象的形成過程。藝術形象不是生活的陳列和照搬,而是通過提煉與概括,實現從生活真實到藝術真實的轉化。藝術構思具體的方法有簡化、誇張、變形、綜合等。現代藝術常常運用變形與誇張,突出藝術家對生活的強烈感受。魯迅曾談到他的創作方法:「模特兒不用一個一定的人,看得多了,湊合起來的。」這就是綜合。他說自己的小說形象是「往往嘴在浙江,臉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個拼湊起來的角色」。
最後,藝術傳達是指在藝術體驗和藝術構思的基礎上,藝術家藉助一定的物質材料和藝術語言運用藝術方法和藝術技巧,將構思成熟的藝術形象轉化為藝術作品。藝術傳達是藝術創作過程的最後完成階段。
藝術傳達必須藉助一定的物質材料和藝術語言。每一種藝術樣式都有自己獨特的物質材料和藝術語言,所有藝術傳達都要通過一定的物質材料實現。同時,藝術傳達也必須以藝術語言來完成。沒有這些物質材料和藝術語言,藝術作品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質形態,藝術傳達就無法完成。
藝術傳達也需要藝術技巧。藝術技巧是藝術傳達成敗的關鍵。每一種藝術樣式都有獨特的藝術技巧,只有熟練而准確地使用藝術語言和藝術技巧,才能飽滿地完成藝術作品的傳達。古今中外,許多傑出藝術家為了掌握藝術技巧而發奮學習。如王羲之臨池學書,池水皆墨。中國京劇演員大多是從幾歲起就練功,即所謂的「四功五法」,成名之後也不敢鬆懈。藝術作品的魅力既來自它的情感和意境,也來自於它的傑出技巧。
藝術創作是一個艱苦的推敲過程。由於藝術樣式的不同,藝術創作所需要的時間長短沒有一定。有的一揮而就,有的卻要長期磨練。而就多數藝術家的創作情況看,藝術傳達是一個痛苦的推敲過程。藝術創作是從「自然丘壑」到「胸中丘壑」再到「紙上丘壑」的過程。鄭板橋曾經敘述他畫竹的三個階段即從「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這個畫竹的過程,也正是從藝術體驗、藝術構思到藝術傳達的完整過程。這也是從生活真實到藝術真實的過程。
在創作過程中,藝術家處於一種高度亢奮狀態中,情緒飽滿,想像豐富,需要一個獨立的時間和空間。藝術家沉浸在這種藝術時空里,與自己所創作的藝術形象融為一體,完全和周圍的現實隔離。一個獨立的時空對藝術創作是非常重要的。
總之,藝術創作過程是一項復雜的精神活動,伴隨著強烈的心理活動和情感活動。藝術創作的三個階段不是截然可分,而是渾然一體的。因此,藝術創作是一個完整的過程,藝術體驗、藝術構思和藝術傳達在具體創作中也是互相滲透、互相交叉的。
為了達到良好的藝術效果,藝術家們對藝術受眾進行了研究,形成了審美理解理論。審美理解理論既是藝術創作理論的一部分,又是欣賞家們進行欣賞閱讀活動的重要理論。
藝術創作過程可以列為:藝術體驗(社會生活素材和經驗積累)----藝術構思(提煉素材產生主題與布局設計)---- 藝術傳達(製作成作品)。
比如,油畫作品是在白色畫布上,用各種顏色的油料,由畫家採用多種繪畫技巧繪制而成。它的畫面圖案完全是人工繪制的。(圖)
雨花石、雨花石的質、色、形、紋和由質、色、形、紋形成的畫面圖案都是它的自然屬性。我們通過尋找和購買雨花石,發現了由質、色、形、紋構成的精美的畫面圖案。這不是一種創造,這是一種「發現「。因為,無論你發現與否,雨花石、雨花石的質、色、形、紋和由質、色、形、紋形成的畫面圖案都已經客觀存在。藝術作品的畫面圖案完全是人工繪制的。而雨花石的畫面圖案天然形成,不能人工雕刻繪制。否則,就成為雨花石工藝品了。我們發現了天然形成的雨花石畫面圖案,進行精心的觀賞、聯想和思考,從雜亂的畫面圖案中,整理出可以表達的內容,尋找出適當的主題思想(主題思想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主觀對客觀的反映)。然後,依據主題,加以確切的命名。主題和命名的意境,完全取決於作者的綜合素質。發現雨花石天然畫面圖案以後的一系列思維活動,就是雨花石作品的創作活動。
在創作活動中,對於意蘊方面的作品,可以採用情感強烈的、非邏輯的方式;對於具象方面的作品,應該採用科學的邏輯思維方式。指鹿為馬總是不行的,大家也不會認可。

C. 美術作品構成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美術作品構成的基本要素是:點、線、形狀、色彩、結構、明暗、空間、材質、肌理等,以及將這些元素組合成一件完整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樣統一、比例、對稱、平衡、節奏、對比、和諧等。

藝術作品的內容,作為藝術作品的重要構成因素之一,它是指經過藝術家體驗、加工和創造的人類生活。

具體來說,是通過藝術形象反映在作品中的社會生活及其顯示的思想意義,是客觀的現實生活和作家的審美評價的統一體。

內容因素在這里包含了兩個方面的內容,即生活內容和思想內容,前者是作品內容的客觀方面,後者是內容的主觀方面,這兩方面內容在特定的作品中總是融合、統一為一體的。

越是優秀的文藝作品,它的內容的兩個方面就越是高度有機的統一在一起,兩個方面相游離的作品不可能是優秀的作品。

(3)藝術形象主要靠什麼完成擴展閱讀

美術的主要表現形式

美術是以物質材料為媒介,塑造可觀的靜止的,占據一定平面或立體空間的藝術形象的藝術。表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同時也是一種生產形態。

美術,也稱造型藝術或視覺藝術,它是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如紙、布、木板、粘土、大理石、塑料等),通過造型的手段,創造出來的具有一定空間和審美價值的視覺形象的藝術。

美術的范圍非常廣泛。從大的方面說,它可以大體分成觀賞性藝術和實用性藝術兩種類型。從觀賞性藝術來講,它主要包括繪畫和雕塑兩大類。

而繪畫,由於它使用的物質材料和工具的不同,又可分成中國畫、油畫、水彩畫、水粉畫、版畫、素描等畫種。雕塑也有圓雕和浮雕等多種形式,所用材料則有石、木、泥、石膏、青銅等。

D. 藝術形象為什麼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

任何藝術形象都離不開內容,也離不開形式,二者是有機統一的。藝術欣賞中,直接作用於欣賞者感官的是藝術形式,但藝術形式之所以能感動人、影響人,是由於這種形式生動鮮明地體現出深刻的思想內容。中外美學史上,對這方面有過許多精闢的論述。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講過:「沒有一件藝術作品,單靠線條或色調的勻稱,僅僅為了視覺滿足的作品,能夠打動人的。」

閱讀全文

與藝術形象主要靠什麼完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1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9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2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8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5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0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8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