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藝術的基本特徵有哪些
一、形象性
1.藝術形象是客觀與主觀的統一
2.藝術形象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
3.藝術形象是個性與共性禒統一
二、主體性
1.藝術創作具有主體性的特徵
2.藝術作品具有主體性的特點
3.藝術欣賞具有主體性的特點
三、審美性
1.藝術的審美性是人類審美意識的集中體現
2.藝術的審美性是真、善、美的結晶
3.藝術的審美性是內容美和形式美的統一
藝術可以是宏觀概念也可以是個體現象,通過捕捉與挖掘、感受與分析、整合與運用(形體的組合過程、生物的生命過程、故事的發展過程)通過感受(看、聽、嗅、觸碰)得到的形式展示出來的階段性結果。 表達形式:語言、聲音、文字、繪畫、眼神、呼吸、肢體等。
藝術體現和物化著人的一定審美觀念、審美趣味與審美理想。無論藝術的審美創造抑或審美接受,都需要通過主體一定的感官去感受和傳達並引發相應的審美經驗。
對藝術的審美分類,主要應根據主體的審美感受、知覺方式來進行。依據這個原則,藝術可以分為造型藝術、表演藝術、綜合藝術和語言藝術四大類。
② 藝術的形象特徵包括什麼
語言藝術的特點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它以語言文字為藝術媒介;文學活動和文學作品與語言文字的特徵有著密切的關系。語言是人類思維和表達思想的工具,也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信息載體。語言是以語音為物質外殼、以語詞為建築材料、以語法為結構規律而構成的符號體系。語言具有符號性、概括性、心靈性和表達的靈活性等多方面特點。語言的上述特點,決定了文學作為語言藝術的多種特性。
1、 形象感知的間接性
所謂形象感知的間接性,是指作為語言的藝術,文學作品中的形象不具有直接的現實性,它只能通過接受者的想像和聯想才有可能間接地被感知。換言之,讀者只有了解了某種語言文字的意義,在自己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藝術的想像和思索,才能再現作品中的藝術形象,理解形象蘊涵的思想義。(文學語言→讀者想像→文學形象)
歌德說:「造型藝術對眼睛提出形象,詩對想像力提出形象。」
2)文學形象間接性的原因
文學形象的間接性與語言文字的抽象性、符號性密切相關。文學作品是用「文字」,即「語言的替代性符號」來描繪形象的。語言符號雖然也有聲音或書面的載體,能為人們的知覺所把握,但不能直接再現事物本身的形象,直接作用於讀者的視覺或聽覺。讀者必須懂得符號的意義,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特別是外語文學),通過對文字的閱讀,語義的理解,根據語言符號的提示與刺激,產生想像和聯想,喚起以往類似的經驗和體驗,才能感受到作品中的形象。以此言之,讀者至少要具備三個基本條件:(1)懂得並熟練掌握、理解該作品所用的語言;(2)要有豐富的想像力;(3)要有豐富的生活閱歷、經驗和感受。因此,文學形象缺乏直觀性,是非物質的,是一種必須訴諸想像才能被感知和領悟的間接性形象。
薩特說:「小說給人的不是物,而是物的符號。光憑這些符號,即指示虛空的文字,怎麼能建立一個站得住腳的世界呢?」(《論文學》18頁)……召喚讀者自由想像。
3)文學感知的短處和長處
短處:閱讀的語言障礙和形象的模糊性、不確定性(尤其是外來文學);缺乏形象的鮮明性,沒有感官刺激,弱化了文學的美感效果(尤其和造型藝術相比)
長處:語言文字語義內涵具有豐富性,文學形象具有不穩定性,這些為讀者提供了欣賞的再創造的廣闊的心理空間,提供了審美想像的天地。(文學名著改編成影視以後,可以看出這一點。)
以辯證的眼光來看,短處和長處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從一個角度看是
不足,從另一個角度看,說不定就是優長。語言文字作為一種人為符號,一方面它具有抽象符號性,但另一方面,作為人的創造物,它又帶有某一語種的文化傳統:每一種在歷史過程中形成的語言,都充滿著歷史上的事件、記憶和聯想,因此,在語言文字抽象的符號形式中又包蘊著豐富的語義內涵,這就使我們欣賞者能從更多的側面來揭示形象的豐富內容,從而為欣賞者的聯想、想像和再創造提供了廣闊的心理空間;同時,文學形象的間接性和未定型性,也允許讀者根據作品的描繪來感受形象,並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對其形象作自由、合理的想像,這一方面進一步豐富、充實了作品中的形象,另一方面也充分調動起讀者再創造的積極性,融入了讀者自己的個性色彩,使之獲得一種更高的審美愉悅。
2、 反映生活的廣闊性和動態性(這是作品客觀內容的特點,是就創作而言的)
所謂反映現實的廣闊性和動態性,是指語言具有表現的靈活性的特點,它對社會人生的反映很少受時空的限制,因此文學作品具有反映生活的廣闊性和動態性的特點。(參看萊辛《拉奧孔》)
廣闊性是從空間角度講的;動態性是從時間角度講的。
2)廣闊性和動態性的表現:
其一,故事情節在長時段中的發展變化過程(不受時間限制)
同造型藝術相比,語言藝術受時間的限制較小。它能夠自由地表現一切在時間中先後承續的動態的事物,無論是人物情感的流動變化歷程,還是人物性格、故事情節的發展演變過程,如果有需要,都能在語言藝術作品中(抒情作品或敘事作品)得到具體、生動、細致的表現。如《水滸傳》。
其二,活動空間的自由轉換和多樣變化(不受空間限制)
文學在描寫空間事物方面,能迅速地轉換視角和空間,可以靈活多變地描寫從不同視角觀察到的不同空間。如王維《終南山》視點的變化:遠眺、近察、正視、回望、仰視、俯瞰。詩中的空間也在不斷變化:山上、山下、山中、山外。
其三,空間景物的自由組合和情感的起伏變化。(全方位展示)
如《長恨歌》。
說文學反映生活具有廣闊性和動態性,是相對於其他藝術形式而言的。實際上,時空是無限的,而任何一個時代的作家的認識能力總是有限的,因此,文學藝術並不能完全突破時空界限。
3)語言藝術反映現實廣闊性的原因:
語詞具有自由而多方面的表現力。
高爾基:語言的表現力。「不是蜜,可抓一切東西」。
俄羅斯謎語:「不是蜜,卻可以粘住一切東西。」「在我們這個世界上,沒有一種事物是沒有名字、不能用語言來表達的。」
3、 表現情思的深邃性(這是作品主觀內容的特點)
所謂表現情思的深邃性,是說「語言是思想的直接現實」,同人的思維活動有著極為密
切的關系;因而語言藝術能夠深刻、細膩地表現人物的情感世界和心理活動,表現作家的情感評價和人生思考,從而獲得超越其他藝術的心靈深度和哲理深度。
朗吉弩斯:「用語言表達的思想和表達思想的語言,總是密切相關的。」
黑格爾:「詩藝術是心靈的普遍藝術」,「最富於心靈性的表現。」(《美學》卷一112頁)
2)文學作品表現心靈世界和哲理情思的方式:
其一,敘事作品
a.人物之間的對話,人物的獨白。
b.敘事人直接的評述、議論、抒情。
其二,抒情作品
a.詩篇中的哲理性詩句。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b.哲理詩——文學藝術中的獨特門類。如:
涇 溪 吳興雜詩
杜荀鶴 阮元
涇溪石險人競慎, 交流四水抱城斜,
終歲不聞傾覆人。 散作千溪遍萬家。
卻是平流無石處, 深處種菱淺種稻,
時時聞說有沉淪。 不深不淺種荷花。
3)表現情思深邃性的原因
文學的思想性根源於語言的思維性。
語言是人類因表情達意的需要而創造的,用來反映客觀現實,交流思想感情的符號系
統,它是思維的工具,是「思想的直接現實」(《馬恩全集》3卷P525)。語言和思維之間具有同一性,即二者是形影不離、同步運動的。人的思維飛翔到哪裡,語言也緊緊跟隨到哪裡。因此,用語言作為媒介手段的文學,它不但在反映生活的廣闊性、動態性方面,有著其他藝術不可比擬的自由,而且還能生動、明確地表現思想:它既可以深入到人物的內心世界,揭示心理活動的微妙變化;也可以表現人類深層的無意識流動。不過,需要指出的是,人們在用語言將思維的結果表達出來時,常常會出現「言不盡意」」辭不達意」的現象。123132123
希望採納
③ 藝術的特點是什麼
1、形象性
藝術形象是藝術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所謂形象性,是指任何藝術作品都必須具有生動、具體、具有一定觀賞價值的藝術形象。普列漢諾夫曾經講過,藝術「既表現人們的感情,也表現人們的思想,但是並非抽象的表現,而是用生動的形象來表現。這就是藝術的最主要的特點」。各個具體的藝術門類,它們所塑造的形象具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如繪畫、雕塑、攝影、書法等塑造視覺形象,音樂塑造聽覺形象,戲劇、影視塑造綜合形象,語言藝術塑造不能直接感受到的文學形象等。但無論如何,形象性是任何藝術種類都不可缺少的,是藝術美的基本特徵。
2、主體性
藝術美還有一個基本點征,就是主體性。如前所述,藝術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藝術生產作為一種特殊的精神生產,決定了藝術美必然具有主體性的特徵。毫無疑問,藝術美來源於現實生活並反映現實生活,但是,這種反映絕不是簡單的「模仿」或「再現」,而是融入了創作主體乃至欣賞主體的思想情感,體現出十分鮮明的創造性和創新性。所以,主體性作為藝術美的基本特徵之一,不但體現在藝術創作上,而且體現在藝術欣賞中。
3、審美性
從藝術生產的角度來看,任何藝術作品都必須具有以下兩個條件:其一,它必須是人類藝術生產的產品;其二,它必須具有審美價值,即審美性。正是這兩點,使得藝術品和其他一切非藝術品區分開來,也使得藝術美與自然美區分開來。
藝術是指用形象來反映現實但比現實有典型性的社會意識形態,包括文學、書法、繪畫、雕塑、建築、音樂、舞蹈、戲劇、電影、曲藝等。藝術是語言重要補充方法,就像講話中我們會用大聲代表生氣,用笑聲代表開心,用手舞足蹈 代表焦急或者其他的心情來傳遞給對方。所以,每件藝術品都應該有他獨特的訴求,這種訴求就是藝術的生命力。
④ 對於不同的藝術門類來說,藝術形象分別具有什麼特點
對於雕塑、繪畫等造型藝術來說,往往是在再現生活形象中滲透藝術家的思想情感,這種主客觀的統一,常常表現為主觀因素消融在客觀形象之中。而另一些藝術門類,則更善於直接表現藝術家的思想情感,間接和曲折地反映社會生活,這些藝術門類中主客觀的統一,則表現為客觀因素消融在主觀因素之中。就拿音樂來說吧,所謂「音樂形象」同繪畫、雕塑的視覺可見的形象不一樣,它是用有組織的樂音來構成藝術形象,音樂的主要內容,是作者對現實生活的主觀感受和思想情感。
⑤ 藝術形象具有那些特點
藝術形象並非是直觀的,而是間接的、非具像的。文學以語言符號為中介創造形象,讀者在閱讀時通過聯想和想像間接地體味、把握和理解,
然後作品的形象才能轉化為讀者腦海中的藝術形象。音樂也是通過非視覺的抽象音響符號所塑造的音樂形象,要作用於人的聽覺,從而激發起人的想像、聯想、情感活動,才能使欣賞者在腦海中浮現出「畫面」,但音樂形象本身並不能提供實在確定的形象。
⑥ 藝術的形象性表現在哪些方面
藝術的基本特徵之一是形象性。或者換句話講,藝術形象是藝術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哲學、社會科學總是以抽象的、概念的形式來反映客觀世界,藝術則是以具體的、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和表現藝術家的思想情感。
普列漢諾夫曾講過,藝術「既表現人們的感情,也表現人們的思想,但是並非抽象地表現,而是用生動的形象來表現。這就是藝術的最主要的特點。
各個具體藝術門類,它們所塑造的藝術形象可以具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如雕塑、繪畫、電影、戲劇等門類的藝術形象,欣賞者可以通過感官直接感受到,而音樂、文學等門類的藝術形象,欣賞者則必須通過音響、語言等媒
介才能間接地感受到。但無論怎樣,任何藝術都不能沒有形象。
⑦ 結合藝術作品,論述藝術形象的基本特徵
藝術的主要特徵:形象性、主體性和審美性。
一、形象性
1.藝術形象是客觀與主觀的統一
2.藝術形象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
3.藝術形象是個性與共性的統一
二、主體性
1.藝術創作具有主體性的特徵
2.藝術甫丁顛股郯噶奠拴訂莖作品具有主體性的特點
3.藝術欣賞具有主體性的特點
三、審美性
1.藝術的審美性是人類審美意識的集中體現
2.藝術的審美性是真、善、美的結晶
3.藝術的審美性是內容美和形式美的統一
⑧ 藝術的形象化特徵
藝術的基本特徵之一是形象性。?
第一,藝術形象是客觀與主觀的統一。任何藝術作品的形象都是具體的、感性的,也都體現著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是客觀因素與主觀因素的有機統一。對於不同的藝術門類來說,藝術形象這種客觀因素與主觀因素的統一,具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對於雕塑、繪畫等造型藝術來說,往往是在再現生活形象中滲透了藝術家的思想情感,這種主客觀的統一,常常表現為主觀因素消溶在客觀形象之中。而另一些藝術門類,則更善於直接表現藝術家的思想情感,間接和曲折地反映社會生活,這些藝術門類中主客觀的統一,則表現為客觀因素消溶在主觀因素之中。
第二,藝術形象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任何藝術形象都離不開內容,也離不開形式,必然是二者的有機統一。藝術欣賞中,首先直接作用於欣賞者感官的是藝術形式,但藝術形式之所以能感動人、影響人,是由於這種形式生動鮮明地體現出深刻的思想內容。
第三,藝術形象是個性與共性的統一。綜觀中外藝術寶庫中浩如煙海的文藝作品,凡是成功的藝術形象,無不具有鮮明而獨特的個性,同時又具有豐富而廣泛的社會概括性。正因為集個性與共性的高度統一於一身,才使得這些藝術形象具有不朽的藝術生命力。中外文藝理論對這個問題也早有許多精闢的論述。藝術形象必須具有鮮明、獨特的個性特徵,與此同時,藝術形象又必須具有普遍性和概括性。這是由於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個性和共性的統一體,共性存在於千差萬別的個性之中,個性總是共性的不同方式的表現。一切事物都是在帶有偶然性的個別現象中,體現出帶有必然性的共同本質和規律來。因而,許多藝術家在總結創造藝術形象的經驗時,總是把能否從生活中
⑨ 藝術概論 簡述藝術形象的自身特點
1.藝術形象是具體可感性與超越性的統一
由於藝術活動就是以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為手段來實現其一切目的的, 以藝術形象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具體可感性。繪畫、雕塑、書法、攝影等視覺 術描繪一個個具體可視的形象,音樂通過聲音的變化組合傳達聽覺能感受到 情感意象,舞蹈、戲劇、電影、電視等更是運用多種手段塑造可視、可聽、 想像的形象,就是用抽象的語言文字創造的文學,也努力製造一種如臨其境 如聞其聲、如見其形的具體可感的境界。杜甫的五言絕句:「 遲曰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這首小詩,全用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構成,而且全是訴諸人的感官的可覺 可視、可嗅、可聽、可觸的美好形象,從而調動人的一切感覺機能一起去感受| 春天的美好,一起去領略詩人對春天的贊美之情。藝術形象的具體可感性就是| 藝術吸引欣賞者的最佳手段。
但黑格爾早就說過:「在藝術里,這些感性的形狀和聲音之所以呈現出來 並不只是為著它們本身或是它們直接現於感官的那種模樣、形狀,而是為著 用那種模樣去滿足更高的心靈的旨趣。」也就是說,藝術家並非為形象而形象,而是要通過具有具體性、可感性的形象,塑造和描繪出「更高的心靈旨趣」。這就決定了藝術形象的超越性特點。
2、藝術是人類不滿足於自然和現實的存在而為自己創造的自由的精神世界藝術形象已不是自然和生活的簡單模仿,而是一種人類心靈創造的物象了。人之所以創造這種東西,目的是為滿足「更高的心靈旨趣」。在黑格爾看來,這種心靈旨趣「有時甚至是最高的、絕對的需要」,因為「藝術是與整個時代與整個民族的一般世界觀和宗教旨趣聯系在一起的」,而且人類從事藝術創造還需「出於一種較高尚的推動力」這種心靈旨趣就是人類的審美理想。審美理想是人的想像力創造出來的,是超越了現實生活的美的觀念尺度和規范型模式, 它一方面顯示出藝術家的個性特色,另一方面體現為民族審美趣味的共同性人類審美的共同要求。
⑩ 藝術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藝術的基本特徵:
藝術作為一種特殊的精神生產和社會意識的形態,具有形象性、主體性和審美性等基本特徵。
1、形象性
藝術形象是主觀與客觀、內容與主體、個性與共性的統一。
任何的藝術形象都是文藝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藝術總是以具體生動感人的形象來反映社會的生活和表現藝術家的思想感情。任何的藝術作品都要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與完美藝術形式的結合。另外還要具有個性與共性的高度統一。凡是優秀的藝術作品,無不是具有鮮明獨特的個性,同時又具有豐富而廣泛的社會概括性。集個性與共性於一身才使得這些藝術形象具有不朽的藝術生命力。藝術形象的這種個性與共性的統一,最集中的體現便是藝術的典型。所謂藝術典型,就是作家、藝術家運用典型化的方法,創造出來的具有栩栩如生的鮮明個性並體現出帶有普遍意義的典型形象。藝術典型比起藝術形象來,又具有更強烈的個性與更廣泛的共性。典型性就是在真實性的基礎上,對藝術形象提出更高的要求。
2、主體性
藝術創作、藝術作品以及藝術欣賞均具有主體性的特點
藝術要用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必然要融入創作的主體乃至欣賞主體的思想感情。藝術創作的主體性,集中表現為藝術家創作活動的能動性和獨創性。藝術創作的能動性,使得藝術成為主觀和客觀、再現和表現的辨證統一,藝術創作的獨創性,總是凝聚著藝術家的審美體驗和審美情感,帶有藝術家個人的主觀色彩和藝術追求,體現出藝術家鮮明的創作風格和藝術個性。
三、審美性
藝術的審美性是人類審美意識的集中體現,是真、善、美的結合,是內容美和形式美的統一。
只有那些能夠給人以精神上的愉悅和快感,具有審美價值或審美性的人類創造物才能稱為藝術品,審美意識的產生和發展,離不開人類的社會實踐,完成實用向審美的過渡。藝術美高於現實美,由於藝術家的創造性勞動,把現實中真善美凝聚到藝術作品中,藝術中「真」不等於生活真實,而是經過提煉和加工,使生活真實升華為藝術真實,化真為美,通過藝術形象體現;「善」也不等於道德說教,是藝術家人生態度和道德評價滲透到藝術作品中,化善為美。藝術內容美和形式美二者有機統一,隨著藝術實踐的發展,形式美的法則也在不斷變化發展,從內容出發選擇最恰當的形式以加強沒的藝術表現力,使藝術形式美日益豐富。
總之,藝術是一種很重要、很普遍的文化形式,有著非常復雜而豐富的內容,與人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關。作為一種精神產品,藝術具有無限發展的趨勢,並在整個社會產品中佔有越來越大的比重。藝術價值是很重要的精神價值,其客觀作用在於調節、改善、豐富和發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素質(包括認知能力、情感能力和意志水平)。藝術的欣賞就是人對藝術品的價值進行發現和尋找,是欣賞者、創作者及表演者之間的情感交流與情感共鳴。在藝術欣賞過程中,作者或表演者用動作、色彩、聲音以及言詞把自己所曾經體驗過的感情表達出來,以感染觀眾或聽眾,使別人體驗到同樣的感情。藝術欣賞所產生的情感從表面上看具有超功利性,但它不是對功利性的否定,而是對功利性一種更為廣泛、更為深刻的肯定。
藝術的定義:
藝術是指才藝和技術的統稱。藝術詞義很廣,後慢慢加入各種優質思想而演化成一種對美、思想、境界的術語。藝術用形象來反映現實但比現實有典型性的社會意識形態,包括文學、書法、繪畫、雕塑、建築、音樂、舞蹈、戲劇、電影、曲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