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藝術家是自然的奴隸,也是自然的主人怎麼證明
問得好,我先列舉一些歷史上有名的關於藝術家地位的觀點:費爾巴哈認為:藝術家不能做自然的主子,只能做自然的奴隸。黑格爾認為:藝術家既是自然的奴隸,又是自然的主子。達??芬奇認為:藝術家不能做自然的孫子,只能做自然的兒子。郭沫若認為:藝術家既不能做自然的兒子,更不能做自然的孫子,而應該做自然的老子。可見藝術家的形象本身就是具有復雜性的,哲學家之間的看法尚且「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因此「藝術家是怎樣的人」是沒有絕對答案的。我偏向於認為藝術家是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工作,創造或帶來「美」的感受並影響廣大民眾的知識分子。真正藝術大家的心態應該是:藝術家的創作過程,體現了人與自然關系的密切性,同時,藝術家應該直接從自然中獲得靈感,應該多走進自然,觀察,感悟。如果不得不暫時遠離自然,就必須懂得從別人的藝術創作中獲得靈感,不斷提高。藝術家還會通過作品表達對真理永恆的探求以及對自由的無限熱愛,筆觸間充滿想像和真實的感染力。至於藝術家的命運,那就比較復雜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藝術家作為知識分子的一部分,不可能脫離歷史環境的影響,不可能脫離經濟基礎不講衣食住行。因此,在藝術成就與水平差不多的情況下,親近民眾、不顯架子、關心國家前途與命運的藝術家會更受尊重。當然,我覺得外國藝術家的命運總體比中國藝術家的命運要好些,因為中國的政治總喜歡把文學藝術等內容試圖納入它們的控制范疇加以利用,否則就予以抹殺;外國相對比較尊重「個性張揚」,藝術家受控程度要輕些。(這是我的良心話)
B. 怎樣用哲學解釋藝術
1 藝術不是現實對象
根據上述叔本華所理解的因果關系即關於變化的充足理由律來看,美(換言之,藝術)絕對和因果關系無關。或者說,如果我們的經驗是由因果關系引起的,那麼這種經驗就不是美的(或藝術的)經驗。我們立刻就可以意識到,傳統美學把經驗主義的「美」當作注意的中心實際上是一個大錯誤。而在理性主義幌子之下的「美」也常常是經驗主義性質的。只要我們承認「美」有一個反義詞「丑」,那麼「美」就不可能逃出經驗主義的范圍,因為「美」表示一種價值,而這種價值的唯一來源,起碼有一種是因果關系性質的刺激-反應。當刺激產生積極的反應,名之為「美」;否則「丑」。純粹的主觀性不可能產生這種互相對立的經驗。既然「美」是因果關系的產物,它就不是叔本華意義上的「美」(即藝術)。克羅齊說得好,沒有不好的藝術;只有藝術和非藝術。但是,美卻有非常美,不那麼美,以至於丑。這就是說,藝術是獨立於因果關系的,而美則不然。
叔本華說,「每一出現的事態必定繼起於前於它的一個變化,或者說是這個變化致使的。」由於藝術品也是一個物,因此作為藝術品的物的出現也必定有一個原因,也處於因果關系的束縛中。顏色落在畫布上,是因為藝術家用筆把顏色抹在了畫布上。這一過程完全是因果關系性質的。但是,作為藝術品的一幅畫,並不僅僅是抹了顏色的一張畫布。藝術品不僅僅是物。各種各樣的顏色在畫布上的分布,完全不是藝術家的身體動作的一個結果。我們或許這樣說,世界上存在梵高的那幅著名的《向日葵》,是一個沒有原因的事件。
雖然克羅齊或許是因為不理解叔本華而不欣賞他,但是他對藝術的看法和叔本華卻非常相似。他「否定藝術是物理的事實」(209頁)。克羅齊所謂「物理的事實」就是叔本華所說的「現實對象」,只是克羅齊不喜歡把「物理的事實」叫作「現實對象」,因為在克羅齊看來,「物理的事實不擁有現實」(210頁)。不過,這只是由於克羅齊和叔本華對「現實」這一概念的定義不同而已,不能說明他們對現實的理解在根本上是針鋒相對的。
正如上文所述,叔本華認為現實對象是受「關於變化的充足理由律」即因果關系約束的,由此當然就可以得到克羅齊的結論:「藝術也不可能是功利的活動;因為功利的活動總是傾向求得快感和避免痛感的,所以,考慮到藝術的本質,藝術就和『有用』、『快感』、『痛感』之類東西無緣。」(211頁)。科學家經常以檯球來說明因果關系:當一個檯球受到另一個檯球的撞擊的時候,它必然以一定的速度和方向運動。在這一過程中不存在任何精神自由,因此也和藝術沒有關系。但是,我們經常把同是制約於因果關系的某種對象,例如大部分所謂「自然美」的對象,與藝術混為一談。比方說,人體美就是這樣。當我遇到了一個符合我的身體慾望的異性身體的時候,我必定覺得興奮,用語言來描述我的經驗就是我覺得這個身體是美的。這種刺激—反應過程實在是基因決定的,與一個檯球受了另一個檯球而必然運動一樣是必然的。當我面對一個美女而覺得愉快的時候,正是我更加陷入現實而不能自拔的時候,這種經驗狀態剛好和藝術背道而馳。一幅畫著美女的畫並不是美女,而是一個藝術品;因此畫著老丑的女人的畫也是藝術品,雖然正常人不可能欣賞老丑的女人。如果我們把對一個美女的身體所有的那種快感就認作藝術感,那麼顯然就不可能有畫著老醜女人的繪畫。
藝術的超越因果關系,也可以用克羅齊的下面這句話來表達:「一切印象都可以進入審美的表現,但是沒有哪一個印象必定要如此。」(25頁)關於愷撒的一切歷史細節都在因果關系的掌握中,那些細節就像用最堅固的螺絲釘固定在時間序列中一樣,是不可改變的。但是,莎士比亞的劇本《裘利斯•愷撒》中的一切印象卻不必如此,因為劇本中的印象並不是根據因果關系而存在於劇本中的。從原則上說,劇本是可以改寫的,而歷史不可以改寫。
2.藝術不是真理
真、善、美相統一—這一缺乏分析性的說法誤人不淺!美(或曰藝術)不但不是真理,而且必須不是真理。這一論點完全不需要理論的論證,因為那是一個自明的事實。只有對抽象思維能力還沒有發展起來的原始人和兒童來說,藝術和真理才是不分的。莎士比亞借麥克白夫人之口說:「只有孩子才害怕畫上的死人!」實際上柏拉圖對詩人的指責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偉大覺醒。他認識到藝術不是真理,反倒姑且可稱之為「謊言」。畢加索說「藝術是人們樂於接受的騙局。」我們也知道,神話對原始人來說就是科學和哲學。但是柏拉圖告訴人們:這是錯誤的。只有在人類的抽象思維發展起來,並且這種思維方式終於產生了哲學和科學的時候,我們才能夠意識到神話是非現實的,因此神話才可能是現代意義上的藝術。
邏輯是真理的本質和精髓,但是藝術根本就忽視邏輯。從起源角度說,人類的藝術思維,或者用維柯的話說,詩性思維,在時間上是早於邏輯思維的。藝術是比邏輯古老得多的人類本性。當我們按照邏輯來思考和判斷的時候,藝術沒有任何存在的可能。
但是,在人發展出了邏輯能力之後,這對藝術既有積極的影響,也有消極的影響。人類憑借邏輯能力建立了技術理性,而現代社會在很大程度上依靠這種技術理性,藝術似乎到了沒有任何存在理由的地步。另一方面,邏輯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卻為藝術的表現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如果沒有基於現代力學基礎上的建築學,世界上許多偉大的建築作品是不可能存在的。各種樂器的改進,也為音樂藝術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如果沒有對許多樂器的改進,就不可能有某種音樂的表現手段。計算機技術對藝術也有這樣的作用。但是,這無論如何不能證明藝術的來源是技術。技術僅僅是被利用的手段而已。
3.藝術不是數學
克萊夫•貝爾的形式主義的根本主張,實際上可以概括為藝術即數學或幾何學。另外一種十分時髦的說法甚至在科學家當中都十分流行,那就是把數學公式的簡潔形式視為美(這或許是對的),由於據說藝術的本質就是美,因此他們相信在數學、自然科學和藝術之間存在某種神秘的聯系。——然而所有這一切都是神秘主義性質的東西。
這些荒誕不經的思想或許是出自現代的所謂「抽象藝術」所激發的靈感。實際上,凡是是抽象的東西(即概念)根本就不可能是藝術。為什麼?根據上文的理由,抽象的概念立刻就陷入叔本華所謂的邏輯必然性即關於認識的充足理由律的掌握之中。世界上不存在什麼抽象藝術。所謂「抽象藝術」,如康定斯基的繪畫,是比再現藝術更為具體的藝術。再現藝術涉及維柯所謂的「想像性的類概念」,可是「抽象藝術」連這種准概念的形式都不存在。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不能夠用概念來指稱「抽象藝術」中的那些形象的原因。不能夠用概念來指稱的形象全然不是抽象的東西,反而是概念完全不能把握的過於具體的東西。如果說糠定斯基的繪畫是「抽象」的話,那麼莫扎特(以及其他全部音樂家)的音樂從來就是「抽象」的。我們不能夠用概念來指稱莫扎特的音樂中形象,一如對康定斯基我們也做不到一樣。所謂「抽象藝術」的唯一革命意義在於:它打破了在繪畫中不可表現不能用概念來指稱的形象這樣一種清規戒律而已。
克萊夫•貝爾把藝術等同於幾何學,卻又為藝術賦予了幾何學原本沒有的那種「意味」,因此他的藝術哲學聽起來很神秘。那不可能不神秘,因為枯燥的形式中不可能有任何「意味」。
4.藝術不是道德
叔本華認為任何人的行為(包括道德行為)都是有動機的,而動機不過是「從裡面看的」原因而已。鑒此,藝術就不可能是道德。正如克羅齊所言:「藝術活動不是一種道德活動。……既然藝術並不是意志活動的結果,所以藝術便避開了一切道德的區分,倒不是藝術有什麼豁免權,而是因為道德的區分根本就不能用於藝術。一個審美的意象顯現出一個道德上可褒可貶的行為,但是這個對象本身是無所謂褒貶的。」(213頁)
這並意味著藝術不可能為道德服務;恰恰相反,藝術經常被派作這種用處。傳統的錯誤看法是,因為藝術可以服務於道德,因此藝術是沒有獨立性的——這不合乎邏輯。樹木可以服務於人類取暖制器的目的,但是樹木仍然具有存在的獨立性。
C. 如何論述藝術起源的五種主要學說
藝術起源的五種主要學說有模仿說、游戲說、表現說、巫術說、勞動說。
1.模仿說
模仿說代表人物是亞里士多德。
模仿說是最古老的理論,始於古希臘哲學家,從最初出現到成熟階段,含義發生了很大變化,主要是古希臘理性原則的變化所致。
2.游戲說
代表人物康德、席勒、斯賓塞 、谷魯斯。
最早從理論上系統闡述游戲說的是德國哲學家康德,他認為藝術是」自由的游戲」,其本質特徵就是無目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游戲發生說的貢獻在於突出了藝術的無功利性,但是把藝術的起源歸於游戲又過於簡單化。
3.表現說
代表英國詩人雪萊、俄國文學家托爾斯泰等,還有歐美的一些現當代美學家,影響較大的是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他認為藝術只不過是人的心理變化的表現,把文藝的起源歸根於人的潛意識活動,是人的本能和慾望的變相滿足,是一種「白日夢」。
表現說與再現說相對,關注了作家的內心世界與文學之間的關系,強調了創作主體的能動性和自主性。
4.巫術說
代表英國著名人類學家泰勒,巫術說並不是認為藝術起源於巫術,而是認為巫術意義的生產過程對文學創作有著某種啟發意義。
巫術說的論者把精神動機視為原始藝術發生的唯一動力,忽視了恩格斯所說的隱藏在精神動機後面的動機,即人類的物質成產活動,因而未能從根本上解決藝術起源的問題。
5.勞動說
代表希爾恩、恩格斯,在我國文藝理論界占據主導地位的理論。
從根本上講,藝術的起源最終應歸結為人類的實踐活動,勞動是人類社會生活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但卻不是社會生活的全部,勞動以外的其他社會生活的內容,也與藝術的發生有著密切的關系。
網路--模仿說
網路--游戲說
網路--表現說
網路--巫術說
網路--勞動說
D. 當代藝術如何在廣闊的文化語境中確證自身
當代藝術的語境是怎樣在廣闊的文化語境中確證定位自己的?這話應該和題主是一個意思。藝術二字的廣義外延很多,美術藝術,音樂藝術,舞蹈藝術,雕塑藝術,陶瓷藝術,文學藝術。思想創意藝術,曲藝藝術,民間藝術等等,所有的藝術都是在文化語言藝術的境界沃土裡滋生的各類藝術。
藝術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能把人類的靈魂,豁然開朗在萱姿舞動的作品裡。跳動在流淌的浪花音符里。縹緲在冰上舞步的交融里。高速飛翔在藍天宇宙的空間里。融化融入在普濟眾生的心田裡。這樣美妙音樂的震撼旋律,這樣動感悠揚的畫卷,這樣流芳萬古的文字詩篇,這樣活靈活現的雕塑陶藝,才是藝術家們的驕傲,才是朔造人類更美靈魂,引領時代潮流,推動歷史前行,眾生人民信賴的真正藝術家和藝術作品的語境高深高雅。
E. 關於藝術起源的五種觀點是什麼
關於藝術起源的五種觀點:
1、模仿說
這是一種關於藝術起源問題的最古老的理論,始於古希臘哲學家。這種學說認為:模仿是人類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藝術起源於人類對自然的模仿。在古希臘哲學家看來,所有藝術都是模仿的產物。亞里士多德認為:"藝術模仿的對象是實實在在的現實世界,藝術不僅反映事物的外觀形態,而且反映事物的內在規律和本質,藝術創作靠模仿能力,而模仿能力是人從孩提時就有的天性和本能。"繼古希臘哲學家之後,文藝復興時期的達·芬奇、法國啟蒙思想家狄德羅、俄國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等人都不同程度地繼承和發展了這一學說。這種理論直到19世紀末仍然具有極大的影響。
2、游戲說
游戲說認為藝術起源於游戲,它是包括美術在內的藝術發生理論中較有影響的一種理論,其代表人物是德國著名美學家席勒和英國學者斯賓塞,人們也因此把游戲說稱為"席勒-斯賓塞理論"。席勒在《美育書簡》中,通過對游戲和審美自由之間關系的比較研究,首先提出了藝術起源於游戲的觀點,認為藝術是一種以創造形式外觀為目的的審美自由的游戲。"自由"是藝術活動的精髓,它不受任何功利目的的限制,人們只有在一種精神遊戲中才能徹底擺脫實用和功利的束縛,從而獲得真正的自由。游戲說還認為,人的審美活動和游戲一樣,是一種過剩精力的使用,剩餘精力是人們進行藝術這種精神遊戲的動力。人是高等動物,他不需要以全部精力去從事維持和延續生命的物質活動,因此有過剩的精力,這些過剩精力體現在自由的模仿活動中就有了游戲與藝術活動。斯賓塞和席勒一樣,也認為游戲是過剩精力的發泄,它雖然沒有什麼直接的實用價值,卻有助於游戲者的器官練習,因而它具有生物學意義,有益於個體和整個民族的生存。
游戲說強調了游戲沖動、審美自由與人性完善間的重要聯系,對於我們理解藝術在審美方面的發生具有重要價值。它揭示了藝術發生的生物學和心理學方面的某些必要條件,如剩餘精力是藝術活動的重要條件,藝術的娛樂性和審美性等,揭示了精神上的自由是藝術創造的核心,對我們理解藝術的本質是富於啟發的。
3、表現說
這種學說認為藝術起源於人類表現和交流情感的需要,情感表現是藝術最主要的功能,也是藝術發生的主要動因。持這一理論的主要有英國詩人雪萊、俄國文學家列夫·托爾斯泰等,還有歐美的一些現當代美學家。在這種學說看來,原始人所有的藝術只有一個最主要的推動力,那就是他們通過各種藝術來表達他們的情感,從而促成了藝術的發生和發展。如托爾斯泰認為:"藝術起源於一個人為了要把自己體驗過的感情傳達給別人,於是在自己心裡重新喚起這種感情,並用某種外在的標志表達出來。"這些外在標志就是用動作、線條、色彩、聲音以及言詞所表達的藝術形象,通過這些藝術形象的傳達,使別人也能體驗到同樣的感情。這樣,作者所體驗到的感情感染了觀眾或聽眾,這就是藝術活動。
4、巫術說
巫術說是西方關於藝術起源的理論中最有影響、有勢力的一種觀點。這種理論是在直接研究原始藝術作品與原始宗教巫術活動之間的關系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最早由英國著名人類學家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書中提出。這種觀點用實用性來解釋藝術的起源,認為在原始人心目中,最初的藝術有著極大的實用功利價值。按照這種理論,原始人所描繪的史前洞穴壁畫中雖然有許多在我們今天看來是美麗的動物形象,但他們當時卻是出於一種與審美無關的動機,即巫術的動機。如許多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洞穴壁畫和雕刻,往往是處在洞穴最黑暗和難以接近的地方,它們顯然不是為了給人欣賞而製作的,而是史前人類企圖以巫術為手段來保證狩獵的成功。還有些動物身上畫有或刻有被長矛或棍棒刺中和打擊過的痕跡,按照巫術說的觀點,這是因為原始部落有一種交感巫術的存在,原始人認為任何事物的形象與實際的該事物都有一種實在的聯系,如果對事物的形象施加影響,實際上也就是對這個事物施加影響,在動物身上畫上傷痕也就意味著他們在實際的狩獵當中可以順利地打到獵物。原始壁畫中這些身上有被刺中或擊傷痕跡的動物形象,成為支持藝術產生於巫術學說的有力證據。巫術說對於我們理解原始藝術,特別是原始美術發生的動力,以及這些藝術在當時條件下非審美的性質具有重大意義。
5、勞動說
認為藝術起源於勞動。代表人物:畢歇爾、希爾恩、馬克思德索、普列漢諾夫。正確性:首先,勞動是原始藝術最主要的表現對象。其次,史前藝術在內容與形式方面都留下了大量的勞動生產活動的印記。但是,過分注意勞動與藝術發生的直接關系,也不免有些簡單化。勞動是人類社會生活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但卻不是社會生活的全部。勞動以外的其他社會生活的內容,也與藝術的發生有著密切的關系。此外,藝術的生產是以人的手由於勞動而達到的高度完善為前提的,但藝術起源主要的是指社會學意義和心理學意義上的推動力,也就是說指原始人最初的創作動機究竟是什麼,從這一意義上來探討勞動與藝術的關系,還很難判定它在藝術起源方面的作用究竟如何。
勞動說是關於文學起源的重要學說之一,勞動提供了文學活動的前提條件;人類的生產活動是一切其他基本活動的前提。這一方面在於人要滿足基本生存需要後才能從事其他活動,另一方面在於人就是在這種生產活動中生成的。在勞動中為了需要而創造出具有豐富表意功能的語言系統,恩格斯說:"勞動是一切人類活動的第一個基本條件,而且達到這樣的程度,以致我們在某種意義上不得不說:勞動創造了人本身。"其次,勞動產生了文學活動的需要。人的活動都伴隨一個自覺的目的,這一目的源於某種需要而設定。再次,勞動構成了我們所描寫的重要內容。最後,勞動制約了最早的文學的形式。各民族最早文學體裁是詩,必須吟唱,載歌載舞,早期的文藝是詩、樂、舞的結合體。這種早期文藝的形式同勞動過程直接相關。原始人將勞動動作和被狩獵的動物的動作衍化為舞蹈,勞動時的號子與呼喊發展為詩歌,而勞動時發出的各種聲音和體現的節奏,則為原始人提供了音樂的靈感。詩、樂、舞三位一體實則是勞動過程中這幾種藝術形式的萌芽因素統一在一起的反映。相對於其他學說更具體、更科學,從根本上闡釋了文學的起源問題,提供了文學起源的最根本的學說。
F. 關於藝術起源的幾種觀點,談談自己傾向於哪種觀點
我更喜歡藝術起源於游戲的說法。以下都是個人觀點啊。
聖經上說,真理使人自由。海德格爾說,藝術是真理的原始發生。這樣,真理,藝術和自由似乎有了神秘的聯系;伊甸園那兩口子看上去只是吃了一個果子,其實是對自由的誤用,導致了後果很嚴重。所以,自由是珍貴的,唯其珍貴,故又是危險的,它是人類心心念念追求的東西。
而自由實現的最後途徑是藝術審美,如果藝術不是自由的,我們又如何藉助它獲得自由。這種學說認為藝術起源於人類表現和交流情感的需要,情感表現是藝術最主要的功能,也是藝術發生的主要動因。持這一理論的主要有英國詩人雪萊、俄國文學家列夫·托爾斯泰等。
還有歐美的一些現當代美學家。在這種學說看來,原始人所有的藝術只有一個最主要的推動力,那就是他們通過各種藝術來表達他們的情感,從而促成了藝術的發生和發展。如托爾斯泰認為:「藝術起源於一個人為了要把自己體驗過的感情傳達給別人,於是在自己心裡重新喚起這種感情。
並用某種外在的標志表達出來。」這些外在標志就是用動作、線條、色彩、聲音以及言詞所表達的藝術形象,通過這些藝術形象的傳達,使別人也能體驗到同樣的感情。這樣,作者所體驗到的感情感染了觀眾或聽眾,這就是藝術活動。
G. 從論證藝術的角度來看論證方法有哪三種
於道理論證所引用的材料都是被客觀實際所證實的科學結論,或是被人們所公認的道理,具有理論的權威性和思想的深刻性,因而具有不可辯駁的力量和說服力。
例如課文《論求知》第十段列舉「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思維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倫理學使人有思想,邏輯修辭使人善辨」這六門科學知識的作用進行論證,歸納出「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的結論。列舉的內容豐富翔實,得出的論斷令人信服。
三、比喻論證又叫喻證法,就是用打比方形象地對論點進行證明的一種論證方法。用人們熟知的事物作比喻來論證觀點的正確。
通過比喻論證使所論述的道理淺顯透徹,形象易懂,具有更強的說服力。
例如《哨子》用生活中的
[NextPage]
實物——「哨子」來比喻許多人所追求的、對其價值作出錯誤估價的事物,人們為了「哨子」而付出了
H. 簡述歷史上關於藝術本質的幾種觀點
藝術的本質與特徵
1.關於藝術的本質這個藝術學學科的根本問題,藝術史上的幾種主要看法:第一種,「客觀精神說」。認為藝術是「理念」或者客觀「宇宙精神」的體現。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是較早對藝術的本質進行哲學探討的學者。柏拉圖認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藝術世界僅僅是第三性的。德國古典美學集大成者黑格爾,對藝術本質的認識同樣建立在客觀唯心主義哲學體系之上。中國南北朝的劉勰認為文是道的表現,道是文的本源。宋代理學家朱熹認為,「文」只不過是載「道」的簡單工具,即「猶車之載物」罷了。這樣一來,「道」不僅是文藝的本質,而且是文藝的內容,「文」僅僅是作為「道」的工具而已。顯然,這種「文以載道」說同樣把藝術的本質歸結為某種客觀精神。第二種,「主觀精神說」。認為藝術是「自我意識的表現」,是「生命本體的沖動」。德國古典美學的開山祖康德認為,藝術純粹是作家藝術家們的天才創造物,這種「自由的藝術」絲毫不夾雜任何利害關系,不涉及任何目的。他強調藝術創作中,天才的想像力與獨創性,可以使藝術達到美的境界。康德的這種意志自由論成為後來的唯意志主義的思想來源之一。處在19世紀和20世紀轉折點上的德國哲學家尼采,更是將其推向極端。尼采認為,人的主觀意志是世界上萬事萬物的主宰,也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因。在尼采那裡,主觀意志被說成是主宰一切的獨立實體,本能慾望被誇大為具有無限的能動性。尼采是從美學問題開始他的哲學活動。在他的第一部著作《悲劇的誕生》中,尼採用日神阿波羅和酒神狄奧尼索斯的象徵來說明藝術的起源、藝術的本質和功用,乃至人生的意義等等,它們成為尼采全部美學和哲學的前提。在我國古代的文藝理論批評史上,南北朝時代是文學日益繁榮的時期,文學藝術抒情言志的特點得到重視。但是,這個時期有的文藝評論家把「情」、「志」歸結為作家藝術家個人的心靈和慾念的表現,根本否認文藝與社會現實的聯系。宋代嚴羽的「妙悟」說和明代袁宏道的「性靈」說,也是把主觀精神的表現和抒發當作文學的藝術本質特徵。�第三種,「模仿說」 或「再現說」。西方文藝思想史上,從古希臘以來,「模仿說」一直是很有影響的一種觀點。這種觀點認為藝術是對現實的「模仿」,發展到後來,更認為藝術是「社會生活的再現」。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在人類思想史上第一個以獨立體系來闡明美學概念,成為在他之前的希臘美學思想的集大成者。亞里士多德認為藝術是對現實的「模仿」。他首先肯定了現實世界的真實性,從而也就肯定了「模仿」現實的藝術真實性。與此同時,亞里士多德進一步認為,藝術所具有的這種「模仿」功能,使得藝術甚至比它所「模仿」的現象世界更加真實。俄國19世紀革命民主主義者車爾尼雪夫斯基從他關於「美是生活」的論斷出發,認為藝術是對生活的「再現」,是對客觀現實的「再現」。車爾尼雪夫斯基的基本論點是藝術反映現實,但他所理解的現實生活,不僅包括客觀存在的自然界,而且包括人們的社會生活,使其更加具有深刻的社會內容。 中外藝術史上還有「形象說」、「情感說」、「表現說」、「形式說」等多種頗有影響的說法。歷史上不同時代的思想家、美學家和藝術家們,都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和側面去探究藝術的性質特點和基本規律,提出了許多精闢的、頗有意義的見解。�(2)藝術本質問題的科學理論基礎。人類社會生活從總體上可以劃分為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兩大組成部分。為滿足這兩種生活所分別進行的生產活動,稱作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物質生產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物質需要,它的成果構成了人類的物質文明。精神生產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它的成果構成了人類的精神文明。藝術生產作為一種特殊的精神生產,則是為了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它的成果構成了人類光輝燦爛的藝術文化寶庫。� 馬克思明確提出了「藝術生產」的概念,將「藝術」與「生產」聯系起來考慮,從生產實踐活動出發來考察藝術問題,把藝術看作是一種特殊的精神生產,這在美學史和藝術史上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創舉。「藝術生產」 理論對於揭示藝術的起源和藝術的發展,揭示藝術的性質和藝術的特點,以及揭示藝術創作、藝術作品、藝術鑒賞這樣一個完整的藝術系統的奧秘,都提供了科學的理論依據。「藝術生產」理論給藝術學研究提供了哪些啟示呢?�第一,藝術生產理論揭示了藝術的起源、性質和特點。首先,從藝術的起源來看,藝術生產本身是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才從物質生產中分化出來的。人類最初的藝術品常常同生產勞動實踐有著直接的聯系,它們或者是勞動工具如精緻的石器、骨器等,或者是勞動成果如用來作為裝飾品的獸皮、獸牙、羽毛等。只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人類社會的進步,藝術生產才逐漸獨立出來,這些勞動產品也逐漸從滿足人的物質需要變為滿足人的精神需要。藝術的起源可能有多種多樣的原因,但歸根結底,以勞動為前提,以巫術為中介,藝術的起源離不開人類的社會實踐活動。 其次,從藝術的性質和特點來看,藝術生產理論告訴我們,藝術作為審美主客體關系的最高形式,藝術美包含著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藝術是對客觀社會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藝術又凝聚著作家藝術家主觀的審美理想和情感願望。也就是說,藝術美既有客觀的因素,又有主觀的因素,這兩方面通過作家藝術家的創作活動互相滲透、彼此融合,並通過物態化形成具有藝術形象的藝術作品。因而,藝術的審美價值必然是主客體的有機統一。藝術生產的突出特點,是把創作主體(作家藝術家)強烈的主觀因素滲透到整個藝術創作過程,並融匯到藝術作品之中。人類的生產實踐活動本身就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藝術生產作為一種特殊的精神生產,當然就更是一種自由自覺的創造性勞動了。藝術生產固然離不開客觀現實,社會現實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源泉和基礎,但藝術生產同樣不能離開主觀創造,只有當藝術家調動他強烈的和豐富的想像來從事創作時,才能創造出有血有肉、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從這種意義上講,藝術必然是心與物的結合、主觀與客觀的結合,再現與表現的結合。� 第二,藝術生產理論闡明了兩種生產的「不平衡關系」。藝術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它的發展不能脫離一定時代的物質生產條件。一定時代藝術的發展,從最終原因上講總是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上形成的。藝術生產作為一種特殊的精神生產,又具有相對的獨立性。19世紀的俄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第三,藝術生產理論揭示了藝術系統的奧秘。藝術生產理論把藝術創作--藝術作品--藝術鑒賞這三個相互聯系的環節,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來研究。藝術創作可以說是藝術的「生產階段」,它是創作主體(作家、藝術家)對創作客體( 社會生活) 能動反映的過程。藝術作品可以被看作是藝術生產的「產品」。藝術鑒賞則可以被看作是藝術的「消費階段」,它是欣賞主體(讀者、觀眾、聽眾)和欣賞客體(藝術品)之間相互作用並得到藝術享受的過程。這樣,對整個藝術系統來說,藝術生產理論揭示出藝術品與欣賞者、對象與主體、生產與消費之間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辯證關系。在藝術生產的全過程中,生產作為起點,具有支配作用,消費作為需要,又直接規定著生產。藝術作品被創作出來,是為了供人們閱讀或欣賞,如果沒人欣賞,它就還只是潛在的作品。因而,藝術生產適應著欣賞者的消費需要來進行藝術創作。同時,藝術欣賞反過來又成為刺激藝術生產的動力,推動著藝術生產的發展。可以說,整個藝術系統中,這三者之間的辯證關系和它們自身的獨特規律,正是我們藝術學研究的核心。�「藝術的特徵」一節,闡述了藝術具有的形象性、主體性、審美性等基本特徵。(1)形象性。藝術的基本特徵之一是形象性。哲學、社會科學總是以抽象的、概念的形式來反映客觀世界,文學、藝術則是以具體的、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和表現藝術家的思想情感。各個具體藝術門類,它們所塑造的藝術形象可以具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如雕塑、繪畫、電影、戲劇等門類的藝術形象,欣賞者可以通過感官直接感受到,而音樂,文學等門類的藝術形象,欣賞者則必須通過音響、語言等媒介才能間接地感受到。但無論怎樣,任何藝術都不能沒有形象。� 第一,藝術形象是客觀與主觀的統一。任何藝術作品的形象都是具體的、感性的,也都體現著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是客觀因素與主觀因素的有機統一。對於不同的藝術門類來說,藝術形象這種客觀因素與主觀因素的統一,具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對於雕塑、繪畫等造型藝術來說,往往是在再現生活形象中滲透了藝術家的思想情感,這種主客觀的統一,常常表現為主觀因素消溶在客觀形象之中。而另一些藝術門類,則更善於直接表現藝術家的思想情感,間接和曲折地反映社會生活,這些藝術門類中主客觀的統一,則表現為客觀因素消溶在主觀因素之中。 第二,藝術形象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任何藝術形象都離不開內容,也離不開形式,必然是二者的有機統一。藝術欣賞中,首先直接作用於欣賞者感官的是藝術形式,但藝術形式之所以能感動人、影響人,是由於這種形式生動鮮明地體現出深刻的思想內容。中外藝術史上,更是有許多這方面的軼事軼聞,充分顯示出藝術形象必須是內容與形式的辯證統一,才能真正感染人和打動人。20世紀30年代魯迅先生在上海中華藝術大學作講演時,曾經將兩幅畫來進行對比。其中一幅是法國19世紀畫家米勒的代表作《拾穗者》,另一幅則是當時上海英美煙草公司的商業廣告畫月份牌《時裝美女》。雖然這幅時裝美女畫畫得很細,在色彩和線條上頗費了些工夫,但這幅畫只是一個廣告,簡直不能標作藝術品。而米勒的《拾穗者》整個色調是柔和的,構圖是平穩的,沒有任何刺激視覺的色彩和動態,圖中三個彎腰拾穗的農婦正在緊張地勞動,整個畫面朴實、自然,但魯迅先生卻認為這幅畫很美。優秀的藝術作品,必然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和完美的藝術形式,正是這二者的有機統一,才使得藝術具有令人驚嘆的感人魅力。19世紀末葉,當法國文學會為紀念大文豪巴爾扎克,委託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為巴爾扎克創作雕像時,羅丹抱著崇敬的心情,決心以雕像來再現大文學家的英靈。為此,羅丹不但閱讀了許多有關資料,親自到巴爾扎克的故鄉采訪,還找到幾個外貌酷似大文豪的模特兒,甚至專程去找到當年為巴爾扎克制衣的老裁縫,從那裡找到巴爾扎克准確的身材尺寸作參考。經過這樣艱苦的努力,幾年間易稿竟達40多次,羅丹終於找到了創作的靈感,選擇了巴爾扎克習慣在深夜寫作時穿著睡袍漫步構思,來作為雕像的外形輪廓。第三,藝術形象是個性與共性的統一。綜觀中外藝術寶庫中浩如煙海的文藝作品,凡是成功的藝術形象,無不具有鮮明而獨特的個性,同時又具有豐富而廣泛的社會概括性。正因為集個性與共性的高度統一於一身,才使得這些藝術形象具有不朽的藝術生命力。中外文藝理論對這個問題也早有許多精闢的論述。藝術形象必須具有鮮明、獨特的個性特徵,與此同時,藝術形象又必須具有普遍性和概括性。這是由於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個性和共性的統一體,共性存在於千差萬別的個性之中,個性總是共性的不同方式的表現。一切事物都是在帶有偶然性的個別現象中,體現出帶有必然性的共同本質和規律來。因而,許多藝術家在總結創造藝術形象的經驗時,總是把能否從生活中捕捉到這種具有獨特個性特徵,同時又具有普遍意義的事物,當作富有成敗意義的關鍵。藝術形象的這種個性與共性的統一,最集中地體現為藝術典型。所謂藝術典型,就是作家、藝術家運用典型化的方法,創造出具有栩栩如生的鮮明個性並體現出帶有普遍意義的典型形象。例如魯迅先生塑造的阿 Q 這一人物形象,就是中國文學寶庫中一個不可多得的藝術典型。藝術形象與藝術典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從根本上講,二者都是個性與共性的有機統一,具有共同的實質。但是,藝術典型比起藝術形象來,又具有更強烈的個性與更廣泛的共性。也就是說,藝術典型更加獨特,也更加普遍,它是藝術形象的凝煉與升化。典型性是在真實性的基礎上對藝術形象提出的更高要求,客觀存在是對整個形象的要求,也是對形象中的人物、環境、情節、細節、情感等因素的要求。所以,只有那些優秀的作家、藝術家,才能在自己的作品中創造出具有不朽生命力的典型形象來,這些典型必定具有個性鮮明的藝術獨創性,往往又都非常深刻地揭示出社會生活的本質和意義來。 (2)主體性。藝術的另一個基本特徵是主體性。如前所述,藝術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藝術生產作為一種特殊的精神生產,決定了藝術必然具有主體性的特徵。毫無疑問,藝術要用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但這種反映絕不是單純的「模仿」或「再現」,而是融入了創作主體乃至欣賞主體的思想情感,體現出十分鮮明的創造性和創新性。因而,主體性作為藝術的基本特徵之一,體現在藝術生產活動的全過程,包括藝術創作和藝術欣賞。第一,藝術創作具有主體性的特點。社會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源泉,藝術創作對社會生活的這種依賴關系,首先表現在藝術家往往是從生活實踐中獲得創作動機和創作靈感,尤其是藝術創作的內容,更是來自於社會現實生活。但與此同時,藝術創作又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作家、藝術家作為創作主體對藝術創作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沒有創作主體,藝術作品就無法產生。所以我們說,藝術創作離不開社會生活,更離不開創作主體,離不開藝術家的創造性勞動。對於藝術生產這一特殊的精神生產,藝術創作更是藝術作為創作主體的對象化過程。而且,比起物質生產勞動,藝術生產中的這種主體性更加鮮明、更加突出。藝術創作中的這種主體性,集中表現在藝術家的創作活動具有能動性和獨創性。藝術家面對大千世界浩瀚的生活素材,必須進行選擇、提煉、加工、改造,並且將自己強烈的思想、情感、願望、理想等主觀因素「物化」到自己的藝術作品之中,正是藝術創作的這種能動性,使得藝術成為主觀與客觀、再現與表現的辯證統一。藝術創作更具有獨創性的特點,每一件優秀的藝術作品,總是凝聚著藝術家獨特的審美體驗和審美情感,帶有藝術家個人的主觀色彩與藝術追求,體現出藝術家鮮明的創作風格和藝術個性,具有強烈的創造性與創新性特色。 第二,藝術作品具有主體性的特點。藝術作品作為藝術家創造性勞動的產物,必然打上藝術家作為創作主體的鮮明烙印。中外藝術寶庫中,之所以涌現出如此眾多千姿百態的藝術作品,正是由於它們凝聚著藝術家對生活的獨到發現和深刻理解,滲透著藝術家獨特的審美體驗和審美情感,體現出藝術家鮮明的藝術風格和美學追求。任何優秀的藝術作品,都應當是獨一無二、不可重復的,具有藝術的獨創性。或許,這就是藝術生產的產品和物質生產的產品,這二者之間截然不同的區別之一。這是因為藝術作品具有更加鮮明的主體性與創造性特點。 第三,藝術欣賞具有主體性的特點。對於藝術創作和藝術作品的主體性特點,人們一般不會有疑問,但是對於藝術欣賞也具有主體性特點,恐怕就感到難以理解了。事實上,由於美感既有共同性,又有差異性,既有社會功利性,又有個人直覺性,使得美感具有千差萬別的個性特徵。由於每個人的生活經驗與性格氣質不同,審美能力和藝術素養不同,形成了每個欣賞者在審美感受上鮮明的個性差異,使藝術欣賞不能不打上欣賞主體的烙印。藝術欣賞中的這種個性差異,普遍存在於藝術的史實里。「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正說明了這個道理。 藝術欣賞當然要以客觀存在的藝術作品為前提,沒有藝術作品作為審美客體或欣賞對象,自然不可能有藝術欣賞活動。但是,在藝術欣賞中,欣賞主體(讀者、觀眾、聽眾) 也並不是被動的反映或消極的靜觀。從表面上看,從身體上看,欣賞者似乎完全處於一種「靜態」的狀態。然而,從實質上看,從心理上看,欣賞主體在審美活動中又有著極為復雜的心理過程,它包含著感知、理解、情感、聯想、想像等諸多心理因素的自我協調活動。它不僅是主體對客體的感知,同時又是欣賞者對藝術形象能動的改造加工過程。因此,欣賞主體總是要根據自己生活經驗、興趣愛好、思想情感與審美理想,對作品中的藝術形象進行加工改造,進行再創造和再評價,從而完成和實現、補充和豐富藝術作品的審美價值。可以看出,藝術欣賞活動中,欣賞主體和藝術作品之間,是一種相互作用的振盪關系。一方面,藝術作品總是引導著欣賞者向作品所規定的藝術境界運動,另一方面,欣賞主體又總是按照自己的審美理想和審美感受能力來改造和加工作品中的藝術形象。總而言之,藝術鑒賞的本質就是一種審美的再創造。(3)審美性。藝術還有一個基本特徵就是審美性。從藝術生產的角度來看,任何藝術作品都必須具有以下兩個條件:其一,它必須是人類藝術生產的產品;其二,它必須具有審美價值,即審美性。正是這兩點,使藝術品和其它一切非藝術品區分開來。� 第一,藝術的審美性是人類審美意識的集中體現。美學理論告訴我們,美的形態分為自然美與藝術美,二者之間的劃分歸根結底就在於藝術美直接凝聚著人類勞動和智慧的結晶。所以,泰山的雄偉、華山的險峻、黃山的奇特、峨眉的秀麗,這些名山大川的自然美,雖然從原因來看,都是由於人類社會實踐漫長歷史中審美主客體關系的建立,但是,這些天然風景之美,畢竟都是大自然造就的。藝術美卻不同,任何藝術作品都必然是人所創造的,凝聚著人類勞動和智慧的結晶。然而,與此同時我們又必須注意,並不是人類一切勞動和智慧的創造物都可以稱為藝術品。只有那些能夠給人以精神上的愉悅和快感,也就是具有審美價值或審美性的人類創造物,才能稱之藝術品。正因為這樣,我們聽一首樂曲,看一幅繪畫,讀一本小說,看一部影片,都會感覺到一種精神上的愉悅快感,獲得了一種審美享受。 藝術的審美性,集中體現了人類的審美意識。審美意識的產生和發展,離不開人類的社會實踐,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終於完成了由實用向審美的過渡。藝術也正是在這一進化歷程中產生,成為人類審美活動的最高形式。藝術美作為現實的反映形態,它是藝術家創造性勞動的產物,它比現實生活中的美更加集中和更加典型,能夠更加充分地滿足人的審美需要。與此同時,藝術又是人類審美意識物質形態化的表現。 第二,藝術的審美性是真、善、美的結晶。藝術美之所以高於現實美,是由於通過藝術家的創造性勞動,把現實生活中的真、善、美凝聚到了藝術作品中。雖然藝術欣賞的特殊性在於直觀感受性,即由生動鮮明的藝術形象直接引起人的美感,人們在欣賞藝術作品時,在這種生動鮮明的藝術形象中,已經融合了真、善、美的內涵,只不過它是通過藝術美直接體現出來罷了。藝術美要以真和善為前提,並通過審美性體現出藝術中這種真、善、美的統一。藝術中的「真」,並不等於生活真實,而是要通過藝術家的創造性勞動,通過提煉和加工,使生活真實升華為藝術真實,也就是化「真」為「美」,通過藝術形象體現出來。同樣,藝術中的「善」,也並不是道德說教,同樣要通過藝術家的精心創作,使藝術家的人生態度和道德評價滲透到藝術作品之中,也就是化「善」為「美」,體現為生動感人,有血有肉的藝術形象。 藝術的審美性和「丑」的關系。生活中既有真、善、美,也有假、惡、丑。生活中「丑」的東西,一旦進入了藝術,經過藝術家的創造性勞動,同樣要通過審美特徵將生活中的「丑」在藝術作品中體現出來。在生活中既可以找到美的現象又可以找到丑的現象,在藝術中卻一概都以審美性表現出來。生活中的「丑」經過藝術家的能動創造變成了藝術美。事物本身「丑」的性質並沒有變,但是作為藝術形象它已經具有審美意義。 第三,藝術的審美性是內容美和形式美的統一。作為藝術的一種特性,藝術美注重形式,但並不脫離內容,它是二者的有機統一。每種藝術都有自己特殊的形式美。各種藝術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每個藝術門類在運用形式美的規則方面,已經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和規律。然而,這些形式美的法則又並不是凝固不變的,藝術貴在創新,隨著藝術實踐的不斷發展,形式美的法則也在不斷變化和發展。藝術家們在自己的創作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尋找美的形式,從內容出發去選擇最恰當的形式以加強美和藝術的表現力,從而使得藝術的形式美日益豐富和發展。
I. 在每一種不同的藝術形式中,什麼是有價值的,如何證明藝術中的價值判斷是有道理的,用什麼去衡量好的藝術
感知 想像 評價
美國著名的音樂教育家雷默說:「如果可以用一個唯一的、壓倒一切的目的作為當代音樂教育的特徵,那就只能說這個領域正力圖成為『審美教育』。」他還說:「如果音樂教育要成為音樂教育,並同時成為審美教育,它的起點必須是清楚地理解音樂的審美本質和審美價值。」從上面的話中可以看出,音樂教育的本質就是審美教育。因此,新的《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准》也確立了以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而在實施審美教育的全過程中,審美能力的培養無疑是重要的、基本的任務之一。音樂教育作為實施審美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也就成為落實審美教育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關鍵所在。
審美能力的培養,除了向學生傳授必要的音樂基礎知識,了解音樂表現的手法和技巧外,還要引導學生參加音樂欣賞活動,培養對音樂的感知能力、想像能力和評價能力,加深對音樂的理解。下面筆者就談談在音樂欣賞中審美能力的培養。
一、細心聆聽、學會感知
音樂欣賞活動離不開人的想像聯想、情感體驗。而想像聯想、情感體驗的前提是人的感知覺。感知是一切音樂欣賞活動的心理基礎。所謂感覺指的是:「客觀事物直接作用於人的感覺器官,通過傳入神經的傳導作用,在人腦中產生的對這些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應。」知覺是:「客觀事物直接作用於人的感覺器官,通過傳入神經的傳導作用,在人腦中產生的對這些事物的整體反應。」可以說,感知是人的基本心理活動形式。音樂欣賞作為一種審美活動,需要審美主體有捕捉審美對象的所蘊含的審美信息的能力。只有當人的聽覺器官從純生理器官上升到審美器官的高度,才真正成為一個能感受音樂美、體驗音樂美的人。
然而,人感知音樂美的能力並非與生俱來。人感知美的能力,是在感受音樂音響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學會感知就是學會用審美的耳朵去發現、探尋音樂作品中的美。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它通過旋律、曲式、速度、力度等來表現藝術構思,通過聽覺引起人們生理上的刺激和心理上的反應,使大腦和神經系統處於興奮狀態,從而得到美的享受。
美國當代著名鋼琴家、作曲家和音樂教育家科普蘭在其著作《怎樣欣賞音樂》的扉頁上寫著:「如果你要更好的理解音樂,再也沒有比傾聽音樂更為重要的了。什麼也代替不了傾聽音樂。」在音樂欣賞的感知活動中,音響感知是整個音樂欣賞的前提和基礎。音樂欣賞中一切感情體驗與形象聯想都要以音響感知為基礎,
而細心聆聽就是獲得音響感知的主要手段。
當我們聆聽一首樂曲的時候,必定會受作品中各個音樂要素的影響,而產生各種不同情緒的反應,我們對音樂作品的這種情緒的反應,是感性的,它並不需要經過理性的過程。所以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有目的、有意識、全神貫注地去聆聽音樂,養成良好的聆聽習慣。運用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的交替使用,教會學生如何去聆聽音樂。在欣賞過程中,必須注意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比如:感受聲音的高低、長短、強弱及音色變化的能力。一般來講,學生都具有這種能力。但是,對音樂的旋律、節奏、調式、速度、力度、和聲織體、曲式的聽辯能力,學生就不一定具備,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由淺入深,由初級到高級,循序漸近地對音樂進行欣賞、感受,從而讓他們對音樂作品有整體性的感知能力。要讓學生主動去聽,而不是教師在一味地灌輸,把音樂交給學生自己,才能逐步培養和提高他們的感知能力,隨著經驗的不斷豐富與欣賞范圍的不斷擴大,學生的感知能力也一定會不斷提高和趨於完善的。
二、靜心感受、學會想像
想像是人的大腦對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重新組成新形象的過程。音樂欣賞過程中的想像屬於審美想像。審美活動中,審美主體直接感受對象時,並不以機械消極的感受為滿足,而總是積極地調動和改造由於審美對象的信息刺激再現出來的過去記憶中的表象,按照主體的審美理想進行新的結合,從而充實和豐富審美形象,或創造新的審美形象。因此,英國現代著名美學家科林伍德認為,「我們所傾聽的音樂並不是聽到的聲音,而是由聽者的想像力用各種方式加以修補過的那種聲音,其他藝術也是如此。」
由於音樂是非語義的,具有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確定性,這就賦予聽眾以豐富的想像空間。人們可以通過聽覺傳遞感染和刺激情緒去激發想像。學生在欣賞過程中,在音樂語言的感召下,在進行情感體驗的同時,頭腦中會產生許多想像和聯想,因為正如法國作曲家門德爾松所說:「同樣的歌詞對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意義。沒有任何兩個人的答案是完全相同的。」這反映了人們在欣賞音樂時,主觀意識所產生的作用。同一首作品,不同的人的感受必定是不同的,甚至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里對同一首作品的感受也可能是不同的。正所謂「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音樂欣賞是一種審美活動。當我們聆聽一首音樂作品時,自己的情緒往往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受音樂的感染,產生各種情感體驗。所以,學生欣賞音樂的過程就是情感體驗的過程。在這其中,音樂所表達的情感和學生心中潛在的情感互相交融,產生了對音樂的共鳴。學生可以通過音樂欣賞獲得的情感體驗聯想到自己以往現實生活中的情境而獲得審美享受。
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利用這種聯想和想像幫助學生理解音樂作品中所塑造的音樂形象,發揮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要讓學生自己靜心感受,不要用詳細地講解撲滅他們想像的火花。告訴學生音樂是沒有「標准答案」的。由於每個人的生活經歷的不同、知識水平的高低、審美能力的強弱,由音樂所激發的審美想像一定是多姿多彩的。要給學生營造一個寬松、和諧、民主的氛圍,學生沒有了精神壓力,思維就活躍了,想像力也就豐富了。學生每一次審美想像的過程,都是邁向更高層次的音樂審美想像的階梯。這些審美想像可能並不符合成年人的審美標准,甚至有點天馬行空,但每一次審美想像都是可貴的,都是有價值的。作為學生,他們擁有自己審美想像的權利;作為教師,應該充分保護學生的想像力,不要把自己的想像強加於學生。要讓學生在音樂的海洋里自由地翱翔,從而培養他們對美的理解能力和想像能力。
三、用心探究、學會評價
審美評價是審美主體在審美活動中對審美對象審美屬性、審美價值所做出的判斷。審美評價與審美主體的審美趣味、審美能力、審美理想等有著密切的聯系。評價包括人對事物的認知與情感的反應。審美評價在審美活動中屬於較高的層次。學會評價、具有音樂評價的能力涉及到審美主體對音樂音響的感受能力、對音樂要素知識的綜合感知能力、音樂文化知識的積累程度、以及音樂欣賞的個人趣味、音樂審美價值觀等。
古往今來,在音樂作品中,總是真善美與假惡丑互相比較而存在,互相鬥爭而發展。正因為如此,如果教師不加以好好引導,有很多學生就會美醜不分,善惡不辯。這些年來,社會上有時流行著一些低級趣味較濃甚至是庸俗不堪的音樂或是些格調不高的、藝術性差的音樂,使正在成長發育的學生誤以為這是「音樂藝術的時代性」,而那些優美的、藝術性高的抒情歌曲在學生看來總是平淡無味,深入不下去。所以,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評價能力,使學生劃清真善美與假惡丑的界限,掌握分辨是非的標準的同時,關鍵是要使他們有能力去評價判斷音樂作品的社會價值及藝術價值。而學會這些,就要在掌握有關的音樂知識、技能的基礎上,用心探究音樂作品的題材、內容、體裁、風格、情緒、曲式等表現手段,深入地認識音樂作品的內容美、形式美、情緒美、表現美,進而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評價能力。
在欣賞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以及學生之間存著知識和經驗的差異,這些都會影響審美判斷和評價,故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修養和豐富的知識,理解作品形式和內容最普遍的審美意義,以寬容的態度容納學生的感受和評價,啟發引導學生以審美意識去感知作品,將日常情感升華至審美的判斷。同時,要學生參與音樂評價必須創造一個寬松的教學環境。其中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更是起著決定性作用。只有處於這種教學氛圍中,學生才能在音樂欣賞過程中,充分發揮審美感知能力、審美想像能力;才能在互動中,交流各自的音樂感受與理解,最終有效地進入音樂審美狀態。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能夠欣賞懂得音樂,這是審美修養的基本標志之一。」從這個觀點出發,教師如果能夠行之有效地完成音樂欣賞活動,一定能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使音樂審美達到一種更高更深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