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中心 > 藏戲是什麼的大眾藝術

藏戲是什麼的大眾藝術

發布時間:2022-05-27 04:43:00

㈠ 藏戲的前三句話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突出了藏戲是一種什麼的大眾藝術

藏戲的藏語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據傳藏戲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劇目內容又多是佛經中的神話故事,故而得名。藏戲起源於8世紀藏族的宗教藝術。17世紀時,從寺院宗教儀式中分離出來,逐漸形成以唱為主,唱、誦、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結合的生活化的表演

㈡ 藏戲是一種什麼樣的表演形式

藏戲的表演形式和一般戲曲不同,除了特有的宗教風格外,藏戲開場演員就要全部登台准備,在表演時他們即使演員,也是伴奏和伴舞。

藏戲對於大家來說是一個比較陌生的表演形式。但從字面意思上就能了解,這是西藏地區特有的文化藝術形式。藏戲其實是一個非常龐大的藝術體系 ,由於青藏高原地形比較復雜,所以衍生出來的藝術種類也比較多。但萬變不離其宗,其根本的核心因素就是古老藏戲。

藏戲的傳承非常悠久,戲曲多則已經傳承了上千年,少則也有幾百年的歷史。所以觀眾基本上都對劇情和人物非常了解。但觀眾依然非常喜歡熱愛藏戲,其原因是雖然劇情故事相同,但舞蹈編曲等都在不斷的創新。

隨著藏戲不斷的發展,其本身的戲劇體系已經吸納了眾多其他戲曲的特點。這就使得藏戲的表演風格更加的靈活多變,歌曲更加的風格多樣且獨具魅力。

㈢ 藏戲資料

藏戲的藏語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據傳藏戲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劇目內容又多是佛經中的神話故事,故而得名。藏戲起源於8世紀藏族的宗教藝術。17世紀時,從寺院宗教儀式中分離出來,逐漸形成以唱為主,唱、誦、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結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戲唱腔高亢雄渾,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聲幫和。藏戲原系廣場劇,只有一鼓一鈸伴奏,別無其他樂器。

藏戲是藏族戲劇的泛稱。藏戲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劇種系統,由於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條件、生活習俗、文化傳統、方言語音的不同,它擁有眾多的藝術品種和流派。藏戲大約起源於距今600多年以前,比被譽為國粹的京劇還早400多年,被譽為藏文化的「活化石」。西藏藏戲是藏戲藝術的母體,它通過來衛藏宗寺深造的僧侶和朝聖的群眾遠播青海、甘肅、四川、雲南四省的藏語地區,形成青海的黃南藏戲、甘肅的甘南藏戲、四川的色達藏戲等分支。印度、不丹等國的藏族聚居地也有藏戲流傳。藏戲種類繁多,但主流的是藍面具藏戲。

演出一般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頓」,主要是開場表演祭神歌舞;第二部分為「雄」,主要表演正戲傳奇;第三部分稱為「扎西」,意為祝福迎祥。藏戲的傳統劇目相傳有「十三大本」,經常上演的是,即《文成公主》《諾桑法王》《朗薩雯蚌》《卓娃桑姆》《蘇吉尼瑪》《白瑪文巴》《頓月頓珠》《智美更登》等「八大藏戲」,此外還有《日瓊娃》《雲乘王子》《敬巴欽保》《德巴登巴》《綏白旺曲》等,各劇多含有佛教內容。藏戲的服裝從頭到尾只有一套,演員不化妝,主要是戴面具表演。藏戲有白面具戲、藍面具戲之分。藍面具戲在流傳過程中因地域不同而形成覺木隆藏戲、迥巴藏戲、香巴藏戲、江嘎爾藏戲四大流派。
善者的面具是白色的象徵純潔,國王的面具是紅色的象徵威嚴,王妃的面具是綠色的象徵柔順,活佛的面具是黃色的代表吉祥,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的象徵其兩面三刀的性格,妖魔的面具是青面獠牙,以表示壓抑和恐怖。

西藏和平解放以後,自治區政府在原覺木隆藏戲班的基礎上組建了西藏自治區藏劇團,擔負起傳承和發展藏戲的任務,先後整理演出了一些《朗薩雯蚌》《文成公主》《諾桑王子》等傳統戲,同時還創作演出了一些現代題材劇目,劇團在保持藏戲原有的廣場藝術特色的基礎上,進行了劇場舞台藝術方面的實踐,使藏戲由廣場走上舞台,有了燈光、布景和化裝,還開始使用管弦樂伴奏。20世紀80年代以後,青海藏劇團在黃南成立,創作演出了《意樂仙女》《藏王的使者》《金色的黎明》等優秀劇目,在國內外產生了很大影響。新的劇目為黃南藏戲帶來了新的活力,如《意樂仙女》的伴奏,既有六弦等藏族傳統樂器,又加入以民樂為主的大型現代混合樂隊,在形成間奏的氣氛音樂的同時,可以直接為唱腔伴奏,改變了西藏藏戲用一鼓一鈸只為舞蹈和表演動作壓節奏,很少為唱腔伴奏的狀況。改進後的黃南藏戲布景和舞台美術富麗堂皇,神奇秀逸,令人耳目一新。

㈣ 藏戲是一種什麼樣的劇種

藏戲劇種:藏戲的藏語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
據傳藏戲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劇目內容又多是佛經中的神話故事,故而得名。藏戲起源於8世紀藏族的宗教藝術。17世紀時,從寺院宗教儀式中分離出來,逐漸形成以唱為主,唱、誦、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結合的生活化的表演。
藏戲是藏族戲劇的泛稱。藏戲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劇種系統,由於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條件、生活習俗、文化傳統、方言語音的不同,它擁有眾多的藝術品種和流派。藏戲大約起源於距今600多年以前,比被譽為國粹的京劇還早400多年,被譽為藏文化的「活化石」。西藏藏戲是藏戲藝術的母體,它通過來衛藏宗寺深造的僧侶和朝聖的群眾遠播青海、甘肅、四川、雲南四省的藏語地區,形成青海的黃南藏戲、甘肅的甘南藏戲、四川的色達藏戲等分支。印度、不丹等國的藏族聚居地也有藏戲流傳。

㈤ 藏戲的資料

藏戲
藏戲的藏語名叫「阿吉拉姆」,意思是「仙女姐妹」。據傳藏戲最早由七姐妹演出,劇目內容又多是佛經中的神話故事,故而得名。藏戲起源於8世紀藏族的宗教藝術。17世紀時,從寺院宗教儀式中分離出來,逐漸形成以唱為主,唱、誦、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結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戲唱腔高亢雄渾,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聲幫和。藏戲原系廣場劇,只有一鼓一鈸伴奏,別無其他樂器。
藏戲綜述:藏戲是藏族戲劇的泛稱。藏戲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劇種系統,由於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條件、生活習俗、文化傳統、方言語音的不同,它擁有眾多的藝術品種和流派。藏戲大約起源於距今600多年以前,比被譽為國粹的京劇還早400多年,被譽為藏文化的「活化石」。西藏藏戲是藏戲藝術的母體,它通過來衛藏宗寺深造的僧侶和朝聖的群眾遠播青海、甘肅、四川、雲南四省的藏語地區,形成青海的黃南藏戲、甘肅的甘南藏戲、四川的色達藏戲等分支。印度、不丹等國的藏族聚居地也有藏戲流傳。

甘南藏戲:甘南藏戲地方化是受漢族傳統戲曲更多影響的結果。甘南藏戲正式形成是1946年,它的出現同嘉木樣五世活佛有關。嘉木樣五世丹貝堅贊聰明好學, 很有文化修養。他21歲(1937年)赴拉薩學法講經期間,多次觀看藏戲,並有所研究。三年後 ,他返回甘南拉卜楞寺,向朗倉活佛講述了西藏藏戲情況,同時將
編寫劇本和導演任務交給了朗倉。朗倉活佛學識淵博,曾在北京居住近20年,常與京劇藝術家梅蘭芳交往,對京劇比較熟悉,因此他的編劇和導演不是藏戲的全盤照搬,而是根據甘南藏區實際情況,參照京劇表演加以改革創造,先後寫出《松贊干布》、《冉瑪拉》等劇本,並進行了排演。1946年冬 在嘉木樣宮殿的大院里由嘉木樣五世主持,首場演出了《松贊干布》,朗倉活佛親自扮演戲中唐太宗的腳色。演出時,成千上萬的藏族群眾、喇嘛蜂湧觀看,盛況空前。
隨著新中國的誕生,特別是1953年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成立,使人們的思想從傳統的禁錮中得到解放,文化生活日趨活躍,藏戲劇目不斷增加。1955年拉卜楞寺排演了第二部「南木特」藏戲——《達巴丹保》,同年拉卜楞寺「俄巴扎倉」(紅教寺)排演了甘南地區第三部「南木特」藏戲——《智美更登》,並參加了西北五省區戲曲匯演,獲得了獎項。1956年又排演了《卓娃桑姆》,此後,「南木特」
劇目在甘南地區的藏族民間得到了廣泛傳播。碌曲、瑪曲、卓尼、迭部和舟曲等縣,也以寺院、村落為單位紛紛成立劇團,至五十年代末州內發展藏戲演出團隊達36個,劇目9個。然而,伴隨1958年反封建斗爭的掀起,「南木特」藏戲被視為「宣揚宗教迷信,歌頌封建帝王」的藝術形式遭到禁演。到了六十年代,藏戲又進入興盛時期,拉卜楞寺劇團於1960年推出了《羅摩衍那》,紅教寺也不甘落後,於1962年推出了《阿達拉茂》。但好景不長,隨著「文革」的開始,藏戲再次遭到禁演,許多熱愛從事「南木特」藏戲的活佛、高僧和藝人殘遭迫害。

黃南藏戲:黃南藏戲是青海黃南地區藏族戲曲劇種,在19-20世紀中期,流布區域曾經覆蓋了黃南藏族自治州以及相鄰的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化隆回族自治縣的部分地區,目前主要流行於黃南地區。
黃南藏戲屬於安多語系藏戲的一個重要支系,它的發展經歷了17世紀中期到18世紀中期的說唱階段;1740-1794年夏日倉三世時期三人表演的形成階段;1854-1946年吉先甲時期的成熟階段;1910-1973年多吉甲時期的興盛發展階段;1980年以來的提高革新階段。
黃南藏戲有如下特點:1.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和民間傳承性。民間和寺院藏戲隊,始終與社會民眾保持著密切聯系。2.音樂方面保留了宗教音樂的成分,也吸收了當地民歌、舞蹈音樂等素材。3.演出劇目除八大傳統藏戲外,還有《格薩爾王傳》、《國王官卻幫》等其他藏區沒有的劇目。4.保留了《公保多吉聽法》這出古老而珍貴的原始戲劇形態的儀式劇。5.即興表演獨具特色。這些即興表演,既表現了編劇、演員高超的藝術水平,又對抨擊時弊、凈化社會環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6.歷代黃南藏戲藝人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總結出各種行當及成套的表演程式,手式指法、身段步法和人物造型,吸收黃南寺院壁畫人物形態,融入寺院宗教舞蹈、民間舞蹈及藏族生活素材動作等,形成本劇種獨有的藝術風格。
20世紀80年代以後,青海藏劇團在黃南成立,創作演出了《意樂仙女》、《藏王的使者》、《金色的黎明》等優秀劇目,在國內外產生了很大影響。近幾年來,受現代文化的沖擊,黃南藏戲也面臨失傳危機,劇團減少,藝人老化,演出范圍縮小,搶救勢在必行。

㈥ 藏戲被稱為藏文化的什麼是藏戲的開山比祖。

藏戲被稱為藏文化的活化石
藏戲,藏語叫「阿吉拉姆」或「拉姆」,是「仙女大姐」或「仙女」的意思。藏戲是藏族地區普遍流行的以歌舞形式表現故事內容的綜合性藝術,在祖國百花藝苑中獨具特色的一個劇種。西藏及四川、青海、雲南等藏族地區的人民都普遍愛看藏戲。

閱讀全文

與藏戲是什麼的大眾藝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1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9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85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1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0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0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