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文學與藝術的關系
文學是屬於藝術的多種表現形式之一。
文學是把語言當成一種手段來塑造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
文學與藝術屬於從屬關系。文學是一門藝術,但藝術絕不僅僅是文學。文學屬於藝術的一部分。
根據文學的角度,文學屬於語言文化的藝術,在藝術生活里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藝術的產生往往就需要堅實的文學做基礎。
根據他們產生的方式,藝術和文學都是來源於生活。
根據表現方式來看,文學通常用文字和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
(1)為什麼文學是藝術擴展閱讀:
文學與藝術的區別:
文學是屬於人文學科的學科分類之一,與哲學、宗教、法律、政治並駕於社會建築上層。它起源於人類的思維活動。最先出現的是口頭文學,一般是與音樂聯結為可以演唱的抒情詩歌。
中國先秦時期將以文字寫成的作品都統稱為文學,魏晉以後才逐漸將文學作品單獨列出。歐洲傳統文學理論分類法將文學分為詩、散文、戲劇三大類。現代通常將文學分為詩歌、小說、散文、戲劇四大類別。
藝術可以是宏觀概念也可以是個體現象,是通過捕捉與挖掘、感受與分析、整合與運用(形體的組合過程、生物的生命過程、故事的發展過程)等方式對客觀或主觀對象進行感知、意識、思維、操作、表達等活動的過程,或是通過感受(看、聽、嗅、觸碰)得到的形式展示出來的階段性結果。
㈡ 人為什麼需要文學藝術
文學藝術起源於生於勞動。它的產生一直要追溯到人類生活的最原始階段。原始人在其勞動的過程中,由於筋力的張馳和工具運用的配合,自然地發出勞動的呼聲。這種呼聲具有一定的高低和間歇,在一定時間內,或者重復而無變化,或者變化而有規律,這樣就?生了節奏。這種簡單的節奏就是音樂、舞蹈的節拍和詩歌韻律的起源。從文獻來看,文學藝術起源於勞動是可以得到很好的說明的。例如《淮南子·道應訓》說:「今夫舉大木者,前呼'邪許',後亦應之,此舉重勸力之歌也。」這幾句話是根據《呂氏春秋·淫辭篇》來的,「邪許」本作「輿謔」。所謂「舉重勸力之歌」,就是指人們集體勞動時,一倡一和,藉以調整動作、減輕疲勞、加強工作效率的呼聲。舉重時是這樣,舂碓時也是這樣。《禮記》的《曲禮》和《檀弓》二篇都說:「鄰有喪,舂不相。」「相」是送杵聲,其作用與舉大木者的呼「邪許」正復相同。再從現實生活來看,水手的搖櫓和拉纖,建築工人的打夯,碼頭工人的搬運,都可以聽到集體的、個人的或彼此互相唱和的歌聲,音調和諧而有節奏。從這些地方我們極其明顯地看到勞動和文學藝術的密切關系,而且那種節奏是在勞動時的特殊條件下?生的、規定的。這就再一次有力地證明了文學藝術起源於勞動這一論斷的正確性。原始人在勞動中發出的有節奏的呼聲,雖然只是一種聲音,沒有任何歌詞,但那種自然而健康的韻律實際上就是詩歌的起源,也是文學創作的開始。關於這,魯迅更說得很明白:人類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創作的,可惜沒有人記下,也沒有法子記下。我們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連話也不會說的,?了共同勞作,必須發表意見,才漸漸的練出復雜的聲音來。假如那時大家?木頭,都覺得吃力了,卻想不到發表。其中有一個叫道「杭育杭育」,那?這就是創作。……倘若用什?記號留存了下來,這就是文學;他當然就是作家,也就是文學家,是「杭育杭育」派。棗《且介亭雜文·門外文談》但雖然如此,那種有聲無義的韻律究竟不是詩歌。真正有意義的詩歌又是怎樣?生的呢?原來原始人在長期的勞動中,由於大腦和發音器官的發達,逐漸?生了思維和語言。當然語言在最初也不過是簡單的呼喊,後來才逐漸發展?音節分明、以至於能夠作?人類的思想交流和社會交際的工具。這時候如果在呼聲的間歇中隨意添上一些語言,即使是最簡單的語言,如《候人歌》那樣:「候人兮猗!」(《呂氏春秋·音初篇》)只是在「兮」、「猗」的呼聲上添了兩個詞。然而這種表意的語言一旦同具有節奏性的呼聲或嘆聲結合時,便成?有意義的詩歌。當然,這僅僅是原始的詩歌形式。後來還有不少民歌保存這種形式,句末常常帶有呼嘆作用的聲符,如「兮」、「猗」之類。但這個聲符的作用已經不如原始詩歌組成部分那?重要。社會生活日益復雜,語言日益發展,這種詩歌形式,特別是文人作品中作?語助詞的呼嘆詞,其作用幾乎降到可有可無的地位。間有保留這種原始性的,有如梁鴻的《五噫歌》,每句末都用一個感嘆詞棗「噫」字,那是很少的。這樣的結尾形式,如果我們不從原始詩歌的發展上去探討,那就不好理解。它並不是一種新形式,而是原始形式的遺留,作者有意識地加強詩歌句尾的節奏性和呼嘆作用而已。《詩經》中的《麟之趾》、《騶虞》等篇以及曹丕的《上留田行》都是屬於這一類型的。不可想像,原始人剛剛學會說話,或者還沒有創造任何記錄語言的簡單符號的時候,會出現什?單純的文學作品。因此歌舞和音樂融合在一起就成?原始人藝術活動的一般形式。例如《呂氏春秋·古樂篇》的一段記載: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一曰「載民」,二曰「玄鳥」,三曰「遂草木」,四曰「奮五穀」,五曰「敬天常」,六曰「達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總禽獸之極」。又如《河圖玉版》也有一段記載:
古越俗祭防風神,奏防風古樂。截竹長三尺,吹之如嗥,三人被發而舞。由此可見,遠古時代的歌舞總是互相結合的。「投足」是一種舞的姿態。三個人手裡拿著牛尾巴,投足而歌,和三個人吹著竹筒,被發而舞,這正是歌舞和音樂相結合的最好的說明。在這種最樸素的集體文藝活動中,並沒有某種單純的文學獨立存在著。原始人的文學藝術活動,本是一種生?行?的重演,或者說是勞動過程的回憶,也可以說是生?意識的延續和生活慾望的擴大。因?其中顯然包含著功利的目的,表示熱烈的願望。因此,原始的詩歌韻語常常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例如《吳越春秋》的《勾踐陰謀外傳》所載的《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六(古肉字,指禽獸)。從前有人認?這是黃帝時代的歌謠,固然沒有根據,但從它的內容和形式上看,無疑的這是一首比較原始的獵歌。它回憶了幾乎全部的狩獵過程,反映了漁獵時代的社會生活。不僅《彈歌》如此,即如上文所提到的葛天氏之樂也足以說明這一點。?什?唱歌跳舞一定要拿著牛尾巴呢?顯然因?野牛或家畜都是那時的人們所最珍貴的東西。?了表示它和生?勞動有密切的關系以及對自己生活的需要,這種歌舞的表現形式在他們看來,自然是最恰當的。可以聯想到,這和印第安人的「野牛舞」有點類似。(註:參考普列漢諾夫《藝術論》第90頁。魯迅譯。)再看那葛天氏的八闋,其歌名雖或出於後人的追述,但其中如「遂草木」、「奮五穀」、「總禽獸」等名稱,也顯然符合古代勞動人民的狩獵、牧畜和耕種幾個階段的生活內容。而所謂「敬天常」、「依地德」等歌,可能就是反映人們對於生?有關的氣候和土壤的重視。總之,文學藝術起源於勞動,而原始人的文學藝術活動是和他們的集體生?勞動分不開的。原始人不認識自然的客觀規律,認?周圍的世界可以用自己主觀的意志隨便改變。他們相信自己語言的力量,企圖用它來「控制自發的害人的自然現象」,甚至企圖用它去影響神,以達到某種願望;於是常常把詩歌當作「咒語」來使用。目的是?了滿足對現實的要求,而方法則是把人們的能力加以理想化。這是屬於藝術的創作。例如相傳?伊耆氏的《蠟辭》: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棗《禮記·郊特牲》雖然是以祝詞的面貌出現,但本質上實具有「咒語」的作用。因?從詞句上看,與其說是祈禱,不如說是命令。這里,作者在指揮自然服從自己的願望。他如相傳?舜的《祠田辭》(《文心雕龍·祝盟》),以及淳於髡所述的《田者祝》(《史記·滑稽列傳》)等,都是想通過詩歌形式的語言來達到某種幻想的目的,帶有濃厚的原始宗教色彩。所以說,詩歌的發展,又與原始宗教的「咒語」有密切關系。散文的?生較晚於詩歌,它是語言和邏輯思維進一步發展的結果,而以文字?其必要的條件。未有文字,早有詩歌,而散文則?生於既有文字之後。由於社會生活的需要,促進了散文的發展。散文本來不用韻,但它在發展的最初階段,由於物質條件的限制,也要求簡短、精煉,便於記誦,所以往往有節奏、有韻調而富於詩的味道。先秦散文中常雜有大量韻語,可能與這種情況有關。例如:無偏無頗(註:古本作「頗」,今本作「陂」,乃唐開元中所改。),遵王之義;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遵王之路;無偏無黨,王道盪盪;無常無偏,王道平平;無反無側,王道正直。會其有極,歸其有極。棗《尚書·洪範》又如: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幹道成男,坤道成女。棗《周易·系辭傳》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棗《周易·系辭傳》凡韻語部分,大抵也就是語言的旋律最自然、音樂性最強烈、詞意最精粹的部分。這種現象不是偶然的,它反映了散文發展最初階段的特點
人類如果離開了文學藝術,人就不是高級智慧生物了。
㈢ 什麼是文學什麼是藝術呢
1文學是指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的藝術,包括戲劇、詩歌、小說、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稱作體裁)表現內心情感和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
2藝術是一種文化現象,大多為滿足主觀與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進行娛樂的特殊方式。其根本在於不斷創造新興之美,藉此宣洩內心的慾望與情緒,屬濃縮化和誇張化的生活。文字、繪畫、雕塑、建築、音樂、舞蹈、戲劇、電影等任何可以表達美的行為或事物,皆屬藝術。
㈣ 為什麼說文學語言也是一種藝術形象
文學形象是建立在語言形象的基礎之上的,語言形象也具有自身的意義,可以和作品中的藝術形象形成有趣味的對話關系。
㈤ 為什麼說文學是一門語言藝術
文學是語言藝術,文學是用語言寫成的,語言是文學的物質材料。在人類的早期文化中,原始藝術具有明顯的綜合性,比如詩樂舞在人類早期文化中的三位一體,從理論層面來看,不同藝術品種的存在,以及不同藝術樣式之間的差異必然帶來人們思考的興趣,而藝術也將因作用於人的不同感官而形成視覺藝術、聽覺藝術和視聽綜合藝術等等。
語言的產生具有其獨特的歷史根源,語言作為一門科學也被人類所研究著,從語言到詞彙、從詞彙到語法、從語法到語句文章甚至各國不同語言的特性等等,這里我們不去研究,因為語言絕不是生理的,而是社會的。一個對社會有著全面認識的人其語言的表達能力也是無限的,因為語言是思想和文化的載體,所以語言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形式。語言是人類思維的工具,這就是所謂的工具論,語言與思維是一個不可再分的整體,這就是所謂的整體論,工具論與整體論之間具有很大的區別,但他們的共同之處都強調了語言與思維之間的密切聯系,正如馬克思所說的:「語言是思想的直接現實。」
㈥ 文學和藝術的區別是什麼
其實,文藝跟社會科學都是以一定經濟作為基礎的社會上層建築,都是源於經濟發展,也都作用於經濟發展~~~~
比如,文藝復興啊~~~就是由於資本主義的經濟發展要求把人們從中世紀的封建社會中解放出來,解放人性,人們開始學習科學知識,人的主觀能動性得到了巨大的發展,自然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而且,文藝復興時期也涌現了很多的藝術家,詩人,作家,科學家這些~~~
文藝是比較具象的一種思維的表現形式,比如,人們用文章,書畫來表現他們的新思想,很直觀;而社會科學,則是抽象的思維表現形式,主要是對人類社會現象和自然現象進行研究,研究的東西是平時感覺摸不到的,比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但是又是實實在在對社會發展有推動作用的。
魯迅曾經以「杭育杭育」詮釋文學的起源,當然魯迅先生並沒有把這「杭育杭育」作為真正的文學作品,但「杭育杭育」似乎並不能稱為文學,否則文學的概念似乎就陷於寬泛,陷於普羅大眾化了。畢竟「杭育杭育」並不能揭示文學的本質屬性,而且也僅僅是一種人類不自覺的對語言的運用而已。
文學的產生似乎應該產生於人對於自身的認識,個人覺得與其說是在勞動過程中產生的,不如說是在能夠反觀自身的神秘存在的過程中產生的。因此,文學在最初的時候,更應該有著濃厚的宗教意味。這也適合文學作為一種藝術的審美觀照的基本定義。大學讀書的時候,我就極為討厭課堂上講授的系統分析法,畢竟這種方法沒有揭示文學自身的本質特徵。僅僅其中關於審美觀照的一點還值得思考。
如果僅僅認識到文學作為勞動的產物,文學的生命力就不存在了。因為對於物質的生產,藝術是沒有起到任何直接作用的。只有當人類在反觀自身存在時,產生了對這個世界的神秘感受,發出這個世界為什麼是這樣的的疑問,或者我是怎麼來的等等,文學就產生了。最初的「杭育杭育」也僅僅是對語言文字的最無意識的運用而已。
從科學於文學(藝術)的對照中,我們似乎也能得到一個認識:科學和藝術分屬於人類生活的兩個世界,一個是基於生存需要的,一個則是基於享受需要的。兩種需要以前者為基礎,只有當前者獲得滿足之後,後者才會發揮作用。不同的人對兩者的需要層次不一樣,造成了人與人之間在精神世界方面的差別。
但從我們現時中卻發現,目前人們似乎已經不再熱衷於藝術,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我們的物質生活並不富裕(相對的,這個富裕也和周圍的人比較得出的)。因此,盡管國人在智商方面非常出色,但已經缺乏足夠的藝術想像力,這直接進一步惡化了物質帶來的惡果。當物質足夠富裕的時候,藝術氣質的缺乏導致了精神世界的空虛。
因此,只有把文學藝術的起源定位於人類自我意識的覺醒才能理解人們為什麼會精神空虛的現實。
文學與藝術的區別
作者: 才子盼佳人 聯系作者
孟子曾說過五百年必有聖人出現。孟子總結的是孟子以前的社會歷史經驗,孟子以前,伏羲、女媧、炎帝、黃帝、倉頡、堯、舜、禹、文王、周公、老子、孔子,那確實是一個聖賢輩出、星漢燦爛的歷史時期。
正是有那樣一個歷史時期,才締造了世界人類史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華文明。
孟子說過那句話之後,很不幸,孟子以後的兩千年間,中國再也沒有出現過聖人。
這是漢代以後形成的文化框架與社會政治制度造成的。
讀孔子留下的書,說孔子說過的話,思想上必尊孔孟,言行上不許越軌,兩千年間,千萬文人,一個腔調,就是孔腔孔調,儒腔儒調,否則就是不尊孔,就是冒犯聖人。
漢代以後逐漸形成的學而優則仕和唐代創造的科舉制度,又對文人誘之以利。兩千年間的文人全成了動物園中籠子中的動物,喂之以食,束之以籠,馴而化之,去其本性,使之忘記本性,忘掉了文人本來應該有的面目,忘掉了文人本來應該擔當的責任與使命。
兩千年可不是個短日子,若不是中間有佛教西來,有道家變身為宗教性的道教,中國人在精神旅途上早就餓死在了路上。
中國必須再度產生聖人,再開創一個聖人輩出的歷史時期。這是復興漢文化的基石。否則,當代人文界叫喚的復興漢文化,21世紀是東方文化的世紀等等,就只是空叫喚,就只是做夢。
像我們經常講的要對中國古代文化進行批判與揚棄一樣,我們同樣需要對「五四」以後的現代文化傳統進行批判與揚棄。兩千年間的文化正好是整個封建社會歷史時期的文化,該革除的一定要革除,該洗滌的一定要洗滌,該繼承的一定要繼承。要分清什麼是真正的優秀文化遺產,什麼是封建文化。改革開放以來提倡恢復漢文化,繼承優秀文化傳統,但決不能打著這一旗號繼承封建文化的糟粕。
復興漢文化,需要在文化上實現與孔子歷史時期的直接對接,在文化上實現與遠古聖賢文化時期的直接對接。就是說需要跳過、摔開整個封建歷史時期,跳過這不出聖人的漫長的兩千年的歷史歲月,與奠定中華民族成為世界人類歷史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華遠古歷史時期的文化實現對接。
不需諱言,那是奴隸社會時期,甚至更遠古,是原始社會歷史時期。原始社會歷史時期與奴隸社會時期的社會結構、政治制度早已經死亡,不會在對現實社會制度造成影響與滲透。不會像我們審視封建歷史時期的文化時一樣,封建社會的社會結構與政治制度的陰影總還在試圖侵入我們的現代社會機體。
西方文藝復興有過一個復興對象,即復興傳統中哪一個歷史時期的文藝,他們選擇了古老的希臘文明,古老,模糊,有再創造的可能。歷史證明了他們在選擇上的正確性。
重開中華文化盛世,這已是國家與民族的人心所向,是民族精神的渴望,誰也不可能阻擋。
嚮往中國也有一次文藝復興,希望也以文藝復興的形式,實現再創中華文化盛世的目標,也是「五四」以來文化上只破不立,破後必立的歷史發展規律。
我們選擇哪一個歷史時期的文化作為復興對象?
唐詩,宋詞,明清小說,是兩千年來人們公認的三大文化高峰。准確地講是三大文學高峰。文學與文化,有相同之處,更有區別。我們今天更要強調它的區別之處。文學屬於文化,但只是文化這一整體中的一部分。文學的興衰不能代表整體文化的興衰。
有這樣一種解釋,遠古時候,有一塊石頭,石頭上有字跡或刻畫之痕,後來字跡模糊了,被風蝕掉了,沒有人知道石頭的價值了。再後來,石頭旁邊長出了花草,花草吸引了人們的視線,吸引了人們的著眼點即審美點,造成了人類審美價值及觀念的轉移,使石頭成了陪襯,甚至被遮蓋。石頭是文化,是文化的主體。文學是花草,是旁出部分、邊緣部分、後出部分。文學的過分繁榮會遮蓋文化主體,會遮蓋文化的本來面目與價值。
思想,哲學,文化,三位一體。文化是對思想與哲學的文而化之。思想與哲學離不開文化,也不存在完全脫離思想與哲學的文化。漂離思想與哲學的那一部分文化,表現為文學與藝術,文學與藝術對於文化主體來說,是漂離部分,旁出部分,溢出部分,邊緣部分。
我們需要對2000年以來,孔子以後,中華民族不發展哲學思想文化,只畸形地發展文化的漂離與旁出的那部分文學這一現象給以深刻反省。我們需要適當地鏟除文學與文人。鏟除文學,為突出文化主體。鏟除掉非文化意義上的文學,缺少文化含量與品質的文學。這類文學正是產生於漢代,興盛於唐宋,濫溢於明清,末流於當代。鏟除文人,就是鏟除小說家,散文家,詩人。他們之中相當一大部分人根本上缺少文化素養,根本不懂得文化的真實含義。他們同他們寫作的作品,是文化的旁出者,是文化的私生子,是非文化意義上的花草的產生地。要做文人,就做遠古文人,恢復遠古文人的本來面目,本來責任擔當。否則皆在鏟除之列,屈原、李白,杜甫在鏟除之列,羅貫中,曹雪芹等等在鏟除之列,當代所謂文人全在鏟除之列。
即使認為我們的文藝復興只是文學藝術的復興,唐詩,宋詞,明清小說,也由於歷史距離較近,過於清晰,其藝術成就過於完整,不再具有再創造的可能。況且我們需要的是漢文化整體上的復興,文化的復興,同時是思想和哲學上的復興。從後者著眼,唐詩宋詞明清小說,漢代文化唐代文化宋代文化,都從根本處欠缺用來復興的基礎。
復興漢文化,選擇出一個復興對應**,我選擇周代或商代,更傾向商代。商代創造了燦爛的青銅文化和神秘的甲骨文化。青銅以象勝,甲骨以《易》勝。這里的「易」,是指《易經》。有象有《易》,重象重《易》,是今天復興商代文化的特有條件。
不選擇周代文化。商文化尚祖,周文化尚天。有相信人類自己還是相信天命的區別。商文化粗獷,周文化細膩,風格上的差異顯示出商文化的創生性、原生性,商文化處在創生階段;周文化處在完成階段。商、周文化一脈而有異。
不選擇春秋戰國**。春秋戰國**是一個思想文化哲學百家爭鳴**,很適合原創思想、文化、哲學產生,但以孔子、老子為主的儒、道兩家文化,已經有了影響其後2000年歷史的巨大的結果。我們需要的不是重復與模仿,而是再度創造與創新。我們更需要研究老子是怎樣成為老子的,孔子是怎樣成為孔子的,他們學術思想源泉在哪裡,是什麼,惟有這樣才能夠再度產生聖人。我提出復興商文化,正是看出孔子思想源頭是商代。孔子身前曾經長期游歷中原尋求商文化,沒有尋到,退一步才研究周文化。當今商代文物大量出土,足夠成為產生並形成思想哲學文化的材料和源頭。況且我們提出復興商文化,只是以商文化做一個代表,它代表的是中華民族作為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其文明與文化發祥過程,實質是中華民族上古文明的創造性。
中華民族文化到了最危險的時候。20世紀末,中國社會科學界的學者們以預言家的姿態向國人預言21世紀是東方文化世紀。這是什麼預言?與兒童的天真幻想一樣。21世紀將是什麼世紀?不錯,是一個文化世紀。是一個權力文化世紀,是一個文化發展受權力操縱的世紀。是一個以強權為背景為依託的文化侵略世紀。由於以強權為背景,不可能有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平等對話和互補,在強權背景下,只會是東方文化失語。由此可以斷言,21世紀不僅不是東方文化世紀,反而是東方文化加速西化的世紀。已經過去的20世紀,20世紀之前的幾個世紀,只是這場西化的序曲。21世紀與22世紀才將是全盤西化的時候。要到23世紀,東方文化才有出頭之日。300年,時間很短也很長,清朝300年就是一閃過去的。時至今日,一個少數民族的統治早已結束了,結束100年了,仍有多少人多少文人多少學者多少文學作品、影視劇作品在為其延續香火似的歌功頌德。漢文化被同化到這種地步?一個民族的文化脆弱到這種地步?經歷過21和22世紀之後,西方文化進入到中國的時間也將是300年500年,到那時候漢文化會是什麼情景?
再創聖賢輩出**,恢復漢文化根本,才能夠恢復中華民族作為世界東方永不倒下的文化巨人的特性。這是現代中國數代文化人必須肩負的責任。
開創聖賢輩出**,與上古文明實現對接,就需要在思想哲學文化等方面跨越孔子與老子這兩個聖人,跨越這兩坐文化高峰。首先要敢於與他們站齊,與他們並立,有這樣的膽略與勇氣,有等高的學識與成就。並且要能夠高於他們,才能夠跨越他們。西方一代一代文化聖賢,都這么做,才創造並保持了文藝復興以來西方思想哲學文化上的不斷進步。中國聖人已經斷代了2000年,要再出聖人,就需要付出更多更艱巨的努力。
㈦ 文學與藝術的關系
那位已經說得相當詳細了,簡言之,文學就是一門文字語言的藝術,就是褲衩之於衣服的關系——褲衩是衣服,衣服不僅僅只有褲衩。
㈧ 為什麼文學是一門審美的藝術
文學的審美功能,是指文學具有溝通文學活動中主體與客體的美感和情感需求,使人獲得精神對現實的超越、實現審美理想,推動促進個性和才能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功能。文學審美功能是由文學的審美本性決定的。作為一種語言藝術,文學主要是為了滿足人的審美需求而存在和發展的,因此,從根本意義上講,審美是文學最基本的功能。
一方面,文學的審美功能實際上文學實現其他功能的中介。因此無論是認識、教育功能,還是娛樂及其他的功能,在文學中都是通過讀者不同程度的審美體驗才能得以實現的。另一方面,文學的審美功能又是以情感為中心的整體性概念,它是文學各種功能協調統一的重要條件。文學的審美功能不僅表現在其他各種功能在內容上都滲透和蘊含著體驗的審美因素,具有審美的意義與特徵,而且表現在其他各項功能都統一於審美,都要以審美為旨歸。
㈨ 為什麼說文學是藝術的母體
各種藝術的發展都離不開從文學身上汲取的營養,可以形象地將文學比作是眾多藝術的「母體」,正是因為有了文學的發展壯大,才促使了其他藝術樣式的勃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