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什麼是藝術概括

什麼是藝術概括

發布時間:2022-03-03 13:51:03

『壹』 藝術概括的介紹

藝術概括是文學創造的基本原則之一,要求作家依據自己的體驗和認識對個別或特殊的事物加以獨特處理,在主體與客體統一的基礎上,創造出具有鮮明的個性和普遍性的藝術形象。

『貳』 簡單概括一下藝術的含義。藝術是什麼什麼是藝術簡單一點,我笨。

經常說這藝術,那藝術的,藝術都是有價值的,具有典型意義和創造性的價值的。藝術就是人的社會活動,和對發現的現象加以理論概括和發揮創造。文學、書法、繪畫、雕塑、建築、音樂、舞蹈、戲劇、電影、曲藝等,都是現實生活 的反映。還有各種哲學理論,好的哲學也是藝術,還有所謂的指揮藝術、領導藝術等等,為什麼呢?因為反映了美,是事物精華的提煉,是高超的表現形式。藝術應該是事物本質的提煉和飛躍,形象生動的刻畫,讓人看到能留下深刻印象,具有一定的典型和現實意義。事物或者物體的藝術價值是有大有小的。沒有用處的就沒有藝術價值。藝術就是對現實生活高質量的總結,而經常說的藝術是文學、書法、繪畫、雕塑、建築、音樂、舞蹈、戲劇、電影、曲藝等,還有國內爭議大的人體藝術。藝術的本質就是對事物美的好的描寫和反映,這是藝術的根本。

『叄』 藝術概論是什麼~

藝術和美術他們本來是一體的 。
對於藝術,通常可以從三個層面來認識。 第一是從精神層面,把藝術看作是文化的一個領域或文化價值的一種形態,把它與宗教、哲學、倫理等並列。第二是從活動過程的層面來認識藝術,認為藝術就是藝術家的自我表現、創造活動,或對現實的模仿活動。第三是從活動結果層面,認為藝術就是藝術品,強調藝術的客觀存在。
一般認為,藝術是人們把握現實世界的一種方式,藝術活動是人們以直覺的、整體的方式把握客觀對象,並在此基礎上以象徵性符號形式創造某種藝術形象的精神性實踐活動。它最終以藝術品的形式出現,這種藝術品既有藝術家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和反映,也有藝術家本人的情感、理想和價值觀等主體性因素,它是一種精神產品。
藝術與其它意識形態的區別在於它的審美價值,這是它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徵。藝術家通過藝術創作來表現和傳達自己的審美感受和審美理想,欣賞者通過藝術欣賞來獲得美感,並滿足自己的審美需要。唯美主義是審美的最完美發揮。除審美價值外,藝術還具有其它社會功能,如認識功能,教育和陶冶功能,娛樂功能等。其中藝術的社會功能是人們通過藝術活動而認識自然、認識社會、認識歷史、了解人生,它不同於科學的認識功能。藝術的教育功能是人們通過藝術活動,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而潛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態度、價值觀念等的深刻變化,它不同於道德教育。藝術的娛樂觀念是人們通過藝術活動而滿足審美需要,獲得精神享受和審美愉悅,它不同於生理快感。
至於藝術和美術他們本來是一體的在西方,"藝術"與"美術"都源於古羅馬的拉丁文「art」,原義是指相對於"自然造化"的"人工技藝",泛指各種用手工製作的藝術品以及音樂、文學、戲劇等,當時廣義的art甚至還包括制衣、栽培、拳術、醫術等方面的技藝。到了古希臘時期,藝術的概念仍是與技藝、技術等同的,但古希臘的繪畫與雕塑在公元前五世紀發展到成熟階段時,已基本確立了一套古典美的標准,為日後藝術涵義的演變埋下了伏筆。直到文藝復興時期,藝術逐漸與"美的"等同起來,18世紀中期,基於美的藝術概念體系方才正式建立,藝術成了審美的主要對象。今天,英語中的"art"一詞仍然既作"藝術"解,又作"美術"解,它既可以用來指音樂、舞蹈、文學、戲劇、電影等其它各種藝術門類,有時又專門用來要指稱包括繪畫、雕塑、工藝、建築在內的視覺藝術。在很多西方著作中我們甚至還會看到,作者所說的"art"其實僅僅就是指我們中國人所認為的美術的一部分:繪畫。而他們的"the fine arts"(我們直接譯作「美術」),也仍然是指詩歌、音樂、繪畫、雕塑、建築等。

『肆』 藝術概論 什麼是藝術

藝術可以是宏觀概念也可以是個體現象,通過捕捉與挖掘、感受與分析、整合與運用(形體的組合過程、生物的生命過程、故事的發展過程)通過感受(看、聽、嗅、觸碰)得到的形式展示出來的階段性結果。
表達形式:語言、聲音、文字、繪畫、眼神、呼吸、肢體等。

『伍』 藝術概括的名詞解釋

藝術概括是文學創造的基本原則之一,要求作家依據自己的體驗和認識對個別或特殊的事物加以獨特處理,在主體與客體統一的基礎上,創造出具有鮮明的個性和普遍性的藝術形象。

『陸』 什麼是藝術概論

藝術系學生學的一門課程,確實沒有什麼用,以至於學過到現在努力回想,居然回想不出任何內容來了。中國美術史,和外國美術史倒是還有一點記憶。

『柒』 列夫托爾斯泰《什麼是藝術》主要內容

《什麼是藝術》
(托爾斯泰)

何永祥--譯

美學上所有的「美」的定義歸納起來不外乎兩種基本觀點,第一種認為「美」是一種獨立存在的東西,是絕對「完善」的表現之一,而絕對「完善」是指觀念、精神、意志、上帝。第二種認為「美」是我們得到的某種不以個人利益為目的的快樂。接受第一種定義的有費希特、謝林、黑格爾、叔本華和研究哲理的法國人庫贊、如夫拉、拉維松等人,第二流的美學哲學家這里就不提了。現代大部分有教養的人也都贊同這種客觀而神秘的「美」的定義。這種理解很流行,特別是在老一輩人中間。第二種對「美」的理解認為「美」是我們得到的某種不以個人利益為目的的快樂,這種理解主要流行於英國美學家中間,但也為我們這個社會一半人所接受,主要是比較年輕的人。由此可見,「美」的定義只有兩種(此外不可能有別的結論),一種是客觀的、神秘的,它把「美」的概念同最高的完善,即同上帝融合為一,這是一種幻想的定義,沒有任何根據。另一種定義則相反,它是簡單明了的、主觀的,認為凡是討人喜歡的東西都是「美」,我不給「喜歡」一詞添加「沒有目的、沒有利益」等字樣,因為「喜歡」一詞本身就意味著不計較利益。
一方面,「美」被理解為某種神秘的、很崇高的,可惜並不明確的東西,因而它包含著哲學、宗教和生活本身。例如謝林和黑格爾的定義就是這樣,他們的德國繼承者和法國繼承者的定義也是這樣。另一方面,應當承認,按照康德和他的繼承者們的定義,「美」只不過是我們得到的一種特殊的、無私的快感。這樣「美」的概念雖然好像很清楚??可惜也不準確,因為它擴展到另一方面去了,即把由於飲食和接觸柔軟皮膚所得到的快感也包括在內,例如瞿渥和克拉利克等人就持這種看法。
的確,如果追溯一下「美」的學說在美學中的發展,那就可以看出,起初,即從美學初創時起,形而上學的「美」的定義佔有優勢。可是年代越近,那種實驗性的、在最近幾年來帶有生理學性質的定義就越加明顯,於是甚至出現了像維隆和塞利那種企圖完全避開「美」的概念的美學家。但這種美學家成就很少,大多數民眾和大多數藝術家與學者,仍堅持大多數美學著作對「美」所下的那種定義,即,或把「美」看成一種神秘的或形而上學的東西,或把「美」看成一種特殊的快樂。
那末,在我們這個社會和我們這個時代里,被人們用來給藝術下定義而頑強堅持的那種「美」的概念,實質上究竟是什麼呢。
從主觀方面來說,我們把使我們得到快樂的東西稱為「美」。從客觀方面來說,我們把外界存在的某種絕對完善的東西稱為「美」。但是我們之所以認識外界存在的絕對完善的東西,並且認為它們完善,只是因為我們從這些絕對完善的東西的顯現中得到某種快樂,所以,客觀定義只不過是主觀定義的另一種表示而已。實際上,這兩種對「美」的理解都可歸結為我們所獲得的某種快樂。換言之,凡是能使我們喜歡而又不引起我們慾望的東西,我們都認為它美。在這種情況下,藝術科學自然不會滿足於根據「美」來給藝術下定義,即根據使人喜歡的東西下定義,而應探求一個普遍的、適用於一切藝術作品的定義,以便根據這樣的定義來確定各種事物是否屬於藝術范圍。但是讀者在我前面援引的美學理論的摘要中可以看到,這樣的定義是沒有的。如果他能費心讀讀這些美學文集原著,那末,這就更加清楚了。想為絕對的「美」下定義的一切嘗試,認為「美」是對自然的模仿,是適宜,是各部分的協調,是對稱,是多樣化中的統一等等……所得到的不外乎是以下兩種結果,或者是什麼定義也沒有下,或者所下的定義只不過是指某種藝術作品的某些特點,而遠遠包括不了被所有的人當作藝術看待的一切東西。
「美」的客觀的定義是沒有的,現存的種種定義,無論是形而上學的定義或是實驗的定義,都可以歸結為主觀的定義,而且,說起來也真奇怪,都可以歸納為這樣的觀點,凡是表現「美」的,就是藝術,凡是使人喜歡而不引起慾望的,就是「美」。許多美學家覺得這樣的定義是不能令人滿意的,因此也是不穩固的。為了給這個定義尋找根據,他們問自己,一件東西何以會討人喜歡,於是他們把「美」的問題轉變為趣味問題,赫奇遜、伏爾泰、狄德羅等人就是這樣做的。但是讀者從美學史中或者從經驗中可以看出,一切想為趣味下定義的企圖都不可能得到任何結果,而且我們找不到理由,也不可能找到理由來解釋,為什麼一件東西這個人喜歡而另一個人卻不喜歡,反之亦然。因此,整個現存的美學並不在於可以向這種自命為「科學」的智力活動期待什麼,即不是要確定藝術或「美」。假定「美」是藝術的內容、性質和法則,或者確定趣味,假定趣味能解決藝術問題和藝術的價值問題的性質,然後根據這些法則而把與之相符的作品稱為藝術,把與之不相符的作品擯棄不理,而是要——承認某一類作品是好的,因為它們使我們感到愜意,——制定出一套藝術理論,把某一圈子裡的人所喜歡的一切作品容納進去。有這樣一個藝術規范,按照這個規范,我們這個圈子裡的人所喜歡的那些作品,菲狄阿斯、索福克利斯、荷馬、提香、拉斐爾、巴赫、貝多芬、但丁、莎士比亞、歌德等人的作品,被承認是藝術,美學的見解也應當概括所有這些作品。在美學文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關於藝術的價值和意義的見解,這些見解並不是以我們衡量某一事物的好壞的某些法則為根據,而是以這一事物是否符合於我們所制定的藝術規范為根據。最近我讀過福格爾特的一部很不錯的著作。在討論藝術作品的道德要求時,作者直率地提出,對藝術提出道德要求是不對的,為證明他的觀點,他舉例說,如果我們容許這種要求,那末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和歌德的《威廉,邁斯特爾》就不符合優秀作品的定義。但是這兩部作品既然都列入藝術的典範,那末,上述的要求就不對了。因此,必須為藝術找出一個也能適用於上述兩部作品的定義。福格爾特把「重要」Bedeutungsvolles??的要求當作藝術的基礎,用以代替道德的要求。
現有的一切美學體系都是根據這一意義組成的。人們並不給真正的藝術下定義,然後再看一部作品是否符合於這個定義,以確定什麼是藝術,什麼不是藝術,人們只是把由於某種原因而為某一特定圈子裡的人所喜歡的一系列作品認為是藝術,並想出一個能夠適用於所有這些作品的藝術的定義。不久以前我在一部很好的著作——謨特的《十九世紀藝術史》中見到了一個關於這種方法的極好的例證。在講到已被看作藝術典範的「拉斐爾前派」、「頹廢派」和「象徵派」時,作者不但不批判這種傾向,卻反而竭力放寬自己的尺度,來容納「拉斐爾前派」、「頹廢派」和「象徵派」。在他看來,這些派別是反對自然主義的極端性的合理反應。藝術中無論發生怎樣的神志錯亂,只要這種神志錯亂一旦被我們這個社會的上層階級所接受,??就立刻會有人編出一套理論來,為這種神志錯亂加以辯解,並使它合法化,彷彿歷史上任何一個時代里,那過後就被遺忘、並未留下絲毫痕跡的虛偽、丑惡和荒謬的藝術都能被某些特殊圈子裡的人們所接受和贊許似的。至於藝術的荒謬和丑惡可以到達什麼程度——特別是當這種藝術被認為毫無缺點的時候,例如在現在,只要看看現在我們這個圈子裡有些什麼藝術活動就行了。
因此,美學中所闡述的、模糊地為一般人所信奉的那種以「美」為依據的藝術理論,只不過是把我們——某個圈子裡的人們——在過去和現在所喜歡的東西認為是好的罷了。
要為人類的某種活動下定義,就必須了解這一活動的意義和作用。要了解人類某種活動的意義和作用,首先就須根據這一活動的產生原因及其後果來考察活動本身,而不能單單根據它所給我們的快樂。
如果我們認為某一活動的目的只在於給我們快樂,因而只根據這種快樂來為這項活動下定義,那末,這樣的定義顯然是不正確的。給藝術下定義的情況也正是這樣。……
正如那樣認為食物的目的和用途是給人快樂的人們不可能認識飲食的真正意義一樣,那些認為藝術的目的是享受的人們也不可能認識藝術的意義和用途,因為他們把享受的這一不正確的、特殊的目的加諸於藝術活動,其實藝術活動的意義是在它和其它生活現象的關繫上。只有當人們不再認為吃東西的目的是為了享受時,他們才會明白,飲食的意義在於滋養身體。就藝術來說也是這樣。只有當人們不再認為藝術的目的是「美」,即享受時,他們才會懂得藝術的意義。把「美」或者說從藝術得來的某種快樂,看作藝術的目的,這不但無助於我們判定藝術是什麼,反而把問題引入一個和藝術截然不同的領域——即引入形而上學的、心理學的、生理學的、甚至歷史學的探討。為什麼某些人喜歡這一作品,而不喜歡那一作品,為什麼另一些人喜歡那一作品等等,因而使得給藝術下定義成為不可能。正像討論一個人為什麼喜歡吃梨而另一個人喜歡吃肉決無助於判定營養的本質是什麼一樣。討論藝術中的趣味問題,關於藝術的討論不知不覺地歸結到趣味問題上,不但無助於我們弄清楚被我們稱之為藝術的這一人類的特殊活動究竟是什麼,反而會使我們根本弄不清楚這個問題。
藝術使得千百萬人為它付出勞動、犧牲生命,甚至喪失道德,藝術究竟是什麼?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從現有的各種美學理論中找到了一些答案。這些答案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藝術的目的是「美」,而「美」是通過我們從它身上得到的快樂而被認識的,藝術享受是一樁好的、重要的事。換言之,享受之所以好,就因為它是享受。因此,被認為是藝術的定義,其實並不是藝術的定義,只不過是用來替人們為這想像中的藝術所遭受的犧牲作辯解的一種手段。同時也是替現存藝術中那種自私的享受和不道德的行為作辯解的一種手段。所以,說起來也真奇怪,雖然論述藝術的書堆積如山,但藝術的正確定義迄今仍未決定下來。原因就在於藝術的概念是以「美」的概念作為基礎的。
如果把那影響整個問題的「美」的概念撇開不管,那末藝術究竟是什麼呢?下面是最近的幾種最易理解的、不以「美」的概念為根據的藝術定義,藝術是一種在動物界就有的活動,它是從性慾和對游戲的嗜好產生的(席勒、達爾文、斯賓塞);這種活動伴有神經系統的愉快的刺激(格朗特,阿倫),這是一種生理的、進化的定義。還有一種定義是,藝術是通過人類能感受的線條、色彩、姿勢、聲音、話語、情緒而作的外部的表現(維隆)。這是實驗的定義。塞利的最新定義認為,藝術是「某種永恆存在的物象或一時發生的動作所產生的結果,這一物象或動作不但給產生者以興奮的快樂,而且還能給一定數量的觀眾以愉快的感覺,而與當時所得的個人利益完全無關。」
雖然這些定義與那些以「美」的概念為根據的形而上學的定義相比有其優越處,但它們仍然很不精確。第一種定義——生理的、進化的定義之所以不精確,是因為它所談的並不是構成藝術本質的活動本身,而是藝術的起源。那種根據對人的身體產生生理影響而下的定義之所以也不精確,是因為在這個定義里可以包括人類的許多其它活動,情況同新美學理論中碰到的一樣,它們主張縫制美麗的衣服,製造芬芳撲鼻的香水,甚至烹調都算作藝術。實驗的定義認為藝術就是情緒的表達,這種看法之所以不精確,是因為一個人可以靠線條、色彩、聲音、言詞來表達自己的情緒,但他的這種表達可能並不對其他人起什麼作用,這時候這種表達就不是藝術。
第三種定義,塞利所提出的,之所以也不精確,是因為「給產生者以快樂,並給觀眾或聽眾以愉快感覺,但無利可圖的那些物象所產生的結果」,也可以包括表演戲法、體操以及其它不能算作藝術的活動;反之,許多可以使人感到不快的物象,例如詩中所描寫的或舞台上所表演的陰沉和殘酷的場面,卻無疑是藝術。
所有這些定義之所以都不精確,是因為它們也都像形而上學的定義一樣,認為藝術的目的就是從藝術得來的快樂,而不是藝術在個人和人類生活中的效用。
要想精確地給藝術下個定義,首先就不要再把藝術看作享受的工具,而把它看作人類生活的條件之一。如果這樣看待藝術,我們就不能不認為藝術是人們相互交際的手段之一。每一部藝術作品都能使接受的人和曾經或正在創造藝術的人之間發生某種聯系。而且也使接受者和所有那些與他同時在接受、在他以前接受過或在他以後將要接受同一藝術印象的人們之間發生某種聯系。
語言傳達人們的思想和經驗,是使人們結為一體的手段,藝術的作用也正是這樣。不過藝術的這種交際手段和語言有所不同,語言被人們用來傳達自己的思想,而藝術被人們用來傳達自己的感情。
藝術活動所賴以進行的基礎是,一個人用聽覺或視覺接受他人表達感情時,能夠體驗到那感情表達者所體驗過的同樣的感情。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一個人笑了,聽到這笑聲的另一個人也高興起來;一個人哭了,聽到這哭聲的人也難過起來;一個人生氣了,另一個見他生氣,自己也激動起來。一個人用自己的動作、話音來表達蓬勃的朝氣、果敢的精神,或相反地,用動作和話音來表達憂傷或平靜的心情,這種心情就傳達給別人。一個人受苦,當他用呻吟或痙攣來表達自己的痛苦時這種痛苦就傳達給別人。一個人表達出自己對某些事物、某些人或某些現象的喜愛、崇拜、恐怖和尊敬時,其它人受到感染,也會對該事物、該人或該現象感到喜愛、崇拜、恐怖或尊敬。
藝術活動就是建立在人們能夠受別人感性的感染這一基礎之上的。
如果一個人在體驗某種感情時直接用自己的神態或發出的聲音感染另一個人或另一些人,在自己想打哈欠時引得別人也打哈欠,在自己不禁為某一事情而笑或哭時引得別人也笑起來或哭起來,或是在自己受苦時使別人也感到痛苦,這還不能算是藝術。
藝術開始於一個人為了要把自己體驗過的感情傳達給別人,於是在自己心裡重新喚起這種感情,並用某種外在的標志表達出來。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方說有個遇見狼而受到驚嚇的男孩把遇狼經過敘述出來,以便在別人身上引起他所體驗過的那種感情,於是他描寫自己的經過,他在遇狼之前的情況、所處的環境、森林、他的輕松愉快的心情,然後描寫狼的形象、狼的動作、他與狼之間的距離等等。所有這一切——如果男孩子敘述時重新體驗到他所體驗過的感情,並以此感染了聽眾,使聽眾也體驗到男孩所體驗過的一切——這就是藝術。如果男孩子從未看見過狼,但時常怕狼,他想在別人心裡引起他的那種恐懼感,於是捏造出他遇到了狼,而且講述得那樣生動,以致在聽眾心裡也引起了男孩想像中遇狼時所體驗的那種感情,那末,這也是藝術。如果一個人在現實中或想像中體驗到受苦的可怕或享樂的甘美,他把這些感情在畫布上或大理石上表現出來,使別人為這些感情所感染,那末,這也是藝術。如果一個人體驗到或者想像出愉快、歡樂、憂郁、失望、爽朗、灰心等感情,以及這種種感情的相互轉換,他用聲音把這些感情表現出來,使聽眾為這些感情所感染,也象他一樣體驗到這些感情,那末,這同樣是藝術。
各種各樣的感情——非常強烈的或非常微弱的,很有意義的或者微不足道的、非常壞的或者非常好的,只要他們感染讀者、觀眾、聽眾,就都是藝術的對象。戲劇中所表達的奮不顧身、以及順從於命運或上帝等等感情,或者小說中所描寫的情人的狂喜的感情,或者圖畫中所描繪的淫盪的感情,或者音樂中以庄嚴的進行曲所表達的爽朗的感情,或者舞蹈所引起的愉快的感情,或者可笑的逸事所引起的幽默的感情,或者描寫晚景的風景畫或催眠曲所傳達的寧靜的感情——這一切都是藝術。
只要作者所體驗過的感情能感染觀眾或聽眾,這就是藝術。
在自己心裡喚起曾經體驗過的感情,而在喚起這種感情之後,用動作、線條、色彩、聲音以及語言所表達的形象把這種感情傳達出來,使別人也能體驗到同樣感情,——這就是藝術活動。藝術是這樣的一種人類活動,一個人用某種外在的標志有意識地把自己體驗過的感情傳達給別人,而別人能被這些感情所感染,也體驗到這些感情。
藝術並不像形而上學者所說的那樣是某種神秘的觀念、美或上帝的表現,並不像生理美學者所說的那樣是人們藉以消耗過剩精力的游戲,並不是情緒通過外在標志的表達,並不是愜意事物所產生的結果,最重要的——並不是享樂,而是生活中以及個人和全人類向幸福邁進的進程中所必不可少的一種交際的手段,它用同樣的感情把人們結成一體。
由於人能理解用語言表達的思想,因此任何人都能夠知道全人類在思想領域內為他所做的一切,能夠在現在借著理解別人思想的能力而參與別人的活動,而且能夠借著這種能力把從別人那裡得來的和自己心裡產生的思想傳達給同輩和後輩;同樣,由於人能通過藝術而為別人的感情所感染,因此他就能夠體會到人類在他以前在感情的領域內所體驗過的一切,能夠體會同輩正在體驗的感情和幾千年前別人所體驗過的感情,並能把自己的感情傳達給別人。
如果人們並不能理解前人心裡有過的、用語言表達出來的一切思想,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傳達給別人,那末人們就好似禽獸或卡斯貝霍塞了①。
如果人們沒有另一種能力——受藝術感染的能力、那末他們大概還會更加野蠻、而主要是,還會更加散漫,更加充滿敵意。
因此,藝術活動是一項很重要的活動,像語言活動一樣重要,一樣普遍。
語言不僅通過佈道、演講和書籍來影響我們,而且還通過我們用以互相傳達思想和經驗的一切語言來影響我們;藝術也是一樣,廣義的藝術滲透了我們的整個生活,而我們只把這一藝術的某些表現稱為藝術——狹義的藝術。
我們習慣於把「藝術」一詞只理解為我們在劇院里、音樂會上和展覽會上所聽到和看到的東西,以及建築、雕塑、詩歌、小說……所有這些只不過是我們在生活中用以進行交際的那種藝術的很小一部分。人類的整個生活充滿了各種各種的藝術作品——從搖籃曲、笑話、怪相、住宅裝飾、服裝和器皿直到教堂的禮拜、凱旋的行列。所有這些都是藝術活動。因此我們所謂的狹義的藝術,並不是指人類傳達感情的整個活動,而只是指由於某種緣故而被我們從這整個活動中分離出來並賦予特殊意義的那一部分。
人們向來都特別注意可以表達出從人們的宗教意識所流露的感情的那一部分活動,並把整個藝術的這一小部分活動稱為真正的藝術。
古代的人——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就是這樣認識藝術的。希伯來的先知和古代的基督教徒也是這樣認識藝術的,回教徒在過去和現在也都是這樣理解藝術的,現在的宗教人士也是這樣理解藝術的。
人類的幾位導師,如柏拉圖,在他所著的《理想國》里、最初的一些基督教徒、嚴正的回教徒,以及佛教徒等,往往還否認任何藝術。
現代的觀點認為,任何一種藝術只要能給人以快樂,就是好藝術,而以相反觀點來認識藝術的人,在過去和現在都認為,藝術和語言不同,語言可以不聽,而藝術卻能使人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染,其危險性是非常之大。如把一切藝術都取消,人類所受的損失也遠比容許任何一種藝術存在要小。
這些否定一切藝術的人顯然是錯誤的,因為他們否定了一種不可否定的東西——必不可少的交際手段之一,人類沒有它就不能生活。然而我們歐洲這個文明社會、這個圈子和這個時代的人們容許一切藝術,只要它們為美服務,換言之,只要它們給人們以快樂就行。他們這樣做也同樣是錯誤的。
從前,人們擔心藝術作品中偶然會有一些使人腐化的東西,就索性禁止一切作品。可是現在人們只因為怕失去藝術給予人們的某種快樂,就袒護一切藝術。我認為後一種錯誤比前一種錯誤嚴重得多,危險也大得多。

①卡斯貝霍塞即「紐綸堡的棄兒」??是1828 年5 月23 日在紐倫堡市場上被人發現的,看起來好像有十六歲光景。他很少講話,幾乎連平常的事物都全然不知。後來他告訴人們,他是被幽禁在地下室里長大的,只有一個人去看他,但他看到這個人的次數也不多。——譯自謨德的英譯本注。

列夫托爾斯泰一般指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
19世紀中期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世襲伯爵,曾參加克里米亞戰爭。返回雅斯納·亞波利亞納的農庄後致力於農民教育。1862年結婚後,創作了俄羅斯文學史上的巨著《戰爭與和平》(1859~1869)、《安娜·卡列尼娜》(1875~1877)。1879年經歷了一次信仰危機後信奉和平主義,主張以勿抗惡的方式對社會進行改革。並否定自己以前的作品。因執著於自己的信念使家庭關系惡化,死於出奔途中。其作品多達45卷。名著還有長篇小說《復活》(1899)、戲劇《黑暗的勢力》(1886)和若干短篇小說和評論 。
他的文學傳統不僅通過高爾基而為蘇聯作家所批判地繼承和發展,在世界文學中也有其巨大影響。在文學創作和社會活動中,他提出了「托爾斯泰主義」,對很多政治運動有著深刻影響。

『捌』 藝術是什麼用一句話來概括

是創意的體現,思想靈魂的長華.

『玖』 什麼是藝術

藝術可以從哲學與科學來定義:「哲學」就是挑起爭論的,「科學」就是能終止爭論的。"藝術"就是哲學與科學的抽象實體。

藝術是「藝」的含義之一。「藝」原是才藝和技術的統稱,詞義很廣,後慢慢加入各種優質思想而衍生出一種對美,思想,境界的術語。原有的含義更貼近「技藝」一詞。

藝術是用形象來反映現實但比現實有典型性的社會意識形態,包括繪畫、雕刻、建築、音樂、詩歌(文學)、舞蹈、戲劇、電影、電子游戲(第九藝術)等。

藝術有時被稱為精緻藝術或美術(英語:Fine Arts)指憑借技巧、意願、想像力、經驗等綜合人為因素的融合與平衡以創作隱含美學的器物、環境、影像、動作或聲音的表達模式,以指和他人分享美的或有深意的情感與意識的人類用以表達既有感知的且將個人或群體體驗沉澱與展現的過程。

(9)什麼是藝術概括擴展閱讀:

藝術傳統上包括以下種類:文學藝術(包括詩歌,戲劇,小說等等)、視覺藝術(繪畫,素描,雕塑等)、圖文設計、造型藝術(如雕塑,造型),裝飾藝術(如馬賽克等),表演藝術(戲劇,舞蹈,音樂,相聲)。

在中文的描述中,藝術與美術常常劃上等號,在台灣教育界也常常出現爭議,時常造成相關藝術類目學生的困惑。

一般說來,藝術是廣義和廣泛的概念,美術是狹義的,僅是藝術的表達形式之一。「繪畫」、「雕塑」、「建築」、「文學」、「音樂」、「戲劇」、「舞蹈」、「電影」等都為藝術分類范疇。

關於藝術與美術的中英譯名也常常出現爭議,一般來說藝術由英文的Art代表,純美術則以Fine Art來代表。

『拾』 結合文學作品說明什麼叫藝術概括

藝術概括的基本解釋:

文藝創作中將生活現象提煉為藝術形象的基本方法。作家、藝術家根據創作意圖,對素材加以選擇、集中、提煉和加工,以求所描寫的人和事具有典型意義。藝術概括要求作家依據自己的體驗和認識,對個別或特殊的事物加以獨特處理,在主體與客體相統一的基礎上,創造出既具有鮮明的獨特個性,又具有普遍性的藝術形象。其特點是:以社會生活中的個別性、偶然性去表現普遍性、必然性。

藝術概括的一般規律:①實現「個別」與「一般」的統一。②始終體現為主體意識對客體對象的能動性介入和把握。

藝術概括的具體方法有:①「雜取種種人,合成一個」。②以一個生活原型為主,同時吸收其它生活素材。

舉例:魯迅小說真實地再現了現實生活,塑造了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將生活現象提煉為藝術形象,是經典的藝術概括, 充分體現了現實主義特徵。

作品為我們塑造了阿Q、孔乙已這些鮮明、獨特的藝術典型。在未庄、魯鎮這種生活環境里,正是半殖民地社會中國農村的縮影,階段關系錯綜復雜,階級矛盾和階級壓迫極為突出。盤踞在未庄的趙、錢兩家地主及爪牙地保是剝削者、吃人者。阿Q、王胡和吳媽是被剝削者,他們之間形成尖銳的階級對立。正是在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中,寫出了阿Q的落後和不覺悟,他蒙受種種壓榨和欺凌,又無力反抗,只好用精神勝利法自寬自解,於是漸漸形成阿Q性格。孔乙已也是在封建教育制度的殘害下形成了他窮酸、迂腐的性格。阿Q、孔乙已等是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具有藝術的概括力和歷史的真實性,因此具有深廣的社會意義。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藝術概括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7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29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2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06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5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1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79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42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29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3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5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6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7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6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7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19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