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非洲藝術家有多少

非洲藝術家有多少

發布時間:2022-05-02 19:21:56

① 幾個大藝術家的名字,還有他們的代表作分別有

你好,樓主 我幫你列舉了3個,都是世界響當當大藝術家,你參考下
貝多芬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出身於德國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顯露了音樂上的才能,八歲開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維也納深造,藝術上進步飛快。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創作了有大量充滿時代氣息的優秀作品,如:交響曲《英雄》、《命運》;序曲《哀格蒙特》;鋼琴奏鳴曲《悲愴》、《月光》、《暴風雨》、《熱情》等等。一生坎坷,沒有建立家庭。二十六歲時開始耳聾,晚年全聾,只能通過談話冊與人交談。但孤寂的生活並沒有使他沉默和隱退,在一切進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復辟年代裡,依然堅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過言論和作品,為共和理想奮臂吶喊,寫下不朽名作《第九交響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紀啟蒙運動和德國狂飆突進運動的影響,個性鮮明,較前人有了很大的發展。在音樂表現上,他幾乎涉及當時所有的音樂體裁;大大提高了鋼琴的表現力,使之獲得交響性的戲劇效果;又使交響曲成為直接反映社會變革的重要音樂形式。貝多芬集古典音樂的大成,同時開辟了浪漫時期音樂的道路,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被尊稱為「樂聖」。

畢加索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是二十世紀西方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他一生留下了數量驚人的作品,風格豐富多變,充滿非凡的創造性。畢加索生於西班牙的馬拉加,後來長期定居法國。他的父親是一位藝術教師。他自幼喜愛藝術,15歲時以優異成績進入巴塞羅那美術學校,後來轉入馬德里聖費爾南多美術學院。他於1900年來到法國巴黎,開始以極大的同情心描繪窮人的生活。此時,他的作品充滿悲劇性。瘦削的形象和冷灰的藍色調,使他的畫上充滿孤獨和絕望、災難與不幸的感覺。人們把這一時期稱為其創作的「藍色時期」(1900—1904年)。1904—1906年是畢加索創作生涯的「粉紅色時期」。他這一時期的作品以描繪馬戲團人物為主,形象雖然憂郁,卻並不孤寂。1906年畢加索受到非洲原始雕刻和塞尚繪畫影響,而轉向一種新畫風的探索。於是,他畫出了那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名傑作——《亞維農的少女》。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1475-1564)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博學的藝術大師。他集雕刻家、畫家、建築家、詩人於一身。在長達70餘年的創作生涯中,歷經坎坷,創造了許多天才作品,為人類文明增添了不朽的篇章。他的建築設計代表作是佛羅倫薩梅第奇家族教堂

② 耗費四千萬,遠赴非洲迎娶小29歲美女的畫家楊彥,如今他幸福嗎

愛情這東西是非常奇妙的,有時候,你拚命地想去追求愛情,可愛情就是不光臨,但有時候你無意中一回頭,就遇見了愛情。而且愛情是非常純粹的,它和任何東西都沒有關系,當它想來的時候,你擋也擋不住,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它。

世上的愛情千萬種,有人一見鍾情,也有人日久生情。而接下來要說的這段愛情也很奇妙,有個53歲的中國畫家,無意中遇見了一位小他29歲的非洲少女,從此便陷入了愛情的沼澤中,再也出不來了。

如今楊彥和愛達結婚九年了,感情卻一如既往地甜蜜,愛達還生下了一個可愛的混血兒,一家三口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

③ 「非洲媽媽」的南非女歌手米拉姆-馬卡巴

超過四十年的歌唱生涯,Miriam Makeba,盡管已七十三歲,唱起歌來依舊氣勢恢宏,她最近舉辦了為期十四個月的告別巡迴演唱會,向她去過的每個國家的支持者道謝,並為她的表演生涯畫下句點。Miriam Makeba,或廣為人知的非洲媽媽,拜訪了無數的國家,前陣子更到了古巴,當地的評論家認為她的演唱會「令人難以忘懷而且極具權威感」。

我(作者)從小就聽她的歌長大,早就愛上了Miriam Makeba的美妙歌聲;我小時候最愛的一首歌是《Pata Pata》(Pata是祖魯話的「碰觸」)。我到後來才知道她的音樂在世界上有那麼大的影響力。她的《Malaika(某種班圖語中的天使之意)》在整個非洲大陸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她的音樂更激發了許多非洲的音樂家;最有名的應該算是Angelique Kidjo。她每每讓我驚艷的原因來自於她能夠融合非洲與其它類型的音樂,創造出她獨特的風格。她能夠用多種非洲語言演唱,包括Kiswahili(班圖語的一種)、Shona(也是班圖語的一種)、Bambara(上尼日語)等等,另外還有阿拉伯語、法語、葡萄牙語。

盡管她還會持續灌錄唱片,這次巡迴依舊象徵了一個傳奇音樂家偉大時代的終結。在八零年代,我曾經在倫敦的皇家慶典大廳觀賞Miriam Makeba的表演;她那晚表現出的精力與優雅簡直讓人呼吸停止。她是那麼的美麗,那麼的有格調,在兩個小時的表演里換了四套服裝,每一套都比前一套來的更讓人驚艷。

Miriam Makeba出生於約翰里斯堡的一個小鎮,她的母親在白人家庭里幫佣,她被禁止前往南非三十年,她因為勇於談論以及唱出她對種族隔離政策反對而遭到流放,「我並不歌唱政治,我唱的是真實」,她說。

她灌錄了無數的唱片,並且參與許多人道主義工作,例如擔任聯合國食物與農業組織(FAO)的代表。被流放之後,她到了幾內亞擔任幾內亞的聯合國大使,並且在聯合國大會上報告有關於總族隔離政策的議題。她更成立了Makeba中心–一個專為小女孩成立的愛護恢復中心,教導街頭的孩子學習音樂,這將會是她這次巡迴結束之後的首要工作。

Miriam Makeba,一位傑出的藝術家,她的音樂陪伴了我們數十年,她是非洲最偉大的音樂使者。

④ 在塞內加爾,藝術家熱爾梅納·阿科尼又創造了哪些新的非洲舞蹈她創作的作品有哪些特點

在塞內加爾,藝術家熱爾梅納·阿科尼採用西方古典舞和現代舞創作手法重新整理非洲的民間舞蹈體系,創造了一系列新的非洲舞蹈。她創作的非洲舞蹈熱情奔放,節奏鮮明,動作幅度大,技巧強,舞姿造型生動,影響很廣。

⑤ 南非的歌手有哪些

南非音樂一覽

正像你對「彩虹之國」所期望的那樣,南非擁有多樣的音樂風格和廣泛的影響。 南非國民來自於歐洲、亞洲和非洲,確切說來,來自於世界各地;因此,我們土生土長的音樂家所創作的音樂也同樣活力四射、魅力無窮。在南非,你每晚都可以聆聽到風格各異、流派迥然的音樂。

爵士樂
長久以來,南非都因其出眾的爵士樂音樂家而聞名。我們有許多為國際聽眾所熟知的本地歌手,例如,米麗婭姆•馬凱巴(Miriam Makeba)、休•馬斯蓋拉(Hugh Masekela)和阿卜杜拉•易卜拉欣(Abllah Ibrahim),但他們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南非的爵士樂遵循的是傳統爵士樂的規則,並將其與非洲音樂的節奏和風格相融合,創造了一種復合型的音樂風格,動聽易記,而且富有個性。對於大多數南非人而言,這種適合舞蹈的爵士樂是他們的最愛,甚至連納爾遜•曼德拉也曾伴著這種富有感染力的節奏而翩翩起舞。周末的夜晚,對於每一位爵士樂迷來說,他們都能在約翰內斯堡的Kippies或開普敦的Green Dolphin等地度過一個令人難忘的夜晚。

古典音樂
在南非,古典音樂依然呈現著勃勃生機。在約翰內斯堡和開普敦,總有不少交響樂團和一些知名樂隊在進行巡迴演出。深受喜愛的索韋托弦樂四重奏樂團(Soweto String Quartet)通過演奏古典版流行音樂而聲名鵲起,並以這種方式把古典音樂呈獻給大眾。南非有一個專門的古典音樂廣播電台(Classic FM),它不僅為這些音樂家提供支持,而且還每年組織約翰內斯堡交響樂團為全市人民舉行一場「古典流行樂」音樂會(Classic Pops)。

傳統音樂
南非擁有深厚的傳統音樂根基,它孕育了一批本土明星和國際明星。來自誇祖魯-納塔爾(KwaZulu Natal)的布西•蒙羅果(Busi Mhlongo)正是這樣一位音樂家,他將傳統的祖魯音樂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來自茨瓦內馬美羅迪(Tshwane,Mamelodi)的伍斯▪邁拉斯勒(Vusi Mahlasela)因其純凈的歌聲和所傳達的和平與和解信息而聞名於世。在20世紀80年代以及南非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約翰尼▪克萊格(Johnny Clegg)將傳統的祖魯族歌舞融入歐洲風格,創建了一支名為Juluka的樂隊。他在南非和世界各地進行巡迴演出,為人們展示了兩種文化共生共榮的景象。

Kwaito 音樂
Kwaito是南非特有的流行音樂形式。本地音樂家從美國借鑒了家庭音樂(House Music)的基本四四節拍,然後將其放慢,並注入有色人種居住區音樂節奏。這樣,梭託人、科薩人和祖魯人就會像嘻哈(hip-hop)藝術家一樣,隨著拍子或唱或說。在此過程中,他們創造了一種風格獨特的音樂、舞蹈和著裝形式。TKZee、亞瑟(Arthur)和瑪芬羚羊樂隊(Bongo Maffin)等或許就是kwaito音樂中最著名的明星。在南非各地的夜總會里,你總能聽到這種舒緩而迷人的音樂。

民間音樂
在南非,傳統的、以吉他伴奏為主的歐洲民歌依然欣欣向榮。在從開普敦到約翰內斯堡和伊麗莎白港的民間音樂俱樂部里,人們依然能夠聽到托尼•考克斯(Tony Cox)、 史蒂夫▪紐曼(Steve Newman)、泰薩▪齊格勒(Tessa Ziegler)和其他許多類似藝術家所演唱的歌曲。通過彈奏吉他,並結合鼓聲和其他一些非洲樂器,這些音樂家讓60年的民間音樂傳統得以永生。

嘻哈音樂(Hip Hop)
美國的嘻哈文化在南非一直長盛不衰。它和傳統的非洲音樂有許多類似之處,如注重口語單詞、舞蹈和技巧。事實上,有人認為hip-hop源於非洲,只不過在美國得到了重新發現。當地的一些樂隊,如Brasse Vannie Kaap、Prophets of Da City和Skwatta Kamp的演出,都吸引了一大批年輕人。在這里,你會經常看到一些塗鴉(Graffiti)藝術家,他們會邊跳舞邊創作出獨特、絢麗的作品。你還能看到B Boys表演的霹靂舞和搖擺舞,並聆聽到許多才華橫溢的年輕人所演唱的「自由式」歌曲,或是隨著DJ播放的hip-hop音樂而吟唱自由詩體歌。南非的hip-hop或許源於美國,但是它無疑擁有自己的獨特風格。

舞蹈
家庭音樂、Trance和新興的歐洲「Down Tempo」風格在南非相當流行。舞蹈音樂的亞文化在這里找到了它們的家園,尤其是在開普敦。在那裡,家庭音樂和trance夜總會為爭奪顧客而在一直不停競爭。大型戶外舞會也很受歡迎,舞會的舉辦者充分利用了南非的海灘和美景,讓赴會者徹底放鬆心情。鼓曲、貝斯曲和「Down Tempo」風格舞曲也同樣受到了人們的狂熱追捧,它們擁有自己的俱樂部和唱片。像賴安▪登特(Ryan Dent)、 羅傑▪古德(Roger Goode)、Animal Chin、 DJ Fresh 和費利克斯▪ 拉萬達(Felix Laband)這些DJ,都正在國際舞台上嶄露頭角。

搖滾樂
南非有著悠久的搖滾樂歷史,其中一些優秀的音樂家就生活在海外。在這里,搖滾樂傾向於跟隨美國而非英國的流行趨勢。在南非,把說唱表演和重金屬音樂混在一起也並不為奇。在開普敦的Mercury和約翰內斯堡的Roxy』s等地,都有表演搖滾樂的場所,你可以在那裡看到現場表演的搖滾樂。我們的一些頂級演出包括Arno Carstens、Karen Zoid、Tweak 和Just Jinger舉辦的音樂會。由於搖滾樂市場在這里相對較小,所以我們的許多樂隊,如Boo!、Just Jinger、Tribe After tribe、Seether 和 Dorp主要在歐美演出,只偶爾回來為國內觀眾表演一下。

阿非利加音樂 (Afrikaans)
阿非利卡語(南非荷蘭語)是南非的第二大歐洲語言,阿非利卡音樂可謂多姿多彩,博大精深。南非有很多藝術家以阿非利加語演唱hip-hop音樂、搖滾樂、民間音樂、舞曲甚至Kwaito。阿非利加音樂的中流砥柱是像Koos Kombuis、 Valiant Swart、 Brasse Vannie Kaap、 Steve Hofmeyer 和 Lauricha Rauch這樣的藝術家。當然,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我們的一些最成功的藝術家講的是阿非利加語,但用英語進行表演,如帕特麗夏▪劉易斯(Patricia Lewis)、Frank Opperman 和 Arno Carstens。阿非利加音樂獨樹一幟,跨越了音樂風格和流派的所有界限。

⑥ 非洲原始岩畫是誰創作的

非洲是世界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從18世紀起,人們在這塊古老大陸的山地、懸崖峭壁上發現了許許多多史前原始岩畫,這些岩畫多以表現動物為主,有野牛、角馬、條紋羚羊、斑驢……雖然畫得十分粗糙,但個個形象栩栩如生,非洲岩畫是非常典型的原始部族岩畫,它雖然不如歐洲岩畫發生得那樣早,但要比大洋洲的遠為古老,而且它不象歐洲岩畫只集中在法國、西班牙,而是分布極為廣泛,在阿爾及利亞、衣索比亞、埃及、安哥拉、莫三比克、肯亞、波札那等10多個國家都保留了這種原始的藝術作品,更引人注意的是它數量之多、流傳之廣,僅撒哈拉地區就有3萬個岩畫遺址被發現,半數在塔西里,時間上經歷了上萬年。

最早發現非洲岩畫是在1721年,要比歐洲原始岩畫早發現150多年。當時委內瑞拉一個葡萄牙人旅遊團到莫三比克旅遊觀光,一個偶然機會,旅遊團成員在岩壁上發現了第一幅畫著動物的岩畫,當即他們就向里斯本皇家美術學院作了報告。1752年,由E?A?弗雷德里克率領的非洲探險隊在非洲東海岸魚河兩岸又發現了好幾幅岩畫。1790~1791年由格羅夫納率領的遠征隊在非洲土地上發現了更多的岩畫。令人驚喜不已的是,人們以後又在阿爾及利亞東部找到一座巨大的顏料庫,它位於撒哈拉沙漠中一條長800千米。寬50~60千米的恩阿哲爾山脈,那裡蘊藏著豐富的紅砂土礦藏就是岩畫的主要顏料。在這片廣闊山區,一個法國探險隊在1956年竟發現了1萬多幅作品。根據這些岩畫所反映的內容,科學家們推斷在撒哈拉地區變成沙漠以前,這里曾生息過舊石器和新石器時代的人們,他們以獵取大型水棲動物為謀生手段,也放牧羊群。大量考古資料證實,非洲在公元前8000年~前2000年是地質學上寒武紀的潮濕期。那時撒哈拉地區還是一片布滿熱帶植物,適於狩獵的草原,而不是沙漠,這正是產生狩獵藝術的重要土壤。

非洲岩畫的發現無疑對研究世界原始文化有著重要意義,它使我們能以此了解、考察非洲原始部族的審美意識的起源以及原始藝術的特徵,更能從岩畫中了解當時非洲原始部族的生活和社會形態。

那麼這些原始岩畫究竟出自誰家之手呢?世界考古學界圍繞岩畫作者主要分成兩大派。一派認為岩畫是非洲本土產物,它自成體系,不超越非洲邊界。這一派中絕大多數認為是當地土著布須曼人創作的,如世界著名學者與考古家亞歷山大?R?威爾科克斯、H?布勒伊、C?K?庫克等,其中亞歷山大認為撒哈拉地區是布須曼人文化中心,非洲岩畫就發生在這個中心地區,而後向四周傳播,北至塔西里,東北至西班牙,南至非洲中部、南部。東至埃及。不少專家指出,岩畫中表現的非洲土著居民臀部高聳的形象正是非洲一些部族的人種特徵,這是歐洲史前岩畫中不可能有的。至於非洲岩畫與歐洲岩畫在岩畫問題上有雷同之處,這不足為理由。因為狩獵藝術遍於整個地球。生活方式的一致性給狩獵藝術題材甚至表現方法帶來某些相似性。這一派中的庫克認為是非洲許多原始居民在漫長歷史時期中共同完成的,在其《南非岩畫藝術》一書中他提出,撒哈拉人的岩畫作於5000年前,霍恩人的作於4000年前,肯亞人岩畫作於1500年前,南非人岩畫作於6000年前……畫家兼旅行家克里斯蒂則認為岩畫是已經滅絕的霍屯督人的作品。

而另一派主要是歐洲學者,則堅持認為非洲史前岩畫是外來文化傳播的產物,有的乾脆說是歐洲史前岩畫復製品。他們認為在公元前5萬年左右,首批歐洲移民尼安德特人來到非洲,4000年後克羅馬儂人大批移居非洲,正是作為歐洲史前岩畫創造者的他們,把岩畫帶到了非洲,此外他們還以在非洲北部發現歐洲舊石器時代的克羅馬儂人和卡普新石器時代的人種類型以及布須曼人絲毫不懂透視法為依據。但是這一觀點缺乏足夠的事實作有力證明。雖然西班牙東部、北非、撒哈拉、埃及等地區岩畫確有相似之處,一些考古學家也因此推想在遙遠年代的狩獵者及狩獵藝術家,是從地中海飄泊到好望角去的,當他們漫遊到當時還是綠色而富饒的撒哈拉及東非大平原時,找到了理想的狩獵區,而後到達山區高原時就停止前進了,於是在那裡創作了許多最早的非洲岩畫。然而這些只是他們沒經證實的主觀猜測和臆想。至於說布須曼人不懂得透視法,這不能證明岩畫就不是他們的作品。因為已滅絕的布須曼畫家也可能具有後來的布須曼人所沒有的岩畫知識和技巧。這種知識與技巧是秘密傳授的,只有極少數人才能掌握,所以後來的布須曼人看不懂前人所畫的岩畫並不足怪。何況因不少岩畫日久天長已模糊不清,後來者也難以辯認了,以人種學觀點作依據就更是一種缺乏說服力的種族偏見了。

上述觀點哪一種正確呢?就現有證據來說還難以確定,需要史學家繼續考證。

⑦ 非洲有哪些著名畫家以及畫作

二十世紀巴黎兩位畫家布拉克和畢卡索 ,深受非洲雕刻單純的造形和尖銳的對比影響,發展出新風格。加上1907年他們參觀了塞尚的回顧展,立體派第一件代表作畢卡索的「亞維農姑娘」產生。

立體派根據塞尚的作法,把對象分割成許多面,同時呈現不同角度的面。因此立體派作品,看來像碎片被放在一個平面上。
早期的作品裡,只用灰色調畫。由於使用中性色,整個的空間沒有看來特別前進或後退的。
代表畫家 :
布拉克 、畢卡索、雷捷、德羅涅、萊布希茲 、布朗庫希。

⑧ 畢加索的一生

巴勃羅·魯伊斯·畢加索(1881-1973年)出生在西班牙南部港口城市馬拉加,父親是位美術教師,曾做過美術館長。14歲的畢加索考入父親任教的巴塞羅那美術學校高級班,16歲畢業時畫的《探望病人》一畫參加全國美展,具有相當寫實的造型水平。以後又考取了馬德里費爾南多皇家美術學院。但他更喜歡的是在美術館和街頭自由吸取藝術營養。

畢加索一生中畫法和風格可以分為幾個時期:第一時期是:"藍色時期";第二時期是:"玫瑰紅時期";第三時期是: "黑人時期";第四時期是:"立體主義時期",分成分解和綜合兩種形式;第五時期是:"古典主義時期";第六時期是:"超現實主義時期";最後是"抽象主義時期".

9歲的畢加索來到巴黎,由於貧窮總生活在社會底層,這時他畫了一些窮愁潦倒的友人題材的油畫,畫面充滿著一層陰冷的藍色調,這便是他的「藍色時期」。1904年4月定居巴黎貧民區,過著自由浪漫的生活,這時畫了許多流浪藝人生活題材的畫,色調出現溫暖的粉紅色,這就是他的「玫瑰紅時期」。爾後由於受到塞尚藝術的影響,在塞尚的基礎上對繪畫結構進行探討研究,作品顯示出幾何化傾向,開始將形象分解成各個平面,並重新予以組合,於1907年創造出劃時代的作品《阿維尼翁少女》,從此他進入分析立體主義研究和創作時期。不久他又採用拼貼技巧創作,標志著他的分析立體主義的結束,逐漸走向「綜合立體主義」。

32歲之後的畢加索繪畫的主要趨勢是豐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間、色彩與線的運用,它們又使人想起塞尚。從此以後畢加索進入一個又一個不安分的探索時期,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樣沒有絲毫的統一,連續和穩定。他沒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樣繁多,激昂或狂躁,可親可憎,誠摯或裝假,讓人喜歡又招人討厭,變化無常不可捉摸,但他永遠忠於的是——自由。世界上從來沒有一位畫家像畢加索那樣以驚人的坦誠之心和天真無邪的創造力,以完全徹底的自由任意重造世界,隨心所欲地行使他的威力,他不要規定,不要偏見,什麼都不要,又什麼都想要去創造,他在藝術歷程上沒有規律可循,他從自然主義到表現主義,從古典主義到浪漫主義,然後又回到現實主義。從具象到抽象,來來去去,他反對一切束縛和宇宙間所有神聖的看法,只有絕對自由才適合他。

在他一生中,從來沒有特定的老師,也沒有特定的子弟,但凡是在二十世紀活躍的畫家,沒有一個人能將畢加索打開的前進道路完全迂迴而過.他說過:"當我們以忘我的精神去工作時,有時我們所作的事會自動地傾向我們.不必過分煩惱各種事情,因為它會很自然或偶然地來到你身邊,我想死也會相同吧!"

1973年他靜靜地離去,走完九十一歲的漫長生涯,他如願以償地度過了一生。

畢加索年表

1881—1900年 童年時期
1881年 10月25日畢加索出生於西班牙南部的馬拉加;
1889年 完成第一件油畫作品《鬥牛士》;
1895年 進入巴塞羅那的隆哈美術學校;
1897年 進入馬德里的皇家聖費南多美術學院就讀,油畫作品《科學與慈善》獲馬德里全國美展榮譽獎,後來又在馬拉加得到金牌獎;

1900—1903年 藍色時期
1902年 完成「藍色自畫像」;
1903年 完成《人生》,以濃郁的藍色調表示貧老與孤獨的苦難;

1904—1906年 玫瑰時期
1904年 開始定居巴黎的「洗衣船」,玫瑰時期開始。邂逅費爾南德·奧利維葉,並同居:
1905年 創作《拿煙斗的男孩》並被慈善家約翰·海惠特尼女士以3萬美元重金購得;
1906年 結識野獸派大師馬蒂斯,為美國作家兼收藏家菖楚·斯坦因畫像,《斯坦因畫像》是畢加索從「玫瑰時期」躍入「立體主義」的跳板;

1907—1916年 立體主義時期
1907年 結識布拉克,開始立體派風格創作,創作《亞威農少女》;
1909年 解析立體派開始;創作《費爾南德頭像》;

1917—1924年 古典時期
1917年 在義大利邂逅舞者歐嘉·科克洛娃,創作《歐嘉的肖像》;
1918年 與歐嘉結婚,與馬蒂斯舉行聯展;
1920年 手工彩繪珂羅版《三角帽》;
1922年 創作《海邊奔跑的兩個女人》;

1925—1932年 超現實主義時期
1927年 邂逅年僅17歲的瑪麗·德蕾莎·沃爾持,成為畢加索的模特。並生下女兒馬姬;
1929年 與雕塑家貢薩列斯一起創作雕塑和鐵線結構成。作系列以女人頭像為題的攻擊性畫作,顯現婚姻危機,結識達利;

1932—1945年 蛻變時期
1932年 創作《紅色扶手椅中的女人》;
1933年 以雕塑家工作室為題,創作蝕版畫
1934年 創作以鬥牛為題的作品;
1936年 西班牙內戰暴發。認識多拉。瑪爾,並創作《多拉·瑪爾的肖像》;
1937年 創作完成《格爾尼卡》;
1942年 創作版畫《大自然的故事》
1943年 邂逅22歲的弗朗索娃·吉洛;
1944年 加入法國共產黨;
1945年 開始嘗試石版畫創作;

1946—1973年 田園時期
1947年 兒子克洛德降生。在陶藝家哈米耶工作室制陶,至1948年共作了2000件陶藝術品;
1948年 為世界和平會議作「和平之鴿「海報和《貢戈拉的二十首詩》;
1949年 創作《卡門》系列;
1950年 獲列寧和平獎章;
1953年 在瑪都拉陶藝工作坊邂逅傑奎琳·洛克;
1954年 開始創作德拉克羅瓦的「阿爾及利亞女人」變奏系列;
1956年 與克羅魯佐共同拍攝電影《神秘的畢加索》公映;
1957年 在紐約現代藝術館舉辦「畢加索75歲紀念展」,創作版畫《鬥牛系列》;
1958年 畢加索為設在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總部大廈創作了壁畫《伊卡洛斯的墜落》;
1959年 創作仿馬奈《草地上的午餐》變奏系列;
1961年 與35歲的傑奎琳·洛克結婚,並慶祝畢加索80大壽;
1963年 繪制《畫家與模特兒》;
1966年 巴黎大皇宮及小皇宮舉辦大型《畢加索回顧展》。創作《流沙系列》;
1968年 創作《塞萊斯蒂納》和《可笑的男人》系列版畫;
1970年 把西班牙家中保存的近2000件早期作品捐贈結巴塞羅納畢加索美術館:
1971年 巴黎國立現代藝術館舉辦了《畢加索誕生90同年回顧展》;
1973年 92歲,4月8日逝世於坎城附近的幕瞻市。4月10日葬於佛文納菊別墅花園里。
畢加索作品

畢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是二十世紀西方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他一生留下了數量驚人的作品,風格豐富多變,充滿非凡的創造性。畢加索生於西班牙的馬拉加,後來長期定居法國。他的父親是一位藝術教師。他自幼喜愛藝術,15歲時以優異成績進入巴塞羅那美術學校,後來轉入馬德里聖費爾南多美術學院。他於1900年來到法國巴黎,開始以極大的同情心描繪窮人的生活。此時,他的作品充滿悲劇性。瘦削的形象和冷灰的藍色調,使他的畫上充滿孤獨和絕望、災難與不幸的感覺。人們把這一時期稱為其創作的「藍色時期」(1900—1904年)。1904—1906年是畢加索創作生涯的「粉紅色時期」。他這一時期的作品以描繪馬戲團人物為主,形象雖然憂郁,卻並不孤寂。1906年畢加索受到非洲原始雕刻和塞尚繪畫影響,而轉向一種新畫風的探索。於是,他畫出了那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著名傑作——《亞維農的少女》。

《亞維農的少女》
這幅不可思議的巨幅油畫,不僅標志著畢加索個人藝術歷程中的重大轉折,而且也是西方現代藝術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發了立體主義運動的誕生。《亞維農的少女》始作於1906年,至1907年完成,其間曾多次修改。畫中五個裸女和一組靜物,組成了富於形式意味的構圖。這幅畫的標題是由畢加索的朋友安德魯·塞爾曼所加,據說畢加索本人對之並不喜歡。但不管怎樣,這只不過是作品名稱罷了。在現代藝術中,標題與作品的相關性越來越小,畫家們常常有意識地不以標題來說明作品的內容。畢加索這幅《亞維農的少女》,想必亦是如此。該畫原先的構思,是以性病的諷喻為題,取名《罪惡的報酬》,這在最初的草圖上一目瞭然;草圖上有一男子手捧骷髏,讓人聯想到一句西班牙古老的道德箴言:「凡事皆是虛空」。然而在此畫正式的創作過程中,這些軼事的或寓意的細節,都被畫家一一去除了。其最終的震撼力,並不是來自任何文學性的描述,而是來自它那繪畫性語言的感人力量。
這幅畫,可謂第一件立體主義的作品。畫面左邊的三個裸女形象,顯然是古典型人體的生硬變形;而右邊兩個裸女那粗野、異常的面容及體態,則充滿了原始藝術的野性特質。野獸派畫家發現了非洲及大洋洲雕刻的原始魅力,並將它們介紹給畢加索。然而用原始藝術來摧毀古典審美的,是畢加索,而不是野獸派畫家。在這幅畫上,不僅是比例,就連人體有機的完整性和延續性,都遭到了否定。因而這幅畫(正如一位評論家所述),「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在這里,畢加索破壞了許多東西,可是,在這破壞的過程中他又獲得了什麼呢?當我們從第一眼見到此畫的震驚中恢復過來,便開始發現,那種破壞卻是相當地井井有條:所有的東西,無論是形象還是背景,都被分解為帶角的幾何塊面。我們注意到,這些碎塊並不是扁平的,它們由於被襯上陰影而具有了某種三度空間的感覺。我們並不總能確定它們是凹進去還是凸出來;它們看起來有的象實體的塊面,有的則象是透明體的碎片。這些非同尋常的塊面,使畫面具有了某種完整性與連續性。

從這幅畫上,可看出一種在二維平面上表現三維空間的新手法,這種手法早在塞尚的畫中就已採用了。我們看見,畫面中央的兩個形象臉部呈正面,但其鼻子卻畫成了側面;左邊形象側面的頭部,眼睛卻是正面的。不同角度的視象被結合在同一個形象上。這種所謂「同時性視象」的語言,被更加明顯地用在了畫面右邊那個蹲著的形象上。這個呈四分之三背面的形象,由於受到分解與拼接的處理,而脫離了脊柱的中軸。它的腿和臂均被拉長,暗示著向深處的延伸;而那頭部也被擰了過來,直楞楞地對著觀者。畢加索似乎是圍著形象繞了180度之後,才將諸角度的視象綜合為這一形象的。這種畫法,徹底打破了自義大利文藝復興之始的五百年來透視法則對畫家的限制。

畢加索力求使畫面保持平面的效果。雖然畫上的諸多塊面皆具有凹凸感,但它們並不凹得很深或凸很高。畫面顯示的空間其實非常淺,以致該畫看起來好象表現的是一個浮雕的圖像。畫家有意地消除人物與背景間的距離,力圖使畫面的所有部分都在同一個面上顯示。假如我們對右邊背景的那些藍色塊面稍加註意,便可發現畫家的匠心獨具。藍色,通常在視覺上具有後退的效果。畢加索為了消除這種效果,便將這些藍色塊勾上耀眼的白邊,於是,它們看上去就拚命地向前凸現了。

實際上,《亞維農的少女》是一個獨立的繪畫結構,它並不關照外在的世界。它所關照的,是它自身的形、色構成的世界。它脫胎於塞尚那些描繪浴女的紀念碑式作品。它以某種不同於自然秩序的秩序,組建了一個純繪畫性的結構。

《卡思維勒像》
《卡思維勒像》,畢加索作,1910年,油畫,100×61.5厘米,芝加哥,芝加哥藝術中心藏。

畢加索1909—1911年「分析立體主義」時期的繪畫,進一步顯示了對於客觀再現的忽視。這一時期他筆下的物象,無論是靜物、風景還是人物,都被徹底分解了,使觀者對其不甚了了。雖然每幅畫都有標題,但人們很難從中找到與標題有關的物象。那些被分解了的形體與背景相互交融,使整個畫面布滿以各種垂直、傾斜及水平的線所交織而成的形態各異的塊面。在這種復雜的網路結構中,形象只是慢慢地浮現,可即刻間便又消解在紛繁的塊面中。色彩的作用在這里已被降到最低程度。畫上似乎僅有一些單調的黑、白、灰及棕色。實際上,畫家所要表現的只是線與線、形與形所組成的結構,以及由這種結構所發射出的張力。

這幅《卡思維勒像》,清楚顯示了畢加索是怎樣將這種分析立體主義的繪畫語言,用於某個具體人物形象的塑造的。令人費解的是,恰是在這種分解形象和舍棄色彩的極端抽象變形的描繪中,畢加索始終不肯放棄對於模特兒的參照。為了畫這幅畫,他讓他的這位老朋友卡思維勒先生耐著性子擺好姿勢,在他的面前端坐了有二十次。他不厭其煩地細心分解形體,從而獲得一種似乎由層層交迭的透明色塊所形成的畫面結構。畫中色彩僅有藍色、赭色及灰紫色。色彩在這里只充當次要的角色。雖然在線條與塊面的交錯中,卡恩維勒先生形象的輪廊還能隱約顯現,然而人們卻難以判斷其與真人的相似性。研究畢加索的最著名的專家羅蘭·彭羅斯,在看了這幅畫後,曾作過這樣的評述:「每分出一個面來,就導致鄰近部分又分出一個平面,這樣不斷向後移動,不斷產生直接感受,這使人想起水面上的層層漣漪。視線在這些漣漪中游動,可以在這里和那裡捕捉到一些標志,例如一個鼻子、兩隻眼睛、一些梳理得很整齊的頭發、一條表鏈以及一雙交叉的手。但是,當視線從這一點轉向那一點時,它會不斷地感到在一些表面上游來游去的樂趣,因為這些表面正以其貌相似而令人信服……看到這樣的畫面,就會產生想像;這種畫面盡管模稜兩可,卻似乎是真的存在,而在這種新現實的勻稱和諧生命的推動下,它會滿心歡喜地作出自己的解釋。」

《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
1890年—1892年,油畫,45×57厘米,巴黎奧塞博物館藏。

1912年起,畢加索轉向其「綜合立體主義」風格的繪畫實驗。他開始以拼貼的手法進行創作。這幅題為《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的作品,清楚地顯示了這種新風格。

在這幅畫上,我們可分辨出幾個基於普通現實物象的圖形:一個瓶子、一隻玻璃杯和一把小提琴。它們都是以剪貼的報紙來表現的。在這里,畫家所關注的焦點,其實仍然是基本形式的問題。

但是,這個問題此時卻是以一種全新的態度來對待。在分析立體主義的作品中,物象被縮減到其基本原素,即被分解為許多的小塊面。畢加索以這些塊面為構成要素,在畫中組建了物象與空間的新秩序。他通過並置和連接那些筆觸短促而奔放的塊面,獲得一種明晰剔透的畫面結構,反映了某種嚴格而理性的作畫程序。而如今,在綜合立體主義的作品上,他所採取的恰是正好相反的程序。他不再以現實物象為起點,將物象朝著基本原素去分解,而是以基本原素為起點,將基本的形狀及塊面轉化為客觀物象的圖形。這就是說,他在表現出瓶子、杯子及提琴之前,就已經把一個抽象的畫面結構,組織和安排妥當了。通過對塗繪及筆觸的舍棄,他甚至獲得一種更為客觀的真實。他採用報紙、牆紙、木紋紙,以及其他類似的材料,拼貼出不同形狀的塊面。這些塊面,一方面顯示著畫以外的那個世界,另一方面則以其有機的組合而顯示出畫的自身世界的統一性和獨立性。難怪他的畫商及好友卡恩維勒會如此地評價他:「即使沒有擺弄畫筆的本領,他也能搞出絕佳的作品。」在這幅拼貼的畫上,左邊的一塊報紙表示一隻瓶子,那塊印有木紋的紙,則代表著一把提琴。而幾根用木炭筆勾畫的堅挺的線條,則使這種轉換得以實現,並且將那些不相乾的拼貼材料,納入一個有機的統一體中。

這種拼貼的藝術語言,可謂立體派繪畫的主要標志。畢加索曾說:「即使從美學角度來說人們也可以偏愛立體主義。但紙粘貼才是我們發現的真正核心。」在這種拼貼語言的運用中,畢加索顯然比別的立體派畫家(如布拉克、格里斯等)更為大膽和富於幻想。別的畫家在拼貼不同的紙片時,多少要顧及到是否符合現實邏輯的問題,他們總是把木紋紙限於表示木質的物品(如桌子、吉他)。而畢加索則全然擺脫這種約束。在他的畫上,一張花紋牆紙可用來表現桌面,一張報紙也可剪貼成小提琴。畢加索曾在與弗朗索瓦·吉洛的交談中,闡述了他對於拼貼的看法:

「使用紙粘貼的目的是在於指出,不同的物質都可以引入構圖,並且在畫面上成為和自然相匹敵的現實。我們試圖擺脫透視法,並且找到迷魂術(trompe L'esprit)。報紙的碎片從不用來表示報紙,我們用它來刻畫一隻瓶子、一把琴或者一張面孔。我們從不根據素材的字面意義使用它,而是脫離它的習慣背景,以便在本源視覺形象和它那新的最後定義之間引起沖突。如果報紙碎片可以變成一隻瓶子,這就促使人們思考報紙和瓶子的好處。物品被移位,進入了一個陌生的世界,一個格格不人的世界。我們就是要讓人思考這種離奇性,因為我們意識到我們孤獨地生活在一個很不使人放心的世界。」(弗朗索瓦·吉洛等《情侶筆下的畢加索》,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60頁)

《格爾尼卡》
《格爾尼卡》,畢加索作,1937年,布面油畫,305.5×782.3厘米,普拉多博物館藏。

油畫《格爾尼卡》,是畢加索作於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響及歷史意義的傑作。此畫是受西班牙共和國政府的委託,為1937年在巴黎舉行的國際博覽會西班牙館而創作。畫中表現的是1937年德國空軍瘋狂轟炸西班牙小城格爾尼卡的暴行。作為一個具有強烈正義感的藝術家,畢加索對於這一野蠻行徑表現出無比的憤慨。他僅用了幾個星期便完成這幅巨作,作為對法西斯獸行的遣責和抗議。

畢加索雖然熱衷於前衛藝術創新,然而卻並不放棄對現實的表現,他說:「我不是一個超現實主義者,我從來沒有脫離過現實。我總是待在現實的真實情況之中。」這或許也是他選擇畫《格爾尼卡》的一個重要原因吧。然而他此畫的對於現實的表現,卻與傳統現實主義的表現方法截然不同。他畫中那種豐富的象徵性,在普通現實主義的作品中是很難找到的。畢加索自己曾解釋此畫圖像的象徵含義,稱公牛象徵強暴,受傷的馬象徵受難的西班牙,閃亮的燈火象徵光明與希望……。當然,畫中也有許多現實情景的描繪。畫的右邊,一個婦女懷抱死去的嬰兒仰天哭號,她的下方是一個手握鮮花與斷劍張臂倒地的士兵。畫的左邊,一個驚慌失措的男人高舉雙手仰天尖叫,離他不遠處,那個俯身奔逃的女子是那樣地倉惶,以致她的後腿似乎跟不上而遠遠落在了身後。這一切,都是可怕的空炸中受難者的真實寫照。

畫中的諸多圖像反映了畫家對於傳統繪畫因素的吸收。那個懷抱死去孩子的母親圖像,似乎是源自哀悼基督的聖母像傳統;手持油燈的女人,使人聯想起自由女神像的造型;那個高舉雙手仰天驚呼的形象,與戈雅畫中愛國者就義的身姿不無相似之處;而那個張臂倒地的士兵形象,則似乎與義大利文藝復興早期某些戰爭畫中的形象,有著姻親關系。由此可以看出,畢加索不僅是一位富於叛逆精神的大膽創新者,同時也是一位尊崇和精通傳統的藝術家。

乍看起來,這幅畫在形象的組織及構圖的安排上顯得十分隨意,我們甚至會覺得它有些雜亂。這似乎與轟炸時居民四散奔逃、驚恐萬狀的混亂氣氛相一致。然而,當我們細察此畫,卻發現在這長條形的畫面空間里,所有形體與圖像的安排,都是經過了精細的構思與推敲,而有著嚴整統一的秩序。雖然諸多形象皆富於動感,可是它們的組構形式卻明顯流露出某種古典意味。我們看見,在畫面正中央,不同的亮色圖像互相交疊,構成了一個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中軸,恰好將整幅長條形畫面均分為兩個正方形。而畫面左右兩端的圖像又是那樣地相互平衡。可以說,這種所謂金字塔式的構圖,與達芬奇(最後的晚餐)的構圖,有著某種相似的特質。另外,全畫從左至右可分為四段:第一段突出顯示了公牛的形象;第二段強調受傷掙扎的馬,其上方那盞耀眼的電燈看起來好似一隻驚恐、孤獨的眼睛;第三段,最顯眼的是那個舉著燈火從窗子里伸出頭來的「自由女神」;而在第四段,那個雙臂伸向天空的驚恐的男子形象,一下於就把我們的視線吸引,其絕望的姿態使人過目難忘。畢加索以這種精心組織的構圖,將一個個充滿動感與刺激的誇張變形的形象,表現得統一有序,既刻畫出豐富多變的細節,又突出與強調了重點,顯示出深厚的藝術功力。

在這里,畢加索仍然採用了剪貼畫的藝術語言。不過,畫中那種剪貼的視覺效果,並不是以真正的剪貼手段來達到的,而是通過手繪的方式表現出來。那一塊疊著另一塊的「剪貼」圖形,僅限於黑、白、灰三色,從而有效地突出了畫面的緊張與恐怖氣氛。

⑨ 非洲獨立年(1960年),非洲有幾個國家獲得獨立﹖

這一年非洲有17個國家獲得獨立。

他們是:喀麥隆、多哥、馬達加斯加、剛果(利)(現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索馬里、達荷美(現名貝南)、尼日、上沃爾特(現名布吉納法索)、象牙海岸(現名象牙海岸)、查德、烏班吉沙立(現名中非)、剛果(布)、加彭、塞內加爾、馬里、茅利塔尼亞和奈及利亞。

1990年3月21日晨零時,非洲大陸最後一塊殖民地納米比亞庄嚴宣告獨立。努喬馬總統庄嚴宣布,經過長期革命斗爭,納米比亞人民終於擺脫了殖民主義統治,獲得了國家的獨立。納米比亞共和國將成為聯合國第160個成員國。

非洲的獨立運動改變了非洲的面貌,也使世界殖民體系最終瓦解。非洲的新興獨立國家成為一支重要的反殖反帝力量,在國際舞台上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9)非洲藝術家有多少擴展閱讀:

1、非洲獨立年的意義:

自從15世紀早期殖民主義者竄入非洲大陸以來,非洲就一直遭受著殖民奴役,成為任人宰割的「黑暗大陸」。非洲的獨立運動改變了非洲的面貌,也使世界殖民體系最終瓦解。非洲的新興獨立國家成為一支重要的反殖反帝力量,在國際舞台上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2、非洲崛起新富促進本土藝術發展:

由於缺乏學術及資金上的支持,非洲藝術曾數十年處於掙扎狀態。但隨著互聯網及經濟的發展,非洲藝術家們終於可以向全世界推廣自己的藝術。

如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就有非洲當代藝術藏品。而來自南非、奈及利亞及象牙海岸地區的藝術愛好者也通過自己的金融實力增加對非洲獨立畫廊及美術館建設的支持。

據了解,非洲藝術價格雖然相對低,但也逐漸開始吸引許多藝術品投資人的目光。藉助塞內加爾雙年展的東風,當地畫廊開始吸引到許多海外藝術品收藏家。

中國新聞網——非洲崛起新富促進本土藝術發展

⑩ 畫家楊彥追求藝術,53歲情定非洲,花四千萬娶24歲黑人美女,後來怎樣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隱

所有人都期待自己的愛情終可以是白頭偕老的婚姻,可現實風雨下的愛情很難等到童話的結局,往往是無法曝光於天下的地下情緣或者是日益變質的感情。

沒有人不願意等一個與自己契合的靈魂,但無論過去還是現在,現實充滿無奈,它總是勾畫太多框架和標准,比如金錢還有地位,或者是美貌與身材,或者是年齡與地域,這些都是固有思想中必需要相當的固有條件,可大千世界中每一種愛情都有屬於自己的模樣。

結語: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愛情的甜蜜是無數的細枝末節的瑣碎,它的重要是日積月纍堆砌而成的不朽山脈,它不應受社會眼光的質疑,而是沖破世俗的枷鎖,愛情是兩人的事情。楊彥和愛達的愛情故事給予許多人希望,他們等到最契合的靈魂,也是最浪漫的愛。靈魂伴侶的幸運是多少人一輩子都無法遇到的。

閱讀全文

與非洲藝術家有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2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