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藝術的法則是哪個學派

藝術的法則是哪個學派

發布時間:2022-05-11 11:37:04

Ⅰ 外國美術史的主要畫派分別是什麼

19世紀以來在西方流行的主要美術流派:新古典主義美術、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美術、印象畫派、現代主義美術五大流派。

(1)藝術的法則是哪個學派擴展閱讀:

義大利的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是文藝復興美術的三位代表。達"芬奇既是藝術家又是科學家,其傑作《最後的晚餐》、《蒙娜麗莎》等皆被譽為世界名畫之首。米開朗基羅則在雕刻、繪畫和建築各方面都留下了最能代表鼎盛期文藝復興藝術水平的典範之作。

他塑造的人物形象,雄偉健壯,氣魄渾宏。拉斐爾則以其塑造的秀美典雅的聖母形象最為成功。他的聖母像寓崇高於平凡,被譽為美和善的化身,最充分地體現了人文主義的理想。

Ⅱ 19世紀西方繪畫流派的名稱,時間,地點,主要特徵,代表人物和歷史影響

19世紀中期是現實主義美術蓬勃興旺的時期。法國畫家庫爾貝是現實主義的倡導者,他的代表作《奧南的葬禮》堪稱繪畫中的「人間喜劇」,而《石工》則深刻揭示了社會的矛盾,表現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勤勞朴實的農民畫家米勒,以醇厚真摯的感情,歌頌了辛勤勞作的農民。

政治諷刺畫家杜米埃創作了大量思想深刻而形象誇張的石版畫和油畫。德國女版畫家柯勒惠支,以社會民主主義思想和鮮明的個人風格創作了反映工人運動和農民革命的系列銅版畫和石版畫。俄羅斯的批判現實主義產生了列賓、蘇里科夫等傑出畫家。法國雕塑大師羅丹的作品也具有一定的現實主義品質。

19世紀後期在法國產生了印象派。此派繪畫以創新的姿態出現,它反對當時已經陳腐的古典學院派的藝術觀念和法則,受到現代光學和色彩學的啟示,注重在繪畫中表現光的效果。代表畫家有馬奈、莫內、雷諾瓦、德加、畢沙羅、西斯萊等。

繼印象派之後還出現了新印象派(代表畫家是修拉和西涅克)和後印象派(代表畫家是塞尚、梵谷和高更)。而實際上後印象派與印象派在藝術主張並不相同甚至完全相反。其中梵谷的繪畫著力於表現自己強烈的情感,色彩明亮,線條奔放。高更的畫多具有象徵性的寓意和裝飾性的線條和色彩。塞尚繪畫則追求幾何性的形體結構,他因而被尊稱為「現代藝術之父」。

下面是比較准確的19實際主要美術流派介紹英文版
19世紀最主要的幾個流派:
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學院注意和現實主義
Neoclassicism, Romanticism, Academism and Realism

Main articles: Neoclassicism, Romantic art, Academic art, and Realism (arts)
As time passed, many artists were repulsed by the ornate grandeur of these styles and sought to revert to the earlier, simpler art of the Renaissance, creating Neoclassicism. Neoclassicism was the artistic component of the intellectual movement known as the Enlightenment, which was similarly idealistic. Ingres, Canova, and Jacques-Louis David are among the best-known neoclassicists.[4]

Just as Mannerism rejected Classicism, so did Romanticism reject the ideas of the Enlightenment and the aesthetic of the Neoclassicists. Romantic art focused on the use of color and motion in order to portray emotion, but like classicism used Greek and Roman mythology and tradition a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symbolism. Another important aspect of Romanticism was its emphasis on nature and portraying the power and beauty of the natural world. Romanticism was also a large literary movement, especially in poetry. Among the greatest Romantic artists were Eugène Delacroix, Francisco Goya, J.M.W. Turner, John Constable, Caspar David Friedrich, Thomas Cole, and William Blake.[5]

Most artists attempted to take a centrist approach which adopted different features of Neoclassicist and Romanticist styles, in order to synthesize them. The different attempts took place within the French Academy, and collectively are called Academic art. Adolphe William Bouguereau is considered a chief example of this stream of art.

In the early 19th century the face of Europe, however, became radically altered by instrialization. Poverty, squalor, and desperation were to be the fate of the new working class created by the "revolution." In response to these changes going on in society, the movement of Realism emerged. Realism sought to accurately portray the conditions and hardships of the poor in the hopes of changing society. In contrast with Romanticism, which was essentially optimistic about mankind, Realism offered a stark vision of poverty and despair. Similarly, while Romanticism glorified nature, Realism portrayed life in the depths of an urban wasteland. Like Romanticism, Realism was a literary as well as an artistic movement. The great Realist painters include Jean Baptiste Siméon Chardin, Gustave Courbet, Jean-François Millet, Camille Corot, Honoré Daumier, Edouard Manet, Edgar Degas (both considered as Impressionists), and Thomas Eakins, among others.

The response of architecture to instrialisation, in stark contrast to the other arts, was to veer towards historicism. Although the railway stations built ring this period are often considered the truest reflections of its spirit – they are sometimes called "the cathedrals of the age" – the main movements in architecture ring the Instrial Age were revivals of styles from the distant past, such as the Gothic Revival. Related movements were the 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 who attempted to return art to its state of "purity" prior to Raphael, and the Arts and Crafts Movement, which reacted against the impersonality of mass-proced goods and advocated a return to medieval craftsmanship.

Time Period:
時間

Neoclassicism — 17th century to 19th century
Romanticism — Late 18th century to 19th century
Realism — 19th century

Ⅲ 文藝復興時期藝術作品主要有哪些流派,什麼風格特徵,主要代表人有哪些

文藝復興的藝術有一個顯著的特點:現實與人文。文藝復興所有的創作大都圍繞著這個主題。這包括了人的感觀,人的信仰,人的性慾,以及人的世界觀。這時期的作品都要求打破封建神權,打破封建的禁慾主義。打破封建制度對人精神甚至是肉體的封鎖。這時期有很大部分的作品以宗教為主,許多評論說是借宗教作為盾牌。我反對這種說法,對西方世界稍有認識的人都知道,宗教信仰在西方是占據著他們很大一部分的生活。文藝復興時期的宗教藝術,歸根究底可以說是一種人的宗教藝術,而不是封建制度下教會的宗教藝術。這一點要首先明確。

而文藝復興時期藝術技法上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寫實傳真為首務,開創了基於科學理論和實際考察的表現技法,如人體解剖和透視法則等。在風格和技法上更注重色彩的協調和自然,不拘一格。在建築藝術方面,它以恢復古典建築傳統為首任,同時著重探討建築美感的理性法則。

文藝復興的分期及其主要代表人物:

義大利文藝復興的開端(13世紀末-14世紀上半葉):這一時期是藝術家們對新的藝術精神和元素的探索階段。這時的藝術還不成熟,尚未形成理想化的規范,卻能體現出藝術家們對新的藝術技法的追求。如何更真實地反映畫面上的內容?成為當時義大利藝術家所關注的核心。於是他們開始著手研究古代雕刻,研究希臘羅馬的繪畫風格,形成了嶄新的寫實風格。對這種新風格起決定性影響的人,是佛羅倫薩畫家喬托(Giotto di Bondone1266—1337);其代表作有:《逃亡埃及》、《猶大之吻》等。喬托被視為西方繪畫的開創性大師,他是第一個把寫實風格和明暗遠近法結合起來的藝術家,邁出了繪畫中關鍵性的一步。此外,他還把優美的敘事同忠實的觀察結合起來,使繪畫不再是文字的簡單圖解,具有了獨立的意義。但無可否認,喬托作為文藝復興初始期的探索者,其對構圖的空間關系,對色彩的處理,甚至對明暗對比等等技法仍然是比較幼稚的,但作為開創歷史的先河,喬托對後世的影響還是受到世人的肯定的。

義大利早期文藝復興的美術(15世紀):義大利早期文藝復興美術的進展構成了非常錯綜復雜的場景。這是一個許多地域性藝術流派誕生與繁榮的時期折射一個各種思潮積極地互相影響與展開斗爭的時期。在這個百花爭研的時代,注重空間透視表現和人物堅實造型,以及善用線條則是他們共有的特色。其中最著名的三位大師是建築師布魯內萊斯基、雕塑家多納太羅和畫家馬薩喬。這里主要介紹畫家馬薩喬。馬薩喬Masaccio(1401—1428), 其代表作《出樂園》和《納稅錢》等;馬薩喬的藝術成就標志著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繪畫的繁榮期的到來。是文藝復興時代繪畫中現實主義的奠基者。馬薩喬以科學探索的精神,將解剖學、透視學的知識運用於繪畫。它的人物較之喬托的更加真實有力,同時他也是文藝復興畫家中第一個掌握透視法的人,第一個能在衣紋之下隱顯人體結構的人和第一個廣泛運用明暗對比手法的人。馬薩喬還把風景放進他的構圖,使風景具有壯麗的、概括的、真實的性質,他藉助於風景來擴大畫面范圍,賦予畫面以遼闊的空間感。他的貢獻,其一在於以科學的態度對畫面(人物)進行更真實的描寫與刻畫,其二在於把風景與人物互相配合,相得益彰。這為文藝復興高潮的到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義大利文藝復興盛期的美術(16世紀上半葉):盛期文藝復興是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全盛時期,這時由於種種的社會及政治原因,藝術家們已不再滿足於個人技巧和手藝,競爭激勵他們在自然科學和文化藝術各領城中廣泛探索,力爭獲取更大的成就。他們在前輩藝術家探索的基礎上進行了概括和總結,使藝術在16世紀初達到了高度成熟完美的境界。不但題材從宗教內容擴大到現實生活,而且對自然景色也開始加以觀注,他們塑造的形象更完美,更具有復雜的個性和心理待點。如果說早期文藝復興藝術家主要探索透視、解剖等科學法則,那麼盛期大師在把握了這些法則後不再受其限制,而是更強調視覺效果,探索作品的戲劇性和新的藝術語言。可以說,盛期的美術是藝術與科學的完美結合。這時期出現了許多經典的大師,如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布拉曼特、提香等等。他們不但把美術技法發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對於美術理論的建設,也建下了不朽的功勛。這里選取畫家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 作為主要介紹的對象,其代表作有《蒙娜·麗薩》和《最後的晚餐》等等,達·芬奇的天才不限於藝術,在數學、機械工程、醫學、地質學等方面也有所反映。在美術方面,達·芬奇總結了15世紀藝術家的研究成果,在繪畫構圖、明暗、透視、色彩等方面都有所建樹。他最獨特的藝術語言是運用明暗法創造平面形象的立體感。,達·芬奇曾說過:「繪畫的最大奇跡,就是使平的畫面呈現出凹凸感。」他使用圓球體受光變化的原理,首創明暗轉移法(亦稱明暗漸進法),即在形象上由明到暗的過渡是連續的,像煙霧一般,沒有截然的分界,《蒙娜麗莎》是這種畫法的典範之作。而《最後的晚餐》的驚艷之處,更在於大師在畫面中對人物表情的掌握,這是歷史的創舉,過去的美術作品,無論構圖或畫面的技巧如何,但對人物的表情刻畫總顯得僵硬呆板,大師作出這種歷史性的創舉,正是得益與大師對人體解剖學的深厚認識,對人體面部表情肌活動的掌握,以及對人體解剖及人體比例的深厚功底。此外,達·芬奇在美術理論方面也有許多卓越的見解。他認為:繪畫優於其他任何藝術,因為它包容了世間的一切,畫家的心就象鏡子一樣能真實地反映這個世界,把普遍的自然變為第二自然。可以說,達·芬奇不僅是整個文藝復興時期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世界美術史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此外還有另一個偉大的藝術家: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naroti 1475-1564年)。 過往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羅曼羅蘭的《巨人三傳》中,對米開朗基羅的人生有過深刻的描寫。作為一個文藝復興鼎盛時期的大師,他除了擁有絕頂的天才,超卓的成就,其與眾不同之處,正是他生命中的悲劇色彩(這在羅曼羅蘭的《巨人三傳》 中自有詳述,此處不再多提)。他經歷人生坎坷和世態炎涼,使他一生所留下的作品都帶有戲劇般的效果、磅礴的氣勢和人類的悲壯。其雕刻方面的代表作有《大衛》、《摩西》等等,繪畫的代表作有《創世紀》、《末日的審判》。在他的兩幅經典壁畫中,人物的繁多、磅礴的氣勢是一個顯著的特徵。但既便如此,每個人物所表達的故事仍然錯落有致。充分表現了人物本身的性格特點,多而不亂。

Ⅳ .西方美術到20世紀上半葉出現哪些流派,其藝術主張是什麼

1、1905年誕生的以馬蒂斯為代表的野獸派繪畫,強調形的單純化和平面化,追求畫面的裝飾性。

2、1908年崛起的以布拉克和畢加索為代表的立體派繪畫繼承了塞尚的造形法則,將自然物象分解成幾何塊面,從而從根本上掙脫傳統繪畫的視覺規律和空間概念。

3、抽象主義的美術作品大約於1910年前後產生,其代表畫家有俄羅斯畫家康定斯基和荷蘭畫家皮特·蒙德里安,而兩人又分別代表著抒情抽象和幾何抽象兩個方向。

4、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美國產生的以波洛克、德·庫寧為代表的抽象表現主義繪畫,綜合了抽象主義、表現主義的特點,強調畫家行動的自由性和自動性。

(4)藝術的法則是哪個學派擴展閱讀

富可敵國的西方收藏家族:影響西方藝術發展

當積累了大量財富之後,收藏藝術品、贊助藝術家成了西方歷史悠久的文化生態之一。在藝術史上,不斷有龐大的、富可敵國的收藏家族出現,他們不是藝術創作者,但卻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藝術發展的進程。他們不僅僅是藝術家的提款機,他們更是藝術家的伯樂、知音,以及精神夥伴。

不管是歐洲王室貴族,還是今日曼哈頓的富豪,這些收藏家族的藝術贊助人多數是真誠的藝術愛好者,他們從藝術贊助中獲得了精神滿足。

藝術不是烏托邦,在藝術的傳承和發展中,除了藝術家的天才外,正是這一代又一代的藝術贊助人用自己無與倫比的眼光和財富支撐了藝術的前進。

Ⅳ 哪個學派的「黃金分割」理論被奉為建築藝術形式美的法則

就拿建築藝術來說吧,自從古希臘羅馬時代開始,就將畢達哥拉斯學派的「黃金分割」理論奉為建築藝術形式美的法則,強調建築物各個部分間的比例。

Ⅵ 畢達哥拉斯學派

【畢達哥拉斯簡介】

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572 BC?—497 BC?)古希臘數學家、哲學家。無論是解說外在物質世界,還是描寫內在精神世界,都不能沒有數學!最早悟出萬事萬物背後都有數的法則在起作用的,是生活在2500年前的畢達哥拉斯。
畢達哥拉斯出生在愛琴海中的薩摩斯島(今希臘東部小島),自幼聰明好學,曾在名師門下學習幾何學、自然科學和哲學。以後因為嚮往東方的智慧,經過萬水千山來到巴比倫、印度和埃及(有爭議),吸收了阿拉伯文明和印度文明甚至中國文明的豐富營養,大約在公元前530年又返回薩摩斯島。後來又遷居義大利南部的克羅通,創建了自己的學派,一邊從事教育,一邊從事數學研究。

泰勒斯(Thales)在哲學上有個對立面,這個人就是首先提出物質運動應該符合數學規律的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畢達哥拉斯(公元前560年~公元前480年)。

Ⅶ 藝術風格,藝術流派,藝術思潮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啊/

藝術風格、藝術流派與藝術思潮是理解藝術家、藝術作品以及藝術史發展流變的三個十分重要的概念。藝術風格為藝術流派的出現創造了先決條件,藝術流派又推動了藝術思潮的發展。

藝術風格側重於從個體的角度,即從藝術家個體及所創作藝術作品的角度來理解和描述其藝術狀貌和審美特徵。

藝術流派則側重於從群體的角度,即從某類藝術家群體及所創作的相似相近的藝術作品的角度來理解和描述其藝術狀貌和審美特徵。

而藝術思潮則側重於從社會的角度,即從更為廣泛的社會思想、歷史文化、時代風尚等角度來理解和描述其藝術狀貌和審美特徵。

一、區別

1、含義不同

藝術風格是指藝術家從創作總體上表現出來的思想與藝術的個性特點。

藝術流派是指在一定歷史時期、一定歷史條件下,由於某些藝術家藝術風格、藝術主張、藝術方法和藝術思想相近或相似而形成的集合體。

藝術思潮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反復出現的文學藝術現象。

2、側重的角度不同

藝術風格側重於從個體的角度,即從藝術家個體及所創作藝術作品的角度來理解和描述其藝術狀貌和審美特徵。

藝術流派則側重於從群體的角度,即從某類藝術家群體及所創作的相似相近的藝術作品的角度來裂解和描述其藝術狀貌和審美特徵。

藝術思潮側重於從社會的角度,即從更為廣泛的社會思想、歷史文化、時代風尚等角度來理解和描述其藝術狀貌和審美特徵。

3、波及范圍不同

藝術風格更加個體化。

藝術流派往往以群體化特徵而產生更為廣泛和持久的影響。

藝術思潮波及的范圍更加廣闊,具有社會化、時代化、歷史化特徵。

二、聯系

1、藝術風格的相同和相近,是藝術流派形成的先決條件。

藝術流派作為一個藝術家的群體,一般必然要體現該藝術家群體共同的藝術風格。一個藝術流派的生產和壯大,固然與藝術流派內共同的藝術思想、藝術追求乃至社會政治理想密切相關,但在根本上維系一個藝術流派的穩定發展的依然是該流派中藝術風格的大體相同或相近。

2、藝術流派為藝術思潮的形成和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1)藝術流派的發展壯大,會推動藝術思潮的產生。

一個不斷發展,不斷擴大影響的藝術流派,其標榜的藝術風格、追求的藝術目標很可能會影響到整個藝術領域,為整個藝術界所推崇和學習,並最終形成一種藝術思潮。

2)藝術思潮的形成與發展,也與某一時期的藝術流派打破成規、銳意創新有關。

(7)藝術的法則是哪個學派擴展閱讀

著名繪畫流派-佛羅倫薩畫派

佛羅倫薩畫派(Florence School)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形成的美術流派,13世紀末已經形成,早期代表畫家有:喬托·迪·邦多納、馬薩喬、安傑利科、烏切洛、波提切利等。盛期代表畫家有: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

15世紀中葉以後佛羅倫薩畫派已呈衰退之勢,取而代之的是以羅馬為中心的羅馬畫派。16世紀末,由於佛羅倫薩政治上失去獨立,經濟衰落,以及畫家盲目崇拜前輩的結果,逐漸走向風格主義。

在表現手法上,佛羅倫薩畫派注重素描造型。

運用科學方法探索人體的造型規律,吸取古代希臘、羅馬的雕刻手法應用在繪畫上,把中世紀的平面裝飾風格改變為用集中透視,有明暗效果,表現三度空間的畫法。在以宗教神話為主的題材中,把抽象的神象畫成世俗化的合乎新興資產階級要求的理想的人,成功地創造了人物畫新風格。

該畫派的創始人喬托在創作中,第一次按照自然的法則拉開了人物之間和人物與背景之間的距離,並有了初步的透視關系。這種現實主義藝術原則在馬薩喬、安傑利科、烏切洛、波堤切利等畫家的創作中得到進一步繼承和發展。

參考資料:網路-佛羅倫薩畫派

Ⅷ 外國的藝術流派有哪些

古典主義
Le Classieisme

17世紀和18世紀前半期流行於歐洲君主專制時期的一種文藝思潮或文藝流派。它的代表人物在創作實踐和文藝理論上,把古希臘羅馬時代的文藝視為必須仿效的崇高典範,從中吸取題材、情節、形象和創作經驗,並賦予它們新的歷史內容。古典主義一詞由此而得名。
法國是歐洲古典主義文藝的中心。從17世紀初起,法國詩人馬萊伯等為反對一切方言與俚語,確立法國古典主義文學語言的規 范做了大量工作 。 詩人梅萊在悲劇《 索福尼斯貝》中,最早實現了義大利學者提出的三一律原則,即一個情節線索、一天時間和一個地點。這是古典主義劇作家創作的基本准則。法國文藝理論家N.布瓦洛的《詩藝》是一部具有古典主義文藝宣言性質的重要論著,概括和總結了幾十年法國古典主義創作的實踐,要求文藝「模仿自然」(包括人性的自然),「研究宮廷」,「認識城市」;把體裁(史詩、悲劇、喜劇等)分為界限分明的不同的等級,並對每種體裁進行嚴格規范;依據笛卡爾的理性主義提出理性至上的美學原則。古典主義在法國文學中的代表者有高乃依、拉辛、布瓦洛、莫里哀、拉封丹等;繪畫的代表者有普桑、勒布朗 、大衛等;建築中的代表者有芒薩爾、勒諾特爾等。他們在政治上擁護王權,作品具有鮮明的政治傾向性;主張民族統一,反對民族分裂;宣揚個人利益服從國家整體利益;塑造了為崇高社會理想而服務的人物典型;他們的創作基本上為宮廷服務,對民間文學採取輕視態度。古典主義由於過分強調理性主義、普遍性和情節的集中、單一,往往忽視個性,突出類型,不少作品具有公式化、概念化的傾向。
大衛《荷拉斯兄弟之誓》為古典主義繪畫的代表作
18世紀20年代起,古典主義思潮幾乎遍及全歐。英國的代表者是復辟王朝的詩人約翰·德萊頓和深受布瓦洛影響的詩人蒲柏。德國的代表者是約翰·戈特舍德,曾據賀拉斯 、布瓦洛等的觀點寫成論著《為德國人寫的批評中詩學試論》。俄國古典主義佔有特殊地位,諷刺性突出,傾向減弱,其文學代表者是蘇馬羅科夫、羅蒙諾索夫和康捷米爾等,建築的代表者是卡扎科夫、沃羅尼辛等。
浪漫主義
Romanticism

一種文學藝術的基本創作方法和風格,與現實主義同為文學藝術史上的兩大主要思潮。浪漫主義(英語romantic)一詞源出南歐一些古羅馬省府的語言和文學。這些地區的不同方言原系拉丁語和當地方言混雜而成,後來發展成羅曼系語言(the Romance languages)。在 11~12世紀 , 大量地方語言文學中的傳奇故事和民謠就是用羅曼系語言寫成的。這些作品著重描寫中世紀騎士的神奇事跡、俠義氣概及其神秘非凡,具有這類特點的故事後來逐漸稱為romance ,即騎士故事或傳奇故事。浪漫主義思潮在文學、美術、建築、音樂等藝術領域都有所體現。
作為創作方法和風格,浪漫主義在表現現實上,強調主觀與主體性,側重表現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像提到創作的首位,常用熱情奔放的語言、超越現實的想像和誇張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古今中外的文藝創作自始就有這種特色。如中國屈原、李白的詩歌和吳承恩的小說《西遊記》,德國的歌德和席勒、法國的雨果和喬治·桑、英國的拜倫和雪萊等人的作品中都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
作為文藝思潮,浪漫主義產生並風行於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歐洲。其時正值資產階級革命的時代,資產階級處於上升時期,要求個性解放和感情自由,在政治上反抗封建主義的統治,在文學藝術上反對古典主義的束縛。為適應這樣的需要,浪漫主義思潮應運而生。
浪漫主義文學 浪漫主義精神最先出現在文學中。在法國,浪漫主義的先驅者是盧梭,他宣揚感情至上和人的本性善良。一批作家響應他的「回歸自然」的口號,在創作中抒發對大自然的感受,描繪大自然的魅力,抒發對美好事物 、自由理想和鄉土的熱愛追求和依戀。法國早期浪漫主義的代表是夏多布里昂。他的創作緬懷過去的理想,宣揚宗教的威力,表現出濃厚的消極思想與情緒。1800年斯塔爾夫人發表了著作《論文學》,介紹了她對浪漫主義的觀點。在這部著作和另一部著作《論德國》中,她提出了浪漫主義民族主義的問題,奠定了法國浪漫主義的理論基礎。雨果的《克倫威爾》序言和《愛爾那尼》一劇的上演成功,標志著浪漫主義對古典主義的勝利。雨果的作品氣勢恢宏,具有強烈的理想主義色彩,表現了對中下層人民群眾的深厚同情,是法國也是歐洲浪漫主義文學的傑作。喬治·桑表現空想社會主義理想,揭露金錢萬能罪惡的小說在法國浪漫主義文學中也屬優秀作品。然而,嚴格地說,浪漫主義還是起源於德國和英國。浪漫主義最早的主要表現是德國的狂飆突進時期。施萊格爾兄弟在18世紀最後幾十年中成為德國浪漫主義的領袖。施萊格爾兄弟編輯的刊物《雅典娜神殿》,在推動浪漫主義運動的宣傳和理論建設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被稱為耶拿派浪漫主義。他們要求個性解放,主張創作自由,提出打破各門藝術界限。但他們的浪漫主義理論帶有濃厚的主觀唯心主義和宗教神秘主義色彩。德國浪漫主義的另一個派別是海德堡派 。代表人物有阿爾尼姆、布倫坦諾和格林兄弟等人,重視民間文學,深入民間收集民歌和童話,對浪漫主義文學發展起過積極作用。此外,霍夫曼、荷爾德林、海涅、歌德、席勒等人的創作也在德國浪漫主義文學中佔有重要地位。英國浪漫主義的主要代表是湖畔派詩人華茲華斯、柯爾律治和騷塞 。華茲華斯在《抒情歌謠集》再版序言中把詩歌看作「強烈感情的自然流露」,這篇序言後來成為英國浪漫主義詩人的宣言。19世紀初英國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是拜倫、雪萊和濟慈等人。他們抨擊封建教會勢力,表現出爭取自由和進步的民主傾向,在藝術上發展和豐富了浪漫主義詩歌的形式和格律。小說中的代表司各特善於把歷史事件和大膽想像有機結合起來,創造出豐富多彩的畫面。在西歐浪漫主義思潮的影響和推動下,19世紀初俄國詩人茹科夫斯基打破古典主義規范 ,創作了許多優美的抒情詩和敘事詩,對俄國浪漫主義的興起起了重要作用。十二月黨詩人和普希金、萊蒙托夫的早期浪漫主義創作,充滿了革命激情,謳歌反專制、爭自由的思想,是俄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卓越代表。東歐浪漫主義文學以波蘭革命詩人A.密茨凱維奇和匈牙利革命詩人S.裴多菲為代表 ,他們的創作具有鮮明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濃郁的民族特色。19世紀中期以後,歐洲的浪漫主義文學逐步被現實主義文學所取代。
浪漫主義美術 18世紀60~70年代,一些在羅馬的畫家曾在新古典主義藝術的嚴格學院主義原則范圍以外探索各種可能的途徑。其中瑞士人亨利·富塞利以其所畫奇怪異常而最為突出,其《夢魔》一畫著重刻畫了思想的非理性方面的力量。英國畫家和詩人布萊克在基督教神話的基礎上,發展了他自己精心構制的宇宙論,他的水彩畫技巧精美絕倫。在後來一代的畫家中康斯特布爾和泰納把水彩畫技法的鮮艷性和油彩結合使用。康斯特布爾畫英國鄉村景色,探索了大氣的光和色的復雜性。泰納發揮了光的自然效果,創造出有動力感的構圖,使觀眾如歷其境,似乎在隨畫面一起游動。在德國,風景畫家龍格力圖以象徵手法把個人的心靈氣質描繪為普通的自然靈性的一部分。弗里德里希是虔誠的宗教徒 ,他以高入雲霄的一棵孤樹或十字架之類形象來暗示自然和心靈的可敬可畏。在法國,採用歷史和文學題材的主要浪漫主義畫家是德拉克洛瓦。除在色彩和光方面進行實驗外,他以雄健的筆力表現了他的感情。異國的主題,特別是北非沙漠的游牧生活使他著迷。其熱情洋溢地描繪動物生活的作品 ,反映了他和熱里柯相似的興趣,後者在選擇當代事件作為創作題材方面很有革命性。

德拉克洛瓦《米索倫基廢墟上的希臘》(油畫)

浪漫主義建築 浪漫主義在建築上表現為追求超塵脫俗的趣味和異國情調 。 18世紀60年代~19 世紀30年代是浪漫主義建築發展的第一階段,又稱先浪漫主義。出現了中世紀城堡式的府邸,甚至東方式的建築小品 。 19 世紀30~70年代是浪漫主義建築的第二階段,它已發展成為一種建築創作潮流。由於追求中世紀的哥特式建築風格,故又稱哥特復興建築。浪漫主義建築主要限於教堂、大學、市政廳等中世紀就有的建築類型。它在各個國家的發展不盡相同。英國是浪漫主義建築的發源地,最有名的建築作品是倫敦的英國議會大廈、聖吉爾斯教堂、曼徹斯特市政廳等。
浪漫主義音樂 在音樂方面,浪漫主義的特點是,不論作曲或演奏,都以個性為重點,注重感情表現。這種變化部分地是由於音樂家的社會地位發生變化所致。17世紀的作曲家是受託為貴族保護人而創作,而18世紀的作曲家則依靠城市音樂會的聽眾。就這一意義來說,貝多芬上承古典主義時期,下啟浪漫主義時期,因為他的音樂技巧基本上是古典主義的,但他把自己的音樂看得高於一切,看作是自我表現的一種手段,從而為19世紀作曲家樹立了重要的典範。一般認為C.M.von韋伯是真正浪漫主義作曲家的開端 。 他以《魔彈射手》建立了德國浪漫主義歌劇,隨後有舒伯特、柏遼茲 、門德爾松、肖邦、李斯特和瓦格納等大量作曲家。他們分別在藝術歌曲、標題交響樂、鋼琴小品、交響詩、歌劇等浪漫主義新體裁的創作上取得了巨大成就。音樂中的浪漫主義精神,不論在浪漫曲還是在器樂方面,往往從詩歌、童話和民間故事吸取靈感。浪漫主義音樂作品的形式結構更加自由 ,它服從於感情上的需要,有意識地帶有片斷或即興的性格 ,對遠距離和聲和調性關系的探索使和聲語言大為擴展。把浪漫主義理想體現得淋漓盡致的是19世紀的大歌劇,強烈的民族主義,對英雄的崇敬,奇異的布景和服裝,描述性音樂 ,以及交響和聲樂配曲所顯示的精湛技巧,都是構成浪漫主義音樂的因素。

現實主義
Realism

19世紀30年代 後歐洲文藝 中佔主導地位的 文藝思潮和流派;也指文藝創作的一種原則和方法。
發展史 德國詩人席勒在1789年4月27日致歌德的信中第一次從美學意義上使用「現實主義」這個詞 。1850年9月21日,法國作家尚弗勒里在《秩序報》上發表了一篇評論法國畫家庫爾貝的文章《藝術中的現實主義》。1855年巴黎舉行世界博覽會,庫爾貝的兩幅畫遭到主辦者貶抑而未能入選 。庫爾貝便在博覽會旁邊舉辦個人作品展覽,之後,尚弗勒里同小說家兼批 評家杜朗蒂一起 ,創辦了一個名為《 現實主義》的刊物(共出6期) 。1857年尚弗勒里在論文集《現實主義》的序言里,稱巴爾扎克是現實主義方法的創始者之一;並同時列舉了狄更斯、薩克雷、 C.勃朗特 、果戈理、屠格涅夫等一批英國和俄國作家的名字,企圖給現實主義提出某種綱領性的東西。歐洲一個以「現實主義」正式命名的文藝流派和文藝思潮,即由此而來。
現實主義在19世紀 30~40 年代形成 並取代浪漫主義 ,具有社會歷史發展和文藝本身發展的深刻原因。面對現實 ,進步作家在自己的創作中反映社會的某些真實狀況。此外 ,19世紀自然科學領域的三大發現、空想社會主義學說的傳播,都促使進步作家用客觀的、批判的眼光來觀察世界。他們不再滿足於浪漫主義文藝的主觀理想和個人的叛逆精神、非凡事件和非凡人物的理想世界,而把目光投向文藝復興、啟蒙主義時代面向現實的傳統和古典主義文學的諷刺傾向。法國的梅里美、巴爾扎克,德國的霍夫曼、俄國的普希金等一批原來用浪漫主義方法創作的作家都轉向現實主義,並成了各國現實主義道路的開拓者。
特徵 現實主義作為一種文學思潮和創作原則 ,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徵:①它偏重對現實的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描寫,強調人物和環境之間的現實關系。②典型是現實主義創作的核心。典型化和個性化不可分割,每個典型又是「這一個」。巴爾扎克在《人間喜劇》的序言中說:「不僅僅是人物,就是生活上的主要事件,也用典型表達出來。有在形形色色的生活中表現出來的處境,有典型的階段,而這就是我刻意追求的一種准則。」別林斯基認為果戈理的小說是「現實在其全部真實性上的再現 。在這里 ,關鍵在於典型」。③具有強烈的批判性或揭露性,特別注重描繪社會的黑暗和丑惡現象,以及社會下層、「小人物」的悲慘遭遇 。④在藝術形式和表現手法上,以生活本身的形式反映生活為其基本形式,但不局限於這一形式。它具有廣闊的審美可能性,不排除採用假定、誇張、荒誕、變形、意識流等多種手法。它重視社會分析,包括心理分析。探索人的復雜內心世界的心理描寫,是它的藝術特徵之一。⑤思想基礎一般為資產階級的人道主義。譴責社會黑暗,同情下層人民的苦難與不平等地位,但一般未觸及社會矛盾和現實關系的真正根源。
成就 由於歐洲各國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社會歷史條件和民族文化傳統的不同,現實主義文學在歐洲各國也各具特色。法國是現實主義的發源地。早期代表司湯達的長篇小說《紅與黑》,真實地描繪了那個時候法國從外省到首都、從社會底層到上流社會的生活圖景,深刻地揭示了法國社會矛盾的種種復雜的現實關系,是法國現實主義的第一部代表作。巴爾扎克的巨著《人間喜劇》創造了從拿破崙帝國、復辟王朝到七月王朝這一歷史時期社會各階層兩千幾百個人物形象,提供了一部法國社會特別是巴黎上流社會的卓越歷史。此後,法國現實主義進一步發展,出現了福樓拜、莫泊桑等一批優秀作家。福樓拜在長篇小說《包法利夫人》等作品中,尖銳地揭露了教會、貴族、地主、資產者的惡行,生動地描寫了第二帝國時代的社會風貌。莫泊桑的創作有力地鞭撻了法國社會的腐朽、黑暗,對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復雜的矛盾進行了深入的精神探索。19世紀30、40年代英國現實主義發展迅速。狄更斯的小說描寫了英國資本主義社會日益尖銳的勞資矛盾,揭示了下層人民的悲慘命運和資產階級的偽善。薩克雷的《名利場》等小說,淋漓盡致地揭露了19世紀初英國社會中追名逐利 、腐化墮落等丑惡行徑 。蓋斯凱爾夫人的《瑪麗·巴登 》 、C.勃朗特的《簡·愛》 、哈代的《 德伯家的苔絲》,都是英國現實主義的名作。70、80年代後蕭伯納、高爾斯華綏等作家,運用社會心理小說和社會諷刺戲劇的形式,對英國社會的政治、道德、宗教和文化等方面都作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德國是一個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它的現實主義文學另有特色。以海涅為代表的早期現實主義的鋒芒主要指向封建割據和君主專制。後期亨利希·曼和托馬斯·曼等作家的創作,反映了德國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諷刺了大資產階級及其代理人的貪婪無恥。在法、英、德之後,19世紀中期北歐各國的現實主義開始形成。挪威易卜生 的社會問題劇和丹麥的安徒生的作品,在世界現實主義的歷史發展中佔有一席重要地位。俄國現實主義文學形成於19世紀30年代。它的主要特點在於描寫沙皇專制制度和農奴制度下的黑暗現實,而且始終與俄國的解放運動緊密相連。普希金、果戈理、赫爾岑、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涅克拉索夫、岡察洛夫、謝德林、亞·奧斯特洛夫斯基等一批風格各異的作家,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俄國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 ,對現實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和尖銳的批判,同時也表現了「黑暗王國中的一線光明」和平民知識分子中的「新人」。到70、80年代西歐現實主義的批判力量已經削弱的時候,在托爾斯泰、契訶夫、柯羅連柯等的創作中,現實主義繼續得到發展和深化。美國現實主義文學形成於19世紀80、90年代,比歐洲晚半個世紀。最早提倡現實主義創作的是豪威爾斯。在他之後,加蘭、諾里斯開始轉向現實主義。而主要代表人物則是馬克·吐溫。
現實主義作為一種創作方法和原則,在20世紀仍在發展。它不僅繼承了19世紀的傳統,也吸收和創造了許多新的形式和手法,從而藝術地揭示了20世紀的新過程和新特徵,並且出現了像 R.羅蘭和法朗士 、海明威和德萊塞等一批優秀現實主義作家。

印象主義
Impressionism

19世紀後半期~20 世紀初期流行於法國 、歐美乃至世界的一種藝術流派和文藝思潮。
印象主義美術 印象主 義作為繪畫流 派出現於 法國 。1874年3月25日 ,C.莫奈 、P.-A.雷諾阿、C.畢沙羅、A.西 斯萊、E.德加、P.塞尚、B.莫里索等一群年輕的法國畫家,在巴黎舉辦了無名畫家、雕塑家、版畫家展覽會,因莫奈展出的一幅題為《日出·印象》的油畫的題目被一位觀點守舊的記者借用,撰文嘲諷此展覽為「印象主義畫家展覽會」 ,遂產生印象主義或印象派之名。
在藝術觀點上,印象主義畫家反對當時占正統地位的古典學院派,反對日益落入俗套、矯揉造作的浪漫主義繪畫 ,而是在C.柯羅、巴比松畫派和G.庫爾貝等人的寫實畫風的推動下,吸收荷蘭、英國、西班牙、日本、中國等國家繪畫的營養,同時受現代科學,尤其是光學的啟發,認為一切色彩皆產生於光,於是他們依據光譜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來調配顏色。由於光是瞬息萬變的,他們認為只有捕捉瞬息間光的照耀才能揭示自然界的奧妙。因此在繪畫中注重對外光的研究和表現,主張到戶外去,在陽光下依據眼睛的觀察和現場的直感作畫,表現物象在光的照射下,色彩的微妙變化。由此印象主義繪畫在陰影的處理上,一反傳統繪畫的黑色而改用有亮度的青、紫等色。由於個人的興趣不同,印象主義畫家又分為重光和色彩與重造型和素描兩種類型,前者以莫奈、雷諾阿為代表,後者以德加為代表,畢沙羅則介於兩者之間。
由於追求外光和色彩的表現,印象主義畫家主要把身邊的生活瑣事和直接見聞作為題材,多描繪現實中的人物和自然風景。在構圖上多截取客觀物象的某個片斷或場景來處理畫面,打破了寫生與創作的界限。
印象主義畫家先後舉辦了8次展覽 ,前兩次均受到當時輿論界的猛烈抨擊,以後逐漸成為具有很大影響的美術流派,並擴大到其他藝術領域。印象主義繪畫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曾得到E.馬奈的支持與鼓舞。
作為一種美術思潮,印象主義繪畫在世界美術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推動了以後美術技法的革新與觀念的轉變,對歐美、日本乃至中國的畫家產生過或大或小的影響。
印象主義音樂 印象主義音樂由法國作曲家德彪西首創。印象主義一詞在音樂中首次出現於1887年,法蘭西美術研究院的評委指責德彪西在羅馬進修時的第二部「交卷作品」交響組曲《春天》結構不明確,要他「警惕模糊的印象主義」。1894年他的《弦樂四重奏》在布魯塞爾首演時,評論家開始用「印象主義音樂」加以贊揚。以後此詞常被用以概括德彪西及風格與他接近的音樂,並不再帶有貶意。
印象主義音樂的產生是從後期浪漫主義和民族樂派中演變出來的,同時也吸取了東方音樂的養料。其藝術表現手法有:①以短小的曲調細胞組合成一種新穎的動機語匯。②在節奏上喜歡復節拍與復節奏,節拍不規則地細分減弱了推動力,呈現鬆散流動的狀態。③重視調式的表現力,根據形象要求採用相應的調式。擴大調性概念,常避免出現明確的收束式。全音音階的運用使調式中的每一個音居同等地位,減弱了調中心感,出現多調性因素。④由於喜好對不同色彩與音響作平面的、繪畫式的並列,和聲成為最重要的表現手段。通過增加和弦結構的可能性與減弱和聲進行的功能性,得到極其豐富的和聲色彩。⑤音色豐富、獨特而新穎。在聲樂作品中常使用缺乏光彩和戲劇力量的低音區。廣泛運用各種樂器演奏法上的色彩手段。⑥配器與織體安排新穎。⑦結構往往鬆散模糊,但許多作品仍可看到三部曲式的輪廓。
德彪西以後,雖然難於將某個作曲家截然歸入印象主義的行列,但是,印象主義音樂風格與手法的實際影響已遍及整個音樂世界。
印象主義文學 文學史家認為印象主義在19世紀70年代以後進入文學 ,但文 學中的印象主義表現如何 ,哪些作家和詩人屬於印象主義 ,卻眾說不一 。能夠確定的只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 歐一些文學 家的確 有類似印象派 繪畫和音樂的那種創作方法,即致力於捕捉模糊不清的轉瞬即逝的感覺印象。由於文學創作的特殊性質,文學中的印象主義者更注意這種瞬間感覺經驗如何轉化為感情狀態。他們與繪畫和音樂中的印象主義者相同,也反對對所描寫的事物之間的聯系進行合乎邏輯或理性的提煉加工,於是他們本人也成了傳達外界刺激與本能反應之間的中介。
印象主義文學與象徵主義文學 之間有類通之處 ,它們都是形式主義的文學流派;但兩者也有不同,主要在於印象主義反對使用象徵手法表達思想,而傾向於感覺的描述。通常被認為象徵主義的某些詩人,實際上更傾向於印象主義 ,例如象徵主義領袖之一保爾·魏爾蘭的《詩藝》一詩,與其說是在談象徵主義,不如說是一篇印象主義宣言。
法國文學史家把龔古爾兄弟作為印象主義小說的代表 ,另一位被看作印象主義代表人物的法國詩人、小說家皮埃爾·洛蒂,他的某些詩歌的確如印象派畫家那樣在「捕捉瞬間的感覺印象」,但並非所有作品都是如此。20世紀法國某些作家受到印象主義的嚴重影響,某些小說中只剩下感覺印象的朦朧的追求。
英國19世紀末的王爾德等人的部分作品中,印象主義的傾向比較明顯。1912~1918年在倫敦的一部分英美詩人組成的意象詩派,與印象主義一樣強調感覺印象的描繪,但他們自稱所追求的是「清晰、硬朗」的形象。他們認為形象的模糊與不明確是浪漫主義的余風,因而全力加以攻擊。但理論上的分歧在創作實踐上有時卻很難覺察,例如意象派中的美國詩人艾·洛威爾、希·杜利特爾、約翰·高爾德·弗萊徹等人的許多作品與印象主義的詩無分彼此。
在德國文學中情況也相似,文學史家無法確認界線分明的印象主義流派。以德特勒夫·封·李利恩克龍為首,包括理查·戴默爾、古斯塔夫·法爾克等人,被認為是德國印象主義傾向最明顯的詩派,但他們強調如實記錄事物給詩人的感覺經驗,因此接近自然主義。此外,如胡戈·封·霍夫曼斯塔爾和阿爾諾·霍爾茨等人的許多詩作也具有程度不等的印象主義傾向。
印象主義一詞同時還指一種文學批評,稱為印象主義批評,亦即感受式批評。這種批評拒絕對作品進行理性的科學的分析,而強調批評家的審美直覺,認為最好的批評只是記錄批評家感受美的過程,至多指出這美的印象是如何產生的,是在哪種條件下被感受到的。因此,印象主義批評是一種朦朧的、沒有明確論證的「以詩解詩」式的批評,而且往往寫成散文詩的格式,文學批評就成為一種與文學創作沒有本質區別的藝術門類,寫這種批評文字的人往往本身也就是詩人或作家。

野獸主義
Faurism

1905年產生於法國的美術流派。在1905年的巴黎秋季沙龍中,以H.馬蒂斯為首的一群青年美術家的作品參展,其狂放隨意、無拘無束的形式為保守者們所震驚,評論家L.沃塞列斯在這些粗野的作品中發現一件具有佛羅倫薩風格的小雕像,稱其是「野獸群中的多納太羅」,遂有「野獸」之綽號。作為一種繪畫潮流,野獸主義認真追隨V.梵谷、P.高更等人所開創的藝術道路,竭力反對傳統的模仿自然的寫實主義 ,突出強調主觀感受,注重採用變形、大色塊和粗拙的線條相結合的誇張表現手法,追求平面化的裝飾趣味,力圖創造一種「單純、寧靜、均衡、和諧」的美學境界。主要代表人物有馬蒂斯、A.德蘭、杜飛、M.de弗拉曼克等。野獸主義沒有任何宣言和綱領,且存在僅有二、三年時間,但在西方20世紀早期的美術運動中卻佔有重要地位,是對西方傳統藝術的觀念和法則的重大叛逆,並為後來許多勇於探索的現代主義美術家打開一個突破口,因此被稱為20世紀首次藝術革命 。

立體主義
Cubism

1907年出現於法國的現代美術流派。發起人為P.畢加索和G.布拉克。1907年畢加索創作的油畫《亞威農少女》,標志著立體主義的開端。1908年,布拉克畫出油畫《埃斯塔克的房子》,評論家L.沃塞列斯曾這樣描述道:「布拉克將一切都簡縮在幾何圖形和立體之中……。」立體主義一詞從此確立下來。其創作的主要特徵,即在畫面上將一切物體形象破壞和肢解,然後再加以主觀的拼湊、組合,以求所謂立體地表現出物體的不同側面。就是在平面上表現出二度和三度空間,甚至表現出肉眼看不見的結構和時間(四度空間 )。可見,立體主義畫家接受了P.塞尚關於創造視覺立體形象的觀念,進而轉向一種對心理的立體形象的追求。其他代表人物還有J.格里斯、F.萊熱、R.德洛內等。立體主義美術運動的鼎盛期雖僅有7年 ,但卻造成極其廣泛的影響 ,尤其鮮明地反應在本世紀的建築、裝飾和實用工藝美術之中。

表現主義
Expressionism
20世紀初至30年代盛行於歐美一些國家的文學藝術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在德國和奧地利流行最廣。它首先出現於美術界,後來在音樂、文學、戲劇以及電影等領域得到重大發展。表現主義一詞最初是1901年在法國巴黎舉辦的馬蒂斯畫展上茹利安·奧古斯特·埃爾維一組油畫的總題名。1911年希勒爾在《暴風》雜志上刊登文章,首次用「表現主義」一詞來稱呼柏林的先鋒派作家。1914年後,表現主義一詞逐漸為人們所普遍承認和採用。
表現主義從來不是一個完全統一協調的運動,其成員的政治信仰和哲學觀點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但他們大都受康德哲學、柏格森的直覺主義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的影響,強調反傳統,不滿於社會現狀,要求改革,要求「革命」。在創作上,他們不滿足於對客觀事物的摹寫,要求進而表現事物的內在實質;要求突破對人的行為和人所處的環境的描繪而揭示人的靈魂;要求不再停留在對暫時現象和偶然現象的記敘而展示其永恆的品質。它在詩歌、小說和戲劇領域都產生了一批有影響?/ca>

Ⅸ 藝術流派

印象派是19世紀後半期誕生於法國的繪畫流派,其代表人物有莫奈、馬奈、畢沙羅、雷諾阿、西斯萊、德加、莫里索、巴齊約以及塞尚等人。印象派畫家的繪畫生長在寫實主義的土壤之中,但他們的主要興趣在於准確而客觀地描繪個人面對世界時的視覺感受。印象派畫家對瞬間視覺感受,對色彩、氛圍、筆觸的關注,超過對社會歷史、宗教、倫理的關注,正是在這一方面,他們與此前的歐洲畫家走上了不同的藝術道路。他們的作品剛出現時受到已經習慣於古典繪畫形式的觀眾非難,1874年在首屆印象派畫展上,莫奈的《日出·印象》一畫遭到批評,從此以後,「印象派」和「印象主義」就作為一個專有名詞來稱呼像莫奈這樣一批藝術家們的作品。

從歐洲繪畫史的發展進程看,正是在印象派畫家筆下,閃爍的陽光和微妙的陰影被引入畫面,繪畫由此變得清新明麗而有生機。藝術家追求真實的努力在印象派時代達到頂峰,然後開始回落。從馬奈到塞尚,歐洲繪畫傳統在自我否定的同時又在自我完善,這樣的進程構成了整個西方現代繪畫的發展框架。印象派畫家雖然在開始其藝術活動時受到誤解甚至嘲諷,他們共同活動的時間也沒有持續很久,但他們對西方藝術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並波及音樂和文學。到20世紀初期,印象派已經成為廣受歡迎的藝術流派。直到今天,印象派繪畫在世界各地受觀眾歡迎的程度,仍然超過繪畫史上其他流派的作品。利用像馬奈、莫奈、雷諾阿、德加或塞尚這些藝術家的作品,這次畫展將介紹法國印象派的演變:它的開始、發展和它對後來繪畫藝術的影響。參觀者不僅可以觀察到這些傑出畫家處理的題材的多樣性(涉及風景、靜物和肖像),也可以觀察到他們繪畫經驗的發展。一些代表作品的展出,使這次畫展顯得很難得。這次來中國展出的印象派作品共51件,法國印象派的主要畫家可以說囊括無遺———莫奈11件,西斯萊5件,德加4件,雷諾阿4件,馬奈3件,畢沙羅7件,凡汀———拉圖爾、莫里索、巴齊耶等人也都有作品與中國觀眾見面。其中像馬奈的《吹短笛的男孩》、《酒館女招待》,德加的《舞蹈課》、《咖啡館,又名苦艾酒》、《年輕女人像》,莫奈的《魯昂大教堂》、《睡蓮》,雷諾阿的《半身像,陽光的效果》,畢沙羅的《蓬圖瓦茲:艾爾密塔日的坡地》,西斯萊的《魯弗申的花園小路》等作,都屬於印象派繪畫藝術的典範之作。

印象派繪畫在上世紀20年代開始傳入中國,但直到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觀眾才得以看到不多的印象派作品。在法國文化年活動中,集中展示印象派繪畫,開創了我國對外藝術交流史的先例。這次與中國觀眾見面的5l件作品,屬於法國國家收藏珍品,大部分來自巴黎奧賽博物館。奧賽博物館是專門收藏近代美術作品的國立博物館,它位於巴黎塞納河畔,是世界各地的藝術朝聖者巴黎之旅的必選站點。奧賽博物館一次拿出這樣多而精的印象派作品,送到遠隔重洋的中國展出,堪稱世紀性的藝術盛會。這次畫展希望向民眾提供一次機會,在中法文化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認識中法文化相近和區別的東西,中法文化共有和互補的東西。

===================================
印象派產生於19世紀下半葉的法國。以馬奈為中心的一批畫家如莫奈、西斯萊、雷諾阿、塞尚、德加、畢沙羅等人,在反對學院藝術的口號下,以創新的姿態進行藝術革新,並登上法國畫壇。1874年他們在巴黎舉行了第一次展覽,社會反響很大,參展作品中,有一幅莫奈創作的題為《印象·日出》的油畫,遭到學院派的攻擊,評論家們戲稱這些畫家們是「印象派」,這樣印象派繪畫便由此而得名了。

印象派強調畫家對客觀事物的感覺和印象,反對學院派的因循守舊,主張藝術上的革新。繪畫技巧上對光和色進行了探討,研究出用外光描寫對象的方法,並認識到色彩的變化是由色光造成的,色彩是隨著觀察位置,受光狀態的不同和環境的影響而發生變化,同時把這種科學原理運用到繪畫中去。他們走出畫室,走進大自然,在陽光下直接對景寫生,根據觀察和直接感受表現微妙的色彩變化。這在繪畫史上是很大的革命,也給後來的現代美術以極大的影響。由於印象派繪畫很少反映人類生活的主題,使創作題材和內容受到很大限制。

馬奈(1832~1883),是19世紀下半葉對繪畫領域的革命起重要作用的繪畫大師,他雖與印象派畫家們有密切的聯系,但並未參加印象主義畫展,可是印象派的畫家們始終是以馬奈為中心,創造新的繪畫理論和作品。

馬奈1832年出生在一個富裕的法官家庭,因為熱愛藝術,他放棄了高官厚祿的前程,成為一位畫家。馬奈是最早打破傳統的棕褐色調,使畫面明亮、有外光新鮮感的畫家。他受過古典藝術的薰陶,作品中始終保持著宏大和莊重的氣魄,他的畫在造型上有很高的寫實技巧,但在色彩上還沒有發展到其後一些印象派畫家那樣去分解物體顏色的程度。他對色彩的處理比較完整,每一色塊都很協調柔和,又很鮮亮,給人透明和清新之感。《吹笛子的少年》是馬奈的一幅著名的作品,在總的暗調子中,突出幾塊明亮鮮艷的色彩,使之更加響亮耀眼。他的另一幅代表作品《奧林比亞》也同樣運用了這樣的表現手段。

莫奈(1840~1926),是印象派的領袖人物。1874年由他發起組織了首屆印象派畫展,他的油畫《印象·日出》一畫在展覽中引起反響,從而使「印象派」這一名稱正式出現。

《印象·日出》表現的是畫家對所看到的「日出水面」這一轉瞬即逝景象的感受和印象。畫中表現的是在天水一色的朦朧晨霧中,一輪紅日冉冉升起,水中的船和岸上的景物用藍綠色彩輕松的勾畫出來,整個畫面的一切物體都融成一片。

在莫奈的作品中都非常注重在色彩領域的探索,忽視對物象形體的寫實。側重於用光線和色彩來表現瞬間的印象,追求繪畫上色彩關系的獨立美。他是第一個真正強調外光寫生的畫家。他所有的作品,幾乎都是戶外寫生完成,而且態度非常認真。為了保持印象的真實性,常常是早晨時畫的畫,如果沒完成,就等到第二天的同一時間繼續畫,直到畫完。他還常常對著一個景物,分別畫出對象在不同時間,不同光線下的色彩變化。如油畫《草垛》《里昂大教堂》等就是畫家進行這種色彩試驗常被人們提及的作品。他的這些經過了深思熟慮,追求瞬間光色細微變化效果的作品,在以前是從未有過的。這種藝術追求在莫奈晚年創作的油畫《睡蓮》中表現得尤為突出。莫奈在印象派畫家中是最長壽的,他到晚年時人們已經認識到了印象派繪畫的價值,也使得他的晚年生活過得幸福。

德加(1834~1917),是印象派畫家中的積極活動者和重要成員,以描繪舞蹈演員和浴女著稱。德加是一個銀行家之子,生活富裕並受到過良好的教育,文化修養較高。

德加早年接受過嚴格的古典主義藝術的熏陶,培養了他熱愛傳統藝術的感情,所以在印象派畫家中他是始終堅持嚴格造型的畫家。他受到馬奈的影響,開始注重對色彩的研究,並參加印象派的畫展,成為印象派畫家中風格獨特的一員。德加一生中對撲朔迷離的動感追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舞台燈光下的舞蹈演員和賽馬場上的情景,表現得極為生動。他常常在後台和包廂里冷靜地觀察對象,默寫演員們舞蹈時一瞬間的動作,生動地表現出舞蹈者輕柔的動作和跳動起來的生動姿態,更成功的是他將舞台燈光下的感覺傳達得格外真切。德加的代表作品是《舞台上的舞女》《熨衣婦》等。

雷諾阿(1841~1919)是印象派的重要畫家。1841年他出生在一個窮裁縫家,曾以在陶瓷器皿上作畫謀生。他天性樂觀、純朴,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對人和大自然的美,有著極其敏銳的藝術感受力。雷諾阿主要畫婦女肖像和裸體,他的畫總是充滿著歡樂的氣氛,人物塑造得有著無法形容的柔和與微笑。同時在他的畫中嘗試著運用印象派的方法,也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他的人物畫生動活潑,色彩豐富。

雷諾阿的繪畫創作中少女和兒童題材的作品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他筆下的兒童天真稚氣,所畫的少女更能傳達出沉靜、優雅的情態。《少女肖像》是他這一類作品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雷諾阿筆下的作品在筆觸運用上給人一種跳躍的感覺,他還經常喜歡使用各種由淺到深的紅色作畫。畫中的人物被描繪得非常悠閑愉快,充滿青春的美麗,猶如一首贊美和抒情的樂曲,它能使人感到生活是這樣美好而富於浪漫情調,作品《遊船上的午餐》《餅干坊街的舞會》《包廂》等都十足體現了他的藝術特色。

畢沙羅(1830~1903),是印象派的重要畫家。畢沙羅出生在法國安提爾群島的聖多馬小島上,他的父親是一位開雜貨鋪的小老闆。年輕時他曾當過店員,由於酷受繪畫,在他25歲時離開了家鄉小島,來到以藝術都城著稱的巴黎。柯羅和米勒的作品給了他很大的影響,他堅信著藝術唯一可遵循的大師就是自然。畢沙羅比其他印象派畫家中任何人都更早在外光中開始作畫。他常說:「在戶外生動的光線中,按著自然忠實地畫吧!」

畢沙羅一生清貧,但卻總是帶著愉快明朗的面容生活著。他非常喜歡田園生活,毫不誇張、粉飾地畫眼中看到的極其普通的一切。在畫面上他常常採用飽和的顏色和筆筆壓蓋的細膩筆法描繪對象,具有一種淳厚的藝術韻味。代表作品有《逢圖瓦茲的紅屋頂》《蒙馬特爾大街》等。

修拉(1859~1891),印象派中的後起者,他在印象畫派中獨樹一幟。修拉是根據色彩學原理來指導藝術實踐,認為在光的照耀下,一切物象的色彩是分割的,要真實地表現這種分割的色彩,必須把不同的、純色彩的點和塊並列在一起。在這種理論指導下的作品被稱為「點彩法」,並形成「新印象主義繪畫」,又稱「點彩派」。建築在科學理論和理性基礎上的新印象主義,在某些方面恢復了繪畫中物象的具體性、實在性,在色彩分析方面有所探索,但由於過分注重法則和規則,也使繪畫喪失了可貴的、直觀的生動性。

《大碗島星期日的下午》是修拉的代表作品,共用了三年時間才完成。畫家採用了細筆小點的形式,並用大塊的綠色為主調,雜以紫、藍、紅、黃等色點,使畫面在局部中有著豐富的色彩變化和互補色的對比,整體上協調一致。

印象派之後出現了與印象派的藝術主張不同,以塞尚、凡·高、高更為代表的另一種藝術主張,人們稱之為「後印象派」。後印象派不滿足於印象派的「客觀主義」表現和片面追求外光與色彩,轉而強調抒發作者的自我感受,主觀感情和情緒。在藝術表現上,「後印象派」重視形、色、體積的構成關系,強調藝術形象要異於生活的物象,要用作者的主觀感情去改造客觀物象,要表現「主觀化了的客觀」。他們尊重印象派在外光和色彩上所取得的成就,但不追求外光,側重於表現物質的具體性、穩定性和內在結構。後印象派的繪畫對現代諸流派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

塞尚(1839~1906),是後印象派的重要畫家,現代繪畫之父。塞尚由畢沙羅介紹加入印象主義畫派,並參加了第一屆印象派畫展。他不拘泥於印象派的光色分析,為捕捉轉瞬即逝的自然現象而苦苦探索,確立了自己的藝術方法和風格。

塞尚經過長期的觀察和實踐,提出自然的物象都可以概括成圓柱形、圓錐形和圓球形等幾何形。自然對人類來說,主要不是平面而是深度,要重視表現自然景物的形體與結構上的關系以及色彩的層次推移。他認為「線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間的對比。物象的體積是從色調准確的相互關系中表現出來」。他非常善於用色彩處理畫面的空間感,作品中景物無論遠近,沒有模糊朦朧的地方,十分清新明快,同時又表現出了層次分明的遠近透視感和空間感。這種感覺不是由畫面上物體的透視線和構圖來表現的,而是由物體的色彩及色彩的相互關系表現出來。色彩代替了體積,顏色關系代替了明暗關系,他是在用顏色造型。我們知道,困難在於找到准確的色彩和色彩之間的和諧關系,塞尚則成功地克服了這一困難。

塞尚的作品,大都是他自己藝術思想的體現。他的靜物畫、風景畫及人物畫表現出了結實的幾何體感,忽略了物體的質感及造型的准確與否,著重強調厚重、沉穩的體積感,物體之間大的整體關系。塞尚的作品不是盲從地去復制現實,而是尋求諸種關系的和諧。

塞尚這種對體積感和空間感的強調,對色彩的巧妙安排和運用,對物體造型結構的處理並有意識地採取變形手法等等,這些追求形式美感的藝術方法,對後來現代流派有著十分重大的影響。所以,塞尚晚年為許多熱衷於現代藝術的畫家們所推崇,並尊稱他為「現代藝術之父」。

塞尚的代表作品有《靜物》《聖維克托尼爾山》等。

凡·高(1853~1890),是後印象派的重要畫家,荷蘭人,家庭生活貧困,年輕時曾干過許多職業,如美術商人、教師、傳教士等。年近30歲時,他才開始繪畫藝術的生涯。

由於他有過豐富的生活體驗,同勞動人民有著深厚感情,所以在他的藝術中熱衷於表現他們平凡而艱苦的勞動生活。早期的油畫作品多以現實主義的手法,描寫鄉村景色和人們的勞動生活,在色彩的表現上是以傳統的暗調子為主。1886年,凡·高來到巴黎,被印象派畫中那種奇妙熱烈的光色效果所吸引,並開始改變原有的畫法,以極大的狂熱投身於印象派繪畫色彩的表現和其他形式方面的實驗中去。從此凡·高的油畫開始明亮起來,多使用鮮艷和火辣辣的色彩,以及具有運動感的、連續不斷的、波浪般急速流動的筆觸,構成他繪畫的特色。他把所描繪的對象,當作表現自己熱烈激動的主觀感情的媒介、當作表現自己獨特藝術手法的媒介,以表達他的主觀感受和激情。他把印象派的藝術方法,尤其是在色彩和對事物的形體塑造上的方法,發展到更加獨立於傳統之外的地步。凡·高的藝術在他生前是不為世人所承認的,但是後來,人們慢慢的理解和認識了他的藝術創造。在他的作品中充滿著對善良、對美和對創作想像自由的渴望,他尤其被後來發展起來的「野獸派」和「表現派」的畫家們所接受,直至今天,凡·高仍然活在藝術世界中。

凡·高的代表作品有:早期創作的作品《吃土豆的人》,後期創作的作品《向日葵》《星夜》及《郵遞員》等。

高更(1848~1903),是後印象派的重要畫家。他出生在巴黎,青年時當過船員、店員,後來他棄商從藝,把大部分時間投入在繪畫的創作上。最初他是由印象派畫家畢沙羅引導走向印象派繪畫的道路。不久他便改變畫風,開始創造一種更偏重藝術家主觀幻想、更富於裝飾意味的風格。他厭倦繁華而充滿紛爭的都市生活,嚮往著純朴的自然和離群索居的生活方式。高更放棄富裕生活,離開巴黎,遠涉重洋,來到太平洋中部赤道以南的熱帶島嶼——塔希提島,開始探求他獨恃的藝術風格,他一生中最主要的作品就是在這里完成的。在這里他找到了童年時代從母親那接受的,對土著民族很深的感情。高更用極大的熱情表現具有原始美的,未開發的熱帶大自然,表現遠離文明喧擾的,簡單純朴的土著人的生活。他採用近於古代埃及美術中庄嚴、平穩、安寧而富有圖案裝飾風格的藝術手法,並追求簡單、稚拙的粗線條結構形式。在色彩上,他從形式美感的要求出發,注重色塊之間的布局和整體效果,以主觀創造來加以安排,使色彩之間的關系簡化,多使用較純的色彩,追求一種跳躍性的或對比的諧和,表現出一種強烈的裝飾感。高更主張藝術家不僅要表現客觀自然,而且還要探求思想中神秘的內心,表現主觀的東西,所以他同塞尚、凡·高一樣啟發了一批現代流派的畫家

Ⅹ 藝術構成的法則 藝術概論,舉例說明

1.設計的概念:
是根據一定的需要發現和精心構造備選方案的活動。
2.現代設計的概念;
設計就字義來解釋,是設想和計劃的含義。現在所說的設計包括人類對自己將要創造的產品的前期構思,以及實現這個構思的整個過程,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反映現代大工業社會的本質!
3.藝術設計的本質;
1.是人類有目的性的審美活動。人類在進行藝術活動時有明顯的目的性和預見性,是為達到某一明確目的性和預見性的自覺的行為。
2.是一種問題求解活動。設計過程就是以問題求解,尋找問題答案為核心,它是人們為滿足一定需要,精心尋找和選擇理想被選方案的活動。
3.是一種智能文化創造形態。設計表現為某種文化創造活動形態,而這是特定的文化背景和進行設計活動的具有特殊文化素質的人所決定的
4..現代設計的特徵:
1.是受到時間與空間限制的實踐活動。設計的時空性特徵,給設計成果打上不同時代,與不同社會,不同時間與不同空間的烙印。為了減少時空的限制而造成的負面效應,設計師可做的是強化設計的現代意識和創新意識。
2.設計活動都是在特定的物質條件的的約束下進行的。設計活動受到物質條件的限制。
3.設計都是滿足人的某種需要而進行的。設計始於需求,需求由設計來滿足。這是設計與需求的本質關系。
4.設計是一種富於創造性的活動。創造性是一個重要的本質特徵。
5.設計活動是一個不斷推進的系統過程。
5.設計活動是一個不斷推進的系統過程。具有過程性是設計的一個重要特徵。
從設計的社會價值來說,現代設計是科學,是生產力,是生活方式的創造,是科學技術的全面物化,是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動力。
五.現代設計的經濟價值:
設計已經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設計成為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的戰略和途徑,作為經濟的載體,設計成為國家和企業發展的有效手段。
當今時代是品牌經濟的時代,是形象消費的時代。.
在企業經營活動中,設計是管理,設計左右產品的發向和市場的導向。企業家是企業管理的「概念設計師」。
六.現代設計的文化價值;
現代設計文化是現代文化的構成部分。設計文化是物質文化,又是精神文化,是兩者的共融。
文化價值的體現:
1. 設計傳播的信息體現商品和服務的價值觀念,這是獨有的效應,
2. …………………體現特定民族文化或亞文化群的人文特徵,
3. …………………體現人類社會知識的傳承,獲得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思維科學等領域的知識,都是靠文化傳播發展起來的。
4. ………………..體現道德價值,即設計作品中的精神文化價值,表達一定的道德評價和判斷的標准。
七.工藝美術運動:
莫里斯——現代設計之父。拉斯金的設計口號「要向自然學習」
新藝術運動是19世紀末,20世紀出在美國和歐洲發展的裝飾藝術運動。
19世紀80年代,比利時畫家費爾德在布魯塞爾倡導新藝術運動,常常往來於比,法,德,英。推動了藝術的深入發展。他是最傑出的設計家和思想家。
新藝術的發源地——法國。
藝術運動的兩中心——巴黎,南西。
影響大的群體:薩姆爾`賓的新藝術之家。現代之家與六人集團。
八.裝飾藝術運動
1.產生於20世紀的20年代到30年代的法國,美國和英國等。
2.從產生動機和設計立場來說,它是對新藝術的背離和挑戰。裝飾藝術反對古典主義,自然的有機形態,單純手工藝趨向,主張機械化的美。與新藝術強調的歌德式的自然風格的裝飾,強調手工藝的美,否定機械化的時代特徵有著極大的不同。
3.裝飾藝術的樣式風格,類似新古典主義的做法,喜歡直線和對稱的構成。
九.現代主義:
1.從設計思想上看,現代主義設計運動具有:民主主義,理想主義,精英主義三特徵。
德國工業同盟,1907年10月成立,奠基人和組織著——穆特修斯。他主張:「明確的使用性」認為設計講究明確的目的和功能,遵循功能主義的設計原則。他肯定機器生產的進步,主張藝術與技術,審美,與應用的結合。
十.包豪斯
1. 1919年建立,在魏瑪,由格羅佩斯建立的發展現代設計教育的學院。是一所與工業生產相結合的建築及設計藝術學校。
2. 包豪斯的教學思想和方針:
1.設計中提倡自由創造。反對模仿因襲墨守成規。
2.手工藝與機器生產結合。提倡掌握手工藝的同時了解現代工業的特徵。
3.強調基礎訓練。從現代抽象繪畫和雕塑發展來的平面構成,立體構成和色彩構成等成了現代設計基礎教學方法。
4.實際動手能力與理論修養並重。
5.學校教育與社會生產實踐的結合。
3.包豪斯原則:1主張藝術與技術的新統一。2.強調設計的目的是人,不是產品。3.強調設計遵循自然與客觀的法則進行。
4.他教育體系和設計思想經歷三階段:1.魏瑪時期(1919—1924)是草創階段。2.狄索時期(1925—1930)包豪斯在教學思路和體繫上有所改變。3.痛苦的結局—柏林時期(1931—1933)米斯任校長,是現代主義建築設計的重要大師之一。主張「少而精」
5.包豪斯對現代主義的影響:教學思想和方法被瑞士,荷蘭,日本等過相用。作為教育思想學派,在世界范圍的影響是深遠的,它的繼承著遍布全世界,從建築,室內設計,從產品設計到廣告。幾乎 所有領域都受到影響。
十一.現代主義——國際主義
它發源於現代主義的中心,從德國轉移到美國,與美國高度富裕的經濟融合,發展為聲勢浩大的國際主義。
1. 現代主義與國際主義的關系:從傳承關繫上看,二站後在美國發展的國際主義風格與現代主義一脈相承,在設計風格上,注重功能,追求少爾精,少就是多的形式語言,簡潔理性,反對裝飾。
一. 後現代主義:
1.後現代主義,它是對現代主義和國際主義的挑戰和背叛,在本質上,後現代主義設計運動的核心,仍然是現代主義,國際主義的架構,它的挑戰也僅僅針對風格和形式,未能涉及到核心。
2. 後現代主義設計的三典型特徵:1.後現代主義恢復了裝飾性,從歷史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以加強設計的豐富性和審美愉悅性,與他們的冷漠,簡單,和理性化,缺乏人情味的形式成對比。2.對歷史傳統文化採取折中立場。不是簡單的恢復,而是對歷史風格採取抽出混合,拼接的方法加以運用,即傳承又有變化。3.他們講究理性化和明確性,而後現代主義強調設計上的娛樂性和處理裝飾上的含糊性。後現代主義希望設計上有更多的非理性成分,創造出含糊的空間敢,讓設計作品顯得寬松和舒展,給人更多的心理空間。
3.後現代主義設計的流派:1.波譜風格2.孟菲斯集團3.宇宙風格4.未來風格
二. 現代設計的基本類型;根據設計目的分為三領域:1. 產品設計:以用設計為目的,創造適當的產品。以作為人和自然的媒介。2.視覺傳達設計,是利用視覺符號進行信息傳達的設計。以傳達為設計目的,製作良好的信息,以作為人與所屬社會間的精神媒介。始於20世紀20年代,成立於60年代。他的構成要素:文字 ,標志 ,插圖。3.空間設計:以居住為設計目的,構建和諧的空間和環境,以作為自然和社會間的物質媒介。
三. 1. 設計與現代藝術,他們本為一體,是從現代藝術中脫胎而出的是現代藝術的延伸和發展。如代表人,畢加索,老特累克,德加,杜米爾,波爾等,他們身肩藝術家和設計家。現代藝術運動發起者的前衛藝術家又從事於設計教育工作。如康定斯基,克利等人。
20世紀50年代以後現代設計的地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實用藝術門類,依附於現代商業社會的藝術學科。
現代藝術運動與現代設計發展的緊密關系,他們都揭示對於美的觀點和主張,新的藝術主張和理論,往往能夠形成一種社會思潮波及一切文化領域,現代設計也受到它的影響。
2. 立體派,立體主義創造的獨立於自然的設計觀念,對客觀對象分析重構的處理探索,啟迪荷蘭風格派,俄國構成主義運動,在包豪斯的設計教學中得到深化和發展,提供了平面設計的形式基礎。
四. 現代設計師的素質和知識結構;1.良好的精神品格,有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社會責任設計是設計師的個人行為,也是社會行為,是為社會服務,要產生社會後果的。因此設計師注重社會倫理道德,對社會有高度的責任感。2.要有緊跟時代的設計觀念。 它是設計師藝術生命活力。應該思想開闊,眼光敏銳,不固步自封,不斷調整自己的思維定勢。做到與時代同步,保持設計活力。3.有良好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設計的本身就是創造,所以設計的主體具有設計才能是相當重要的,也是衡量設計師基本品德的重要標尺。4.有良好的專業理論素養和廣泛的知識面。現代設計不是純科學,也不是純藝術,是科學,藝術,文化,經濟的高度融合。是多種學科交叉的綜合學科。5.有很高的專業設計能力和審美素養。專業設計能力是專業設計師的首要條件。整體藝術修養 的高低,直接間接關繫到設計出作品的高低,在關鍵時刻成為決定勝負的重要因素。6.有良好的群體意識和協調力。現代設計項目涉及到多學科,必須調動多方面的智慧和技能,才能有效的進行設計工作。設計方案完成後,協調各方面的認識加以調整修改,才能使設計更加完美!
B原理篇

一. 現代設計的基本原則和要求:
1. 設計的基本原則,按照設計的客觀規律歸納制定的設計家必須依據和遵循的法則。
2. 現代設計的要求和原則:
1.功能性原則。即合目的性原則,是設計產品時應具有的目的與效用,以功能目的為設計的出發點。
2.經濟性原則,不但是成本的考慮,消費者支付能力的預測,重要的是尋求在現有條件下,提高產品的實用審美價值。
3.藝術性原則,是指設計師在設計時考慮作品具有較好的審美功能和藝術品位。從而給受眾以審美享受。
4.主題性原則,是設計目的出發點的把握。現代設計作為人類物質文化的審美創造其目的是為了人,所以設計活動從始至終必須從人出發,把人的物質和精神方面的需求放在第一要素的位置來考慮。
5.創新性原則。現代設計作為人類智慧的創造性活動,創新推動現代設計活動不斷向前發展的動力,是現代設計家的追求。現代設計的創新性原則實質上是,個性化原則,是一個差別化設計策略的過程,是個性化的內涵與獨創的表現形式統一。顯示設計作品的個性和設計的獨創性。
二. 現代設計的傳播技巧的運用:1.清晰2.准確3.可信4.感人
三. 現代設計的重要前提——市場
.認識和把握市場看準選擇目標市場是獲得設計的基本條件和重要環節:
1.認識和把握市場,有助於設計找准目標對象,使設計有客觀依據克服了盲目性使目標不會偏離 2.助於確定理想的訴求對象。 3.有助於市場定位。
四. 設計作為經濟管理的手段,作為管理手段,設計領域中最典型最能體現管理效應的是視覺識別系統(CI)和以設計塑造企業文化。
五. 設計中的文化底蘊的表現: 1.人類社會的現代化進程是人類史上文化積累的延續和拓展,是人類文明演化的進步,是一場社會文化的大變革。 2.設計具有良好的認識和誘導功能,能夠以生動的形象的不同媒體文化方式淺移默化地對社會大眾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產生影響作用,使之轉變和更新。 3.具有強烈的美感力量,推動審美概念的變化,利於提高設計品位。
六. 設計風格。 風格是現代設計美學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它是設計家在設計實踐活動中形成起來的,是設計家獨特的的審美見解通過獨特的審美傳達活動表現出來的,在設計作品中反映出來的基本特色。
七. 設計家風格形成的社會因素: 1.一定歷史時期和社會范疇的審美趣味和審美時尚的影響。一定時期的歷史潮流,社會風尚都會影響和制約設計家個性的形成與發展。滲透到設計風格的方方面面。 2.受民族文化傳統和藝術與設計傳統的影響,一個國家和地區文化傳統的特殊性會產生審美要求和審美理想的特殊性。 3.受到外來文化和藝術思潮的影響。設計家受到外來文化和藝術思潮的沖擊,設計觀念的碰撞會導致設計審美理想追求的轉向和更新,有意識的吸收某種外來文化和藝術流派的成分,形成自身的設計風格。 4.受同時代其他設計家,藝術設計家風格的影響。
八.現代設計和民族風格;
1. 不同的經濟生活政治狀況,地域和歷史文化傳統,構成了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思想感情,心理結構,個性氣質,習慣愛好,審美要求等,發應在設計上就形成了獨特 的民族風格。
2.由於設計是民族文化創造的一部分,根植於民族文化的土壤。所以設計不僅僅是時代的,也是民族的,人的審美活動的本質是,民族文化的審美設計創造活動,作品上打下了民族烙印。
九. 現代設計的方法與程序:1.設計 方法學的特點。優化性,理解為在給定的條件下得到盡可能滿意的結果。2.設計方法的分類:直覺優化,實驗優化,進化優化,數學規劃優化方法等。

C造型篇

一. 1.英國畫家賀加斯(1697-1794)最早對線的特性進行比較研究的人。
3. 美國的安迪`沃霍的名作品——艷星瑪麗蓮`夢露的照片底片復制出50張,其創作意圖:說明人們信服的事物實在都是虛假的,作為照片上的她實際上是一種類象。他是波普風格的代表,後現代主義。
二. 色彩影響力的表現:1.在視覺上,使形象增強感染力。2.使人增強識別記憶的價值。3.有刺激感和影響情緒的作用。4.色彩可以傳達意念,表達一定確切的含義。
三. 色彩計劃,是根據企業市場營銷戰略,採用科學分析定位,運用色彩知覺,配色原理等理論於各項計劃內的實施方案,是一種配合市場營銷,經營策劃,商品設計的整體性規劃。
D 藝術篇
1 .設計的本質在於創造,決定了設計師是一個創造性很強的職業,決定了設計師素質品格——創造力的重要。
2 創造想像是不依據眼前知覺對象而進行的想像。科學發現,重大設計發明及藝術形象的塑造,都是想像的結果。
3 .實質上靈感的產生,是創造主體長期實踐經驗和知識儲備得以集中應用的結果。
4 創造性思維,是從新的思維角度,程序和方法來處理各種情況,問題。從而產生新成果的思維過程,思維活動。它不是獨立的思維類型,而是滲透在人的各種活動,思維形式中,是邏輯思維,形象思維,直覺思維和靈感思維等的綜合運用,比較復雜,更具能動性和探索性。
一. 創造性思維的五個顯著特徵:1.獨創性,.獨創新意,還要敢於自我否定,打破自我框架萌發新的設計構想。2.連動性3.多向性4.跨越性5.綜合性
二.作為一個從事設計創造的設計師應如何培養自己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1.要自己開闊視野,興趣愛好廣泛,成為多方面文化素養的人。
2.進行創造性思維活動,不僅有深厚的專業知識基礎,還要有專業外的科學知識。只有不斷的吸取更新自己的知識庫存,才能擁有與時代同步的專業知識。
3.還應該懂得,如何進行創造性思維,因為文化素養,專業知識和跨專業的學識造詣都是必要的條件,但它本身不是創造。
三. 設計的基本方法;1.頭腦風暴法2.超序聯想法3.影象創意法4.聯想創意法5.分列創意法6.分腦創意法7.逆轉創意法8.輻射創意法
四. 現代藝術的表現手法不斷豐富與發展,由,以下三個方面促成的: 1.激烈的市場競爭,促成手法的不斷更新。為了設計作品的市場競爭力與促銷效果,設計家在設計的過程中在保證功能的前提下,十分重視作品的藝術性。不同的餓藝術形式運用不同的表現手法。以不同一般的藝術魅力吸引消費大眾。 2.為適應當代審美心理趨勢的發展變化。設計作為有目的的藝術活動,與社會發展的物質,整個時代社會審美文化的發展相適應,還必須與作品接受的特定的消費人群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興趣相適應能夠更好的完成它的傳達過程。 3. 與其他藝術的滲透融合豐富了藝術表現的內容。現代設計作為一門新興的藝術,受整個社會歷史文化的推動中,不斷的受到多種藝術潮流的影響和沖擊,逐漸地借鑒和消化吸收了其他姐妹藝術的成果,為現代藝術傳達的表現手法開辟了廣闊的前景。
五. 現代設計的多樣化藝術表現手法:1.真實再現2.突出特徵3.對比襯托4.誇張變形5.幽默偕趣6.以情托物7.比喻象徵8運用聯想 9.以小見大10.神奇彌幻11.字體效應12.抽象含蓄13.解構重復14.系列展開15.怪異荒誕16.創造節奏17.間接暗示18.空靈淡化19.氣氛烘托20.著意剪裁21.選擇偶像22.巧選角度23.掌握分寸24.重迭復合25.空間落差26.偷梁換柱27.模擬名作28.善用省略
六. 藝術形式美,是指藝術作品的形式構成諸因素(形狀,色彩,線條,語言,動作等)按一定的法則組合出來的審美特徵。它是美的形式的某些共同的特徵,也是形式美法則。
七 現代形式的蒙太奇概念:是法語montage的音譯。原指建築中的構成,裝配,用於電影有組合和剪輯之意,是電影藝術的表現手段。一段電影是由不同的鏡頭組成的,所以在電影創作中,需要將全片所要表達的鏡頭,分別拍攝完成後,再按照創造構思將這些分散的鏡頭組接起來。重而形成有組織的片段,場面,直至一部完整的影片。把它稱為蒙太奇。

閱讀全文

與藝術的法則是哪個學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8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6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3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