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全國兩會正在召開,藝術教育怎樣改革
關鍵詞一:多校劃片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召開前,教育部下發了《關於做好2016年城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明確今年將在目前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擇校沖動強烈的地方,根據實際情況,積極穩妥採取多校劃片。全國兩會期間,多校劃片成為記者們關注的焦點之一。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列席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時表示,教育部此前發文建議全國推廣多校劃片,但是不意味著都要劃片,建議各地結合實際採取合適的辦法。廣東省教育廳廳長羅偉其回應表示,多校劃片不是逗一刀切地。他透露,廣州要採取什麼政策,仍在制定研究,還沒有報給省里。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廣東省中小學校長聯合會會長吳穎民認為,逗擇校熱地反映出城市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難以滿足家長們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對於緩解擇校熱,多校劃片只是權宜之計,是相對於目前固定的『對號入座』就近掛鉤的模式補充。逗多校劃片明顯好處就是片區學校共享資源,好學校幫扶較弱的學校。使教育資源更加優質均衡,這樣對大多數市民而言都是有利的。希望老百姓從這個角度看待多校劃片。地 吳穎民說。
廣州市第八十六中學校長胡革新認為,多校劃片從短期內可能會為擇校熱帶來一定降溫,但總體而言是一個逗指標不治本地的方式。要解決這個問題最重要的是教育資源配置均衡化,辦好家門口的學校。逗在廣州,硬體不成問題,關鍵的是師資,以及好的管理隊伍、校長隊伍以及辦學理念。地胡革新說。
關鍵詞二:學制改革
全國政協委員、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在分組討論時發言建議,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25年太長,基礎教育佔比太大,建議中小學學制由12年改為10年,取消逗小升初地和逗初升高地兩次統考,讓學生坐上逗直通車地,在連讀制學校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中健康成長。加之此前媒體報道,越秀區或將在十三五規劃期間試行逗5+4地學制。一時間,學制改革引起了教育界的熱議。
逗基礎12年分成三段,升學有評價,有評價就有備考,就會增加學生負擔。有些地方甚至會花大量時間去做重復練習。從這個出發的確會浪費學生青春。地吳穎民說。廣州市南海中學校長謝虎成對此也表示贊同,逗莫言所提倡縮短學制說得有一定的意義,按照目前的學制而言,學生為了應試往往拿一年甚至更長時間去復習。實質上是浪費了這些時間,某程度上壓制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地
吳穎民認為,盡管莫言出發點很好,但目前仍缺乏可行性。他表示,十年一貫制難以滿足教育多元發展需求。十年期間學生難以分流到職業教育系統中,而且還要考慮學生在16歲時能否准確判斷未來職業發展方向,以及目前高等教育資源的現狀。逗更可行的是辦更多九年一貫制學校,取消6+3折騰。地吳穎民說。胡革新認為教學必需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目前逗633地學制是最科學、整體而言對孩子是最有用的,學制改革需要考慮到學生出口、以及做好風險防控。
關鍵詞三:義務教育年限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關於延長義務教育年限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全國人大代表李光宇建議修改《義務教育法》,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范圍,免除在公辦幼兒園就讀的學前3年幼兒保教費,對在民辦幼兒園就讀的學前3年幼兒,由政府按照同級同類公辦幼兒園保教費標准購買服務。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邢台市副市長史書娥建議,將現行的九年義務教育延長為十二年義務教育,推行高中階段(含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的全教育。
不過,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回應,在逗十三五地時期,我們仍然堅持九年義務教育。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教育廳廳長羅偉其表示,學前教育能不能納入義務教育,涉及到《義務教育法》規定,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如果國家要對義務教育年限延伸,會在非常慎重調研的基礎上進行修改。大家關注了義務教育性質,但是還有其他性質要留意,比如義務教育有強迫性,你不上學,家長和孩子都違法。國家現在對教育的精準幫扶和不搞逗大水漫灌地,對有困難的應該給予資助,沒有困難的、非義務教育階段就不是這樣了。廣東今年把困難家庭的子女上幼兒園的補助從300元上升到1000元,就是說對一些有困難的要適當幫扶。
逗12年義務教育,我當然贊成,這對提高國家公民素質有好處地吳穎民說,逗教育制度實現更長年限的義務教育有兩種形式。一種往下,一種往上。義務教育不同於教育,關鍵在於兩個問題,第一,有沒有足夠資源辦好。第二,義務教育具有強迫性,需要考慮法律能否落到實處。地他認為,目前我國實現十二年義務教育為時尚早,現階段要扎實辦好九年義務教育,有條件的地方可提供的學前教育。
>>>相關文章:2016兩會教育熱點解讀:九年義務教育不延長
關鍵詞四:校園暴力
全國政協委員鞏漢林透露自己今年的提案關注校園暴力。鞏漢林提出三方面的建議:凡是對學生採取暴力手段的教師,必須清除出教師隊伍;強調監管,對那些炫耀的,打完人傳視頻上網的未成年人必須強制教育。對監護人也要有一些必要的措施;對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問責。全國人大代表劉曉翠在發言中也關注了校園暴力,並建議制定反校園暴力法,即便是未成年人,只要觸犯刑律,並達到了一定的後果,就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表示,預防校園暴力是確保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需要,教育部高度重視。我們將進一步加強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對出現的校園暴力事件,要依法依規及時進行處理。要加強學校管理,切實落實學校責任。還要加強對家庭教育的指導,推動完善法律法規,加大懲戒的力度。
逗總的來說,現在是反面典型傳播渠道更多,但校園暴力現象未必是越來越嚴重。隨著教師素質和校園管理力度加大,這種情況應該是趨於減少才對。我們發現很多情況都是發生在留守兒童身上,要解決這個問題從根本而言還是要讓孩子們受教育環境變得更好。地吳穎民說。廣州一中學老師表示,我國應盡快出台反校園暴力法,對校園暴力案件進行嚴懲。不過,校園里大多數是青少年,其犯罪性質有別於其他人。在完善法律法規方面,可以借鑒國外的反校園暴力法,制定一個有針對性的法律,以保障出現校園暴力事件時有法可依。
關鍵詞五:傳統文化教育
繼承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是文化建設的重要內涵。在全國兩會上,82歲的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葆玖繼續呼籲關注青少年傳統文化素質培養,通過讓孩子練毛筆字、學習繁體字、多聽多唱京劇等方式,使優秀傳統文化走進青少年心田;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蘇士澍建議:在中小學逗課程設置方案地中的逗藝術學科地加入逗書法地學科,每周至少一課時。
在廣州,優秀傳統文化進入中小學課程並非新鮮事。廣州市南海中學作為首批粵劇傳統教育特色學校,校長謝虎成介紹,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選修粵劇校本選修課程,每周安排1-2課時。此外,學校與廣州市粵劇院等展開粵劇教學合作,聘請專業粵劇人員來給學校粵劇教學作指導。此外,學校還會把粵劇的基本動作編排成一套逗粵韻操地,藉助這個新形式在學生中推廣粵劇。
Ⅱ 中國藝術教育的問題與發展
中國古典藝術的琴、棋、書、畫;詩、書、畫、印;詞、歌、賦等綜合藝術培養模式。隨著引進蘇聯的藝術教育體系,各類專業越分越細,各種藝術學科由於各自技巧的差異性被分解成一個個小的、相互間毫無聯系的專業,藝術本身的綜合性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專業藝術院校:舞蹈學院、音樂學院、美術學院、電影學院、戲劇學院。專業化越來越來強,而綜合性越來越差,技術越來越好,人文素養越來越低,這種重技術輕人文的思想不僅體現在各級各類學校教育中,而且體現在藝術高考當中。藝術考生的高考文化課分數線比普通考生分數線低 1/2或1/3以下,起點本身就很低,再加上大學藝術教育的課程設置的問題,一批又一批生產出來的大學畢業生又將重技術輕人文的思想貫徹到底。在這種體制、這種模式下,怎麼能培養出大師呢?其次,現代中國的藝術教育與社會需求是脫節的。一方面,當代藝術中最新鮮的藝術元素無法進入高校。在我們的教育理念中,要進入教育體系的學科必須是一個成熟的學科即以學科為基礎的藝術教育,在教育中以偉大的藝術作品作為人類價值觀代代相傳的載體,這種源於美國的藝術教育理論是具有保守主義特徵的,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對當代藝術缺乏一個評價體系,其新鮮、活躍的因素無法進入高校當中,而進入高校的這些藝術作品,在挑選的過程中標準的把握卻是一個問題。所以,當專業院校的學生進入社會後,會有很長一段時期的茫然和不適應,他會發現在學院中學習的實際上有很多是用不上的,穩定、成熟的學科模式在給學生傳授著已經老去的東西。重視當代藝術,就是要求重視當代藝術批評在學校教育中的作用。學校藝術教育體系中有三種類型:一是專業院校藝術教育,又被稱為「純藝術」,以培養純藝術家為目標,目前在專業院校中還涵蓋有專業設計類藝術教育;二是普通藝術教育,這包括從幼兒園,中小學到高等院校所有非專業藝術教育;三是師范藝術教育,這在藝術教育中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即以什麼人來教授藝術,行會時期是以工匠師傅來教授,有一段時間是以藝術家來擔任,現在由誰來擔任呢?在現代中國這三種教育類型的目標定位,課程設置實際上是不清晰的;專業院校的課程設置與師范類藝術教育是雷同的,都以教授素描、色彩、創作等技法課為主,用培養專業藝術底子的專業藝術人才的教學內容,課程結構、教學方法和評估標准來培養普通學校藝術教育的師資力量,藝術實踐和技法課程比重過大,而藝術史、藝術理論等文化課程比重不足,使學生所學內容與中小學藝術的教學要求不相適應。將師范類型辦成「小美院」、「小音院」,而沒有體現其教育科學的特點;其次,由於忽視普通藝術教育使專業藝術院校的學生質量下降。中國高等藝術院校挑選人才是以高考的形式進行的,由於受到升學率的壓力,中小學的藝術教育基本上是圍著高考的指揮棒轉,各類附中、培訓班成為了藝術教育的主要模式,而普通生的藝術課在進入初中二、三年級就已基本停止。藝術高考由於文化課要求低,成為大部分學校為文化課差生提高升學率的主要出路,相互之間已形成惡性循環,影響了專業藝術人才的培養和成長。
現在,中國藝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已經引起了藝術教育界的普遍關注,也有人在開始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筆者認為,要改變藝術教育的現狀使其在改革中發展,要解決以下幾個問題:一是明確不同藝術教育類型的培養目標,確立不同藝術教育類型的課程設置,評價體系;師范類藝術教育就應體現其師范性,課程設置以藝術史、藝術理論、教育學、心理學等為主,縮小技法課的比例,中央美術學院在進行大規模的二級院校調整中,依然保留教育學院是具有前瞻性的。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要提倡普通藝術教育,無論是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都應開設藝術課,而不是只開幾個附中、培訓班,全面提高學生藝術素養,為高等藝術院校輸送優秀人才;加強職業技術類藝術製作人才的培養,著重體現其製作技術,體現短周期、快速培養的特點,職業技術類學校不必要向高等專業院校看齊,但可以考慮為高等專業藝術院校畢業生提供職業技術型訓練,從而提高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實現「雙贏」的目標。二是走出藝術教育本身的狹窄圈子,提倡整個學校教育的藝術化教育模式,現代意義上的「 藝術」早已超越了傳統的內涵,各種技術(諸如聲、光、電、多媒體),各種材料媒介,各種觀念,使藝術越來越緊密的與現代生活相接合,接受藝術化教育是提升人類自身生存狀態的精神因素,而不僅僅體驗物質生活帶來的虛幻的幸福,是現代藝術教育的方向,也是藝術教育與科學、技術、倫理、人文的全面結合,將藝術教育最終擴展為文化的教育。三是提倡社會化藝術教育。目前在我國學校藝術教育仍是主要的教育形式,應該看到的是許多社會機構具有學校藝術教育所不可比擬的優勢,博物館、美術館、音樂廳等有著優秀的文化藝術資源並未得到充分的利用;許多機構追求經濟利益削弱了社會化教育的功能。現在,許多美術館定期開辦藝術講座,請名家、教授講解藝術品。筆者印象最深的是,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有一批文化學者、專家長年擔任義務講解員,為參觀者服務。社會化的藝術教育雖還未形成主流,但也將是藝術教育發展的一個方向。
中國藝術教育的改革發展正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關注,人們也提出了種種改革的設想和建議,無論怎樣發展,將來的中國藝術教育將是一種普遍的文化教育。
Ⅲ 美術教育如何實施(幫好友問的論文)
隨著科技的發展、時代的進步,孩子們的眼界日益開闊,外面精彩的世界無時刻不在吸引著他們,舊的美術教育模式已不能滿足現代幼兒的好奇的心理,只有實施課程改革、及時調整和變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才能適應和促進兒童在美術審美能力、美術技能等方面得到更好的發展。本文擬就對美術活動新課改作一探討,以就教於諸同仁。 一、何謂幼兒美術教學 幼兒美術教育是幼兒全面發展的教育手段之一,其主要任務是:初步培養幼兒對大自然、社會生活的欣賞力和表現力,逐步培養幼兒對美術的興趣愛好,發展其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創造力和形象思維能力、手部肌肉動作的協調性和操作能力,初步熟悉並掌握簡單的美術知識及用法,運用已學的知識和技能表現對生活的感受。 二、美術教育在幼兒中的作用和地位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下基礎,藝術教育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內容,而美術教育是藝術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1、 美術教育是幼兒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個個性和到全面和諧發展的人,應當是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豐富的科學知識,開拓創造的實際能力,性格優良,作風文明,精神充實,體健美的人。 缺乏美育,人的發展就可能是面的,因為美育是一種情感教育,它作用於人的情感系統。只有當一個在情感方面的發展是健全而豐富的,他的智力、體力和品德才能協調一致地發揮作用。 2、 美術教育的實施最有力的促進著感官的發展和智力的提高。 美育和智育相結合,科學知識和教育相結合,想像思維和形象思維互相滲透,能充分發揮人的大腦兩半球的功能,對幼兒來說尤其能促進其大腦兩半球的均衡發展,引起幼兒對周圍現實更廣泛的興趣,幼兒往往是通過看、摸、聽、等一經、些初級認識手段來了解事物,了解世界,不僅有益於開闊幼兒的眼界,更深的認識世界,而且能提高幼兒的觀察力,豐富幼兒的想像力和發展幼兒的創造才能。 三、傳統幼兒美術教育的端 傳統美術教學活動都是教師示範畫,主幼兒依著葫蘆畫飄,缺少真情實感,如果沒有葫蘆,幼兒就畫不出飄來。幼兒被教師牽著鼻子走的現象很普遍,在活動中,教師考慮最多的往往是如何達到教育目標,如何完成全面發展的任務,教師很少去想幼兒需要什麼,關注什麼,幼兒對活動的體驗是什麼,而教師只辛苦地設計活動,又費盡心機地運用大量的問題啟發幼兒,幼兒則被動地跟著教師從一個環節到下一個環節,能完成教師預定的計劃,而培出的都是一些技能型、模仿型、重復型的小大人,一味地模仿成人的畫或生搬硬,缺乏創造性,遮掩了想像力,孩子畫得很累,美術活動成了一種照抄的課程,喪失了童趣,喪失了歡樂。 針對這一端,只有實施課程改革,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充分發揮想像力,使幼兒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思考,讓他們自由自主的發展,最終獲得解放,陳鶴琴先生的「活教育」原則中認為「凡是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該讓他自己去做,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該讓 他自己想,兒童自己去探索、去發現,自己所求來的知識才是真知識,他自己所發現的世界才是真世界。 四、在新課改中實施美術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首先,正確認識兒童畫。 「你胡塗亂抹的什麼呀,亂七八糟的」、「畫得一點都不像,難看死了。」只拿像與不像作為評價一幅畫的好壞標准,給人才的培養帶來一個又一個的失誤,傷透了一些孩子的心,由於幼兒的生理機制尚不完善,手、眼、腦三者的配合尚不協調,所以畫出來的形象荒誕、奇特、不合常理,但這正是兒童畫的可愛之處,它所展現的魅力是成人所望塵莫及的。要知道,兒童畫更多的像玩一場游戲,這種「不像」的畫正是幼兒自娛自樂的產物,正是他們對外部世界的真實感受和內心世界的真誠流露,是真、善、美的體現,而正是這種游戲啟迪了他們的心智,培養了他們的個性品質,想像力和創造力。兒童畫與成人畫相比盡管表現形式和技法無相提並論,但其純真、質朴的童趣則是成人畫所不及的。這種純真、質朴的童趣往往給人更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因此,教師應珍惜和愛護幼兒的這一特徵,不要總在「形」上做文章,評價「像不像」、「美不美」,應該遵循他們年齡發展的規律,循序漸進,善於理解和尊重他們的心理特徵。只要他們在繪畫的過程中是愉悅的、投入的,教師就不要過分挑剔。只有孩子充分發揮了想像力,做到了敢想、敢畫,才有可能畫出真正的兒童畫。
Ⅳ 藝術教育如何進行更有效
整合的藝術學科不是在單一學科基礎上藝術形式的量的增加,而是需要本質的改變。藝術綜合性課程的實施中面臨的各種問題,也體現了藝術教育的價值追求。
應更重視精神世界的塑造
按照主題性、情境化設計的綜合性課程,是會出現以往單一學科的邏輯發展弱化,知識技能發展不連貫的問題。這就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取捨問題和教學再組織的問題。
知識技能是藝術能力的一個必要的和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藝術能力不僅僅是知識技能,學生不是靠學習了樂理、素描就具有藝術能力,情感的表現也不是完全以知識技能做支撐的。
藝術能力還包括同樣重要的――或者說是更為重要的――感知、想像、表現、欣賞、評價、創造、反思、交流、合作等方面,它們與學生終身發展必備的知識技能一起,共同構成藝術能力更為本質的內容和體現。
人文學科要培養的是主觀感受的表達、內心情感的流露,有個性的見解和創造能力的釋放,並最終形成自己豐富的精神世界。人文學科也要有知識技能的傳授,但更是情感的交流、心靈的溝通、生命的對話。能夠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生命的搏擊、提升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才是人文教育的崇高使命和根本任務。
循序漸進與跳躍式發展並進
一般的教學原則都強調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應該說,這對奠定學生扎實的基礎有好處,但是對於培養興趣、體驗情感和思維創新卻可能會成為障礙,恪守按部就班的知識教學程序,不謀求跳躍式學習將會失掉藝術學習的激情和靈性。
這就涉及到直線教學與散點教學的問題,散點教學的思路和內容編排方式,不是要把所有重要的東西都選擇好了給學生,而是選擇最能觸動學生心靈的部分使他們獲得印象深刻的感受和體驗,而有些知識則可以通過順帶的方式進行介紹,並通過教學指導,讓學生自己去探索若干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逐漸補充和建構他們自己的知識結構。
我們要讓學生從單向思維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培養多向思維,在多通路的碰撞中激發靈感、突發奇想,充分發揮藝術教育對想像力、創造性的重要作用,參與到培養創造型人才的整體工程之中。
「分」與「合」應轉向內涵關注
藝術課程中的分與合,是指藝術門類的單科教學,還是多學科綜合性教學。所謂「綜合」不是拼湊、混合,好像是一粒葯片包含了多種維生素一樣,而是跨科目、跨領域的打通、滲透、關聯,在多種通路的碰撞中激活、開拓想像和思維。
在實際生活中,從來沒有絕對的「分」與「合」,它們之間從來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為依存的辯證關系。同樣,我們的教學也不應拘泥於某一種形式,而需要根據具體的學習內容、教學需要和情境進行選擇。
在學科整合的理念下,仍然需要認真研究不同藝術門類的特點、獨特的表現形式以及各類藝術必需的技能訓練內容,根據實際需要,教學中可以有所側重。重要的是我們不僅要看到分與合的形式,更要體會形式背後的價值取向,無論是分與合都是統一在整體的藝術教育觀念之中。
正確理解藝術教育的價值,分與合的關系自然就會由關注外在形式轉為深化其內在涵義,教師的課程意識,就不是一個簡單的教學形式上的分與合的問題了。
藝術教育的本質意義不在於技術層面,而在於人文精神的培養、美的境界的追求。堅持以人文精神統領藝術教育,可以提高藝術教育在整個教育中的地位,體現藝術教育的真正價值。
(來源:2016國際藝術教育高端研討會論文集)
Ⅳ 關於藝術教育怎樣改革
很少進行單一形式的活動,使學生能在藝術與科學的關聯方面做些探索。在藝術領域內人文與科學的結合將建立起一個生態文明體系,而且還包括許多直接經驗所獲得的知識愛因施坦認為。培養高素質的人必須在這樣的一個體系下進行,在這里藝術與科學的關系已經是雙重的關系了,從1987 年起、藝術想像、天文學。如,一種叫量智、數學,現代科學技術與藝術的結合極大地豐富了藝術表現力、孕育而成的人文精神,他不僅對各種藝術無不擅長,而其在每一學科中。性智可以通過藝術,他們跨文化創造的建樹起到了將科學與人文結合起來的作用,即生態文明體系;灌輸有餘、電腦設計建築:如電腦繪畫,使其在綜合的文化環境氛圍中成長、電聲音樂等,這和藝術家的創造是一樣的,科學與藝術的融通,建立和諧的文化生態環境。 科學與藝術的融通體現在社會的各個方面;而目前的計算機不能實現人的性智、化學,喚起越強烈,拓展了藝術的表現空間,人文精神是由優秀文化孕育而成的內在於主體的精神品格;量智則可以通過分析、解剖學,自然對人類的作用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就像一個硬幣的兩面,特別是中國的傳統文化藝術也十分喜好,把人放在歷史的「鏈條」上去,在科學家中李政道就是其一、凝聚,讓藝術與科學在相互融合。 總之,從綜合的角度關注藝術,積極改善和優化人與自然的關系,我就從藝術與科學的角度談談對這一課題的理解,又主動保護客觀世界、藝術與科學的聯結,達到感性和理性的平衡。生態文明是指人類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啟發不足,如果一個方程看上去不美的話。 中國教育存在的突出缺點、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的逐步形成和提高。古人要學習的這些東西。藝術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也是外在的。在此。 摘自網路網友,被公認為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最傑出的藝術家和科學家,將琴弦長短粗細與音律的關系的研究運用到樂器製造中,先後多次與藝術家合作創造藝術作品、米開朗基羅。在藝術門類,因為人的許多知識不只是書本上的知識,但他對歷史,把人放在宇宙環境之下,畢達歌拉斯學派就把最新的科技運用到建築和音樂中、音樂等,創新不足,而且逐漸在成為一個「公眾話題」。科學的觀念和藝術的觀念可以通過互相借用,不是簡單的一般意義上的詞語移植、達芬奇等,也正是我們的希望所在、雕塑。人文知識、繪畫,例如詩歌、物理學高度發達的前提下建造的、音樂等文化藝術,科技進步對藝術發展的促進作用 在藝術與科學的融合中,從他的手稿就可以看出、科學與人文素養以及環境意識…… 」藝術課程在目標定位上,可以通過計算機來實現。例如、音樂。情感越珍貴,並且是在一定的文化氛圍中進行的、生物學家,反響越普遍、宗教改革運動和新科學運動所構成。科技的發展為藝術提供新的表現手段。 一、相互補充中放射出更加燦爛的光芒,提出要以培養學生的藝術能力和人文素質的整合發展為目標,例如、電視,那理論一定有問題。它們追求的目標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藝術就越優秀,藝術與科學的溝通是必然之勢。這個時期產生了許多思想和學術的巨匠、直觀的能力等。在教育活動中,它的真理性根植於科學家以外的外部世界;西方油畫的發展與透視學、時裝。科學家追求的普遍性是一類特定的抽象和總結,拓展了藝術表現空間。教材選擇從科學的角度切入來學習藝術的有關知識,也就是把握全局的能力,用創新的手法去喚起每個人的意識或潛意識中深藏著的已經存在的情感,而是在精神境界上趨向一致。 李政道說過、光學是分不開的、關注科學,藝術教育在科學與人文的相互融通下會有更多的教學方式出現、人文科學是泛指對社會現象。它們共同的基礎是人類的創造力。在新的《藝術》教材中將「藝術與科學」的課題放入教材、藝術與文化。第三冊的「表現星空」則從另一角度對藝術與科學的關系做出探索,幾乎包括了人文與科學的各個領域:公元前6世紀、物理學家、審美要求對科學的影響 新的《藝術》教材編寫原則中有一條是多門類。我國湖北隨縣曾候乙墓出土的銅編鍾,數理結合,而且對各種知識也無不研究、文化藝術進行研究的學科和知識,也不是最後一人。例如我國提出的申奧口號,科學與人文的並重已經成為了一種教育理念。藝術的和諧與天體的規律之間觀念互動,對自然界的現象進行新的准確的抽象、互相啟發,如里昂·巴蒂斯塔·亞爾培蒂。將科學與藝術結合最好的是達芬奇、實踐能力,一部分叫性智。新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有不少專家認為、人文與科學的關系 先來看看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與科學的關系,但歸根結底是人才素質的競爭。從人的智能開發的角度來看問題。盡管自然現象本身並不依賴於科學家而存在,建設良好的環境所取得的物質和精神成功的總和,與傳統的教材相比大不相同,而提高人才素質主要是人文和科學素養的共同作用、多學科相融合的原則,例如天文學、科學發現、色彩學。在編寫時注意到了科學與藝術的關聯,成功進行綜合藝術教育勢必對人才素質的提高發揮重要作用、哲學家;復制有餘,使學生初步感受和發現藝術中的「美」與科學中的「數」的關系,教師在拿到教材時對藝術與科學的關系就必須做出思考、繪畫來培養。熊十力認為,就是要把2008年北京奧運會辦成綠色的奧運。 隨著現代科技的迅速發展。文藝復興解放了被宗教禁錮的思想,這些運動都滲透著一種理性主義。在現實生活中藝術活動往往是綜合的,應該是一種時代的要求、詩詞,是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將美與某種比例的關系研究運用到建築及音樂中、互相融通來促進二者的相互滲透,如果要機器完成這樣的一種直觀判斷就太難了、繪畫。 二。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個性和諧健全的人,它根植於整個人類。「天人合一」的中國傳統宇宙觀就是人文與科學的關聯,建立新的「雙主題」的教學模式僅是為了確立一種新的教育理念而提出的現階段的教學方式、韋羅丘。由人類優秀文化積淀,藝術的式樣也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科學家抽象的闡述越簡單。它已不單在較高層次上廣泛進行、技術與基礎的結合,中學教材第一冊安排了「藝術與數」的單元教學。而一個科學與人文日益融通的社會就需要培養既有科學知識也有人文素養的全面發展的人才,運用了當時十分先進的音律技術、多學科的藝術教育活動中。在這方面可以列舉出許多人的名字,中國傳統文化很重視學琴棋書畫,但對自然的抽象和總結乃屬於人類智慧的結晶,沒有時間和空間的界限,絕不僅局限於人文文化,它涉及到思想文化領域的幾個方面、電腦動畫等已成現實,由人文主義運動,它同時體現出人文與科學的關系。 三,把人對自然的認識。人的性智與藝術有關。當然藝術教育不可能包攬一切,在科學與藝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在新的教育理念中人文與科學的結合已成共識,應用越廣泛,《藝術》教材在培養學生的性智的同時:重教有餘。……要使學生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通過理性主義恢復了人的尊嚴,科學創造就越深刻、建築師、工業造型設計,他們在科學與人文的領域中充分施展著多才多藝的天賦。科學,並出版了《科學與藝術》的大型畫冊,他都在當時達到了登峰造極的水平,未來的競爭表面上看來是科技競爭,教育的功能就是為社會培養合格的人才,舉辦「科學與藝術」研討會、電子音樂。尤其是達芬奇,達到學生藝術能力。他積極倡導將科學與藝術的結合:「新課程的目標應體現時代要求。藝術,才是對學生進行全面藝術教育的路子,與培養量智相結合,是人類自身發展的需求、生物學等。量智是指計算機能力與邏輯推理等。並進一步提出。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可他並不是將科學與藝術結合的第一人,通過藝術與生活,他觀察和研究的范圍十分廣泛,謝謝:科學和藝術是不可分割的,使學生進一步理解藝術與科學的關聯,所培養的就是人的性智,並不是固定不變的。正如姜璐教授認為對學生的培養要知識全面:電影,適用於所有的自然現象、人文的奧運和科技的奧運、工程師、藝術與情感。李政道教授是物理學家。時至今日、冶練與鑄造技術,溝通美與數的聯系,重學不足,還可以稱得上是雕塑家、物理學:人的智能(心智)可以分成兩個部分,科技與藝術的結合更為緊密;古代埃及的金字塔是在當時數學、物理的訓練來培養,藝術課程是一種人文課程。他不僅是著名的畫家、文理結合
Ⅵ 藝術教育的任務和目標是什麼
藝術教育的根本任務和目標,就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
一是普及藝術的基本知識,提高人的藝術修養。藝術修養是人的文化修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文精神的集中體現。現當代社會中的人,必須具有較高的文化修養與藝術修養,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與時代的需要。當代社會中幾乎人人都離不開藝術,但要真正具備較高的藝術修養,還需要掌握藝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在藝術欣賞中不斷提高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把欣賞中的感性經驗上升為理性認識。藝術欣賞本身就是一種再創造和再評價,只有欣賞者具有較高的欣賞能力,通曉藝術的基本知識,才能從更高的起點上去欣賞藝術作品,更充分地發揮藝術的審美功能和現實作用。
二是健全審美心理結構,充分發揮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藝術教育之所以在整個教育中有著特殊地位與作用,是因為它可以培育和健全人的審美心理結構,培養人們敏銳的感知力、豐富的想像力和無限的創造力。藝術活動作為人的一種高級精神活動,能夠極大地促進和提高人的思維能力。
三是陶冶人的情感,培養完美的人格。由於藝術是審美情感的集中體現,因而,藝術教育對於人的情感的培養與提高,有著特別重要的作用。歷來的思想家、藝術家們,都之分重視藝術對於人的情感的陶冶和凈化作用,強調通過藝術教育來培養人們美好、和諧的情感和心靈,從而實現完美人格的建構。藝術教育作為美育的核心內容和主要手段,正是通過以情感人、以情動人的方法,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靈,使人進入更高的精神境界,成為一個具有高尚情操的人。
Ⅶ 藝術教育活動實施的指導要點和常用方法有哪些
藝術教育活動實施的指導要點和常用方法有哪些?
藝術教育是其中必不可缺的組成部分。
強化幼兒藝術教育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兒審美意識,
還有助於其拓寬幼兒的視野、讓幼兒感受生活的美好。
幼兒園藝術教育內容的指導要點
1、藝術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應充分發揮藝術的情感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僅僅重視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的傾向。2、幼兒的創作過程和作品是他們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應支持幼兒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克服過分強調技能技巧和標准化要求的傾向。3、幼兒藝術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教師的作用應主要在於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在此基礎上,根據幼兒的發展狀況和需要,對表現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適時、適當的指導。
1、提供豐富的感性經驗;
生活即教育,教育也同樣離不開生活,生活不但可以給幼兒提供豐富的感性經驗,還可以激發幼兒無限的想像力。為幼兒生活提供豐富的感性經驗,才能使幼兒從小熱愛生活、熱愛一切美好的事物。
2、營造良好的藝術氛圍;
3-6歲的幼兒注意力很容易被身邊的人或事物影響,藝術教師有義務為各年齡階段的幼兒營造一個良好的藝術氛圍,好的環境不但能夠誘發幼兒對藝術活動的積極性,還能促進幼兒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藝術活動的學習中來。
3、激發幼兒對藝術活動的情感和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也就沒有想像和創造的動力。在幼兒藝術活動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幼兒的興趣為切入點,重在培養幼兒豐富想像力的同時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Ⅷ 談談學校開展藝術教育的可能性目標有哪些
我國教育部實行的《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規程》指出:通過藝術教育,使學生了解我國優秀的民族藝術文化傳統和外國的優秀藝術成果,提高文化藝術修養,增強愛國主義精神,培養感受美、表現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並通過藝術教育陶冶情操,發展個性,啟迪智慧,激發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我國現階段各學校正突出教育改革,轉變藝術教育觀念,體現素質教育要求、體現"減負"精神,降低知識技能難度,體現以人為本、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強調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通過音樂教育來提高學生的藝術素質,從而提高學生人格素質的目標。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把藝術課程列為國家核心課程,這是因為藝術學科對於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具有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的作用。
一、 藝術教育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
蘇霍姆林斯基說:「美是一種心靈的體操,它使我們精神正直、良心純潔,情感和信念端正。」現代社會由於生活的多樣化、知識信息的廣泛化,審美活動已成為人們生活的重要內容,美育也成為時代的客觀要求。何謂美育,它是通過現實美和藝術美打動學生感情,使學生在心靈深處受到感染和感化,從而培養學生具有正確的審美觀點,具有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既是科學文化教育的重要內容,又是提高人的科學文化素質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它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音樂是以聲音塑造形象的聽覺藝術,它以一定的節奏和旋律通過聽覺影響著人的情感,同時又使人的聽覺在音樂中獲得更好的發展。音樂教育對於開發學生智力,發展其想像力、記憶力,活躍思維及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操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音樂教育中,教師通過唱歌、欣賞音樂、游戲和舞蹈等內容教給學生有表情地唱歌並迎合音樂做出優美協調的節律動作或舞蹈動作,培養初步的音樂欣賞和唱歌、跳舞的簡單技能,發展其音樂才能和音樂藝術的想像力、創造力。如:欣賞《牧童短笛》時,教師將一組幻燈片放映到熒幕上,孩子們看到熒幕上出現碧綠的田野,牧童騎在牛背上悠閑地吹著笛子。伴隨著畫面的變換,聽著優美動聽的音樂,孩子不僅能感受到牧童的愉悅心情,而且對音樂的豐富內涵有了一定的理解。在音樂的作用下,孩子的表演欲也就產生了,當他們隨著音樂的節奏作出一定的節律動作時,其想像力和創造力也就得到了發展。
二、藝術教育與品德教育密不可分
當前的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是一個廣義概念下的德育, 它的內容很廣,意義深遠,涉及到學生學習與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著學生紀律觀念、學習態度、生活習慣、及愛國愛黨思想的形成,與學生的一言一行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可以說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而德育在實施過程中所採取的實質性方法、手段和它要達成的目標與效果,是與學校所有學科內容的大審美教育分不開的。與語文、數學等學科相比,藝術教育更具有直觀形象、貼近學生的教學特點與優勢。
如通過學唱革命歷史歌曲,使學生受到了革命傳統教育;通過每周幾次的舞蹈隊、合唱團、書畫興趣小組的訓練,培養了學生耐心、細心、恆心、信心的意志品質;通過指導學生構思和創作小作品,培養了學生實踐創新意識與能力;通過合唱團的訓練和成功演出,使學生懂得「匯涓成海,聚沙成塔」的道理,同時樹立學生為校爭光的集體榮譽感;如學生劉英說:「在音樂天地里,我參加了合唱隊,在活動中,我懂得了什麼是美,更懂得了團結與合作」。合唱隊員劉蘋說:「我覺得參加合唱隊很光榮,它不僅讓我學會了優美地歌唱,還培養了我高尚的情操,更讓我懂得了做人要有堅定的信念、樂觀、勇往直前」。通過演唱歌曲《憫農》,我們教育學生要關心人民疾苦,要珍惜糧食;通過學校鼓號隊等集體藝術訓練,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等等。
托爾斯泰曾說:「藝術是人與人之間相互交流的手段之一。」,藝術教育表現出一種廣泛的滲透功能。從本質上講,藝術教育以自覺的、潛移默化的方式,對人的整體生存態度與生活觀念進行培養,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造就一種健全、完美的人格。在人類精神文明的發展歷程中,人類對美的追求有突出的意義,而藝術教育的價值在於為個體的心理成長和精神發展提供一種內在的精神營養和文化價值,以提高人的精神性。可以說,藝術教育包含著人類精神文明的進步因子,是提升人類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途徑,它是一種帶有主動意義的重構重建,也是一種發展個體精神力量的重要的功能性環節。
藝術教育的關鍵應在於培養兒童的藝術思維,也就是說,不僅要使兒童學會創作和表現簡單的作品,更重要的是使他們理解和欣賞自身和其他文化作品的內涵,學會在高度個性化的藝術活動中探索自己和他人的情感世界,將有關的作品與自己的生活和所關心的事物聯系起來。換言之,藝術教育就是要藉助藝術實踐,培養學生的審美以及藝術創作能力,充分發揮學生個人的藝術表現力,同時培養學生藝術審美能力和藝術鑒賞修養,讓學生學會藝術地工作和生活,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讓藝術融入個人的生活之中。
由於我們廣泛深入地開展藝術教育活動,大多數學生在興趣小組中學習自己感興趣的事,學得開心,能比較「自由」的發展,因而其樂融融,這種情感遷移到學習和其他活動上,使學生在校產生一種「寓教於樂」的感覺使我校的藝術教育碩果累累。我們相信:只要我們持之以恆地加強藝術教育,素質教育必然在我校結出豐碩的果實!
Ⅸ 如何解決我國當代美術教育的問題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我國的文化教育事業得到空前規模的發展。作為視覺文化重要的一環,美術創作和美術教育方興未艾,不僅基礎美術教育得到加強,各級各類美術人才得到培養,我國美術教育向現代化和國際化發展也得到有力推動。然而,在令人欣喜的大發展背景之下,我們也必須清醒地看到,與我國迅猛發展的經濟形勢和自然科學的飛速進步相比,美術發展不盡平衡,美術教育相對滯後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反思起來,我國美術教育尚存在著諸多方面的問題:行政管理不夠完善而導致混亂、社會偏見造成的對美術教育的忽略、教育者自身素質不高而引起的教學質量下降等,這些問題直接影響和阻礙了中國美術教育更快地普及、更好地發展。
加速美術教育觀念的轉換
近些年,筆者對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高校美術教育狀況進行了考察和了解,總體來說,當前國外發達國家美術教育有這樣一些特徵:一是倡導使人獲得全面發展的教育思想,提出了對人要進行審美教育,並把美術教育視為提高國民素質的重要途徑。二是提倡美術與科學技術相結合,使美術直接為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服務,創立了與經濟、商業和工業發展相適應的藝術教育模式。三是注重美術史和美術理論的教學,在傳播技藝的同時,更加註重學生的文化素養和創作思維的培養,進一步推動了現代美術教育的發展和美術教育思想的完善,使美術教育真正成為文化教育的一部分。四是完善和豐富了普通美術教育的學制,教育原則、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使美術教育成為學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學科和人文素質核心課程的主要內容。五是美術教育吸收了當代科學研究的新成果,如心理學、生理學,攝影術、新興的材料和先進的設備,以及數碼和電子技術等等,使美術教育能按人的身心發展規律,科學、系統地育人。當前興盛的新媒體藝術和信息設計,皆為藝術與科學高容量的載體,引領著當代先端藝術和新興文化的潮流。六是美術學院的模式不再是清規戒律和僵化的板塊,學術視野越來越開闊,教學思想越來越寬廣,教學方法越來越靈活……
上述特徵體現了西方美術教育的先進性、科學性和合理性,是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
數年前,美國政府頒布了《藝術教育國家標准》,文件明確規定:藝術課程是學校教育的核心學科,並強調指出藝術與「教育」一詞根本含義的密不可分性。所有的學生,無論其天賦或文化背景如何,均有權享受藝術教育所提供的豐富內容。在一個科技日益先進而感官信息日趨復雜的環境中,對各類信息的感知、闡釋、理解與評價的能力便成為關鍵,藝術則有助於學生們發展理解和辨別這個世界的多種潛力。
在日本,美術教育尤其是手工藝製作和書法的教育十分盛行。在「教育立國」的方針指引下,美術教育獲得廣泛的發展,取得累累碩果。美術教育很自然地成為整體教育的重要內容,而不是專門院校的專利。甚至在一些高校,設計專業和醫學護理專業的學生在低年級竟然接受同樣內容的美術及文化的教育,這對培育學生健康的心智和人文情懷的進一步升華,以及協調手腦配合,增強審美能力,帶來了頗多益處。
近年來,幾乎全國各大高校都開設了藝術與設計專業,是為了全面發展高等教育、滿足社會需求,還是為了擴大生源、片面地追求大而全?值得深思的是,藝術與設計專業火爆現象的背後究竟是什麼?綜合大學里美術專業的招生、教學等一系列問題是否要重新認真研究和規劃,尋求出有別於傳統藝術專業院校的辦學理念。例如,加強人文素質的培養,提升藝術審美能力,從文科培養的角度來塑造全能型的、文化素質高的藝術類人才。
加強理論和素養的教育,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文化素養的提升都是有極大幫助的。在教育發達的國家,即使在綜合性大學里,也都開設藝術史論課程,目的就是要加強學生的文化素養和審美意識。因此,專門的美術高校決不能忽略藝術史論和其他理論課程。這也是檢驗和決定美術高校水平和地位的重要指標。
然而,我們目前面臨的更重要的問題是,我國的美術教育似乎又要走向另一個極端——經濟與教育的掛鉤。市場經濟大潮的確已經讓我們在象牙塔中無法安坐無憂,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做學問,但是在市場經濟中的磨礪確實有助於美術教育的更好發展嗎?教學與經營相結合,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和接觸經濟生活的機會,這的確是現行美術教育所缺乏的。現在很多學生反映,他們跟隨教師承擔一些社會任務所獲得的知識,比課堂上所學的東西印象深、記得牢、理解得快,而且同時學會了處理許多畢業後必然遇到的各種問題。但是,我們不能忽略這樣一個問題,目前大多數藝術實踐活動都還僅僅限於「做活兒」的階段,教師們所承擔的社會任務往往談不上什麼藝術性,大多數都要遵從客戶的意見。這種跟隨教師「做活兒」的經歷能夠對學生的教育究竟有利到何種程度?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學到什麼?自己的靈感、激情、創意還能在這個過程中保留多少……都值得我們深思和探討。
優化美術教育師資隊伍
學校教育的成敗關鍵在於師資,師資的優劣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因此,師資自身的思想境界、專業技能和文化素養至關重要。教師要嚴格履行自己的天職:所做的一切都應圍繞培養出合格的、優秀的人才進行。因此,要培養出優秀的學生,教師也要高標准要求自己。現今的學生可以通過先進的媒體,獲得的最新知識和信息十分豐富,面對這些見多識廣的學生,如何激發他們的創造思維,培育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一個關鍵。也就是說,我們要給學生的應是「獵槍」,而不是「獵物」。
教師自身素質的提升,要從這樣幾個方面做起:
一是進行知識結構的調整和更新。在當今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自覺地接受、不斷地吸納新的知識,對教師而言十分重要。因此,不斷「充電」,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以適應迅猛發展的社會,真正做到與時俱進,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它是保障教師始終保持學術敏感性並走在學術前沿的基本條件。
二是進行審美意識的培養和提升。不可否認,教師本身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對學生影響重大。實踐證明,技藝的標准與審美的標准相比,技藝的標准似乎更容易達到,而藝術水平的高低最終往往是作者文化素養和審美能力的反映。因此,教師自身審美意識的強化和審美能力的提升,當是重中之重。
三是強化批評意識。教師要樹立批評與自我批評的觀念。要從根本上認識到批評的意義、價值和作用,意識到批評是成功之母,是推動教學、科研和創作的重要因素。同時,批評也是堅持教育原則,對教育負責、對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的重要保障。
Ⅹ 淺議如何開展藝術教育
一、轉變教育觀念
教育觀念是對教育的根本看法,對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具有指導和統領作用。藝術教育同普通教育相比具有獨特的辦學模式和特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應當樹立起培養創新精神的藝術教育觀念、整體化知識教育觀念和「做人」、「做事」相結合的藝術教育觀念。學校藝術教育是要通過讓學生在學習繪畫、音樂、舞蹈等過程中拓寬知識面,提高審美境界和藝術修養,從而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成為具有崇高理想和偉大目標的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一代新人。
二、健全組織機構
學校應成立藝術教育領導小組,建立藝術教育工作長效機制。領導小組負責規劃、指導、評價學校的藝術教育,管理要分工明確、線條清晰,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同時,發揮學校藝術教育的輻射作用。這就使得學校的藝術教育工作中長期規劃與學年、學期計劃環環相扣、層層落實。
三、提供有力保障
為滿足藝術類課程教學的需要和課外藝術教育活動的需要,學校應按照《中小學校辦學條件標准》,配備齊全的藝術教育設施、設備。比如:學校應設有專業舞蹈教室、音樂教室、書法教室和美術教室,配備電子琴、鋼琴、電鋼琴、手風琴、架子鼓、合唱台、美術用的畫板、畫架等繪畫工具。學校應設有可以進行節目排練、節目展演等大型活動的場地,為學生的藝術展演提供良好的硬體設施。另外,學校還應計劃每年都能籌措資金添置藝術教育設施、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