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哪個園子有疊石藝術

哪個園子有疊石藝術

發布時間:2022-05-06 07:29:54

A. 《蘇州園林》中假山的堆疊有何特點其藝術價值在何處

我國自然風景式園林在西漢初期已有了疊石造山的方法。經過東漢到三國,造山技術繼續發展。據《後漢書》記載,梁冀「廣開園囿,采土築山,十里九坂,以象二崤,深林絕澗,有若自然」。曹魏的芳林園具有「九穀八溪」之勝。可見漢魏間園林已不是單純地模仿自然,而是在一定面積內,根據需要來創造各種自然山景了。兩晉南北朝時,士大夫階層崇尚玄學,虛偽放誕,以「逃避現實」,愛好奇石,寄情於田園山水之間為「高雅」,因而當時園林推崇自然野趣,成為一種風習。這是在漢魏園林的基礎上,對自然山水進行了更多的概括和提煉,然後才逐步形成起來的。唐、宋兩代的園林,由於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不但數量比過去增多,而且從實踐到理論都累積了豐富的經驗,同時還受到繪畫的影響,使疊石造山逐步具有中國山水畫式的特點,成為長期以來表現我國園林風格的重要手法之一。這樣的假山,其組合形象富於變化,有較高的創造性,是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園林所罕見的。這是由於古代匠師們,從無數實物中體會山崖洞谷的形象和各種岩石的組合以及土石結合的特徵,融會貫通,不斷實踐,才創造出雄奇、峭拔、幽深、平遠……等意境。
蘇州園林多位於城市中,由於園林面積及其他條件所局限,疊石造山的方式也很有出入。其中規模最小的多在住宅的客廳或書房的前後庭院內,布置少數石峰,或累石為山,或依牆構石壁,或沿小池點綴少數湖石。小型園林的面積雖比庭院稍大,但布局仍不太復雜,往往以水池為中心,以山石襯托水池、房屋和花木,或利用山坡、土阜建造園林,或以人工疊造假山作為園中主景。中型園林大都有山有池,與房屋、花木組合為若干景區,而在主要景區內設山巒洞壑模擬真實的山林。有些則於臨水一面構危崖峭壁,或疊成高低起伏的池岸,其下再建石磯,釣台,使山水的結合更為緊密。體形高大的假山,為了擴大視野,往往在山上建造亭閣,以俯覽園內或眺望園外的景物。山既可劃分園景,又為增加園內寧靜的氣氛和降溫,隔塵等提供了有利條件。至於在園林布局上,通常在水池的一面疊山造林,而在另一面錯置廳堂亭榭,無論從山林越過清澈的池水遙望高低錯落的建築,或自房屋欣賞對岸的山崖樹木,都是重要的對景,而房屋與山林遙相掩映,又收到良好的對比作用。在規模較大的大型園林,隨著各景區和庭院的大小,疊造假山、石峰、石壁或僅置少數湖石;也有在較大景區內建假山數處,利用山勢的連綿起伏互相呼應,將空間劃分為幾個部分,使園景有分有合,互相穿插,以增加風景的曲折和深度。總之,蘇州園林從整體布局到小空間的處理,大則疊石造山,小則布置一、二湖石,都創造了許多特有的手法,其中一部分且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
(一) 造山與土石的關系
園林中的假山不外土石構成,土與石的結合是否得當,不但影響造山的風格,而且和材料,人工具有極密切的關系。
從假山的構造方面來說,各種土壤有其不同的摩擦角,超過這個角度便容易崩潰,因而用土造山不能太高,否則所佔面積隨之增大,而且形體臃腫,很難塑造雄奇、秀聳和其他復雜的形象。所以土石合用是技術上必然的要求。尤其是疊造洞谷崖壑,或在小面積內造較高的假山,用石的數量比一般假山更多。但在另一方面,用石過多則採石運石和疊石的人工,費用和時間都隨之增加,造成人力物力上的浪費,故土石的比例必須適當。
漢代以來,人工造山雖多有記載,但具體情況語焉不詳,魏晉南北朝起,統治階級的園林往往建造大型的峰巒洞谷。如梁太清間(公元547~549年)肖繹(元帝)在江陵所造的湘東苑,石洞長二百餘步『注—,即是一例。北宋趙佶(徽宗)建艮獄,為重山大壑,其間錯置崖峽洞穴,組合更為復雜。北宋洛陽諸園多以土山、水、竹為主。南宋吳興諸園大部分利用自然環境,用石並不太多。降及明代,造山手法見於王世貞《游金陵諸園記》及《婁東園林志》的則多數疊石為山,內構洞窟,外列奇石。而明代末年計成所著《園冶》,除以專章詳述選石外,對於園山、廳山、樓山、書房山、池山、峭壁山及峰、巒、崖、洞、瀑布的構造,分類列述特點,較為具體地反映了當時江南一帶的造山情況。
不過疊石造山,無論石多或土多,都必須與山的自然形象相接近,這是它的基本原則。據清李漁《閑情偶寄》所載,「余遨遊一生,遍覽名園,從未見盈畝累丈之山,能無補綴穿鑿之痕,遙望與真山無異者」。清康熙《嘉興志》也說,「舊以高架疊綴為工,不喜見土」,可知清代初期的假山,因用石過多產生了若干奇矯而不自然的毛病。其次,選石、購石、運石和疊石所用的人力、費用和時間都很大,因此,李漁曾倡以土帶石及土石相間的方法。和他同時的疊山家張漣(南垣)也主張「群峰造天,不如平岡小坂,陵阜陂陀,綴之以石」。從實物方面來說,現存江南園林比李,張二人年代較早的有明萬曆末年張南陽所造上海豫園假山和嘉定秋霞圃,蘇州藝圃、五峰園假山以及蘇州洽隱園水假山(周秉忠所疊)等。可能和他們同時的有蘇州耦園東部假山、無錫的寄暢園八音澗等。年代較晚的有清乾隆間戈裕良所設計的蘇州環秀山莊假山與常熟的燕園黃石假山。其中體形最大的豫園假山就是不見土的做法,其餘諸例的石壁和洞谷等也都全部用石,僅在山頂和山後鋪土便於栽植花木。至於現存蘇州園林的假山,除上述諸例外,多數為太平天國以後所新建,少數就舊跡修理改造,其結構亦基本相同,由此可見明萬曆以來四百年間江南園林的假山以石多土少為其主流。不過這不等於說主流就是完美無缺點,相反,非主流亦有若干好作品,如蘇州拙政園假山僅一處石多土少,其餘三處皆石少土多,故能和池水樹木相配合,構成較自然的風景。為說明方便計,現將蘇州園林中假山使用土石的情況,分為如下四類:
土山 不用一石而全部堆土的假山,多半限於山的一部分,並非全山如此,拙政園雪香雲蔚亭的西北角即是一例。
土多石少的山 此類假山不多,以滄浪亭與留園西部的假山體形較大。此二山皆沿山腳疊石約高一公尺,再於盤紆曲折的蹬道兩側累石如堤狀以固土。體形較小的有拙政園綉綺亭及池中二山,手法略同而用石較少,故山形更為自然。此外,以土石相間,略成台狀,如張南垣所謂「乎岡小坂」的則有劉家浜尤宅庭院。
石多土少的山 蘇州園林中的假山,此類數量居第一位,其結構可分為三種。第一種,山的四周與內部洞窟全部用石構成,而洞窟很多,山頂的土層比較薄,獅子林假山是這一類的典型。第二種,石壁與洞雖用石,但洞較少,山頂和山後的土層亦較厚,如藝圃,怡園,慕園等皆如此。第三種,四周及山頂全部用石,但下部無洞,成為整個的石包土,可以留園中部池北的假山為代表。
石山 全部用石的假山,體形都比較小,如網師園池南的黃石假山便是如此(4-12)。此外,有的石山為下洞上亭,或下洞上台,或如屏如峰位於庭院內、走廊旁,或依牆而建兼作為登樓的蹬道。這種石山數量僅次於石多土少的假山而居於第二位。
所以形成上述情況,主要由於過去園主們的愛好束縛著工匠們的藝術創造,使園林不能向新的方向發展。其次是這種封閉式園林的面積不大,以及當地盛產石料,雨量多和泥土易於崩潰等原因。隨著我國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園林服務的對象和藝術標准都已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園林規模擴大,施工技術和條件也和舊社會大不相同,因此,過去風行一時的石多土少或全部用石的造山方法,今後只能在易於就地取材和有特定需要的情況下酌量使用。
(二) 總體布置
造山與環境的關系 疊石造山先根據需要,配合環境,決定山的位置、形狀與大小高低。小型園林因面積有限,多以山為房屋的主要對景,同時栽植花木,以增加生氣和彌補沒有水池的缺點。花木大多少而精,大小高低宜有層次,山的形狀須為這些需要提供條件。因此,山的體量須與空間相稱,形狀宜前低後高,輪廓應有變化,忌最高點正對房屋明間,尤忌在其上建亭。在山的結構上用石不在多,而在使用得當。
中型與大型園林的山,決定於全園布局以山為主體抑以池為主體,據此來斟酌山的規模和形體。在以山為主體的園林,常因強調山的作用,使形體過於龐大,無法和環境調和,如滄浪亭就是在一定程度上犯了這個毛病。相反,環秀山莊的假山自池面至最『高峰為七點二米,在當地園林中是第二位高山,但看來並不覺得壅塞,這是因為它在西南兩面留有較大空間的緣故。在以池為主體的園林中,山雖居於輔助地位,但山與池的配合十分重要。體形較大的兩面臨池或三面臨池的假山固不必多說,就是一面臨池的山,亦應考慮山形和山上樹木成長後的體量,是否與池的大小配合得當,山的對岸如建有亭閣樓館,宜注意山的形體與房屋的大小輪廓能否互相呼應。忌高山與高樓相連接,使園林的某部分過於龐大生硬,如獅子林西北角的狀態。山上建高大的建築,即使建築本身的造型優美,對園林的空間組織仍給予不好的影響。房屋輪廓過於高聳僵硬的,如拙政園西部的浮翠閣便是欠佳之例。
山的組合與輪廓 蘇州古典園林中的假山,由一座至三四座不等,而以一座的居多數。從造型來說,解放前近百年內所建假山,優秀作品僅居少數,大多數由於組合單元不多,或組合不得其當,以致形體缺乏變化,輪廓單調。這種現象,尤以園中只有一山的最為明顯。
明末至清中葉的假山組合單元,主要為絕壁及峰、巒,谷、澗、洞、路、橋,平台、瀑布等。現存遺物雖不一定都具備這些單元,但小如常熟的燕園黃石假山也有谷、洞。橋和絕壁。組合方法大抵臨池建絕壁,壁下,有路,轉入谷中,盤旋而上,經谷上架空的橋,至山頂有平台可以遠望。峰巒的數目和位置,隨山形大小來決定。洞則不過一、二處,隱藏於山腳或谷中,也有在山上再設瀑布,經小澗而流至山下。環秀山莊以谷分假山為三部分,前後左右互相襯托,顯得有賓有主,並有層次和深度。同時由於山是實體而谷是窈虛,形成了虛實對比,使山形趨於靈活。清末假山的形體多半低而平,橫的方向很少有高深的谷、澗與較大的峰巒相組合,僅在縱的方面以若干蹬道構成大體近於水平狀的層次,因而山形平板缺乏變化。唯怡園假山在西北角絕壁上構洞與峰, 自絕壁略收進,層次較分明,輪廓也較有變化。
山無論大小,必須輪廓明顯,高低起伏,而最高點不應位於中央,以免呆板。在這點上,以環秀山莊和怡園處理得較好。有些園林在山上羅列太湖石峰,使原來缺乏變化的體形和輪廓,又增加了零亂瑣碎的缺點,獅子林與留園中部假山即是這種拙例。反之,藝圃在山上東端建亭,輔以樹木,補救了山形平坦的缺陷,較為干凈利落。
假山如建於池側,其高度不應只根據池面寬窄來決定,並須考慮池水水位和對岸地平線的高度。但一般情況往往忽略後兩項因素,尤其是忽略池的最高水位,以致池中水滿,每感覺山形低小。
以上就個體假山而言,如園林中有幾座山,其組合方式不應生硬聯接,也不宜在環池三面造山,使空間過於迫促。如獅子林東,南兩面的石壁作九十度轉角,聯系不夠自然,兩側有土山,山上建築物又過高,使空間局促,唯西南角留有缺口,略有深遠境界。假山最多的拙政園,山的組合較為得當,池中二山雖用澗谷分隔,但又聯接為一個整體,形象自然而有層次。其他二山則相距稍遠,東側土山又能發揮聯系南北的作用,因此中部山池的布置,顯得開闊疏朗。
陪襯手法 山的襯托手法,首先是利用本身的組合單元,如絕壁、峰、巒、谷、澗、台、路、橋、瀑布等烘托主峰,而這些單元的位置和形體高低,大小又須互相襯托,以產生虛實對比與層次,深度,並增加山形的變化與立體感。體形較大的山,如上海豫園假山,將主峰置於後側,其前以盤曲的蹬道,綜錯的台、谷,澗、瀑布,絕壁等, 自下而上構成層層疊疊的復雜形體,主峰自然顯得高峻。反之,體形較小的山,如環秀山莊將主峰置於前部,利用左右的峽谷,橋和較低的峰巒作陪襯,也能使人感到主峰相當雄偉。但不論何種方式,主峰位置宜稍偏,山形較長者尤須如此。留園中部假山將最高點隱於西側桂林中,是一種較好的手法。
明代園林每於絕壁下建低壓水面的曲橋,或構平低的石磯,無非襯托石壁使之顯得更為高聳。
山上忌建高大的亭與樓閣,即建亦應與山形相配合。如拙政園中部池西側小山扁而平,故山上的雪香雲蔚亭採用長方形平面。高峻的山,與其在山頂建亭,不如位置略低,依主峰為背景,如上海豫園的做法。
山上植樹應考慮樹的位置、疏密、姿態、成長速度等,才能發揮較好的陪襯作用。一般平坦的陂阪以枝條疏暢的落葉樹為宜,但不可太密。較大的岡嶺應以常綠樹與落葉樹相配合,間距可稍密。峭崖絕谷上與其植高大的落葉樹,不若易以枝幹盤曲的松樹,斜出崖外,再配以少數成長較慢而姿態較好的花木,使古拙與秀麗相結合,比較恰當。蘇州各園假山上的樹木,其姿態能發揮陪襯作用的並不太多,且落葉樹生長較快,形體也較高大,而假山的高度
又多在四公尺左右,往往形成上重下輕的缺點。唯環秀山莊只植常綠的柏樹與觀葉的青楓和觀花的紫薇各一株,而以形體較大的青楓位於假山中點,紫薇斜出絕壁外,柏作背景,處理比較恰當。
疊石的基本條件 了解山的真實形象和石的形狀、紋理與色調,是疊石的重要前提。就是說,只有從實際出發進行創作才是正確的方法。如果用湖石仿造黃石的山,或以黃石疊成湖石的形狀,或將湖石與黃石混用於一處,都是違反自然規律的。
天然石灰岩的山如臨水,其下部受波浪沖盪和水的侵蝕,會形成若干小洞,並有近於垂直的凹槽,其凸處隆起如鼻隼,表面有渦洞,稱為「湖石」。較好的湖石有渦、洞和皺紋構成石形的獨特風格。渦有大有小,一般都較淺,有的作不規則的相套形狀,有的渦內有洞,但洞不一定在渦內。洞的形狀極富變化,由於受水沖擊,其表面光滑者居多。洞的邊緣幾乎都是圓角,大洞旁往往錯列一、二圓形小洞,而小洞之間又有穴道相通。皺紋有的較寬較淺,作斜列狀,但也有較深較密者,多限於石的一部分。皺紋的方向除多數斜列外,也有少數近於垂直的,皺紋之間每有洞,形狀較長,與一般的洞不同。皺紋表面亦以光滑者居多,僅少數較粗糙或有各種裂紋。清乾隆間戈裕良掌握了這些具體形狀,所以他負責建造的環秀山莊大部分具有渦洞,少數作皺紋,其間雜以小洞,和大自然的真山較接近。獅子林假山僅有洞,無渦及皺,而洞的形狀又與上述湖石相差很遠。近幾十年從獅子林假山演變出來的手法,極為離奇古怪,和大自然的真山毫無共同之處。至於用湖石疊成各種動物形體,則更失去疊山的原意。
黃石象其他的石灰岩一樣,受氣候影響風化後,逐步分裂,由大而小,最後成為泥土。
在分裂過程中,岩面的石塊,有直有橫有斜,也有大有小,互相綜錯,且有出有進,參差錯落。蘇州耦園假山的絕壁能體現這種情形,所以比較逼真,也比較自然(4—21、24)。其次,山阿低窪處被雨水沖刷,露出若干石塊,人們依山開路,也露出石塊。耦園東部假山的蹬道疊石,就是由此演變而來的。若疊黃石竟和砌虎皮石牆的方法相彷彿,甚至如滄浪亭池岸以黃石模仿湖石,疊成各種洞形,則是不合理的。
大型卵石的尺度有達一米左右的。過去蘇州留園曾以卵石和黃石混用。最近蘇州虎丘有用卵石堆疊護坡者,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 詳部手法
石壁 用湖石疊造的石壁,有以下幾種方式:第一種,用無洞的灰青色石塊疊成,石層略近水平,表面微有出進,遠望之凹入處有陰影若洞狀,藝圃便是如此,可能是較老的手法。第二種,如怡園水池西北角上部,石面不作鼻隼形,也沒有垂直凹槽,但在形體較大的石塊上有若干小洞,風格較為雄渾。第三種,環秀山莊的石壁主要模仿太湖石渦洞相套的形狀,渦中錯雜各種大小洞,石面光滑,洞的邊緣多數作圓角,比較自然。此山西南角石壁向外斜出,砌時不用橫石自壁面生硬挑出,而將石券做成斜渦形,承受上部壁體,可能是戈裕良獨創的手法。第四種,環秀山莊東南角石壁與山上楓樹南側用垂直凹槽為主與小洞相配合的方法,而凸起處高低不平如石鍾乳狀,似取法太湖石的皺紋予以創造性發展。第五種,獅子林的石壁,既無皺與渦,而石洞較大,洞的邊緣多作尖角,且有不少自壁面挑出的石塊,或上翹,或下垂,奇矯零亂,對近代的疊石手法給予了不少壞的影響。
黃石疊造的石壁,以耦園東部假山臨池部分較佳,其橫直石塊大小相同,凸凹錯雜,與真山頗為相似。網師園池南「雲岡」與拙政園綉綺亭南側疊石次之,而以滄浪亭臨水石壁較差。

石洞 石洞的種類,在現存的例子中,不外二種。一種是類似一般的洞穴,又有旱洞和水洞之分。通常多為一洞,僅洽隱園以水洞與旱洞相連,是唯一的孤例。另一種蜿蜒如隧道形狀,在蘇州諸園中也較普遍,其中一部分則與第一種洞相結合使用。獅子林的假山洞,多屬這一種,但過於繁瑣堆砌,與真實山洞相去甚遠。
洞門兩側的石雖有豎砌,而以橫疊者為多。洞門上部的結構有幾種形式,最簡單的用橫石條,或在石條上置湖石數塊;其次是用不規則的巨石擱置在門上,仍屬梁式結構;再次是用疊澀的方法;至於券式洞門,一般用不同形狀的石塊構成,但也有在券的內側再加水平條石以補助強度的。環秀山莊的券,或為上下二層,或用大小券數個綜錯配合,表面有渦紋及小洞,外觀自然又能發揮較好的結構作用。
洞的壁體構造,為堅固起見,不論時代的早晚多用橫石堆疊。洞內的採光方法,洽隱園水洞在壁上開較大的窗洞,但環秀山莊代以若干小洞。洞頂做法以石板覆蓋的較普遍,唯洽隱園水洞用疊澀向內層層挑出,至中點加粗長石條,並掛小石如鍾乳狀,較為特別。環秀山莊則以若干不規則的券構成洞頂,和山的真實情況較為接近。
谷 蘇州園林中,唯環秀山莊的谷以峭壁夾峙如一線天,曲折幽靜,有峽谷氣氛。耦園東部假山亦有一小段,稱為「邃谷」,但兩壁較低,只能以一般山道看待。留園西部土山的南側,亦有類似手法,但壁體比耦園更低,作為普通道路又覺太高,似欠斟酌。
蹬道 假山無論高低,其蹬道的起點兩側,每用豎石,一高大,一低小,以產生對比作用。豎石的體形忌尖瘦,輪廓以渾厚為好。蹬道轉折處,其內轉角亦用同樣方法處理。如遇平台而後側山勢較高,須疊石如屏障,留園中部假山有一處用斜列的湖石,較為生動。
石峰 蘇州的湖石峰以原織造府瑞雲峰最為著名。石峰使用的地點除羅列在山上外,廳前、院內、道側與走廊旁均可單置或與其他湖石組合使用。瑞雲峰位於小池中,周圍以湖石假山和花木陪襯,能配合石的形狀,發揮其特點,是較好的處理手法。
人工疊造的石峰以清乾隆間的小靈岩山館所存二峰較為雄健生動。但清末所造石峰,往往不注意輪廓,僅在洞的多寡與大小方面致力甚勤,可謂捨本逐末。
土坡疊石 土坡上置石,一為散置,只見於遂園;二為成組的屏障,錯列於坡上,留園西部土山是較好的例子;三為不規則的橫列,雖斜正錯雜,仍留意組合方式,以拙政園雪香雲蔚亭南側和環秀山莊的東北角為代表作品;四為獅子林西側土山上建平行的石岸三層。以上諸例除獅子林外,其餘皆與山形配合較好。
施工 施工前應先作草圖。從前疊山匠工多先繪圖,並以泥沙作模型。其次疊石時須注意石的形狀,紋理與顏色,使之能充分表現其最美好的部分。不過施工過程中仍不免隨時調整,如同一石塊,換一地位,轉一方向,或原來甲端朝上,改為甲端朝下,反而更加恰當。石的拼接必須自然,因此事先應細心觀察所用石料,在施工中方能得心應手,最好做到看不出拼接痕跡,不鉤抹石縫,如環秀山莊東南角依牆的石壁,便是一個例子。
疊石須注意基礎堅固與否,從前臨水疊石常先打樁,上鋪石板一層,再疊造石岸或絕壁,如拙政園西部塔影亭西側池岸,水涸時即可看出此種作法。疊造石峰石洞也應先將泥土夯實,鋪以較寬的基石,再自下而上次第疊造。
疊石的具體辦法,不外疊、豎、墊、拼、挑、壓、鉤,掛、撐各種。疊是用橫石疊置,是最穩妥和最常用的辦法,不過須留意石的紋理,如不與長的方向一致時,便不能橫疊。豎指石壁、石洞、石峰等所用直立之石,因承受重量較大而石形又較高,必須使底部平穩,不失重心。一般來說,造石壁時疊與豎結合較多,可是高大的石壁不能一味用大塊的橫石和豎石,其間須置較小石塊,才能符合石的自然形象,這就需要墊。此外,在向外挑出的大石下面,為了結構穩妥和外觀自然,也常用墊的方法。拼是用若干較小的石拼合成較大的體形,不過小石過多不易堅固,必須間以大石,或者在小石上壓以大石。挑用於石壁,石洞、石峰等向外伸出部分,它和壓具有不可分割的關系。用挑石時,宜觀察石質是否堅固,其次看石端形狀是否符合需要,如兩端都挑出,更須細心挑選,最後應考慮挑出石料後端之受壓長度及面積。在疊造石峰時,往往有兩面或三面同時挑出,這時挑石後端受壓面積與其上所壓的重量,須依力學原則處理。至於用鐵鉤補強的方法,僅在必要時偶然使用之。鉤是造山洞時挑選中部略向上彎曲而兩端呈鉤狀的石料,與兩側的豎石鉤接,多用於較小的洞。大洞則此石的兩端下應有大而平的面,才能和豎石結合穩當。掛指吊掛而言,僅見於洽隱園水洞的鍾乳石,一般少見。撐是斜撐,用於券的兩側以支撐上部的石,環秀山莊的石壁表面與門上的渦洞,不僅用大石,而且用小石,都發揮了斜撐的作用。
從前考究的假山,疊湖石用糯米汁摻適當的石灰作為膠合材料。一般只於石底以鐵片墊平,再在外側勾抹石縫,近年則用石片代替鐵片。勾抹材料過去有石灰加桐油及石灰加麻筋青煤二種,但干結都較慢,是很大的缺點。勾抹後一般刷鹽鹵鐵屑使所嵌之縫不鮮明突出。勾抹黃石則用光膠、青煤加宜興黃土。現在無論湖石和黃石,都用水泥調色,干結很快,施工自較方便。不過湖石的縫需密接,而黃石則須顯出石縫,才和天然岩石相象,故都以勾抹材料隱藏於縫內為佳。

B. 頤和園內有什麼建築物

頤和園簡介:頤和園位於北京市西北部海淀區,距市中心約15公里,原為清代的行宮花園,其名為「頤養太和」之義。園中的長廊、石舫、佛香閣、寶雲閣、大戲樓、十七孔橋、玉帶橋等建築堪稱世界建築文化中的珍品。在中外園林藝術史上有極高的地位。 全園分萬壽前山、昆明湖、後山後湖三部分。前山以佛香閣為中心,組成巨大的主體建築群,華麗雄偉,氣勢磅礴。碧波盪漾的昆明湖平鋪在萬壽山南麓,約佔全園面積的3/4。湖中有一座南湖島,由美麗的十七孔橋和岸上相連。湖西部有一西堤,堤上修有六座造形優美的橋。後山後湖碧水瀠回,古松參天,環境清幽。
仁壽殿在頤和園大門東宮門內。是慈禧、光緒坐朝聽政的大殿。原名勤政殿,光緒時重建,改稱仁壽殿。東向,面闊七間,兩側有南北配殿,前有仁壽門,門外為南北九卿房,所陳的銅龍、銅鳳、銅鼎等,雕制均極精美。
樂壽堂面臨昆明湖,東面有德和園大戲樓,西接長廊,是慈禧居住的地方,「樂壽堂」黑底金字橫匾為光緒手書,堂前有慈禧乘船的碼頭。庭院中栽植玉蘭、西府海棠、牡丹等名貴花木,取「玉堂富貴」之意。
玉瀾堂在昆明湖畔。是光緒皇帝的寢宮。為一組四通八達的穿堂殿。正殿玉瀾堂,有東西兩配殿,東名霞芬室,西稱藉香榭。後檐及兩配殿均砌磚牆與外界隔絕,是頤和園中一處重要的 歷史遺跡。
萬壽山,屬燕山餘脈,高58.59米。建築群依山而築,萬壽山前山,以八面三層四重檐的佛香閣為中心,組成巨大的主體建築群。從山腳的「雲輝玉宇」牌樓,經排雲門、二宮門、排雲殿、德輝殿、佛香閣,直至山頂的智慧海,形成了一條層層上升的中軸線。東側有「轉輪藏」和「萬壽山昆明湖」石碑。西側有五方閣和銅鑄的寶雲閣。後山有宏麗的西藏佛教建築和屹立於綠樹叢中的五彩琉璃多寶塔。山上還有景福閣、重翠亭、寫秋軒、畫中游等樓台亭閣,登臨可俯瞰昆明湖上的景色。
智慧海在萬壽山巔。是一座完全由磚石砌成的無梁佛殿,由縱橫相間的拱券結構組成。通體用五色琉璃磚瓦裝飾,色彩絢麗,圖案精美,尤以嵌於殿外壁面的千餘尊琉璃佛更富特色。

頤和園

頤和園在北京的西北郊,是利用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風景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某些設計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園,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行宮御苑,佔地約290公頃。

頤和園原名清漪園,始建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歷時15年竣工,是為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園」(香山靜宜園、玉泉山靜明園、萬壽山清漪園、圓明園、暢春園)中最後建成的一座。咸豐十年(1860)被英、法侵略軍焚毀。光緒十二年(1886)開始重建,光緒十四年,改名頤和園。光緒二十一年工程結束,是慈禧太後挪用海軍經費修建的。光緒二十六年又遭八國聯軍破壞,翌年修復。全園可分為宮廷區和苑林區。

十七孔橋

頤和園是當時「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後長期居住的離宮,兼有宮和苑的雙重功能。因此,在進園的正門內建置一個宮廷區作為接見臣僚、處理朝政的地方。宮廷區由殿堂、朝房、值房等組成多進院落的建築群,佔地不大,相對獨立於其後的面積廣闊的苑林區,二者既分隔又有聯系。

苑林區以萬壽山、昆明湖為主體。萬壽山東西長約1000米,高60米。昆明湖水面約佔全園面積的78%,湖的西北端繞過萬壽山西麓而連接於北麓的「後湖」,構成山環水抱的形勢,把湖和山緊密地聯成一體。

昆明湖是清代皇家諸園中最大的湖泊,湖中一道長堤——西堤,自西北逶迤向南。西堤及其支堤把湖面劃分為三個大小不等的水域,每個水域各有一個湖心島。這三個島在湖面上成鼎足而峙的布列,象徵著中國古老傳說中的東海三神山——蓬萊、方丈、瀛洲。由於島堤分隔,湖面出現層次,避免了單調空疏。西堤以及堤上的六座橋是有意識地摹仿杭州西湖的蘇堤和"蘇堤六橋",使昆明湖益發神似西湖。西堤一帶碧波垂柳,自然景色開闊,園外數里的玉泉山秀麗山形和山頂的玉峰塔影排闥而來,被收攝作為園景的組成部分。從昆明湖上和湖濱西望,園外之景和園內湖山渾然一體,這是中國園林中運用借景手法的傑出範例。湖區建築主要集中在三個島上。湖岸和湖堤綠樹蔭濃,掩映瀲灧水光,呈現一派富於江南情調的近湖遠山的自然美。

萬壽山的南坡(即前山)瀕昆明湖,湖山聯屬,構成一個極其開朗的自然環境。這里的湖、山、島、堤及其上的建築,配合著園外的借景,形成一幅幅連續展開、如錦似綉的風景畫卷。前山接近園的正門和帝、後的寢宮,游覽往返比較方便,又可面南俯瞰昆明湖區,所以園內主要建築物均薈萃於此。造園匠師在前山建築群體的布局上相應地運用了突出重點的手法。在居中部位建置一組體量大而形象豐富的中央建築群,從湖岸直到山頂,一重重華麗的殿堂台閣將山坡覆蓋住,構成貫穿於前山上下的縱向中軸線。這組大建築群包括園內主體建築物——帝、後舉行慶典朝會的「排雲殿」和佛寺「佛香閣」。後者就其體量而言是園內最大的建築物,閣高約40米,雄踞於石砌高台之上。它那八角形、四重檐、攢尖頂的形象在園內園外的許多地方都能看到,器宇軒昂,凌駕群倫,成為整個前山和昆明湖的總綰全局的構圖中心。與中央建築群的縱向軸線相呼應的是橫貫山麓、沿湖北岸東西逶迤的「長廊」,共273間,全長728米,這是中國園林中最長的游廊。前山其餘地段的建築體量較小,自然而疏朗地布置在山麓、山坡和山脊上,鑲嵌在蔥蘢的蒼松翠柏之中,用以烘托端莊、典麗的中央建築群。

雲輝玉宇

後湖的河道蜿蜒於萬壽山北坡即後山的山麓,造園匠師巧妙地利用河道北岸與宮牆的局促環境,在北岸堆築假山障隔宮牆,並與南岸的真山脈絡相配合而造成兩山夾一水的地貌。河道的水面有寬有窄,時收時放,泛舟後湖給人以山復水回、柳暗花明之趣,成為園內一處出色的幽靜水景。

後山的景觀與前山迥然不同,是富有山林野趣的自然環境,林木蓊鬱,山道彎曲,景色幽邃。除中部的佛寺「須彌靈境」外,建築物大都集中為若干處自成一體,與周圍環境組成精緻的小園林。它們或踞山頭,或倚山坡,或臨水面,均能隨地貌而靈活布置。後湖中段兩岸,是乾隆時摹仿江南河街市肆而修建的「買賣街」遺址。後山的建築除諧趣園和霽清軒於光緒時完整重建之外,其餘都殘缺不全,只能憑借斷垣頹壁依稀辨認當年的規模。

諧趣園原名惠山園,是摹仿無錫寄暢園而建成的一座園中園。全園以水面為中心,以水景為主體,環池布置清朴雅潔的廳、堂、樓、榭、亭、軒等建築,曲廊連接,間植垂柳修竹。池北岸疊石為假山,從後湖引來活水經玉琴峽沿山石疊落而下注於池中。流水叮咚,以聲入景,更增加這座小園林的詩情畫意。

C. 關於圓明園

寶物:12生肖銅像,碧玉碗,黃金寶塔,四庫全書,永樂大典,鎏金編鍾,景泰藍麒麟,銅龍,青銅鼎,還有許多的白玉器件,瓷器...............
資料:1840年鴉片戰爭後,在清政
府腐敗無能,屢次戰敗的形勢下.
外國侵略軍在我國許多城鄉進行
縱火破壞,使我國遭受巨大損失。
1860年(咸豐十年)10月,英法
聯軍焚毀我國最大園林—圓明
園可算是縱火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了,在我國犯下了滔天的罪行。
1856年10月23日,英國
以「亞羅船事件」為借口,將軍艦
進犯珠江內河,發動了第二次鴉
片戰爭。1857年12月28日英
法聯軍進犯廣州,次日廣州失守,
隨後英法聯軍不斷向北推進。
1860年,英法聯軍二萬五千餘名
由英使額爾金、法使葛羅率領,一
路北上,8月襲擊大沽佔領天津、
通州。9月21日,在北京八里橋
又擊潰僧格林沁、勝保部清軍,咸
豐皇帝得知後於9月22日慌忙
逃往承德避暑山莊。10月6日聯
軍到達海淀.1860年10月6日
—9日(咸豐十年八月二十二
—二十五日)由英國侵華軍總
司令格蘭特將軍和法國侵略軍司
令孟托邦率領的英法聯軍闖入圓
明園,大肆進行搶劫和破壞。
英法侵略者為掩飾掠劫圓明
園罪行,英政府全權代表額爾金
提出:「圓明園乃清帝最寵愛的行
宮」,「只有焚毀圓明園,最為可
行」。於10月18日悍然下令火
燒圓明園。在圓明園內清帝臨朝
聽政的正大光明殿指揮焚火行
動,三千五百餘名英軍從南面。一
些法軍從北面開始在圓明園內到
處縱火焚燒,大火嫩燒到is日,
全園在一片火海中遭到毀滅。
咸豐皇帝於1860年(咸豐
十年)九月二十五日殊批,要內務
府大臣明善「將兩次被搶、被焚情
形察訪具奏」。明善遵旨,經過仔
細察訪後,於十月初四日將情況
上奏專折。原折如下:明善奏查
得圓明園內外被搶被焚情形折
咸豐十年十月初四日
三品頂戴總管內務府大臣奴
才明善跪奏,為遵旨查得圓明園
內外被搶、被焚情形,恭摺奏聞,
仰祈聖鑒事。
竊奴才正在查辦間,於九月
二十五日恭接九月十八日奉殊
筆:著總理行營王、大臣傳諭明
善,令伊在園經理一切,並會同王
春慶等收集眾太監妥為安置。應
赴行在者赴行在.並將兩次被搶、
被焚情形詳細察訪具奏.若尚有
辦理之件,即令明善在園庭附近
地方居住,若無事可辦,即馳赴熱
河,將應赴行在之太監帶來。欽
此。
奴才遵即會同總管王春慶,
並率領圓明園郎中景級、慶連、員
外郎錫奎、六品苑垂廣淳,並各園
各路達他等前往三園內逐座詳
查:九洲清晏各殿、長春仙館、上
下天光、山高水長、同樂園、大東
門均於八月二十三日焚燒。至三
園內正大光明殿等座於九月初五
初六日焚燒,玉玲瓏館於十一日
焚燒。初次夷人進園焚燒尚無土
匪,自二十三日以後,時有土匪進
園.後經被獲正法.略見稍息。其
蓬島瓊台、慎修思永、雙鶴齋等
座,及廟宇、亭座、宮門、值房等
處.雖房座尚存,而殿內陳設.鋪
墊、幾、案、椅、機、床張均被搶掠,
其宮門等處雖未焚燒.而門扇多
有不齊。
查所有園內各座陳設、木器、
及內庫金銀、綢緞等項冊籍,向系
司房內殿等處管收,亦均被搶、被
焚無從清查。現在所存殿座、房
間、亭座、廟宇、宮門、船隻,除由
總管王春慶繕具清單持赴熱河恭
呈御覽外,其大宮門、大東門、及
大宮門外東西朝房、六部朝房、內
果房、變儀衛值房、內務府值班
房、恩慕寺、清溪書屋、閱武樓、木
廠征租房、澄懷園內近光樓六間、
值房八間、上驪院、武備院值房等
處均被焚燒.檔案房前後堂,漢檔
房等處被焚,滿檔房、樣式房等處
尚存數間,亦被搶掠.僅將印信護
出無失。庫房六座,被搶四座.焚
燒二座。
查銀庫現存正項銀一百六兩
六錢二分一厘。銀鈔二萬九千三
百二十五兩,當百、當五十大錢五
百六十三串五卜文。奴才率同官
員達他等進庫搜查,惟存銀鈔一
萬一百兩.其餘銀鈔一萬九千二
百二十五兩。並實銀制錢盡行失
去。又另存有基福堂油飾銀八百
三十一兩,滋生項下銀五十八兩
八錢八分七厘,銀鈔一百八十兩
五錢,制錢三百三串三百九十四
文.健銳營生息銀六百五十四兩
六錢八分,銀鈔一百七十六兩,共
存銀一千五百四十四兩五錢六分
七厘.內.前因派員解送順義縣
賞需錢十二萬兩.由庫內借領過
車腳銀四百十五兩,又放給值班
員役飯食借領銀二百兩.尚存銀
九百二十九兩五錢六分七厘,銀
鈔三百五十六兩五錢,制錢三百
三串三百九十四文,亦被搶掠無
存。器皿庫五座內存裝修、什物、
零星木植、燈只等件.搶掠不齊,
現在趕緊詳查,埃查清再行造冊
奏明存案。
再查海淀圓成當一座.門面
旁三間被焚.查該當原領成本錢
五萬四千三百四十八吊,又存司
房生息錢七千二百六十吊,又存
得利錢四百七十三吊四百四十
文.共錢六萬二干八十一弔四百
四十文。內.架貨占錢三萬九干
七百九十六吊二百文,現存錢二
萬二千二百八十五吊二百四十
文,以及帳目、什物均被搶掠.所
有園內各處一時實難整理。奴才
與總管王春慶及該管司員再四籌
酌,擬將福園門收拾整齊.內外添
安鎖鑰.內著首領太監及各園各
路達他帶領園戶等巡查看守.外
傷圓明園八旗、內務府三旗、綠營
員棄照舊啟閉,管轄、稽查出入,
其餘通外各門及牆缺處所,奴才
親督工匠用現存磚石趕緊補砌。
以嚴防守。現已咨催各旗營赴緊
撥派員升,周圍照舊安班看守。
其應行留園及帶往熱河之太
監,奴才現在會同總管王春慶收
集.惟該太監等居處遠近不一。尚
未概行收集,俊該總管王春慶等
將應赴行在太監分晰明確,奴才
即行帶赴熱河。
奴才現在福園門外下處居
住,辦理一切事務,謹將遵旨查辦
緣由恭拆奏聞,伏乞皇上聖鑒。謹
奏.(宮中殊批奏摺)
此奏摺對被焚被劫情況作了
詳盡的記述,較其它材料接近於
實際,具有權威性。
英軍隨軍牧師馬卡吉記述他
目睹火燒圓明園的情景說:「焚毀
的命令下發後,不久就看見了重
重煙霧,由樹林中蜿蜒曲折升騰
起來……頃刻功夫.幾十處地方
都發出一縷縷濃煙密霧。後來聚
合為彌天烏黑的一大團.萬萬干
千的火焰.往外爆發出來.煙青雲
黑,掩蔽天日.所有廟宇、宮殿、古
遠建築,被視為舉國神聖之物,其
中收藏著歷代富有皇家風味和精
華之物品.都付之一炬了。」
圓明園就這樣在清軍毫不抵
抗的情況下,在英法侵略軍的縱
火暴行中,變成了一片廢墟。
參考資料:張碧君-《圓明園被燒始末》

D. 揚州個園的四季假山有哪些獨特的地方

1818年,兩淮鹽商商總黃至筠來到古城揚州,看到一處廢棄的園子,經過打聽得知,這個園子名叫「壽芝園」,為明代所建,相傳壽芝園中的疊石是中國畫一代宗師石濤和尚的傑作,但荒廢已久。

黃至筠得知後,經過多方努力,買下了這座廢園,開始重新規劃,建造園林。黃至筠愛竹,故在園中修竹萬竿,且因竹葉形似「個」字,取名為個園。

據揚州民間傳說,當年園主人為求園名,花了不少銀子,才得到了「個園」這個名字。

「個」最早的意思是「竹一竿」,想想這並不奇怪,漢字原本就是象形文字,「個」看上去不正是竹葉的形狀嗎?清代大才子、大詩人袁枚就曾經吟詠出「月映竹成千個字,霜高梅孕一身花」這樣美麗絕倫的詩句。

並且,「個」字由三筆組成的傘狀造型,在我國傳統觀念里,象徵著天時、地利、人和鼎立扶持,面面呵護,路路通達,這也是經商的人所祈盼的最高境界。

「個」字筆畫中的三,還代表著多而全的意思,體現著福、祿、壽三全其美的完滿境界。所以,黃至筠就挑了這個名字為自己心愛的園林命名。

自然的、歷史的、文化的、藝術的竹的美妙,融聚成了個園獨有的文化積淀和美學趣味,以「個」名園,可謂深得竹景觀的神韻。

個園是一處典型的私家住宅園林,內中景物布局緊湊,以疊石立意、氣勢雄偉而著稱,尤以「四季假山」聞名於世。

傳說,黃至筠為了防人偷盜他心愛的個園中的假山,有的假山是用白銀澆鑄的,每座重達千斤,無人能拿走,所以在揚州人們也戲稱個園的假山為「沒奈何」。

從住宅進入園林,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月洞形園門。門上石額書寫「個園」兩字,「個」者,竹葉之形,主人名「至筠」,「筠」亦借指竹,以為名「個園」,點明主題。園門兩側各種竹子枝葉扶疏,「月映竹成千個字」,與門額相輝映。

白果峰穿插其間,如一根根茁壯的春筍。竹叢中,插植著石綠斑駁的石筍,以「寸石生情」之態,狀出「雨後春筍」之意。

這幅別開生面的竹石圖,運用惜墨如金的手法,點破「春山」主題,即「一段好春不忍藏,最是含情帶雨竹」。同時還巧妙地傳達了傳統文化中的「惜春」理念,提醒游園的人們,春景雖好,短暫易逝,需要用心品賞加倍珍惜,才能獲得大自然的妙理真趣。

透過春山後的園門和兩旁典雅的一排漏窗,又可瞥見園內景色,樓台、花樹映現其間,引人入勝。進入園門向西拐,是與春山相接的一大片竹林。竹林茂密、幽深,呈現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象。

夏山位於園之西北,東與抱山樓相接。夏山疊石以青灰色太湖石為主,疊石似雲翻霧卷之態,造園者利用太湖石的凹凸不平和瘦、透、漏、皺的特性,疊石多而不亂,遠觀舒捲流暢,巧如雲、如奇峰。

近視則玲瓏剔透,似峰巒、似洞穴。山上古柏,枝葉蔥郁,頗具蒼翠之感。山下有池塘,深入山腹,碧綠的池水將整座山體襯映得格外靈秀。

北陰處有一涓細流直落池塘,叮咚作響,池中游魚嬉戲穿梭於睡蓮之間,靜中有動,極富情趣。池塘右側有一曲橋直達夏山的洞穴,洞之幽深,頗具寒意,即使炎熱的夏天,人們步入洞中,頓覺清爽。

中空外奇、跌宕多姿的雙峰夏山,是玲瓏剔透的太湖石與高超疊石技藝完美結合的產物。我國國畫里有「夏去多奇峰」的意境,夏山的主體部分,正是利用太湖石柔美飄逸的曲線和形姿多變的品質,壘出停雲之勢,模擬夏天氣象。

在布景造境方面,夏山更是做足了文章。山上黃馨紫藤,繁花垂條;山下古樹名木,蓊鬱青蔥;山間石室幽邃,石樑凌波;山頂流泉飛瀑,有亭翼然。

盤旋石階而上,登至山頂,一棵紫藤迎面而立,使人悠遊其間忘卻了無盡的煩憂。個園夏山,可說真切、唯美地再現了典型環境中的江南山水。

抱山樓是座七楹長樓,巍然艮跨一夏秋兩山之間,兩山東西依樓而掇,有多條山徑直通樓上,抱山樓在空間連接兩山,樓前長廊如臂,擁抱兩山於胸前,這是抱山樓得名的由來。抱山樓長廊,猶如凌空飛架的天橋,廊上漫步,不經意間就跨越了兩個不同的季節。

沿抱山樓看秋山,有賓主、有掩映、有補綴、有補貼、有參差、有烘托」彷彿群山峻嶺,山外有山,山勢未了,仰視高處,山勢絕險,突兀驚人。

在抱山樓上憑欄賞景,但見樓下梧桐蔽日,濃陰滿階,檐前芭蕉幾叢,亭亭玉立,夏山青翠欲滴,秋山楓紅霜白,無限風光,美不勝收。樓下走廊的南牆上,鑲嵌著清人劉鳳浩撰寫的《竹石記》刻石,專門留給想知曉個園來龍去脈者,作壁上觀。

抱山樓前有匾上書「壺天自春」。「壺天自春」是取《個園記》中「以其目營心構之所得,不出戶而壺天自春,塵馬皆息」,其意是個園空間雖不及名山大川。但其景為世外桃源。

「壺天」最早是道教用語,出自歷史學家范曄編撰的《後漢書》,不過私家園林多為壺狀結構,有狹長的通道進入,裡面豁然開闊,美不勝收,也算是人間仙境了。匾額下有對聯,聯道:

淮左古名都,記十里珠簾二分明月;

園林今勝地,看千竿寒翠四面煙嵐。

此聯連用「十里珠簾」和「二分明月」兩個最具代表性的場景,將古揚州的繁華淋漓再現。下聯狀寫當前,不忘緊扣個園竹景觀特色,只用「千竿寒竹」、「四面煙嵐」,把揚州的風物盡收囊中。楹聯境界闊大,氣勢磅礴,意象優美,對仗工穩,與抱山樓的建築風格及其坐鎮全園的統領地位十分吻合。

經過抱山樓的「一」字長廊,園之東部便是氣勢雄偉的秋山,相傳出自清代大畫家石濤之手筆。

秋山是全園的制高點,黃石山體拔地而起,峰巒起伏,有摩霄凌雲、咫尺千里之勢。無論何時登臨眺望,都會使人頓生一種秋高氣爽之感。

秋山整個山體分中、西、南三座,有「江南園林之最」的美譽。黃山石呈棕黃色,稜角分明,如刀劈斧砍。整座山體峻峭凌雲,顯得壯麗雄偉。

進入山腹,如入大山之中,險奇之處隨時可見。中峰高聳奇險,下有石屋,可容十幾人,內設石桌、石凳、石床,通風良好,四季乾燥,頗具生活意趣。

秋山之上,有崎嶇蹬道上下盤旋,曲折輾轉,構成了立體交通,忽壁忽崖,時洞時天。人在洞中,有光隱隱從石隙透入,照見洞頂用黃石倒懸營造出的垂垂鍾乳,奇異而壯觀。

走秋山蹬道,你一定要記住這個口訣,叫做「大不通小通,明不通暗通,直不通彎通」,它提醒人們,如果想超捷徑,很可能就會誤入歧途。要是不避凶險,反而能化險為夷。

秋山還藏有飛梁石室,內置石桌、石凳、石床,彷彿曾有人在此飲酒、對弈、躺卧、小憩。石室外則是一處小小院落,當年主人曾植碧桃一棵在院中花壇里,儼然成了一處深山洞府中的「世外桃源」。

沿腹道攀援而上,至山頂拂雲亭,頓覺心胸開朗,滿園佳境,盡收眼底,正所謂秋山宜登者也。尤其是夕陽西照,使整座山體撒上一層黃金,這時你才能領略造園者將此山面西的道理。秋山宜登,遊走騰挪於尺幅之間,如歷千山萬壑,盡得攀登險趣。

住秋閣坐落在秋山南峰之上,山閣一體,朝夕與山光共舞,年年共秋色常住。登臨秋山,在經歷了奇峰曲徑、石室懸崖之後,忽然見此小閣,就像久旱遇雨一般,不能不來此一坐。三五好友,分座坐定,清茗一杯在手,會油然產生「又得浮生半日閑」的愉悅之感。

四季山中的冬山是最富想像空間的假山。造園者將冬山安排在南牆之下,背靠高牆幾乎終年不見陽光,遠遠望去似積雪未消,地面用白石鋪成,每塊石頭幾乎看不到稜角,給人渾然而有起伏之感。

冬山是以雪石堆砌的山脈,石質晶瑩雪白,迎光時熒熒閃亮,背光處則幽幽泛白,皚皚殘雪,渲染出一派「北風呼嘯雪光寒」的隆冬寒意。

在冬山南面高牆上還有24個風音洞,後面的巷風襲來,時而發出呼嘯之聲。造園者不光利用「雪色」來表現冬天,還巧妙地將「風聲」也融合到表現手法中去,令人拍案叫絕。

冬山用雪石堆疊,人們在用雪石造山的同時,還著意堆塑出一群大大小小的雪獅子,或跳或卧,或坐或立,跳躍嬉戲,顧盼生情。這一幅似與不似之間的「獅舞瑞雪」圖,使孤寂的雪山顯得生機勃勃,趣味盎然。

冬山山石間還點綴著參差臘梅和南天竺,黃花紅果,分外妖嬈。右側西牆之上,設一圓形漏窗,與一牆之隔的春山隱約相望。

正當人們面對端莊、靜穆的冬景,感嘆一年終了之時,驀然回首,發現西牆上的春山一角,似乎在向人們招手,暗示春天又將來臨。

冬山宜居,不過,最好的當然是仨倆知己,聚在這座面山而築的透風漏月廳里,圍爐賞雪、夜話。

「透風漏月」為個園中又一賞景花廳,面冬山而築,位於冬山之北,南北兩邊通透,單檐硬山頂環境清冷幽靜。

此廳從其構架形式上來說是方廳,抬梁式的構架是方的,椽子是方的,柱子是方的,石鼓是方的,石磉是方的,地面是方磚鋪的,連木雕窗子也是方的。

從「透風漏月」的名字就可以知道這里曾經的風雅,廳門口有對聯,聯道:

虛竹幽蘭生靜氣;

和風朗月喻天懷。

上聯寫廳外虛竹與廳內幽蘭同氣相應,營造出一種寂靜的氛圍。下聯寫人在這樣的氛圍中,沐浴著四時微風、晴空明月,感悟著宇宙的真理,享受著自然的關懷。

E. 揚州園林的個園

清代揚州的鹽商開始營造園林,至今還保留著許多優秀的古典園林,其中歷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最具藝術價值的,要算坐落在古城北隅的「個園」了。個園由兩淮鹽業商總黃至筠建於清嘉慶23年(公元1818年)。1988年個園被國務院授予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個園是以竹石取勝,連園名中的「個」字,也是取了竹字的半邊,應合了庭園里各色竹子,主人的情趣和心智都在裡面了。此外,它的取名也因為竹子頂部的每三片竹葉都可以形成「個」字,在白牆上的影子也是「個」字。 個園由清代嘉慶年間兩淮鹽業商總黃至筠在明代「壽芝園」的舊址上擴建而成。園雖不大,但處處體現出造園者的匠心獨具,值得一提的是個園的疊石藝術,採用分峰用石的手法,運用不同石料堆疊而成「春、夏、秋、冬」四景。
四季假山各具特色,表達出「春山艷冶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凈而如妝,冬山慘淡而如睡」和「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的詩情畫意。個園旨趣新穎,結構嚴密,是中國園林的孤例,也是揚州最富盛名的園景之一。 春景
聽罷萬簫吟見,前面就是個字園門,門外兩邊修竹勁挺,高出牆垣,作沖霄凌雲之姿。竹叢中,插植著石綠班駁的石筍,以「寸石生情」之態,狀出「雨後春筍」之意。這幅別開生面的竹石圖,運用惜墨如金的手法,點破「春山」主題,即「一段好春不忍藏,最是含情帶雨竹」。同時還巧妙地傳達了傳統文化中的「惜春」理念,提醒游園的人們,春景雖好,短暫易逝,需要用心品賞加倍珍惜,才能獲得大自然的妙理真趣。
夏景
夏景位於園之西北,東與抱山樓相接。夏景疊石以青灰色太湖石為主,疊石似雲翻霧卷之態,造園者利用太湖石的凹凸不平和瘦、透、漏、皺的特性,疊石多而不亂,遠觀舒捲流暢,巧如雲、如奇峰;近視則玲瓏剔透,似峰巒、似洞穴。山上古柏,枝葉蔥郁,頗具蒼翠之感;山下有池塘;深入山腹,碧綠的池水將整座山體襯映得格外靈秀。北陰處有一涓細流直落池塘,叮咚作響,池中游魚嬉戲穿梭於睡蓮之間,靜中有動,極富情趣。池塘右側有一曲橋直達夏山的洞穴,洞之幽深,頗具寒意,即使炎熱的夏天,人們步入洞中,頓覺清爽。盤旋石階而上,登至山頂,一株紫藤迎面而立,遊人悠遊其間忘卻了無盡的煩憂。
秋景
經過抱山樓的「一」字長廊,園之東部便是氣勢雄偉的秋景,相傳出自清代大畫家石濤之手筆。秋景用黃山石堆疊而成,山勢較高,面積也較大。整個山體分中、西、南三座,有「江南園林之最」的美譽。黃山石呈棕黃色,稜角分明,如刀劈斧砍。整座山體峻峭凌雲,顯得壯麗雄偉。進入山腹,如入大山之中,險奇之處隨時可見。中峰高聳奇險,下有石屋,可容十幾人,內設石桌、石凳、石床,通風良好,四季乾燥,頗具生活意趣。沿腹道攀援而上,至山頂拂雲亭,頓覺心胸開朗,滿園佳境,盡收眼底,正所謂秋山宜登者也。尤其是夕陽西照,使整座山體灑上一層黃金,這時你才能領略造園者將此山面西的道理。
冬景
造園者將冬景安排在南牆之下,背靠高牆幾乎終年不見陽光,遠遠望去似積雪未消,地面用白石鋪成。冬山用宣石(石英石)堆疊,石質晶瑩雪白,每塊石頭幾乎看不到稜角,給人渾然而有起伏之感。造園者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將假山堆疊得如一群獅子,遠觀似一頭頭雪獅歡騰跳躍,憨態可掬。南面高牆上有二十四個風音洞,後面的巷風襲來,時而發出呼嘯之聲。造園者不光利用「雪色」來表現冬天,還巧妙地將「風聲」也融合到表現手法中去,令人拍案叫絕。山側的幾株臘梅烘托出冬天的嚴寒。正當人們面對端莊、靜穆的冬景,感嘆一年終了之時,驀然回首,發現西牆上有一洞窗,露出了春景一角,似乎在向人們招手,暗示春天又將來臨。 小盤谷位於江蘇省揚州市丁家灣大樹巷內。小盤谷始建於清乾隆嘉慶年間,為光緒三十年(公元1904年)兩江總督周馥的私人宅院。因為園內假山峰危路險,蒼岩探水,溪谷幽深,石徑盤旋,故名小盤谷。
小盤谷在揚州園林中有獨到之處,與個園、何園相比,小盤谷佔地很小,建築物和山石也不多,但妙在集中緊湊,以少勝多,即小見大。水池、山石和樓閣之間,或幽深,或開朗,或高峻,或低平,對比鮮明,節奏多變,在有限的空間里,因地制宜,隨形造景,產生深山大澤的氣勢,咫尺天涯,耐人尋味,這是其他園子所不能相比的。
小盤谷總體分為三部分,西部為平房住宅區,中部為一大廳,大廳右為一火巷,巷東即花園。花園分東西兩部分,進園門,即為西園。園中有湖山頹石,舊名為「九獅圖山」,因其山石外形如群獅探魚而得名。山下有洞,洞出西口,有池水一泓,池上架石樑三折。池西一水閣涼廳,三面臨水,山洞北口,臨水設「踏步」,石上嵌「水流雲在」。東西花園以走廊和花牆分隔,牆南一桃門,上題「叢翠」,進桃門為東園,園南有涼廳三間。整個園林是以小見大之手法中最傑出者。
小盤谷宜靜觀,或待清風於水閣,或數游魚於檻前;或逍遙於山頂,或徜徉於迴廊,或閑敲棋子,或倚樓納涼。如此,方能領略到小盤谷的佳妙之處。
長期以來,這座玲瓏娟秀的城市山林被用作某單位的招待所,可謂「深藏閨中人不識」。後來,揚州市政府大力挖掘優秀歷史文化遺產,動遷了有關單位,撥款對該園進行了徹底的修繕,使之恢復了昔日風采。它將作為揚州新辟的「古巷游」中的精彩一景,讓廣大中外遊客一飽眼福。
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05月25日,小盤谷作為清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逸圃東鄰個園,在東關街356號,系民國初年錢業經紀人李鶴生所築。在揚州住宅園林中,園林多半建於住宅之後,唯此園築住宅左偏。大門八角形,門額上嵌「逸圃」二字刻石。進入大門,即抵園門,將人一路引向住宅之後。迎面火巷北去,巷西為住宅五進,巷東原有湖石假山貼牆而築,委婉屈曲,壁岩森嚴,與牆頂之瓦花牆形成虛實對比。山旁原築牡丹台,花時若錦。假山北頭的盡端,原倚牆作五邊形半亭,亭下有花廳三間,裝修極精,外廊天花,皆施淺雕。揚州名畫師王板哉、吳硯耕曾設硯於此。由花廳西行北折,於火巷東側,辟一花瓶形門,題額「問徑」,內有庭園一隅,置花木山石,其北為小軒三間。軒背置小院,沿磴道可達復道廊,即由樓後轉入隔園。園在火巷盡頭住宅之後,原以復道與山石相連,折向西北,有西向樓三間,面峰而築。樓有盤梯可下,旁有紫藤一架,老乾若虯,滿階散綠,增色不少。後園昔有望月亭、紫竹林等景觀,逸圃與蘇州曲園相彷彿,都是利用曲尺形隙地布設,但比曲園巧妙,形成上下錯綜,境界多變。採用「絕處逢生」的手法,由小院轉入隔園,來一個似盡而未盡的布局。可惜假山、半亭、碧潭、復道廊等均已不存。1962年事實上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揚州市國畫院曾設此辦公,曾為居民住宅。
經過市政府撥款,相關部門根據李氏後人提供的資料,恢復了逸圃全貌,現作為長樂客棧的一部分,對外營業,現已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中國江蘇省揚州市東關街356號 所在地:揚州老城區風箱巷6號,後門宛虹橋17號
建造期:清末民初
現狀:東路住宅在文革初期大 部分改建大會堂,西路住宅格局及蔚圃庭園基本完整
文保級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概況:蔚圃,佔地面積呈規整長方形,從東到西寬約32米,南北縱長約52米,佔地約1700餘平米。住宅布局規整,蔚圃庭園精構。住宅由東、西兩路並列,中夾南北向深深火巷相隔相串組群布局。原有各類老屋大小合計60餘間,建築面積1000餘平米。
2.東路住宅:原門牌號碼為風箱巷4號(今不存)。南首朝南門樓原也是磨磚砌築,文革初改建大禮堂時拆除了。今天在改建後的南面圍牆牆壁間尚能見到少許當年拆卸下來重砌的磨磚磚塊殘存部份。
東路住宅原來從南到北前後共有七進,皆面闊三間。中軸貫穿,兩廂對稱。前廳後室,計有26間。天井5道,青石板鋪就。首進為門廳,入內跨過天井即是照廳,迎面朝南為正廳,構架園作。兩旁置廊,正廳後拖接倒座一進。再後為三間二廂格局住室連貫三進,構架七架梁式。各進中堂前置木雕格扇,後置屏門、腰門。方磚鋪地,兩次間木地板。各進西廂房均有耳門通達火巷,並與西路住室相隔相串。火巷今日依舊。而東路除後二進尚存外,其前數進均在上世紀文革初期年代拆除改建成大會堂。當今大會堂長年空關,堆放雜物。文革初期筆者從文化系統工作隊撤回到單位,即遭造反派納入「陪斗」當權派,後即被遺放施工隊做瓦工,參與此路住宅拆除改建大會堂。
其實,在文革初期,老城區內所屬四個公社(街道辦事處):廣陵、城南、東關、汶河,由於當時政治形勢的需要,均將此四處歷史遺存的大宅門老房子拆除改砌大會堂。而這歷史上遺存的四處大宅門,都是在解放初期收為國有資產。解放前都屬於有權有錢的大戶人家所有,其背後都有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例如其中城南公社(金魚巷5號),解放前屬國民黨二十五軍軍長黃伯韜所有,1953年作為敵產被法院判決而沒收。
3.西路住宅:西路住宅與庭園構築亦很精緻,門牌號碼為風箱巷6號。歷史上原有老屋,從南到北計五進。除第二進拆除改建外,餘存四進均完整,各類老屋計30餘間。其中蔚圃庭園在1983年由市房地產公司丁樂雲負責重修過,故保存最好。
首進門廳一順五間,大門樓砌築考究,呈八字形,磨磚對縫砌築。門上首鑲有二道磨磚額枋,再上為磨磚匾牆框景,內鑲磨磚六角錦,亦稱龜背錦。再上置木作天花板,整體門樓顯得寬闊挺拔。雖然門旁一對白礬石鼓只存殘座仍不減當年門樓氣勢。 越過大門樓進入庭院,東側仍見歷史遺存廊道階沿石。旁朝南二道門上原有石額,書「蔚圃」二字。跨過二道門,穿過門披廊,即進入蔚圃庭園,朝南迎面是廳堂一順五間。其中三間為花廳,兩側梢間為偏房。花廳三間構築之材與形式全取「方」之含意,有方形柁梁,方形桁條,方形椽子,方形柱子,柱下鼓磴、石磉亦是方形。廳內鋪地也是方磚(後改現代的水磨磚地),連原有隔扇裝修中欞條也是套方花樣(今已不存)。東面三間走廊上楣子是套方圖案。西邊走廊壁間鑲吊角蘿底磚也是方形。西南隅構築涼閣(亦稱船廳)平面格局也是方形。構築可謂無處不方。這是揚州砌房造屋的一種規矩:東路廳堂用圓料、圓作。西路廳堂用方料、方作,其意有圓有方,左圓右方,男左女右之含意,也就是常說的東面為男廳,西邊為女廳。信步蔚圃庭園,環顧構築,其園景雖略有破落,細細品味卻很有意思。朝南為帶卷棚雅緻廳堂三楹,廳前兩側,朝西修廊三節接連朝北門廊。朝東置坡式修廊二節,連接西南隅歇山式涼閣一方。上翹角臨空,繞以美人靠臨虛。閣台下壁間磚雕海棠框景,中鑲磚雕佛手、桃子、石榴、葡萄等果實,寓意多福多壽多子孫。閣下曲池一泓,終年不涸,魚游戲水。池邊白色石欄圍之,石欄邊對置假山圍之一區,植柏樹、花淑、柏樹象徵長壽男性,花淑含淑之女性。面北依壁疊砌湖石假山一座,庭園內峰、洞、水、魚、花、木俱全,布局精當,傳為民國初年造園名家余繼之手筆。當今揚州老城區與蔚圃涼閣構築形式位置設置相似的還有風箱巷12號楊氏小築、汪氏小苑、甘泉路袍廬。此閣多設於西南隅,主要從生活功能所需而構,炎夏之日,人坐在此避陽背陰之閣內避暑休閑賞景適宜。 穿過花廳腰門,即進入其後住宅,格局為明三暗五、七架梁式。不過在其西側又各連套房密室一間,前置小天井一方,南首小天井置花台一座。花台上至今尚留百年以上瓜子黃芽一株,其茂盛之葉超過屋檐。原本還有狹窄小巷通連前花廳修廊抵涼閣,現閉塞。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這是唐朝詩人徐凝詠揚州的名句,後人便將二分明月'做為揚州的代稱.揚州獨占明月風流,揚州文人以賞月吟詩詠懷為樂事,清代中葉,員姓豪門依唐徐凝詩意建成此園。
至今園內有井一口,井欄上刻「道光七年杏月員置」到是如史書,鐫刻了園史的真實。主樓寓園之極北,七間長樓面南,中懸清代詩人錢泳書匾「二分明月樓」。既如屏嶂擋住北邊殘景,又以敞廊、美人靠形成登高觀月的好去處。折角向東,黃石山一座,嶙峋峭拔,又在山上依山勢築東閣三間,西向主樓和東部夕照閣相連,這樣明月西沉時可依閣送月;西南角,又置迎月樓三間,與東閣正好錯開,又能遙遙相望,這樣月上東山時可在閣
中迎月。樓閣都在園的周邊,既擋住園外的破敗之景,嘈雜的人聲,又在較為窄小的天地內留下中部開闊的空間,而東閣西閣的錯置,避免了嚴整、擁塞,有了疏朗、開闊,形成了幽雅、寧靜的氛圍。
與周邊形成對比的是園中間的園林小品,扇面亭、伴月廊、月亮橋,那門洞漏窗或如滿月,或似殘月,或象新月,亭廊橋畔鋪地以碟瓦卵石,形成水面漣漪,其間巧點黃石,好似水面汀嶼,造成人的錯覺。尤其是月色朗照之夜,月亮清輝籠罩佳園,遍地鋪銀,樹影斑駁,秋蛩鳴應,人疑乎在山澗探幽,在水畔漫步,沉浸於月色蕭色之中,這種實景和虛景的結合,天上人間的有機交融,使人感到無水卻有水意,無山卻有山情,真是山山水水在意中,誰能不遐思陶醉?由衷贊嘆「春風閬苑三千客,明月揚州第一樓。」
二分明月樓公園佔地僅1031平方米,但通過月光,山色,水意,樹影,亭閣,漏窗交織互映,極富內涵,尤其令人感興趣的是,這座園林地處揚州中心最為擁擠的商業主幹道上,對門即第一百貨商店,實屬鬧中取靜之所,人們購物觀光之餘,入園小憩,品嘗山石,或聽一支清曲,或吹一段管蕭,其樂無窮. 徐園位於揚州市瘦西湖公園內,園中有園是瘦西湖的特色。徐園構築於桃花塢舊址,位於瘦西湖長堤春柳北端,原清初韓園桃花塢故址。為紀念參加辛亥革命的軍長,後被袁世凱派人炸死的徐寶山而重建的園中園。園中有黃石迭砌的荷池,外有曲水,內有池塘,池水與湖水相通。過池是館軒,取杜甫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之意,而稱聽鸝館。整個院落工整而又具變幻。繞過徐園,立於小紅橋,小金山聳立,湖面陡然放開。徐園規模不大,佔地0.6公頃。但結構得體,庭院起承轉合,錯落有致。內有聽鸝館、春草池塘吟榭、疏峰館等景。聽鸝館前陳列鐵鑊兩具,相傳為南朝簫梁時鎮水之物,並立有《鐵鑊記》碑文,相傳是南朝梁時期的遺物,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
「徐園」的書寫運用了兩種不同的字體,卻是和諧成趣,它是辛亥革命時期軍閥徐寶山的祠堂。
徐園作為瘦西湖的屏風,使景區由序幕拉開,進入高潮,構園手法十分高超。 除此之外,揚州尚有一定遺存的園林還有棣園、小圃、華氏園、朱氏園、劉氏園、青雲山館、盧氏意園等等。萃園、冶春園已經拆除重建。影園遺址已發掘。壺園、八詠園、冬榮園、魏園等花園已毀,遺留建築大多移至瘦西湖,僅存住宅 。
瘦西湖內現存的小園除徐園外,還有鳧庄、小金山、月觀等等。

F. 求關於圓明園的答案

圓明園是我國園林藝術的瑰寶。有「萬園之園」的美稱,意為什麼樣式的園林這里都有。的確,如果今天還和140年前一樣,這座超巨型園林就是當之無愧的「世界園林之王」了。她原為清代舉世無雙的皇家御苑。從1709年開始營建,至1809年基本建成,歷時一個世紀。此後的嘉慶、道光、咸豐三代屢有修繕擴建,歷時150多年。人們習慣上所稱的圓明園,實際上是由圓明、長春、綺春 (後改名「萬春」)三圓組成,總面積達347公頃。它的陸上建築面積比故宮還多1萬平方米,外圍周長約10公里。水域面積又等於一個頤和園。三園分別有垣牆相隔;前為萬春園,後面並列的兩園,左為圓明園,右為長春園。圓明園系一座水景園,水面佔全園面積一半以上,有些景觀的命名,直接以水為主題。在山環水繞之中,分布著140多個景區,匯集了當時江南若干名園勝景的特點,融我國古代造園藝術精華,以園中之園的藝術手法,將詩情畫意融化於千變萬化的景象之中。其中有50多處景點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園勝景,如「平湖秋月」、「蘇堤春曉」、「三潭印月」、「麴院風荷」等,都來自於杭州的西湖十景,不僅模仿建築,連名字也照搬過來。 還有仿桃花源的「武陵春色」、仿廬山的「西峰秀色」、仿獅子林的」疊石迷宮」、仿瞻園的「茹園」、仿孤山放鶴亭的「招鶴蹬」等等,匯集了無數天下勝景和名園的精華。圓明園中還建有西式園林景區。最有名的「觀水法」,是一座西洋噴泉,還有萬花陣迷宮以及西洋樓等,都具有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在方河裡還有一個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邊山上便可欣賞萬里-之外的「水城風光」。圓明園不僅有極為精美的陳設、裝飾,還收藏和陳列著全國罕見的珍寶、文物、名人字畫、秘府典籍、鍾鼎寶器、金銀珠寶和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華。1860年和1900年,園明園被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搶掠並付之一炬.

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聯軍開始焚燒舉世聞名的清朝皇家園林——圓明園。
十月的秋風中,我們難免感懷昔日西郊園林藝術之典範——圓明園古典園林之美。正如當年英國隨軍牧師所言:「必須有一位身兼詩人、畫家、美術鑒賞家、中國學者和其他別種天才的人物,才能寫盡園景,形容盡致,給你些微的概念……」劫後殘留的廢墟之悲壯,又在20世紀迎來無數憑吊者,引發出人們多少遐想。

-法國文豪雨果盛贊該園是東方藝術奇跡

北京西郊風景如畫,不僅有青翠的層巒疊嶂連綿百里,山間流泉也直瀉東南方平原,匯成著名的昆明湖等河湖池沼,若道道彩練。從遼、金直至明代在北京建都的統治者,都相繼在此建立了不少園林離宮。從當時尚屬僻荒的東北入主中原的滿清皇室,定都北京後又迷戀於江南秀色,加之從外國傳教士那裡了解到一些歐洲豪華建築(可惜對其科技文化不感興趣),便決心融合所知的天下美景於皇家的圓明園內。

圓明園從1709年興建直到1860年焚毀,共經營了151年。幾代清帝不知耗費了多少天下的財力物力,來建造這座歷代王朝前所未有的皇家園林。該園由圓明園、萬春園、長春園三園組成,故又稱「圓明三園」。三園總面積5200畝,比現存最大皇家園林——頤和園還大850畝。園子周長10公里多,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相當於北京皇宮的建築面積。三園內有100多個風景點,無數的樓台、殿閣、廊榭、館軒盡在山環水抱之中。

圓明園繼承了中國歷代優秀的造園藝術,匯集了全國的名園勝景,也大膽地吸收了西方的建築形式,出現了一組中西合璧的「西洋樓」建築群。中國園林可稱風景式和建築式的混合形式,既不同於西洋園林以建築為主,又不同於日本園林以風景為主。圓明園正是兼備中、日和西歐三種造園風格,其盛名早已傳播到西方,與法國凡爾賽宮齊名,被譽為「萬園之園」。園內還珍藏有許多孤本秘籍,名人字畫,鼎彝禮器,金珠珍品,銅瓷古玩,是人類文化寶庫之一。著名法國大文豪雨果曾在寫給布特勒上尉的信中這樣描繪說:「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有一個世界奇跡。這個奇跡叫圓明園。藝術有兩個來源,一是理想,理想產生歐洲藝術;一是幻想,幻想產生東方藝術。圓明園在幻想藝術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農神廟在理想藝術中的地位。

-英法聯軍為驚嚇清朝皇帝,在搶劫後竟將全園焚毀

如今的人們來到圓明園遺址時,眼前所及只有依稀可辨的石基、曲折的水道和小徑。惟有大水法和遠瀛觀的幾根石柱還站立在那裡,俯瞰這殘垣斷瓦,零亂榛蕪,如同一座紀念碑。

造成這一浩劫的,是當年的英法聯軍。法國文豪雨果曾憤怒地譴責過他的國家與英國共同製造的這一暴行說:「在歷史的審判台上,一個強盜叫法蘭西,另一個則叫英吉利。」

英國侵略者於1840年發動鴉片戰爭打開中國大門後,又要求增開租界和派使節入京,得不到滿足便於1857年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拿破崙三世執政的法國為分贓也派兵入伙。1860年9月,於天津登陸的英法聯軍進逼北京城下,咸豐皇帝逃往承德避暑山莊,留下幾萬守兵龜縮在城牆內(即如今二環路以內的范圍),郊外任由侵略軍劫掠。10月6日,英法聯軍沖入圓明園,少量拿著刀矛的清兵一戰即敗,護園大臣只好投水自殺。看到富麗堂皇的宮殿園林,眼花繚亂的侵略軍馬上開始了瘋狂的劫掠。接著,聯軍司令部下達了可以「自由搶劫」的通知,1萬多名英法官兵於是你來我往,爭相入園,個個滿載而歸。

連續多天的搶劫之後,英國專權額爾金又提出:「只有燒毀圓明園一事,最為可行……此舉能使中國皇帝產生最大的震動。」英國首相巴麥尊對此不僅同意,還說:「如果北京皇宮遭受同樣對待,我將十分高興。」一場有計劃的更大的暴行便隨之開始。

10月18日,在這個近代中華民族史冊上災難的一天,3500名英軍手持火把再度進入圓明園,到處點燃。園內300多名太監、宮女和工匠葬身火海,這座巨大宮苑烈焰騰起三天,余煙月余不息。真可謂「一炬毀名園,千古江山留恨跡」。

火燒圓明園後,英法聯軍又威脅清廷,如再不屈服便要攻入城內,將皇宮也予以焚毀。腐朽無能的滿清統治者馬上簽訂了割地賠款的《北京條約》,換得侵略者撤退。

-圓明園浩劫後出現洋務運動,慘禍引來了民族覺醒和進步

從文化角度看,圓明園的毀滅是人類文明史上的空前慘劇。從歷史的進程看,這一落後挨打的慘禍震驚了有識的中國人。災難發生後的第二年即1861年,學習引進外國先進技術的洋務運動便開始興辦,只是因阻力重重,國家「自強」的目標遲遲未達到,圓明園本身乃至整個北京、整個中國繼續劫難不止。

英法聯軍焚燒圓明園後,留下的照片還可看出多數建築殘跡還較完整,清廷在三十多年間里仍將此當成重兵看守的禁苑,並進行了一系列修復工程,同治、光緒兩代皇帝和慈禧太後也常到此巡遊。只是因內憂外患不止,清廷財力捉襟見肘,只能挪用海軍經費修建頤和園而無力多顧。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不僅頤和園遭一場洗劫(後於1903年修復),圓明園遺址也遭徹底破壞。因管園機構逃走,園內無以為生的閑散旗兵和城裡流氓遊民群起盜運建材。進入民國年間,遺址更無人看護,各派軍閥乃至許多富戶都到此搬運石料用來建墓修園,一二十年間前來盜運的馬車幾乎每天絡繹不絕,殘園簡直成了「石料場」。直至新中國成立,圓明園遺址才得到保護,近些年並得到一定的修復。

令人傷心不已的是,侵略者劫走的圓明園文物百年來長期在歐美市場上展覽出售。直至1987年,紐約市場上還出現過拍賣圓明園噴泉時鍾等物件的報道。無情的事實昭示著國人,那些號稱「西方文明」的傳播者,在中國土地上竟是那樣野蠻。圓明園的災難,也激起過無數中華兒女的自尊心和自強感,以努力去擺脫受西方歧視的地位而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假如穿越時空隧道,人們會看到從古巴比倫的空中花園到秦阿房宮等無數輝煌的宮廷瓊閣,也能一再悲傷地目睹一炬成灰的火光。耗盡民脂民膏的建築與戰亂破壞相循環,構成了歷史舞台上燃情的一幕。相信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這種成難而易毀的循環將會結束,所有壯美的文明成果將完好地留給後人。

明園雖在1860年遭受了英法聯軍的毀滅性破壞,但整個園區還留有不少建築遺跡。至少在1870年時,西洋樓有的建築還算完整,同治時對園內中式建築還有一次半途而廢的大規模重修。那麼,是誰將它徹底毀滅了呢?

火劫:聯軍、土匪與篩土賊

當英法聯軍對圓明園瘋狂地進行洗劫時,就有無數的土匪參與了打劫。英法聯軍選擇最貴重的東西搶劫,土匪掠奪剩餘的精華,小民則撿拾委棄於道途的零碎,甚至守園太監也有趁火打劫者。易得的值錢物品很快被搜羅干凈了,有人又把希望寄託在散落、埋沒於塵土中的細碎寶物上,他們操起掃帚和簸箕,在園中道路上飛沙揚塵,守園的太監官兵將他們稱為「篩土賊」,時有諺曰:「篩土,篩土,一輩子不受苦」,所幸的是這時還未傷及建築。

木劫:圓明園變成木炭廠

1900年八國聯軍侵佔北京,西郊諸園再遭劫掠。這一次,清政府對圓明園已完全失去了控制,趁火打劫的人已不再滿足於搶劫洋人劫餘的財富,他們把園內火劫之餘的零星分散的建築、木橋的柱子、樁子鋸斷,用大繩拉倒,園內大小樹木也被濫伐殆盡。當時清河鎮上木材堆積如山,交易繁忙,而園內則炭廠林立,樹枝、樹根全被燒成木炭。

石劫:賣石頭也能發財

民國初期走馬燈一樣更迭的軍閥,都把圓明園作為取之不盡的建築材料場,溥儀時期的檔案留下了不少無奈的記錄:「軍人押車每日10餘大車拉運園中太湖石。」實際上,拆賣的情況遠比檔案中記載的嚴重得多。徐世昌拆走圓明園屬鳴春園與鏡春園的木材,王懷慶拆毀園中安佑宮大牆及西洋樓石料。從此,圓明園廢墟凡能作建築材料的東西,從地面的方磚、屋瓦、牆磚、石條,及地下的木釘、木樁、銅管道等全被搜羅干凈,斷斷續續拉了20多年!後人稱此為圓明園火劫之後的「石劫」。

土劫:在皇家園林開田種稻

至此,圓明園已經過了火劫、木劫和石劫,建築、林木、磚石皆已盪然無存,它的悲慘命運是否終結了呢?還沒有!它還要經過最後的、更為徹底的「土劫」。宣統末年,當地旗人已在園內的宮殿舊址上築屋,昔日的皇家園林麥壠相望。1940年以後的日寇佔領時期,北京糧食緊張,於是獎勵開荒。從這時起,農戶陸續入園平山填湖,開田種稻。圓明園這處在清初盛世歷經150餘年苦心經營的湖山之勝,遂面目全非。

G. 拙政園,留園,避暑山莊,頤和園,哪個是屬於疊石聞名

揚州個園以疊石藝術而著名,最受歡迎的景點便是筍石、湖石、黃石、宜石疊成的春夏秋冬四季假山,山水畫意在建築上融會貫通。

拙政園:以水見長。

留園,始建於明代。清代時稱「寒碧山莊」,俗稱「劉園」,後改為「留園」。以園內建築布置精巧、奇石眾多而知名。

H. 揚州最著名的景點是什麼

瘦西湖——揚州最具代表性的景區
何園——晚清第一名園
個園——清代四大名園之一
大明寺——鑒真東渡紀念堂
汪氏小苑——揚州鹽商府邸,徽派建築
茱萸灣——生態旅遊景點,內設動物園

揚州是風景秀美的旅遊城。揚州旅遊資源十分豐富,集北方妙景之雄,兼南方佳境之秀,被譽為"淮東第一觀"、竹西最佳處。揚州園林始於漢代,唐代即"園林多是宅"。全國四大名園之一的個園,四季假山峰巒巧迭,移步換景,氣象萬千。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何園,樓台亭閣如畫,融中國古典園林與西方建築風格於一體。蜀岡-瘦西湖風景區是全國十大文明風景名勝區之一,以風光秀麗著稱。特別是瘦西湖景區為我國湖上園林的代表,以其清秀婉麗的風姿獨異天下諸湖。漆器、玉器等傳統工藝品是揚州旅遊資源的重要內容,漆器形神俱臻、古樸典雅;玉器選玉精良、因材設計,度勢造型、雕琢精緻。揚州刺綉以劈絲精細、針法縝密著稱。揚州剪紙以明朗朴實、清新秀麗見長。著名的揚州盆景栽培藝術獨特,有"一寸三彎"之說,是我國盆景藝術的五大流派之一。揚州是由中國烹飪協會正式認定的"淮揚菜之鄉",素有"吃在揚州"的美譽。

大明寺

大明寺位於萬松蒼翠的蜀岡中峰,是始建於南朝劉宋時的古剎。殿宇宏敞,花木蔥蘢。唐代鑒真大師曾主持此寺,傳經講律。寺內古代建有九層的棲靈塔。大詩人李白、白居易、劉禹錫等都曾登臨賦詩、傳為佳話。南北朝時代宋孝武帝大明年間(457~464年)創建,年號就做寺名。清乾隆皇帝(1736~1795年在位)行幸此寺時,親筆為此寺題了「法凈寺」山號,於是改名「法凈寺」,現又恢復為「大明寺」。

個園

揚州個園 位於江蘇省揚州市東關街的北段,是中國園林中以疊石見長的著名園林景觀,亦是全國的四大名園之一。個園建成於清朝的嘉慶年間,為大鹽商黃英泰的居所。園內有多種竹,園主人又特別愛竹,認為竹本固、心虛、體直、節貞,有君子之風。竹葉形狀類似「個」字,故取名「個園」。個園的名字令人想起宋朝文學家蘇軾的"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的詩意。

個園中最大的特色便是"四季假山"的構思與建築。起布局之奇,用石之奇,在中國園林藝術中可謂是獨樹一幟。在面積不足五十畝的園子里,竟然開辟了四個形態逼真的假山區,分別命以春、夏、秋、冬之稱。整個園子以宜雨軒為中心,遊人沿著順勢真的方向,可盡覽四季秀景。"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從用石極奇的角度上講,個園採用了不同質料的石料,以體現不同的季節。十二生肖石象徵生機勃勃的春天,玲瓏剔透的太湖石象徵盛夏的江南秀色,引用黃石烘托秋天群山峻秀的挺拔身姿,更用顏色潔白的雪石突出冬日裡積雪未化的寒冷感覺。

何園

揚州何園 別稱寄嘯山莊,位於揚州徐凝門街的花園巷內,是清朝光緒年間,湖北漢黃旗道台-何氏增建的宅院,因此得名何園。何園是揚州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私家園林,既有江南私家園林特色,在細微處又兼有西洋特點,有著當時的鮮明特色。

瘦西湖

瘦西湖為我國著名的湖上園林,坐落在揚州市西北,自古以來便是江南的游覽勝地。瘦西湖總面積103.7公頃,其中水面面積 49.9公頃,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的核心部分窈窕曲折的湖道,串以長堤春柳、四橋煙雨、徐園、小金山、吹台、五亭橋、白塔、二十四橋、玲瓏花界、熙春台、望春樓、吟月茶樓、湖濱長廊、石壁流淙、靜香書屋等兩岸景點,儼然一幅天然秀美的國畫長卷。湖面迂迴曲折,迤儷伸展,彷彿神女的腰帶,媚態動人。清朝時,康熙、乾隆二帝曾數次南巡揚州,當地的豪紳爭相建園,遂得"園林之盛,甲於天下"之說。

I. 揚州個園的四季假山各有什麼特點

春山

春景在桂花廳南的近入口處。個字園門門外兩邊修竹高出牆垣,竹叢中插植有石筍,以「寸石生情」之態,狀出「雨後春筍」之意。竹石點破「春山」主題,傳達傳統文化中的「惜春」理念。入了園門,還是同一座春山,還是竹石圖畫,這里有象形石點綴出的十二生肖,花壇里間植有牡丹芍葯。門外是早春光景,門內則是深春之景。

夏山

夏景疊石以青灰色太湖石為主,疊石似雲翻霧卷之態,造園者利用太湖石的凹凸不平和瘦、透、漏、皺的特性,疊石多而不亂,遠觀舒捲流暢,巧如雲、如奇峰;近視則玲瓏剔透,似峰巒、似洞穴。洞室可以穿行,拾級登山,數轉而達山頂。山頂建一亭,傍依老松。山上磴道,東接長樓,與黃石山相連。

秋山

秋景是黃石假山,在園中東北角,用粗獷的黃石疊成。山頂建四方亭,山隙古柏斜伸,倚伴嶙峋山石。山上有三條磴道,一條兩折之後仍回原地,一條可行兩轉,逢絕壁而返。惟有中間一路,可以深入群峰之間或下至山腹的幽室。在山洞中左登右攀,境界各殊,有石室、石凳、石桌、山頂洞、一線天,還有石橋飛梁,深谷絕澗,有平面的迂迴,有立體的盤曲,山上山下,又與樓閣相通。秋山山頂置亭,形成全園的最高景點。

冬山

冬季假山在東南小庭院中,倚牆疊置色潔白、體圓渾的宣石(雪石),宣石假山內含石英,迎光則閃閃發亮,背光則耀耀放白。又在南牆上開四行圓孔,利用狹巷高牆的氣流變化所產生的北風呼嘯的效果,成為冬天大風雪的氣氛。雪石造山之時,還著意堆塑出一群大大小小的雪獅子,或跳或卧,或坐或立。

J. 疊石花谷景區介紹是什麼

疊石花谷景區介紹:

酉陽疊石花谷景區位於酉陽縣板溪鎮,距縣城12公里。是一個集旅遊、觀光、休閑為一體的生態園扶貧示範景區,佔地面積3000多畝,分為疊石花谷區和中國鄉村藝術區兩大部分。

兩區呈「一」字型,從北至南,依次排開。其中,疊石區是疊石藝術巫儺文化區,在園區的北部;花谷區是大地藝術花卉欣賞區,在園區的南部。

園區內還有近3000畝的「石中花」,他們是億萬年前的大海中的海藻化石,形成的各種各樣的鮮花圖案,走進這里會感覺如同雕刻的一般,讓人驚嘆和震驚。



景區背景:

疊石花谷,是在桃花源全域旅遊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的。由酉陽縣委、縣政府致力打造「全域桃花源,康養度假地」,努力為海內外遊客,提供更多可觀、可感、可玩、可樂的旅遊產品。

此次開園的疊石花谷正是酉陽縣全力打造鄉村旅遊升級版的示範樣板,它將為推動鄉村振興、推動農旅融合,提供另一種可供選擇的路徑。

疊石花谷所在板溪鎮因為地勢起伏大、岩石多、土壤貧瘠、生產能力弱,貧困問題長期存在。在古生物專家發現寒武疊層石化石之後,當地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決定將脫貧攻堅與發展特色旅遊業相結合,打造一個融自然與文化於一體的文旅融合發展的景區。

疊石花谷景區也帶動了當地旅遊業和相關產業的發展,催生了大量的特色民宿、農家樂等,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酉陽疊石花谷景區

閱讀全文

與哪個園子有疊石藝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3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2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9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4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