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達芬奇的簡介
達·芬奇
中文名稱: 達·芬奇
性別: 男
生卒年: 1452-1519
國別: 義大利
生平文件:
達·芬奇
萊昂納多·達·芬奇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第一位畫家,也是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學識淵博、多才多藝的藝術大師、科學巨匠、文藝理論家、大哲學家、詩人、音樂家、工程師和發明家。他在幾乎每個領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後代的學者稱他是「文藝復興時代最完美的代表」,是「第一流的學者」,是一位「曠世奇才」。所有的,以及更多的贊譽他都當之無愧。
一、天才少年
萊昂納多·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誕生在義大利芬奇鎮附近的安基亞諾村,芬奇鎮靠近佛羅倫薩。達·芬奇是非婚生子,他的童年是在祖父的田莊里度過的。孩提時代的達·芬奇聰明伶俐,勤奮好學,興趣廣泛。他歌唱得很好,很早就學會彈琵琶,他的即興演唱,不論歌詞還是曲調,都讓人驚嘆。他尤其喜愛繪畫,常為鄰里們作畫,有「繪畫神童」的美稱。達·芬奇的家庭是當時佛羅倫薩有名的望族,父親皮埃羅希望達·芬奇象自己一樣當律師,可後來由於發生了一件事情而使皮埃羅改變了想法,決定讓小芬奇學畫。
當時,皮埃羅受一位農民的委託,要畫一幅盾面畫。他聽說兒子會畫畫,想試試兒子的畫藝,便將這任務交給了小芬奇。小芬奇憑借自己豐富的想像力,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畫成了一個駭人的妖怪。這妖怪長著火球般的眼睛,張著血盆大口,鼻孔中噴出火焰和毒氣,樣子十分的恐怖。作品完成後,小芬奇請父親來到他的房間。他把窗遮去一半,將畫架豎在光線恰好落在妖怪身上的地方。皮埃羅剛走進房間時,一眼就看到了這個面目猙獰的怪物,嚇得大叫起來。小芬奇則笑著對父親說:「請您拿去吧,這就是它該產生的效果。」皮埃羅從此確信兒子有繪畫天賦,便將小芬奇送往佛羅倫薩,師從著名的藝術家委羅基奧,開始系統地學習造型藝術。此時的達·芬奇只有14歲。
委羅基奧的畫舫是當時佛羅倫薩著名的藝術中心,經常有義大利人文主義者在這里聚會,討論學術問題。達·芬奇在這里結實了一大批知名的人文主義者、藝術家和科學家,開始接受人文主義的熏陶。 達·芬奇在20歲時已有很高的藝術造詣,他用畫筆和雕刻刀去表現大自然和現實生活的真、善、美,熱情歌頌人生的幸福和大自然的美妙。
達·芬奇並不滿足他的這些才幹,他要掌握人類思想的各個領域。他眼光獨到,做事干練,具有藝術的靈魂。有一次,他在山裡迷了路,走到了一個漆黑的山洞前。他在後來回憶這段經歷時說:「我突然產生了兩種情緒——害怕和渴望:對漆黑的洞穴感到害怕,又想看看其中是否會有什麼怪異的東西。」他一生都被這兩種情緒所羈束——對生活之不可知或無力探知的神秘感到害怕,而又想把這個神秘之不可知性加以揭露,加以研究,解釋其含義,描繪其壯觀。他很早就下定決心,要做一個研究者、一個教師、尤其是一個藝術家。
二.科學巨匠
達·芬奇無論是在藝術領域,還是在自然科學領域,都取得了驚人的成就。他的眼光與科學知識水平超越了他的時代。
在文藝復興早期,人們盲目地接受傳統觀念,崇拜古代權威和古典著作。人們學習科學知識也只是學習象《聖經》一樣的亞里士多德的理論,只相信文字記載。達·芬奇反對經院哲學家們把過去的教義和言論作為知識基礎,他鼓勵人們向大自然學習,到自然界中尋求知識和真理。他認為知識起源於實踐,只有從實踐出發,通過實踐去探索科學的奧秘。他說「理論脫離實踐是最大的不幸」,「實踐應以好的理論為基礎」。達·芬奇提出並掌握了這種先進的科學方法,採用這種科學方法去進行科學研究,在自然科學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提出的這一方法,後來得到了伽利略的發展,並由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從理論上加以總結,成為近代自然科學的最基本方法。 達·芬奇堅信科學,他對宗教感到厭惡,抨擊天主教為「一個販賣欺騙的店鋪」。他說:「真理只有一個,他不是在宗教之中,而是在科學之中。」達·芬奇的實驗工作方法為後來哥白尼、伽利略、開普勒、牛頓等人的發明創造開辟了道路。
在天文學上,達·芬奇對傳統的「地球中心說」持否定的觀點。他認為地球不是太陽系的中心,更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只是一顆繞太陽運轉的行星,太陽本身是不運動的。達·芬奇還認為月亮自身並不發光,他只是反射太陽的光輝。他的這些觀點的提出早於哥白尼「太陽中心說」。甚至在當時,達·芬奇就幻想利用太陽能了。
在物理學方面, 達·芬奇重新發現了液體壓力的概念,提出了連通器原理。他指出:在連通器內,同一液體的液面高度是相同的,不同液體的液面高度不同,液體的高度與密度成反比。他發現了慣性原理,後來為伽利略的實驗所證明。他認為一個拋射體最初是沿傾斜的直線上升,在引力和沖力的混合作用下作曲線位移,最後沖力耗盡,在引力的作用下作垂直下落運動。他的這一發現使亞里士多德的落體學說產生了動搖。他發展了杠桿原理,除推導出作用力與臂長關系外,還算出了速度與臂長的關系。他指出了「永動機」作為能源的不可能性。達·芬奇還預示了物質的原子原理,形象生動的描述了原子能的威力:「那東西將從地底下爆起,……使人在無聲的氣息中突然死去,城堡也遭到徹底毀壞,看起來在空中似乎有破壞力。」
達·芬奇在解剖學和生理學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認為是近代生理解剖學的始祖。他掌握了人體解剖知識,從解剖學入手,研究了生理學和醫學。他最先採用蠟來表現人腦的內部結構,也是設想用玻璃和陶瓷製作心臟和眼睛的第一人。他發現了血液的功能,認為血液對人體起著新陳代謝的作用。他說血液不斷的改造全身,把養料帶到身體需要的各個部分,再把體內廢物帶走。達·芬奇研究過心臟,他發現心臟有四個腔,並畫出了心臟瓣膜。他認為老年人的死因之一是動脈硬化,而產生動脈硬化的原因是缺乏運動。後來,英國的威廉.哈維證實和發展了達·芬奇的這些生理學成果。
達·芬奇的研究和發明還涉及到軍事和機械方面,他發明了飛行機械、直升飛機、降落傘、機關槍、手榴彈、坦克車、潛水艇、雙層船殼戰艦、起重機等等。他還在數學領域和水利工程等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可以說,達·芬奇的研究涉及到自然科學的每一部門,他的思想和才能深入到人類知識的各個領域。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全面發展的學者。
但是達·芬奇的大多數著作和手稿都沒有發表,直到他逝世後多年才被世人所發現。科學史家丹皮爾這樣評論達·芬奇,「如果他當初發表他的著作的話,科學本來一定會一下就跳到一百年以後的局面。」
三.藝術大師
說到藝術創作,在文藝復興時期當數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的成就最高。他們的藝術成就達到了西方造型藝術繼古希臘之後的第二次高峰,僅繪畫而言,則達到了歐洲的第一次高峰。其中尤以達·芬奇最為突出,恩格斯稱他是巨人中的巨人。在藝術創作方面,達·芬奇解決了造型藝術三個領域——建築、雕刻、繪畫中的重大課題:1、解決了紀念性中央圓屋頂建築物設計和理想城市的規劃問題;2、完成了15世紀以來雕刻家深感棘手的騎馬紀念碑雕像的課題;3、解決了當時繪畫中兩個重要領域--紀念性壁畫和祭壇畫的問題。達·芬奇的藝術作品不僅象鏡子似的反映事物,而且還以思考指導創作,從自然界中觀察和選擇美的部分加以表現。壁畫《最後的晚餐》、祭壇畫《岩間聖母》和肖像畫《蒙娜麗莎》是他一生的三大傑作。這三幅作品是達·芬奇為世界藝術寶庫留下的珍品中的珍品,是歐洲藝術的拱頂之石。
四.文藝復興精神的代表
達·芬奇比之文藝復興時期中的任何一人,有更多的、領域更廣的幻想。他思想深邃、博學多才。他懷著永無休止的探索精神去研究自然和人生的一切奧秘,他把藝術和科學、理智和情感、形體和精神熔於一爐,繼承和發揚了前人的人文主義思想和現實主義表現手法,把藝術推進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為自然科學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達·芬奇是當之無愧的「文藝復興時代最完美的代表人物」。
列奧納多· 達·芬奇 (1452-1519) da Vinci,Leonardo 全名列奧那多·迪·塞爾·皮耶羅·達·芬奇,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科學家,人類智慧的象徵.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負盛名的藝術大師。他不但是個大畫家,同樣還是一位未來學家、建築師、數學家、音樂家、發明家、解剖學家、雕塑家、物理學家和機械工程師。他因自己高超的繪畫技巧而聞名於世。他還設計了許多在當時無法實現,但是卻現身於現代科學技術的發明。總的來說,達芬奇大大超越了當時的建築學,解剖學和天文學的水平,但是卻未能推動其發展。他於1452年出生於佛羅倫薩,雖然他是一個私生子,但是卻很被重視,歷史資料顯示,安東尼奧·達·芬奇(達芬奇的祖父)在譯本筆記本的後頁上寫到:1452年4月15日,星期六,夜間第3個小時,我有了一個孫子,我兒子塞爾·皮耶羅的兒子,名為列奧那多。5歲時能憑記憶在沙灘上畫出母親的肖像,同時還能即席作詞譜曲,自己伴奏自己歌唱,引得在場的人贊嘆不已.《最後的晚餐》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畫,《蒙娜麗莎》則為世界上最著名,最偉大的肖像畫.這兩件譽滿全球的作品使達·芬奇的名字永垂青史.達·芬奇獨特的藝術語言是運用明暗法創造平面形象的立體感.他曾說過:"繪畫的最大奇跡,就是使平的畫面呈現出凹凸感."
(*達·芬奇是聞一多首創翻譯名,乃按義大利語翻譯。舊譯「達·文西」乃按英語翻譯,誤;義大利語ci讀如「奇」非「西」)
「上天有時將美麗、優雅、才能賦予一人之身,令他之所為無不超群絕倫,顯出他的天才來自上蒼而非人間之力。萊奧納多正是如此。他的優雅與優美無與倫比,他的才智之高可使一切難題迎刃而解。」這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傳記作家瓦薩里對達芬奇的溢美之詞。
萊奧納多1452年4月15日出生於義大利中部據佛羅倫薩不遠的芬奇市(Vinci),並在那兒度過了童年。1469年,他來到佛羅倫薩並在Verrocchio的畫室學徒。 1472年,進入當年畫家協會。
在藝術方面,他是一位雕塑能手但特別注重繪畫藝術,他說:「繪畫是自然的女兒。」
傳說,在他年輕時,有一次幫老師在一副名為《約翰為基督洗禮》的畫中畫了一個小天使,結果其水平超過了老師畫的所有其他人物。這位在當年已有些名氣的老師羞愧難當,從此不再涉獵繪畫,只搞雕塑了。
達芬奇最為世人所熟悉的就是他絕高的繪畫藝術,其最著名的作品有:《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岩間聖母》《聖安娜與聖母子》等。
《蒙娜麗莎》的繪制前後歷時四年。據說模特是佛羅倫薩人,剛剛喪嬰,為解除她的痛苦並露出自然的微笑,萊奧納多便請人來為她奏樂。她的微笑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有時似乎是很嚴肅有時又象很溫柔;有時略含憂傷有時又顯譏諷。蒙娜麗莎的右手更被稱為「美術史上最美的一隻手」。
《最後的晚餐》繪制在格拉齊教堂聖餐廳的牆壁上。達芬奇一改前人繪制「最後晚餐」圍桌而座的布局,讓所有人物座成一排面向外,而耶穌基督座在最中間。
在科學方面,他觀察天體,曾寫下:「太陽是不動的。」幾乎是與哥白尼同時發現了「太陽中心說」;他研究飛行的科學原理,設計製造了第一個飛行器;他解剖過三十多個屍體,探究人體結構並第一個發現了嬰兒在母體中的生長過程。他曾說過:「你可能會被這天然的臭氣弄得退避三舍......你還可能缺乏耐心且不夠勤奮,在這些方面我不曾被貪欲或懶散所阻礙,阻礙我的只是時間不夠。」
達·芬奇年輕時在佛羅倫薩畫派畫家韋羅基奧的工作室學畫,1481年離開佛羅倫薩去米蘭,其後獲法王法蘭西斯一世(Francis I)邀請,前往法國。達芬奇是當時世界的一位天才,他的主要才能表現在科學發現和想像上,他曾經設計過直升機、飛行器、熱氣球、攻城器,設計過城市防禦體系、排水系統,研究過人體解剖、比例、透視。他是歐洲第一位描畫風景的畫家,他以科學、清晰的頭腦著稱。當然,也有人認為他很少動手實現他的設想,很少做出真正的成績,因次在科學上他只是虛名。在文藝復興「三傑」中(另兩位是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他畫中的人物真實、栩栩如生,構圖嚴謹、穩重。他最著名的畫作是為米蘭聖瑪利亞修道院作的壁畫《最後的晚餐》和肖像畫《蒙娜·麗莎》、《岩間聖母》,著作有《繪畫論》。
晚年達芬奇定居於法國羅瓦河谷的克勞城堡(Chateau De Clos Luce),並在該處完成他的自畫像。晚年的達芬奇卻變得泰然、寧靜,致力研究信仰與自然的關系。他於1519年在克勞城堡去世。
「一日充實,可以安睡;一生充實,可以無憾」是他遺囑中的名句。
1452年4月15日,達·芬奇生於義大利佛羅倫薩城附近的芬奇鎮上。父親是當地有名的公證人,家庭富有。達·芬奇從小就表現出了繪畫天賦,他畫的小動物惟妙惟肖,於是父親就把他送到好友,著名畫家和雕刻家佛羅基阿的畫坊當學徒。
達·芬奇來到畫坊以後,老師佛羅基阿就拿來一個雞蛋讓他畫,達·芬奇很快就畫了幾張,可是老師讓他繼續畫,一連幾天都是如此。達·芬奇終於不耐煩了,認為教師小瞧了他,讓他畫這么簡單的雞蛋。教師看出了他的心思,意味深長地說:「這個蛋可不簡單,世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蛋,即使是同一個蛋,由於觀察角度不同,光線不同,它的形狀也不一樣啊。」
達·芬奇恍然大悟,原來老師是為了培養他觀察事物和把握形象的能力呀。從此以後,他廢寢忘食地訓練繪畫基本功,學習各類藝術與科學知識,為他以後在繪畫和其它方面取得卓著的成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達·芬奇一生在繪畫上孜孜追求,為我們留下許多名垂千古的傑作。其中最著名的是《最後的晚餐》和《蒙娜麗莎》。
《最後的晚餐》是達·芬奇為米蘭聖瑪麗亞修道院食堂而作的壁畫,取材於《聖經》中耶穌被他的門徒猶大出賣的故事。
在這幅作品中,達·芬奇精彩地刻畫了當耶穌在晚餐上說出「你們中間有一個人出賣了我」這句話後,他的12個門徒瞬間的表情。透過每個人不同的神態表情,你可以洞察到他們每人的性格和復雜心態。畫面布局突出耶穌,門徒左右呼應。坐在中央的耶穌庄嚴肅穆,背景借明亮的窗戶襯托出他的光明磊落。叛徒猶大處於畫面最陰暗處,神色驚慌,喻示他心地齷齪丑惡,與耶穌形成鮮明對照。
在這幅畫里,達·芬奇用現實主義的手法謳歌了真理與正義,鞭撻了叛徒的行為與邪惡勢力。
為創作這幅畫,達·芬奇付出了驚人的勞動。為准確刻畫猶大這個人物,他到各種場合觀察罪犯、流氓和賭徒,反復揣摸他們的心態、神態和形態,並畫了大量的速寫,直到畫出他滿意的形象。這幅畫的巨大成功緻使以後的畫家沒人敢再涉足這個題材。
《蒙娜麗薩》這幅肖像畫的原型是達·芬奇朋友的妻子。為作這幅畫,達·芬奇先研究了她的心理,為保持她歡愉的心情還特別請來豎琴師和歌手為她表演。達·芬奇極其准確地捕捉到了蒙那麗莎一瞬那的迷人微笑,用精湛的筆觸細致入微地描畫了她微妙的心理活動。
現在你看這幅畫時,依然會感受到她的微笑所蘊含的攝人心魄的力量。
達·芬奇不僅是位成績裴然的藝術家,還是一位多才多藝的科學家。在科學研究上他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取得了極大的成功。他深入地觀察研究動物、植物、地質乃至人體本身。他還模彷鳥的翅膀,設計了一個類似飛機的飛行機械。他還設計了許多先進的紡車、高效率的機床、沖床,最早提出了地質學的概念,第一次正確、全面地描述了人體骨骼、肌肉和人體比例。他的科學實踐為以後的科學家提供了思想的源泉。
由於達·芬奇的激進資產階級人文主義政治觀,使他受到封建宗教勢力的長期迫害。1517年已是65歲高齡的他,拖著病軀仍然被迫離開了祖國,僑居法國。兩年後,這位藝術巨擎溘然長逝。
為紀念這位偉大的藝術和科學大師,1928年在他的故鄉成立了「萊奧納多 達芬奇博物館」,之後又成立了「芬奇的萊奧納多博物館」(Museo Leonardiano di Vinci,位於芬齊市Conti Guidi古堡。)在米蘭的科學技術博物館(Museo Nazionale della Scienza e della Tecnica,地址為Via S.Vittore 21)中也有萊奧納多 達芬奇的專題介紹。達·芬奇大事年記:
1452年4月15日 義大利佛羅倫斯共和國的文西村近郊,賽爾·皮耶洛·達芬奇與卡特莉娜所生
1465年 進入韋羅基奧的工作室成為入門弟子(13~14歲)
1473年 創作《聖告圖》
1476年 被告密與韋羅基奧的其他弟子犯了同性戀之罪,由於他矢口否認,最後被釋放(24歲)
1482年 繪《三賢王的膜拜》,返往米蘭(30歲)
1483年 接受聖佛郎西斯克,格蘭德教會訂作《岩石上的聖母》(31歲)
1495年 開始繪制《最後的晚餐》(43歲)
1502~03年 回到佛羅倫斯,開始繪制《蒙娜麗莎》(50歲)
1516年 應法王之邀,赴法國安伯瓦茲(64歲)
1519年5月2日 去世於安伯瓦茲(67歲)
達·芬奇生前留下大批未經整理的用左手反寫的手稿,難於解讀。只有到十七世紀中葉,才有學者整理小部分達·芬奇手稿。達·芬奇的主要手稿丟失了二百多年,直到1817年才重見天日。 達·芬奇手稿分幾大類:
達·芬奇論繪畫
放大
達·芬奇論繪畫
* 《繪畫論》1817年從烏爾賓諾圖書館發現經達·芬奇弟子梅爾茲整理的繪畫論手稿。
* 論雕刻
* 論建築。包括教堂草圖,拱型結構分析
* 論生理。論人的生死、記憶、智力和慾望
* 論解剖學
* 論動物學
* 論天文。論地球、太陽和行星。
* 論地理。論地下水,地質學,義大利運河,法國的道路,論開礦。
* 論哲學
* 小故事
* 書信
著名作品
《蒙娜麗莎》
《維特魯威人》
《莉妲和天鵝》
《受胎告知》
《最後的晚餐》
《聖母子與聖安娜》
《岩間聖母》
❷ 工業設計的起源 最早是誰提出的
你好!
起源
工業設計起源於包豪斯(Bauhaus,1919/4/1—1933/7),德國魏瑪市 「公立包豪斯學校」(Staatliches Bauhaus)的簡稱,後改稱「設計學院」(Hochschule für Gestaltung),習慣上仍沿稱「包豪斯」。在兩德統一後位於魏瑪的設計學院更名為魏瑪包豪斯大學(Bauhaus-Universität Weimar)。她的成立標志著現代設計的誕生,對世界現代設計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包豪斯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為發展現代設計教育而建立的學院。「包豪斯」一詞是格羅披烏斯生造出來的,是德語Bauhaus的譯音,由德語Hausbau(房屋建築)一詞倒置而成。
第一階段(1919—1925年),魏瑪時期。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任校長,提出「藝術與技術新統一」的崇高理想,肩負起訓練20世紀設計家和建築師的神聖使命。他廣招賢能,聘任藝術家與手工匠師授課,形成藝術教育與手工製作相結合的新型教育制度;
第二階段(1925—1932年),德紹時期。包豪斯在德國德紹重建,並進行課程改革,實行了設計與製作教學一體化的教學方法,取得了優異成果。1928年格羅皮烏斯辭去包豪斯校長職務,由建築系主任漢內斯·梅耶(HANNS MEYER)繼任。這位共產黨人出身的建築師,將包豪斯的藝術激進擴大到政治激進,從而使包豪斯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政治壓力。最後梅耶本人也不得不於1930年辭職離任,由(L MIES VAN DE ROHE)繼任。接任的密斯面對來自納粹勢力的壓力,竭盡全力維持著學校的運轉,終於在1932年10月納粹黨占據德紹後,被迫關閉包豪斯;
第三階段(1932—1933年),柏林時期。L·密斯·凡·德·羅將學校遷至柏林的一座廢棄的辦公樓中,試圖重整旗鼓,由於包豪斯精神為德國納粹所不容,面對剛剛上台的納粹政府,密斯終於回天無力,於該年8月宣布包豪斯永久關閉。1933年11月包豪斯被封閉,不得不結束其14年的發展歷程。
包豪斯由魏瑪藝術學校和工藝學校合並而成,其目的是培養新型設計人才。雖然包豪斯名為建築學校,但直到1927年之前並無建築專業,只有紡織、陶瓷、金工、玻璃、雕塑、印刷等科目,因此,包豪斯主要是一所設計學校。在設計理論上,包豪斯提出了三個基本觀點:①藝術與技術的新統一:②設計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產品:③設計必須遵循自然與客觀的法則來進行。這些觀點對於工業設計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使現代設計逐步由理想主義走向現實主義,即用理性的、科學的思想來代替藝術上的自我表現和浪漫主義。
❸ 最早提出後現代主義設計理念的人是誰
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一詞最早出現於1934年西班牙作家德·奧尼斯的《西班牙與西班牙語類詩選》一書中,用來描述現代主義內部發生的逆動,特別有一種現代主義純理性的逆反心理,就稱之為後現代風格。
❹ 包豪斯對現代設計的影響和發展
包豪斯的發展對現代設計的影響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現代設計參與並影響著人們的生產、生活。藝術設計、環境藝術、工業造型等各個領域,都直接或間接受到「包豪斯」的影響,或多或少有其設計理念的意識存在,如「藝術與技術相結合」的指導思想,產品的使用價值與審美價值的辯證關系等。 德國包豪斯(Bauhaus)學院,成立於1919年,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為發展設計教育而建立的學院,是由德國著名建築師現代主義建築與現代主義設計的奠基人格羅皮烏斯(WalterAdolfGeorgGropius,1883—1969)建立。 「包豪斯」一詞是從中世紀的「土木行會」轉化而來的,其意思是建立像中世紀匠師們那樣通力合作的關系,力圖打破純藝術和工藝技術之間的界限,團結藝術家和工藝技師一起創造出精神和物質合一的、完美的美術作品,其實質是推進現代新技術下造型藝術的創造。包豪斯學院是世界上第一所建築工業設計學校,它的誕生是現代建築工業設計的一個里程碑。①根據其校長的任期,包豪斯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格羅皮烏斯任校長的1919—1928年,邁耶任校長的1928—1930年和米斯凡德羅任校長的1930—1933年。校長的作用對包豪斯具有重要的意義。②根據校址的三次遷移,包豪斯經歷了魏瑪時期(1919—1924年),迪拜時期(1925—1930年)和柏林時期(1931—1933年)。 在學校構成、教學思想、專業課程設置、師資制度及設計理念等方面,包豪斯學院發生過許多重大變化。即格羅皮烏斯的理想主義與其浪漫的烏托邦精神,邁耶的共產主義政治目標,米斯的實用主義方向與嚴謹的工作方法。所有這些雖都具有強烈而鮮明的時代烙印,但同時也成就了包豪斯精神內容的豐富性、文化特徵的復雜程度,這為現代設計教育奠定了基礎,對現代建築及工業設計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同時對世界文化也有著深遠的影響。 1919年4月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包豪斯正式在魏瑪成立,格羅皮烏斯親自擬訂並發表了《包豪斯宣言》,在宣言中他提出:「完整的建築物是視覺藝術的最終目的……建築家、雕塑家和畫家們,我們應該轉向應用藝術……藝術不是一門專門職業,藝術家與工藝技術人員之間並沒有根本上的區別……讓我們建立一個新的藝術家組織,在這個組織裡面,絕對不存在使得工藝技師與藝術家之間樹起很大障礙的職業階段觀念……」③在《包豪斯宣言》中,格羅皮烏斯的核心思想:一是打破藝術種類的界限。二是將手工藝人的地位提高到藝術家的層次。這就是格羅皮烏斯所說的「藝術和技術——新的統一」的含義。 約翰內斯伊頓(JohannesItten,1888—1967)是一位瑞士畫家,是被公認為世界上第一位系統地創造現代設計基礎課程的人,是包豪斯預科基礎課程的第一位主持人。在基礎課程中,他特別強調兩個方面:一是對形態、色彩、材料、肌理的深入理解與體驗,包括平面與立體形式的探討與理解。二是通過對繪畫的分析,找出視覺的形式構成規律,特別是韻律和結構兩個方面的規律,逐步使學生對自然事物有一種特殊的視覺發展的敏感性。同時,伊頓也是最早開設現代色彩系統教學的教育家之一,但是伊頓醉心於早期基督教哲學和中國哲學,具有敏感力和濃厚的宗教意識。所以,其教學方式與內容往往是將科學視覺形式與神秘主義精神混作一體,有些干擾了正常教學,從而遭到了很多批評和抨擊。最終他於1923年離開包豪斯,去蘇黎士從事藝術創作,並繼續研究中國哲學。 1922年10月份,拉茲羅莫霍里納吉(MoholyNagy,1895—1946)接替了伊頓位置。他年輕活躍,才華橫溢,曾被格羅皮烏斯譽為「在建立包豪斯教育中最活躍的同事之一,包豪斯的許多建樹都是他的功績」。④納吉使包豪斯預科擺脫了哲學傾向,具有明顯的技術傾向。在藝術設計中,他使美學適應於結構邏輯,他為預科學生安排了三組課程,即工藝類、藝術類、科學類,使學生了解材料的屬性,掌握形式表面、結構、容積、空間和運動等概念的內容,學會使用手動工具和生產設備,熟悉造型表現的原理,讓學生的形象知覺和理性思維結合起來。納吉是一位把包豪斯的藝術概念運用到工業和建築上去的主要理論家,是繼格羅皮烏斯之後,成為包豪斯思想傳播和發展最有影響的人物,影響了整整一代藝術家、建築師、設計師。[next]包豪斯預科的第三位主持人阿爾伯斯(JosetAlbas,1888—1961),同樣具有理性思維的教學傾向,但比納吉更具有實踐性。他十分強調學生認識材料及工藝特性,使學生在製作工業產品上完全貼近實際任務。阿爾伯斯經常和學生一起討論、分析作品。他認為,雙向交流比教師單向講授更有助於發展學生的結構思維。 表現主義畫家克利(PaulKlee,1897—1940)與抽象繪畫開拓者康定斯基(VassilyKandinsky,1897—1944)也是包豪斯最有影響力的成員,他們對完善學院的教育體系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克利的理論知識豐富,是現代藝術中敏感性極強的人。他所關注的不是抽象與具象的分野,而是如何把所有元素從統一規范中解放出來,分解、組合、重建,構成多聲部的整體,通過動態平衡,造就永恆的和諧,使之接近創造的核心。⑤克利的「自然現象的分析」「造型、空間,運動和透視研究」這幾門課程,從造型的作用說起,論述自然與物理、數學的關系,以及與人的認知之間的關系。他盡量把理論簡單化、明確化,注重形式的分析,並善於將元素進行組合研究,強調感覺與創造性之間的關系。康定斯基是一位偉大的表現主義大師,現代抽象藝術的先驅。他的教學是從完全抽象的色彩與形體理論開始,然後把這些抽象的內容與具體的設計聯系起來。其關於點、線、面的論述在包豪斯的基礎課教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這些內容已成為現代設計教育體系中平面構成的先聲。 包豪斯強調造型藝術的結合,提出藝術與技術相結合的思想;強調新的工業產品的使用價值與審美價值的辯證關系;強調使用新的物質材料、新技術和實用功能決定的現代抽象形式;強調藝術設計才能與工藝製作勞動相結合;強調藝術家之間的協作和打破藝術家與匠師之間的壁壘。包豪斯奠定了現代設計教育體系的基礎,其課程結構與教學方式成為世界許多學校設計教育的出發點,培養的傑出設計師把現代設計推向了新的高度,其精神、觀念與方法在相當長的時間被奉為現代主義的經典。包豪斯在設計中提倡自由創作,反對模仿因襲、墨守成規,提倡在掌握手工藝的同時,了解現代設計的特徵,大力開展國際、國內之間的交流合作,培養具有現代設計文化性格的新型人才,具有創造性思維能力,集藝術、工藝、設計於一身的新型人才。 包豪斯的設計思想為現代設計思想的拓展和完善提供了可遵循的依據和准則,使現代設計思想更趨於系統化、規范化。包豪斯所提倡的功能化的設計原則,使現代設計對產品功能的物質載體重新加以探索,有效地利用載體,使載體多功能化,對材料、造型、使用環境等諸要素也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包豪斯的發展是坎坷的、短暫的,但其影響在世界范圍內卻是巨大的,我們在吸收包豪斯的設計理論和教育思想的同時,應該結合現實中具體的問題,將科學探索精神及現代審美意識與本民族傳統文化有機地結合起來,更好地促進現代設計的發展。 如今,人類已進入21世紀,現代設計如雨後春筍,呈現出突飛猛進的態勢,並滲入到與人們息息相關的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並且跨越眾多學科門類和體系。雖然僅開辦14年的包豪斯已經過去了86年,但是包豪斯的設計思想對現代設計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注釋: ①張彤.整體地域建築理論框架概述[J].華中建築,1993(3):22. ②凌繼堯,徐恆醇.藝術設計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③王受之.世界現代設計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142. ④張夫也.外國工藝美術史[M].北京:中國翻譯出版社,1999:525. ⑤汪炳璋.包豪斯的工業設計及其發展研究[J].安徽建築工業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12):36.
❺ 為什麼國內設計理論在世界設計史上沒有一席之地
設計最開始是工藝美術,工藝美術是起源於英國19世紀後期的一次設計運動。英國式最早進入工業革命的國家。在工藝美術中,理論思想家是約翰·拉斯金,而主要的藝術家是威廉·莫里斯。他們主張消滅所有的機械,極力倡導中世紀的手工生產方式。導致主張拉裴爾前派的「師自然」和哥特式風格復活。然後是以法國為主的新藝術運動,在莫奈等藝術家的帶領下,使法國,比利時以及其他國家走上了古典美,一種以曲線和唯美風格的藝術風格。再然後是裝飾藝術運動,顧名思義,裝飾運動是一種以裝飾為主義的藝術風格。代表作品有美國的克萊斯勒大廈。接下來是現代主義。在20世紀20年代沃文特·格羅佩斯開了包豪斯。包豪斯是「國立魏瑪建築學校」的簡稱。當時在德國是世界上第一所為發展現代設計教育而建設的學員。包豪斯教出來的學生幾乎都是簡約派。他們喜歡用線條來表示設計,第一批學員都是房屋建築設計的大師。最後是後現代主義,也就是國際主義。包豪斯1933年被納粹強行封閉後,包豪斯的學員都到了美國,於是美國興起了一種「新包豪斯運動」。第一個提出後現代主義的人是:文丘里。他提出「少則厭煩」的觀點。所以在人們厭煩了簡約派的直線條,接受了文丘里的觀點,於是後現代主義出現了。後現代設計強調娛樂性,有鮮明的游戲色彩,這點十分吻合當代人的心理需求,更與當代社會文化的大眾化趨勢相一致。簡單的來說,後現代主義就是一種文化上的自由放任的設計風格。
❻ 西方'設計的藝術'概念在何時由哪'位藝術家提出的
在西方,如果追根溯源,最早的藝術學校是在公元前400年左右在希臘建立的,這件事在帕拉圖的著作中有所提及,帕拉圖僅僅是簡單的提了一句,說有畫室教學徒,但是這學校當時具體如何,除了帕拉圖的提到的一兩句之外
❼ 世界藝術設計風格的發展與演變
環境藝術設計的叫法,始於上世紀80年代末,當時的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室內設計系(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設計系)為仿效日本,而將院系名稱由「室內設計」改成「環境藝術設計」
❽ 就藝術設計方面而言美國體制是什麼
方「設計的藝術」概念在何時由哪位藝術家最早提出?
古代漢語中與現代「設計」相對應的概念是什麼?
哥特式建築的特點是尖塔高聳,在設計中利用十字拱、飛券、修長的立柱,以及新的框架結構以增加支撐頂部的力量,使整個建築以直升線條、雄偉的外觀和教堂內空闊空間,再結合鑲著彩色玻璃的長窗,使教堂內產生一種濃厚的宗教氣氛。教堂的平面仍基本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門的兩側增加一對高塔。著名的哥特式建築有巴黎聖母大堂,義大利米蘭大堂,德國科隆大堂,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堂。
答案
1、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設計學的產生是20世紀以來的事件;作為一門專門的學科,它毫無疑問有著自己的研究對象。由於設計與特定社會的物質生產與科學技術的聯系,這使得設計本身具有自然科學的客觀性特徵;然而設計與特定社會的政治、文化、藝術之間所存在的顯而易見的關系,又使得設計學在另一方面有著特殊的意識形態色彩。這兩個方面的特點正構成了設計學作為一門專門學科的獨特的性質,因此設計應該被視作一種物質文化行為,而設計學則是既有自然科學特徵又有人文學科色彩的綜合性的專門學科。
設計學是關於設計這一人類創造性行為的理論研究。由於設計的終極目標永遠是功能性與審美性,因此,設計學的研究對象便與設計的功能性與審美性有著不可割裂的關系。就藝術學科領域而言,設計學又稱為設計藝術學:就設計的功能性而言,設計學要對相關的數學、物理學、材料學、工程學、機械學、建築學、電子學、經濟學進行理論研究;就設計的審美性而言,設計學要對相關的藝術學、考古學、美學、色彩學、構成學、心理學、民俗學、傳播學、社會學、倫理學等進行研究。
2、1936 佩夫斯納出版《現代設計的先鋒》最早提出了西方「設計的藝術」的概念。
3、設計一詞雖然是西語Design在現代漢語中的反映,但其西語詞源學上的含義,在古代中國的文獻中早已有了相對應的詞義。 用現代漢語中的「設計」這一雙音節詞來對譯西語的Design,從其各自的語源背景及文化背景來看都毫無歧義,這正好說明了「設計」作為人類生活行為的共性特徵。總之,設計就是設想、運籌、計劃與預算,它是人類為實現某種特定目的而進行的創造性活動。
好難答 ,參考下面這個哈
哥特式建築的特點是尖塔高聳,在設計中利用十字拱、飛券、修長的立柱,以及新的框架結構以增加支撐頂部的力量,使整個建築以直升線條、雄偉的外觀和教堂內空闊空間,再結合鑲著彩色玻璃的長窗,使教堂內產生一種濃厚的宗教氣氛。教堂的平面仍基本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門的兩側增加一對高塔。著名的哥特式建築有巴黎聖母大堂,義大利米蘭大堂,德國科隆大堂,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堂。
夏小麗 10:40:24
1.設計的概念:
是根據一定的需要發現和精心構造備選方案的活動。
2.現代設計的概念;
設計就字義來解釋,是設想和計劃的含義。現在所說的設計包括人類對自己將要創造的產品的前期構思,以及實現這個構思的整個過程,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反映現代大工業社會的本質!
3.藝術設計的本質;
1.是人類有目的性的審美活動。人類在進行藝術活動時有明顯的目的性和預見性,是為達到某一明確目的性和預見性的自覺的行為。
2.是一種問題求解活動。設計過程就是以問題求解,尋找問題答案為核心,它是人們為滿足一定需要,精心尋找和選擇理想被選方案的活動。
3.是一種智能文化創造形態。設計表現為某種文化創造活動形態,而這是特定的文化背景和進行設計活動的具有特殊文化素質的人所決定的
4..現代設計的特徵:
1.是受到時間與空間限制的實踐活動。設計的時空性特徵,給設計成果打上不同時代,與不同社會,不同時間與不同空間的烙印。為了減少時空的限制而造成的負面效應,設計師可做的是強化設計的現代意識和創新意識。
2.設計活動都是在特定的物質條件的的約束下進行的。設計活動受到物質條件的限制。
3.設計都是滿足人的某種需要而進行的。設計始於需求,需求由設計來滿足。這是設計與需求的本質關系。
4.設計是一種富於創造性的活動。創造性是一個重要的本質特徵。
5.設計活動是一個不斷推進的系統過程。
❾ 工業設計一詞是誰在1919年首次提出。
工業設計」概念的提出最早源於1919年美國藝術家約瑟夫.西奈爾。
❿ 列昂納多·達·芬奇的詳細資料
達·芬奇
列奧納多· 達·芬奇 (1452-1519) da Vinci,Leonardo 全名列奧那多·迪·塞爾·皮耶羅·達·芬奇,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科學家,人類智慧的象徵.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負盛名的藝術大師。他不但是個大畫家,同樣還是一位未來學家、建築師、數學家、音樂家、發明家、解剖學家、雕塑家、物理學家和機械工程師。他因自己高超的繪畫技巧而聞名於世。他還設計了許多在當時無法實現,但是卻現身於現代科學技術的發明。總的來說,達芬奇大大超越了當時的建築學,解剖學和天文學的水平,但是卻未能推動其發展。他於1452年出生於佛羅倫薩,雖然他是一個私生子,但是卻很被重視,歷史資料顯示,安東尼奧·達·芬奇(達芬奇的祖父)在譯本筆記本的後頁上寫到:1452年4月15日,星期六,夜間第3個小時,我有了一個孫子,我兒子塞爾·皮耶羅的兒子,名為列奧那多。5歲時能憑記憶在沙灘上畫出母親的肖像,同時還能即席作詞譜曲,自己伴奏自己歌唱,引得在場的人贊嘆不已.《最後的晚餐》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畫,《蒙娜麗莎》則為世界上最著名,最偉大的肖像畫.這兩件譽滿全球的作品使達·芬奇的名字永垂青史.達·芬奇獨特的藝術語言是運用明暗法創造平面形象的立體感.他曾說過:"繪畫的最大奇跡,就是使平的畫面呈現出凹凸感."
(*達·芬奇是聞一多首創翻譯名,乃按義大利語翻譯。舊譯「達·文西」乃按英語翻譯,誤;義大利語ci讀如「奇」非「西」)
「上天有時將美麗、優雅、才能賦予一人之身,令他之所為無不超群絕倫,顯出他的天才來自上蒼而非人間之力。萊奧納多正是如此。他的優雅與優美無與倫比,他的才智之高可使一切難題迎刃而解。」這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傳記作家瓦薩里對達芬奇的溢美之詞。
萊奧納多1452年4月15日出生於義大利中部據佛羅倫薩不遠的芬奇市(Vinci),並在那兒度過了童年。1469年,他來到佛羅倫薩並在Verrocchio的畫室學徒。 1472年,進入當年畫家協會。
在藝術方面,他是一位雕塑能手但特別注重繪畫藝術,他說:「繪畫是自然的女兒。」
傳說,在他年輕時,有一次幫老師在一副名為《約翰為基督洗禮》的畫中畫了一個小天使,結果其水平超過了老師畫的所有其他人物。這位在當年已有些名氣的老師羞愧難當,從此不再涉獵繪畫,只搞雕塑了。
達芬奇最為世人所熟悉的就是他絕高的繪畫藝術,其最著名的作品有:《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岩間聖母》《聖安娜與聖母子》等。
《蒙娜麗莎》的繪制前後歷時四年。據說模特是佛羅倫薩人,剛剛喪嬰,為解除她的痛苦並露出自然的微笑,萊奧納多便請人來為她奏樂。她的微笑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有時似乎是很嚴肅有時又象很溫柔;有時略含憂傷有時又顯譏諷。蒙娜麗莎的右手更被稱為「美術史上最美的一隻手」。
《最後的晚餐》繪制在格拉齊教堂聖餐廳的牆壁上。達芬奇一改前人繪制「最後晚餐」圍桌而座的布局,讓所有人物座成一排面向外,而耶穌基督座在最中間。
在科學方面,他觀察天體,曾寫下:「太陽是不動的。」幾乎是與哥白尼同時發現了「太陽中心說」;他研究飛行的科學原理,設計製造了第一個飛行器;他解剖過三十多個屍體,探究人體結構並第一個發現了嬰兒在母體中的生長過程。他曾說過:「你可能會被這天然的臭氣弄得退避三舍......你還可能缺乏耐心且不夠勤奮,在這些方面我不曾被貪欲或懶散所阻礙,阻礙我的只是時間不夠。」
達·芬奇年輕時在佛羅倫薩畫派畫家韋羅基奧的工作室學畫,1481年離開佛羅倫薩去米蘭,其後獲法王法蘭西斯一世(Francis I)邀請,前往法國。達芬奇是當時世界的一位天才,他的主要才能表現在科學發現和想像上,他曾經設計過直升機、飛行器、熱氣球、攻城器,設計過城市防禦體系、排水系統,研究過人體解剖、比例、透視。他是歐洲第一位描畫風景的畫家,他以科學、清晰的頭腦著稱。當然,也有人認為他很少動手實現他的設想,很少做出真正的成績,因次在科學上他只是虛名。在文藝復興「三傑」中(另兩位是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他畫中的人物真實、栩栩如生,構圖嚴謹、穩重。他最著名的畫作是為米蘭聖瑪利亞修道院作的壁畫《最後的晚餐》和肖像畫《蒙娜·麗莎》、《岩間聖母》,著作有《繪畫論》。
晚年達芬奇定居於法國羅瓦河谷的克勞城堡(Chateau De Clos Luce),並在該處完成他的自畫像。晚年的達芬奇卻變得泰然、寧靜,致力研究信仰與自然的關系。他於1519年在克勞城堡去世。
「一日充實,可以安睡;一生充實,可以無憾」是他遺囑中的名句。
1452年4月15日,達·芬奇生於義大利佛羅倫薩城附近的芬奇鎮上。父親是當地有名的公證人,家庭富有。達·芬奇從小就表現出了繪畫天賦,他畫的小動物惟妙惟肖,於是父親就把他送到好友,著名畫家和雕刻家佛羅基阿的畫坊當學徒。
達·芬奇來到畫坊以後,老師佛羅基阿就拿來一個雞蛋讓他畫,達·芬奇很快就畫了幾張,可是老師讓他繼續畫,一連幾天都是如此。達·芬奇終於不耐煩了,認為教師小瞧了他,讓他畫這么簡單的雞蛋。教師看出了他的心思,意味深長地說:「這個蛋可不簡單,世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蛋,既使是同一個蛋,由於觀察角度不同,光線不同,它的形狀也不一樣啊。」
達·芬奇恍然大悟,原來老師是為了培養他觀察事物和把握形象的能力呀。從此以後,他廢寢忘食地訓練繪畫基本功,學習各類藝術與科學知識,為他以後在繪畫和其它方面取得卓著的成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達·芬奇一生在繪畫上孜孜追求,為我們留下許多名垂千古的傑作。其中最著名的是
《最後的晚餐》和《蒙娜麗莎》。
《最後的晚餐》是達·芬奇為米蘭聖瑪麗亞修道院食堂而作的壁畫,取材於《聖經》中
耶穌被他的門徒猶大出賣的故事。
在這幅作品中,達·芬奇精彩地刻畫了當耶穌在晚餐上說出「你們中間有一個人出賣了
我」這句話後,他的12個門徒瞬間的表情。透過每個人不同的神態表情,你可以洞察到他
們每人的性格和復雜心態。畫面布局突出耶穌,門徒左右呼應。坐在中央的耶穌庄嚴肅穆,
背景借明亮的窗戶襯托出他的光明磊落。叛徒猶大處於畫面最陰暗處,神色驚慌,喻示他心
地齷齪丑惡,與耶穌形成鮮明對照。
在這幅畫里,達·芬奇用現實主義的手法謳歌了真理與正義,鞭撻了叛徒的行為與邪惡
勢力。
為創作這幅畫,達·芬奇付出了驚人的勞動。為准確刻畫猶大這個人物,他到各種場合
觀察罪犯、流氓和賭徒,反復揣摸他們的心態、神態和形態,並畫了大量的速寫,直到畫出
他滿意的形象。這幅畫的巨大成功緻使以後的畫家沒人敢再涉足這個題材。
《蒙娜麗薩》這幅肖像畫的原型是達·芬奇朋友的妻子。為作這幅畫,達·芬奇先研究
了她的心理,為保持她歡愉的心情還特別請來豎琴師和歌手為她表演。達·芬奇極其准確地
捕捉到了蒙那麗莎一瞬那的迷人微笑,用精湛的筆觸細致入微地描畫了她微妙的心理活動。
現在你看這幅畫時,依然會感受到她的微笑所蘊含的攝人心魄的力量。
達·芬奇不僅是位成績裴然的藝術家,還是一位多才多藝的科學家。在科學研究上他花
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取得了極大的成功。他深入地觀察研究動物、植物、地質乃至人體本
身。他還模彷鳥的翅膀,設計了一個類似飛機的飛行機械。他還設計了許多先進的紡車、高
效率的機床、沖床,最早提出了地質學的概念,第一次正確、全面地描述了人體骨骼、肌肉
和人體比例。他的科學實踐為以後的科學家提供了思想的源泉。
由於達·芬奇的激進資產階級人文主義政治觀,使他受到封建宗教勢力的長期迫害。1
517年已是65歲高齡的他,拖著病軀仍然被迫離開了祖國,僑居法國。兩年後,這位藝
術巨擎溘然長逝。
為紀念這位偉大的藝術和科學大師,1928年在他的故鄉成立了「萊奧納多 達芬奇博物館」,之後又成立了「芬奇的萊奧納多博物館」(Museo Leonardiano di Vinci,位於芬齊市Conti Guidi古堡。)在米蘭的科學技術博物館(Museo Nazionale della Scienza e della Tecnica,地址為Via S.Vittore 21)中也有萊奧納多 達芬奇的專題介紹。達·芬奇大事年記:
1452年4月15日 義大利佛羅倫斯共和國的文西村近郊,賽爾·皮耶洛·達芬奇與卡特莉娜所生
1465年 進入韋羅基奧的工作室成為入門弟子(13~14歲)
1473年 創作《聖告圖》
1476年 被告密與韋羅基奧的其他弟子犯了同性戀之罪,由於他矢口否認,最後被釋放(24歲)
1482年 繪《三賢王的膜拜》,返往米蘭(30歲)
1483年 接受聖佛郎西斯克,格蘭德教會訂作《岩石上的聖母》(31歲)
1495年 開始繪制《最後的晚餐》(43歲)
1502~03年 回到佛羅倫斯,開始繪制《蒙娜麗莎》(50歲)
1516年 應法王之邀,赴法國安伯瓦茲(64歲)
1519年5月2日 去世於安伯瓦茲(67歲)
達·芬奇生前留下大批未經整理的用左手反寫的手稿,難於解讀。只有到十七世紀中葉,才有學者整理小部分達·芬奇手稿。達·芬奇的主要手稿丟失了二百多年,直到1817年才重見天日。 達·芬奇手稿分幾大類:
達·芬奇論繪畫
放大
達·芬奇論繪畫
* 《繪畫論》1817年從烏爾賓諾圖書館發現經達·芬奇弟子梅爾茲整理的繪畫論手稿。
* 論雕刻
* 論建築。包括教堂草圖,拱型結構分析
* 論生理。論人的生死、記憶、智力和慾望
* 論解剖學
* 論動物學
* 論天文。論地球、太陽和行星。
* 論地理。論地下水,地質學,義大利運河,法國的道路,論開礦。
* 論哲學
* 小故事
* 書信
著名作品
《蒙娜麗莎》
《維特魯威人》
《莉妲和天鵝》
《受胎告知》
《最後的晚餐》
《聖母子與聖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