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青銅藝術品蓮鶴方壺是哪個朝代的

青銅藝術品蓮鶴方壺是哪個朝代的

發布時間:2022-03-05 23:21:01

㈠ 蓮鶴方壺是什麼

1923年8月的一天,河南新鄭縣城鄉紳李銳在自家萊地中打井時,起出一批青銅器文物。在這些文物中,就有後來被奉為國寶的一對蓮鶴方壺。壺,最早作為盛水的容器。早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和大漢口文化中就有頗具時代特點和地域特點的陶壺出土,其中仰韶文化的陶壺已成為當時隨葬組合之一,已體現出早期禮器的特徵。最早的銅壺應出現於商代,多為圈足扁壺。青銅時代的銅壺應是一種酒器,與新石器時代已有不同。周代以後的銅壺形式多樣,春秋時流行方壺和扁圓壺,壺表的紋飾也更加繁褥華麗,工藝水平達到頂峰。其實,銅方壺在春秋時代已成為禮器組合中的重要成員之一,在先秦墓葬中並非罕見之物了。

蓮鶴方壺是銅壺中的代表作;有蓋,雙耳,長頸,鼓腹,圈足,下有器座;遍體布滿紋飾,塑有動植物多種形象。此壺高約120厘米,寬54厘米,器口長30.5厘米,寬249厘米,重約64公斤。主題可分為三個部分。

蓮鶴方壺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分為器蓋,是蓮鶴方壺的中心主題。一隻展翅的仙鶴立於蓮花中心,方壺並因此而得名。蓮花沿器蓋邊緣四散開放,花瓣兩兩相疊,花瓣更有鏤空花紋,花中有花。蓮花中心的立鶴細頸長腿,尖喙微張,正在引頸長鳴,雙翼奮力,似乎正要振翅飛翔,整個鶴的形象真實而不失藝術誇張,頗具動感。

中部為器身。壺壁上攀緣著八隻體形細長而卷典的龍形怪獸,塑造風格一致,壺頸兩側的怪獸最大,也最具龍形,有樓空雕出的龍角,尖耳凸目,牛鼻闊嘴,身體呈兩邊凸起中間凹弧的弓形,尾部細長捲曲,其功能是充當銅壺的器耳。在相應的另外兩側有兩個規模較小風格相類似的小獸,亦可作附耳。而腹部突棱處亦鑄有四隻怪獸,有角有翼,捲曲攀緣。腹部四個突棱處的怪獸與頸部的四個怪獸相互穿插,布局格外自由活潑,不受拘束。

下部分為圈足和器座。作為器座的兩只怪獸尤其值得稱道,其塑造風格與器身部分的怪獸一致,體形細長而捲曲,似鹿非鹿,似虎非虎,似龍又非龍,身負銅壺的全部重量,彎頸曲身,頗賣力氣。

整個器體布滿的紋飾也和鑄塑的怪獸形象一致,為彎曲盤旋首尾難分的鳥蛇紋,復雜而神秘。

整體上看,器蓋部分和器蓋以下部分雕塑風格截然不同,蓮鶴舒展開放,而怪獸則捲曲匍匐。但有趣的是,向上騰飛的鶴,向上開放的蓮花,以及器身布滿的向上攀緣的怪獸,有機地融為一種向上的力量。似乎讓人感覺到,器底那兩只齜牙咧嘴作吃力狀的怪獸不過是故弄玄虛而已。更為耐人尋味的是,蓮與鶴恰巧是漢代以後興起的佛道兩教各自的常見形象。這其中會有什麼玄機呢?

可以這樣說,蓮鶴方壺是一件劃時代的藝術品,它沖破饕餮紋、雲霄紋的藩籬,一掃商周以來青銅重器的沉悶風格,表現出一種顛覆時代的自由向上的精神。同時,春秋戰國是中國文明史上最重要的大變革時代,而蓮鶴方壺正是這一時代的反映,它所見證的不僅僅是藝術風格的解放,而且是思想意識的脫胎換骨。

80多年過去了,這對蓮鶴方壺雖幾經風雨保存了下來,但它們如今卻已身處兩地,一件仍留在河南博物館,繼續充當鎮館之寶;另一件則遠赴京城,在故宮博物院與眾多國寶為伍。

㈡ 春秋蓮鶴方壺和司母戊鼎都是商周時期青銅工藝的代表嗎

司母戊鼎、蓮鶴方壺,真品是商周時期的青銅器代表,真品收藏價值十分高的。

㈢ 春秋戰國青銅鑄造蓮鶴方壺、金銀錯

高大奇偉、紋飾新穎、結構復雜的蓮鶴方壺,堪稱春秋一代青銅工藝的佳作。它是用泥土作模型,經焙燒,翻制陶范,零件分別預鑄,整體合鑄而成的。蓮鶴鑄在一塊平板上,可以單獨取下。二十蓮花瓣預鑄,再與蓋的主體范拼合淺鑄,雙耳及杯、腹四角飛龍、頸前後蟠龍以及二龍足,都是預先鑄成,再與器的主體合鑄。這種技術始於商代,春秋時有了進一步的發展。這是中國鑄造工藝史上的傑出成就,是鑄造大型的結構 目前已發現的我國古代金銀錯青銅器,有的是採用鑲嵌的裝飾方法,又叫鏤金裝飾法。一九七三年,我國著名學者史樹青,在《文物》上發表了一篇《我國古代的金錯工藝》,主要就是談這種方法。其製作分四個步驟:第一步是作母範預刻凹槽,以便器鑄成後,在凹槽內嵌金銀。第二步是鏨槽。「銅器鑄成後,凹槽還需要加工鏨鑿,精細的紋飾,需在器表用墨筆繪成紋樣,然後根據紋樣,鏨刻淺槽,這在古代叫刻鏤,也叫鏤金」。第三步是鑲嵌。第四步是磨錯。「金絲或金片鑲嵌完畢,銅器的表面並不平整,必須用錯(厝)石磨錯,使金絲或金片與銅器表面自然平滑,達到嚴絲合縫的地步」。 編輯本段|回到頂部塗畫法 這是漢代金銀錯的主要裝飾手法,這從漢人對「錯」字的解釋:「錯,金塗也」,就可以看出來。
根據文獻記載和出土實物,「金塗」法主要工序如下:
1、製造「金汞劑」
「金汞齊」的製造是一個化學過程,即是把黃金碎片放在坩鍋內,加溫至攝氏四網路以上,然後再加入為黃金七倍的汞,使其溶解成液體,製成所謂的「泥金」。
2、金塗
用泥金在青銅器上塗飾各種錯綜復雜的圖案紋飾,或者塗在預鑄的凹槽之內。
3、金烤
用無煙炭火溫烤,使汞蒸發,黃金圖案紋飾就固定於青銅器表面。
這種方法,今天有人稱為「鎏金」,但古代叫「金錯」。因為古代圖畫紋飾也叫「錯」。《史記·趙世家》:「翦發紋身,錯臂左衽」。原註:「謂以丹青錯畫其臂也」。古代畫彩也叫「錯彩」,鍾嶸《詩品》卷中:「湯惠休曰:謝(謝靈運)詩如芙蓉出水,顏(顏延之)如錯彩鏤金」。錯彩和鏤金是兩碼事:如前面所說第一種鑲嵌法,也就是史樹青所謂的"鏤金"法;而這里所說的第二種方法,即「金塗」法,就是「錯彩」。如果把全器都塗上金,而沒有「錯彩」,沒有任何花紋圖案,是素麵,就不能叫「金錯」。
在漢代青銅器工藝的流程中,有一道專門的金銀錯工序,負責這道工序的工人,叫「金銀塗章文工」,「章文」是文章、紋飾的意思,所謂「金銀塗章文」,就是在青銅器上,用金銀塗飾花紋圖案。由於漢代有「物勒工名」的制度,所以,在一些漢代金銀錯青銅器銘文中,常常見到有「金銀塗章文工」,「黃塗工」,或簡稱「塗工」的工種名字。
在現存的戰國秦漢金銀錯銅器中,多數是用這種「金銀塗」方法製成的。我們發現,許多被考古和文物專家稱頌的一些精美金銀錯青銅器,它的金銀錯紋飾脫落處,沒有任何凹痕,一眼就可看出,其金銀錯紋飾不是嵌上去的,而是塗上去的。如一九八七年河北省平山縣中山王墓出土的金銀錯虎吞鹿器座,是舉世公認的金銀錯代表作品,但細心的人一定會發現,這件器物虎尾上的金錯紋飾脫落了一小塊,但脫落處並沒有絲毫凹痕,明知不是嵌的,而是塗的。還有,傳為河南省洛陽金村戰國墓出土的錯金銀斗獸紋鏡,也是公認的金銀錯精品,但仔細觀察,發現錯金脫落處,也無任何凹痕,一看便知是用的「金塗」法。又如現存美國沙可樂美術館的鳥紋壺,是一件公認的金銀錯精品,但其金銀錯脫落的地方,也沒有任何凹痕,一望便知為「金塗法」產品。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真是不勝枚舉。復雜的器物的技術奧秘。

㈣ 蓮鶴方壺是哪裡製造的

蓮鶴方壺是1923年在河南新鄭李家樓村東周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鄭國國君大墓出土的墓葬里發現的,原為一對,現分別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青銅館和河南省博物院。此壺為青銅制是盛酒或盛水器,通高118厘米,口長30.5厘米,寬54 厘米,重64.28公斤,為國家級文物。

從蓮鶴方壺的造型來看,大方典雅優美新穎,壺為扁方體,壺身高大,結構嚴密,其主體部分為西周後期以來流行的方壺造型,修頸斜肩,腹垂鼓,重心在下腹部,有蓋,雙耳,圈足。從最上面的壺蓋來看,他是由10組兩重並列的蓮瓣形裝飾組成,立雕雙層蓮瓣上為鏤空的龍紋。蓮花的中央有一活動小蓋,上立鶴,昂首振翅,似鳴似舞。蓮花肥碩盛開,仙鶴站立花芯,一大一小,一靜一動,一花一鳥,搭配巧妙。青銅藝匠對鶴的雕塑尤為成功,它形神俱佳,栩栩如生,似乎若有人猛喝一聲,它就會振翅驚飛。郭沫若先生曾稱道壺蓋之鶴,「突破上古時代之鴻蒙,正躊躊滿志,睥視一切」。

從蓮鶴方壺的裝飾來看,他的裝飾極為復雜,設計非常奇妙,特別引人注目的是飾於器身上下及各種附加裝飾上的龍紋。方壺通體滿飾蟠螭紋,這些蟠螭紋相互纏繞,不分主次,上下穿插,四面延展,似乎努力追求一種昂揚的生命意志。身上的紋飾為淺浮雕並有陰線刻鏤的龍、鳳紋飾。有的是以鳥獸合體的形式表現,虯屈蟠繞,布滿壺體。壺頸部四面均有龍(獸)形耳,兩正側面作回首反顧的龍形構成銅壺的雙耳,有花冠形角,體積較大較長,冠與身軀均有鏤空的精美花紋。壺腹下部四角又有附飾的有翼小龍,獸角翻卷,角端如花朵形,作回首向上攀附之狀。圈足下有兩條勾首顧盼的龍,身作鱗紋,弓身卷尾,頭轉向外側,咋舌,有枝形角。承托壺身的龍和壺體上所有附飾的龍、獸向上攀援的動勢,相互應合,共同在觀者視覺上造成壺身輕盈、移動的感覺。方壺裝飾最為精彩的部分是蓋頂仰起的雙層蓮瓣和佇立於蓮芯之上展翅欲飛的立鶴。它們所展示出的這種清新自由、生動活潑的意境,一掃前代裝飾工藝肅穆刻板的風格,標志著中國裝飾工藝的新開端。

從蓮鶴方壺的顏色來看是青銅器顏色是青灰色的,經過長時間的氧化作用,表面就起了經氧化而產生的顏色是很漂亮的青色或綠色斑。

從蓮鶴方壺的製作工藝來看,工藝採用了圓雕、淺浮雕、細刻、焊接等多種技法,鑄作技藝卓越精湛,蓮鶴方壺採用了圓雕、淺浮雕、細刻、焊接等多種技法鑄造而成。工藝非常精湛,反映了春秋大變革時期的時代風貌。藝術構思巧妙,與商朝那些厚重而庄嚴的青銅器形成了鮮明對比,在藝術風格上反映出東周時期雕塑藝術發展所帶來的清新氣息,是當時社會變革的時代風貌在藝術上的真實體現。

㈤ 蓮鶴銅方壺的來歷是什麼

壺酒器的一種,後發展成為代錶王權的禮器。最早出現於商代,盛行於春秋戰國時期。

遠古時的酒。是未經過濾的酒醪(láo),成糊狀,粘稠,半流質的樣子,不能喝只能吃,所以最早的盛酒器不是壺,而是碗或缽等大口食器。那個時期食器和酒器應該是不分家的。食器和酒器的主要製作材料是陶器、角器、竹木製品等。

公元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文化時期,出現了類似酒器的陶器,如裴李崗文化時期的陶器、南方的河姆渡文化時期的陶器都能令人對商代的酒器充滿無限的遐想。

促使酒器與食器剝離的是釀酒業的發展,同時酒器質量的好壞也開始成為身份地位的象徵,專門製作酒器的工匠也應時而生。在現今山東的大蓮鶴方壺汶口文化時期的一個墓穴中,曾出土了大量的酒器(釀酒器具和飲酒器具),包括罐、瓮、盂、碗、杯等。酒杯的種類有:平底杯、圈足杯、高圈足杯、高柄杯、斜壁杯、曲腹杯、觚形杯等。這些酒器是後世酒器的模型。

「禮以酒成」,無酒不成禮,隨著夏商周時期酒禮的受重視,酒器也迅速發展,這一時期的酒器主要是陶器和青銅器,少數為漆器。器形有陶觚、爵、尊、罍、鬻、鬶,銅爵、斝和漆觚等。

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燕國貴族墓地中出土的漆罍、漆觚等酒器,色彩華麗,裝飾鮮艷,器體上鑲嵌有各種形狀的蚌飾,是我國目前所見最早的螺鈿漆酒器,為西周時期漆酒器中的珍品。

東周時期漆器與青銅器共同發展。青銅酒器有尊、壺、缶、鑒、扁壺、鍾等。漆酒器主要有耳杯、樽、卮、扁壺。另有少量瓷器、金銀器,陶酒器則較少見。無論從灑器的材料還是品種數量上。夏商周三代的酒器較前代都有了質的飛躍。

酒器中的壺主要盛行於春秋戰國時期。造型多種多樣,有方壺、扁壺、圓壺等,大致特徵為:有蓋,兩側有耳,腹部較大,頸部較長。商代青銅壺多扁壺,周代時器形漸趨於成熟,東周時則以扁圓壺及方壺作為當時青銅器的代表,外形、紋飾也更加豐富。

蓮鶴方壺是春秋中期青銅制盛酒或盛水器,1923年於河南新鄭李家樓春秋鄭公大墓出土。此壺原為一對,一件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另一件藏於河南省博物院,是河南博物院的鎮院之寶。原器通高126厘米,主體部分為西周後期以來流行的方壺造型,器型雄渾大氣,裝飾華麗,反映了在春秋時期青銅器藝術審美觀念的重要變化。

器身上下有各種附加裝飾,壺身的紋飾為淺浮雕並有刻鏤的龍、鳳紋飾。有的是以鳥獸合體的形式表現,布滿壺體。有的單體出現,都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圈足上每面裝飾有相對的兩虎,器蓋口沿飾有曲紋裝點。壺頸部四面均有龍(獸)形耳,兩正側面作回首反顧的樣子,有花冠形角;體積很大,冠與身軀均有鏤空的精美花紋。壺腹下部四角又有附飾的有翅膀的小龍,作回首向上攀附的樣子。獸角翻卷,角端如花朵形。圈足下有雙獸,弓身卷尾,頭轉向外側,咋舌,有樹枝形角。承托壺身的獸,和壺體上所有附飾的龍、獸向上攀援的動勢,相互應合,共同在觀者視覺上造成壺身輕盈、移動的感覺。

壺蓋上部有重瓣蓮花形裝飾,向四周翻仰,有力地烘托出蓋心一隻展翅欲翔的鶴。鶴的形象生動真實,為早期青銅器藝術中所罕見,是春秋時期時代精神的象徵。獨特的蓮鶴造型,反映了一種新的生活觀念與藝術觀念,洋溢著一種運動的生命力,升騰著舒揚的美感,那種清新自由、輕松活潑的感覺,讓人為之傾倒,堪稱青銅時代的絕唱。

蓮鶴方壺構圖極為復雜,構形設計非常奇妙,鑄作技藝卓越精湛。郭沫若對蓮鶴方壺評價極高,認為蓮鶴方壺不僅代表了極高的藝術水平,還開創了新的藝術風格。

商周以後,隨著青銅酒器的逐漸衰落,漆器成為兩漢、魏晉時期的主要類型。東漢則以瓷器為主。在歷史上,還有由金、銀、象牙、玉石、景泰藍等材料製成的酒器,極具觀賞價值。

飲酒器的種類主要有:觚、觶、角、爵、杯、舟等。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的飲酒器,如《禮記·禮器》篇明文規定:「宗廟之祭,尊者舉觶,卑者舉角。」

溫酒器,飲酒前用於將酒加熱,配以杓,便於取酒。溫酒器有的稱為樽,漢代流行。

湖北隨州曾侯乙墓中的銅鑒,可置冰貯酒,故又稱為冰鑒。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由於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酒器的製作技術、材料、酒器的外型自然而然會產生相應的變化;故產生了種類繁多,令人目不暇接的酒器。按酒器的材料可分為:

天然材料酒器(木,竹製品,獸角,海螺,葫蘆);陶制酒器(彝族五嘴救護酒壺);青銅制酒器;漆制酒器;瓷製酒器;玉器,水晶製品(唐代玉方形杯、玉合杯、玉竹筒形杯);金銀酒器(唐代金杯、唐代銀杯、明代金壺、宋代銀壺);錫制酒器;景泰藍酒器;玻璃酒器;鋁制罐;不銹鋼飲酒器;袋裝塑料軟包裝,紙包裝容器。

㈥ 立鶴方壺屬於奴隸制時代青銅器發展中什麼時期的代表作品

春秋蓮鶴方壺,春秋中期青銅制盛酒或盛水器,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1923年出土於河南新鄭李家樓鄭公大墓,一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青銅館,一收藏於河南博物院。
此壺主體部分為西周後期以來流行的方壺造型,有蓋、雙耳、圈足,重心在下腹部,遍飾於器身上下的各種附加裝飾,不僅造成異常瑰麗的裝飾效果,而且反映了在春秋時期青銅器藝術審美觀念的重要變化。

你有嗎?

㈦ 青銅蓮鶴方壺產生的歷史文化背景

新鄭鄭公大墓青銅器,是春秋中期具有代表性的承前啟後的器群,它承西周凝重敦厚之緒,啟春秋戰國清麗開放之先,它的出土使人們對於中原文化的認識超越了傳統金石學和古代文獻的束縛,為新生的中國現代考古走向實證、系統、區劃研究提供了可信的田野資料。

古人在宗廟祭祀、饗宴賓客、婚事喪事中都要用酒,壺是盛酒的禮器。新鄭出土的兩尊蓮鶴方壺造型和花紋裝飾及大小幾乎完全一樣。藏於故宮博物院的一個高125.7厘米、口徑橫31.8厘米、縱26厘米。藏於河南博物院的一個高124厘米。

蓮鶴方壺是河南博物院13萬多件文物中最具觀賞價值的收藏品,被公認為這個國家級博物院的「鎮館之寶」,亦是有「地下文物全國第一」之譽的河南在出土文物方面的傑出代表。

蓮鶴方壺是春秋中期的青銅制盛酒或盛水器,壺上有冠蓋,器身長頸、垂腹、圈足。該壺造型宏偉氣派,裝飾典雅華美。

壺冠呈雙層盛開的蓮瓣形,中間平蓋上立一展翅欲飛之鶴;壺頸兩側用附壁回首之龍形怪獸為耳;器身滿飾蟠螭紋,腹部四角各攀附一立體小獸,圈足下有兩個側首吐舌的卷尾獸,傾其全力承托重器,張口咋舌,更托青銅器的威嚴之感。

其構思新穎,設計巧妙,融清新活潑和凝重神秘為一體,被郭沫若先生譽為時代精神之象徵。


(7)青銅藝術品蓮鶴方壺是哪個朝代的擴展閱讀

文物鑒賞

從製作工藝上看,蓮鶴方壺的鑄造採用了圓雕、淺浮雕、細刻、焊接等多種技法,工藝精湛,反映了春秋時期的整體風貌,與商周時期的厚重庄嚴的青銅器風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蓮鶴方壺不僅紋飾細膩新穎,而且結構復雜、鑄造精美,堪稱是春秋時期青銅工藝的典範之作。在通高為116厘米、重65公斤的器身上下,裝飾了各種紋樣以及附加的配件,設計極其復雜:最上面的壺蓋由10組雙層並列的青銅蓮花瓣構成,每一片蓮瓣還是鏤空的形式。

壺身上的紋飾製作為淺浮雕工藝,並且還裝飾了陰線鏤刻的龍、鳳、虎等紋飾。在蓮鶴方壺的整個裝飾工藝中採用了圓雕、淺浮雕、細刻、焊接等多種技法。

蓮鶴方壺精湛的工藝,反映了春秋大變革時期的時代風貌,同時也展現了春秋時期鄭國工業科技水平特別是青銅鑄造水平在當時獨領風騷的一面。

㈧ 4.1923年河南新鄭出土的蓮鶴方壺屬於以下哪個時代的器物( )

蓮鶴方壺產於春秋(公元前771年——公元前476年);通高116厘米,口長30.5厘米,口寬24.9厘米;1923年出土於新鄭李家樓;是河南博物院「九大鎮院之寶」之一。

蓮鶴方壺上有冠蓋,器身長頸、垂腹、圈足。該壺造型宏偉氣派,裝飾典雅華美。壺冠呈雙層盛開的蓮瓣形,中間平蓋上立一展翅欲飛之鶴;壺頸兩側用附壁回首之龍形怪獸為耳;器身滿飾蟠螭紋,腹部四角各攀附一立體小獸,圈足下有兩個側首吐舌的卷尾獸,傾其全力承托著重器。

蓮鶴方壺一共出土了兩件,它們在造型設計、花紋裝飾以及大小方面都幾乎完全一樣。收藏於河南博物院的這一件高116厘米,為橢方形。

蓮鶴方壺的裝飾中最為精彩的部分是上層蓋頂仰起的怒放盛開的雙層蓮花瓣,在蓮瓣的中央佇立著一隻仙鶴,仙鶴亭亭玉立,引頸欲鳴,雙翼舒展欲飛,表現出清新自由、輕松活潑的美感,可謂形神俱佳,栩栩如生。

蓮鶴方壺不僅紋飾細膩新穎,而且結構復雜、鑄造精美,堪稱是春秋時期青銅工藝的典範之作。在通高為116厘米、重65公斤的器身上下,裝飾了各種紋樣以及附加的配件,設計極其復雜:最上面的壺蓋由10組雙層並列的青銅蓮花瓣構成,每一片蓮瓣還是鏤空的形式;壺身上的紋飾製作為淺浮雕工藝,並且還裝飾了陰線鏤刻的龍、鳳、虎等紋飾。在蓮鶴方壺的整個裝飾工藝中採用了圓雕、淺浮雕、細刻、焊接等多種技法。蓮鶴方壺精湛的工藝,反映了春秋大變革時期的時代風貌,同時也展現了春秋時期鄭國工業科技水平特別是青銅鑄造水平在當時獨領風騷的一面。

河南博物院 蔡傑

㈨ 出土於河南新鄭的蓮鶴方壺是東周時期青銅禮器的代表器物

這段文字是介紹國寶青銅器蓮鶴方壺的,是按照空間順序來介紹的.我們可以抓住「冠」、「頸」、「腹」、「底」這些表空間概念的關鍵詞進行排列:⑤②③①④
故選:A.

㈩ 求對 蓮鶴方壺 的造型,裝飾風格的演變來分析夏商周到春秋戰國的青銅演變

從夏商周到春秋的青銅演變主要分為紋飾,型制和銘文的變化。1. 夏商周青銅器的紋飾上看,有饕餮紋、雷紋、弦紋、魚紋、鳥紋、龜紋等。而春秋時期的青銅器的紋飾,有龍蛇紋,獸紋,變形動物紋和波曲紋。2. 夏商周的青銅器出現的是小型工具或飾物。夏代始有青銅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銅器品種已很豐富,並出現了銘文和精細的花紋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銅器發展的鼎盛時期,器型多種多樣,渾厚凝重,銘文逐漸加長,花紋繁縟富麗。 春秋時期,早期出現的先是盆,繼而是橢杯;中期有盂鼎,簠,壺和青銅樂器;晚期青銅器的形制比較復雜,各個地區的器用也不盡相同,而有的地區發現甚少,情況未明。
3. 夏商周時期的青銅器的銘文鑒於青銅器銘文的發展階段與主要依據形制、紋飾進行的銅器分期,青銅器銘文會有某些共同流行的,帶時代性的風格。春秋早期青銅器的銘文長篇的甚少,內容多是諸侯、卿大夫等婚媾媵器和自作用器的記錄。銘辭書體也無顯著的變化。春秋晚期青銅器銘文這時遺存的銘文內容,以記載自作用器的為多,銘辭或長或短大體上有一定的格式,內容總以顯彰器主本人的世家、地位和身分,及自詡品德之美為主,記載婚媵的銘文亦在少數。銘辭除了諸侯或主要的卿大夫之名可與史籍相印證,以及部分有史跡可資考查者外,關涉史料的內容不多,這是由於青銅器的社會功能因時代的不同而有所變的緣故。

閱讀全文

與青銅藝術品蓮鶴方壺是哪個朝代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3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1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7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5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0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