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古典藝術的核心內容包括哪些領域,請介紹一下
中國古典藝術核心內容的領域應該包括中國古典繪畫(壁畫,雕塑,國畫,書法,篆刻),中國古典音樂,中國古典文學(包括小說,戲劇,詩歌),中國古典舞蹈(宮廷與民間樂舞),中國古典園林與建築,中國古典工藝美術(包括陶瓷,織綉印染,奇奇,玉器與金屬工藝,傢具及其他)。
Ps:儒家文化對中國古典藝術的影響:
儒家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之主導成分,對中國古典藝術有重大的影響。以戲劇為例:中國儒家文化對戲曲的影響是廣泛而深刻的。儒家文化所體現出的倫理精神及由其形成的」重實際,黜玄想」的」史官文化」,導致了古典戲曲與歷史的緊緊」纏繞」,使歷史故事和傳說成為戲曲重要題材來源。儒家」從心所欲不逾矩」的理想人格所張揚的循禮守制、貴賤不逾而又以睦相守的程式化生活賦予戲曲以程式之美。受儒家文化影響至深的失意文人對戲曲活動的參與,使戲曲在總體格局上不越出封建主義藝術范圍,但又很大程度上與封建主體文化迥然異趣。其他的說明可參考:http://www.chinaopera.net/html/2006-11/711.html。
Ps:宗教(佛教)對中國古典藝術的影響
佛教還為中國古典藝術帶來了新的意境,新的文體,新的命意遣詞方法。數千卷由梵文翻譯過來的經典本身就是偉大富麗的文學作品。馬鳴的《佛所行贊》帶來了長篇敘事詩的典範;《法華》、《維摩》、《百喻》諸經鼓舞了晉唐小說的創作;般若和禪宗思想影響了陶淵明、王維、白居易、蘇軾的詩歌。變文、俗講和禪師的語錄體都和中國俗文學有著很深的關系。佛經中的動人故事常常成為藝術家們繪畫的題材,曹不興、顧愷之、張僧繇、展子虔、閻立本、吳道子等歷代名畫家皆以擅長佛畫而傳世。中國畫學中由王維一派的文人畫而發展到宋元以後盛行的寫意畫,則與禪宗思想有關。由此可見佛教對繪畫藝術所起的作用。至於音樂方面,公元三世紀,中國已有梵唄的流行。唐代音樂又吸收了天竺樂、龜茲樂、安國樂等來自佛教國家的音樂,唐代音樂至今還有少部分保存在某些佛教寺廟中。更詳細的參考: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406073100056.html
Ps:平衡的思想
個人認為,您所指的平衡是中國古代所謂和諧的人本思想。中國古代儒家、道家等學派都有豐富的和諧思想。包括3類;即人與自然的平衡與和諧,人與人的平衡與和諧,古代人心與身的平衡與和諧。
在人與自然的關繫上,主張天人合一,肯定人與自然界的統一,強調人類應當認識自然,尊重自然,保護自然,而不能破壞自然,反對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反對片面地利用自然與征服自然。道家創始人老子提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強調人要以尊重自然規律為最高准則,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為人生行為的基本依歸。道家的另一代表人物莊子也強調人必須遵循自然規律,順應自然,與自然和諧,達到「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莊子·齊物論》)儒家對天人合一觀念進行了許多闡發。孔子主張以「仁」待人,也以「仁」待物,即所謂「推己及人」,「成物成己」。《中庸》說:「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這都是在強調天、地、人的和諧發展。孟子提出:「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孟子·盡心上》)他所追求的是通過「盡心知性知天」的途徑,達到「上下與天地同流」的境界。他還提出「親親」、「仁民」、「愛物」等主張,也就是要擴展「愛」,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愛精神擴展到宇宙萬物。宋代張載在《正蒙》中首先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並提出了「民吾同胞,的吾與也」的命題,意即人類是我的同胞,天地萬物是我的朋友,天與人、萬物與人類本質上是一致的。中國古代哲人根據天人合一的觀念,要求以和善、友愛的態度對待自然萬物,善待鳥、獸、草、木,提出了豐富的保護自然資源的思想。孔子提出「釣而不綱,弋不射宿」(《論語·述而》),主張只用魚竿釣魚,不用大掛網攔河捕魚,並反對射獵夜宿之鳥。很顯然,他反對人類的濫捕濫獵,破壞生態平衡的。史書上記載的「網開三面」、「里革斷罟」等典故也體現了古人善待自然萬物的生態倫理思想。
在人與人的關繫上,提倡寬和處世,協調人際關系,創造「人和」的人際環境,追求以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為主題的大同社會。人所共知,儒家倫理對中國古代社會的影響最大。孔子所提出的理想人格是善於以寬厚處世,協和人我,從而創造和諧的人際環境。他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又說:「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其意是說,保持和諧而不結黨營私,行為莊重而不與他人爭執,善於團結別人而不搞小團體,才稱得上君子。在這里,孔子區別了「和」與「同」兩個概念,「和」是多樣性的統一,「同」是一味地附和乃至結黨營私。孔子還明確主張,君子應取前者而棄後者。可見,能夠寬厚待人,與人和諧相處,是君子人格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孟子也認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他還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還提出了仁、義、禮、恭、寬、信、敏、惠、智、勇、忠、恕、孝等一系列旨在實現「人和」,實現社會和諧的道德原則,提出了建設大同社會的遠景理想。正如《禮記·禮運》所雲:「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用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主張無為而治的道家最反對社會沖突,最希望實現社會的和諧。《老子》給人們描繪了一個人與人之間「無欲」、「無為」、「無爭」,彼此和諧相處,寬大為懷,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的理想社會。老子提出:「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以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老子》第77章)老子提出的「無欲」、「無為」、「無爭」,「去甚,去奢,去泰」, 「知止」、「知足」等主張,無非是要人們效法天道,「有餘以奉天下」,實現相對均衡。古人所設計的大同社會理想,帶有烏托邦的性質,但它作為一種崇高的目標和理想境界,始終引導著中華民族的志士仁人追求以人際和諧為基本特徵的社會發展目標。
在心與身的關繫上,主張人之身心和諧,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態,正確處理理與欲的關系。儒家肯定人們對物質利益的正當追求,肯定人的正當欲求。孔子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論語·里仁》)「富而可求,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論語·述而》)但他又強調「欲而不貪」(《論語·堯日》),反對放縱慾念。他說:「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已衰,戒之在得。」(《論語·季而》也就是說,人們在追求情慾上,在喜怒哀樂上,在追求物質利益上,要掌握中和的原則,要保持平衡謙和的心態。不能貪得無厭,不能把物質利益作為人生的全部追求,更不能見利忘義。這種把對生命價值的關懷與對道義價值的弘揚有機結合起來的人生觀是值得肯定的。道家創始人老子也主張人之形體與精神的合一,他說:「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老子》第10章)「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老子》第56章)這是說,具有和諧的人格,就能「消除個我的固蔽,化除一切的封閉隔閡,超越於世俗偏狹的人倫關系局限,以開豁的心胸與無所偏的心境去看待一切人物」(陳鼓應:《老子注釋及評介》,中華書局1984年,第283頁)。
就答這些了,本人美史專業,建議如果你寫論文的話,從這些材料中借鑒和延伸。
㈡ 中國傳統藝術的核心語言是什麼
中國傳統文化基本精神諸說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從實質上看,就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論者有諸多看法。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長期發展的思想基礎,可以叫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發展過程中的精微的內在動力,即是指導民族文化不斷前進的基本思想。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華民族在精神形態上的基本特點。因此,(1)鋼健有為;(2)和與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協調。"這些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張岱年:《論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國文化研究集刊》第1輯,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中國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結於《周易大傳》的兩句名言之中,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庸"觀念,雖然在過去廣泛流傳,但是實際上不能起推動文化發展的作用。所以,"不能把'中庸'看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張岱年:《文化傳統與民族精神》,《學術月刊》1986年第12期。)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還表現為以德育代替宗教的優良傳統。(張岱年:《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載《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論集,東方出版社出版)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之根本精神為融和與自由"。(許思園:《論中國文化二題》,《中國文化研究集刊》第1輯,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
有的學者認為,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為基礎的、以家族為本位的、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等級倫理綱常,是貫穿於中國古代的社會生產活動和生產力、社會生產關系、社會制度、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式這五個層面的主要線索、本質和核心,"這就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楊憲邦:《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再評價》,載張立文等主編:《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的民族精神大致上可以概括為四個相互聯系的方面:(1)理性精神。集中表現為:具有悠久的無神論傳統,充分肯定人與自然的統一和個體與社會的統一,主張個體的感情、慾望的滿足與社會的理性要求相一致。總的來看,否定對超自然的上帝、救世主的宗教崇拜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強烈主張人與自然、個體與社會的和諧統一,反對兩者的分裂對抗,這就是中國民族的理性精神的根本。(2)自由精神。這首先表現為人民反抗剝削階級統治的精神。同時,在反對外來民族壓迫的斗爭中,統治階級中某些階層、集團和人物,也積極參加這種斗爭。說明在中國統治階級思想文化傳統中,同樣有著"酷愛自由"的積極方面。(3)求實精神。先秦儒家主張"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知人論世,反對生而知之;法家反對"前識",注重"參驗",強調實行,推崇事功;道家主張"知人"、"自知"、"析萬物之理"。這些都是求實精神的表。(4)應變精神。(見劉綱紀:《略論中國民族精神》,《武漢大學學報》1985年第1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為"尊祖宗、重人倫、崇道德、尚禮儀"。(見司馬雲傑:《文化社會學》,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外,中國傳統文化還具有發展的觀點、自強不息和好學不倦的精神。(見丁守和:《中國傳統文化試掄》,《求索》1987年第四期。)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是人文主義。這種人文主義表現為:不把人從人際關系中孤立出來,也不把人同自然對立起來;不追求純自然的知識體系;在價值論上是反功利主義的;致意於做人。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給我們民族和國家增添了光輝,也設置了障礙;它向世界傳播了智慧之光,也造成了中外溝通的種種隔膜;它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也是一個不小的文化包袱。(見龐朴:《中國文化的人文精神》,《光明日報》1986年1月6日。)
㈢ 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內涵和核心是什麼
我覺得你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核心理念就是,你必須保持孝順,因為我覺得孝順源遠流長,中國文化上下5000年的文明中。我覺得孝順是位居榜首的,因為我覺得一個對於自己父母好的人,尊重父母的人,懂得孝順父母的人,他才會在社會上有所作為,百善孝為先,我覺得一個善良的人,他首先要是要非常孝敬自己的父母,因為中國古代孝順父母的。他都是非常具有作為的,所以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中,孝順是至關重要的。
㈣ 中國傳統藝術感性直覺的審美思維方式,以什麼為核心
1.如何理解中國傳統藝術精神?
答:中國傳統藝術深深植根於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豐厚土壤之中,體現出中華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審美意識。中國傳統藝術精神十分豐富,可大致將其概括為:道、氣、心、舞、悟、和等六個方面。
(1)道——中國傳統藝術的精神性
「天人合一」決定了中國古代哲學的基本精神是追求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天人合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范疇,它不僅是一種人與自然關系的學說,而且也是一種關於人生理想, 人生價值的學說。 「天人合一」強調人性即天道,道德原則和自然規律是一致的,人生的最高理想應當是天人協調,包括人與萬物的一體性,還包括人與人的一體性。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最根本的區別之一,就在於前者強調「天人合一」,後者強調「主客分立」。「道」體現了天、人的統一,也就是「天人合一」。
(2)氣——中國傳統藝術的生命性。
物質的氣被精神化、生命化,這可以說是中國「氣論」的本質特徵。「氣」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但中醫講「氣」,氣功講「氣」,戲曲表演講「氣」,繪畫書法也要首先運「氣」。中國傳統美學用「氣」來說明美的本原,提倡藝術描寫和表現宇宙天地萬事萬物生生不息、元氣流動的韻律與和諧。中國美學十分重視養氣,主張藝術家要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與學識水平,「氣」是對藝術家生理心理因素與創造能力的總概括;又要求將藝術家主觀之「氣」與客觀宇宙之「氣」結合起來,使得「氣」成為藝術作品內在精神與藝術生命的標志。 「氣韻生動」成為中國畫創作的總原則,深刻地反映了中國古典美學的基本特色。
(3)心——中國傳統藝術的審美性。
中國傳統美學和中國傳統藝術,一開始就十分重視人的主體性,認為藝為心之表、心為物之君,主張心樂一元、心物一元。因此,中國古典美學和中國傳統藝術,一貫強調審美主客體的相融合一,認為文學藝術之美在於情與景的交融合一、心與物的交融合一、人與自然的交融合一。
(4)舞——中國傳統藝術的音樂智慧。
遠古的中華大地上,原始的圖騰歌舞與狂熱的巫術儀式曾經形成過龍飛鳳舞的壯觀場面。在中國古代藝術中,詩、樂、舞最初是三位一體的,只是到後來才逐漸發生了分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不同藝術門類。具有強烈生命力的「樂舞」精神,並沒有消失,後來逐漸滲透與融會到中國各個藝術門類中,體現出飛舞生動的形態和風貌。
(5)悟——中國傳統藝術的直覺思維。
重直覺是中國傳統思維方式的重要特點之一。而這種傳統思維方式,對中國的傳統藝術思維和審美思維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尤其是形成了以「悟」為核心的感性直覺的審美思維方式。「悟」,作為中國美學與藝術學的重要范疇之一,在中國傳統藝術創造與藝術鑒賞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並且衍生出「頓悟」、「妙悟」等一系列相關范疇。真正的藝術家必須具有「悟性」。藝術家與藝術匠人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前者是以道馭技,而後者是有技無道。
(6)和——中國傳統藝術的辯證思維。
「和」指事物的多樣統一或對立統一,是矛盾各方統一的實現。對立統一思想成為中國古代哲學具有特色的樸素辯證思維觀,並對中國傳統美學和藝術學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中國傳統美學與藝術學的許多經典語匯都是以對立統一的形式出現,如「剛柔」、「虛實」、「動靜」、「形神」、「文質」、「情理」、「情景」、「意象」、「意境」等,其中,偏於精神性的一面,更多地在矛盾統一中處於主導地位,如「形神」中的「神」,「情景」中的「情」,「意象」中的「意」等。正是這種閃爍著中華民族理性智慧光芒的辯證思維,對中國傳統藝術和美學思想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並且形成了中國傳統藝術和美學思想中極富有民族特色的辯證和諧觀——「和」。
2、什麼是藝術意蘊?
答:藝術意蘊,是指深藏在藝術作品中內在的含義或意味,常常具有多義性、模糊性和朦朧性,體現為一種哲理、詩情或神韻,經常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需要欣賞者反復領會、細心感悟,用全部心靈去探究和領悟,它也是文藝作品具有不配藝術魅力的根本原因。
第一,藝術意蘊從一定意義上講,就是藝術作品蘊藏的文化含義和人文精神。
第二,藝術意蘊就是指藝術作品應當在有限中體現出無限,在偶然中蘊藏著必然,在個別中包含著普遍。優秀的藝術作品,總是通過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來傳達出深刻的人生哲理或思想內涵。
第三,藝術作品中的這種深層意蘊,有時由於具有多義性和模糊性,不但欣賞者意見紛紜、眾說不一,有時甚至藝術家自己也說不明白。
第四,藝術作品中的這種意蘊,並不完全是由藝術形象體現出來的主題思想。比起藝術作品的主題思想來,藝術意蘊是一種更加形而上的東西,它是一種哲理或詩情,常常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只有通過對整個作品的領悟和體味才能把握內在的意蘊。
第五,作為第三個層次的藝術意蘊,不
㈤ 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對嗎為什麼什麼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
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各種文化思想、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中華傳統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為本體、以儒家、莊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為主體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諧包容的實體系
中華傳統文化首先應該包括思想、文字、語言,之後是六藝,也就是:禮、樂、射、御、書、數,再後是生活富足之後衍生出來的書法、音樂、武術、曲藝、棋類、節日、民俗等。傳統文化是我們生活中息息相關的,融入我們生活的,我們享受它而不自知的東西
個人覺得書法不是核心的.
曾國藩的話話說得簡明一些,那就是:「三綱」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精神,其他的理念都從屬於這個「綱」(用偉人的話說「其餘都是目」)。凡是超越或者違背這個「綱」的都為「天理王法」所不容,必欲除之而後快。盡管綱常中也有一些「人情味」的因素,但是那主要是起著維護社會特別是官場正常運轉的「潤滑劑」作用。作為維護封建社會「家天下」和等級制度的「指導思想」,它根本不可能蘊含自由、平等的現代理念,更不具備當代中國最需要的民主思想和科學精神。一個以「秦政」為代表的封建政治,一個以孔學為代表的封建禮教,就像一硬一軟的兩把「刀子」,戕害了中國兩千多年,使中國封建社會處於平面循環、長期停滯的狀態,正如黑格爾指出的那樣:「中國的歷史從本質上看是沒有歷史的;它只是君主覆滅的一再重復而已。任何進步都不可能從中產生。」所以從整體上講,「三綱」作為華夏農耕文明的意識形態已經屬於「博物館政治思想」了,一切想讓它喬裝打扮起死回生的想法和做法(例如倡導「尊孔」、「讀經」之類)都是愚蠢的,也是徒勞的
㈥ 傳統藝術的核心是雕塑嗎
藝術不存在一個具體的核心,雕塑只是其中一種表達方式,就跟其餘的方式,繪畫、音樂等一樣。
㈦ 傳統藝術的核心是什麼延伸出來的藝術形式還有哪些你比較喜歡哪種傳統藝術的
摘要 親,藝術不存在一個具體的核心。延伸出來的藝術形式還有中國古典藝術核心內容的領域應該包括中國古典繪畫(壁畫,雕塑,國畫,書法,篆刻),中國古典文學(包括小說,戲劇,詩歌)。小編個人比較喜歡古典音樂哦
㈧ 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何在為什麼
核心就是文字的使用。 中國文化和文明能夠生存下來不斷代是因為,中國人的聰明智慧保存了中國的文化連綿不斷發揚光大。
這就是世界上只有中國人,使用了能夠輕便的,把文字信息隨意攜帶的工具——竹簡。
首先,竹簡的存儲比石頭和泥土的存儲方便。
其次,重量輕,容易攜帶。
再則,就是可以折疊,信息存儲空間大。
還有就是可以長期保存,用的時候可以隨時展開閱讀使用。
以上優點使中國文化能夠在戰亂年代隨身攜帶,就算背井離鄉也可以有人傳承。
而使用石頭和泥土,作為承載文化信息工具的人,就沒有那麼方便了,戰亂到了被迫背井離鄉無法攜帶,經過幾代異地生活,原來的使用的文字已經不認識了,文已經看不明白了,就消亡了。
造成大規模戰爭都時期,都是在文化信息傳遞比較方便的時期,這樣可以及時聚集大量人員投入戰爭。中國的三國演義就很能說明問題。
中國文明的功勞應該在盛產竹子的地方,是它們讓文字流傳千古,保持文明。
世界上的幾個文明古國都不存在了,都失落了,他們失落了什麼?
他們的文字還在但是現在沒人使用了。而中國的文明依然使用。
中國文化的根就是文字的使用。離開了這個根文明不存在了,文化不存在了。現在能證明的就是甲骨文了。
文明文明首先得有文字,然後要能夠看明白,看懂,才是文明。如果看不明白看不懂,就是文不明。
㈨ 中國的傳統文化核心是什麼
一、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是傳統倫理道德。
二、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特點:
1、在道德價值的最終目標上,追求「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交融的境界。中國的文化形態中以人倫關系為中心的人和主義價值觀和行為追求,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是中華民族突出的持征。強烈的和諧意識使中華民族具有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向心力。
2、在道德價值的應用上,重視道德思想與政治思想的融合。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倫理型文化,按照中國古代的傳統說法,可以把中國傳統文化叫作「崇德」型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要的社會根基,是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宗法制度,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的社會政治結構及其意識形態。
3、在道德價值的導向上,為維護血緣關系、宗法制度和君主專制,強調個體服從整體。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這高度概括了中國傳統社會的實質。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為宗族,組成社會,進而構成國家,這種家國同構,父是家君,君是國父,家國一體滲透到中國古代社會生活的最深層。這種家國同構的宗法制度是形成中國傳統文化重倫理、倡道德的根本原因。
4、在道德價值的分寸把握上,具有中庸居間的性質。「中庸之道」是處理人與人、人和社會關系達到和諧境界的最高原則和最高境界。孔子把它稱作為最完美的道德,「中庸之為德,其至矣乎」。何謂「中庸」,宋代理學家解釋,「不偏之謂中,不易之為庸;中者天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可見,中庸的核心思想就是強調人們在為人處事上思想和行為的適度和守常。
5、在道德價值的取向上,具有「重義輕利」、「貴義賤利」的傾向。儒家重義思想,其理論直接根據即其「仁」的學說。仁,《說文》釋:「親也,從人從二。」由此釋義可知,仁學本身就是處理人與人關系,所以有人說:仁學即是人學。《論語》中,「仁」字出現了66次之多。其中沒有兩個地方的解釋是完全相同的。仁是孔子哲學的最高范疇,又是倫理道德准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