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李安談120幀技術,對電影意味著什麼
主持人:你做的事情非常的領先,很多事情都還在探索當中,你是怎麼跟劇組溝通,以及說服出資方?怎麼跟大家溝通這件事是沒錯的?
李安:我需要花很長的時間告訴他們其實你們不夠好,我也不夠好。對美國人來說,YOU ARE NOT GOOD ENOUGH 這話不太容易出口,但我還是講了。
常常已經都開拍了第三個禮拜,我才發現有個東西做了一百年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做,這樣拍是錯誤的,你要發現這種錯誤。如果你覺得自己很棒,那就不行了,所以第一個要謙卑。這蠻難的,每個行業做到那麼好的時候,他不只是有信心、技術,他有他的驕傲跟身份,一個好萊塢做 3D 的你跟他說,這樣不行,他會發脾氣,這時候就要去調和、溝通,真話你要告訴他,會傷害他然後要哄他。片廠的話,就是連哄帶騙(笑)。所以搞這么久不是我工作,都是在一些溝通上面。
加上最終怎樣去商業發行,怎樣在這個工業的環境裡面,去把一樣一樣事情做出來,怎麼聯系、串聯,最後就是發行和觀影習慣,要扭轉觀影習慣當然是很困難。
我覺得最後你可以不喜歡我的電影,但不要去罵這個「媒介」。我們剛剛上手,我希望觀眾看的時候,只要知道這是值得追求的,這樣就足夠了。
主持人:在團隊帶領上,這些人是你長期合作,還是根據案子合作?
李安:除了剪接師之外,我沒有固定班底,大部分是根據案子找人合作。至於領導一個團隊,大家基本上都是蠻希望跟我工作,點子說出去,就變成大家的一個信仰,就一起同甘共苦,不管是喂獅子還是怎樣,就手拉手,我就好像一個傳教的人。不過,因為是新的東西,他們也會有疑惑,基本上我也是蠻老實的,也不會去過度哄他,因為這也是有限度的。
但我覺得大多數的人,都會覺得這個經驗很值得。其實如果是個喜歡這個行業的人,通常他是歡迎這種善意的折磨,他們會喜歡挑戰,喜歡做不到的東西,盡管失敗做不出來,還是會有一點活力,這樣的人我比較傾向跟他合作。
像那種覺得自己已經很棒的人,我就不太甩他。我都沒很棒了,你怎麼可以很棒。大家都應該一樣在學。而且我很不喜歡那種是攝影,就天天講攝影的人,這種我覺得非常不 OK ,就是只把他那塊搞好,其他都不管,這種人我就覺得干電影要干嗎?我希望他跟我講戲劇,電影、人生、文學,談什麼都比談一些本行技術好。
主持人:明明已經很成功了,可以打不少安全牌,為什麼要持續走入一個有風險的新領域?特別你已經進入不惑之年了。
李安:人過六十還真的是開始在困惑了。簡單講,就像麥當娜的歌 「LIKE A VIRGIN」,希望每次做都像第一次 。
我覺得是個性吧,真誠很重要。當電影拍到上手,發覺套路之後,最好連方法都要改。
電影以前大家都這樣做,也沒想這是好還不好。舉個例,好萊塢做的那個海浪,就像澡盆一樣,在大池子里,水在那邊盪來盪去,那不像海浪,就是澡盆。
我如果是在好萊塢拍(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就會有人說,我得過幾個奧斯卡、做過《泰坦尼克號》之類,但你就是不知道怎麼做。好萊塢那個雨,我從來就沒看過下雨下得好過,做得都不能看,但大家就不會去懷疑。
《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的拍攝場景,位於台中水湳機場
像海的波長其實很長,它不是來回擺盪,我要製造新的,你好萊塢就是不會做,所以我帶到台灣自己發明。我們把浪削掉,浪就不會打回來,我們可以把波長做得長一點,雖然還不到真的海,就是「OPEN SEA」的感覺,但我覺得這東西就很有意思。不過,到現在都還是沒看到有人這樣做。
當然講一個故事還是很重要,只是在這之外,我覺得講什麼內容,跟怎麼講這個故事,是同等重要,因為電影是一種體驗。你的身體怎麼感受它,直觀上,觀眾看到那個影像,怎麼跟它去呼吸、溝通,這是電影的本質。故事中的喜怒哀樂,說穿了也是一種形式。電影最可貴,就是你跟它的直觀關系,這跟你的拍法、科技有很大關系。
所以內容跟科技不是兩回事,這是一體兩面。
童子賢:大家都覺得李安是溫和、溫文的,但是他回答的時候,他的本質是一個具有創造力,帶點叛逆個性的李安。這就差不多看得出他六十歲以後,還會持續探索創造,也會繼續叛逆,不會安於電影產業的既有規范,條條框框或技術架構,是不能滿足的。
事實上,對於科技產業來說,改變就是它的產業特性,時常我們會發現,硬體(硬體)跟軟體(軟體)走的速度不一樣。硬體開發到一個程度,根本還沒回收,新的技術又來了,對於硬體方來說,當然會很渴望內容產業的帶動,沒有內容,大家有硬體要做什麼,其實科技產業都會有發明、創造的沖動,但如果整個應用跟不上來,也就有困難。
主持人:未來會繼續挑戰更高技術?
李安:我就怕下一部這樣規格電影,就是我的下一部電影,再下一部還是我的,那我就退休了(笑)。我很希望我的同業,不管他們感覺怎樣,一定要上手來試試看。這一定要有產業。像是電視就很明顯,電視已經可以不用戴眼鏡就可以看 3D ,可是沒有這個軟體、需求,做了也白做,所以我希望當然不要這種情形。
我會盡我能力到處推銷,不只是《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這部電影,至少要跟我同業說這是一個可能性。我一再講說,我沒有瘋,我沒有發瘋,真的是看到,這是個很好看的東西。就算不喜歡這部電影沒關系,但只要知道這個東西值得追求就好。
現在要把觀眾拉到電影院真的不容易,但我很相信戲院這回事,尤其我們現在不進教堂、廟宇。我們需要溝通,大家聚在一起看一個東西,就是導演跟大家分享一個精神上的東西,你需要假裝進入一個幻想的世界,然後去應證你的生活,找到條理。
我覺得人很本能,從我們有歷史開始,不管是在岩洞點個火把講個故事,未來電影一定會往前走,這只是剛開始。你要在 IPHONE 上看也可以,但你跟很多人一起聚在一起看、體驗,我覺得這是摸到人心裏面的真相一個很重要的活動。
有人問我 VR 怎麼樣,我說還不曉得,但作為一個拍電影的人,我寧願相信「MY VR IS NOT YOUR VR 」,我覺得這個東西的升級,不管是技術、藝術都是各方面。
我真的很希望把觀眾帶回戲院。
而對於好萊塢的那些人,「我需要花很長的時間告訴他們,其實你們不夠好」。
題圖來自《天下雜志》、豆瓣,本文轉載於「好奇心日報」ID:QDAILYCOM - 你的頭條不該只是些無聊事,讓好奇驅動你的世界。歡迎關注!
- END -
微信ID:劇透社( jutou321)
每天牛逼一點點!
❷ 如何評價李安的電影以及他的個人魅力
李安說,想要了解他的人,去看他的電影就好了。他把真實的自己都表現在電影里了。一說起李安,或許從未有一位導演會給我們如此共同的印象,永遠溫文爾雅,笑容可掬,說話輕聲慢語,溫和親切。如果說要總結出他作品的共同特點,那我覺得就是,國際化。李安的作品,很明顯的特性就是看不出地域色彩,在他導演的作品裡,夾雜中西方的文化,滲透了中西方的哲學,成功的時候,大家會覺得他在中西方文化之間游刃有餘,失敗的時候,大家各自不買賬。
❸ 王家衛和李安誰的藝術成就更高
藝術層面:
在華語影壇,尤其是高度商業化的香港影壇,王家衛是罕見的「作者」。他擁有一貫的鮮明風格,他喋喋不休的男人的獨白與游動不拘的運動鏡頭為每一個裝逼俠津津樂道;他反復開掘的時間,記憶與漂泊的主題;他有高度的本土意識;墨鏡王也確實樂於販售自己的「大師」人設。
尤為重要的是,在華語影壇上出現的各種風格中,王家衛這種帶有意識流色彩的現代主義風格是非常罕見的,(早期婁燁或許在這方面有一定的成績,但也不無模仿王家衛之嫌)。在這個意義上,王家衛的地位就極為重要了。
文化層面:
無論是97前充斥香港銀幕的「亡命漂泊」主題,97-07十年間的「迷茫不安」主題,還是07年以後的「懷舊到過去的屎都比現在的香」主題,都離不開王家衛的作品。
在《旺角卡門》《阿飛正傳》《東邪西毒》中,人物的命運中都有那麼一個不過去的坎兒,每個人都嘗試跨過或遺忘這道坎兒,每個人都失敗了。迎接他們的或許是死亡,或許是永恆的糾結。回望97年以前香港民眾對「97大限」的糾結,王家衛的陰郁正是一個時代的心聲。
《春光乍泄》《花樣年華》《2046》中的主人公則是明顯的活在命運的捉弄之下。他們在背叛與被背叛之後,終於在委屈與負疚的復雜情緒下接受了命運。
《一代宗師》則是懷舊的代表。按說取名為一代宗師,講的就應該是宗師成長的故事。到了王家衛這里,全然是宗師的中年危機。每個人都在緬懷昔日的榮耀,而香港也自然而然的成為大師們在畸零命運後的最後歸宿,從而成為一切懷念的聚合點。
每一個時代的香港都離不開他的表達,而他的表達又總是最獨特。
國際影響:
1.墨鏡王,吳宇森,李安算是真正走出國門的華語導演。當然墨鏡王在美國的成績遠不如後面兩位。
2.世紀之交,賈樟柯,侯孝賢和王家衛的作品,共同構成了西方精英建構中國形象的素材與依據。
3.總而言之,當西方的商業或精英需要一些東方面孔的時候,王家衛一定是華語影壇最能站出來的那幾個人之一。但當西方不需要的時候,墨鏡王並沒有能力硬闖出一片天地。
❹ 李安的電影風格
李安的經歷在他影片中的體現,他對中華傳統文化與西方現代文化之間沖突與融合的獨特性的理解,以及在他的作品中所體現的藝術性和商業性等等這些特徵是否可以將其推向"電影作者"這一稱謂,是本文的研究目的。筆者選取李安的"父親三部曲"為主要分析對象,結合李安生平際遇、藝術修養、知識構成以及其在影片中所呈現的中西文化沖突與融合來闡釋"電影作者"李安影片的獨特風格。
❺ 導演李安的鏡頭藝術特徵和其電影的風格
李安電影的風格多數都比較直接,但又不缺細心,敘事平易近人,這和李安的生活經歷是分不開的。
首先李安的作品有很多都是在揭示人性之美,他總能抓住人性關懷的特點來進行影片創作,凡塵中的人,無論他來自哪裡都會被埋藏在日常瑣碎的生活里,對於人性的描述是沒有國界劃分的,也沒有時間之分,更沒有背景的差別。
(5)如何評價李安的像素藝術擴展閱讀:
李安的父親叫李升,江西省德安縣人,當過江西省崇仁縣的縣長,1949年遷徙到台灣,擔任台南二中、台南一中的校長,2004年去世。李安的母親叫李楊思庄。李安還有一個弟弟叫李崗,是一名導演兼編劇。
1983年8月19日,李安與林惠嘉(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微生物學博士,曾任紐約醫學院研究部教授)在紐約結婚 。1984年5月,長子李涵出生,李安執導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使用的「實體道具船」就是李涵設計的。1990年5月30日,次子李淳出生,兩歲時即參演了李安的電影。
❻ 李安的技術革命與偏執,《雙子殺手》為何遭遇口碑票房滑鐵盧
李安在成功之後在藝術上有了新的追求。其實這個做法也不難理解,畢竟已經在自己的領域里有了一些成就了,所以,他肯定會選擇更上一層樓,如果只是停留在原來的水平上停滯不前的話,肯定是要被藝術屆淘汰掉的,那麼之前的努力也就會前功盡棄。而且李安導演對於自己的工作也是非常的認真,在藝術道路上不斷前行是每一個文藝工作者不懈的追求。
最後就是劇情問題。李安之所以優秀 我覺得和他的思路有很大的關系。一般人會比較關注電影的情節問題,但是李安比較關注講故事的方式。因此,很多觀眾不是特別接受這樣的電影風格。但是無論如何 李安這樣的鑽研精神還是值得贊賞的。
❼ 大家是怎樣評價李安的
華語影壇第一導演,加個有史以來的定語,也不為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奧斯卡最佳導演,兩大小金人傍身,曠古絕今,笑傲江湖,前輩後人皆難忘項背。目前看來,姜文王家衛晦澀,杜琪峰略單薄,張藝謀馮小剛陳凱歌之輩更是流俗,沒有什麼人有希望能夠在領獎台趕上他。
❽ 如何看待李安拍攝《比利林恩漫長的中場休息》每秒120幀的拍攝
每一次技術革新都伴隨著爭議,但這不會妨礙它前行
一開始是沖著技術的噱頭喟嘆,120FPS×4K×3D,《霍比特人》的48幀每秒已經有身臨其境之感,120幀能直接將觀眾放進熒幕里實地觀看。全球目前有紐約(AMC林肯中心影院)、洛杉磯(好萊塢弧光影院)、北京(博納影城朝陽門悠唐店)、上海(SFC上海影城東方巨幕廳)、台北(台北京站威秀影城)五個影院有設備播放最高規格版本,大部分杜比影院能看到60幀的版本。
期待了很久,它在北美地區上映時評價卻是一邊倒的差。
以下Rotten tomatoes的評分
新鮮度47%,不及格。
Metacritic53分,不及格。
IMDb6.4,勉強及格。
看國內評分
目前豆瓣是8.5的高分。
粗略看了一些低分評論
低分原因大致有二。
一劇情線薄弱,故事不夠豐滿,二是120幀的人眼即視感產生觀影不適。
而高分理由大多提及這是一次技術革命,無論如何都應給予鼓勵。
先來看大家最關心的技術部分,120幀的會產生什麼樣的真實感。
我的體驗是,毫發畢現。
比利軍裝禮服的質地你能夠通過肉眼辨析,就像此刻你能切身觸摸到到你身穿衣服的質地。
近景鏡頭你能看清人物臉上的絨毛,能感受到他呼吸的頻率。
在伊拉克集市的過肩鏡頭,你不會覺得你置身影院,你會覺得自己就置身於這群B班大兵的身後。相比於我們習慣的24幀每秒,120幀幾乎等同於人眼視物的真實感,對光源穩定性要求極高,4K的解析度加上高亮的容光率,人眼動態模糊中的每一個細節都得以在銀幕上呈現,肉眼已經無法察覺到頻閃。
這樣的效果,已經消除了觀眾對於銀幕的間離感。
再來看故事線。
林恩最主要的3條故事線。主線為與戰友在伊拉克參戰,在一次戰役中沖出去救下中彈的Shroom,被記錄儀記下成為當局宣揚的英雄,與B班一起受邀參加感恩節橄欖球公開賽的中場表演。支線一交待了林恩入伍因由。姐姐Kathryn出車禍被未婚夫甩,林恩砸了姐姐未婚夫的車並將其痛扁了一頓,在林恩父親的斡旋下林恩免受法律制裁,但條件是入伍參軍,為此姐姐心懷愧疚一心想讓林恩退伍回家。支線二是林恩和剛認識的啦啦隊隊員Faison的感情線。
這三條線並非順序敘事,一再被國外網友吐槽的割裂劇情的大量「flashback」,即閃回,穿插在三條線中,形成了絕妙的平行蒙太奇。
在中場表演中,B班的大兵在上台時被盛大的煙火激起PTSD反應,及至他們站在台上,盛大的焰火與狂歡的人群與伊拉克戰爭中的炮火來回切換,對於狂歡的人群這是焰火的聲音,對於B班大兵而言這焰火沖天的聲音就是戰場中的槍林彈雨。焰火愈盛,槍彈的火力愈猛。將焰火與炮火槍擊平行剪輯,歌舞昇平與硝煙滿地對比,人物的惶恐疑惑反而在狂歡中被襯托得無比清晰。
鏡頭從林恩的背後往前推,林恩彷彿是一個孤獨的局外人,冷靜而迷茫的看著一群人的狂歡。
B班大兵身在這場盛大的表演中,他們集體站立在台上,一動不動。
身邊的演員載歌載舞,甚至對他們投以嘲諷。他們在伊拉克戰爭中槍林彈雨的事跡飽受贊譽,被當局宣傳成美利堅英雄,在這場表演中他們一動不動的站立,成為了最鼓舞人心的裝飾品。
這組平行蒙太奇,割裂時空地點,會讓觀眾思維斷層,同時也會產生更強的沖擊力。
安叔在紐約點映時說「it is not just a new technology, it』s a new habit in watching movies」,對於觀影不適,安叔已經料到觀眾的觀影習慣會被120幀的真實感沖擊,但為什麼越發真實會讓人產生不適?
接受美學中有一個概念叫「期待視野」,由德國接受美學的大家堯斯提出,意思是說,作為主體的接受者在藝術接受之前或之中,基於個人和社會的原因,心理上會有一個既成的結構圖式,並希望在欣賞中得到滿足。我們已經習慣24幀下銀幕與觀眾席安全的間隔感,我們知道銀幕正在上演故事,卻不會將自己替換成人物活在銀幕中,但120幀在視覺效應上,已經實現了真實人物帶入感。我們由安全的觀眾席,被帶入了槍林彈雨的銀幕里,在銀幕里,我們是只有視角卻沒有軀體,全然隱形,這不是24幀培養出的觀影習慣。
再者,閃回或蒙太奇,都會割裂時空與距離,視覺上我們不斷被帶入故事裡,但剪輯又將我們從不同時空中抽離,二者形成的矛盾需要連續跳躍的思維將其維系在一個時空里,不然,感受到的就是劇情平淡散漫甚至無力。
再者,在本•方丹的原著中,這個故事就並不以沖突見長。如果按照好萊塢標准三幕式敘事結構來看,《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的敘事並不出彩,裡面的沖突矛盾都不夠激烈,不論是姐姐Kathryn極力勸阻比利退伍的家庭與個人責任的沖突,資方Norm投資資金驟縮到5500後與大兵們的利益沖突,還是演出結束大兵與工作人員的肢體沖突,都沒有用來直接推動劇情發展,反而成了安叔表意的途徑,用來塑造比利的人物形象,傳達比利的信念與困惑。嚴格來說,這並不是一部好萊塢典型的三幕劇。可是他沒有講清楚故事嗎?也不盡然,畢竟網路上一句話就能概括完這個故事。既然它不是一部以沖突節奏見長的片子,又為什麼要用這個標准來欣賞它呢?你用《兩桿大煙槍》的敘事標准來欣賞《聶隱娘》,那《聶隱娘》每一幀都美成一幅畫也不能達標啊!
如果我們來看看安叔想表達什麼,那這個故事就會明晰許多。
比利和這群B班大兵更像是一個群像化的符號。被宣傳成英雄受到追捧,在盡到宣傳效果鼓舞了國民士氣後,迅速被打回平凡的人群里。下台慢了,還要被工作人員驅離。大兵們從一開始坐在加長悍馬奔赴秀場時的洋洋得意,到最後迫不及待的逃離,想要回到安全的地方去,而這個安全的地方,是伊拉克戰地。
這群人里,林恩一直保持著困惑的清醒,他自始至終都將自己視作凡人中的一個而已。在德州闖了禍不得不入伍相避,卻被宣傳成入伍保家衛國,被記者反復追問英勇事跡,他誠實的說明自己救下中彈的Shroom並非像大家想像的英勇,卻被奉為態度謙遜而受萬人追捧,大家都熱烈的回答著問題,林恩一人做黑白去色處理,他沉浸在自己的幻想里,及至庄嚴無比的唱國歌敬禮,他的腦海里幻想的都是啦啦隊的Faison,他只是一個普通人。
他清醒地被捧上高台,卻愈發困惑,闖入別國國土,只是因為一個男人有嫌疑就要持槍逼得一個家庭骨肉分離,戰友犧牲他們卻要回國配合一場感恩節的歡慶,這些原本讓人悲傷的事情,卻收到熱烈頌揚與贊許。
這些格格不入的矛盾點,都在三條故事線中穿插著展現。安叔沒有急切的告訴我們任何道理,他只是借林恩的困惑提了一些問題。什麼問題,怎麼回答,都在觀眾自己。
電影技術一直在革新,1895年12月28日,盧米埃爾的《火車進站》首映,從銀幕里疾馳而來的火車嚇得人群四散,由此有了電影。1992年第一部IMAX HD電影《Momentum》面世,當時令觀眾產生眩暈,直到2009年《阿凡達》的上映,IMAX才得到大規模普及。每一次技術革新,都伴隨著大量爭議,當時不被接受的,都在後世得到普及。120幀,只是將電影技術革新的大道橫向拓寬,會有更多的電影在這條大道上前行,比如,安叔的下一步電影《拳王阿里》。
如果說,Shroom在林恩還是一個新兵時和他探討他並不知為何物的命運,到Shroom犧牲B班回國參加慶典後,他已經開始思考命運,他如何被推上英雄的高位,他將走向哪裡。片末姐姐Kathryn開車來接他,從回國路上就開始考慮的問題,他給出了搖頭的答案,選擇了回去。Shroom打著高光出現,一如在樹下與林恩交談時,林恩重復了Shroom的」I LOVE YOU」,主觀鏡頭切換到現實,不同的是,他得到了B班每一個人的回應,一直羞於將「I LOVE YOU」說出口的班長Dime,沒能回應Shroom,卻回應了林恩。
如果說林恩是被迫入伍被迫接受被當局塑造好的命運,那這次,是他自己選擇了命運,他或許還沒有考慮親戰爭的意義,但他已經知道自己該去往哪裡,以及為何要到那裡去。
❾ 李安的人物評價
李安醇厚的聲線和細膩的情感完美地演繹了懷舊歌曲《逝去的愛》,雖然他在咬文嚼字上是有點費力,但那沙啞的聲音,卻唱出了屬於他自己的味道。李安具有可愛憨厚的外形和充滿磁性的聲線,並憑借聲音和外表的反差萌贏得了「暖心大白」的稱號。李安擅長抒情慢歌,他的聲音溫暖寬廣(騰訊、人民網評) 。
❿ 李安導演的作品是什麼風格的
在華人導演中,李安是一個標桿性的人物,他拍攝了各種不同的電影題材,無論是倫理、武俠、喜劇甚至科幻,他都能從容駕馭,獨特的經歷讓他在東西方文化里游刃有餘,兩種不同文明的沖擊造就了李安與眾不同的視野和氣質,兼具東方傳統的溫文爾雅和西式的灑脫不羈。他的電影手法質朴自然,對白風趣幽默,情節細膩別致,劇情圓融流暢。其導演的華語片致力於探討傳統與現代的倫理矛盾、東方與西方的文化沖突,為台灣電影開辟了新的表現領域;執導英語片亦同樣能深入、准確地把握歐美文化心理。他不但堅持自己的藝術探索,同時又積極和觀眾溝通,他的電影往往成為交流成分的文本,對不同歷史時期的人性困境都作出詮釋和表達,在技術、美學和商業上都實現了突破和突圍,是精神貴族向受眾宣講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