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福州哪裡有傳統藝術

福州哪裡有傳統藝術

發布時間:2022-05-01 21:20:41

❶ 福州的藝術

福州民間藝術——福州三寶、榕城三絕

傳統工藝品脫胎漆器、牛角梳、紙傘被稱為「福州三寶」。具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的壽山石雕與脫胎漆器、軟木畫被譽為「榕城三絕」。

福州角梳
在福州的手工藝品中,如今在街頭巷尾隨處可見,依然保持平民本色的惟有角梳了。走進尋常一家工藝品店,大都有角梳賣,價格也不貴,20元上下,讓福州百姓的日常生活又多了一種享受。人們說,用角梳梳頭,可以去垢而不沾,解癢而不痛,溫潤而不掛發,還有加速頭皮血液循環,能增強免疫力,清炎涼血,鎮痛止癢 ,防止靜電,不脫發,祛屑護發,舒筋活血,安神健腦,促進頭發生長等獨特的保健作用。 一把尋常的梳子,福州人把它精雕細琢,竟創出達數十個品種,有半月形的京梳,有一端齒間寬,一端齒間窄的鴛鴦梳,帶柄的燙發梳,還有廣式的,西式的,英雄少年式的等等,名目繁多。更有一種成套的梳子,它以穿山甲,狗,貓,虎等動物形狀配套,或以古琴,琵琶等樂器形式配套,渾然一體,畫工精巧,形象逼真,外省外鄉人更是慕名前來購買。福州角梳的選料和製作工藝更是十分講究,選料只選質地堅實,不易彎裂,不傷皮膚的「南牛」(南方水牛,黃牛)和「北羊」(新疆,內蒙古綿羊)的角,選蹄也只選取生性水牛蹄,經過鋸,開,劈,鑿,流,打坯,等工序製成初坯,再經過改,辦,復,剔,磨,梳等工序制出梳子,這還不算完,還要按照梳勢在角梳上印字,描上人物,山水等,貼上金銀箔方為成品。

壽山石
民間相傳壽山石始於兩漢,未有足證,現存的福建省博物館,由福州閩江南岸桃花山南朝墓葬出土的老嶺石「卧豬」(圓雕)刻工簡朴,形態逼真,證明遠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南朝,壽山石雕就已問世。清代是壽山石雕的昌盛時期,史籍記載,雍正時壽山石雕已納入官府的征稅范圍,雕刻藝術因材施藝,分別雕刻印章,文具,人物,動物及玉鑲嵌各種器皿,印章的鈕飾更加精緻多樣,表現技法上出現了陰刻和鏈條技法,乾隆皇帝用過的一套「寶印」,就是用一塊田黃刻制並由兩根鏈條連接起來的三顆印章,技藝高超,堪稱國之瑰寶。

福州脫胎漆器
福州三寶之一,已有二百多年歷史,其質地堅固輕巧,造型典雅別致,色澤瑰麗鮮艷,裝飾精細,結實耐用,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濃厚的地方特色,具有碰不壞,摔不破,不掉漆,不褪色等優點,與北京景泰藍,江西景德鎮瓷器並稱為中國傳統工藝品的「三寶」。
福州漆器始於南宋。據傳清乾隆年間,漆匠沈紹安在一座寺廟里發現大門的匾額雖然木頭已經朽爛,但是漆灰夏布裱褙的底胚卻完好無損。細心的沈紹安從中得到啟發,回家後不斷琢磨試驗,繼承發揚了傳統漆藝,創造出了最早的脫胎漆器。沈紹安因此成為福州脫胎漆器的鼻祖。脫胎漆器的製作方法分為脫胎和木胎兩種。脫胎是以泥土,石膏,木模等為產品的坯胎,然後用夏布(麻布)或綢布和生漆在坯胎上逐層裱褙上去,待陰干後,敲碎或脫下原胎後,留下漆布器形,再經過上灰地,打磨,漆研磨,施以各種裝飾紋樣,便成了光亮絢麗的「脫胎漆器」工藝品了。木胎主要是用楠木,樟木,櫸木等堅硬木材為坯,不經過脫胎,直接塗漆,工序與脫胎布坯相同。一件工藝品的工序多達四五十道,有的甚至達到一百多道。

福州漆畫
以天然大漆為主要材料的繪畫。廣義的漆畫是指一切運用漆性物質的繪畫。漆畫的材料多種多樣。漆之外,還有金、銀、鉛、錫以及蛋殼、貝殼、石片、木片等。入漆顏料除銀朱之外,還有石黃、鈦白、鈦青藍、鈦青綠等。漆畫的技法豐富多采。依據其技法不同,漆畫又可分成刻漆、堆漆、雕漆、嵌漆、彩繪、磨漆等不同品種。漆畫具有繪畫和工藝的雙重屬性。 它的製作既可以由畫家獨立完成,又可以由畫家設計交工人製作。它既是藝術品,又是和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實用裝飾品,成為壁飾,屏風和壁畫等的表現形式。中國是世界上產漆最多,用漆最多的國家,漆畫具有悠久的歷史。浙江餘姚河姆渡發掘的朱漆碗,已有 7000 年的歷史。河南信陽長台關出土的漆瑟,彩繪有狩獵樂舞和神怪龍蛇等形象的漆畫,也有 2000 余年的歷史。著名的還有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漢代漆棺上的漆畫,山西大同司馬金龍墓漆屏風畫以及明清大量的屏風漆畫等。
中國的現代漆畫是在傳統漆畫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型畫種,從20世紀60年代起參加了歷次的全國美術展覽。1986年,在北京舉辦了首屆中國漆畫展。同年文化部組織了中國漆畫展到前蘇聯展出。現代中國漆畫的作者隊伍,多集中在福建,四川,江西,廣東,天津,江蘇和北京等省市。

福州軟木畫
福州三寶之一,以栓樹皮為材料,快刀作畫,雕鏤粘結成亭台樓閣,樹木花草,小橋流水,迴廊 曲徑以及人物鳥獸等掛屏,屏風,大小擺件。
福州軟木畫問世於本世紀初,發源於福州東郊西園村。相傳在辛亥革命後的1913年,有人從德國帶回一幀類似「木畫」的作品。當地民間雕刻藝人陳春潤、吳啟棋、鄭立溪等深受啟發,遂在福建工藝傳習所工讀時,用從西班牙,葡萄牙及阿拉伯進口的栓皮櫟樹的木栓層作主要原料,把這種質地輕松,富有彈性且紋理細潤的軟木切削成薄片,運用我國各種傳統雕刻技法,以刀代筆,用手工加以精雕巧鏤,製成紋理纖細的復雜畫面,並利用畫框內有限的空間,使景物的形象立體化,安排上具有鮮明民族風格的各種亭台樓閣等。
軟木畫色調古雅純朴,形象逼真,畫面猶如宋人筆意,意境深邃,遠奧高古,清奇可愛,具有「叢山數百里,盡在一框中」的藝術效果。
軟木畫品種繁多,有雄偉壯觀的屏風、掛屏、大擺件、小擺件以及與實用結合的產品,旅遊紀念品等,達二三百種規格,四五百個花色品種,作品行銷全國各地及歐美,日本,東南亞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福州紙傘
福州三寶之一。南方多雨,傘因此成了福州人居家必備的工具之一。福州有一俗話叫「包袱傘」,意指福州 人出門的包袱中必有傘,可見傘與福州人生活的關切程度。福州的紙傘業繁盛於清代,到了清末民初,全城紙傘店最多時達三百餘家,其中以位於中亭街的"楊常利"傘店最為著名,楊常利的傘既能遮擋炎炎烈日而不發泡,不爆裂,還能抵擋傾盆大雨沖淋而不脫骨,不漏水,甚至傘面繪 制的圖案色澤也不會變福州紙傘品種繁多,主要有花傘,明油傘,絲棉紙傘,藍綠硼傘,雙層花傘,絹印采畫花和絹印套色童傘等。和其它工藝品一樣,即便是小小一把紙傘,製作的工藝也是絲毫馬虎不得的。傘骨必須是閩北5年以上的青山老竹,韌性大,彈力強,經過特殊處理,能防霉,防爛,防蛀。傘面用的是本省特有的精製棉紙,拉力強,刷上純潔無污的柿油,再刷上粘性大的桐油,繪上花鳥、人物、山水等圖案,俗稱「花傘」。一把傘必須經80多道工序才算完成。不論日曬,雨淋,風吹,都不破裂,不褪色,不變形,還可防雷電。福州的傳統制傘,分為相互獨立的制傘骨,制傘,傘頭,傘柄,繪花五大部分,能完成其中之一便可稱為「全藝」,可見技術專業到何種程度。福州紙傘業中制傘骨質量最好的當數「後洲幫」,制傘柄最有名的則是洋中亭王依犬家,傘畫藝人以程家寶、林永欽、劉夢秋最著名。
如今,福州紙傘由於工藝復雜已悄悄離開繁忙現實的都市生活,但它卻作為一種精美的工藝品仍深受人們喜愛而被欣賞和收藏。

嘻嘻不知道對你有沒有用呢呵呵~

❷ 福州地區發現最早的壽山石雕工藝品是什麼

福建山嶽連綿、丘陵起伏,蘊藏著豐富的石材,亞熱帶氣候孕育著蔥郁繁茂的林木,漫長的海岸灘塗有色彩斑讕的貝殼。心靈手巧的藝人就地取材,將石、木、竹、貝等材料加工創作成為身價不凡的壽山石雕、青石雕、木雕、竹刻、貝雕等工藝品,其中以福州壽山石雕、惠安青石雕和福州、莆田的龍眼木雕為代表。 壽山石雕為福建最負盛名的傳統工藝品之一,它是以福州北郊壽山所產的色彩斑爛絢麗、光澤潤滑的壽山石為原料,根據石料的自然形狀、色澤和紋理,因材施藝,將天然美與藝術美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的雕刻藝術品。 壽山石雕早在1500年前的南朝即已問世。至宋代,逐漸形成獨立的專業。元、明之際,壽山石印章鈕飾藝術開始聞名於世。清代名手輩出,著名藝人楊玉璇、周尚均雕刻的佳作,冠絕一時。近代,雕刻技藝蔚成「東門」及「西門」 等各具風格的流派。西門派雕刻名師林清卿,運用中國畫手法雕刻薄意作品,獨辟蹊徑,精巧絕倫。東門派多利用石材之自然形態雕刻人物,主要藝人有林友琛等。 經歷代藝人的努力,壽山石雕技藝不斷提高,佳作紛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郭功森的《九鯉連環卣》和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周寶庭的《二十八古獸印鈕》、林亨雲的《海底世界》以及石雕名作《求偶雞》、《花果累累》等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均為傳世之作。 壽山石雕技法豐富多樣,有圓雕、浮雕、薄意、鏤空和鑲嵌等。優良的質材、精湛的技藝使壽山石雕蜚聲海內外。許多珍品為博物館、珍品館及收藏家所珍藏。 惠安青石雕(包括花崗石雕),主要用於建築裝飾,以龍柱、石獅和各種人物浮雕為代表,其特點是雕畫結合,精雕細鏤,形象生動,有濃厚的民族特色。產品有浮雕、圓雕、影雕和碑石四大類。 明代以前的青石雕多為圓雕,風格粗獷。明末李周和清代李木生等石雕藝人,在工藝上精雕細琢,造型上追求形態神韻之美,所雕的人物、花鳥、漸趨精巧傳神。當代惠安石雕藝術更臻成熟,作品遍及全國各地,如北京毛主席紀念堂、南昌「八一」紀念塔、井崗山紀念碑、廈門集美鰲園等都有宏偉壯觀的石雕作品。影雕是新發展起來的一種石雕工藝,在古青石板上精心雕琢,不論仿製照片或國畫都維妙維肖。 福建木雕藝術是從民間建築、傢具、佛像雕刻逐步發展起來的。品種有龍眼木雕、黃楊木雕、樟木雕、金木雕、彩木雕等。主要產地有福州、莆田、泉州、閩北等,各地風格有別,佳作有《後羿》、《悟》等。福州龍眼木雕著重仿古,刀法細膩,注重神韻,風格淳樸,造型簡練概括,穩重大方,具有勁健渾厚的藝術特色;莆田黃楊木雕和龍眼木雕則以精緻的透雕見長,風格古樸典雅、刻劃細膩、層次分明,閩南一帶的金木雕流行以透雕與浮雕相結合,並施以金彩,金碧輝煌、玲瓏剔透。泉州的彩木雕,主要以飛禽走獸為題材,追求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的藝術效果。 樹根雕,是近年來承傳木雕、並借鑒其他工藝而演變發展起來的工藝美術新品種,它利用天然喬木或藤本植物之老乾枯根,相形度勢加工成為人物、飛禽走獸、瓜果等陳列品,寓天然野趣,顯物象神韻。 牙雕的主要產地在福州、莆田。福州牙雕源於傳統的龍眼木雕,布局繁而不亂,雕法細膩流暢,氣度穩重大方,風格獨樹一幟,是中國象牙雕刻四大流派(京、穗、滬、榕 )之一。現代牙雕佳作《曹大家》和《走雨》、《回娘家》等形神兼備,各具特色,是傳統工藝美術吸取現代藝術表現手法的成功之作。莆田牙雕裝飾性強,技法全面,作品以雕刻古代人物見長,主要代表作有《追擊》和《史湘雲醉卧芍葯叢》等。 福州玉雕別具神韻,圓雕山水花鳥形象逼真、工藝精細,玉雕《水仙花》瀟灑飄逸、神采飛揚,融壽山石雕藝術於玉雕之中,自成一格。 福州角雕以巧工奇鏤聞名,多以蜻蜓、蝦蟹、夏蟬、蘆葦、動植物為題材。佳作有《柳蟬》等,畫面神韻生動,角質透明,柔和淡雅。 竹刻以福州和漳州的為代表,藝人以「留青法」縮刻古名人字畫竹片上,刀法精細、風格雋逸古雅,主要作品有竹刻筆筒、掛聯、花插和鎮紙等。 貝雕的主要產地在平潭、東山、福鼎、霞浦。平潭貝雕因材施藝,並力求形、紋、色的融和;東山貝雕以貝堆盆景為主;福鼎貝雕與漆器結合;霞浦貝雕則以貝貼畫為主,都各具特色。

❸ 福州民間藝術

鍋邊糊
鼎邊糊(又稱鍋邊糊),福建著名佳點,與肉餅等配食,為當地早點佳品,一直流傳到台灣等地。是用大米加清水磨成濃漿,攤在鍋邊,半熟後鏟入正在熬煎的蝦湯中,煮制而成。
福州風味小吃豐富多樣,其中鼎邊糊已成為福州著名的風味小吃,成為福州地方的一種特殊標志。凡在福州生長或長期客居福州的人無不愛吃。離鄉旅居海外的福州人在異國他鄉一聽見「鼎邊糊」三字,也會感到好像親眼看到了家鄉的「倩影」,成為戀祖愛鄉的風味小吃。

❹ 請問福州有哪些特產或者記念品

福州名特產 壽山石雕 福卅壽山石雕,具有1400年歷史,與脫胎漆器、軟木畫合稱「榕城三絕」。 壽山石雕,因選材於福州北郊壽山鄉的壽山石而得名。壽山石,質地脂潤,色彩斑斕,溫潤如玉,晶瑩剔透,為歷代藏石家所珍愛,是進行石雕創作的上等原料。壽山石品種繁多,主要有田坑、水坑、山坑三大類。田坑石、產於溪邊水田,產量極少,石質最佳。田坑石按其顏色可分為「田黃」、「田白」、「田紅」、「田黑」等品種,其中以「田黃」為上品,有紅、黑、青等數種顏色,相互交錯成自然斑紋。壽山石雕的表現技法主要有圓雕、浮雕、矮雕、薄意、印鈕、鏤空和鑲嵌等。壽山石雕是我國著名的工藝美術品之一,遠銷北美、西歐和東南亞。 脫胎漆器 脫胎漆器是福州工藝三寶之一,至今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它是清朝乾隆年間福州髹漆大師沈紹安在繼承和發揚傳統漆藝基礎上,經過改進創新創造出的一種工藝獨特的漆器。 福州脫胎漆器,具有質地堅固、輕巧、裝飾性強,色澤鮮艷,結實耐用的特點,經受溫度冰點到沸點均不變形脫漆。產品種類繁多、規格多樣,既有可供觀賞的佛像、人物、花果、魚蟲、屏風、花瓶,也有居家實用的傢具、茶具、餐具、文具等等,古樸典雅,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濃郁的地方特色。 軟水畫 軟水畫始創於1914年。以歐洲西班牙、葡萄牙等國進口的栓樹皮層為材料,削取薄片,用薄利快刀作筆,精雕巧鏤,粘結成形態各異的樹木花草、亭台樓閣、迴廊水榭、棧橋船舶和人物,又用通草作成白鶴、孔雀等鳥獸,配製成半立體或立體鏤雕的畫面。借鑒我國園林「框景」藝術手法,構圖新穎別致,畫面層次分明,色調純朴典雅,形象逼真動人,是福州獨特的工藝美術品之一,也是很好的旅遊紀念品。 角梳 福州是中國頭梳的三大產地之一,制梳行業源遠流長。福州制梳業講究技術和質量,選料只選質地堅實、不易彎裂、不傷皮膚的水牛角,選蹄只取生性水牛蹄。福州的角梳造型美觀,結實耐用,溫潤不掛發,去垢而不沾,解癢而不痛。被稱為『福州三寶」之一,多次在國際上獲獎,遠銷東南亞和歐美。 福州紙傘 福州紙傘與脫胎漆器、角梳合稱「福州三寶」。福州紙傘選料考究,做工精細,品種繁多,主要有花傘、明油傘、絲棉紙傘、藍綠棚傘、絹印彩畫花傘、絹印套色童傘等等,具有裝飾觀賞效果,琳琅滿目、美不勝收。 磨漆畫 磨漆畫是以漆作原料,運用漆器工藝技法,特別是福州脫胎漆器的裝飾手法,逐層描繪和研磨而製作出來的畫,是福州獨有的工藝美術品。其製作方法是:先以生漆和瓦灰按脫胎工藝技法在木板上上漆打底、磨製光滑,然後用調配好的色漆在底板上層層描繪出各種紋樣。利用漆的厚薄不勻,使畫面產生富於變化的明暗調子,從而具有立體感。福州磨漆畫的製作形式有掛框、掛聯、屏風、套盤等室內裝飾工藝品,還有適合於廳堂館所懸掛和陳列的大型壁畫和小型屏風等,具有質地堅固耐久、耐腐耐熱,揩拭方便、歷久常新等特點。 福州木雕 木雕是我國傳統工藝美術品,淵遠流長,譽滿中外。名聞遐邇的有江蘇紅木雕,上海黃楊木雕,江西漆木雕,福州龍眼木雕,泉州彩木雕,天津金木雕,等等。 福州是傳統木雕製品的薈萃之地,始於唐宋,盛於明清,人才輩出,種類繁多。解放後發展甚快,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福州木雕廠生產的「長壽」龍眼木雕和福州象牙寶石廠生產的「雙福牌」黃楊木雕,於1982年雙雙榮獲國家輕工業部優質產品獎。除此,還有首山金木雕、屠氏樹根雕、金峰漆木雕、象園榕樹雕等,均為出口創匯主要品種。福州木雕廠龍眼木雕尤受外商青睞。龍眼木雕受歡迎的原因是材質和工藝。它選用南國佳果樹龍眼木,其質地堅實,紋理細密,色素淳樸,形狀古拙;作者因材施藝,依勢鑿斧,刀技千變萬化,造型千姿百志。有圓雕、鏤雕、懸雕、浮雕、透雕、嵌雕;題材廣泛,有人物、動物、植物等,千種不雷同,並具「古董」味。 茉莉花茶 茉莉花是福州的市花,是1700多年前由波斯附近引進中國的。福州茉莉花茶的產量及出口量居全國之冠。福州是我國茉莉花茶的發祥地和主產區,其商品性生產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福州茉莉花茶以其窨制經驗豐富,工藝精湛,品質優良,暢銷國內外,遍及5大洲的40多個國家和地區。 茉莉花茶既有綠茶特有的清香,又有茉莉花的優雅芬芳,茶湯滋味醇厚,香而不浮,爽而不濁,是各種花茶中的佼佼者。福州生產的「閩毫」、「名前綠」、「外事禮茶」等茉莉花茶,曾分別榮獲全國名茶、文名保茶及部優產品等榮譽稱號。 福桔 被譽為福州市果,福州話「桔」與「吉」諧音,因此「福桔」便成「福州吉祥」的象徵。福桔屬我國桔類中的上品。呈扁圓形、鮮紅美觀、皮薄汁多、甜酸可口。 橄欖 福州一大特產。橄欖品種很多,主要有檀香、惠圓、長營、羊矢等十餘種。橄欖吃起來先澀後甜,回味無窮,具消食清肺利喉之功效,大受遊客喜愛。 李干 永泰縣盛產李果,其果實色澤豐潤,味甜鮮美,既可鮮食,又可製成李干加工成蜜餞、果醬、果酒和罐頭等。永泰李干廣傳盛名,深受海內外顧客青睞。 肉鬆 福州傳統的佐餐佳品。最早也是最有名的肉鬆牌子是「鼎日有」,至今已有130多年的歷史。肉鬆是由瘦豬肉、白糖、紅糟、醬油、熟油等製成的細絲狀肉絨。食之酥脆可口,油而不膩,入口自溶。 魚丸---福州東街口有一個塔巷口魚丸店,很出名,你到街上問人,大部分人都知道。 大世界橄欖---大世界蜜餞系列,福州的超市都有賣,也有專賣店,專賣店都很顯眼,主色調綠色的。 肉燕皮--這個普通的超市也都有賣,正宗的哪買我一下子忘記了。我記得叫同利肉燕 牛角梳---東街口有,具體位置我不記得了 上面幾樣都不貴,挺便宜的東西,看你買多少了。 福州還有著名的壽山石,這個可貴了,要有買的行家陪你,才不會被騙。 其他的你可以上網搜搜,福州很多好東西。

求採納

❺ 中國福建傳統文化有哪些

1、閩劇

閩劇,又稱福州戲,福建地方戲曲地方戲曲劇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閩劇是現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戲曲劇種。流行於閩中、閩東、閩北等地區,並傳播到台灣和東南亞各地。

它是由明末儒林戲與清初的平講戲、江湖戲,在清末(光緒至宣統年間)融合而成的多聲腔劇種,俗稱「前三合響」,雅稱「榕腔」或「閩腔」。

閩劇風格高雅、瀟灑,道白清晰,唱腔優美,婉轉流暢,演員在表演中重視運用手、眼、身、法、步的基本程式,力求展現優美的身段,通過外形體現人物的內心世界。

2006年5月20日,閩劇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Ⅳ—45。

2、梨園戲

梨園戲是福建省的傳統戲曲之一。梨園戲發源於宋元時期的泉州,與浙江的南戲並稱為「搬演南宋戲文唱念聲腔」的「閩浙之音」,被譽為「古南戲活化石」。

梨園戲廣泛流播於福建泉州、漳州、廈門,廣東潮汕及港澳台地區,還有東南亞各國閩南語系華僑居住地。

梨園戲是一種古老的戲曲劇種,至今尚保留不少南戲劇目和音樂。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已有「潮泉二部」的《荔鏡記》刊本,可見當時梨園戲已經流行。

清末,高甲戲在泉州地區迅速崛起,歌仔戲也隨即在漳州、廈門地區廣為流傳,打城戲又以新的面貌出現,梨園戲因之受到了嚴峻的挑戰,班社日益減少,范圍日漸縮小,連廈門的梨園戲也改唱歌仔戲。十九世紀40年代末,梨園戲已瀕臨消亡。

梨園戲有大梨園和小梨園之分,大梨園又分「上路」、「下南」兩支,三種流派都有各自的「十八棚頭」(保留劇目)和專用唱腔曲牌。

宋時,行省稱為路,閩南泉、漳一帶人稱上頭的省份為上路,故「上路」戲系指由浙江傳入的戲曲。

其劇目較為古老,保留了不少南戲腳本,如《蔡伯喈》、《王魁》、《王十朋》、《朱買臣》、《劉文龍》、《孫榮》、《朱文》(即《朱文太平錢》,存有《贈綉篋》、《認真容》、《走鬼》三出)以及《蘇秦》、《林招得》、《孟姜女》等。

2006年5月20日,梨園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高甲戲

高甲戲,福建省泉州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高甲戲又名「戈甲戲」、「九角戲」、「大班」、「土班」,發祥地為福建泉州,發源於明末清初閩南農村流行的一種裝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術的化裝遊行。

高甲戲的傳統劇目有九百多個,而演出劇目則分為「大氣戲」(廷戲和武戲)、「綉房戲」和「丑旦戲」三大類。

高甲戲的角色原來只有生、旦、丑,後來又先後增加了凈、貼、外、末和北(凈)、雜二色;高甲戲的表演藝術來自梨園戲、木偶戲、弋陽腔、徽戲和京劇。

高甲戲的音樂唱腔以南曲為主,兼用「傀儡調」和民間小調;高甲戲使用的樂器分為文、武樂二種。

2006年5月20日,高甲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Ⅳ-48。

4、福州評話

福州評話是以福建省福州方音講述並有徒歌體唱調穿插吟唱獨特的傳統說書形式,流行於福建省的福州、閩侯、永泰、長樂、連江、福清、閩清等十幾個縣市及台灣省和東南亞的福州籍華僑集居地。

2006年5月20日,該曲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5、福州十番

又稱"十歡"、"十番伬",是福州主要地方音樂。清乾隆初年,侯官鄭洛英《榕城元夕竹枝詞》雲:"閩山廟里夜人繁,閩山廟外月當門。

檳榔牙齒生煙袋,子弟場中較'十番'。"其樂器用笛、管、笙、椰胡、大小鑼、大小鈸、雲鑼、狼丈、木魚、檀板、清鼓等13種。

流行於福州、閩侯、福清、長樂、連江、羅源、閩清、永泰、平潭、霞浦、福安、柘榮、福鼎、寧德、古田以及南平等縣市,還曾巡迴演奏於上海、香港、南洋群島等地,深受群眾喜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高甲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梨園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閩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福州評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福州福州十番

❻ 福州的傳統經典文化有哪些

拗九節是福建省福州十邑地區的漢族民俗節日,日期是農歷正月廿九。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煮拗九粥祭祀祖先或者送給親朋好友;已經出嫁的女子也要送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
福州三寶:指福建福州地區漢族民間製作脫胎漆器、油紙傘、角梳的傳統工藝技術,又稱特藝。福州三寶工藝品蘊含了福州文化、地方特色和工藝水平。紙傘,選料考究,做工精細,品種繁多,既有實用價值,又有裝飾觀賞效果。 脫胎漆器是具有獨特民族風格和濃郁地方特色的漢族傳統藝術珍品。牛角梳,造型美觀,結實耐用,溫潤而不掛發,去垢而不沾,解癢而不痛。
福州明清建築博物館「三坊七巷」、壽山石、閩劇、溫泉等等。

❼ 福州有哪些傳統民俗文化

‍‍

福州傳統婚禮的服飾很特別,新郎戴小帽、穿長衫褂,新娘確是鳳冠霞帔。新郎要取到心儀的新娘,需要經過的步驟可沒有那麼簡單哦。它要經過提親,議娉,送定,送日頭,迎親,婚禮,拜堂,鬧洞房,回門會親試鼎這幾個步驟!福州的傳統婚禮大概就是這樣了,現在有很多新人都選擇用傳統的方式來完成他們的結婚盛典,大大增加了婚禮的喜慶氛圍,也重溫歷史,十分喜慶。

‍‍

❽ 福州有什麼傳統文化、民間藝術、民間手工藝其中有很稀缺的那種嗎

民間藝術、民間手工藝詳見參考資料:
http://hi..com/mslsysz/blog/item/240a1adf0d795350cdbf1a6d.html
http://hi..com/mslsysz/blog/item/a43e8f967b5b406555fb96a7.html

❾ 福州非遺項目有哪些

1、民間信俗(陳靖姑信俗),福建省古田縣地方傳統民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2008年6月7日,福建省古田縣申報的民間信俗(陳靖姑信俗)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5、古琴,又名七弦琴,是中國最古老的民族樂器之一,相傳系伏羲所創,初為五弦,至西周增至七弦。到了清代,古琴廣為流行,以吳越為中心,逐漸分出許多流派。浦城閩派古琴已經被評為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閱讀全文

與福州哪裡有傳統藝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7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2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