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武漢知名藝術家有哪些做好有個人簡歷
唐小禾:在大風大浪中前進
唐小禾1941年生於四川江津,1965年畢業於湖北藝術學院藝術系。現任湖北省文聯主席、省美術家協會主席、湖北美術學院院長。
坐鎮湖北武漢的畫壇名家唐小禾,曾先後在油畫和壁畫創作上飲譽中外。
唐小禾的成名作,是1971年創作的油畫《在大風大浪中前進》。
1966年7月16日,毛澤東以73歲高齡在武漢暢游長江,唐小禾「急就」出《在大風大浪中前進》。他的素描稿畫了兩天,在畫布上僅畫了9天。這幅畫一經展出,立即轟動全國,家喻戶曉。《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等報紙畫刊均以大篇幅登出,以其他形式發表的更不計其數。
冷軍:劍走偏鋒的「超級寫實主義」
冷軍1963年出生於四川,1984年畢業於武漢師大漢口分院藝術系。現為武漢畫院專職畫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冷軍以其獨到的構思、非凡的技巧在當代油畫界獨樹一幟。
2001年,他的個人畫展在深圳美術館展出時,受到一位身為美術老師的觀眾的投訴:「畫家把畫拍成照片開展覽,畫展成了攝影展,作為觀眾我感覺受了欺騙!」
聽說此事,冷軍不禁哈哈大笑:「做藝術是件很自由的事,他們有說的自由,我有做的自由。」原來,這是他採用復印技術發明的一種異型繪畫。據介紹,冷軍在作畫前先把實物用焊槍等進行加工,然後用復印機復印出來,再對著實物近距離寫生,看上去比黑白照片要更有精神上的張力,並融行為、設計、精神內涵於一體。
1999年,冷軍的作品《五角星》榮獲九屆全國美展金獎。這幅畫以一顆充滿彈孔凸凹不平的金屬焊接而成的五角星,寓喻中國革命所付出的沉重代價。其極端的寫實手法、精緻入微的形象給人以強烈的震撼。
李乃蔚:從容恬淡「神遇而跡化」
李乃蔚1957年生於北京,1978年畢業於湖北美術學院國畫系,現為武漢畫院專職畫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李乃蔚善於在生活中發現美、提煉美,用傳統的材料和技法成功地表現當代人物的精神風貌,並且將自己對美對生活的真誠及追求傳達到作品之中,達到了「神遇而跡化」的通悅境界。
1997年,建國以來首次「全國中國畫人物畫展覽」上,在金獎空缺的情況下,評委們毫不猶豫把該次展覽的最高獎銀獎頒給了李乃蔚的《山菊》。1999年,李乃蔚的作品《銀鎖》又摘取了「第九屆全國美展」的銀獎。
2. 藝術家有哪些類型
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參加藝術活動的人也將越來越多。為了適應社會不同層次、不同階級的藝術審美需要,於是便有了所謂嚴肅的藝術家類型和通俗(流行)的藝術家類型之分。這種現象廣泛地見之於各個藝術領域。此外,還存在著一支人數眾多的藝術家類型,即民間藝術家。這一類型藝術家的存在,與民族傳統、民族審美心理和趣味、民間工藝、風俗等密切相關,同是藝術家隊伍中一支不可忽略的力量。因此,在進行美學或藝術學研究時,無論對哪種類型的藝術家都不應該忽略。
3. 民間藝人有哪些
1、王金根
王金根現年八十二歲,上海南匯人,1996年5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一級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2005年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雕刻專業委員會評為德藝雙馨雕刻大師,現任中國民協雕刻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其石雕作品多次在全國獲獎。
被愛好收藏家所收藏、及北京人民大會堂收藏。二十多個國家通過政府機構邀請其出席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為祖國人民爭得了榮譽。
2、張德和
張德和,1955年出生浙江象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根藝美術學會理事、中國竹工藝大師、中國根藝美術大師、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省根藝美術學會副會長、省工藝美術學術委員會副會長、浙江省竹根雕專業委員會主任。
代表作有《眷戀》、《洪荒時代》、《人之初》、《醉》等,共有40餘件作品在省、全國和國際展覽中獲金獎。數百件作品被國內外行家、名人及博物館、藝術館收藏。
3、鄭勝寧
鄭勝寧1943年生,浙江省工藝美術研究所高級工藝美術師,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中國根藝美術大師。1962年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聯合授於"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
從藝40餘年,擅長黃楊木雕的人物、動物雕刻。共創作黃楊木雕、根雕作品數百件(套),曾赴加拿大、美國、日本、以色列等國考察訪問,學術交流,技藝表演。
4、周鍾體
周鍾體一級根雕藝術家,民間工藝美術大師,"天緣"根雕藝術館館長。
他的根雕創作由因物像形升華到大象無形的空靈境界,其作品形成了龍、火、孔、雀、仙鶴、人物、根書、自然景觀等系列,加上獨特的造型,優良的材質,深受大眾喜愛,獲全國展金獎6個,獲省級金獎4個。
5、李淑英
李淑英出生於廣東潮州,祖輩四代人從事刺綉藝術,祖父李錦泉在清末潮州西馬路,李錦泉是潮州鐵枝木偶的著名作坊,木偶產品遠銷東南亞和閩南粵東各地,稱"木偶李"。
李淑英八歲隨父親李文龍學藝,現擅長粵榜傳統刺綉藝術又拿手木偶製作技藝。退休多年來,堅持不懈從事刺綉工藝美術,自籌資金辦刺綉工場,整理頻於失傳的潮綉針法技藝,並將個人整理的技藝匯集成編,發表論文"論潮綉的針法技藝"。
4. 你知道哪些土生土長的民間藝人,可以稱之為藝術家嗎
在我這邊就有很多民間藝人,他們手工做的桌椅是工藝做不到的。
5. 誰是我國最著名的民間藝術家他的家鄉是什麼地方
◎馮驥才,男,浙江寧波人,中國當代作家和畫家。1942年生於天津。初為畫家,專事摹古。「文革」後為崛起的傷痕文學代表作家1985年以後,其「文化反思小說」對文壇產生深遠影響。作品題材廣泛,形式多樣,已出版各種作品集近50餘種。其中「啊」、「雕花煙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蓮」、「珍珠鳥」、「俗世奇人」等均獲全國文學獎。「感謝生活」由「炮打雙燈」改編的同名電影獲「夏威夷電影節」和「西班牙電影節」獎。作品被譯成英、法、德、意、日、俄、荷、西、等10餘種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種譯本30種。
◎馮驥才於20世紀90年代以來,投入文化遺產的搶救與保護工作,組織多次大型文化搶救行動,出版各種相關著作,發表大量關於文化遺產保護的思辨性與呼籲性的文章,並在海內外舉行相關的演講,對當代中國文化界產生深遠影響。
◎現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執行副主席,中國小說學會會長,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院長,「文學自由談」雜志和「藝術家」雜志主編,並任國際民間藝術組織(IOV)副主席,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委等職。
馮驥才
◎生於1957年2月,男,納西族,文學博士,研究員,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理事長,國際納西學學會會長,國際薩滿學會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分黨組書記,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
◎從1980年起,從事民俗學、民間文學研究,先後11次在我國雲南麗江、中甸、寧蒗及四川、江蘇、浙江、日本山形、和歌山、牛久、金澤、沖繩等地從事民間文學及民俗學田野調查。
◎從1981年起,先後發表有關論文、譯文、一般文章240篇,先後11次在全國及中國社會科學院系統的評獎中獲獎,先後有20餘篇文章被國內外有關刊物轉載。
◎從1993年起,先後在中國內地及台灣、日本出版專著、譯著、編著「色彩與納西民俗」、「東巴神話研究」、「雲貴高原文化」、「外國文學三百題」等24部。
◎從1988年起,先後參加國際東方學者會議、國際彝緬語學術會議、國際東亞民俗學學術會議,國際薩滿學會第6次學術會議等。主持國際侗族稻作文化及祭祀學術研討會及國際薩滿文化研討會、國際東巴文化藝術學術研討會、國際東巴文化藝術節,參加主持中日合作項目「江南民俗調查研究」、「漢族及其周邊民族的民俗文化--納西族、彝族民俗調查研究」及中國瑞典聯合項目「中瑞薩滿文化考察研究」。
◎1998年,被中國文聯授予全國優秀青年文藝家稱號;1999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稱號;2000年,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白庚勝
向雲駒
◎向雲駒,男,土家族,湖南湘西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主任編輯。中央民族大學中文系畢業,獲學士、碩士學位。著有「中國少數民族原始藝術」、「文化記者的雙刃劍」、「中國少數民族民俗文學」等。曾獲中國作協、文化部、中宣部文藝局、「人民日報」、「北京日報」等設立的多種獎項。曾任「中國文化報」理論部主任,「中國藝術報」新聞部主任。
◎曾在文化部少數民族文化司工作,又在中國文化報、中國藝術報從事新聞工作十餘年。自1984年以來,從事文學評論、文藝理論、美學、新聞學、民俗學、民族學、文化人類學、民族文學、民間文藝學的研究,發表涉及這些領域的評論、論文數百篇。其中《人的生產與藝術的起源》、《論中國少數民族文學的審美機制》、《從民族文學到作家文學》、《摹仿的產生與深化》、《文化記者,用好你的雙刃劍》、《論民族文學的文學民族性》、《散文民間文藝學思想管窺》、《一個科學家眼裡的文化問題》等產生過較大反響,被《新華文摘》等轉載或收入各種專集、文集
6. 國內著名的剪紙藝術家有哪些
目前較有名的剪紙藝術家是朱白樺,她出生藝術世家,她的剪紙與眾不同,其剪出的作品如同水彩畫般(不是圖上顏色的),完全是利用不同的紙質與色彩剪出來的。她現在是中華文化促進會參會委員、「工美集」認證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
7. 民間藝術有哪些
中國民間工藝品
中國民間藝術工藝品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多彩。這些工藝品大都與民間傳說有關,材質有陶瓷、泥塑、布藝、木頭、燈彩、吊飾、
麗江木刻 、樺皮工藝、漆器工藝、 獸皮工藝、 硯石工藝、竹編工藝、漆器陶具、玉器工藝、大理石工藝、
土家族黃楊木雕、瓷器、風箏、剪紙、麥桿畫、年畫、鉛筆屑畫、唐卡、拓真畫、銀
飾、紙編畫、蘇綉、魚皮衣等。內容大都是精神活潑向上、吉祥如意、長命健康、富貴有餘、兒孫滿堂等,用於民間傳統節日、傳統宗教和民族飾品用等。這些民間工藝品流傳廣泛,生動有趣,代表了中國人的傳統文化和日常活動。中國民間藝術網站在此特別分類選擇一些精品介紹給大家,供欣賞和參考。
中國民間繪畫藝術
中國民間繪畫藝術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是中國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藝術中的珍品。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中國民間繪畫藝術已逐步發展為既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又富有生活韻味的民間性的現代民間繪畫。中國民間藝術網站在此特別分類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介紹給大家,供欣賞和參考。
中國民間民俗
我國是—個多民族、多宗教地區,不同民族乃至不同姓氏、家族都有不同宗教信仰。《慈利縣志》記載說:「大庸所崇山外屏,少見天日,又性忍,刺膚血以事神者,千百成群,甚可笑也。」明代隆慶《岳州府志》也載:「沅澧流域,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使巫覡作樂歌舞以娛神。」清代《甄氏族譜》對武陵源一帶的宗教信仰也作了記述:「其俗信巫尚鬼,事向王、公安等神,以宿晨儺願為要務,敬巫師,賽神願,吹牛角,跳仗鼓……」這便是我國民族宗教信仰的特點。歷史上,中國家族先民曾經歷過「萬物有靈」和「圖騰」信仰歷史階段。由於道教、佛教和基督教、天主教的傳入,逐步演變為多種崇拜。以至今天所說的民間民俗。
中國民間藝人
一天,我慕名來到廣西藤縣博物館參觀。博物館的前身是1979年建成的李鎮亞會議廳,1986年改建為共和國民族藝術博物館並對外開放。館內共存有中國最有名的藝術家以及著名詩人創作過的民族藝術專注,以及所收藏的數多種中國民間藝人作品。被譽為中國著名藝術博物館之一。現在我中國民間藝術網站主要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燦爛的民間藝術遺產,保護中國民間藝術文化可持續性發展,進一步挖掘、整理、傳承、研究中國民間藝術,尤其是瀕臨失傳的民族古歌、古舞、古樂藝術等。
中國民間影視藝術
在迄今為止的人類藝術發展史上,最輝煌燦爛的篇章,大概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誕生並逐步成熟的電影藝術和隨之產生的電視藝術。作為新的藝術門類的影視藝術,藉助於光電的魔力,把逼近於現實生活真實的影像和聲音再現於銀幕和屏幕上,這不僅實現了信息傳遞的大眾化,而且也使蘊含最廣泛和最普通的生活經驗的藝術內容,融入交流和接受的過程。使人們的精神世界表現和娛樂生活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豐富多彩。
中國民間舞蹈藝術
民間舞蹈藝術源遠流長,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已產生,經歷代發展,傳承至今,其種類因地域而別,內容十分豐富。
舞蹈《跑帷子》和《跑陣舞》是由古代戰爭中的陳兵布陣演變而來。《打獨角獸》和《扛箱舞》反映了上古人與獸的搏鬥。《龍舞》、《獅舞》、《麒麟舞》、《趕犟驢》、《竹馬舞》和《貓蝶舞》是典型的模擬舞蹈。《打春牛》和《打鐵舞》是模仿人們生產勞動時的情景。《八美圖》、《荷花燈》、《菊花燈》、《旱船舞》、《高蹺舞》等表現了勞動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大型群眾舞蹈《秧歌舞》和《腰鼓舞》是解放戰爭時期產生的革命舞蹈。《抬閣》、《肘閣》是典型的道具性舞蹈。震撼人心的《鼓舞》和《大銅器舞》場面壯觀,熱情奔放。運用道具進行表演,歌舞結合和採用虛擬、象徵的表現手法是中原民間舞蹈的明顯特徵。中國民間藝術網站在此特別分類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介紹給大家,供欣賞和參考。
中國民間戲曲藝術
戲曲是中國傳統的戲劇形式。是包含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各種因素綜合而成的。它的起源歷史悠久,經過八百多年不斷地豐富、革新與發展,才逐漸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體系。雖說它的淵源來自民間歌舞、說唱、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但區別一個劇種所顯示的最大的特色,首先仍表現在它來自不同聲腔系統的音樂唱腔。這些音樂唱腔則是以所產生地區的語言、民歌、民間音樂為依據,並兼收其他地區音樂而產生的。各個劇種的劇中人物大部分由生、旦、凈、丑等不同臉變化的腳色行當充任。表演上著重運用以生活為基礎提煉而成的程式性動作,和虛擬性的空間處理。講究唱、做、念、找藝術,表演運輸和富裕舞蹈性,技術性很高,構成有區別其他戲劇而成為完整的戲曲藝術體系。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各民族地區的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又出現許多改編的傳統劇目,新編歷史劇和表現現代生活題材的現代戲,都受廣大觀眾熱烈歡迎。比較流行著名的劇種有:京劇、崑曲、越劇、豫劇、湘劇、粵劇、秦腔、川劇、評劇、晉劇、漢劇、潮劇、閩劇、河北梆子、黃梅戲、湖南花鼓戲……等等五十多個劇種,尤以京劇流行最廣,遍及全國,不受地區所限。
中國民間T台
「T」型台上身著古裝的靚麗時裝秀模特,激情四溢的流行歌手組合成了一幅古樸、神秘、生動的新場景。一個前衛現代的時尚風標,一道獨特別致的風景線,呈現在了現代人民面前。每一次演出都會重新詮釋了中國古典服飾之華美與古裝藝術文化內涵。
中國民間建築園林
中國園林建築藝術是世界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它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其他門類一起發展,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經歷了一個長達兩千多年的歷史發展過程,有著極為豐富的文學、美學內涵。其發展大致可分成三個時期即:先秦及秦漢時期的「自然時期」,此時期是從「囿」到「苑」的發展時期,其特點是佔地寬廣、工程浩大、人工設施增加;唐宋時期古典園林的形成時期,由漢代開端了中國園林發展進程,經過東漢、三國、魏晉南北朝到隋代統一中國的過渡,園林發展出現了兩個特點,一是在苑囿的營建中注意了游樂和賞景的作用;二是繪畫技術發展與造園藝術的發展互相促進。形成時期突出的成就就是造園和文學、繪畫的結合。明清時期是中國古典園林的全盛時期,至此中國園林建築藝術已具備了功能全,形式多及藝術化三個特點。
中國民間傢俱
中國民間傢俱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部「木頭構創的絢麗詩篇」,其歷史悠久,自成體系,具有強烈的民族特點風格和中國特點。中國古代傢俱發展到唐代時,隨著垂足坐生話方式的流行、椅、凳傢俱發展起來到宋代高型傢俱定型,室內陳設束、椅、幾、案,工藝技術日臻成熟。明清兩代是中國傳統傢俱的黃金時期;不僅千紋萬華的漆飾傢俱發展到了前所未有的歷史高峰,而且產生了中國古代傢俱史上成熟顯赫的明式傢俱和豐富卓越的清式傢俱。明清傢具都以高級硬木為主要用材,拋棄了幾千年來中國傳統傢俱一貫採用漆飾加工的製作方法,以木材自身的高雅材質,天然紋理和光潤色澤,使傢俱產生了--種嶄新的意韻,品質和獨特的審美價值,並運用精湛無比的工藝,使傢俱的構造實現了科學與世術的完美結合,從而在世界傢俱史上樹起了一座光熠爍目的豐碑。
中國民間服飾
中國民族服飾種類繁多,色彩紛呈,是民族傳統文化和審美意識的具體體現,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生活在不同地區的不同民族,創造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服飾習俗,在民族民俗構成中佔有重要地位。民族服飾集中體現著民族文化,是區別一個民族的重要外部特徵之一。
8. 興化民歌民俗民間藝術民間藝術家有哪些
民間藝術的話,一些明星的舞蹈和一些三哥都處於民間的藝術。
9. 湖北省有哪些書畫名家
魏瑀 周紹華 郝邦俊 張尚國 顧紹驊 陳淳 何耀林 亞力 鍾綿鼎 李廣南 魯志敏 鄧傳林 王子雄 夏奇星
10. 武漢書畫名家有哪些
武漢書畫名家有,唐小禾,黃德琳,徐志成,劉紅權,劉仲傑等。
1,唐小禾
唐小禾,湖北省武漢市人, 祖籍湖北武昌,生於四川省江津縣德感壩。 著名畫家。擅長油畫、壁畫。
曾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全國委員會委員、湖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名譽主席、湖北美術學院院長、湖北省美術院副院長;現任湖北省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壁畫藝術委員會主任。
2,黃德琳
黃德琳,筆名師竹,男,漢族,1947年12月生於武漢,湖北黃陂人。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現任湖北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東湖印社副社長,武漢市文聯副主席,武漢市書法家協會常務副主席,湖北省書法篆刻展覽評委,為武漢市管優秀專家,享受市政府專項津貼。
3,徐志成
徐志成(1931.12—)別名中流,湖北武漢人。擅長中國畫、插圖 、連環畫。1950年學習於中原大學美術系,1953年學習於中南美專繪畫系。
4,劉紅權
劉紅權,筆名,江上,生於一九六八年。籍貫湖北武漢,武漢市書協會員,湖北省書畫家協會理事,武漢卓越書畫院常務副院長,江上書畫社社長,武漢市市委接待辦畫家,中國石齊藝術研究會會員。
5,劉仲傑
劉仲傑, 武漢人。擅長油畫、年畫。1963年畢業於湖北美術學院,後到襄樊市工作,歷任舞台美術設計、市文聯創聯部幹部,市美協主席。1984年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的老會員,曾任湖北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襄陽市美術家協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