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藝術美包括哪些方面
.藝術美:指的是藝術作品的美,是由創作主體的審美認識而產生、「按照美的規律」並為著美的目的而創造的事物的美。藝術美是人為的,是人的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的審美創造,是仍對現實審美認識的集中表現,是藝術家根據美的現實而創造出來的第二現實的美。與現實美不同,藝術美是更高一等級的美。
② 藝術美表現在哪些方面
經過藝術創造實踐,把現實生活中的自然美加以概括和提煉,集中的表現在藝術作品中的美。在美學史上,由於美學家的哲學觀點不同,對藝術美的認識也不相同。黑格爾從客觀唯心主義出發,認為藝術美是歷年在高級發展階段上的美,是美的高級形式;他主張藝術美高於自然美,宣稱藝術美是真正的美,它是「由心靈產生的再生的美,心靈和它的產品比自然和它的現象高多少,藝術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車爾尼雪弗斯基則從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出發來批判黑格爾,主張自然美高於藝術美,認為「客觀現實中的美是徹底的美的。」「藝術創作低於現實中的美的事物」藝術只是生活的蒼白而不準確地反映。馬克思主義美學認為,藝術美是美學研究的主要對象,藝術離不開形象,因而藝術美主要的是藝術形象的美,它同藝術形象一樣也是源於現實生活,同現實生活中的形象一樣具有生動性和豐富性等特徵,但它又跟藝術形象一樣不同於現實生活,它是藝術創造的人類審美活動的結晶,是現實生活的典型概括,因此現實生活中的美更集中,更典型。
園林美 色彩美 語言美 環境美 社會美 勞動美 科學美 形式美
③ 藝術美的主要特徵有哪些美學原理簡答題
藝術作為審美主客體關系的最高形式,藝術美包含著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藝術是對客觀社會生活反映,另一方面藝術又凝聚著藝術家主觀的審美理想和情感願望。也就是說,藝術美既有客觀的因素,又有主觀的因素,這兩方面通過藝術家的創造性勞動互相滲透、彼此融合,並物化為具有藝術形象的藝術作品。因此,藝術美的主要特徵便集中表現為:形象性、主體性、審美性等基本特徵。
(一)藝術美的形象性
藝術美的基本特徵之一是形象性。或者換句話說,藝術形象是藝術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所謂形象性,是指任何藝術作品都必須具有生動、具體、具有一定觀賞價值的藝術形象。普列漢諾夫曾經講過,藝術「既表現人們的感情,也表現人們的思想,但是並非抽象的表現,而是用生動的形象來表現。這就是藝術的最主要的特點」。各個具體的藝術門類,它們所塑造的形象具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如繪畫、雕塑、攝影、書法等塑造視覺形象,音樂塑造聽覺形象,戲劇、影視塑造綜合形象,語言藝術塑造不能直接感受到的文學形象等。但無論如何,形象性是任何藝術種類都不可缺少的,是藝術美的基本特徵。
藝術形象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藝術美應當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和完美的藝術形式,二者有機統一,才能具有令人驚嘆的藝術魅力。19世紀末葉,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應邀為去世的大文豪巴爾扎克創作雕像,羅丹為此親自到巴爾扎克的故鄉采訪,翻閱了大量有關資料,甚至專程去找當年為巴爾扎克制衣的裁縫,經過這樣艱苦的創作準備,羅丹終於有了創作的沖動和靈感,選擇了巴爾扎克在深夜穿著睡袍寫作的形象作為雕像的外形輪廓,擯棄了一切細枝末節,將大文豪的手和腳都掩蓋在長袍之中,使觀眾的注意力集中到雕像的頭部,尤其是巴爾扎克那雙炯炯有神、氣宇不凡的眼睛,突出表現了這位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與眾不同的氣質。羅丹的《巴爾扎克像》以朴實、簡潔的藝術手法,來突出這位大文豪內在的精神氣質,通過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統一,真正在形似的基礎上達到了神似的高峰,使這座雕像成為世界名作。
藝術形象是個性與共性的統一。綜觀中外藝術寶庫中浩如煙海的藝術作品,凡是成功的藝術形象,無不具有鮮明而獨特的個性,同時又具有豐富而廣泛的共性,從而使得藝術美具有不朽的生命力。藝術美中這種個性與共性的統一,最集中地體現為藝術典型。所謂藝術典型,就是藝術家運用典型化的方法,創造出來的具有鮮明個性和普遍意義的典型形象。例如魯迅先生塑造的阿Q這一藝術形象,就是中國現代文學寶庫中一個不可多得的藝術典型。阿Q這個人物身上,不僅具有活生生的個性,還有反映他所處的特定時代整個民族的國民性特點。在阿Q這個典型人物形象面前,任何人都不可能無動於衷,他會使人震驚,使人猛醒。
(二)藝術美的主體性
藝術美還有一個基本特徵,就是主體性。如前所述,藝術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藝術生產作為一種特殊的精神生產,決定了藝術美必然具有主體性的特徵。毫無疑問,藝術美來源於現實生活並反映現實生活,但是,這種反映絕不是簡單的「模仿」或「再現」,而是融入了創作主體乃至欣賞主體的思想情感,體現出十分鮮明的創造性和創新性。所以,主體性作為藝術美的基本特徵之一,不但體現在藝術創作上,而且體現在藝術欣賞中。
一方面,藝術創作具有主體性特點。藝術生產是一種特殊的精神生產,藝術創作更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藝術家作為創作主體對於藝術創作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藝術創作的主體性,集中體現在藝術家的創作活動具有能動性和獨創性。藝術家面對大千世界浩瀚的生活素材,必須進行選擇、提煉、加工、改造,並且將自己強烈的思想、情感、願望、理想等等主觀因素「物化」到自己的藝術作品之中。正是藝術創作的這種能動性,使得每一件藝術作品必然打上藝術家作為創作主體的烙印。藝術創作更具有獨創性的特點,任何優秀的藝術作品都應當是獨一無二、不可重復的。或許這正是藝術生產的產品和物質生產的產品二者之間最根本的區別特徵。每一件優秀的作品,總是凝聚著藝術家個人的主觀色彩和獨特的藝術追求,體現出藝術家鮮明的創作風格和藝術個性,具有強烈的創造性與創新性特色。由於藝術的獨創性,甚至面對同一個題材,作家藝術家們也完全可以創作出不同的作品來。20世紀20年代,朱自清和俞平伯兩位散文家同游秦淮河之後,各自寫出一篇同名散文《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這兩篇散文不但取材范圍相同,時間地點相同,甚至命題也完全相同,但這兩篇散文卻有各自鮮明的藝術特色,都成為中國現代散文的名篇。正是由於兩位作家面對同一景物時,由於不同主體的審美感受不同,藝術風格上的追求不同,才使得這兩篇打上了創作主體烙印的散文具有了各自不同的藝術特色。
另一方面。藝術欣賞也具有主體性特點。美感既有共同性,又有差異性;既有社會功利性,又有個人直覺性,具有千差萬別的個性特徵。尤其是藝術鑒賞,不是消極被動地接受,而是讀者、觀眾、聽眾憑借藝術作品而展開的一種積極主動的審美再創造活動。由於欣賞者的生活經驗與人生閱歷不同,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不同,使得審美感受形成了鮮明的個性差異,使藝術欣賞也打上了欣賞主體的烙印。正因為如此,西方人常說「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們經常說「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林黛玉」。
(三)藝術美的審美性
藝術美的第三個基本特徵就是審美性。從藝術生產的角度來看,任何藝術作品都必須具有以下兩個條件:其一,它必須是人類藝術生產的產品;其二,它必須具有審美價值,即審美性。正是這兩點,使得藝術品和其他一切非藝術品區分開來,也使得藝術美與自然美區分開來。
藝術美作為藝術家創造性勞動的產物,它比現實生活中的美更加集中、更加典型,能夠更加充分地滿足人的審美需求。藝術美注重形式,但並不脫離內容,藝術的審美性是內容美和形式美的有機統一。藝術貴在創新,隨著藝術實踐的不斷發展,形式美的法則也在不斷變化和發展,然而,不管怎麼變化,藝術的形式美都不能脫離藝術的內容美,因為藝術的形式美正在於它鮮明生動地體現出內容。就拿舉世聞名的悉尼歌劇院來講,這座歷時15年、耗資巨大的建築,設計十分獨特,刻意追求造型美和形式美。它遠看像是一支迎風揚帆的船隊,近看又像一組巨大的貝殼,從空中飛機上望下去又像是一朵巨大的白荷花,真是具有獨特的形式美和別具匠心的造型美。與此同時,作為當代藝術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產物,悉尼歌劇院又體現出具有當代色彩的建築理念,成為著名的環境藝術或有機建築的典型作品。它的設計師、丹麥建築學家伍重認為,現代建築應當從屬於自然環境,推崇「有機建築」理論,認為建築應與周圍環境有機融合在一起,彷彿是自然而然地「生長」出來的一樣。在海灘上設計建造悉尼歌劇院,不管像帆船、貝殼,還是白蓮花,都與大海的萬頃波濤融為一體,展現出「有機建築」的魅力。悉尼歌劇院這個例子充分證明,藝術的審美性是內容美與形式美的有機統一。
與此同時,藝術美的審美性又體現為真、善、美的結晶。藝術美之所以高於現實美,正是由於通過藝術家的創造性勞動,把現實生活中的真善美凝聚到藝術作品中了。藝術中的「真」並不等於生活真實,而是需要通過藝術家的創造性勞動,通過提煉和加工,使生活真實升華為藝術真實,也就是「化真為美」。藝術中的「善」更不是什麼道德說教,而是要通過有血有肉的藝術形象來以情感人,以情動人,也就是「化善為美」。好萊塢大片《泰坦尼克號》並不拘泥於生活中真實發生過的冰海沉船事件,而是將在巨型游輪上邂逅的一對青年男女之間的愛情作為主要線索,重點表現在即將沉船之時,男主人公將生的希望留給了戀人,自己卻不幸遇難的故事。這部影片正是通過愛情片與災難片的結合,並且充分運用了現代高科技的成果,努力打動人們的心靈深處對於真善美的渴求,從而在全世界贏得了億萬觀眾,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收益。顯而易見,藝術的審美性是藝術作品具有巨大魅力的根源。
經過長期的人類藝術活動實踐,人類創造了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和豐富無比的藝術作品。中外許多美學家、藝術理論家等都對藝術進行過體裁和分類研究,根據當時的藝術實踐,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分類原則或具體分類,如中國古代文論《毛詩序》對中國古典藝術區分為詩、歌、舞三種不同藝術種類,古希臘亞理斯多德根據藝術的媒介、對象、方式的不同區分了繪畫與音樂、悲劇與喜劇、史詩與戲劇等。到近現代,藝術分類理論已較為成熟,形成了從不同方面、為不同目的的藝術分類體系。我們認為,從本質上講,藝術作品就是以物態化的方式傳達出藝術家的審美經驗和審美意識,因此,根據藝術分類的美學原則,應當把藝術形態的物質存在方式與審美意識物態化的內容特徵作為根本的依。據此我們可以將藝術分為五大類別:即造型藝術(繪畫、雕塑、攝影、書法)、實用藝術(建築、園林、實用工藝)、表情藝術(音樂、舞蹈)、文學藝術(詩歌、散文、小說)、綜合藝術(戲劇、戲曲、電影、電視)。
④ 藝術美的特點有哪些
藝術美的特點:
形象性
藝術形象是藝術家根據實際生活的體驗、認識,根據美的規律創造出來的具體可感而又帶有強烈情感色彩的藝術情境。形象性是藝術美的首要特徵。
2.典型性
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音樂作品、繪畫和雕塑作品都不是對現實事物的簡單模仿,它們往往是對某一類事物特性的綜合反映,從中反映此類事物的本質。不過,它們採取的手段各不相同。典型是藝術家塑造的,具有鮮明的個性、帶有深刻思想性的能夠放映生活的某些本質和歷史發展規律的一批藝術形象,典型形象往往還有著豐富的性格。典型性是藝術美的根本特徵。
3.主觀性(情感與理想)
同一審美對象,在不同的審美主體那裡因不同的情感體驗而產生的不同審美結果。審美主體對理想境界的不同追求,也會產生不同的藝術作品。
4.永久性
藝術本來是在時間中的,它有時代性、歷史性,但恰恰藝術本身有把時間凝凍起來,成為一個永久的現在……
自然界中各種事物的形態特徵被人的感官所感知,使人產生美感,並引起人們的想像和一定的感情活動時,就成了人的審美對象,稱為美的形式。如:各種曲線,各種對稱圖形、各種富有變化而和諧的形體、面孔、聲音和色彩。
⑤ 什麼是藝術美如何欣賞美
什麼是藝術美?如何欣賞美?
藝術美是指你的藝術作品表現出來的真、善、美,給人視覺上、聽覺上、心理上帶來美感和感動等等。美的藝術作品一定要表現出美好的感情和價值觀。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只要你有好的眼光,具有常人不具有的藝術天賦在線等表演藝術美(音樂、舞蹈等)
視覺藝術美(繪畫、攝影等)
造形藝術美(雕塑、建築藝術等)
視聽藝術美(電影,電視等)
語言藝術美(文學等)
綜合藝術美(戲劇、歌劇等)
比較新的分法,則根據時空性質將藝術與美學中的其它重大問題一樣,美的分類,也是美學史上一直沒有規范解決的問題。我國美學教科書中常見的是根據審美對象自身性質的分類,如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形式美等等。這種分類,其最大缺陷是把美的分類變成美學原理中的,簡潔點~現實生活中的社會美和自然美雖然廣闊、生動和豐富,但是由於許多限制,它們仍然不能充分地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現實生活中社會事物的美在一般情況下,和藝術相比較並不經常表現得那樣集中、精粹和典型,時間和空間的
藝術美的核心是什麼?
藝術美:
是自然美
在日落時天空中來不及追隨太陽的殘霞照耀下,村落顯的那麼孤獨。近處縷縷青煙中老樹的枝幹上還停留著烏鴉,天空中還有大雁孤單的身影。在青山綠水中,一切的一切是多麼孤單與孤獨。美的哲學意義
美的哲學意義:美是人們創造生活改造自然的能動活動及其在現實中的實現或對象化;簡單說來,美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
美的本質,形態及研究
美學研究的中心范疇,包括美的本質和美的形態。
美的藝術美是指各種藝術作品所顯現的美。藝術美作為美的一種形態,它是藝術家創造性勞動的產物。藝術家的創作活動作為一種精神生產活動,從本質上說,也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定向化活動。因此,藝術美也就是人的本質力量在藝藝術美特徵是什麼藝術美的特徵
美的藝術形象不是憑空產生的,它深深根植於生活之中。沒有生活,就沒有藝術形象,也就沒有藝術形象的美。藝術形象的美,歸根結底只不過是生活的反映。
我們了解了藝術美的基本內容,那麼,藝術美又有藝術美是指各種藝術作品所顯現的美。藝術美作為美的一種形態,它是藝術家創造性勞動的產物。藝術家的創作活動作為一種精神生產活動,從本質上說,也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定向化活動。因此,藝術美也就是人的本質力量在藝
⑥ 什麼是藝術美
藝術美指藝術作品的美。
是人類審美的主要對象。是藝術家對生活的審美感情和審美理想與生活美醜特性在優美藝術形象中的結合。藝術美和藝術不是同一概念。藝術是和哲學、宗教、倫理等相並列的社會意識形態。藝術美是對藝術品審美屬性的概括。藝術美的種類繁多,存在於一切種類、樣式的藝術作品中。
藝術形象是藝術活動中客體的再現與主體的表現的統一。 「客體再現」,即藝術家在創作的時候,如實地描寫事物的客觀形態,是客觀的現實生活再現於藝術作品中。
再現固然要描繪得像生活本身那樣生動可悲、可信,但再現決不是照相式的有聞必錄,而要經過藝術家的選擇、提煉、集中和概括,甚至在再現時允許有某種變形,即在再現過程中已體現了藝術家的創作性勞動。
(6)藝術美表現在哪裡擴展閱讀:
藝術審美化的電視呈現:
蘇軾對審美詩歌的稱道: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詩畫結合的審美境界。電視所賦予的聲畫之形是以詩性的審美本質與意境為內質的,這就是電視詩歌散文具有不同於其他藝術的藝術美所在。
這里還需要強調上述的幾個重要概念:詩性形式和意境追求。在電視詩歌散文中,似乎只是手段的電視聲畫表現其實已包含有詩性的形式,即它的形式選擇和內涵互為表裡,無論畫面還是音樂音響,都包含著詩意審美的意味。
而詩性形式具有的靈動思緒,跳躍文字,虛實結合的特性,和畫面組合、時空切換、實景與虛景的結合是可以默契呼應的。在許多優美的電視詩歌散文佳作中都不難體味到這種巧妙融合的妙處。深入一步看,電視詩文的根本還在於透過聲畫形式對意境的追求,即以抒情為本,而靠意境取勝。
⑦ 攝影的藝術美怎樣表現
美存在於自然界的每一角落和縫隙。然而在攝影界,對美的認識還存在著一定的偏頗。有的人認為攝形中對美的迫求就是唯美主義,特別是對於表現方面,美的表理力、藝術表現力等,對這些詞語更是禁忌;還有的人認為,攝影就是對客觀事實的記錄,是記實性的,不應該列入藝術范疇等等。這些觀點的不同,都是緣自對攝影和美的實質屬性理解的不同。
一、形式美
凡是我們通過視覺感官所能感知的美的形態都是有一定的線條和形體結構組成的。直線、曲線、折線等各有不同的對應特性。直線表現剛硬,曲線則顯得柔美,矩形顯得莊重,圓形顯得圓滿,三角形顯得穩定,多邊形顯得變化等。這些線條和形態具體到景或物上,就會帶來相應的審美特徵。
(動感的畫面總能讓人振奮,攝影可以更好的表現精彩的瞬間,但要掌握不同的運動與快門速度之間的關系。)
⑧ 藝術美的內涵,藝術美的特點,藝術美的表現是什麼
藝術美的內涵
包括很多方面吧,有音樂
建築
美術
多層次的
每個人對美的感覺也不同,這些都依靠生活中來慢慢體會。
藝術美的表現,比如繪畫,試試欣賞畢加索,梵高的作品,他們將美術的美展現出來。
我是學音樂的,對美術不是很懂,再比如莫扎特的音樂是活潑的,激情的,富有活力的給我們聽覺上的享受,這也是藝術美。
⑨ 藝術美特徵
藝術美的特徵
美的藝術形象不是憑空產生的,它深深根植於生活之中。沒有生活,就沒有藝術形象,也就沒有藝術形象的美。藝術形象的美,歸根結底只不過是生活的反映。
我們了解了藝術美的基本內容,那麼,藝術美又有什麼基本特徵呢?也就是說,藝術美最基本的特別顯著的象徵和標志是什麼呢?藝術美的基本特徵,是由藝術美的基本內容決定的。我們通過以往對藝術美的研究,總結出藝術美的幾個基本特徵:
①直觀性。藝術美的第一個基本特徵是它的直觀性。所謂直觀性,就是具體生動性和直接可感性,它能夠直接作用於人的感覺器官而在大腦中產生感覺、知覺和表象,並進而產生聯想或想像。這是因為任何藝術美總是由形象的美決定的。而一切形象又都是直觀的。
在有些藝術作品中,藝術美的直觀性表現得十分明顯。例如繪畫,當我們欣賞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美術家達·芬奇的優秀肖像畫《蒙娜麗莎》的時候,我們可以直接看到一位美麗的女性。她的臉、胸、手像浮雕一樣給人以立體感,彷彿活生生地就在面前。特別是她那似乎剛剛開始的微笑,除了表現出她的端莊、嫻靜和溫柔以外,還卓越地表現出她那心滿意足的內在喜悅,以致於成了有名的「蒙娜麗莎的微笑」。她的右手柔嫩、豐滿,與面部表情互相呼應,也被譽為美術史上最美的一隻手。這種直接可見的直觀性,在雕塑、舞蹈、戲劇和電影等藝術作品中同樣十分明顯。
在另一些藝術作品中,藝術美的直觀性雖然不如上面所說的那麼明顯,但是,它們也直接作用於我們的感覺器官,使我們經過聯想或想像,在腦中產生出美的形象。例如文學,它是通過人類特有的交際工具——語言並藉助思維在腦中構成生動具體的形象的。請看我國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我們直接看到的雖然是文字,是4句詩,但是,我們通過詩的語言能夠立即想像到紅日、紫煙、山峰和瀑布,想像到因詩人所用的「生」、「掛」、「下」、「落」等動詞而生動描繪出的奇幻飄渺的壯麗景色;我們還會隨著詩人的比喻進一步聯想出一幅神奇畫面,浩渺的銀河正從九重天外飛落下來!這不充分說明了《望廬山瀑布》的藝術美的直觀性嗎?
再如音樂,它通過人和各種樂器的聲音所組成的旋律、節奏和和聲構成一種音樂語言作用於人的聽覺,從而在人們的腦中形成形象。當然,這種形象與可見的形象不同,它主要是一種飽含感情的形象,但也不排除欣賞者通過想像和聯想而在自己腦中形成與感情形象相應的圖景。我們欣賞民間音樂家華彥鈞(阿炳)的二胡獨奏曲《二泉映月》,那如思如慕、如泣如訴的曲調,那或緊或慢、若斷若續的節奏,舒緩而剛直,純朴而執著,纏綿而堅韌,使我們深深領略到一位正直頑強的盲藝人在舊社會飽經苦難的悲憤而壓抑的情感,了解置身於夜深人靜、冷月凄泉的境地,聆聽到藝人的傾訴與泉水的叮咚相鳴,觀看到如煙的往事與孤月的清光相輝映。這便是音樂形象美的直觀性。
⑩ 藝術的美,在那些方面體現
藝術的魅力,不像一朵花一支葉的美麗,可以看得見摸不著!他相對比較難理解,就像酒一樣需要慢慢散發香味,主要體現在審美者的具體活動中。人類審美活動中的一種高級、特殊的形態。所謂審美,簡單地說,就是感受、領悟客觀事物或現象本身所呈現的美:具體地說,它指的是人在其社會實踐過程中與客觀事物或現象所歷史地發生和建構的一種特殊的表現性關系。人與客觀事物或現象大致有三種關系:一是科學的認知關系;二是倫理的規范關系;三是審美的表現關系。審美的表現關系專注於對象生動可感的表現性形式,是合規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一,具有自由性。審美的本質即自由。藝術審美與一般審美的不同,主要是由於它的審美對象不同,它是以藝術作品作為審美的對象。一般審美是對現實美的觀照,現實中的客觀事物或現象,原不是作為人們的實踐對象和認識對象而存在的。在社會實踐中,它們與人首先形成了意志實踐關系和理智認識關系。在這個基礎上,當社會發展到人們不以直接的功利態度、實用態度對待客體對象時,才出現了比較成熟、純粹的審美關系。而藝術美則不同於現實美,它是作為審美對象而生產、而存在的。藝術家創作藝術作品,其目的就是為了滿足人們的藝術審美需求。藝術給予人的只是一種審美愉悅、審美享受和審美評價,只在人的精神上發揮潛移默化的作用。它不能像客觀事物那樣可以作為實用品出現,如畫上的馬不能騎,香蕉、蜜桃不能吃等。藝術必須具有美的品格,只有體現了真、善、美相統一的藝術作品,才具有審美價值,也才能實現以審美功能為前提的各項社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