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去雲南自助旅遊的路線
D1行程:昆明市區 花費:昆明世博園門票100元
在昆明市區,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會址,昆明世博園依舊是外地來昆明後的首選旅遊之地。雲南地處我國西南邊疆,這里四季長春,昆明被稱作「春城」。一年四季,這里的綠色植物開花不斷,各種花卉應接不暇。
D2行程:昆明——大理 夜宿火車硬卧費用90元
具體鐵路列車時刻表:
1、N982次 昆明——大理 昆明開車時間:22:36 終到大理時間:次日06:10
2、N986次 昆明——大理 昆明開車時間:21:30 終到大理時間:次日05:30
3、N992次 昆明——大理 昆明開車時間:23:17 終到大理時間:次日07:30
4、N996次 昆明——大理 昆明開車時間:09:02 終到大理時間:當日15:40
大理下關古城是原大理國都。主要景點:蒼山洱海(門票:30元) 蝴蝶泉(5元) 大理古城 崇聖寺三塔(30元)。
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蒼山洱海是古今旅遊者所嚮往的地方。明代著名文人楊升庵描繪它「山則蒼蘢壘翠,海則半月掩藍」,「一望點蒼,不覺神爽飛越」。
蒼山,又名點蒼山,共有十九座山峰,最高峰海拔4000多米。
蒼山景色向來以雪、雲、泉著稱。經夏不消的蒼山雪,是素負盛名的大理「風花雪月」四景之最。在風和日麗的陽春三月,點蒼山頂顯得晶瑩嫻靜,不愧是一個冰清玉潔的水晶世界。
點蒼山的雲變幻多姿,時而淡如青煙,時而濃似潑墨。在夏秋之交,不時出現玉帶似的白雲橫束在蒼翠的山腰,長亘百里,竟日不消,嫵媚動人。
在蒼山頂上,有著不少高山冰磧湖泊,湖泊四周是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還有18條溪水,瀉於19峰之間,滋潤著山麓壩子里的土地,也點綴了蒼山的風光。蒼山還是一個花團錦簇的世界。不僅有幾十種杜鵑,而且有珍稀的茈碧花和綉球似的馬纓花等。
洱海是一個風光明媚的高原湖泊,呈狹長形,南北長40公里,面積約240平方公里。在風平浪靜的日子裡泛舟洱海,那干凈透明的海面宛如碧澄澄的藍天,給人以寧靜而悠遠的感受。
在洱海最南端的團山,有一座洱海公園,是觀賞蒼山洱海景色的好處所。
蝴蝶泉
在蒼山腳下、洱海之濱,還有一處遐邇聞名的游覽勝地--蝴蝶泉。
蝴蝶泉的出名與徐霞客在他的游記中的描述有關。他寫道:「泉上大樹,當4月初即發花如蛺蝶,須翅栩然,與生蝶無異。還有真蝶千萬,連須鉤足,自樹顛倒懸而下及於泉面,繽紛絡繹,五色煥然。」確也有這樣的時候,來此聚會的彩蝶多得難以數計,色澤絢麗,如霞如錦。
前些年,蝴蝶數目減少,據有關方面考察,主要原因一是當地氣候轉向乾燥,導致蝴蝶遷徙,二是農村大量使用殺蟲葯物,誤傷不少蝴蝶幼蟲。不過,最近兩三年來,隨著生態平衡的逐漸恢復,加之人們有意識地對蝴蝶採取保護措施,每年聚會的蝴蝶已與日俱增。
D3行程:大理——麗江 麗江古城門票:120元。住宿可以選擇住在四方街上,費用可以80元標准間。同時,在傍晚十分去大研納西古樂會聽神秘的東巴古樂。費用50元。
麗江古城四方街及麗江木府是麗江著名的旅遊景點。1997年12月4日在義大利那不勒斯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1次全體會議上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准C(II)(IV)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古城麗江把經濟和戰略重地與崎嶇的地勢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實、完美地保存和再現了古樸的風貌。古城的建築歷經無數朝代的洗禮,飽經滄桑,它融匯了各個民族的文化特色而聲名遠揚。麗江還擁有古老的供水系統,這一系統縱橫交錯、精巧獨特,至今仍在有效地發揮著作用。
「麗江古城」是全世界第一個以「常民生活空間」成為世界遺產的。
麗江古城位於雲南省的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始建於宋末元初(13世紀後期)。古城地處雲貴高原,海拔2400餘米,全城面積達3.8平方千米,自古就是遠近聞名的集市和「茶馬古道」上的重鎮。古城現有居民25000餘人。其中,納西族占總人口絕大多數,有30%的居民仍在從事以銅銀器製作、皮毛皮革、紡織、釀造業為主的傳統手工業和商業活動。
麗江古城內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以紅色角礫岩鋪就,雨季不會泥濘、旱季也不會飛灰,石上花紋圖案自然雅緻,與整個城市環境相得益彰。位於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是麗江古街的代表。在麗江古城區內的玉河水繫上,修建有橋梁354座,其密度為平均每平方千米93座。橋梁的形制多種多樣,較著名的有鎖翠橋、大石橋、萬千橋、南門橋、馬鞍橋、仁壽橋,均建於明清時期(14—19世紀)。其中以位於四方街以東100米的大石橋最具特色。
麗江古城又名大研鎮。納西話稱大研古城為「英古都」,意思是江灣之地。它始建於宋末元初,距今已有800餘年的歷史。坐落於玉龍雪山腳下的金沙江畔,古城東南是數十里良田闊野。形狀如同一塊碧玉大硯,所以取名大研鎮(註:硯與研同音)。
麗江古城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沒有城牆的古城。據說,因為古代麗江世襲統治者姓木,如果築城牆,就猶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不吉利。古城融合了納西、白、藏、漢各民族建築藝術的精華。探尋它的過去,人們發現這片曾被遺忘的「古納西王國」,遠古以來已有人類生息繁衍。今日的主人納西民族,則是古代南遷羌人的後裔。在千百年的悠長歲月里,他們辛勤勞作,築起自己美好的家園。目前,城內保存著大片明清時的民宅,均是土木結構瓦屋面樓房,多為三坊一照壁。居民建築布局靈活,注重裝飾,精雕細刻,庭院種植花木,擺設盆景。城內水渠密布,跨水臨渠的建築十分普遍。(見附圖)
這里地處滇、川、藏交通要道,古時候頻繁的商旅活動,促使當地人丁興旺,很快成為遠近聞名的集市和重鎮。一般認為麗江建城始於宋末元初。公元1253年,忽必烈(元世祖)南徵大理國時,就曾駐軍於此。由此開始,直至清初的近五百年裡,麗江地區皆為中央王朝管轄下的納西族木氏先祖及木氏土司(1382年設立)世襲統治。其間,曾遍游雲南的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1587--1641),在《滇游日記》中描述當時麗江城「民房群落,瓦屋櫛比」,明末古城居民達千餘戶,可見城鎮營建已頗具規模。
古城內的木府原為麗江世襲土司木氏的衙署,始建於元代(公元1271~1368年),1998年重建後改為古城博物院。木府佔地46畝,府內有大小房間共162間。(見附圖)其內還懸掛有歷代皇帝欽賜的匾額十一塊,反映了木氏家族的盛衰歷史。
四方街為古城中心,四通八達,周圍小巷通幽,據說是明代木氏土司按其印璽開頭而建。這里是歷代集市中心,每日萬頭躦動,熱鬧非常。從四方街四角延伸出四大主街,直通東南西北四郊,又從主街岔出從多街巷,如蛛網交錯,往來暢便。街道全用五彩石鋪砌,平坦潔凈,晴不揚塵,雨不積水。幾乎每條街道一側都伴有潺潺流水。泉水來自玉河,河至鎮產雙石橋,分東、西、中三股流入古城,隨街繞巷,穿牆過屋。水邊楊柳垂絲,柳下小橋座座,形成「家家流水,戶戶垂揚」的獨特風貌。來到這里,倏然感受到「東方威尼斯」的韻味。城內早年依地下湧泉修建的白馬龍潭和多處井泉至今尚存,人們創造出「一潭一井三塘水」的用水方法,即頭塘飲水、二塘洗菜、三塘洗衣,清水順序而下,既科學又衛生。居民還以水洗街,只要放閘堵河,水溢石板路面順勢下泄,便可滌盡污穢,保持街市清潔。
依山就水的麗江大研鎮,既無高大圍城,也無軒敞大道,但它古樸如畫,處處透出自然和諧。鎮內屋宇因地勢和流水錯落起伏,人們以木石與泥土構築起美觀適用的住宅,融入了漢、白、藏民居的傳統,形成獨特風格。當地常見的是「三坊一照壁」式民宅,即主房、廂房與壁圍成的三合院。每房三間兩層,朝南的正房供長輩居住,東西廂房一般由下輩住用。房屋多在兩面山牆伸出的檐下,裝飾一塊魚形或葉狀木片,名曰「懸魚」,以祈「吉慶有餘」。許多庭院門樓雕飾精巧,院內以卵石、瓦片、花磚鋪地面,正面堂屋一般有六扇格子門窗,窗心的雕刻大多是四季花卉或吉祥鳥獸。堂前廊檐大多比較寬,是一處溫馨愜意的活動空間。
白沙民居建築群位於麗江古城以北8公里處,這里曾是宋元時期(公元10~14世紀)麗江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白沙民居建築群分布在一條南北走向的主軸上,中心為一梯形廣場,一股泉水由北面引入廣場,四條巷道從廣場通向四方,極具特色。白沙民居建築群形成和發展為後來麗江古城的布局奠定了基礎。
納西人家,那小橋流水、花香影映的怡靜的院落里,據說一百個人里出就出了十四個大學生,可見重教尚文之結果——這是一方集智慧精靈於此的水土。
納西族許多人,尤其是納西男子,擅長詩琴書畫。在古城多彩的節慶活動中,除了通宵達旦的民族歌舞和鄉土戲曲,業余演奏的「納西古樂」最為著名。(見附圖)其中,《白沙細樂》為集歌、舞、樂為一體的大型古典音樂套曲,被譽為「活的音樂化石」;另一部麗江《洞經音樂》則源自古老的道教音樂,它保留著許多早已失傳的中原辭曲音韻。
據史料記載,以大寶積宮為代表的麗江壁畫,是在明初至溥歷時期300多年的時間里陸續繪制完成的。當時的土知府木旺聘請了以馬嘯天為首的一批漢族畫家,另外還有藏族和白族畫家、東巴教第子、道教弟子也參加了壁畫的繪制工作。
分布在古城及周圍15座寺廟內的這些明清壁畫,具有多種宗教及各教派內容融合並存的突出特點。遺存於麗江白沙村大寶積宮的大型壁畫《無量壽如來會》,把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和道教的百尊神佛像繪在一起,反映了納西族宗教文化的特點。
白沙壁畫以其別具特色的繪畫藝術風格和珍貴的歷史文化內涵,深深吸引著國內外遊客。白沙地處麗江城北約16公里,是一座古老而美麗的小鎮,是納西族在麗江壩的最初聚居地,也是麗江木氏土司的發祥地,為納西族最早的政治中心。
明朝時期,麗江木氏土司正值鼎盛之時,政局穩定,經濟繁榮,為顯其富有,他大建宮室,建成了一批頗具規模的建築群。現存的白沙琉璃殿、大寶積宮和大定閣等廟宇均為該時期所建。其中所藏的明代壁畫,是極為珍貴的文物,屬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寶積宮現存壁畫558幅,是麗江壁畫收藏最多的地方。大寶積宮和琉璃殿所保存的壁畫尤為精華,這兩個宮殿於1996年12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白沙壁畫對各種宗教文化和藝術流派兼收並蓄,獨樹一幟,融藏傳佛教、漢傳佛教、道教以及東巴教等多種宗教於一身。是獨特的藝術珍品。在藝術風格上,反映出漢、藏、納西等民族傳統繪畫技法與風格的互相融匯。壁畫內容上則展示了藏傳佛教和儒、道等生活故事。繪畫布局周密,用筆嚴謹,色彩富麗,造型准確,人物形象逼真,明顯吸取了東巴畫粗獷、色彩對經強烈、線條均勻、筆法洗煉等特點。麗江壁畫中所涉及的題材比較廣泛,對飛跑的駿馬、盛開的荷花、山林田野、花鳥草蟲等自然風光都有描繪,這些畫都明顯展示了畫家敏銳的觀察能力和積極入世的思想情感。壁畫中描繪的宗教人物,以宗教為折光,融入了畫師們的美學思想,或隱或現地表現了當時的社會生活。(見附圖)
麗江一帶迄今流傳著一種圖畫象形文字「東巴文」。這種納西族先民用來記錄東巴教經文的獨特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活著的圖畫象形文。如今分別收藏在中國以及歐美一些國家圖書館、博物館中的20000多卷東巴經古籍,記錄著納西族千百年輝煌的歷史文化。其中稱作《磋模》的東巴舞譜,包括數十種古樂舞的舞蹈藝術中,是極為罕見的珍貴文獻。被譽為古代納西族「網路全書」的東巴經,對研究納西族的歷史、文化具有重要價值。(見附圖)
附錄一:麗江古城的民居建築(轉載於「麗江納西網」)
麗江古城的民居建築是納西族建築藝術和建築風格的集中體現。它在納西族原始的井乾式本楞房形式基礎上吸收、融匯了漢、白、藏等民族建築的一些優點而形成,在布局形式、建築藝術等方面部有鮮明的地方特色與民族風格。
A.平面布局與建築特色:
民居建築一般是高約7.5米的兩層木結構樓房,也有少數三層樓房,為穿斗式構架、壘士壞牆、瓦屋頂,設有外廊(即度子)。根據構架形式及外廊的不同,可分為平房、明樓、雨 步廈、騎度樓、蠻樓、悶樓、雨面廈等七大類。布局形式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後院、一進兩院、兩坊拐角、四合院、多進套院、多院組合等類型,其中以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為典型。三坊一照壁,即主房一坊,左右廂房二坊、加上主房對面的照壁,合圍成一個三合院。四合五天井指由正房、下房、左右廂房四坊房屋組成的封閉式四合宅院。除中間一個大天井外,四角還有四個小天井或漏間。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是麗江民居中最基本,最常見的形式,其它布局形式都是它們的變異、演化、發展和組合。麗江民居的構架處理十分靈活,有懸山和在木構架主要受力部位,設有「勒馬掛」、「地腳」、「穿枋」、「千斤」等具有拉結作用的構件,整個構架按百分之一的斜度使柱頭往裡傾斜、柱根部向外展開,增強了構架的穩定性。在構架的聯結節點部位,根據受力的情況,分別使用「兩磴榫」、「大頭榫」、「平插榫」,井設暗梢等柔性節點,以利於抗震。下重(士垃)上輕(木板)的護牆體堅固實用。麗江民居在體型組合及輪廊造型上縱橫交錯。輪廊優美;外觀的立面多為石砌勒腳,牆面抹灰,牆角鑲磚,青瓦鋪頂,色調和諧,外觀樸素。
B.民居庭院中的局部特色:
麗江民居非常注重房屋的裝飾,其重點是門樓、照壁、外廊、門窗隔扇、天井、梁彷等。
門樓的形式有磚拱式、木過梁平拱式及木構架式三種,磚拱式門樓多為中間高、兩邊低的三滴水牌摟式樣。木過梁平拱式門樓則是以木過梁承托、外包簿磚的三滴水牌樓。木構架式門樓多為雙坡屋面,檐下用多層花板、花罩裝飾。民居照壁一般有三滴水、一字平式兩種,內部的外廊小照壁多用大理石裝飾。房屋的門窗均飾以木雕圖案,如烏禽、花卉、琴棋書畫、博石器皿等,是功能與藝術相結合的產物。此外,對梁枋、往頭、欄桿、柱礎、勒腳、檐口、屋脊等木作、石作、瓦作部位也加以裝飾。如大過梁的梁頭雕成獸頭,俗稱「獅子頭」,往礎亦雕成圓鼓形、瓶形等。
C.民居庭院設計:
古城民居的庭院採用鵝卵石、五花石等為原料鋪裝,圖案根據庭院大小或房主喜好而定,內容涉及花烏魚蟲、八赴陰陽、民間傳說、神話故事等,手法古樸,布局嚴謹。佔地大、院落多的宅院,普遍由兩坊一照壁、花台、水池等構成。
附錄二:束河古鎮
當年徐霞客游歷至此,在他的記述中這樣寫道「過一枯澗石橋,西瞻中海,柳暗波縈,有大聚落臨其上,是為十和院」。「十和」即今束河之古稱。由此可見,早在明代,這里就是麗江的重要集鎮了。
束河位於麗江古城西北4公里處,被稱為清泉之鄉。束河民居建築群的民居房舍錯落有致,布局形制與麗江古城四方街相似。束河街頭有一潭水,稱為「九鼎龍潭」,又稱「龍泉」。潭周綠柳垂地,翠柏指天,泉水清澈,游魚可數。從潭中溢出的流水蜿蜒於村中道旁,遠近汩汩有聲。村莊中心有長33米、寬27米的小小四方街,與古城四方街一樣可以引水沖洗。街面上的那些被人馬踩踏得光溜平滑的石板,似乎還能照見往日的繁華。青龍河自建築群的中央穿過,建於明代(公元1368~1644年)的青龍橋橫跨其上,青龍橋也是麗江境內最大的石拱橋。
束河曾以發達的文化教育和皮革加工、竹編等手工業聞名於世。早在清朝乾隆年間,束河就開設了由政府公助的義學館和三所私塾,近、現代又創辦了小學、中學,使束河成為著名的人才之鄉。過去束河村從事皮革業的有300多戶,日產皮鞋500雙,各種皮貨遠銷西藏、西昌、青海等地,有的商人甚至到達印度、尼泊爾等國。故有「束河皮匠,一根錐子走天下」之說。在寧蒗中甸、德欽,至今還有以束河皮匠聚居而成的皮匠村。1942年,束河皮匠村與國際組織合作,通過貸款、集股合資開辦過「皮革合作社」。
如今,倘佯於龍泉之畔,漫步於束河古街,總能讓人感受到一股濃郁的文化氣息。作為大研古城周邊民居建築的束河民居,成了「世界文化遺產」中的一部分,吸引著各種膚色的眾多遊客。
附錄三:關於「麗江世界遺產公園」建設項目的信息
據麗江電視台2003年11月28日報道,建設中的「麗江世界遺產公園」項目進展順利,目前正進入倒計時階段。
規劃中位於雪山中路延伸線以北的「麗江世界遺產公園」,由麗江三朵園林旅遊開發公司投資,由昆明華凱園林發展公司設計施工,佔地面積500畝,是麗江市近期重大建設項目之一。
「麗江世界遺產公園」是為了配合麗江市旅遊「二次創業」和三項世界遺產的成功申報而規劃建設的,公園內規劃有瀘沽湖、長江第一灣、玉龍雪山、老君山、金沙江、怒江、瀾滄江等十多個三江並流主要景區景點的微縮景觀和名人雕塑以及東巴記憶文籍展館等主要設施。建設完工後,遊客將可以在公園內直觀地了解麗江市及三江並流區域的主要景區景點、民風民俗,起到宣傳景區、引導遊客的作用,同時還有一定的紀念意義。
該項目於2003年11月5日開工建設,計劃於2004年4月30日竣工。目前,項目建設已進入緊張的倒計時階段。
附錄四:文化遺產
《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規定,屬於下列各類內容之一者,可列為文化遺產:
①文物: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建築物、雕刻和繪畫,具有考古意義的成分或結構,銘文、洞穴、住區及各類文物的綜合體;
②建築群:從歷史、藝術或科學角度看,因其建築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觀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單獨或相互聯系的建築群;
③遺址:從歷史、美學、人種學或人類學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價值的人造工程或人與自然的共同傑作以及考古遺址地帶。
凡提名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文化遺產項目,必須符合下列一項或幾項標准方可獲得批准。
①代表一種獨特的藝術成就,一種創造性的天才傑作;
②能在一定時期內或世界某一文化區域內,對建築藝術、紀念物藝術、城鎮規劃或景觀設計方面的發展產生過大影響;
③能為一種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傳統提供一種獨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見證;
④可作為一種建築或建築群或景觀的傑出範例,展示出入類歷史上一個(或幾個)重要階段;
⑤可作為傳統的人類居住地或使用地的傑出範例,代表一種(或幾種)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轉之變化的影響下變得易於損壞,
⑥與具特殊普遍意義的事件或現行傳統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學藝術作品有直接或實質的聯系。(只有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或該項標准與其它標准一起作用時,此款才能成為列人《世界遺產名錄》的理由。)
Ⅱ 請問誰知道,巴山大峽谷景區《夢回巴國》是大型演出么
大型情景史詩劇《夢回巴國》,是由著名導演哈文及其團隊傾力打造,是集歌、舞、特技、影像等多種模式於一體,該劇立足古老巴國文明,以橫貫古今、悲壯凄美的愛情傳奇為主線,引領觀眾跟隨男女主人公驚心動魄的穿越腳步,層層揭開古老巴國的神秘面紗,一睹其五千年前的驚艷真容!通過多種世界頂尖級的舞台藝術手段,為觀眾營造一場極度瑰麗、神奇、震撼的巴文化夢境!屆時,將與羅家壩巴人遺址博物館交相輝映,亦真亦幻,虛實相生。
這是一個文化與旅遊緊密結合的藝術作品,這是一次突破傳統劇場觀演模式的全新設計。整個劇場在設計風格上,將以巴國遺址出土文物的象徵符號作為靈感來源,追求華美、典雅、端莊的質感,吻合巴國曾經的王者風范。劇場的內部空間,將設計為270°半包圍式觀演關系,分塊式機械舞台具備升降、旋轉、開闔、懸浮等功能,打造天地逆轉、山河倒懸、烈火撲面、巨浪滔天等極致的視覺體驗;全國首個縱向整體升降式體感觀眾席,可承載著全體觀眾完成大幅度的上升、下降變化,與舞台空間的表演相結合,體驗從萬丈高崖上猛烈墜落、從翻騰的雲海里一躍而出、在幾千米的高空中暢快滑翔等奇妙的體感效果。這種「從上到下」的觀演關系,將使觀眾享受真實的「穿越感」,從身到心真正的去追尋那已消失千年的巴國文明,領略那塵封在時光盡頭里的尊貴古巴國文化!這將是該劇最為獨特的亮點!也是全國首創、領先於世界水準的大型空間藝術設計!
同時,配合360°全包圍式的視音頻技術,觀眾能夠最大程度的沉浸在劇情氛圍中,感受前所未有的震撼與夢幻,體味巴國文明的燦爛不朽!它將是巴文化最絢爛的「動感博物館」,為世人呈現一襲巴文化盛宴!
據悉,宣漢縣巴風土韻源遠流長,擁有全國規模最大、年代最久遠、規制等級最高的巴文化遺址——羅家壩遺址,是距今5300年至4500年的新石器時期遺存。近年來,宣漢縣以打造巴文化陣地、夯實巴文化基礎、培育巴文化品牌為著力點,實施了籌建羅家壩考古遺址公園和遺址博物館、廣泛開展了穿巴人服、唱巴山歌、跳巴人舞「三巴」活動等一系列古代巴民族文化的發掘和傳承活動,向建成「全國巴文化高地」邁出了堅實步伐。
Ⅲ 藏族舞蹈的種類
有頓足為節,連臂踏歌,熱烈歡騰的農村「果諧」(圓圈歌舞);
有踏步為節,重腳下節奏點子變化,熱情歡快的「堆諧」(俗稱踢踏舞);
有以歌為主,歌舞結合,悠揚雅曲的「囊瑪」(內庭歌舞);
有踏地為節,「喳」、「頓」、「踏」相結合,頓挫有力的「達諧」(林區圈舞);
有注重情緒表現,舞姿優美豪放的農牧區「果卓」(舊稱鍋庄舞);
有圓潤舒展,長袖翩翩,鈴聲震盪,粗獷激揚,重技巧動作,表現狂熱情緒的「熱巴」鈴鼓舞;
有羽錘翻飛,氣吞山河的「色瑪卓」(後藏的大鼓舞)和「卓諧」(前藏腰鼓舞);
有配合劇情表演、自成一體的藏戲性格舞蹈;有伴合勞動,激發勞動熱情的「勒諧」啞劇性系列舞「羌姆」(俗稱「跳神」);
以及稀世罕見,古香古色,具有西域風味的宮廷樂舞「噶爾」(供雲樂舞)等等。
(3)巴舞藝術公園在哪裡擴展閱讀
藏族的民間舞蹈種類繁多而各具特色。自娛性的圓圈舞除《果諧》和《果卓》外,《堆偕》、《諧》與《卓》更是人們極為喜愛和著名的舞蹈。
諧
藏族人民把西藏的最高處,雅魯藏布江上游的定日、拉孜、薩迦以及阿里一帶,統稱為「堆」,流行在這里的農區自娛性圓圈舞,被人們稱做《堆諧》。《堆諧》的最大特色與區別,是在人們以歌唱伴舞的同時,添加了樂器六弦琴。後因從《堆偕》中派生出表演性的男子《踢踏舞》,而是《堆偕》逐漸盛行於拉薩等地。
《堆諧》的歷史十分久遠,至今可見在公元10世紀時,建於西藏阿里地區古格王朝宮堡集會議事大廳的壁畫,繪有身著長裙、體前交叉連手、右腳在前左腳略後,面向左轉的10名少女的《堆偕》舞姿。其情狀與仍盛行於當地,被稱為「旋」的《堆諧》舞蹈姿態幾乎不差分毫。在藏族所有自娛性圓圈舞中,男女體前或體後交叉拉手,是《堆諧》所獨有的形式。
具有代表性的藏族男子《踢踏舞》,來自於《堆諧》。公元17世紀以前,《堆諧》只由歌曲伴舞,後來六弦琴「扎木年」作為伴奏樂器進入後,逐漸擔任起舞蹈伴唱歌曲前奏、間奏和尾聲的演奏,使原來的《堆諧》隨之在舞蹈形式上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因六弦琴的加入,使《堆諧》漸漸擺脫了原有受唱詞、句、段作舞的限制,而成為能隨不同節奏樂曲進行多種舞步變化的舞蹈。
至17世紀中期,一次在一年一度的「雪頓節」上,各地藏戲團雲集拉薩。當時,在後藏「窮巴藏戲團」的藏戲中,穿插了由六弦琴進行伴奏的《堆諧》男子舞蹈,舞蹈的不拘一格和歡快、熱烈,引起了人們不約而同的新奇和驚喜。從此,這種舞蹈開始傳入拉薩。
後經民間藝人們的相互交流與提煉,在原有的基本舞步上,強調了後半拍起步,並創造了用腳踏出節奏響聲的新步法,對舞蹈結構和套路進行了重新的規范,從此,一個新的舞種——男子《踢踏舞》便脫穎而生。以後,在伴奏樂器上又逐步增加了洋琴、笛子、胡琴、串鈴等,使男子《踢踏舞》成為表演性舞蹈登上了舞台而倍受人們喜愛。
以後,一人們為了豐富《踢踏舞》的音響和技巧性,在表演者的腳腕或小腿上綴滿響鈴,使響鈴和踏腳聲同起同落,甚至能掌握鈴聲在踏腳過程中起、落的高難技巧,已成為衡量《踢踏舞》水平的一項標准。
《諧》,是即為人們熟悉的藏族舞蹈《弦子》。這種民間自娛性舞蹈,曾盛行於現四川省的巴塘、昌都、甘孜和青海省的藏區,但舞姿最富魅力和瀟灑,還要數巴塘地區的《弦子》。因此,人們只要一提《弦子》,便加入了地名為《巴塘弦子》。
每當節日,人們聚在一起,跟隨著一位或幾位手持胡琴,邊拉琴伴奏邊頻頻起舞蹈的伴奏男子之後,甩動如雲長袖在歌聲和琴聲的相互變換中,翩躚起舞,樂而忘返。《巴塘弦子》 的舞姿圓潤、狂放而流暢。
在音量不大,但清晰、婉轉的琴聲下,舞隊忽而聚攏忽而散開,忽而跟隨著領舞繞行,好似游龍擺尾,忽而又成圓圈揚袖旋轉,如同白蓮初綻。此外,由拖步、晃袖、點步轉身及模擬孔雀等姿態動作的穿插、組合下,使整個舞蹈語匯豐富、姿態瀟灑,令無論是舞者還是觀者都陷於無盡的陶醉而難以自拔。
卓
《卓》被藏族一般泛指為「表演性的圓圈歌舞」。而其中不少「卓」中,都有不同「鼓舞」的表演。
藏族自古認為,「鼓」能給人帶來吉祥與歡樂,是求得神靈祝福所不可或缺的器具,而在一些祭祀和節日舞蹈中,必須要進行擊鼓作舞的表演。
西藏的山南地區流行著一種身挎扁圓形腰鼓,雙手持馬蹄形鼓棰邊敲擊邊作舞的男子鼓舞《卓諧》,就是人們極其喜愛和具有悠久歷史的一種民間鼓舞。據說,這種「大鼓舞」產生於 8世紀左右,藏戲創始人,白教喇嘛湯宗傑布為修建鐵橋造福於人民,組織歌舞表演班子四處義演過程中,所創作的。
當年擊鼓作舞的形象,至今可在西藏著名唐代建造的桑鳶寺金城公主殿內,碩大的「慶賀桑鳶寺落成圖」壁畫上看到。那些身挎扁鼓揮棰作舞,栩栩如生的「鼓舞」形象,與《卓諧》的舞姿幾乎仍無所出入。
《熱巴卓》和《熱巴》都屬於「卓」中的表演性民間舞蹈。除藏族之外,不少人難以分辨二者間的相互關系。《熱巴》是指過去流浪藝人賣藝為生,所表演的雜藝歌舞節目。其中包含「民間歌舞」、「鈴鼓舞」和有一定情節的「雜曲表演」三部分。流傳在昌都、工部地區以及雲南、四川省的藏區。
而《熱巴卓》則是以表演「鈴鼓舞」和各種高難技巧的舞蹈。《熱巴卓》的表演,在由專人向大家致以吉祥、康樂的祝詞後,由男持銅鈴、女持扁鼓和馬蹄槌翩躚起舞中,拉開舞蹈的序幕。
他們先以圍圓圈跑動的舞蹈打開所需用的場地然後,由女子先表演集體鼓舞,在人數不限,剛柔相濟的少女舞蹈中,以「頂鼓旋轉」、「纏頭擊鼓」、「扭腰打點」等鼓技,表現出藏族女子舞蹈所特有的婀娜風采。之後,是在女子擊鼓伴奏下的男子單人技巧性舞蹈表演。
英姿颯爽的健兒們,一個個在呼叫聲中,以「躺身蹦子」、「躺身平轉」、「踢腿跨脖」、「單腿跨轉」和「兔子跳」等動作,博得在場觀眾的連連喝彩。在觀眾的要求下,隨伴奏鼓點,還可以增加表演有著不同套路和高難技巧的女子「鼓舞」。
舞蹈的快速、激烈、翻騰旋躍,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的舞動,與節目最初所表演的女子集體「鼓舞」形成了陰柔之美與陽剛之氣的強烈對比。無論是《熱巴卓》還是《熱巴》中的「鈴鼓舞」,因演出內容的豐富和舞姿的優美、技巧的高難而被人們所喜愛。
新中國成立後,流浪四方的《熱巴》沒有了,但文藝工作者曾根據《熱巴卓》編創的舞蹈《草原上的熱巴》,卻在世界舞蹈比賽中獲得了銅獎,為祖國爭得了榮譽。
Ⅳ 納西族喜歡跳什麼舞
納西族喜歡跳麒麟舞和東巴舞
納西族以能歌善舞著稱於世。唐代和元代的志書就有「男女皆披羊皮,俗好飲酒歌舞」, 以及「男女動數百,各執其手,團旋歌舞以為樂」的記載。
納西族的很多傳統古典樂舞保存在東巴教中。東巴經中有被譽為國寶的東巴舞譜《蹉姆》,用圖畫象形文字記錄了東巴舉行儀式時所跳的各種納西族古代舞蹈。不僅是中國國內少數民族古文字中迄今僅見的舞蹈專著,也是世界上用文字記錄的最早舞譜之一。
納西族舞蹈分為歌舞、樂舞、表演性舞蹈、宗教舞蹈等。
歌舞,納西族的民間歌舞的代表有《熱美磋》、《喂默達》、《阿麗哩》等。其中《熱美磋》俗稱「熱熱磋」或「窩熱熱」,屬於世界上稀有的、保存完好的原始歌舞的活化石。此類歌舞都邊歌邊舞,隨著輕松的舞步,一人領唱眾人和。
樂舞即用樂器伴奏而無歌唱的舞蹈,分為「打跳」,《白沙細樂》中的古樂舞。
表演性舞蹈中麒麟舞(納西語:麒麟蹉),明、清時傳入麗江,屬中原道教藝術。以舞蹈為主,融樂、舞、戲、畫、編於一身。勒巴磋,意為勒巴舞或跳勒巴。是一種大型的,帶有宗教祭祀色彩的風俗性歌舞,歌時不舞、舞時不歌。在麗江塔城一帶流傳。勒巴舞共有12套40多種跳法。庫蹉、嚕蹉,意為跳年或祝歲舞。「嚕蹉」意為跳龍。在麗江魯甸一帶流傳。其風格與勒巴舞極為相似。
宗教舞蹈的代表是東巴舞,納西族東巴教東巴在舉行迎神、驅鬼、祭祀、婚禮、超度等儀式時所跳的舞蹈。有300多種跳法;東巴經有著名的舞蹈教程《磋姆》專書。
Ⅳ 麗江好玩嗎,那裡的文化,民俗怎樣
麗江地處我國西南邊陲,位於雲南省西北部地區。居於青藏高原南端、橫斷山脈向雲貴高原北部雲嶺山脈過渡的銜接地段,兼有兩種以上地形特徵。境內地形地貌多樣,含高原雪山、河谷、深峽、草甸、平壩相結合的地貌特徵及自然景觀資源,同時氣候變化顯著。
麗江歷史悠久,很早就有人類活動的足跡,是我國古人類活動的地區之一。
麗江自古以來就是我國西南交通貿易大動脈南方「絲綢之路」和由西藏入境的「茶馬古道」的中轉站。兩條古道既是中原至東南亞的南來北往的貿易通道,又是溝通中原文化和外來文化影響的傳送渠道。
麗江是納西族的家園,是我國唯一的一個納西族自治縣,同時還居住著白、彝、僳僳、普米族等少數民族。
麗江的文化以開放、大方、兼容並蓄為重要特徵。納西族人民長期以來創造並延續保持下來的東巴文化,是世界民族文化的一枝璀璨的奇葩,是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納西族東巴文化的主要記載符號「東巴文」,共1400多個單字,被譽為世界上唯一保留完整的「活著的象形文字」,卷帙浩繁、內容豐富的東巴經書、舞譜、繪畫、祭祀儀式都充分展示著納西族東巴文化的神奇異彩。
麗江古城歷史悠久,古樸如畫,兼有水鄉之容,山城之貌,城中有水,山中有城,城山相融,山水一體,道路自由,街巷幽深,道旁河畔,垂柳拂水……。
麗江,歷史文化遺存眾多。較著名的有麗江七大寺即文峰寺、福國寺、普濟寺、玉峰寺、指雲寺、興化寺、靈照寺及北嶽廟、白沙古建築群、三聖宮、龍泉寺……。從中可見中原文化和地方民族文化的結合以及藏族文化的特徵影響。
麗江同時榮戴國家級麗江玉龍雪山風景名勝區桂冠。景區內含有建於南宋的麗江古城及眾多的古建寺觀;有海拔5596米雄秀的玉龍雪山;有世界著名的最深最險的虎跳峽;有號稱「萬里長江第一灣」的石鼓;高山植被、丹霞地貌奇觀為主的老君山、黎明等一帶大面積的地質景觀……。
此外,麗江還有以納西族為主體,白、僳僳等十餘種少數民族,奇異多採的民族風情和文化。
麗江,還是全國生態環境保護最好的地區之一,有「東方瑞士」的譽稱。
總之,鮮活運轉中的古城、特色鮮明的納西族東巴文化、眾多的歷史遺存、雪山、水渠、草甸等優美的自然景觀……所交織而成的這方熱土,將受到人類的倍加愛護和永遠的關注……。
麗江納西族自治縣位於中國雲南省西北部,其地理坐標為北緯26°34』至27°26』,東經99° 23』至100° 32』之間,面積7648平方公里,人口 32.9萬人。這里居住著納西、慄慄、普米、漢、白、彝、藏等十多個民族。其中、納西族18.4萬人,占總人口的57%。
由於地處青藏高原南端的橫斷山脈向雲貴高原北部過渡的銜接地帶,麗江的氣候受南亞高原風影響,干濕季分明,溫度變化不大,周圍風景秀麗,自然環境優美。
麗江的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呈階梯狀遞降。海拔最高點在玉龍山主峰扇子陡為3396米,最低海拔在金沙江河谷,為1219米,高差達4337米。
早在十萬年前,已有舊石器晚期智人「麗江人」在這里活動。金沙江河谷洞穴岩畫的發現和眾多的新石器、青銅器、鐵器的出士等證 明麗江是中國西南古人類活動的重要地區之一。據史書記載,戰國時期(前475--前221年),麗江屬秦國蜀郡,雨漢置遂久縣,唐代先後歸屬吐蕃與南沼,宋時臣服大理國。到元 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設麗江宣慰司,始稱麗江。明代(公元1368"—16644年),設麗江軍民府;清雍正元年(公元 1723年)設麗江府;民國時期(公元 1911—1949年)設麗江縣;1949年7月成立麗江縣人民政府, 1961年4月改置麗江納西族自治縣。
麗江古城座落在玉龍山下一塊海拔2400米的高原台地上,始建於宋末元初(公元12世紀末至 13世紀中葉),總面積3.8平方公里。舊設土司衙署於城南,周圍建宮室苑囿。在一條東西主軸線上,排列著石牌坊、丹池、大殿、配殿、光碧樓、玉音樓等建築物。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驚嘆日:「宮室之麗,擬於王者」。 城
北為商業區,以四方街為中心,四條幹道呈經絡狀向四周延伸,臨街均設商業鋪面。
城東為舊時流官府衙所在地,現存文明坊、文廟、武廟。
「城依水存,水隨城在」是麗江大研古城的一大特色。位於城北的黑龍潭為古城主要水源。潭水由北向南蜿蜓而下,至雙石橋處被分為束、中、西三條文流,各支流再分為無數細流,入牆撓戶,穿場走苑,形成主街傍河、小巷臨水、跨水築樓的景象。水網之上,造型各異的石橋、木橋多達354座,使大研古城的橋梁密度居中國之冠。
麗江民居極富民族特色,平面布局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後院、一進多院等多種形式。房屋就地勢高低而建築,以兩層居多,也有三層,適用且美觀。
作為古城主要居民的納西族擁有悠久豐富的傳統文化,聞名遐爾的東巴文化、納西古樂、白沙壁畫等便是其重要的內涵。
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麗江大研古城集中體現了納西族獨特的人居環境、地方歷史文化和民族民俗風情。其傅大精探的文化內蘊,為研究城市建築史、民族發展史等提供了實貴的資料。它不僅是中國,而且也是全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
特徵
(一)麗江大研古城
1、歷史沿革
(1)古城發展大事記
南宋末年,麗江木氏先袒將其統治中心從白沙移至獅子山麓,開始營造房屋城池,稱「大葉場」;
南未責佑元年(公元1253年),木氏先袒阿宗阿良歸附元世袒忽必烈。實佑二年(公元1254年),在「大葉場」設三談管民官,其建制隸屬於茶罕章管民官;
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茶罕章管民官改為麗江路軍民總管府;
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三跋管民官改為通安州,州治在今大研古城;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通安州知州阿甲阿得歸順明朝,設麗江軍民府,阿甲阿得被朱元璋皇帝賜姓木井封為世襲知府;
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木得在獅子山麓興建「麗江軍民府衙署」;
清順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設麗江軍民府,仍由木氏任世襲知府;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朝廷在麗江實行「改士歸流」,改由朝廷委派流官任知府,降木氏為土通判;
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第一任麗江流官知府楊鉍到任後,在古城東北面的金虹山下新建流官知府衙門、兵營、教授署、訓導署等,並環繞這些官府建築群修築城牆;
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麗江軍民府下增設麗江縣,縣衙門建於古城南門橋旁; 民國二年(公元 1912年),麗江廢府留縣,縣衙門遷入原麗江府署衙內;
民國三十年(公元1941年),在麗江設雲南省第七行政公署及麗江縣政府;
1949年,設麗江專員公署及麗江縣人民政府,
1961年,設麗江納西族自治縣。
( 2)城市建設者
宋末元初,由木氏先袒阿宗阿良興建「大葉場」;
明代,麗江古城的建設主要由歷代木氏知府主持進行。明萬曆年間(公元1672年),知府木增興建皇帝歙賜准建的「忠義坊」;
清代第一任流官知府楊鉍按朝廷里制建流官府衙及府城。納西族民居則由居民根據家庭生產生活需要、經濟條件和用地狀況,自由靈活地安排建設。
( 3)城市功能和居民
麗江古城是納西族的聚居地,是保存納西族傳統文化的載體。自建成以來,一直發揮區域政治及民族文化教育中心,滇藏貿易、中印貿易樞紐之作用。
目前,麗江古城內仍居住6269戶居民,共25279人。其中,納西族16999人,占總人口的66.7%,有30%的居民仍在古城內從事以銅銀器製作、皮毛皮革、紡織、釀造業為主的民族傳統手工業和商業活動。
2、特徵
( 1)選址
麗江古城以大江探峽、高山險關為依託,在城四周設關口防守,西北設塔城關,西設石門開,西南設九河關,東北設太子關,城南設邱塘開。
麗江大研古城的選址,充分利用了地理環境及黑龍潭水源,北依金虹山、西枕獅子山、總體上座西北而朝束南,利用獅子山擋住了冬季來自西北方向的寒風。束南接遼闊平川,春迎朝陽,夏驅熱氣,建築物依山就勢,層疊起伏。
( 2)街道廣場
麗江大研古城的街道以四方衍為中心,取以新華街、五一街、七一衛、新義街、光義街五條主要街道為經絡的格局。街道依 山傍水,空間時而 封閉,時而開朗,組成了一個通達全城的路網。
主街道的中心部位均留有廣場,其中以四方街為最大。四方街不僅是大研古城的中心,也是滇西北地區的集貿和商業中心。其西側的制高點是科貢坊,為風格獨特的三層門樓。西惻是西河,東為中河。西河上設有活動閘門,利用西河與中河的高差沖洗街面。這種獨特的衛生設施,在國內外都屬罕見。
古城的街巷全部用紅色角礫岩(民間稱為五花石)鋪裝而成,具有雨季不泥濘、旱季不飛灰的特點,石上花紋圖案自然雅緻,質感細膩,與整個城市環境十分協調。
( 3)水系
黑龍潭是麗江大研古城的主要水源,以此為起點,清澈的流水通過線網狀河道溝渠流經幹家萬戶,與散點狀井泉構成嚴整的水系,以滿足全城消防、居民生活用水需要。
a.河道:
位於象山麓的黑龍潭有數十個出水點,出水量為1.918至4.430立方米/秒,匯成潭面近4萬平方米。潭水由北向南流至雙石橋下分成束河、中河、西河。三股支流井進而分成無數細流,穿巷走戶,入牆過屋,流遍全城。古城的街道與河道密切結合,街景與水景相得益彰。河道最寬處3至6米、最窄處不足1米。
b.泉潭:
大研古城之泉潭有黑龍潭、白馬龍潭和義尚甘澤泉等。白馬龍潭位於獅子山南麓、古城西側,又名獅乳泉,水面面積近百平方米,出水量O.023立方米/秒。泉水甘潔清純,從未枯竭。甘澤泉位於古城柬面的金虹山麓,水面面積有幾十平方米,出水量O.O1立方米/秒,水質十分純凈。
c.井:
大研古城內散布多處水井,井大多取「三眼井」形式。「三眼井」即一井分三眼,三眼相連,依次為 :飲用水眼、洗菜用水眼和洗滌用水眼。
( 4)橋梁
在麗江古城區內的玉河水繫上,飛架有354座橋梁,其密度為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形式有廊橋(風雨橋)、石拱橋、石板橋、木板橋等。較著名的有鎖翠橋、大石橋、萬千橋、南門橋、馬鞍橋、仁壽橋。它們均建於明清時期,具建築獨特風格,使麗江古城成為一座橋城。
( 5)民居
麗江古城的民居建築是納西族建築藝術和建築風格的集中體現。它在納西族原始的井乾式本楞房形式基礎上吸收、融匯了漢、白、藏等民族建築的一些優點而形成,在布局形式、建築藝術等方面部有鮮明的地方特色與民族風格。
a.平面布局與建築特色;
民居建築一般是高約7.5米的兩層木結構樓房,也有少數三層樓房,為穿斗式構架、壘士壞牆、瓦屋頂,設有外廊(即度子)。根據構架形式及外廊的不同,可分為平房、明樓、雨 步廈、騎度樓、蠻樓、悶樓、雨面廈等七大類。布局形式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後院、一進兩院、兩坊拐角、四合院、多進套院、多院組合等類型,其中以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為典型。三坊一照壁,即主房一坊,左右廂房二坊、加上主房對面的照壁,合圍成一個三合院。四合五天井指由正房、下房、左右廂房四坊房屋組成的封閉式四合宅院。除中間一個大天井外,四角還有四個小天井或漏間。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是麗江民居中最基本,最常見的形式,其它布局形式都是它們的變異、演化、發展和組合。麗江民居的構架處理十分靈活,有懸山和在木構架主要受力部位,設有「勒馬掛」、「地腳」、「穿枋」、「千斤」等具有拉結作用的構件,整個構架按百分之一的斜度使柱頭往裡傾斜、柱根部向外展開,增強了構架的穩定性。在構架的聯結節點部位,根據受力的情況,分別使用「兩磴榫」、「大頭榫」、「平插榫」,井設暗梢等柔性節點,以利於抗震。下重(士垃)上輕(木板)的護牆體堅固實用。麗江民居在體型組合及輪廊造型上縱橫交錯。輪廊優美;外觀的立面多為石砌勒腳,牆面抹灰,牆角鑲磚,青瓦鋪頂,色調和諧,外觀樸素。
b.民居庭院中的局部特色:
麗江民居非常注重房屋的裝飾,其重點是門樓、照壁、外廊、門窗隔扇、天井、梁彷等。 門樓的形式有磚拱式、木過梁平拱式及木構架式三種,磚拱式門樓多為中間高、兩邊低的三滴水牌摟式樣。木過梁平拱式門樓則是以木過梁承托、外包簿磚的三滴水牌樓。木構架式門樓多為雙坡屋面,檐下用多層花板、花罩裝飾。民居照壁一般有三滴水、一字平式兩種,內部的外廊小照壁多用大理石裝飾。房屋的門窗均飾以木雕圖案,如烏禽、花卉、琴棋書畫、博石器皿等,是功能與藝術相結合的產物。此外,對梁枋、往頭、欄桿、柱礎、勒腳、檐口、屋脊等木作、石作、瓦作部位也加以裝飾。如大過梁的梁頭雕成獸頭,俗稱「獅子頭」,往礎亦雕成圓鼓形、瓶形等。
c.民居庭院設計:
古城民居的庭院採用鵝卵石、五花石等為原料鋪裝,圖案根據庭院大小或房主喜好而定,內容涉及花烏魚蟲、八赴陰陽、民間傳說、神話故事等,手法古樸,布局嚴謹。佔地大、院落多的宅院,普遍由兩坊一照壁、花台、水池等構成。
(二)大研古城周邊民居建築群
1、白沙民居建築群
白沙民居建築群位於大研古城北8公里處,曾是宋元時期麗江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白沙民居建築群分布在一條南北走向的主軸上,中心有一個梯形廣場,四條巷道從廣場通向四方。民居鋪面沿街設立,一股清泉由北面引入廣場,然後融入民居群落,極具特色。麗江納西族有名的棒棒節也起源於此。按傳統習俗,正月二十日開大殿(白沙衛東側,有護法堂等古建築群)祭神。當天麗江各民族都紛紛前來拜祭,集市貿易以木製品、竹編器具為主,應有盡有。白沙民居建築群形成和發展為後來麗江大研古城的布局莫定了基礎。
2、束河民居建築群
束河民居建築群在麗江古城西北4公里處,是麗江古城周邊的一個小集市。束河依山傍水,民居房舍錯落有致。街頭有一潭泉水,稱為「九鼎龍潭」,又稱「龍泉」。泉內水質清澈,游魚可數,從泉中溢出的流水蜿蜓於街衢旁。另外,青龍河從束河村中央穿過,建於明代的青龍橋橫跨其上。青龍橋高4米、寬4.5米、長23米,是麗江境內最大的石拱橋。橋束側建有長32米、寬27米的小小四方衛。其四周鋪面林立,依水設衛,形制與麗江古城四方街相似,同樣可以引水洗街。束何以發達的文化教育和手工業而著稱。村中辦有規模較大的束河中學,許多人以從事皮革加工和其它手工業為生,是著名的皮匠村,有「束河皮匠,一根錐子走天下」之說。
(三)豐富的民族文化
1、重要文物古跡:
(1)明代麗江軍民府與木家院: 明代麗江軍民府府衙與木家院位於麗江大研古城西南,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艷年),府衙分布在一條286米長的東西軸線上 ,依次排列有金水橋、忠義坊、圓池、正殿、光碧樓、壽星樓、丹墀、一文亭、玉音樓、三清殿(玉泉間),直至獅山御園,一進數院,巍峨壯觀。府衙北側建有一進三院住宅,俗稱木家院。麗江軍民府衙於清咸豐、同治年間遭兵亂洗劫,現存一文亭、光碧樓、石牌坊獅子等。
( 2)玉泉明清建築群
玉泉明清建築群位於黑龍潭公園內,包括雲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代建築福國寺五風樓:麗江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明坊、石獅、一文亭、解脫林門樓、光碧樓、得月樓、龍神祠等,以五鳳樓最富特色
福國寺五鳳樓
五鳳樓(原名法雲間),位於黑龍撣公園北端,始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公元 1601年), 1974年由芝山福國寺搬還至黑龍潭、1983年被公布為雲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樓高二十米,為層甍三重擔結構,基呈亞字形,樓台三疊,屋擔八角,三層共曼成二十四個飛檐,從任何一個角度看,都見翼然飛角,就象五隻彩鳳展翅來儀,故名五鳳樓。全樓共有三十二棵柱子落地,其中四棵中柱各高十二米,柱上部分用斗架手法建成,樓尖貼金實頂。天花板上繪有太極圖、飛天神王、龍風呈祥等圖案,線條流暢,色彩絢麗,具有漢、藏、納西等民族的建築藝術風格,是中國古代建築中稀世珍寶和典型範例。
( 3)白沙宗教建築群
包括琉璃殿、大實債宮、大定間、金剛殿、文昌宮。其中琉璃殿和大實積宮於1965年被公布為雲南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己推薦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4)白沙壁畫
白沙壁畫分別分布在琉璃殿、大寶積宮、大定間等白沙宗教建築群中,繪制於明朝初期(13世紀初),現存44幅。
壁畫內容以宣講宗教教義為主,兼有明代納西族社會生活內容,融合有佛教顯宗、密宗及道教題材,在藝術風格上融合了漢文化傳統技法和藏、納西等少數民族繪畫風格,用筆設色細膩流暢,色彩絢麗多姿,採用壘金、貼金等手法,更顯得金壁輝煌;人物造型逼真,體態各異,個性突出,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其中以大責積宮內壁畫為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大的一幅《如來講經圖》高3.67米,寬4.98米,面積18.29平方米。
2.神秘的納西東巴文化
納西族自遠古時期就創造了一種獨特的民族文化、因其主要保存干納西族宗教東巴教中而得名。
東巴文化主要包括東巴文字、東巴經、東巴繪畫、東巴音樂、東巴舞蹈、東巴法器和各種祭祀儀式。
( 1)世界上唯一活著的象形文字:
東巴文宇,屬原始象形文字,共有1400個單宇,至今仍使用不衰,故被譽為目前世界上唯一還活著的象形文字,被視為全人類的珍貴文化遺產。它從十九世紀七十年代起引起國際學術界的關注。法國學者巴克在他出版於1913年的《麽些研究》中首次介紹了370個東巴文字。美國學者洛克曾對東巴文字的收集研究作出過重要的貢獻。中國學者編著的《納西象形文字譜》,《麽些象形文字字典》等,也都代表了東巴文字研究領域的高水平。
( 2)納西族古代社會的網路全書一東巴經
東巴經是用東巴文字寫成的經書。現存約四萬冊。其中不雷同的書目約一千多種,除中國外,美、英、法、日、德、加拿大,奧地利等國都有東巴經收藏,僅藏於美國國會圖書館和哈佛大學圖書骸的就多達四千多冊。
「東巴」經內涵豐富,是研究納西族古代哲學思想、宗教民俗、社會歷史、倫理道德、民族關系、文學藝術、語音文字諸方面的珍貴資料。如東巴經中的《跳神舞蹈規程》、《祭什羅法儀跳規程》、《舞蹈來歷》、《舞蹈的出處與來歷》等是世界上唯一用象形文字寫成的舞譜,現在還能按譜起舞。
( 2)東巴繪畫:
東巴繪畫,大體分為木牌畫、紙牌畫、卷軸畫三種,其中以卷軸書最負盛名。「神路圖」是東巴畫中的代表,長約 14米,寬約30米,整幅畫分為三段:表現天堂、人間、地獄,書面上共書有三百七十多個人、神、怫、鬼形象及七十多個奇禽怪獸,線條租獷,造型質朴而又生動悅目。
( 4)種類繁多的東巴祭祀儀式:
東巴教祭祀儀式共有五十多種。其中規模較大的有祭天,祭視,祭風、求壽等。
( 5)眾多的東巴法器:
東巴法器計約三十種,其中最重要的是:五佛冠,法帽,法杖,展啷(銅板鈴),達古(皮手鼓),法刀。東巴誦經時用作伴奏的樂器有 :「負負板柯」(白海螺、吹響器)、「板柯.(犁牛角號),「耳紹」(銅鑼)等。
3、麗江古城周還宗教建築
麗江古城周圍還分布許多有特色的宗教建築,這些宗教建築包含漢傳、藏傳佛教、道教等多種宗教,其中以五大寺和北嶽廟為最著名。
申請加入世界名錄的理由
麗江古城是一座具有較高綜合價值和整體價值的歷史文化名城,它集中體現了地方歷史文化和民族風俗風情,體現了當時社會進步的本質特徵。流動的城市空間、充滿生命力的水系、風格統一的建築群體、尺度適宜的居住建築、親切宜人的空間環境以及獨具風格的民族藝術內容等,使其有別於中國其他歷史文化名城。古城建設祟自然、求實效、尚率直、善兼容的可貴特質更體現特定歷史條件下的城鎮建築中所特有的人類創造精神和進步意義。麗江古城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少數民族傳統聚居地,它的存在為人類城市建設史的研究、人類民族發展史的研究提供了寶貴資料,是珍貴的文化遺產,是中國乃至世界的瑰寶,符合加入《世界遺產名錄》理由a(Ⅴ)。
(一)麗江古城在中國名城中的地位
麗江古城歷史悠久,古樸自然,兼有水鄉之容、山城之貌,它作為有悠久歷史的少數民族城市,從城市總體布局到工程、建築融漢、白、彝、藏各民族精華,井自具納西族獨特風采。 1986年,中國政府將其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確定了麗江古城在中國名城中的地位。
(二)麗江古城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城市建設的成就
有別於中國任何一座王城,麗江古城未受「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途九軌」的中原建城復制影響。城中無規矩的道路網,無森嚴的城牆,古城布局中的三山為屏、一川相連;水系利用中的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中「經絡」設置和「曲、幽、窄、達」的風格;建築物的依山就水、錯落有致的設計藝術在中國現存古城中是極為罕見的,是納西族先民根據民族傳統和環境再創造的結果。
(三)麗江古城民居是中國民居中具有鮮明特色和風格的類型之一
城鎮、建築本身是社會生活的物化形態,民居建築較之官府衙署、寺廟殿堂等建築更能反映一個民族一個地區的經濟文化、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麗江古城民居在布局、結構和造型方面按自身的具體條件和傳統生活習慣,有機結合了中原古建築以及白族、藏族民居的優秀傳統,井在房屋抗震、遮陽、防雨、通風、裝飾等方面進行了大膽創新發展,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其鮮明之處就在於無一統的構成機體,明顯顯示出依山傍水、窮中出智、拙中藏巧、自然質朴的創造性,在相當長的時間和特定的區域里對納西民族的發展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麗江民居是研究中國建築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遺產。
(四)麗江古城是自然美與人工美,藝術與適用經濟的有機統一體
麗江古城是古城風貌整體保存完好的典範。依託三山而建的古城,與大自然產生了有機而完整的統一,古城瓦屋,鱗次櫛比,四周蒼翠的青山,把緊連成片的古城緊緊環抱。城中民居朴實生動的造型、精美雅緻的裝飾是納西族文化與技術的結晶。古城所包涵的藝術來源於納西人民對生活的深刻理解,體現人民群眾的聰明智慧,是地方民族文化技術交流融匯的產物,是中華民族寶貴建築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五)麗江古城包容著豐富的民族傳統文化,集中體現納西民族的興旺與發展,是研究人類文化發展的重要史料
麗江古城的繁榮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它 己逐漸成為滇西北經濟文化中心,為民族文化 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條件,聚居在這里的納西族與其他少數民族一道創造了光輝燦爛的 民族文化。不論是古城的街道、廣場牌坊、水系、橋梁還是民居裝飾、庭院小品、檻聯匾額、碑刻條石,無不滲透納西人的文化修養和審美情趣,無不充分體現地方民族宗教、美學、文學等多方面的文化內涵、意境和神韻,展現歷史文化的深厚和豐富內容。尤其是具有豐富內涵的東巴文化、白沙壁畫等傳統文化藝術更是為人類文明史留下了燦爛的篇章。
(六)關於麗江古城的真實性
麗江古城從城鎮的整體布局到民居的形式,以及建築用材料、工藝裝飾、施工工藝、環境等方面,均完好地保存古代風貌,首先是道路和水系維持原狀,五花石路面、石拱橋、木板橋、四方街商貿廣場一直得到保留。民居仍是採用傳統工藝和材料在修復和建造,古城的風貌已得到地方政府最大限度的保護,所有的營造活動均受到岩格的控制和指導。麗江古城一直是由民眾創造的,井將繼續創造下去。作為一個居民的聚居地、古城局部與原來形態和結構相背離的附加物或是「新建築」正被逐漸拆除或整改,以保證古城本身所具有的藝術或歷史價值能得以充分發揚。
以上所述麗江古城是具有綜合價值與整體價值的歷史文化名城,只有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加以保護,才能使其得以水久傳世,井更好地發揮其所具有的世界意義。
http://www.anyue.gov.cn/news/ReadNews.asp?NewsID=3416&BigClassID=37&BigClassName=&SmallClassID=75&SmallClassName=%CA%C0%BD%E7%D2%C5%B2%FA%BD%E9%C9%DC&SpecialID=0
Ⅵ 印度舞蹈的資料
http://www.ddzw.net/video/teaching/2006-05-11/1147317451d78359.html
這里有舞蹈教學。
什麼是印度舞
一)印度舞蹈概述
印度舞蹈歷史悠久,早在印度河文明時期,印度先民就很喜歡跳舞。在哈拉帕和莫亨殊達羅出土的文物中,有青銅舞女雕像和男舞者石雕像,這些都是當時流行舞蹈的佐證。
到了吠陀時代,印度舞蹈有明顯的發展,而且有了文字記載。公元前1500年的《梨俱吠陀》中就記有舞女的事情。「邱沙穿著閃光的衣服,像舞女一樣,「男子戴金首飾,通過舞蹈表演有關戰爭的場面」,「男女青年一起跳舞」,「甚至有了專門以跳舞、唱歌謀生的種姓」。可見當時舞蹈已經相當發展。
到公元前4世紀,印度的大文法家波你尼也曾提到過「舞蹈」一詞。至於在印度史詩之一《羅摩衍那》中有關舞蹈的記載就更多了。《羅摩衍那》中寫道:「在阿逾陀日夜舉行舞會和音樂會,供國王享樂」,「一位舞者的優美的舞姿使羅婆那為之陶醉」。
但是,有關舞蹈藝術的專著應該以婆羅多的《舞論》為代表,它是印度古代最早的文藝理論著作,一般認為它是公元2世紀的產物,但其內容應更早於成書年代,可能在公元以前。《舞論》是一部詩體著作,它全面論述了戲劇工作的各個方面,從理論到實踐無不具備,而主要是為了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起一個戲劇工作手冊的作用。它論到了劇場、演出、舞蹈、內容情調分析、形體表演程式、詩律、語言、戲劇的分類和結構、體裁、風格、化妝、表演、角色,最後更廣泛地論及音樂。這個全面總結一經出現,便對後來的文藝理論產生了很大影響。雖然它基本上是注重實際演出工作的書,但是它在理論方面仍接觸到一些重要問題,對音樂、舞劇等方面優美藝術的各個部分進行了很好的闡述。到後來,香格爾戴沃在自己的《格冷特·勒德納格》一書中,對舞蹈進行了詳細的研究,提到舞蹈種類等內容。書中講到了「當得沃舞」(一種濕婆舞),濕婆神是這種舞的始祖,濕婆把這種舞蹈知識傳授給自己的學生和婆羅多牟尼。當得沃舞是表示有關世界末日的舞蹈,當世界開始毀滅時,在布德傑里和沃亞克拉巴德仙人的請求下,濕婆表演了「阿安德·當得沃」舞,當時四副面孔的梵天為他擊掌伴奏,毗濕奴為他敲鼓,又有登巴魯和納羅陀為他伴唱。
到了迦梨陀姿時期(公元5世紀),印度舞蹈又得到重大發展。迦梨陀娑的著作很多,他的劇作使古代印度戲劇創作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地,他不僅以詩馳名於世,而且也是一位有名的劇作家,他流傳至今的劇本《沙恭達羅》、《摩羅毗迦與火友王》等,都是很著名的。劇詞中散文與詩歌並茂,穿插自如,而且劇中有舞蹈,也有歌曲。他的《摩羅毗迦與火友王》的第一、二幕中對音樂和舞蹈的理論還進行了充分研究。迦梨陀娑的著作中也提到了舞蹈和表演之間的密切關系。這些對後來舞蹈的發展起了重要指導作用。
同音樂一樣,舞蹈藝術也是一種謀生手段,印度自古以來時興舞女在寺廟跳舞,迦梨陀婆曾經描寫到當時一些寺廟中的舞女情況。在拜納的《戒日王本行》中提到了戒日王給兒子過生日跳舞的舞妓們。但是據史料記載,當時舞技演員的社會地位不高。甚至在娑羅多時候,音樂舞蹈方面的專業藝人已受到社會歧視,當時婆羅多仙人曾與了一長篇故事,描述演員所受到的屈辱,表明了演員在社會上卑賤的地位。不過音樂和舞蹈藝術本身是很受重視的,各階級的男子和婦女都學習這兩種藝術。
從地區角度看,印度舞蹈可分為北印度舞蹈和南印度舞蹈兩類。北印度舞蹈主要有克塔克舞和曼尼普利舞。南印度的古典舞蹈主要有婆羅多舞和格塔克里舞。
除上述古典舞蹈外,印度各地還有許多民間舞蹈。這些民間舞蹈都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氣息,深受群眾歡迎,是印度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印度舞蹈類別
從舞蹈內容和性質區分,印度舞蹈可分古典和民間兩類。古典舞蹈有四個,即曼尼普利舞、婆羅多舞,格塔克里舞和克塔克舞。
1.曼尼普利舞
曼尼普利舞是印度四大古典舞蹈之一,產生於曼尼普爾地區,因而得名。曼尼普爾一向有「舞蹈之鄉」的稱號,舞蹈是曼尼普爾人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婦女必備的一種美德。
曼尼普利舞,由優美的民間舞蹈發展而來。據民間傳說,在古代,濕婆神和雪山神女創造了一種舞蹈,並且選擇了一片適於跳這種舞的山谷地帶,但是地勢低窪,淹在水中。於是濕婆神用他的三叉戟劈山排水,填平了窪地,開辟了一片跳舞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今天的曼尼普爾。濕婆神和雪山神女在曼尼普爾跳的第一個舞蹈叫拉伊哈羅巴舞。拉伊哈羅巴舞就是曼尼普利舞的原始形式,它是一種祭奠村神的舞蹈,跳舞時,往往全村人參加。
曼尼普利舞是幾種舞蹈的總稱,屬於曼尼普利舞的有與頌神有關的班格·賈蘭恩舞(快步舞)、格拉達爾·賈蘭恩舞(擊掌舞)、表現克里希納(黑天神)童年生活的拉卡爾舞(夥伴舞)、潑水節時跳的塔巴爾·金格比舞(月光舞)等。平常人們所說的而且也是聞名全印的曼尼普利舞,是指充滿艷情的拉斯·利拉舞而言。據說,大約在1700年前,曼尼普爾地區出了一位國王,名叫傑辛格。一次,他在夢里看到了拉斯·利拉舞,聽到了優美的音樂,便教他的女兒學會了這種舞蹈。從此,使這個舞蹈得以流傳至今。
拉斯·利拉舞又包括瓦森德·拉斯舞(春舞)、袞古·拉斯舞(林舞)、馬哈·拉斯舞(大舞)、尼碟耶·拉斯舞、迪沃·拉斯舞等。所有這些舞蹈,都是表現克里希納和高比族(一種牧族)姑娘們之間的愛情和嬉戲情景的舞蹈。舞蹈的主角是拉塔和克里希納。
拉塔和高比族姑娘們穿一種叫巴尼格的圓圈裙,沒有褶紋,裙子上罩一件薄紗,腰部系一根腰帶,上身穿一件緊身短衣,頭戴薄紗巾和帽子。克里希納穿黃色衣服。他們的服裝色彩,同舞蹈氣氛十分協調,使舞蹈顯得更加婀娜多姿,優美動人。
2.婆羅多舞
婆羅多舞是南印度泰米爾納德邦的傳統舞蹈,為印度四大古典舞蹈之一。印度學者認為,這個舞蹈淵源於北印度的雅利安文化,但在南印度得到了發展和完善。婆羅多舞在南方的發展,與南方各廟宇里的神奴有密切關系,傳說仙人婆羅多是這個舞蹈的祖師。
關於婆羅多舞的來歷,說法不一,但不管哪種說法,都與阿周那有關。有一個故事說,在阿周那寄居他鄉時,他把這個舞蹈教給了摩德斯耶(維拉特)國的公主烏特拉。後來,這個舞蹈又從維拉特(今天的齋普爾)傳到全印度;另一個故事說,阿周那在羯陵伽國京城馬勒格·巴登摩時,把這個舞蹈教給國王吉特拉瓦亨的女兒吉特朗格達(她後來同阿周那結了婚)。所以在南印度,一般認為,吉特朗格達後來當了神奴,阿周那回國時,她沒有和他一起走。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這個舞蹈是由泰米爾納德邦著名的民間舞蹈古拉溫吉舞發展而來。古拉溫吉是一個流動的山族,他們在全邦范圍內活動,靠看手相和跳舞賣藝營生,他們跳的舞就叫古拉溫吉舞。古拉溫吉舞比婆羅多舞簡單,但是很受歡迎。
啞演是婆羅多舞的特點,通過身體各部分的動作表達豐富的思想感情,諸如戰爭、愛情、仇恨等等。它需要道具,戴各種面具表達不同故事也是此舞的一大特點。婆羅多舞一般由格爾納塔克音樂伴奏。阿爾利布琴一響,演員並攏雙腳,兩手向頭上方伸去,然後隨著幕後傳來指揮演員動作的樂器聲,演員用頸部、嘴、眼睛、雙手及身體其他各部分的動作和表情,自如地表現各種思想。
3.格塔克里舞
格塔克里舞是喀拉拉邦最有名的舞蹈,也是印度四大古典舞蹈之一。格塔克里舞實際上是一種故事性很強又獨具特色的頌神舞。大詩人瓦拉多爾稱格塔克里舞為「藝術的皇後」。把故事、詩歌、音樂、舞蹈。表演和繪畫巧妙地結合起來,是格塔克里舞的一大特點。
格塔克里舞通常在廟會期間於夜晚演出,劇中所有角色均由男子扮演。表演的形式是啞演,但有敲打樂器伴奏。舞中的故事情節,用朗誦詩的形式表達。詩句都是梵語化的馬拉雅拉姆語,一個人在幕後朗誦。演員身軀的姿態和手勢,都有一定的象徵意義。通過雙腳跳動的快慢,兩手和十指的各種動作以及眼睛、鼻子和嘴唇等的不同動作和表情來表現詩句的內容。演員們只表演不說話。優秀的格塔克里舞演員,十分精通身體各部分的動作和表演技巧,他們只用眼神就可以表現各種思想感情,用眼睛轉動的快慢,表現圓圈,阿拉伯數字「8」等。他們表演天鵝、蛇和猴子等動物的動作,形象也非常逼真。他們甚至可以用半邊臉表演憎惡和憤怒,用另一半臉表演高興和歡樂。
面部化妝在格塔克里舞里佔有重要地位。這種化妝,是一種特殊的繪畫藝術,經過化妝的面部,有助於表現舞蹈的各種思想內容。他們用米粉熬成的稠漿糊,塗在面部,根據角色的不同,再塗上綠色、紅色和黃色等五種顏色,正面人物臉上再塗淺綠色和白色;反面人物臉上塗幾層粉白色,鼻子四周塗紅色,眼睛四周塗黑色,佩戴紅胡須;女角在黃色和淡紅色的底色上,塗一層白色。
格搭克里舞,一般都取材於《羅摩衍那》和《摩訶婆羅多》兩大史詩,但是現在也有人用它作為政治宣傳的手段。
格塔克里舞蹈藝術,一般人不太容易欣賞,但是在喀拉拉邦,人人都能領會它的藝術美,而巳城市鄉村都會演格塔克里舞。
4.克塔克舞
克塔克舞產生於北方邦的首府勒克瑙,是北方邦和拉賈斯坦邦的著名舞蹈,也是印度四大古典舞蹈之一。
克塔克本是一個種姓,專門從事舞蹈,以賣藝為生,他們所跳的舞叫克塔克舞。克塔克舞原是一種宮廷艷情舞,在封建帝王時代,專供王公貴族茶餘飯後消遣。現在成為大家皆跳的舞蹈。
克塔克舞男女均可表演。內容主要是表現克里希納與拉塔的愛情故事。克塔克舞演員的腳上系有許多小銅鈴,演員隨著鼓聲的變化而發出不同響聲,時而鏗鏘有力,繁音流瀉;時而細碎悅耳,娓娓動聽。隨著鼓點和音樂用身體各部分的動作和面部表情,表現各種感情,所以有人稱它是表演各種體態的舞蹈。目前這種間蹈大多出現在銀幕上和舞廳里。
印度除古典舞蹈外,各地還有許多著名的民間舞蹈。印度的民間舞蹈歷史悠久,在古典文獻《夜柔吠陀》和兩大史詩《摩訶婆羅多》與《羅摩衍那》中都有記載。有些是屬於宗教性的,有些是屬於季節性的等等,不僅內容豐富多彩,而且各具特色,深受群眾歡迎,所以有些民間舞蹈能夠世代相傳。現擇要分述如下:
彭戈拉舞,是旁遮普人在豐收季節跳的一種慶豐收舞。舞者不拘老幼,任何人都可參加。只要有塊空地,一群人聚在一起,敲起鼓,便可跳起來。開始是沿圓圈跳,新來者可隨時加入,而不會打斷舞蹈的連續性。鼓手站在場地中央,舞者圍著鼓手轉圈。鼓者擊一會兒鼓,便把鼓槌向上舉起,跳舞的人看到舉起的鼓槌,便加速步伐,越跳越快,全身也隨著快速抖動,並且一隻腳著地,舉起雙手,不斷跳躍轉圈。跳到高潮時,他們雙手擊掌,不時發出「巴萊!巴萊!」或「嗬!嗬」的喊叫聲。喊聲異常威武雄壯,舞蹈歡樂活潑,跳的人常常樂而忘形,看的人也往往手舞足蹈。高潮過後,就變為慢步舞,隨著悅耳的音樂,用一隻腳緩緩地跳。這時其中一個人突然用手蒙住左耳,唱支歌,大家又立刻像起初那樣狂舞起來。如此快慢相間,反復幾次,跳的時間可長達幾個小時。熟練的彭戈拉舞演員甚至能做出十分復雜的雜技動作,例如軀干接近地面,脊柱後仰或者一個跳舞者站在他的肩膀上,他則屈膝跪著跳舞。由於彭戈拉舞沒有嚴格的規則,它給人們一種新鮮、自然和充滿活力的印象。這種舞的動作明確無誤地體現了旁遮普邦人的男子漢氣概。
彭戈拉舞有幾種,其中主要有魯迪舞、秋莫爾舞、糾格尼舞等等,彼此略有區別。這種舞技巧高超,隊形多變,無矯揉造作之感。用音樂和手鼓伴奏,旋律優美,和諧有致,而且自然感人。
舞者的服飾是頭上纏時髦的頭巾,下身圍條漂亮的圍褲,上身穿一件絲織寬衣,衣上染著藍或深紅顏色,絢麗奪目。腳上系有腳鈴,舞者足部的動作熟練,伴隨著音樂、手鼓和腳鈴有節奏的響聲,生動地表現出勤勞、勇敢的印度人民對生活的熱愛;那愉快的曲調和靈巧、優美的舞姿,以及那豐富的表情,體現了印度人民戰勝自然,獲得豐收的決心與樂觀精神。
格塔舞,是旁遮普邦最古老的舞蹈。「格塔」的意思是擊掌。從前跳格塔舞是為了取悅天神。今天在人們結婚等喜慶活動時也跳這種舞蹈。
格塔舞非常簡單,然而舞姿動人。這種舞通常是在月夜跳,舞者先圍成一圈,然後隨著急促的鼓點,逐步把圓圈擴大。這時,有三四個人走到圓圈中央開始起舞。他們邊跳邊唱,起著領唱作用。他們唱的歌叫塔拜或巴德,每次唱到最後一句時,其他人一邊拍手,一邊重復唱一次,如此反復,直到結束。
格塔舞一般是婦女跳的舞蹈,男子也可以跳,但是要和婦女分開,另外圍成一圈。只有慶祝結婚時,男女才可以共舞。
秋莫爾舞(即狂舞),是男子跳的一種舞蹈。雖然不像彭戈拉舞那麼著名,但在旁遮普的廣大農村也很盛行。因為它是與農業節日有關的舞蹈。這種舞蹈任何時候都可以跳。它和格塔舞類似,跳時先圍成圓圈,在鼓聲伴奏下,有時男子每人各持一短棒,相互有節奏地敲擊,轉圈跳舞。跳秋莫爾舞的人,頭上要系一種帶纓絡的華麗頭巾,穿白色圓領長衫,披各色布單,布單兩頭系在左腰,色澤鮮艷的寬邊下衣一直籠到腳面,腳穿軟鞋。秋莫爾舞十分優美動人,一跳就是三四個小時。
另外,喀喀舞、魯遞舞等,都是盛行的女子舞蹈。
波瓦依舞,是古吉拉特邦的一種著名民間舞劇、形式很特殊,舞中有音樂、舞蹈和戲劇表演,與歌舞劇相似。角色全由男子扮演,觀眾也全是男的。
表演波瓦依舞劇是袍吉格族、納耶格族和迪拉格爾族的祖傳職業,他們組成歌舞劇團,串鄉走村,四處巡迴演出。尤其在九夜節時,一定要表演皮瓦依舞,以迎接波瓦依神母(即難近母),這就是舞劇名字的由來。
這種舞劇沒有舞台,在露天廣場或廟宇的庭院內演出。不過演出時,需要在庭院或廣場里放一個難近母神像,並在像前點盞油燈。演出常常從頭天晚上持續到第二天清晨。每一個波瓦依舞分幾個部分,每一部分叫做一個斯旺格,每個斯旺格有一兩個角色,表演某一個神話故事、歷史人物或社會人物。舞劇中往往夾雜一些諷刺性的笑話,用以達到某種揶揄目的,很有意思,深受人們的歡迎。
格爾巴舞屬於敬神舞,是古吉拉特·邦最受歡迎的民間舞蹈。它有兩種形式,即「格爾巴」和「格爾比」。格爾巴舞是女子跳的,格爾比舞是男子跳的。
婦女跳格爾巴舞時,把點著燈的陶罐或某種農作物的青苗放在舞場中央,然後圍成圓圈,頭頂帶孔點燈的陶罐,在伴唱聲中,盡情舞蹈,以表示對大地母親祈禱。此舞別具一格,由於頭頂帶孔點燈的陶罐,隨著身體的擺動發出閃爍的燈光,如同鑽石一樣美麗,燈光照出的影子也特別好看。過九夜節時,婦女們尤其喜歡跳格爾巴舞。美麗的姑娘們頭頂點燈的陶罐,成群結隊地跳著舞前往各家,邀請大家前來參加跳舞。連續九天的節日期間,處處是舞蹈,家家有歌聲。除了敬神性的節日,如在克里希納降生節、羅摩誕生節外,其他一些節日也可跳這種舞蹈。春節、姑娘節、寡婦節等節日,也跳格爾巴舞。
格爾比舞是在九夜節時,男子們為紀念難近母神而跳的一種舞蹈。其他時間一般不跳這種舞。舞場的布置和跳法,同女子跳的格爾巴舞一樣,只是男子跳舞時,頭上不頂陶罐。跳格爾比舞的人,上身裸露或穿帶花邊的古式長衫,下身穿一條拉賈斯坦式的褲子。
拉斯舞,是古吉拉特邦另一種著名的民間舞蹈,歷史悠久。這是一種男女混合舞,有三種形式,即登得·拉斯格(棍子舞)、達爾·拉斯格(擊掌舞)、拉黑德·拉斯格(表演舞)。登德·拉斯格舞(棍子舞)在北印度尤為流行。在秋月節時,處處都可以看到跳這種舞的場面,其他節日時也有跳這種舞蹈。從前,拉斯舞只是表演黑天神的生平事跡,只唱與黑天神有關的歌曲,今天歌詞內容有了變化,也可唱其他歌曲。跳拉斯舞時,服飾打扮沒有一定之規,一般女的穿寬上衣和裙子,男的穿長衫或瘦腿褲,有時要有一個演員打扮成黑天神的模樣。
除上述舞蹈外,印度各邦都有自己的民間舞蹈,而且很多,這里不一一介紹。
參考資料:http://www.heiyou.com/tribe/1498/1520232.sht
Ⅶ 求印度舞蹈的基本概念和特點~(講課用,謝謝!)
印度民族舞蹈
印度人跳舞的傳統由來已久,關於舞蹈的起源,還有這么一段傳說。
本來舞蹈是只有神才能享受的,人間並沒有。一天,雷神因陀羅在叫仙女烏爾沃西跳舞。她人雖在跳,心裡卻默默地翻騰著對賈因得(當然也是天上的仙人)的情愛,不由自主地向賈因得暗送了一個秋波,這一下不得了,觸犯了天條,被罰到塵世托生。賈因得也因株連而遭貶。被趕到塵世變成了一根竹子。但天神最後給了他們一個機會,如果他們在塵世相會,就可以再回到天上。而烏爾沃西將舞蹈帶到了人間。在一次節日中,人們為了感謝烏爾沃西帶來的舞蹈,送給了她一根竹子,而這根竹子正是賈因得所變。於是處罰結束,兩人返回天上。而舞蹈也從此在人間流傳開來。
傳說畢竟是傳說,其實早在4000年前的吠陀時期,經典之作《梨俱吠陀》中就有關於舞蹈的記載,印度史詩《羅摩衍那》中有關舞蹈的記載就更多了。2000多年前婆羅多牟尼用梵文寫就的《舞論》恐怕是世界上最早關於舞蹈的論著。
印度舞蹈進化到現在,已有180種形式之多。世界許多舞蹈家,光是學習其中的一種就耗費了一生的精力。
印度舞蹈大致上可以分為古典舞蹈和民間舞蹈。這些舞蹈大多宗教色彩濃厚。在演出時,台前都要放上一尊舞神——濕婆的雕像。
「他的右上手拿著一面達莫和鼓,象徵著創造,有的說象徵各種聲音;右下手象徵神的保護和祝福;他的左手托起燃燒的火焰,象徵著他可以毀滅他所創造的一切(也有人說象徵謬誤的毀滅和真理的傳播);左下手像象鼻那樣垂向拾起的腳,象徵著不受一切綢絆的自由;右腳踩住一個魔鬼(名叫莫亞卡拉),象徵著善征服惡;左腳上抬,象徵著超脫塵世,向上升騰。舞蹈周圍裝飾,象徵著懷抱人們的大自然。這等舞王之形象,可以說形象地啟示了印度舞踞的宗旨。」
印度古典舞有六大派:婆羅多舞(Bharatanatyam)、卡塔克舞(Kathak)、卡塔卡利舞(Kathakali)、曼尼普利舞(Manipuri)、庫奇普蒂舞(Kuchipudi)、奧蒂西舞(Odissi)。
婆羅多舞(Bharatanatyam)
婆羅多舞是印度南部泰米爾納德邦的古典舞蹈,起源於吠陀時期,是印度最流行、最古老、影響最大的舞蹈,同時也是印度古典舞蹈的精髓。起初這種舞蹈是在廟宇里跳的。當時有一些被稱為「戴舞達西」(神的女僕)的少女,從小被送入寺廟,以後一輩子唯一的使命就是為神獻舞。後來這種舞蹈漸漸流傳到了廟宇之外。
「婆羅多舞追求人類精神與宇宙精神的融合,是純粹之舞、精神之舞、靈魂之舞,在舞蹈中通常表現為男女主人公進行對話,女主人公代表人類精神而男主人公代表宇宙精神。這種關系通常以一種最簡單的方式——女主人公渴望與所愛的人團聚表現出來。」
這種舞蹈形式以卡納塔克體系的音樂為基礎,講求音調、節拍、表情和諧統一。通常由一名演員(女)獨舞,台側有五人協助演出。這個六人樂團經常由演奏鐃鈸的宗教師傅率領。舞者作為樂團的中心負責綜合表演,打擊樂由演奏姆里丹鼓的鼓手負責,歌曲的旋律伴奏還有笛子、小提琴或印度七弦琴。(小提琴的加入是近200年的事)
五人樂團
舞者衣裙華麗,姿態優美,戴半圓形花環,耳環和鼻飾閃爍,光彩照人,演員的手、眼、身、腳、步嚴密配合,面部表情的喜怒哀樂瞬息萬變。
婆羅多舞者
「這種舞蹈一般有六段,第一段叫阿拉瑞普,是在整個舞蹈開始先向神祈禱的舞段。演員一出場,手指伸開,彎曲成荷花瓣的形狀、全手像一朵盛開的荷花,這叫「阿勒巴得姆」姿勢,象徵把聖潔的荷花獻給神。演員走到台前,先向觀眾合十致意,然後動頸、舉日、伸手、拈腳……使人覺得好像神把生氣
注入舞蹈雕像,使它復活了。以後的五段依次為賈提斯瓦抗姆(步伐與音調)、沙達姆(述說)、瓦爾納姆(敘事)、巴得姆(表現)和提拉姆(結尾)。
婆羅多舞是有伴唱的,同一句唱詞,演員要根據情節作不同處理。例如唱道:「哦!克里希納,快來吧,別讓我虛度一生」。這時女演員既可以惱恨地撇一下頭表示:「好,你不來、等著瞧吧!」也可以表演手捧牛奶或糖果的碗去哄孩童時代的克里希納,還可以像虔誠的信徒那樣乞求克里希納的憐憫,又可以作為克里希納的情人拉達那洋渴望他的到來。觀眾如果通曉古代文學,就會很容易理解舞蹈的含義。」(《印度文化神秘之謎》楊學詳)
卡塔克舞(Kathak)
卡塔克舞起源於北方邦和拉賈斯坦邦。此舞名源於印度古代的民間說書藝人(名為「卡塔克」)。起初卡塔克們只是口述,後來為了增加渲染力,於是將動作和音樂結合,就誕生了卡塔克舞。比較獨特是,該派舞者尊崇的舞王不是濕婆,而是克里希納和拉達。這種舞蹈剛開始應該只是在民間傳播,但到卧莫爾王朝時期,逐漸進入宮廷,並融合了波斯舞蹈的一些特點。
此舞又名「腳鈴舞」。顧名思義,就是在雙腳綁上許多的小銅鈴。有多少?通常是50到200個。
卡塔克舞恐怕是最難練習的印度傳統舞蹈之一,許多跳卡塔克舞的藝術家,從7歲起就要接受專業訓練。不要小看這些銅鈴,一個優秀的舞蹈者首先必備的素質就是能很熟練的掌握這些鈴。一個一流的卡塔克舞者,可以通過精確的腳步控制,使得200個銅鈴中只有那麼特定的一兩個發出響聲!
卡塔克舞的特點就是其強烈的節奏感,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西班牙舞蹈。其實當年印度的吉普賽人就曾將卡塔克舞帶往歐洲,所以西班牙舞蹈中可能也包含有北印度舞蹈的成分吧。卡塔克舞熱情奔放,舞者始終面帶笑容。在整個舞蹈的過程中,舞者都要跟隨鼓點的節拍,時快時慢。快,如暴雨驟至;慢,則似楊柳拂風。「從技巧來說,卡塔克舞是平面的,永遠隨著一條垂直的線,沒有停頓和轉向。…………筆直的步伐、滑翔的動作、快速的旋轉、變換的速度和韻律構成了卡塔克舞的美和靈巧。
同其他舞蹈一樣,舞者首先向神靈或觀眾中最重要的主辦人祈禱。之後便慢慢展示其眉毛、眼睛、頸項和肩膀的優美動作,接著展示有節奏的動作。在三人、六人、九人、十二人的組舞中單腿旋轉動作往往意味著終曲。純舞蹈的部分後面往往是短促的、在重復的樂曲伴奏下的解釋性段落。主舞者偶爾插入的蹦豆兒似的道白,詼諧幽默,令人忍俊不禁。這些滑稽劇通常是根據城鄉居民耳熟能詳的抒情詩演出的。舞者在純舞蹈段落中有即興表演的自由,他同鼓手之間展開健康的競爭是很正常的。在滑稽劇中,舞者根據詩句做即興表演的能力往往可以測試出他的水平。」
卡塔卡利舞(Kathakali)
卡塔卡利舞起源於喀拉拉邦,起初只有男子可以表演,後來慢慢開始允許女性表演者參與。
該舞蹈有明顯的特點。每位演員在表演前,臉部都要濃妝重彩(有點象京劇)。化妝的材料主要是米糊、綠葉、油煙、顏料和白紙。妝化的非常非常細膩。為什麼說「非常非常」呢?因為一次化妝通常需要4個小時!卡塔卡利舞的妝厚可達15厘米,是世界上各民族舞蹈中最厚的妝(吉尼斯記錄)。
卡塔卡利舞的面部化妝衣著上也很有意思。上身五顏六色,但下身,一律是白布。這裡面到有一個典故。
「傳說一位學者為演員的服裝苦思了好幾天,不得其解。後來他來到了海灘上,忽然看見海里冒出許多穿戴各種服飾的人,使他豁然開朗。但他看到的只是上半身,下身穿什麼呢?最後決定取白色的浪面作下身,所以演員都圍白布。」
通常穿不同服裝的人代表不同性格的人,例如綠色代表勇敢、神聖的性格,而白色的鬍子代表著虔誠。
卡塔卡利舞「強調眼睛的流轉,表情非常豐富。」(在15厘米厚的妝下,作出「豐富」的表情可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啊)。另一個特點是,該舞的敘事性很強,有舞劇的特點。通常表演的比較多的是兩部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中的選段。
「卡塔卡利舞演出前,通常先擂響大鼓,附近林子的人聽到後,便點著火把,走過稻田,穿過椰林,循聲而來。這種舞蹈不需要舞台,在空地上用香蕉杖葉圍出一塊不大的地方就行。觀眾在地上席地而坐,一看就是一個通宵。當朝霞映紅了椰子樹梢時,人們才盡興而歸。」(《印度文化神秘之謎》楊學詳)
曼尼普利舞(Manipuri)
「曼尼普利舞產生於曼尼普爾地區,因而得名。曼尼普爾一向有「舞蹈之鄉」的稱號,舞蹈是曼尼普爾人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婦女必備的一種美德。
曼尼普利舞,由民間舞蹈發展而來。據民間傳說,在古代,濕婆神和雪山神女創造了一種舞蹈,並且選擇了一片適於跳這種舞的山谷地帶,但是地勢低窪,淹在水中。於是濕婆神用他的三叉朝劈山排水,填平了窪地,開辟了一片跳舞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今天的曼尼普爾。濕婆神和雪山神女在曼尼普爾跳的第一個舞蹈叫拉伊哈羅巴舞。拉伊哈羅巴舞就是曼尼普利舞的原始形式,它是一種祭奠村神的舞蹈,跳舞時,往往全村人參加。曼尼普利舞是幾種舞蹈的總稱,屬於曼尼普利舞的有與頌神有關的班格•賈蘭恩舞(快步舞)、格拉達爾•賈蘭恩舞(擊掌舞)、表現克里希納(黑天神)童年生活的拉卡爾舞(夥伴舞)、潑水節時跳的塔巴爾•金格比舞(月光舞)等。平常人們所說的而且也是聞名全印的曼尼普利舞,是指充滿艷情的拉斯•利拉舞而言。據說,大約在1700年前,曼尼普爾地區出了一位國王,名叫傑辛格。一次,他在夢里看到了拉斯•利拉舞,聽到了優美的音樂,便教他的女兒學會了這種舞蹈。從此,使這個舞蹈得以流傳至今。
拉斯•利拉舞又包括瓦森德•拉斯舞(春舞)、袞古•拉斯舞(林舞)、馬哈•拉斯舞(大舞)、尼碟耶•拉斯舞、迪沃•拉斯舞等。所有這些舞蹈,都是表現克里希納和高比族(一種牧族)姑娘們之間的愛情和嬉戲情景的舞蹈。舞蹈的主角是拉塔和克里希納。
拉塔和高比族姑娘們穿一種叫巴尼格的圓圈裙,沒有褶紋,裙子上罩一件薄紗,腰部系一根腰帶,上身穿一件緊身短衣,頭戴薄紗巾和帽子。克里希納穿黃色衣服。他們的服裝色彩,同舞蹈氣氛十分協調,使舞蹈顯得更加婀娜多姿,優美動人。」(以上全段摘自《印度文化神秘之謎》楊學詳)該舞蹈主要特色是動作溫和而持續。舞蹈常以愛情和生活趣事為主題,演員手臂動作柔軟纖細,軀干動作自然鬆弛,女舞者如同盛開的花中花蕊一般美麗動人。
曼尼普爾的宗教儀式舞蹈另成一派:其中最重要的是男女教士在鄉村的神靈前表演的麥巴和麥比舞。這些舞蹈往往在休克中結束。
以上舞蹈(婆羅多舞(Bharatanatyam)、卡塔克舞(Kathak)、卡塔卡利舞(Kathakali)、曼尼普利舞(Manipuri))有時直接被稱為是「印度四大古典舞蹈」。所以關於印度古典舞蹈流派,也有4派之說。可見這4類舞蹈是印度民族舞蹈中最具特色的,亦是印度民族舞蹈的精髓所在。
庫奇普蒂舞(Kuchipudi)
庫奇普蒂舞起源於安得拉邦,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紀。
最初,它作為一種敬神儀式,由男女演員在寺廟里演出。後流傳開來。
庫奇普迪舞的舞蹈動作高度程式化,節奏歡快。和大多數印度舞蹈一樣,情節多取材於神話故事。例如濕婆為了讓死人復活,力分恆河水的故事。
起初,庫奇普蒂舞是男女都可以參與表演的,但後來人們漸漸認為:舞蹈中某些角色不適合由女演員出演,庫奇普迪舞曾一度被男演員一統天下。在英國殖民統治時期,這種古老而優美的舞蹈受到壓制,無人問津,直到印度獨立後,才重新煥發活力。
如今,學習庫奇普迪舞在印度已經形成了新的時尚,姑娘們更是喜愛,因為能歌善舞總會讓她們更容易找到如意郎君。
Ⅷ 熱巴舞的傳承意義
熱巴的前身是西藏原始宗教笨教的巫術和圖騰舞。它有悠久的歷史、豐富的內容、獨特的風格、高超的技巧、風趣的道白和奇特的面具,又吸收了古象雄文化、宗教文化、民間藝術的精髓,從而成為藏族古代燦爛文化藝術中的奇葩,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熱巴舞分布於西藏昌都、工布、那曲等地及雲南、四川、青海、甘肅等藏族聚居區。
熱巴舞·丁青熱巴
丁青熱巴傳統古老,流派眾多,技藝高超,是藏族民間舞蹈中不可或缺的獨特品種。解放後,民間的熱巴藝人雖有減少的趨勢,但由於各級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拜民間藝人為師,故不僅較好地繼承了傳統熱巴,而且還在演技和服飾方面作了一些改革,使之能符合舞台演出的需要。如今,熱巴舞已經登上了國內外舞台,受到了廣大觀眾的喜愛。2002年,丁青縣被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命名為熱巴藝術之鄉。丁青熱巴在當今所謂現代藝術泛濫的芬芳世界,之所以能經久不衰,且成舞成歌成史,之所以能流傳幾百年,且後繼有人,得益於那些熱愛並投身於熱巴藝術的民間藝人,是他們的努力使這一備受人們喜愛和歡迎的古老文化藝術形式代代相傳,日臻完善。
丁青熱巴作為一種古老燦爛的民族文化藝術,在國家的政策保護下,各級有關組織和個人都有義務將其發展和繼承。
熱巴舞·那曲比如丁嘎熱巴
幾百年來,丁嘎熱巴在丁嘎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不斷改進,舞蹈樣式和節目日益豐富。丁嘎熱巴包含了藏族傳統文化內涵,體現了藏族人民卓越的歌舞藝術的創造才能,反映了藏族文化開放融合的一面,在藏族熱巴舞中獨樹一幟。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8日,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丁青縣瓊布熱巴舞表演隊獲得國家文化部頒布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
Ⅸ 熱巴舞的風格特色
熱巴舞是一種由鼓鈸(單鈸)、鑼伴奏的集體大型歌舞,技巧性較強,初時舞姿輕捷,高潮時感情奔放,動作粗獷有力。
跳熱巴舞的原意是為了求佛保佑村寨平安、六畜興旺和禳災、祈豐收。唱、舞、器樂、服裝等方面的藝人需經事前長時間的培養、訓練,方能參加。
熱巴舞共分12段,每跳一段前先念一段詞,大意是頌揚天地日月、山川河流、菩薩等。所演節目最少不能少於九個節目:《頌天地,拜四方》、《太陽、月亮、星星》、《鼓聲傳揚,四方平安》、《神佛與我們同歌舞》、《吉友、迷拉師徒鬥法》、《烏鴉吹大話》、《吉友,迷拉下神山》、《英雄尼布里戰勝惡魔獨尼阿巴》、《送神佛、貴賓》。熱巴中的舞蹈,為了吸引觀眾,講究舞姿的優美,編排難度高的動作,象古代的百戲帶有雜技、武術等藝技。舞時,男女人數相等,由領舞人扮主要角色。在鈴鼓聲中,通過跳、轉、翻動作,圓好場地,招來觀眾,然後男女演員上場。表演中,男搖銅鈴女敲,伴隨著鼓點,應節奏而舞。舞者腰間短裙狀的用羊毛或牛毛編織的染有三色或五色的辮條,隨著各種強勁有力的高難度動作,裙條飄起,剛中現柔,瀟灑自如。表演者很講究單腿旋轉和各類蹦子、串身翻等動作,如女子帶鼓平轉,貓跳翻身、正反轉、高低擊鼓等,變化多端,情緒灼熱。男子的技巧表演更扣人心弦,它充分表現了藏族人民純情朴實、熱情開朗、堅強的英雄氣質。如表現動物形態的兔子跳,或扭身跳,或滾毛,或走矮子,表現技巧和技藝的磨盤腿,或單腿挎轉,或搖鈴蹲轉,或作躺身蹦子;表現嬉戲與體育競技的摔跤角斗,烏龜爬沙、堆羅漢、滾壺壇;表現氣功內容的尖刀刺腹、夾刀旋轉、滾牛角尖等動作。熱巴舞風格技巧熟練精當,節奏激烈緊張,表情豐富,情緒奔放,粗礦豪邁,英武豪放,特點穩重大方,舞姿優美多變,整套節目,包括啞劇、雜技、氣功等成分,形成了成套的演出程式,尤其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和趣味性,既能娛樂,又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深受藏族人民的喜愛。
鈴鼓是熱巴的重要組成部分,分九種鼓點,根據鼓點節奏的不同來表演舞蹈。在表演中,男持銅鈴,女執手鼓(因而熱巴舞又名鈴鼓舞),繞圈走動,翩翩起舞。鈴鼓聲節節奏鮮明,隨著曲調和情感的變化或高或低,或急或緩。節奏徐緩,鈴鼓間響,清聲幽遠,似深箐山溪,原野牧鈴鐺;節奏急促,鈸鼓齊鳴,轟轟烈烈,像急流奔涌,高山雪崩。進入高潮,舞蹈動作址分強烈,男子彷彿雄鷹一般單腿跨轉,騰躍飛旋,女子一手拿弓鼓槌,高舉頭頂,轉翻身子歡舞,猶如孔雀開屏。
舞蹈動作選用弦子、鍋庄舞步的同時,吸收了雜技表演的一些技巧動作,比較精彩的有躺身平轉、躺身小蹦子、前後甩腰、跨腿原地轉、躺身大蹦子等。
熱巴舞的隊形變化多而且十分復雜,除圓圈外,還有龍擺尾、雙插花,舞姿優美,節奏鮮明,手和腳為順腳,重在腿部動作的變化。時而如同走八卦陣,時而像數條青龍在飛舞、交纏、並肩盤圓圈。
隊形雖復雜多變,但近百人的業余演員卻能做到整齊劃一、有條不紊地演出。其氣勢之宏大,情緒之熱烈讓人嘆為觀止,誰要是能一飽眼福,定會嘆服不已,終身難忘。
熱巴舞·丁青熱巴
丁青的熱巴舞則以鈴鼓舞為主,伴有說唱甚至融雜技氣功為一爐的綜合表演藝術而著稱。其舞姿粗獷豪放而流暢,有很高的難度。音樂則淳樸明亮,高亢激昂。表現內容大都是在避災祛禍,慶祝豐收,祈願吉祥。
丁青熱巴的重要特點在於它的粗獷、奔放、豪邁且富有宗教色彩。傳說,在修建藏傳佛教寧瑪派的聖地類烏齊查傑瑪大殿時,白天工匠們日曬雨淋辛辛苦苦修築的房子,晚上被妖魔鬼怪蓄意搗毀。於是查傑瑪高僧桑吉文特邀請瓊波丁青斡陀熱巴的舞者在建築工地上表演熱巴舞。他們奇跡般地在天上結繩,在水上建起曼托羅,以精湛的技藝、強烈的藝術魅力,使妖魔鬼怪神魂顛倒,迷惑了鬼怪,進而使工匠贏得了時間,建起了氣勢雄偉的查傑瑪大殿。
主要流派
丁青熱巴舞有三個流派。據口授相傳,流傳於丁青覺恩一帶的窩托熱巴 已有900多年的歷史。窩托熱巴的特點是技巧高難,如爬桿技巧、腹上破石、夾刀旋轉等都是窩托熱巴的絕技。康沙熱巴是昌都境內至今活躍於舞台的重要熱巴流派之一,其傳統節目有一點鼓、三點鼓、六點鼓、九點鼓等,同時穿插一些弦子舞、卓舞及男女對辯(相當於滑稽相聲)的表演。窩托熱巴屬於雜技氣功類的技藝表演,但目前香火基本已斷,很難見到它的廬山真面目了。流傳於丁青色扎一帶的伽措熱巴,距今有500多年的歷史,其主要特色是弦子與熱巴嫁接,邊跳邊拉藝人自製的二胡,舞姿優美。把粗狂豪放的熱巴與優美動聽的弦子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舞姿優美,旋律動聽。這種藝術風格現已被諸多文藝團體吸收。流傳於丁青桑多一帶的冬洛熱巴現也有300多年的歷史。冬洛熱巴表演風格多樣,主要還是以傳統的鈴鼓舞,中間伴有逗人詼諧幽默的說唱以及其它很多的表演內容。冬洛熱巴還以家族傳承的方式頑強地生長在那半農半牧區的桑多鄉炯秀村,在每年的丁青縣熱巴藝術節上這些古老文化藝術的傳播者都有高超的技藝表演,他們還在每年農閑季節,舉家上路,獻藝謀生。
三種熱巴的表現形式大同小異,均以粗獷豪放的舞蹈動作和高難度舞蹈造型聞名於世,其音樂以淳樸明亮、高亢激昂、奔放流暢為特點,主要內容多表現避災祛禍、慶祝豐收、祝願吉祥等等。
熱巴舞·那曲比如丁嘎熱巴
現存的丁嘎熱巴分為寺院喇嘛表演的熱巴和民間藝人表演的熱巴兩種形式。過去民間藝人的丁嘎熱巴主要以家族父子傳承的方式代代相延,成立了以村為單位的熱巴隊,傳承面得到擴展。
丁嘎熱巴的傳統節目很多,共有三十多個,每個節目的跳法和姿態各不相同,其內容有講述藏族歷史、傳說故事的,也有為了寺院祭祀活動的需要而宣揚宗教思想的,代表性劇目包括:《歐冬》(擊鼓)、《曲傑羅桑》(羅桑王子)、《斯白巴瑪感果》(原始的老父母)、《甲沙公覺郎巴》(迎請文成公主)、《古如多吉熱》(金剛舞場)等。丁嘎熱巴舞既有當地牧民舞蹈的動律,又借鑒了昌都一帶熱巴鈴鼓舞的舞姿,以順手順腳的牧民舞蹈動作為基本步法,上身表演吸收了昌都熱巴女子手鼓激情豪放的動作,由此形成融匯藏東藏北舞蹈精華的獨特風格。丁嘎熱巴中還有許多風趣的表演動作、模擬動物的動作及一些富有情節的小戲。
創新熱巴音樂
過去熱巴舞主要以鼓聲、鈴聲、唱腔、道白作為音樂形式,穿插在舞蹈中,顯得較為單調。通過創新熱巴音樂,不僅突出了熱巴舞蹈的藝術性,而且使整個熱巴舞蹈活了起來。其特點為:一是以熱巴鼓點為基調,使其節奏更加鮮明、奔放。二是以濃郁的民族民間音樂為素材,進行再創作使其更加生動、明快,充滿激情和時代感。三是運用現代音樂創作及表現手法,為古老的熱巴藝術增添了新的活力。這樣即保留了古老熱巴原有的藝術特徵又迎合了現代人的審美需求。
創新熱巴舞蹈
提煉熱巴舞蹈的精華必須以其獨有的表現形式作為創作元素,形成一種可視性更強的綜合性藝術,使其發揮熱巴舞獨具魅力的藝術特色。在創作過程中:一是在傳統的鼓點技巧中進行鼓點變化,從一、三、六、九點,增加為四、六、八、十二點到最激烈的旋轉三十六點。已經發展到六十四點鼓,並將此鼓點技巧稱之為「澤吉鼓」(以創始人命名)。此鼓點更為激烈、鼓點變化豐富,難度系數更高,表現力更強,強化了熱巴舞應有的個性。二是在舞蹈構圖上做文章。傳統的熱巴舞主要構圖為圈舞,很不適應舞台表演。為打破傳統,在舞蹈構圖上運用了新的創作手法使熱巴舞更適應現代舞台表演的要求。三是增加鼓種(熱巴鼓、達如鼓(手搖鼓)、腰鼓、背鼓),豐富其表現形式。通過這一系列的大膽創新,給熱巴這一古老的藝術形式賦予了新的內涵,其審美價值更高,更具有感染力。
熱巴種類
隨著歷史的變遷,熱巴藝術也在發生變化,逐漸形成不同的種類,共分為三大表演類型流傳於民間,即以賣藝謀生的流浪熱巴藝人、自娛性的百姓熱巴和以藝術表演為媒介經商的熱巴。
1、賣藝謀生的流浪熱巴
這類熱巴藝人以家族為主體,必要時分散成若干組乞食賣藝,最後在匯合點相聚,技藝世襪相傳。這類熱巴藝術水平高,演技精湛,難度大,服飾全,內容豐富,是民間熱巴的主體。這些熱巴歷史久遠、區域廣,演出場地不受限制,因地而宜。
2、自娛性百姓熱巴
怕類熱巴藝人以百姓村落為核心組成,外村人也可加入,它受地域文化和語言的影響,風格也不同,各村有自己熱巴的隊伍,以不流動、不以表演換取報酬為特點。大多在節慶日演出,自娛性熱巴與前者熱巴相比,內容較少,駐難度較小。
3、以表演為媒介經商的熱巴
這類熱巴藝術以家族為核心,有家族歷史傳統,不以賣藝為手段,而以行商為媒介,收入頗豐,表演內容豐富,技藝高超,有高難度的表演,針對群眾的觀賞心理,節目有增無減,很受群眾的歡迎。
熱巴舞蹈在以上三種表演形式的基礎上發展至今,已經成為了一種專業的藝術形式,使一代又一代不同風格、不同流派的熱巴藝人脫穎而出,為熱巴舞蹈的不斷繁榮奠定了基礎。
巴塘熱巴
1、簡介
巴塘熱巴舞發源於巴塘縣蘇哇龍鄉,是集歌舞、說唱、雜技、戲劇等組成的一種綜合性民間文藝,表演時情緒奔放、動作粗獷、技巧性強。在舊社會,熱巴藝人以藝謀生,其技藝以家傳為主,一般不外傳。通常,他們攜全家老小,終年流離漂泊,走村賣藝,往往形成熱巴世家。
2、藝術特色
其表演形式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序幕,演唱祝詞。第二部分為鈴鼓舞蹈,其鼓點有「江輪安戈」(單擊)、「桑凍」(三擊)、「安莫森森」(邊擊)、「祝凍」(六擊)、「各凍」(九擊)等五種,並邊擊邊舞。 每完成一種擊鼓舞蹈,便進行一段精彩的雜技、武術表演;每完成兩次擊鼓舞,便有一段「插科打諢」。這種插科打諢沒有固定台詞,純屬即興道白表演,或者針對生理缺陷以及自己表演的失誤進行嘲諷取笑,以吸引更多的觀眾,同時藉以恢復表演者的體力。第三部分是短小精悍的啞劇性表演,有一定的故事情節,近似藏戲片段。第四部分是熱巴弦子舞,在熱烈、激情、奔放的歌舞中,接受人們的謝禮和捐贈,並結束演出。
鈴鼓舞是熱巴的精華部分,演出時,男演員腰間系一圈黑白牛毛捻成的花繩,每根花繩的繩尖端拴有各色毛纓。男女演員都著舞蹈服裝,跳舞時男右手執銅鈴,左手持紅色氂牛尾巴(以示避邪驅鬼免災); 女的左手持扁圓形鼓,右手持弓形鼓錘,繞圈而走,翩翩起舞。這種舞的動作十分強烈,當舞到高潮時,男子就像雄鷹一樣,單腿跨轉, 騰越飛旋;女子迅速轉翻身體, 擊鼓起舞。
巴塘熱巴舞先後參加過多次文藝調演,深受觀眾的好評。1981年,甘孜州首屆「跑馬山之秋」文藝調演中,巴塘的熱巴舞《歡慶》被評為優秀節目。
Ⅹ 古巴跳什麼舞
古巴的舞蹈聞名於世,但是古巴人據說並不是最擅言辭的,他們更喜歡用自己的肢體來表達情感,這也難怪古巴人熱愛跳舞,因為這是他們溝通世界的第二種語言,接下來就請您跟隨我,用身體和激情,去傾聽這片土地的心跳,去感受濃郁的古巴情懷。
街頭樂隊在哈瓦那隨處可見,不過遇見漂亮的紅衣老婦卻是意外的收獲。細問之下,老人已經快80歲了,她說雪茄和舞蹈是她最寶貝的兩樣東西,古巴人的豁達讓我們有了初
步體會。
熱烈、浪漫、狂放,是古巴舞蹈的特質,也是古巴民族的特點之一。在古巴的街頭,無論是在大街小巷,還是在廣場、酒吧,你到處都能看到這些人們的放歌熱舞。在電影《情迷哈瓦那》當中,男女主角的第一次相見,也就是在哈瓦那的街頭。
在哈瓦那,到處都可以看見跳舞的人,年齡從小到老,技術千差萬別,他們的舞姿並沒有特別的章法,幾乎人人都能發揮出自己的一套,唯一相同的是,他們跳舞時忘我的情緒。
近年來拉丁舞可以說是風靡世界,而古巴正是拉丁舞的發源地,最早的時候呢 ,拉丁舞是人們用來慶祝豐收的一種方法,而現在呢,慢慢的轉變成了青年男女們用來表情達意的一種方式 。
從踏上哈瓦那的第一天起,我們幾乎都在跟各式各樣的古巴人學習舞蹈,有時候我們都分不清學的是哪一種舞,只是被他們的熱情所感染。
薩爾薩舞可以說是古巴最有特色的一種舞蹈,在古巴,不管是男女老少,在大街小巷或是在酒吧裡面,他們都會跳薩爾薩舞,那麼今天我們請海瑪和霍塞兩個人來給我們講解一下跳薩爾薩舞的要訣。因為薩爾薩舞是一種非常細膩的舞蹈,因為它的頭、肩、胯、還有腳和手,所有的身體就像一個樂器似的,你要非常協調的配合,才能跳出很美的薩爾薩舞。好了,有請!
薩爾薩舞非常具有觀賞性,所以它也成了世界各地導演們熱衷於表現的對象,在很多電影當中我們都能看到薩爾薩舞的舞蹈片段。
在電影《獨領風潮》中,西班牙影星安東尼·班德拉斯再次發揮了舞蹈天分,片中演員們有大段的拉丁舞表演,熱情似火!
我們在跳薩爾薩舞的時候,有三種基本的步伐。現在我來演示一下薩爾薩舞的步伐,要記住先邁右腳,像我這樣。一二三 一二三
在電影《邁阿密風雲》中,鞏俐扮演來自古巴的女子,古巴舞蹈自然少不了。片中她與柯林·法瑞爾跳的一段頗具香艷氣息的薩爾薩舞,也凸現了男女主角之間火熱的激情。
怎麼樣,學會了嗎?其實沒關系,如果沒學會的話,你可以看看我們上面提到的這些電影,包準你能學會。其實薩爾薩舞和正規的社交舞它有點不一樣,它只要有音樂響著你就可以隨意的跳,大大方方的就行了。
在古巴,到處都能找到教你跳舞的老師,一群人圍在一起跳舞的場面比比皆是,有遊客也有當地人,舞蹈讓五湖四海的人很快就消除陌生感而成了朋友,因此在古巴你會覺得輕松。
恰恰舞是曼波舞的一種變形,它更活波、更乾脆,所以很受歡迎,很多人喜歡拉丁舞,但是因為拉丁舞的節奏沒有太多的規則,而且動作變化很快,所以不容易掌握,而恰恰舞正好彌補了這點不足。
我們邀請了兩位民間藝人為我們表演原汁原味的古巴舞蹈,表演中也發生了很多有趣的插曲,這不,由於場地問題,加上女孩的鞋跟過於尖細,好幾次都陷在磚縫里不能自拔。不過這絲毫沒有影響舞者的心情,古巴人的豁達寬容表現在任何細小的地方。
在王家衛的電影《阿飛正傳》里,張國榮有一段獨舞,跳的就是恰恰。
都說恰恰舞熱情歡快,到了張國榮這里卻表達出一些非常微妙的情緒,寂寥自戀也好、隨意慵懶也罷,這個段落成為影迷心中的經典。
我們現在要開始學一段恰恰舞,中國人非常愛跳的一種舞蹈。一二 恰恰恰
女舞者:你可以把左右移動的步伐用在前後當中,王寧彤:左右移動的步伐用在前後當中?
女舞者:對,前後移動,就像這樣。一二 恰恰恰
在沙灘上,我們隨著古巴朋友盡興起舞,幾乎所有的古巴舞蹈都充滿了對生命的禮贊與喜悅之情。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中國有一部電影叫《英雄虎膽》,演員王曉棠和於洋在裡面跳了一段舞,雖然只是短短的幾個鏡頭,卻讓當時的觀眾大呼過癮,很多人去電影院看了幾遍這個電影,就是為了這幾個鏡頭。
那麼他們當時跳的什麼舞呢 ?就是發源於古巴的倫巴舞。
有意思的是,當年《英雄虎膽》是藉助倫巴來表現土匪的墮落生活。隔著時光的距離再看這一段,青春與純真伴隨著倫巴舞,令人無比留戀。
今天他們穿的這個服裝,在古巴基本上就是為倫巴而設計的這種服裝,就是類似於這樣的。
男的呢,這里會有一大片蓬鬆的袖子,很大的肩、很誇張。然後女的呢,很短的裙子。其實在國際上,倫巴舞剛開始流行的時候,這個裙子會更長,但在古巴很短,這樣很性感。
電影當中的倫巴舞真是非常的多,像澳大利亞的《舞出愛火花》、美國的《情迷哈瓦那》,都有很多倫巴舞的鏡頭。
倫巴似乎總與愛情相關,在電影《上海倫巴》中,男女主人公第一次傾訴真情,就是藉助了倫巴跳動的節奏。女孩最終選擇了心靈的自由,一曲上海倫巴跨越時空。
在日本電影《談談情跳跳舞》中,倫巴成了某種心境的象徵。平日里唯唯諾諾的公司小職員,卻在倫巴的旋律中,激發出另一個更為真實的自我。在倫巴激情的感召下,生命迸發出燦爛的火花。
拉丁舞近年風靡世界,其中深層原因頗值得玩味,生活壓力巨大的現代人,在簡單純真的古巴舞蹈中,得到徹底的宣洩與釋放。
這個倫巴真不是很好學,因為它混合了非洲和西班牙的一些特色,所以倫巴的表現方式比較野性一點。
倫巴發源自古巴,所以也叫古巴倫巴。四五百年前,非洲黑人被白種人送至美洲,淪為奴隸。他們遠離家園,生活困苦,產生出哀傷的民歌,在古巴的非洲人隨著這種音樂起舞,藉以抒發心中郁悶的情緒,而形成倫巴舞 。
在廣闊的拉丁美洲,多元混合型文化是最大特色。原住民印第安人的音樂文化,作為農奴被送到新大陸的非洲黑人的音樂舞蹈,都是其中重要的部分。古巴也不例外,事實上,古巴音樂是西班牙和非洲音樂的繼承,幻化出的舞蹈也綜合了很多元素。
剛才跳得真熱,這些全都是在模仿非洲人,部落的舞蹈,古巴人的舞蹈沿襲了非洲還有西班牙,當然非洲的很多影響,所以我看我們很多節奏、鼓點,還有他們跳舞的方式,都跟非洲的很多舞蹈有類似的地方。
黑人音樂舞蹈特有的氣質,在古巴歌舞中都能找到明顯的痕跡。
倫巴舞動作的要領是什麼,我問她,她說應該是把胯扭動起來,有點像畫「8」字的這個感覺。我們讓她來畫一個。
這個樂器是古巴特別有名的叫Maracas(沙鈴),在電影《面具》當中,金·凱瑞主演的,他在大街上拿著沙鈴跳起了舞,結果把拿槍對著他的那些警察都給感化了。
在很多電影中,古巴舞蹈已經脫離了原始的樣貌而被藝術的加工再創造,在古巴國內也是這樣。很多帶有表演性質的演出中,薩爾薩、曼波、倫巴和恰恰等,都被加以改進和創新,以獲得更加眩目的效果,這也體現了古巴人不拘一格自由自在的作風。
古巴人熱愛舞蹈,可是當你問他們為什麼的時候,他們往往說不出個所以然。也許對於古巴人來說,舞蹈就像吃飯睡覺一樣自然。舞蹈給了古巴人自由的心靈和樂觀豁達的性格,這也就不難明白,在物質生活並不富裕的古巴,人們卻是那樣舒展和愉快,也許這就是古巴人最與眾不同的地方。
無論是薩爾薩、曼波還是倫巴,都能讓你感覺到濃郁的古巴風情。我覺得古巴舞蹈的一大的特點就是自由自在,不被固定的規則所束縛,用一顆真誠的心,去感受最原始的旋律和最真誠的心跳,這就是古巴舞蹈,這就是古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