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莊子·秋水》的藝術特色
莊子:名周,戰國時期宋國蒙人,大約與孟子同時而稍後,是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我們知道道家學派還有一位重要人物,那就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老子和莊子被後世人合稱為「老莊」。老子的思想是主張絕聖棄智,忘情寡慾,無為而治,莊子是在老子的基礎之上,繼承並進一步發揚了老子的思想,主張無為而治,道法自然,即一切順應自然,用莊子的話來說就是「安時而處順」,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這就是莊子最基本的哲學思想。
莊子的哲學思想主要體現在他和他的弟子門人合著的《莊子》一書中,我們知道,先秦時期的一些著作,經常是文、史、哲不分家,因此,《莊子》這本書不僅是一部哲學著作,還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莊子散文的藝術特色主要表現在這么幾個方面
第一, 想像奇幻,
第二, 構思巧妙,
第三, 善用寓言故事和比喻,
第四, 文筆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義風格。
B. 《秋水》從這段話中你可以看出莊子行文的哪些藝術特點
想像豐富,文筆流暢,極大地影響了後世的浪漫主義文學。
註:浪漫主義文學主要是指想像豐富,與現實主義文學相對而言,而不是體現愛情的浪漫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名周,戰國時代宋國蒙(今安徽蒙城人,另說河南商丘)人。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者。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也被稱為蒙吏、孟庄和孟叟。
莊子曾做過漆園(今安徽蒙城縣)小吏,生活很窮。據《莊子·外篇·秋水》記載,楚威王曾派人邀請莊周管理楚國政事。莊子以寧為泥里嬉戲的龜而不為廟堂之龜為由,拒絕了楚威王的邀請。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張修身養性,清靜無為,一直過著深居簡出的隱居生活。
莊子是一個憤世嫉俗的人,《莊子獨見》中有一段精闢的論述:「人只知三閭之哀怨,而不知漆園之哀怨有甚於三閭也。蓋三閭之哀怨在一國,而漆園之哀在天下;三閭之哀怨在一時,而漆園之哀怨在萬世。」(三閭為屈原)
莊子的哲學思想大體可歸納為以道為實體的本體論、「萬物齊一」的相對主義認識論,並由此引發出其獨有的主觀唯心主義傾向和相對主義詭辯傾向。以此為基礎,在深刻揭露「竊國者為諸侯」的政治現實的同時,莊子與老子一脈相承,主張一種無為而治、小國寡民的社會理想。同時,莊子崇尚一種「天人合一」,提倡「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境界,並且認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遙自得,是精神的自由,而非名利。這種本於自然的人性論與倫理觀,為後世的中國知識分子提供了另一種生存方式和價值觀念的可能性。
莊子同時也採用了一種文學的方式闡述自己的思想,就是寓言的方式。這種方式讓莊子的思想像水一般,不會懼怕後人的肢解。同時讓他的觀點不會被歷史湮沒。不同的時期拜讀,會得更新的意義。莊周夢蝶、混沌開竅、庖丁解牛……都是其出色的寓言。莊子的文字,堪稱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宛奇葩,將先秦散文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
相對老子而言,莊子的思想傾於對藝術及自由的追求。從莊周夢蝶、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等事情可見。
著作:
《莊子》現存33篇,分內篇、外篇、雜篇。傳統上一般認為,《莊子》一書內篇為莊子所著,外篇和雜篇由莊子及其弟子以及後來學者所著。但也有人認為外篇和雜篇的大部分篇目仍為莊子本人所著,只是著述時期不同,後人託名的作品雖然也有,但是並不多。
內篇最集中表現莊子哲學思想的有《齊物論》、《逍遙游》、《大宗師》等。
C. 從(秋水)看莊子散文的藝術特色及其對後世的影響
想像豐富,文筆流暢,極大地影響了後世的浪漫主義文學。
註:浪漫主義文學主要是指想像豐富,與現實主義文學相對而言,而不是體現愛情的浪漫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名周,戰國時代宋國蒙(今安徽蒙城人,另說河南商丘)人。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者。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也被稱為蒙吏、孟庄和孟叟。
莊子曾做過漆園(今安徽蒙城縣)小吏,生活很窮。據《莊子·外篇·秋水》記載,楚威王曾派人邀請莊周管理楚國政事。莊子以寧為泥里嬉戲的龜而不為廟堂之龜為由,拒絕了楚威王的邀請。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張修身養性,清靜無為,一直過著深居簡出的隱居生活。
莊子是一個憤世嫉俗的人,《莊子獨見》中有一段精闢的論述:「人只知三閭之哀怨,而不知漆園之哀怨有甚於三閭也。蓋三閭之哀怨在一國,而漆園之哀在天下;三閭之哀怨在一時,而漆園之哀怨在萬世。」(三閭為屈原)
莊子的哲學思想大體可歸納為以道為實體的本體論、「萬物齊一」的相對主義認識論,並由此引發出其獨有的主觀唯心主義傾向和相對主義詭辯傾向。以此為基礎,在深刻揭露「竊國者為諸侯」的政治現實的同時,莊子與老子一脈相承,主張一種無為而治、小國寡民的社會理想。同時,莊子崇尚一種「天人合一」,提倡「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境界,並且認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遙自得,是精神的自由,而非名利。這種本於自然的人性論與倫理觀,為後世的中國知識分子提供了另一種生存方式和價值觀念的可能性。
莊子同時也採用了一種文學的方式闡述自己的思想,就是寓言的方式。這種方式讓莊子的思想像水一般,不會懼怕後人的肢解。同時讓他的觀點不會被歷史湮沒。不同的時期拜讀,會得更新的意義。莊周夢蝶、混沌開竅、庖丁解牛……都是其出色的寓言。莊子的文字,堪稱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宛奇葩,將先秦散文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
相對老子而言,莊子的思想傾於對藝術及自由的追求。從莊周夢蝶、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等事情可見。
著作:
《莊子》現存33篇,分內篇、外篇、雜篇。傳統上一般認為,《莊子》一書內篇為莊子所著,外篇和雜篇由莊子及其弟子以及後來學者所著。但也有人認為外篇和雜篇的大部分篇目仍為莊子本人所著,只是著述時期不同,後人託名的作品雖然也有,但是並不多。
內篇最集中表現莊子哲學思想的有《齊物論》、《逍遙游》、《大宗師》等。
D. 莊子秋水的寫作特點
這篇文章用河神見海神的寓言故事說明哲理,通篇都是設喻。在寫河神認識的前後變化時,用了對比的手法,如寫黃河與北海的壯闊,前者是「百川灌河」,「兩渚崖之間,不辯牛馬」;後者是「難窮」「不見水端」。寫河伯的認識,先前是「欣然自喜」,後來是「望洋向若而嘆」。
E. 莊子(秋水)藝術特色是什麼
以它的崇尚自然的精神風骨、包羅萬象的廣闊胸懷而成為中華文化立足於世界的堅實基礎。而在源遠流長的道家文化與哲學的歷史發展中,莊子的思想可稱得上是道家思想之正脈,並且莊子之文亦以雄奇奔放、絢麗多姿的特色而被視為先秦諸子散文中的奇葩。「秋水時至,百川灌河,徑流之大,兩岸之間,不辨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於己」。 文章一開篇,直契入題,引眾人開始進入文章自身的世界之中,「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時值秋季,雨水連綿,乃逐漸成勢,
F. 莊子秋水的思想性和藝術性
一、用寓言形式設喻闡述深刻哲理
這篇文章用河神見海神的寓言故事說明哲理,通篇都是設喻而這些比喻又是通過奔放新奇的想像和濃厚的浪漫主義情調抒寫出來的。莊子把一切自然事物、神話傳說都具體化、人格化。河伯這一神話傳說中的神便被莊子任意驅使為其觀點服務:先讓河伯因受環境和習見習聞的限制而自傲,然後讓河伯從小圈子裡跳出來,看到了大海而對自己以前的自滿羞愧不已。莊子正是通過這個寓言,表達了自己對自然、人生的思考和認識,並使文章生動形象,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二、具有強烈的文學色彩
《秋水》具有強烈的文學色彩。文章一開頭,作者用「秋水時至……不辯牛馬」寥寥二十二個字,就把漲水時那種洶涌澎湃、氣象萬千而又浩淼無邊的壯闊景象毫不費力地描繪了出來,給讀者以不盡的吟味。文章的形象寫得十分生動,寫黃河,則浩浩盪盪,奔騰澎湃,氣魄雄偉;寫北海,則渺茫空曠,無邊無際,意境開闊;寫河神,則有喜有嘆,逼真傳神,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三、巧妙運用對比手法
對比手法的巧妙運用,使得優劣得以辨明,正謬得以彰顯,主題得以突出。文中運用了多種對比,現分述如下:
1、 兩次所見情形之比
第一次所見,是河伯在自己的領域之內的所見,即「百川灌河,徑流之大,兩涘渚涯之間,不辯牛馬」,此景是何等雄壯!但當他來到大海邊,見到的卻是「不見水端」的廣闊。一個是「不辯牛馬」,一個是「不見水端」,兩者孰廣孰闊,自不待言。
2、 兩次兩次所見後的感受之比
有所見必有所感。第一次,河伯在見到自己的領地之後,「於是焉,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一個「天下」,一個「盡」字,把河伯那種躊躇滿志、飄飄然的神態刻畫得淋漓盡致。第二次,河伯見到大海後,認識到了自己的渺小與不足,向海神發出了由衷的感嘆:「『以為莫若己者』,我之謂也。」為自己的孤陋寡聞感嘆,為大海的廣闊無垠感嘆。一個是「天下之美為盡在己」,一個是「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前為驕傲自滿,後為虛心認錯,甘拜下風,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3、兩次所見後的動作神態之比
第一次,河伯的神態為「欣然自喜」,第二次則為「望洋向若而嘆」,這一「喜」一「嘆」鮮明地表現出了河伯兩次所見後的不同神態。「喜」所表現的是河伯志得意滿的神態,「嘆」表現的則是河伯在正視自己的不足之後的羞愧佩服的神態。
所見後的動作也形成鮮明對比。第一次所見後,河伯是「順流而東行」,第二次見後,河伯是「旋其面目」。一「順」一「旋」表現出了人物不同的心情。「順」字反映連河伯「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的那種春風得意之情,而「旋」字則表現河伯改變了認識,掉轉頭來重新審視自己。
4、 兩種做法所產生的結果之比
河伯第一次自高自大,結果將「見笑於大方之家」,自高自大會使人產生錯誤的認識,導致錯誤的做法,甚至導致他人的恥笑、鄙視。而第二次所見所體現的是河伯虛心認錯的態度,知恥的精神風貌,這使河伯在認識上達到了一種升華,實現了從無知到有知的轉化。做法不同,結果也必然不同。正確的做法帶來的是收獲,錯誤的做法帶給人的是失誤。
總之,大膽的想像拓展了文章的思維空間,強烈的文學色彩撞擊著讀者的靈魂,對比手法的巧妙運用使得文章的主題更加鮮明。
希望能夠幫到你:)
G. 文言文秋水的藝術手法
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於天地,而受氣於陰陽,吾在於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太倉乎?號物之數謂之萬,人處一焉;人卒九州,穀食之所生,舟
H. 晚山眉樣翠,秋水鏡般明兩句在藝術上的特色是什麼
運用比喻、對偶刻畫了美妙的景物,寄託了自己曠達灑脫的心境。
出自:宋代詞人辛棄疾《臨江仙·再用韻送祐之弟歸浮梁》
原文:
鍾鼎山林都是夢,人間寵辱休驚。
只消閑處遇平生。酒杯秋吸露,詩句夜裁冰。
記取小窗風雨夜,對床燈火多情。
問誰千里伴君行。晚山眉樣翠,秋水鏡般明。
譯文:
不管是錦衣玉食的官宦生活,還是嘯吟山林的隱居生涯,都是一樣的,都不過虛無的夢幻。人世間的榮辱得失,不要感到心驚。只需要在清靜閑適中自由自在地度過一生:秋來飲美酒,冬到吟佳句,有了好心情,觸處皆畫境。
你該不會忘記,當年風雨之夜,我們窗前相聚;油燈之前,我們閑坐暢談。如今,你要遠去浮梁,這慢慢長途有誰伴你而行,好在還有一路的好風景:傍晚,山巒秀美青翠,宛如佳人的雙眉;秋水澄澈透明,好像晶瑩的明鏡。
(8)秋水的藝術特色有哪些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臨江仙·再用韻送祐之弟歸浮梁》當作於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之後辛棄疾退居江西上饒時期。在罷歸賦閑的日子裡,可以排遣壯懷愁緒的,只有飲酒、賦詞諸項。此時他送族弟辛祐之歸浮梁,為賦別情而作此詞。
此詞上片表現了作者閑處過平生的人生態度,以及選擇平靜閑淡的生活方式;下片回憶了往昔與弟弟小窗風雨、對床夜話的手足情誼,想像族弟歸途之中的情景,祝福他有青翠如黛的山、明亮如鏡的水相伴前行,表達了與弟弟的離別深情。
I. 北京秋水畫室的特色是什麼
秋水畫室的特色一就是專業文化一體化,他是北京畫室中首家自己培養文化課團隊的畫室。別的畫室基本上都是與第三方合作,教學方面都沒那麼好管理。二就是畫室的老師有一套專門正對美院的教學模式,通過這套教學模式教出來的學生成績都很不錯。J. 秋水的寫作特點
《莊子-秋水》賞析
道家文化與哲學是中華文化傳統最深邃博大的根源之一,以它的崇尚自然的精神風骨、包羅萬象的廣闊胸懷而成為中華文化立足於世界的堅實基礎。而在源遠流長的道家文化與哲學的歷史發展中,莊子的思想可稱得上是道家思想之正脈,並且莊子之文亦以雄奇奔放、絢麗多姿的特色而被視為先秦諸子散文中的奇葩。莊子的思想被輯錄成書,即為今天所見到的《莊子》。《莊子》一書其體例有三部分,也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內篇、外篇和雜篇。三大部分之間的關系,如果借用佛學用語,內篇相當於正法,也就是莊子自己的心法,由此直接能窺見莊子本人的真實面目;外篇則相當於像法,是離莊子比較近的弟子所為,由於有的弟子曾得莊子親傳,故即使不能完全得庄學之妙,亦不遠也;而雜篇乃莊子的後學所作,相當於末法,離庄學之真義已遠,然其有旁通其餘各家思想之功,亦不可廢也。就境界而言,內篇最得道學真諦,得其精髓可入道德經的境界;外篇乃就內篇之精義鋪衍而成——其實莊子一書可以整個被理解為對老子的解說——可視為內篇之輔佐;雜篇則以庄學攝其餘諸家之學,且通於各家學問之中,不妨稱為庄學與其他學問之間的交叉學科。內篇為君,外篇為臣,雜篇則為佐使,相輔相成,混成一體。
內篇之義高矣,故不易說之;雜篇之義已遠矣,故不可說之;外篇正處於有意無意之間,正當發其本意以歸於內篇,辨其真假以使統雜篇也,故我不自量力,擇外篇一文而說之。
外篇文亦多矣,擇何而言之乎?曰《秋水》也。為何如此?因為此篇最得莊子汪洋恣肆而行雲流水之妙。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徑流之大,兩岸之間,不辨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於己」。
文章一開篇,直契入題,引眾人開始進入文章自身的世界之中,「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時值秋季,雨水連綿,乃逐漸成勢,由文本身而看,「川」當為支流,而「河」就是幹流了,河水由支流而漸漸匯集到幹流之中,互相增益,於是乎終於達到了「徑流之大,兩岸之間,不辨牛馬」的浩大場景,這就難怪「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於己」了。應該說河伯的心態也是人之常情,試想,如果我們忽然間也擁有了一大筆財富,誰又不會象河伯一樣沾沾自喜呢?什麼叫「自滿「?這就叫自滿,自以為滿,可憐(也可以說幸運)河伯不知道後面將有一個多麼廣闊的世界展現在他面前!
「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見大海無邊無垠,水天一色,海天相接,乃望洋興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則見笑於大方之家。北海若曰:井蛙不足以論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語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語至道者,束於教也「
等到河伯順流而到達大海之後,見到了大海的遼闊景象,才明白先前自己的自滿是多麼可笑——不過,河伯的可貴之處在於:當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之後,能夠及時自我反省,於是就有了下面一段自我批評的話「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意思大約是說:俗話說,自己知道一點東西就自以為了不起,以為老子天下第一,唉,這難道不是在說我嗎?看來河伯在海神面前很不好意思,於是就對海神說「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則見笑於大方之家」。「大方之家」,就是廣大廣闊的大海,佛學有時也稱佛為大方廣佛,極言其廣大無邊也。海神你老人家千萬別和我計較,我看到你如此廣闊才知道自己以前的想法太可笑了,可讓你老人家見笑了。海神聞聽之下,就順承著河伯的意思並啟發他逐步超越自己的局限「井蛙不足以論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語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語至道者,束於教也「。三句話意思相近而強調的重點有別,井蛙之所以不足以論海,那是受空間的限制;夏蟲之所以不可以語冰,那是受時間的限制;而曲士之所以不可以語至道,那是受自己的限制,偏見太深而不能接受相反還排斥最高的真理。總之,人因為受到各種限制或束縛而無法聽聞大道,乃至於即使有機會聽聞大道也加以排斥,豈不聞老子曰:「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之語?一個人如果自己的偏見太深,你和他講道理,白費口舌,甚至還有可能遭到嘲笑乃至痛罵,所以就連聖人也只能「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聖人論而不議」,唉,難啊,難啊。你看,河伯作了自我批評,還是被海神罵了個一無是處。不過海神絕對是個很好的教育家,你不是自滿嗎,那我先打打你的囂張氣焰,狠狠的貶你一頓,等到你自己貢高我慢的壞毛病消除了,再告訴你真理,於是,下面海神話鋒一轉,說道「今爾出於江河,觀於大海,乃知爾丑,爾將可與語大理矣」,行,你能知錯就改,孺子可教。認識到自己的局限,承認自己的渺小正是開始超越局限,走向偉大的開始,看來我還是可以給你講一講大道理的。海神接下來講的什麼大道理呢?
「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止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大海是天下萬水之源,之歸宿,雖然萬川歸之,並不見海水溢出,雖然尾閭不斷傾瀉,也不見海水乾涸,四季或旱澇的變化也對大海沒有影響,為什麼如此?很簡單,因為海的容量太巨大了。各位看到這里也許要問:剛說了河伯自滿,海神怎麼又重蹈覆轍,在這里自吹自擂?借用包老三之言曰:非也非也。因為這幾句話只是一個引子,後面緊跟著的一句話表明海神有對自己有著清醒的自我認識「而吾未嘗以此自多也」,我從來就沒有覺得自己這樣有多麼了不起,因為我深深知道「我在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不似罍空之在大澤乎?中國之在四海,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罍空」,小酒杯那麼大一點空,一小汪汪水而已。我,大海在天地之間簡直太渺小了。
大海如此謙虛,我們更不可驕傲。現代科學所認識的東西和茫茫的宇宙相比,也只是滄海一粟而已,我們對宇宙的認識只能稱為管窺蠡測。現在自然科學所研究的宇宙范圍從層次上可分為渺觀,微觀,宏觀,宇觀和脹觀幾個層次,它們之間分別以誇克、布朗運動的顆粒、行星和總星系為界,分別屬於粒子物理學、量子力學、經典科學、廣義相對論和宇宙學研究的范圍,當然,渺觀之下還有無數更微小的層次,脹觀之上還有無數更高的層次存在。也許大家對介觀(介於微觀和宏觀之間的層次)比較熟悉,因為這個層次正是目前最前沿的納米技術所在的領域,所謂納米技術,從技術層面看,就是操縱單個分子或原子的技術。一納米有多大呢?我們知道,我們在中學學的參與化學反應的最基本的微粒——分子是很小的,分子就是納米級的粒子。經過簡單的計算,就知道,分子:乒乓球=乒乓球:地球。而原子的大小隻有10-10m,是分子的十分之一,基本粒子更小,只有<10-15m,至於誇克、輕子則只有<10-18m了。但還有比這更小的,超微觀層次是指小於普朗克尺度的范圍。所謂普朗克尺度,就是在普朗克空間:10-35m,和普朗克時間:10-43s之下的范圍。目前自然科學的視野從空間上看,最大范圍與最小范圍相差達到1061 倍,從時間上看,最長與最短相差達到1060倍。兩個數目初看起來是很大的。說到大數目,我們可能有些情況下對下面幾種情況下的數目感到無法計算,比如一場大雪中落下的雪花數,一場暴雨中下來的雨點數,全世界森林中的樹木上所有的葉子數,海洋中的水滴數等等,這些數目太巨大了,誰能計算得出來?只好用「不計其數」來形容了。但是所有這些數目都遠遠比不上總星系中的原子數,而後者只不過1081-85而已。
上面說的是空間的大小,下面說說時間的長短.佛學中經常說一剎那,那麼,一剎那究竟有多短暫呢?很簡單,在印度哲學中,「剎那」是這么計算出來的:一晝夜=30須臾,1須臾=30臘縛,1臘縛=60怛剎那,1怛剎那=120剎那,所以1剎那=0.013秒,並不是很短暫。佛學言壯士疾彈指經65剎那,而我們偉大的領袖毛澤東的一首詞中有「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一語,說時間過的很快,應該也源於此。當然這是向短處說,如果向長處說,則我們都知道佛學中有一個表示時間久遠的單位「劫」。它有多長呢?我們看一看它的意思,很容易算出來:從人壽10歲開始,每100年增長1歲,直到84000歲,再反過來減少到10歲,如此一增一減為一小劫,20小劫為一中劫,4中劫成、住、壞、空為一大劫,一大劫之中整個大千世界歷一成毀,經歷一個大的周期。如此算來,一大劫大約為1343840000年。這只是一般的劫,象一些特殊的劫更為長久,比如佛經上說:用一件極為輕軟的天衣,每隔三年拂拭一個方廣一里乃至四十里的磐石一次,直到將其消盡,為一小劫;每隔梵天中的三年拂拭一次方廣八十里的磐石一次,直到將其消盡,為一中劫;每隔凈居天中的三年拂拭一次方廣八百里的磐石一次,直到將其消盡,為一大劫。時間太久遠了.
至於說到咱們中國傳統文化,大家應該都知道「滄海桑田」的典故,說的是仙女麻姑自成仙以來,已經三次看到滄海變成桑田了。佛經中雲仙人壽命可達千萬歲,然也。不過麻姑如果碰到下面這幾位神仙,那簡直就年齡太小了。據《東坡志林》記載「嘗有三老人遇,問其年。一曰:滄海變桑田時,我下一籌。爾來我籌已滿十間屋。一曰:吾與盤古有舊」。這兩位神仙的年齡真是久遠久遠矣。「籌」,簡單說就是小木棍,滄海桑田一變遷以一個小木棍來記錄,這種小木棍那位老神仙已經堆滿十間屋了,你說他老人家有多大吧。另一位也不簡單,盤古何人也?開天闢地者也,「吾與盤古有舊」,那還不與天地同壽?從空間的大小來看,剛才說到「大千世界」,也是來源於佛經,其意思是這樣的:四大部洲構成一個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為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個大千世界。一個大千世界中含有10億個小世界。我們地球人居住在其中一個部洲裡面,而宇宙中有無量大千世界。其實根據現代科學的計算,地球在太陽系中就好像一個沙粒在操場之中一樣,太陽系在銀河系中又好像沙粒在操場,銀河系在總星系亦然,而總星系在宇宙中連沙子也不是,而是無窮小。所以,海神說自己在天地之中很是渺小,並不是謙虛,而是實事求是的說法啊。
河伯聽了這番道理,深覺言之有理,乃把自己的體會給海神說出來,以求得到海神的首肯「然則我大天地而小毫末,可乎?」北海若說,你看,我剛表揚了你,怎麼你又迷糊了呢?「否」,你這樣說那就不對嘍。大理我給你講了,但尚未與你語至理啊。「何以知毫末足以定至細之倪?何以知天地足以窮至大之域?」你以為原子就是小之極至嗎?你認為總星系就是最大的了?唉,剛才我真和你白說了,你剛從一個陷阱里跳出來又進入了另一個陷阱,什麼時候是個頭呢?須知天外有天,總星系之外還有總星系,原子之下還有原子,從更高的層次來看,總星系就好象是原子那麼渺小,而從極微小的層次看,原子就好象是總星系那麼浩瀚。你得連天地的境界都超越過去,達到道的境界才行。什麼是道?道非大非小,非善非惡,非常非變,非正非奇,非外非內,超越一切,含攝一切,貫通一切,乃全,乃備,乃妙。領悟了如此妙道,方始明白:宇宙間一切事物皆本來完備具足大道一切真體妙用。偉大的天地固然美妙,難道世間的一草一木不是同樣美妙的嗎?「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萬物皆備於我」,世界上一切的一切,都是實理具備,隨在各足。猶如王陽明所說的:孔子、堯、舜,聖人、凡人,猶如金子,雖然分量不一樣,但如果都經過提純,成為足金、赤金,其純度是完全一樣的,沒有任何區別,所謂個個圓成是也。整個宇宙中的一切,從極大的天地到極小的原子,都互相含攝,互相具有,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互相之間緣起無盡,圓融無礙,宇宙中一切的一切都是美妙之極的,故禪宗先師才說「翠竹黃花,無非妙道;擔柴挑水,皆是菩提」,我佛如來亦言「煩惱即菩提」。禪宗至高無上的法門是不斷煩惱,不求解脫,因為煩惱即菩提,本來無縛,今亦無脫。出家出家,何謂出家?出家的真義就是「沒有煩惱」,隨緣任運,無處不是極樂。
可見,<秋水篇>沿著河→海→天地最後一直到達道的境界的思路將我們引入一個越來越廣闊、越來越美妙的境界之中,讀此妙文,悟此妙道,千載之下,吾心通於莊子之心,乃至通於無量眾生之心,通於宇宙萬事萬物,可得大自在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