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敦煌佛教的繁榮期藝術作品的特點有哪些
敦煌佛教的繁榮期藝術作品氣勢盛大。
下面略述十大特色。
(一)石窟建築的中國特色
佛教石窟始興自印度,輾轉傳到西域。每傳一地形制都有所變化,原來印度的毗訶羅(僧房)和支提(塔廟)都出現了新形式。傳到敦煌,則離印度更遠。敦煌最早的禪窟,其窄小的甬道與印度的廊柱大殿不能相比;兩側僅容一人結跏趺坐的小禪室,亦與印度起居室式大禪房相異,並完全模仿了庫車蘇巴什的禪窟形制,而且規模更小。北魏的中心柱窟與廊柱佛塔式大廳更不一樣,它是阿富汗巴米揚大佛隧道窟在西域克孜爾逐漸演化而成的,北魏晚期發展成為中國多層樓閣式塔,繞塔觀像的作用與支提略同,但後室有平綦頂、前廳是人字形、硬山頂,南北壁有漢式闕形龕。早期的石窟形制上便已增添了中國木結構建築的特色。隋唐以後的倒斗頂殿堂,正壁開龕,頂懸華蓋(藻井),有的窟中設佛壇,前有踏步,後有背屏,四面圍欄,佛壇四面畫壺門及伎樂、動物裝飾,四壁畫聯屏。佛窟在世俗化過程中進一步模仿宮殿形式,中國特色更為濃厚。
(二)從印度飛天到中國飛仙
世界各文明古國都有自己的飛神形象,希臘有安琪兒——臂長翅膀的兒童或少女;中國有羽人,臂長羽毛,奔騰於空,世稱飛仙;印度有頭頂圓光、身托雲彩的飛天,也有雙翼天使。敦煌飛天來自印度。當其進入龜茲石窟後變為圓臉、秀眼、身體短壯、姿態笨拙的形象,加上印度裸俗、波斯大巾、不乘雲彩,形成了西域特殊風格。進入敦煌後,遂漸與羽人相結合,五世紀末轉化為飛仙,條豐臉型、長眉細眼、頭頂圓髻、上身半裸、肩披大巾、頭無圓光、風姿瀟灑、雲氣流動,這就是敦煌式中國飛天。隋代帝王寵愛飛天,暗造機關令木製飛天上下飛舞為帝王卷簾啟戶,天上的仙人下降凡間。①因而隋代飛天發展到了頂峰,千姿百態,成群結隊,形成了自由自在的飛天群。特別是天宮,閣中的伎樂天也騰空而起,化為繞窟一周的伎樂飛天。
唐代飛天,不長翅膀,不依託雲彩,就靠一條長巾,展卷飛舞,便輕盈飄渺地翱翔太空。正象我國詩人李白詠飛仙詩所說:「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霓裳曳廣帶,飄浮升天行。」②這就是中國飛仙(即飛天)典型的藝術形象。
(三)菩薩的女性化
石窟藝術源於印度,在印度石窟中人體比例、姿態動作、面部表情都比較寫實而又合於理想;在男女性別上,特徵分明,聖眾中男女生理特徵非常明顯。男者面相豐圓、唇有胡須、肩寬腰壯、強健有力;女者臉圓、眼尖、眉長、唇厚、豐乳、細腰、大臀、跣足,有的男根女陰都毫不掩飾地表現出來。
龜茲石窟繼承了這一傳統,但裸體像已大為減少。進入高昌地區,菩薩聖眾性別大多不明,佛陀身後的天龍八部也多為同一形象,沒有男女長幼之分,裸體形象已不存在。敦煌早期洞窟多半如此。一方面符合佛經的說法:佛國世界的聖眾「非男非女」,同時儒家的倫理道德觀念認為赤身裸體有傷風化,不文明不道德,故有意不表現男女生理特徵。隋代以後,明顯地出現了女性菩薩,面相豐潤而嫵媚,唇上雖然有綠須,胸前亦無乳房,但溫靜嫻雅、姿態婀娜。故唐初高僧道宣說,造菩薩象:「宋齊間皆唇厚鼻隆目長頤豐,挺然丈夫之像。自唐以來,筆工皆端嚴柔弱似伎女之貌,故今人誇宮娃如菩薩也。」③畫家趙公佑形容菩薩像「妍柔姣好,奇衣寶眼,一如婦人」④,感嘆失掉了造菩薩像的目的。敦煌畫師與中原一樣,為了「取悅於眾目」,菩薩像也女性化,世俗化了。
(四)供養人畫像是中國特有的肖像畫
在印度佛教石窟藝術中,還沒有發現有紀年題記的供養人畫像。在西域的龜茲石窟中出現了為數不多的供養人畫像行列,但少有題銘。敦煌則不然,在最早的一組十六國晚期洞窟里便出現有供養人畫像群或通壁畫像行列,並有榜題,這與儒家的祖先崇拜有關。漢代已有為祖先畫像之風,佛教功德主畫像便與此結合成為最初的施主列像。西魏已形成一家一族的畫像,唐代則發展為家廟,如貞觀十六年的220窟,題名「翟家窟」,從道公翟思遠到九世孫五代翟奉達「檢家譜」⑤共連續了280多年,翟奉達又畫了他一家三代之像,十幾代人一脈相承,豈非家廟?
五代98窟為曹議金功德窟,共畫供養人169身,從曹氏家族內親張議潮、索勛、外戚女婿於闐國王李聖天、回鶻公主等,還有節度使衙門大小官員及曹氏姻親、曹氏家族祖宗三代、兒女、子婿等,按輩份依次排列,而且有一批等身大像,超身巨像,比佛、菩薩畫更為顯赫,而且依次排列繞窟一周,畫像場面宏偉,似乎不是在供佛,而是供人,供奉曹氏家族,充分表現了佛教石窟中中國封建宗法社會的特點。
(五)大乘經變的王國
大乘教在中國普遍流行,並形成了許多宗派。因而如《法華經》、《華嚴經》、《維摩詰經》、《阿彌陀經》、《彌勒經》等大乘主要經典都有經變。這里的經變是指一部經繪一幅畫,本生故事,則一個故事一幅畫,也可叫經變,但一幅大型經變卻包含許多故事。這種經變,在佛教國家隋唐以前的佛教遺址中尚未發現過,中亞也沒有,這是中國畫師以佛經為依據獨創的。據現存的畫跡來看,北魏晚期在麥積山石窟里已出現巨型中國式西方凈土變和維摩變。從敦煌說,一般晚於中原,始於隋,盛於唐,在敦煌石窟中保存的《西方凈土變》、《東方葯師變》、《彌勒變》、《維摩變》、《報恩經變》、《密嚴經變》……等二十幾種,計1102幅,如加上本生故事,約有1350幅,堪稱當今世界大乘經變之王國。特別是吐蕃時期以後,集各宗各派經變系於一窟,同時並存,各展風彩。這些經變是抽象佛經的具像化,在具像化過程中又出現了中國式樓台亭閣、金碧輝煌的皇家宮苑和色調幽遠的自然景色,在經變的藝術境界中,還蘊含著多層次的意境:宗教境界、政治境界、倫理道德境界等,充分體現了釋、道、儒三家思想融合在一起的中國特色。
(六)敦煌壁畫是一座音樂舞蹈寶庫
敦煌壁畫中反映的舞與樂是聯在一起的整體,舞是樂之形,樂是舞之聲,它融合了各民族和各國舞樂的因素,它的多元性是很明顯的。主要可分為三類:中原漢民族的舞樂,如清商樂、燕樂等;西域兄弟民族的舞樂,如龜茲樂、疏勒樂、高昌樂等;外國舞樂,如天竺樂及中亞波斯等國的舞樂。在河西走廊主要流行以龜茲樂與中原舞樂結合的《西涼樂》,其中包括敦煌樂。隨著絲綢之路的繁榮和佛教藝術在敦煌的發展,天竺樂在西域和敦煌舞樂中留下了深遠的影響。
敦煌壁畫中的舞樂,分為兩大類:即仙樂與俗樂。所謂仙樂即以佛國世界天人形象出現的舞樂,如早期洞窟里繞窟一周的天宮伎樂;唐代金碧輝煌的極樂世界裡的大型舞樂場面,如220窟的胡旋舞、胡騰舞,217窟的柘技舞等。俗舞是現實生活中的樂舞,如張議潮出行圖中的營伎;宋國夫人圖中的清商伎和百戲;嫁娶圖中的六公舞等。仙樂中天人、菩薩的手式和姿態,都蘊含著印度舞蹈的流風余韻。但這一切都納入唐代吸收融合、不斷創新的民族精神中,形成了中國舞樂的龐大體系和優秀傳統。
(七)敦煌石窟藝術與信仰思想
敦煌石窟藝術直接接受了西域佛教藝術的內容、技法和風格,主要頌揚佛陀生平事跡和前生善行,宣傳累世修行積累功德,因而薩王子飼虎、屍毗王割肉喂鷹、月光王施頭千遍、須堵提割肉奉親等悲劇性題材大為流行,宣揚舍己為眾生的犧牲精神,最後才能成佛。
隋唐時代,全國統一,政治經濟大發展,大乘經變一時蔚然興起,《彌勒凈土變》、《東方葯師凈土變》、《阿彌陀凈土變》、《法華經變》等一反早期悲慘氣氛,而呈現出樓台亭閣、金碧輝煌、歌舞昇平的歡樂景象。當世死後即能成佛、念佛七日即可往生凈土的思想代潛了漫長的累世修行才能成佛的舊觀念,善男信女對佛的信仰思想發生了變化。大體有三種:一、超度亡靈。希望先亡父母、三世父母、七世父母神遊凈土永離三途;二、為活著的人祝願。如「現在居謄位太安吉」、「見在老母合家子孫,無諸災降」、「府主大王曹公保安」等。三、願成佛者多籠統祝願。「願亡者神生凈土」、「法界眾生,同登正覺」、「一切眾生,一時成佛」,特別是對現存者的祝願。法華經普門品,觀音經變及千手千眼觀音變中,大量表現了口念觀音名號,立刻解脫現實苦難的畫面,而不是死後成佛。因而極樂世界圖往往是人們作為對佛陀的供養,以求得解脫現實苦難的目的,進入極樂世界,成佛的希望是有的,但三等九級的等級制是很嚴格的,得之不易。
千年佛教信仰思想的變化,是受到儒家入世思想和現實思想影響的,是儒、佛思想結合的產物。
(八)中印壁畫技法上的交流
敦煌壁畫表現技法有兩個來源:一是中國傳統的壁畫技法,敦煌漢晉墓畫便是基礎;一是西域傳來的表現技法。壁畫製作方法大體相同,造型、線描、構圖、賦彩、傳神等表現技法,各具民族特色,這里不多談,主要談談完全不同的兩種立體感表現法。
從西域傳來的天竺凹凸法,即以明暗暈染表現主體感。這種方法從阿旃陀傳到敦煌,已經有許多變化,但以肉紅色塗肉體,以赭紅暈染眼眶、鼻翼和面部四周,使明暗分明,最後以白粉塗鼻樑和眼球,表現高明部分。年久色變,肌肉變為灰黑,而白鼻樑,小字臉更為突出,這種暈染法在敦煌石窟流行了250多年。
中國傳統的色暈法,方法簡單,與印度凹凸相反,只在面部兩頰及上眼瞼渲染一團紅色,既表現紅潤色澤,又有一定的立體感。這種方法起自戰國,西漢已很成熟。五世紀末進入敦煌壁畫,與西域明暗法並存近百年,至六世紀末的隋代,才融合中西為一體,以色暈為主,又有明暗渲染,至七世紀初的唐代才形成嶄新的中國立體感表現法。
(九)釋道儒三家思想大融合
敦煌藝術的開始時期,主要表現佛陀說法、釋迦生平事跡——佛傳故事、佛陀前生舍己救眾生的善行——本生故事、佛陀渡化眾生的事跡——因緣故事、還有靜坐參禪的千佛。主要表現修持六度以成佛道的悲劇性靜穆境界。
北魏晚期,壁畫中出現了東王公、西王母、伏羲、女媧、方士、朱雀、玄武、青龍、白虎、羽人、烏獲等道家神仙的形象,出現了雲氣天花流動旋轉,出現了動的境界,還出現了傳自南朝的「秀骨清像」的菩薩以及身著大袍、腳登高頭履的士大夫形象,這正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與道家神仙思想相結合的反映。
隋唐以後,出現了許多偽經,實際上是中國人自撰的佛經,《報父母恩重經》是根據《孝經》杜撰的。唐代洞窟里有此經變,中部為佛陀與聖眾,四周描寫十月懷胎、分娩成長、長大成人、忤逆、不孝等情節。這不是宣傳佛教,而是宣揚儒家孝道思想。在許多凈土變的深層境界中,多蘊含著儒家的倫理道德思想和政治境界。
南北朝時一位學者說得好:「釋迦生中國,立教如周孔;周孔生西方,立教如釋迦。」一語揭示了文化交流中的規律。
(十)中西石窟藝術交流的交匯點
公元前三世紀中,阿育王弘宣佛教,佛教藝術自印度興起。公元一世紀時,希臘式佛教藝術出現於犍陀羅,並向各國傳播。二世紀時從阿富汗傳入新疆於闐,在南路的民豐漢墓中發現有漢代希臘式菩薩像和中國的龍圖案,諾羌的寺院遺址中發現有須大本生故事畫,與此同時在以龜茲為中心的北路,克孜爾石窟里出現了巴米揚石窟一派藝術,當它與龜茲風土人情相結合後,就形成了龜茲特有的菱格故事畫。但龜茲藝術中仍然包含著印度藝術成分、阿富汗特色和波斯影響,而更重要的是漢畫因素,因而形成了多元型的西域風格。
高昌自晉以來一直是漢人政權,漢文化根深蒂固,西方傳來的裸體藝術受到儒家思想的抵制,裸體人物、菩薩的性別特徵被沖淡了,佛陀和聖眾多變成了無性天人。繪畫形式與中原漢畫有更多關系,因而真正中西藝術交流的第一站是在這里。
傳入敦煌後,一開始就賦予了更多的漢文化因素,如闕形龕、人字形窟頂、組畫形式、筆意豪放等,但基本上仍然保持西域風格。北魏時期,人物形象漢化,連環畫形式發展,雖然在風格上仍然保持著印度、波斯成分,但由於中原佛教藝術,特別是南朝藝術的西傳,從題材內容、人物造型、線描、賦彩、立體暈染到意境創造,都出現了明顯的中原風格,把敦煌石窟藝術中國化的進程推向高潮。同時形成了西域風格、中原風格交匯敦煌、同時並存的新局面。太和以後,中原風格的畫幅還隨著宋雲、惠生傳入西域,反饋於中亞和印度。事實證明敦煌石窟是中印、中西文化交流的交匯點。
『貳』 敦煌藝術源於中國哪種教派
敦煌文化藝術又稱莫高窟文化藝術,被稱為東方世界的藝術博物館。它保存了公元四世紀到十一世紀的洞窟735個,彩塑三千餘身,壁畫45000平方米,唐宋木構建築五座。早在1944年國民政府就在此成立了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新中國成立後,更名敦煌文物研究所,後擴建為敦煌研究院,敦煌是藝術的殿堂。--引自網路
敦煌文化藝術具有獨特風格,具有多元文化屬性,以佛教藝術為主,刻畫了很多生動形象的人物,背後蘊藏著多個神話故事,用圖像代替語言,訴說著用千年的秘密,至今為止已經成為。中國文獻寶庫和文化基地,很難想像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是如何完成這樣的文化巨大寶庫,這是古代人們智慧的結晶,這是中國藝術上一個巔峰,不僅僅需要高超的藝術修為,而且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只有盛世光景才能完成這么偉大的工程,這是一個時代的象徵。
敦煌莫高窟內部還藏有大量佛學典籍,超過十種以上的語言翻譯了經典佛教典籍,已經成為了現代人研究佛學的重要參考文獻,而且還有大量的佛家用具。銅佛、法器、幡、幢、絹紙畫等等。
敦煌莫高窟內部的實物遺存已經成為了研究,古代佛學和文學重要的一手資料,為學者和研究人員提供了大量歷史依據,打開了一個世界新的大門,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叄』 敦煌藝術是哪個教派
敦煌藝術是佛教藝術。
公元111年,漢武帝設立河西四郡,敦煌就此成為佛教和佛教藝術自西域東傳的第一站。歷經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10個朝代,敦煌以其原有深厚的漢文化基礎,融入西域傳入的佛教和佛教藝術,造就了輝煌的敦煌石窟藝術。敦煌石窟藝術乃指由建築、雕塑及壁畫三者緊密結合而成的綜合藝術。
石窟的興建是為了配合宗教需要,先後開鑿敦煌市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縣榆林窟、東千佛洞、肅北縣五個廟等規模大小不同的石窟群,並設置宗教雕塑和壁畫的神殿。洞窟的主體是佛的塑像,兩側都陪襯有弟子、菩薩的塑像,共同成為佛教徒頂禮膜拜的對象。壁畫是石窟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石窟寺中主要的作用是用具體的圖像向佛教徒宣傳、闡述佛教義理,繪畫技巧高超,人物造型優美,特別是圖畫中線條運用得非常成功,利用鐵線描、游絲描、摺魯描、藍艷描等表現人物的面孔、肉體、衣裙和衣褶,栩栩如生,唯妙唯肖。洞窟中壁畫與塑像緊密結合,營造完整、獨立的宗教世界來感染信眾,使人們走進洞窟猶如走進佛國,「人佛交接、兩得相見」,利用藝術美感來潛移默化,誘導人們信仰宗教。除了展現佛教世界外,古代社會生活的點滴也一一呈現在洞窟內壁畫中。值得一提的是,洞窟中的菩薩塑像相當具有特色,猛一看是女性,體型豐滿,動態優美,頭發微微傾斜,斜肩柳腰,還有個小肚肚,中軸呈現S形,所以說「敦煌菩薩三道彎兒」。若透過鏡頭以動態展現各種菩薩的姿態,簡直就像是在跳舞呢!仔細再看,敦煌的菩薩從臉到身體雖是女性的特徵,但是還保留了男性的特徵——鬍子,胸部飽滿像男性,腰是女人的腰,因此又有一說「敦煌菩薩是男人的胸、女人的腰和肚」。至於菩薩的性別——是中性的。
對於這列名世界文化遺產的佛教藝術寶庫,過去由於時空阻隔,身處台灣的中國人無緣得見。本館於4月29日推出的「沙漠中的明珠——敦煌石窟」特展是敦煌研究院歷年在國內外舉辦過多次敦煌展覽中規模最大的一次,希望將敦煌石窟藝術引進,讓台灣地區的民眾藉此機會認識中華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眾所周知石窟內的文物均不能搬動,故此次參展展品的主題是洞窟模型、壁畫和彩塑的摹本,它們既是敦煌石窟藝術精華的代表,更凝聚了敦煌研究院藝術家們的心血。他們長期在幽暗陰冷的洞窟里從事臨摹的工作,觀察、揣摩、研究敦煌藝術的特點與神韻,以其嫻熟的摹繪技術,精確、忠實地再現原作的精神。展出作品中不乏著名的畫家和敦煌學者,如常書鴻、董希文、段文傑、史葦湘、李其瓊等人的心儀之作。
『肆』 敦皇莫高窟壁畫描繪的絕大部分是 哪個教派的宗教故事
當然是佛教~
敦煌石窟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個,有歷代壁畫五萬多平方米,是我國也是世界壁畫最多的石窟群,內容非常豐富。 敦煌壁畫是敦煌藝術的主要組成部分,規模巨大,內容豐富,技藝精湛。五萬多平方米的壁畫大體可分為下列幾類:
一、佛像畫。作為宗教藝術來說,它是壁畫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
各種佛像------三世佛、七世佛、釋迦、多寶佛、賢劫千佛等;
各種菩薩------文殊、普賢、觀音、勢至等;
天龍八部------天王、龍王、夜叉、飛天、阿修羅、迦樓羅(金翅鳥王)、緊那羅(樂天)、大蟒神等等。
這些佛像大都畫在說法圖中。僅莫高窟壁畫中的說法圖就有933幅,各種神態各異的佛像12208身。
二、經變畫 利用繪畫、文學等藝術形式,通俗易懂地表現深奧的佛教經典稱之為「經變「。用繪畫的手法表現經典內容者叫「變相「,即經變畫;用文字、講唱手法表現者叫「變文「。
三、民族傳統神話題材。在北魏晚期的洞窟里,出現了具有道家思想的神話題材。西魏249窟頂部,除中心畫蓮花藻井外,東西兩面畫阿修羅與摩尼珠,南北兩面畫東王公、西王母駕龍車、鳳車出行。車上重蓋高懸,車後旌旗飄揚,前有持節揚幡的方士開路,後有人首龍身的開明神獸隨行。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分布各壁。飛廉振翅而風動,雷公揮臂轉連鼓,霹電以鐵鑽砸石閃光,雨師噴霧而致雨。
四、供養人畫像 供養人,就是信仰佛教出資建造石窟的人。他們為了表示虔誠信佛,留名後世,在開窟造像時,在窟內畫上自己和家族、親眷和奴婢等人的肖像,這些肖像,稱之為供養人畫像。
五、裝飾圖案畫 豐富多彩的裝飾圖案畫主要是用於石窟建築裝飾,也有桌圍、冠服和器物裝飾等。裝飾花紋隨時代而異,千變萬化,具有高超的繪畫技巧和豐富的想像力。圖案畫主要有藻井圖案、椽間圖案、邊飾圖案等。
六、故事畫 為了廣泛吸引群眾,大力宣傳佛經佛法,必須把抽象、深奧的佛教經典史跡用通俗的簡潔的、形象的形式灌輸給群眾,感召他們,使之篤信朝拜。於是,在洞窟內繪制了大量的故事畫,讓群眾在看的過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故事畫內容豐富,情節動人,生活氣息濃郁,具有誘人的魅力。
1.佛傳故事 主要宣揚釋迦牟尼的生平事跡。其中許多是古印度的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佛教徒經過若干世紀的加工修飾,附會在釋迦身上。一般畫「乘象人胎」、「夜半逾城」的場面較多。第290窟(北周)的佛傳故事 作橫卷式六條並列,用順序式結構繪制,共87個畫面,描繪了釋迦牟尼從出生到出家之間的全部情節。這樣的長篇巨制連環畫,在我國佛教故事畫中是罕見的。
2.本生故事畫 是指描繪釋迦牟尼生前的各種善行,宣傳「因果報應」「苦修行善」的生動故事。也是敦煌早期壁畫中廣泛流行的題材,如「薩捶那捨身飼虎」、「屍毗王割肉救鴿」、「九色鹿捨己救人」、「須閣提割肉奉親」等。雖然都打上了宗教的烙印,但仍保持著神話、童話、民間故事的本色。
3.因緣故事畫 這是佛門弟子、善男信女和釋迦牟尼度化眾生的故事。與本生故事的區別是:本生只講釋迦牟尼生前故事;而因緣則講佛門弟子、善男信女前世或今世之事。壁畫中主要故事有「五百強盜成佛」、「沙彌守戒自殺」、「善友太子入海取寶」等。故事內容離奇,情節曲折,頗有戲劇性。
4、佛教史跡故事畫 是指根據史籍記載畫成的故事,包括佛教聖跡、感應故事、高僧事跡、瑞像圖、戒律畫等。包含著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是形象的佛教史資料。這類畫多繪於洞窟龕內四披、甬道頂部和角落處次要地方。但有的也繪於正面牆壁,如第323窟的「張騫出使西域圖」、「佛圖澄」和第72窟的「劉薩訶」等。
5、比喻故事畫 這是釋迦牟尼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地給佛門弟子、善男信女講解佛教教義所列舉的故事。這些故事大都是古印度和東南亞地區的寓言、童話,被佛教徒收集記錄在佛經里,保存至今。敦煌壁畫中的比喻故事有「象護與金象」,「金毛獅子」等。
七、山水畫 敦煌壁畫中的山水畫遍布石窟,內容豐富,形式多種多樣。大多與經變畫、故事畫融為一體,起陪襯作用。有的是按照佛典中的山水,參照現實景物加上高超的想像力,描繪出「極樂世界」青山綠水、鳥語花香的美麗自然風光;有的是以山水為主體的獨立畫幅,如第61窟的,「五台山圖」。
壁畫內容除以上七類外,還有建築畫、器物畫、花鳥畫、動物畫等。敦煌壁畫的藝術價值彌足珍貴,在結構布局、人物造型、線描勾勒、賦彩設色等方面系統地反映了各個時期的藝術風格及其傳承演變、中西藝術交流融匯的歷史面貌。
上述七類壁畫,除裝飾圖案而外,一般有情節的壁畫,特別是經變畫和故事畫,都反映了大量的現實社會生活,如:統治階級的出行、宴會、審訊、游獵、剃度、禮佛等;勞動人民的農耕、狩獵、捕魚、制陶、冶鐵、屠宰、炊事、營建、行乞等;還有嫁娶、上學、練武、歌舞百戲、商旅往來、少數民族、外國使者等等各種社會活動。因此,敦煌石窟,不僅是藝術,也是歷史。
敦煌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它和另的宗教藝術一樣,是描寫神的形象、神的活動、神與神的關系、神與人的關系以寄託人們善良的願望,安撫人們心靈的藝術。因此,壁畫的風格,具有與世俗繪畫不同的特徵。但是,任何藝術都源於現實生活,任何藝術都有它的民族傳統;因而它們的形式多出於共同的藝術語言和表現技巧,具有共同的民族風格,也間接表現了當時的人們精神面貌和現實生活。
『伍』 敦煌藝術是怎樣形成的
甘肅省敦煌縣東南鳴沙山的斷崖上,有很多石窟。這是從兩晉南北朝經隋、唐、五代、宋、元前後一千多年中陸續鑿成的。這就是莫高窟,共有一千多個洞窟,也叫千佛洞。現在還保存了492個,其中60%以上是隋唐時候開鑿的。隋窟95個,唐窟213個,足見唐代是敦煌藝術的極盛時期。
敦煌藝術的產生,一是由於自漢代以來敦煌成了東西交通的「咽喉之地」,成了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熱鬧的國際都市。西漢末年,印度的佛教就是通過這里傳入中國內地的。二是兩晉南北朝時期,統治者大力提倡佛教,用以麻醉和欺騙人民。戰爭帶來的災禍,也給佛教的傳播准備了條件,當時人們希望從宗教里得到一些安慰。因而佛教得以廣泛傳播,鑿石窟、雕佛像、繪壁畫等佛教活動盛行起來。於是產生了敦煌藝術。這不但是中國藝術史上也是世界藝術史上的大事。
關於莫高窟開鑿的年代,有人說自西晉開始,比較多的人認為是在前秦。根據唐《重修莫高窟佛龕碑》、《莫高窟記》和156窟的題壁載,大致是:符秦建元二年(366),樂傅和尚西遊至敦煌城東南的三危山下,時近黃昏,忽見三危山放射出萬道金光,彷彿有千佛之狀。他認為這是聖地,就募人在三危山對面鳴沙山上開鑿石窟。其實樂傅看到的金光,只是落日的余輝照到山頂紅色岩石上的反射。從樂傅開始,陸續開鑿,到隋唐時期達到高潮。
莫高窟鑿窟的崖壁,是沖積岩,質地松軟,雖可鑿窟,卻不能用來雕刻。所以,在莫高窟看不到像雲崗、龍門那樣的大石雕刻。這種自然條件的限制使敦煌藝術向泥塑和壁畫發展,這就給我們留下這一份豐富多彩的藝術寶藏。否則我們看到的將是素樸的浮雕、圓雕,不會這樣絢麗多彩了。
莫高窟的塑像據初步統計有2415身,其中唐塑就有670身,另外還有數以萬計的小千佛(多用影塑或浮雕)。這些塑像,有的秀骨清風,有的肌肉豐滿,有的體態玲瓏,有的氣魄雄偉,有的色彩樸素,有的色彩華麗,顯示出各個時代不同的藝術風格,是一個大雕塑館,一部生動的中國雕塑藝術發展史。唐窟出現了前代不見的高大塑像。如武則天延載二年(695)的北大像高33米,玄宗開元年間(713-714)的南大像高26米,代宗大歷十一年(776)的涅槃像長17米。唐塑有很大進步,頭和身子的比例適當,菩薩像有高高的發髻,圓圓的面龐,風度優美,薄薄的貼身的衣服起著微波似的衣褶,在沉思,在微笑,眼腈和嘴角是那樣的傳神,儼然是唐代美麗的中年婦女的形象。藝術家們不是在頌揚神,而是在歌頌人類女性的善良、美麗、智慧和尊嚴。天王像更表現了男性的健美。或是全身盔甲,或是半露上身,用肌肉的緊張和暴露的青筋表示出勇猛、堅毅的性格,顯示出唐代武士躍馬橫戈的神情。「人們的願望是怎樣的,他們的神像便是怎樣的」,由於對人的尊敬,對生命的歌頌,才創造出這樣動人心弦的卓絕作品。
古代名畫莫高窟四壁45000多平方米光彩奪目的壁畫,各個時期有著不同的風格。北魏的色彩沉著,用筆豪放。隋代的線條流利,用色柔和。唐代的構圖宏偉,色彩富麗。內容主要是描繪佛教故事,如:經變,就是佛經的變相,也就是佛經的圖畫;本生故事,本生指釋迦的前生,印度佛教徒相信輪回,認為釋迦在降生前就經歷了許多世,便把許多民間的寓言和傳說穿鑿、附會編成本生經,其中好的主角就是佛的前身。另外有供養人像,就是那些出錢修窟的人,把自己的像畫在壁上,表示這窟內的佛菩薩是他們所供養的。他們是現實世界的人,穿著當時的服飾。這些供養人像,是一個包括了不同時代、不同階層和不同民族的服飾展覽會,給我們提供了無數珍貴的歷史資料。即使是佛教故事,因為藝術是現實生活的反映,人們無法離開自己的生活方式、經驗等等,去設想天堂和地獄,所以它還是復雜而曲折的反映了現實生活。我們可以從壁畫中看到,有統治階級殘酷鎮壓人民,把他們剜去兩眼的血淋淋的場面,有農民辛勤勞動耕種、收割、打場的場面,有泥瓦匠正在修建樓閣亭台的勞動場面,有畫師們在洞窟里借著微弱燈光,一筆一筆地繪制壁畫的場面,有貴族官僚觀看精彩的歌舞伎樂的場面。敦煌藝術所以永遠保有清新的力量,主要是在於它反映了當時的現實,給我們用圖畫留下這一千多年的社會生活面貌,敞開了無數扇歷史的窗子。也看到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卓越才能。
莫高窟里還保存有大量古書、古畫、戶籍、契約、小說、詞曲以及絲織品等珍貴文物,寫本就有兩萬件以上,刊印本約佔百分之一二。這些文物大約是在北宋中葉西夏占據敦煌前,和尚們逃難時藏進一個洞窟的復室里的。外面用泥壁封好,並繪上壁畫,直到1900年才被人發現。後來英帝國主義分子斯坦因騙走24箱寫本和五箱繪畫、織綉品。法帝國主義分子伯希和盜購經過精選的文書經卷特製的化學膠布揭走無比精美的唐代壁畫26方,搬走幾尊最優美的唐代塑像。由於人民的反抗,才使莫高窟嘲塑壁畫和部分藏經保存下來。
建國後莫高窟回到人民的懷抱,洞窟得到修繕,文物和藝術品的研究工作開展起來,這個藝術寶庫才得以大放光彩。
『陸』 夢幻西遊科舉最新答案
道教創始與哪個時代? 東漢
「佛家三寶」是指 正確答案: 佛,法,僧
按古代兄弟排行的順序,次子應該稱為 仲
佛教「八識」中的第八識是?正確答案: 阿賴耶識
以下不屬於道教「四大天師」的是 薩鎮冰 葛玄 許遜 張道陵
以下不屬於佛教「四諦」教義的是? 空 苦 滅 集
靈寶天尊是道教「三清」中的哪一位 上清 太清 玉清 晶清
濟公在哪座寺廟出家? 靈隱寺
佛教「八識」中的第八識是? 阿賴耶識 意識 身識 末那識
以下不屬於佛教「橫三世佛」的是? 彌勒佛 葯師佛 阿彌陀佛 釋迦牟尼佛
「有教無類」是以下哪位提出的觀點? 孔子
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磐。 這段話出自佛教哪本著作? 波若波羅蜜心經
佛曰:「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其中浮屠的意思指的是 寶塔
《金剛經》是哪個教派的著作? 佛教 道教 基督教 伊斯蘭教
古人所稱的「頓首」之禮是指 跪而頭叩地 點頭問候 拱手彎腰示禮 請客人吃頓飯
古人講究謙辭禮讓,談到自己兒子時一般稱為 犬子 家犬 令郎 令犬
古人講究尊稱禮節,談到對方父親時一般稱為 令尊 令堂 泰山 令郎
唐朝時六渡日本宣揚佛教為當時兩國邦交做出重大貢獻的是 鑒真 玄奘 鄭和 王昭君
古人所稱的「拙荊」是指 自己的妻子 自己的丈夫 對方的妻子 對方的丈夫
在古代,下列哪個詞語中用來稱呼對方妻子 令閫 令愛 內人 泰水
古代「敦煌藝術」源於中國哪個教派 佛教 道教 儒教 伊斯蘭教
道教創始於哪個時代 東漢 西周 隋 春秋
以下不是古代祭祀常用牲畜的是 兔 牛 羊 豬
以下不是古代「祭祀」准備活動的是 賞燈 沐浴 齋戒 更衣
佛教所稱「圓寂」是指 佛門中人去世 齋戒沐浴 面壁思過 作法事
古代所稱「先考」是一種尊敬的稱法,指的是 已逝世的父親 已逝世的母親 已逝世恩師 已逝世的兄長
甲的兒媳與乙的母親是妯娌,乙應該稱呼甲為 祖父/祖母 外公/外婆 舅父/舅母 太祖父/太祖母
甲與乙是連襟,則甲的女兒稱乙的岳丈為 外公 舅老爺 太叔公 太祖父
以下與自己「輩分相同」的親屬是 姨夫的弟媳的外甥 表妹的舅母的堂弟 姑媽的大伯的侄女 舅舅的嫂子的表哥
以下親屬中,輩分比自己高的是 表弟的侄女的外婆 舅母的外甥的嫂子 姑父的姐夫的外孫 祖父的侄女的外甥
古時人稱「情誼契合、親如兄弟」的朋友為 金蘭之交 刎頸之交 患難之交 莫逆之交
佛門中主持「水陸法會」需要幾天時間」 7天 3天 5天 10天
「皈依三寶」是成為正信佛教徒的第一課,其中三寶是指 佛、法、僧 金銀、珍珠、瑪瑙 同修、同解、同悅 尊敬、福德、善人
佛門戒律中「三聚凈戒」是指? 菩薩戒 佛陀戒 僧伽戒 達摩戒
甲的嫂子是乙的姑姑,則以下兩人屬於「親家」關系的是 甲的父親與乙的祖母 甲與乙的父親 甲的母親與乙的姑父 甲與乙的叔父
拜佛時香客送上的「香火錢、香油錢」是用來 捐贈給寺廟 購買燈油 作為拜師費用 請和尚頌經
在寺廟里總管各項事務的一位僧人稱為 主持方丈 方丈總管 護法禪師 護法長老
「五台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它位於哪個省 山西 浙江 四川 安徽
佛教中人所用的「缽」是一種 餐具
『柒』 古代敦煌藝術源於中國哪個教派
佛教
敦煌壁畫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個,有歷代壁畫五萬多平方米,是我國乃至世界壁畫最多的石窟群,內容非常豐富。
敦煌壁畫是敦煌藝術的主要組成部分,規模巨大,技藝精湛。敦煌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它和別的宗教藝術一樣,是描寫神的形象、神的活動、神與神的關系、神與人的關系以寄託人們善良的願望,安撫人們心靈的藝術。因此,壁畫的風格,具有與世俗繪畫不同的特徵。但是,任何藝術都源於現實生活,任何藝術都有它的民族傳統。因而它們的形式多出於共同的藝術語言和表現技巧,具有共同的民族風格。還被稱為千佛洞。也是我國四大古窟之一,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