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吳樾的年齡,出生年月日,資料
吳越
吳越 ,原名吳佩珏,曾用筆名王玉。男,1932年5月12日出生,浙江省縉雲縣人。1946年開始文學創作,1947年參加中國青年文藝研究會,任嘉興分會會長,主編《青年文藝》周刊。1949年6月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二野軍大三分校新聞系,畢業後在重慶軍管會任接管工作員、西南空軍司令部通信參謀及文化幹事等職。1952年7月轉業到地方,任上海市行政幹部學校教育幹事。1954年7月調北京,任《光明日報•文字改革》專刊編輯。1956年7月參與創辦文字改革出版社(今語文出版社),負責編輯《拼音》月刊、各種拼音課本、《方言與普通話集刊》等。1957年10月錯劃為右派,1979年改正後先後任科學普及出版社科學文藝編輯(創辦《科幻世界》)、中國戲劇出版社副編審。1992年年底離休後,出任中國科協《金秋科苑》月刊總編輯,受聘為聯想集團顧問。是民盟成員、中國俗文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大眾文學學會理事、中國科普作協科學文藝委員會榮譽委員、北京作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浙江省縉雲縣文聯名譽主席。
主要貢獻:建國前在嘉興、杭州、金華的報刊上發表長篇連載一部、中短篇小說、詩歌、雜文共二百多篇。建國後創作的文學作品共29本約1000萬字,已經出版的計有:長篇歷史文化小說《括蒼山恩仇記》三卷五冊200萬字,長篇紀實小說《蔣介石的絕密王牌》一卷30萬字、《特殊少將的特殊使命》一卷28萬字,長篇通俗小說《鳳鳴復仇記》(與孫鳳忱合作)一卷34萬字, 長篇風土小說《泰國十日談》一卷34萬字,長篇法制小說《人的一半是野獸》兩卷50萬字、《煙花王國的浮沉》一卷36萬字、《墜入羅網的獵手》一卷13萬字;清末方言小說普通話改寫本《海上花列傳》兩卷43萬字、《花國春秋》兩卷50萬字、《江南浪子》兩卷60萬字、《水滸傳(少年版)》三卷36萬字;科幻小說《古屍復活記》一卷6萬字,長篇敘事詩《岷江三爪龍》一卷三千三百多行;正在寫作中的有:《吳越評水滸》兩卷90萬字。另有電腦教材《21世紀最新電腦實用教程》(4冊)、《青少年實用電腦知識叢書》(20冊)、《中小學信息技術實用課本》(中小學各6冊)、《家用電腦實用詳解》(3冊)、《電腦打字無師自通》及《娃娃的電腦世界》、《家用電腦常用外設》、《電腦小游戲詳解叢書》(一套10冊,已出3冊)等共55本約1000萬字;雜著《怎樣打麻將》一卷12萬字。獲獎的中篇小說計有:《鳳歸何處》獲《人民文學》雜志首屆「銀杉」文學獎,《城隍娶妻記》獲《山海經》雜志優秀文學獎,《婺女深仇》獲《藝術館》雜志優秀文學獎,《陽光下的罪惡》獲《熱河》雜志「神筆」獎,《我的舅舅是神偷》獲《章回小說》第四屆「當代優秀章回小說」大獎。包含全部文學作品的《吳越文集》電子書光碟版,已經由北京書生數字技術有限公司於2003年出版;《吳越文集》(網路版)已經有國內外16家網站先後上載。
已經定稿而未曾出版的小說有:《二勞改和女人們》一卷34萬字,《魔鬼與天使》一卷34萬字,《九死還魂草》四卷80萬字、《艷遇與奇遇》一卷34萬字、《新編濟公傳》兩卷60萬字、《秦淮風月》兩卷80萬字、新編「三言二拍」五卷150萬字;正在寫作中的有長篇小說《悲歡歲月》三卷150萬字(與戴春合作,已完成一二兩卷100萬字);學術著作有:《浙江縉雲方言初探》40萬字,《漢語世界語大詞典》80萬字。中短篇小說、雜文及語文評論等共約100萬字,尚未結集出版。
主要政治見解,認為中國的問題是封建專制主義餘毒比資產階級思想嚴重,專制主義和奴隸主義至今沒有肅清,阻礙並影響社會進步,因此所有作品大都以反封建專制為主題。一生追求朴實無華盡量口語化的白描文風,晚年作品小有成就。
---------------------------------------------------------
可謂出生書香門弟,其父吳頤人是上海著名老藝術家。北京青年演員,曾在《和平年代》、《口紅》等電視劇中大放異彩,吳越還因電影《菊花茶》獲得2001年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女演員獎;
吳越從出道開始,她在北京比上海待得時間多,認識的人也多。吳越說她成熟比較晚,學會下小飯館吃飯、泡吧都是來北京以後的事,可以說是「生活能力開始於北京」。
中學時代,吳越讀寄宿學校,這里培養了她的獨立性,老師除了功課其他管得很少,吳越稱自己為「野孩子」。以專業第一的成績考進上戲表演系,上大學的第一天晚上她就特別興奮:以前都是晚上9點半熄燈,大學可以玩到11點半。
吳越說自己的成長從大學開始,真正獨立生活。一星期回一次家,父母很相信她會自己保護自己。
大學四年,吳越從來沒拍過廣告,沒掙過相對比較容易的零用錢。第一個走出校園接的戲就在北京,第二個還是在北京,如此眾多的機遇讓吳越覺得北京人更會賞識自己。即使是40集的戲,她試了一下鏡就定了。吳越無疑屬於很順的演員,從來沒有像一般演員被導演挑來挑去。
畢業以後,吳越分到上海人藝,也跑過龍套,她說自己受不了坐兩個小時汽車到劇院排10分鍾戲的工作,就辭職了。
現在,父母在上海,她哪裡有戲在哪兒,其他時間一般待在北京。每次回上海,自己很安靜,而到北京,感覺是到了一塊沸騰的地方,有生命力,有很多高興的事情產生,還有熱情的朋友。
關於吳越的八句話
我想三十歲之前是偶像派,三十歲後是實力派。
我最好拍好點的劇本,劇本好、能打動我的是我最想演的。
沒有想過做歌手。我是個專業演員。我的任務是好好演戲。
人不能心態不平衡,那樣會影響生活狀態,進而影響事業狀態。
在這個圈子裡,我絕對不相信什麼懷才不遇。
你只有比一般人更懂得生活、貼近普通的人,才能真正接觸到百姓。戲 演得好的人,生活中不做作,有親和力,像人們熟悉的那些真正的表演藝術家,我嚮往這樣的生活狀態。
感情是需要保護的,不應該赤裸裸……
我每天都在很努力地抓住今天,我想我的明天不會很差。
女演員吳越個人檔案(個人資料):
中文名: 吳越
性 別: 女
小檔案:
生日:1976年05月23日
生肖:龍
身高:176公分
體重:70kg
血型:B型
星座:金牛座
籍貫:河北
家庭成員:父母同住,為獨生愛子
愛好:興趣廣泛;最愛看影碟、聽音樂、唱歌、閱讀歷史性書籍
專長:武術、話劇表演、騎術、滑板、網球
最開心的事:每次拍完一部戲將酬勞交給母親的時候
最討厭的事:碰上尷尬的事
最喜歡的演員:艾爾帕西諾
最喜歡的歌手:後街男孩、張學友、劉德華、劉歡
最喜歡的食物:肉類
最喜歡的顏色:藍色、白色、黑色、紅色、棕色
最喜歡的季節:夏天
最喜歡的動物:狗、龍、馬
最喜歡的花卉:百合、萬年青
最喜歡的國家或城市:羅馬、夏威夷、巴黎、南非
圈內好友:趙文卓、夏雨、於榮光、何中華、王繪春、寧靜、郝蕾、袁泉、陳昭榮
------------------------------------------------------------------
在安徽省安慶市西門外平頭山畔,矗立著一座烈士陵園。這里安放著9位辛亥烈士的遺骸。孫中山先生親題「皖江烈士墓」,並親撰祭文。文中有「爰有吳君,奮力一擲」句,就是頌揚著名烈士吳越為揭穿清廷「預備立憲」騙局,在北京車站謀炸清廷五大臣而英勇獻身的革命壯舉。
辦學圖強
吳越,字孟俠,一作孟霞,安徽桐城縣高甸人,出生於1878年,其父是一位塾師,家境清貧。吳越8歲喪母後,隨父就讀。他在少年時期就表現了見義勇為的品質。吳越天資聰穎,又勤奮好學,所以進步很快。時值戊戌變法前後,他如飢似渴地閱讀維新派辦的一些雜志,學習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的文章和光緒帝頒發的一些變法諭旨。雖然戊戌變法、百日維新很快就被以慈禧為代表的頑固勢力鎮壓下去,但在一段時間內,吳越把康梁主張看成是黑暗中的一線曙光。
吳越年歲稍長後,曾一度在清苑縣支應局擔任司事。不久由吳汝綸推薦,進入保定高等師范學堂讀書。
吳汝綸是清末的一個著名學者,桐城派後期作家,曾任京師大學堂總教習(相當於現在的大學校長)。他是吳越的堂兄,對吳越的影響很深,特別是他的教育思想,深為吳越所推崇。吳汝綸曾經對吳越說:我們國家所以如此落後、貧窮,不如西方國家,主要是沒有新式教育,培養不出適合時代需要的人材。他告訴吳越:創辦新式教育,是救國強民之道。
吳越在高等學堂讀書時非常刻苦、認真,是個品學兼優的學生。學堂曾叫他充任學長(相當於現在的班長),並發給「品端學粹」的牌示,以資鼓勵。他在積極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按照吳汝綸的教誨,用很大的氣力來創辦兩江公學。 當時,兩江(指清初的江南省和江西省,那時安徽屬江南省,康熙六年後安徽雖獨立建省,但統轄江蘇、安徽、江西三省的總督仍稱兩江總督)在保定的子弟不少,人們醞釀成立—所兩江公學。吳越同保定高等師范學堂的幾個同學積極參與學校的籌備工作,並不遺餘力地為之奔波勞碌。
辦學的校舍定在兩江會館。但會館為當地駐軍所盤踞,而且態度蠻橫。吳越找到直隸布政司楊士驤(安徽泗縣人),經吳越懇切陳詞,楊始出面交涉,又花了不少錢,才設法把駐軍從兩江會館遷出。校舍落實後,吳越起早摸黑地籌募基金,修葺房屋,添置教具、圖書、桌椅。一次,幾個同學來訪,吳越正在粉刷房屋,滿頭、滿身都是石灰,大家笑著說吳越成了個「粉人」了。經過緊張的籌建,兩江公學開學了,百餘名學生得到了就讀的機會。
兩江公學開學後,吳越和幾位同學分別擔任了國文、數學、地理、歷史等教學任務。吳越搬進公學,朝夕與學生相處,以全副精力管理好學校。他還同一位叫金慰農的同學共同主辦了《直隸白話報》,用以傳播革命思想,擴大革命影響。在兩江公學的影響下,保定私立學校發展很快。當時人們評論說:庚子(1900年)以後全國學風日盛,保定一直走在前面,保定辦學又自兩江公學為發端。
從維新到革命
吳越在戊戌變法時曾受到康有為、梁啟超的影響,以後一直信奉康梁學說。進入保定高等師范學堂以後,他閱讀了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派的許多著述和論文,思想起了很大變化。
他後來在《暗殺時代》一文中談到自己思想轉變過程時說:看到立憲派主辦的《清議報》後,受到立憲派的影響,盼望早日實現立憲。有人對康梁非議,他還站出來為其辯護。他讀了許多革命者的著述,如:《中國白話報》、《警世鍾》、《自由血》、《黃帝魂》、《廣長舌》、《攘書》、《近世中國秘史》等,認識到救國圖存,必須首先堅決推翻清政府,中國再不能走改良主義的道路,因而深恨康梁之說誤國害人。
在兩江公學宿舍里,每天深夜,一燈如豆,吳越埋頭書案,用心閱讀鼓吹革命、強烈反清的圖書報刊。《嘉定屠城記》、《揚州十日記》詳盡具體地記載了清軍入侵時在嘉定和揚州兩地所施行的令人發指的暴行。清軍在攻佔揚州後,10天內屠殺人民達80萬人。吳越讀後拍案而起,發誓要推翻建築在千百萬人屍骨基礎上的清政府。《革命軍》的青年作者鄒容,在這部震撼華夏的巨著中懷著滿腔悲憤,無情揭露清廷罪行,沉痛陳述「十年滅國,百年滅種」的危險,大聲疾呼地號召億萬民眾不惜擲頭顱,灑熱血,與清廷決一死戰,「把中國大陸變成干凈的土地,達到至尊極高,獨一無二,偉大絕倫的目的」。鄒容的這些話使吳越革命激情洶涌澎湃,他深深嘆服這位年輕作者的革命膽略和絕頂才華,又為清廷勾結帝國主義將他瘐死獄中而切齒痛恨。《猛回頭》作者陳天華,為了抗議清廷勾結日本政府壓制中國留學生革命活動,憤而投海自殺,以喚醒國人的壯舉,使吳越激動不已。他決心以鄒容、陳天華為榜樣,必要時以身殉國來喚醒民眾。
會晤革命志士趙聲
吳越革命思想的萌生和發展,除得助於進步書刊的引導外,著名革命志士趙聲對他的影響,在他短暫的一生中起著特殊的作用。
趙聲,字伯先,江蘇丹徒人,早年赴日本考察軍事,結交了黃興等革命黨人,加入同盟會,回國後積極開展活動。
1911年4月參與領導了著名的黃花崗起義。起義失敗後,趙聲悲憤成疾,病逝於香港。民國成立後追贈趙聲為上將軍。
1904年趙聲北上保定,投新軍從事革命活動,經革命黨人潘贊化的介紹,得以會晤吳越。兩人志同道合,一見如故,食則同桌,卧則同榻,推心置腹地傾心相談了幾個晝夜。趙聲的到來,使吳越眼界開闊,革命志向更加堅定。趙聲也為吳越的氣概所感動,兩人很快建立起親密的友誼,並以兄弟相稱。他們在一起談論得較多的是革命道路問題。他們都認為康梁的保皇立憲主張是一種誤國誤民的反動主張,只有通過革命的手段,推翻清王朝的統治,才可以救國家於危難之中。但在具體走什麼道路的問題上卻有不同的看法。吳越主張暗殺,就是以突擊的方式殺掉清廷反動統治階級的頭面人物,如慈禧、鐵良等,藉以達到革命目的。趙聲則主張採用發動武裝起義的辦法來實現革命目的。他懇切地勸告吳越:縱然冒著生命的危險,殺掉了一兩個滿清貴族,還會有其他的人來代替,所以暗殺並不能解決革命的根本問題。吳越雖然覺得趙聲說得有理,但他認為在當時政治氣氛沉悶的情況下,暗殺與革命比,暗殺易,革命難。他對趙聲說:今後我從其易,你為其難,我搞暗殺,你搞武裝。至於說到進行暗殺會遭致殺身之禍時,吳越慨然地說:我已將此身許國救民,為革命事業即使是赴湯蹈火,也萬死不辭。今後提大軍北上為我報仇雪恨的,必定是你。趙聲雖然不同意暗殺主張,卻為吳越這種慷慨赴死的精神感動得熱淚盈眶。當下兩人揮淚告別。
趙聲到達天津之後,賦詩寄贈吳越:
淮南自古多英傑,山水而今尚有靈。相見塵襟一瀟灑,晚風吹雨太行青。
雙擎白眼看天下,偶遇知音一放歌。杯酒發揮豪氣露,笑聲如帶哭聲多。
一腔熱血千行淚,慷慨淋漓為我言。大好頭顱拼一擲,太空追攫國民魂。
臨歧握手莫咨嗟,小別千年一剎那。再見卻知何處是,茫茫血海怒翻花。
建立北方暗殺團
趙聲辭別吳越在回南京時,繞道北京,找到革命黨人楊守仁,將吳越情況向他作了介紹,希望他能去保定幫助吳越建立革命組織「北方暗殺團」。楊守仁也主張進行暗殺活動,在日本橫濱留學時學會了製造炸彈的技術(革命黨人能製造炸彈,從楊守仁開始)。楊守仁遵照趙聲的囑托,專程從北京秘密趕到保定,找到吳越。他們商定,第一批參加的有吳越、金慰農、楊醒余、馬鴻亮、金燕生、張嘯岑等6人。
第二天的深夜,在兩江公學翠竹軒內舉行了庄嚴的歃血入盟儀式,楊守仁對大家說:今天我應趙伯先、吳夢霞兩位的邀請前來保定,為大家主盟,成立「北方暗殺團」。我們的最終目的是推翻清王朝的統治,挽救民族危機,建立民主政治的國家。參加組織的成員都要忠貞不渝地為我們的宗旨努力奮斗,不泄密、不叛變,為了革命事業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他問大家:「能做到嗎?」6人齊聲回答:「能!」聲音雖然很輕,但語調沉著而堅定,反映了6位革命者為革命貢獻一切的堅強決心。在舉行入盟儀式的次日,楊守仁就秘密地回到了北京。
從此,吳越經常同北方暗殺團的同志研究如何開展革命活動。他們分析:慈禧深處內宮,奕勖深居簡出,暗殺不易得手,唯有鐵良掌握兵權,又經常外出,防範也較松,所以他們決定把鐵良作為主要暗殺對象。吳越購買了一支日本產的小型手槍,又購買了一張鐵良的畫像。掛在翠竹軒里,早晚把他當作靶子練習瞄準。這一時期吳越還把自己的革命思想隨時記錄下來,匯集成一篇萬言書《暗殺時代》,其中包括《暗殺主義》、《復仇主義》,《革命主義》、《揭鐵良之罪狀》、《殺鐵良之原因》、《預計殺鐵良的效果》、《敬告我同志》、《敬告我同胞》、《復妻書》、《與章太炎書》、《與同志某君》等12篇。在這些著述里,吳越表達了他為國鋤奸、捨身取義的耿耿丹心和錚錚鐵骨。吳越壯烈殉國後,《民報》的增刊《天討》全文刊載了這篇文章。
試驗土製炸彈
當吳越等人正在積極准備進行暗殺活動的時候,楊守仁再次從北京來到保定。吳越向他匯報了准備的情況。楊守仁問:你們打算刺殺鐵良,用什麼武器來進行呢?吳越出示日本製造的小手槍。楊守仁看了微笑說:這是東洋貨,用它來打狗,尚且打不死,何況是要刺殺警衛森嚴的鐵良?他說著從包里取出一個大紙包,對大家說:我帶來了一件利器,比手槍厲害萬倍。他打開報紙,露出一個銅的圓罐,直徑約3寸,四周固封,像一個食品罐頭。大家都不認識這是什麼東西。楊守仁說,這是我自製的炸彈,明天到郊外試驗,大家可以看到它的威力。
次日,楊守仁、吳越和北方暗殺團的成員來到保定城外數里的一個山谷中,這里樹密草深,亂石嶙峋。他們安排兩個人坐在高處山石上望哨,其他人在一塊巨石下面刨了一個洞,把土製炸彈埋在洞里,將炸彈引線牽出來,又找來一些易燃的枯枝,擺成幾米長的一條導火線。並同炸彈引線相聯結,而後讓大家在安全的地方隱蔽好。楊守仁和吳越點燃枯枝後迅速跳到附近的一個土坑裡。枯枝在燃燒,眼看就要燒到引線了,但奇怪的是炸彈並未引爆。又等了一會,還是無聲無息。於是吳越、楊守仁奮身躍出坑外,跑到埋炸彈的地方察看,原來枯枝在中途熄滅了。他們趕快將枯枝重新點燃,迅速轉身躍進土坑,就在這時,「轟」的一聲巨響,土石飛揚,濃煙彌漫,炸彈成功地爆炸了。炸彈周圍的石頭被炸成碎片,飛向四邊,彈坑旁邊的樹枝也被彈片削去很多。
土製炸彈的引爆成功,給暗殺團成員以很大的鼓舞,吳越尤為高興。他向楊守仁及北方暗殺團請求了暗殺鐵良的任務,離開保定,來到北京,寄居桐城試館,經常懷揣炸彈,尋找鐵良。然而鐵良曾在一次遇刺中幾乎喪命,因而經常居家不出,而且防範甚嚴,以致無隙可乘,吳越只好滯留京城。
喋血正陽門車站
1905年,當時革命運動風起雲涌,維新輿論遍及朝野。清廷為了緩和革命氣氛,愚弄人民群眾,放出「預備立憲」的空氣,並派鎮國公載澤、戶部侍郎戴鴻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撫端方、商部右丞紹英等五大臣出洋考察憲政。清廷的這一騙局,容易蒙蔽群眾,鬆懈鬥志,影響革命運動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楊守仁同吳越進行了商討。楊守仁說:如果清廷的騙局麻痹了民眾,清廷的反動統治就可能繼續下去,我們的國家恐怕就永遠沒有重見天日的時候了。吳越聽了心情也十分沉重,他思索片刻後慨然地說:我用你製造的炸彈去把五大臣炸死、,以此喚醒民眾,粉碎清廷陰謀。楊守仁聽了心中為之一震。因為當時土製的炸彈沒有電器裝置,引爆的線頭又不能過長,點燃後來不及擲出去就可能爆炸,投彈人就會首先犧牲。楊守仁十分為難,覺得那樣太危險了。吳越急切地說,現在事情迫在眉睫,顧不了許多了,只要我能炸死五大臣,使清廷立憲騙局破產,使天下志士和百姓堅定倒清信念,我雖死無憾。楊守仁為他這種捨身取義的精神所感動,同意吳越的意見,並就如何接應吳越行動作了具體部署。
1905年9月24日,這天是五大臣出國考察憲政的日子。天剛亮吳越就起身,打扮成僕人的模樣,懷揣炸彈來到正陽門車站。這里崗哨林立,警戒森嚴。吳越夾在僕人中間大模大樣地混進了車站,走上站台,踏上了五大臣乘坐的高級包廂,急急地向車廂里走去。這時一個衛兵攔住他問:你是跟哪個大人的?吳越回答是跟「澤爺」(即載澤)的。恰好這個衛兵是載澤的侍衛,覺得面生,頓生懷疑。又問:你是幾時跟澤爺的?吳越說:最近才跟的,邊說邊往裡走,這個衛兵攔住了他說:且慢,待我問過澤爺。吳越恐怕事情敗露,急忙從懷中取出炸彈,用火柴燃著引信,他正要把炸彈向車廂內擲去,不料列車已經發動,車廂砰然相撞,隨著一陣劇烈震動,炸彈被震落在他的腳下,並且迅速猛烈爆炸,只聽「轟」的一聲巨響,煙霧彌漫,車穿地陷。吳越壯烈犧牲,盤問他的衛兵身受重傷,五大臣中的紹英傷了右股,端方、戴鴻慈受了輕傷,載澤在慌亂躲藏時擦破了頭皮。當時正陽門人喊馬嘶,一片混亂,各大臣官吏魂飛魄散,狼奔豕突,五大臣被嚇破了膽,逃回府邸後龜縮不出,哪還敢去出洋考察?連慈禧得知正陽門消息後也惶惶不安,一度躲進地下密窖。
吳越這次英雄壯舉產生了極其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北方暗殺團」成員、吳越好友馬鴻亮事後撰文寫道:這次事件「雖荊軻之匕,力士之錐,未能命中,然已奪祖龍之魄,振志士之氣,聲聞全國,名震環球。徐烈士錫麟、熊烈士成基,相繼起於皖,黃花崗諸烈士發於粵,武昌舉義遂覆清祚,皆此一彈首發其難,有以速之成也。」
吳越壯烈犧牲的消息傳到南京,趙聲痛哭失聲,幾天茶飯不進,發誓要為吳越報仇雪恨。消息傳到東京,著名革命黨人、鑒湖女俠秋瑾懷著沉痛的心情,寫了《吊吳烈士越》的詩一首,詩中有:
皖中志士名吳越,百煉剛腸如火烈。報仇直以酬祖宗,殺賊計先除羽翼。
爆裂同拼殲賊臣,男兒愛國已忘身。可憐懵懵天竟瞽,致使英雄志未伸。
電傳噩耗風潮聳,同志相顧皆色動。打破從前奴隸關,驚回大地繁華夢。
死殉同胞剩血痕,我今痛哭為招魂。前仆後繼人應在,如君不愧軒轅孫。
辛亥革命後,中華民國成立。1912年5月26日,在北京桐城試館的禮堂里隆重舉行了追悼吳越的大會,著名革命活動家徐謙、章太炎、蔡元培等講了話。吳越的遺體被送回安慶,舉行了隆重的葬儀。同熊成基領導的馬炮營起義時犧牲的8位烈士一起安葬於「皖江烈士墓」。 1929年安慶市將最繁華的一條大街命名為吳越街。在吳越的故鄉桐城縣,建立了吳越祠,辦了吳越中學、吳越小學。吳越的名字將流芳千古,永垂不朽。
-------------------
【吳越】國名,是指五代十國之一的吳越國,都杭州;自西紀895年立國至978年歸宋,共立國84年,三世五王。開國王錢鏐。
2. 請問下蘇州最好玩的旅遊景點是那幾個啊
人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自古就是旅遊的好去處,小編特收錄了今年09年,蘇州旅遊景點排行榜,希望對你的旅遊有指導作用哦
NO.1啟園
啟園
啟園,俗稱席家花園。始建於1933年,由旅滬工商業者席啟菘個人出資建造工程費時三年,耗資10萬銀圓。園林位於太湖之濱,依山傍水,風景獨好,為江南少有得山麓湖濱園林,園內藏山納湖,非同步易景,既融蘇州園林小巧玲瓏,曲折幽深的藝術特色,又具脈接七十二峰,波連三萬六千頃的粗獷氣魄。整個園內廳堂軒榭、廊舫齋館,花徑曲橋,散落其間,與天然山水渾然一體,風光旖旎,令人心曠神怡!
其主建築為"鏡湖廳",雄視於層林山水之間,端莊典雅。憑欄遠眺,青山為背,綠水鋪前,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確能添人游興。廳前一湖名:鏡湖,四周置滿假山。湖前為花園及小景,再往前就是太湖大堤,中以石橋兩座連接太湖和園內環河及鏡湖。人立石橋,但覺太湖碧波滔滔,近在腳下,遠處水天一色,大有海闊天空之感。
NO.2雕花樓
雕花樓
雕花樓原名春在樓,典出蘇州清代詩人俞樾名句「花落春仍在」。座落在蘇州東山古鎮上。
雕花摟佔地二畝,始建於1922年,為上海富商、東山人金錫之宅第,耗資十七萬銀元(合黃金3741兩),歷時三年才得以竣工。
整個建築處處有精美絕倫的雕刻。以質地論,有木雕、磚雕、石雕、金雕;以技法論,有浮雕、圓雕、鏤空雕、陰陽雕等。春在樓是整幢大樓的主體建築,廳內有金雕、磚雕、石雕、木雕,其分布密度堪稱天下之最。而據專家鑒賞,雕刻藝術價值最高的是正對著春在樓的磚雕門樓。它分上、中、下三欄:上欄為「八仙上壽圖」,以喻壽;中欄為「鹿十景」,以喻祿(鹿與祿諧音);下欄為「郭子儀拜壽」,七子八婿,子孫滿堂,以喻福。三根望柱分別雕福、祿、壽三星坐像,以示「三星高照,恩澤萬代」。中坊門額是磚雕陽文「隸修厥德」四個隸書大字;左右兩兜獨雕「堯舜禪讓」以喻德,「姜太公遇文王」以喻賢。在不足三平方米范圍內,雕刻的內容如此廣泛而又和諧同意,且造型古樸,結構嚴謹,雕工精湛,至今仍保存完好的作品,實極少見。
紫金庵
紫金庵位於東山古鎮的紫金庵創建於梁陳時期,唐貞元年間復建,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
大殿左右兩壁十六尊泥塑彩繪羅漢像,相傳為南宋民間雕塑名手雷潮夫婦的作品;後壁八尊塑像,則是邱彌陀在明代末年增塑。
殿內十六尊泥塑彩繪羅漢像,比例適度,容貌各異,各顯妙相,姿態生動;它們面部表情細膩,富於性格特徵,衣褶流轉自如,能表現質感。稱頌它們「精神超忽,呼之欲活」實不為過。三尊大佛,形制古樸,為同類塑像中少見。觀音像神態安詳庄嚴,有唐塑「吳帶當風」之勢。殿內「慧眼」、「華蓋」、「經蓋」三寶著稱於世,表現了我國古代雕塑藝術寫實和傳神的優秀傳統,顯示了古代匠師們的高超藝術創造才能。羅漢群像等彩繪裝鑾工藝精湛,是清朝蘇州塑物彩畫方面的代表作品。世人稱紫金庵泥塑彩繪羅漢為「天下二堂半」之一堂,是我國雕塑美術史上少有的佳作。
NO.4天池山
天池山
「姑蘇名山無多少,唯有天池形勢好。四面山光施彩色,松柏常被白雲繞。」清代詩人王珏的一首七言絕句,是對天池山的最好的演繹。
位於蘇州西南藏書鎮境內的天池山,與姑蘇名山天平、靈岩一脈相連,是浙江天目山的余脈。因半山坳中有天池,故而得名。景區以山林、石景、泉水而著稱,山明水秀,環境清幽,這里有水底煙雲--半山中的天池清澈見底、藍天白雲、怪石嶙峋、林木蔥郁,皆倒映水中,浮影若現,美不勝收。這里還有奇峰秀石:巍然兀立,狀似含苞的蓮花峰;形象逼真,妙趣橫生的金蟾峰;峰嵐缺口,奇石林立的天門嶁,讓人目不暇接。
景區內最具歷史文物價值的,莫過於寂鑒寺內的三座石屋石佛,據考證,三座石屋相繼建於元代至正十七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歷史。此外,東西石屋內,還設有石佛,兩座石佛均因石制宜,天然渾成。石屋石佛,是研究元代建築與雕刻藝術的珍貴材料。
NO.5穹窿山
穹窿山
穹窿山景區歷史悠長,集政治、軍事、宗教、文化於一山,豐富的人文景觀是其又一資源優勢。古代大軍事家孫子隱居在此,並寫出了中國歷史第一部兵書《孫子兵法十三篇》。清帝乾隆六次臨山,留下無數鮮為人知的趣聞軼事;西漢大臣朱買臣,曾在此砍柴、讀書;抗金名將韓世忠與部下更相聚於此觀景賞月。全長12公里的盤山公路蜿蜒曲折,直達山頂,貫穿各個景點,著名景點有:孫武苑、朱買臣讀書台、望湖園、上真觀、寧邦寺、玩月台等。
穹窿山景區是我們秉承吳中區「做美太湖山水,打造吳中新城」的重點項目工程,在區委、區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在旅發公司以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景區風貌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後的開發建設將在加強景區基礎配套的基礎上,更著眼於旅遊景區吃、住、行、游、購、娛等要素的合理搭配,更注重於景區文化內涵的拓展和延伸。相信隨著景區的深度規劃策劃,穹窿山景區一定能成為一座以自然生態資源為基礎,以孫子文化為主題,以宗教文化、皇家文化、休閑文化為補充的太湖第一名山、聖山。
NO.6拙政園
拙政園
此地初為唐代詩人陸龜蒙的住宅,元朝時為大弘(宏)寺。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明代弘治進士、明嘉靖年間御史王獻臣仕途失意歸隱蘇州後將其買下,聘著名畫家、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文徵明參與設計藍圖,歷時16年建成,借用西晉文人潘岳《閑居賦》中「築室種樹,逍遙自得……灌園鬻(音:yù,<書>賣)蔬,以供朝夕之膳(饋)……此亦拙者之為政也,」之句取園名。暗喻自己把澆園種菜作為自己(拙者)的「政」事。園建成不久,王獻臣去世,其子在一夜豪賭中,把整個園子輸給徐氏。400多年來,拙政園屢換園主,曾一分為三,園名各異,或為私園,或為官府,或散為民居,直到上個世紀50年代,才完璧合一,恢復初名「拙政園」。拙政園全園佔地78畝(52000平方米),分為東、中、西和住宅四個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蘇州民居,現布置為園林博物館展廳。
NO.7獅子林
獅子林
獅子林為蘇州四大名園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歷史。江蘇省蘇州市城區東北角的園林路23號,佔地1.1公頃,開放面積0.88公頃。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僧天如禪師為紀念其師中峰禪師建菩提正宗寺,元末名僧天如禪師維則的弟子「相率出資,買地結屋,以居其師。」因園內「林有竹萬固,竹下多怪石,狀如狻猊(獅子)者」;又因中峰禪師曾倡道天目山獅子岩,取佛書「獅子吼」之意,易名為獅子林。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73歲的大書畫家倪瓚(號雲林)途經蘇州,曾參與造園,並題詩作畫(繪有《獅子林圖》),使獅子林名聲大振,成為佛家講經說法和文人賦詩作畫之勝地。清乾隆初,寺園變為私產,與寺殿隔絕,名涉園,又稱五松園。1917年為顏料買辦商人貝潤生購得,經9年修建、擴建,仍名獅子林(園東為貝氏家祠、族學和住宅)。由於林園幾經興衰變化,寺、園、宅分而又合,傳統造園手法與佛教思想相互融合,以及近代貝氏家族把西洋造園手法和家祠引入園中,使其成為融禪宗之理、園林之樂於一體的寺廟園林。
NO.8蘇州虎丘公園
蘇州虎丘公園
遠古時代,虎丘曾是海灣中的一座隨著海潮時隱時現的小島,歷經滄海桑田的變遷,最終從海中湧出,成為孤立在平地上的山丘,人們便稱它為海涌山。「何年海涌來?霹靂破地脈,裂透千仞深,嵌空削蒼壁。」宋人鄭思肖的詩句形象地道出了虎丘的由來。如今虎丘雖已遠離大海,人們依然能感受到海的蹤影,海的信息。人們來到虎丘,未踏進頭山門,就看到隔河照牆上嵌有「海涌流輝」四個大字;進山門後,一座石橋跨過環山河,橋被稱作「海涌橋」;上山路旁的一些怪石,圓滑的石體是因為海浪沖刷而致;憨憨泉因為潛通大海,又被稱作「海湧泉」;擁翠山莊月駕軒內立有清代學者錢大昕書寫的「海涌峰」石刻。虎丘曾有過望海樓、海泉亭、海宴亭等勝景。在歷代文人筆下,更可見虎丘與海的淵源,「海當亭兩面,山在寺中心。」(白居易)「寶剎近城郭,峰從海涌來。」(顧瑛)「嘗疑海上峰,湧起自天外。
望採納
3. 古琴《慨古吟》歌詞
今古攸攸,世事底那浮漚,群雄死盡不回頭。夕陽西下,江水底那東流。山嶽底那荒邱,山嶽底那荒邱。愁消去,是酒醉了底那方休。想不盡,楚火底那秦灰。望不見,望不見,吳越底那樓台。世遠人何在,明月照去又照來,故鄉風景空自底那花開。日月如梭,行雲流水若何。嗟!美人啊!東風芳草底那怨愁多,六朝舊事是空過。漢家蕭鼓,魏北底那山河。天荒地老,總是底那消磨,消磨消磨,更消磨。慨當年,龍爭虎鬥,半生事業,有何多。
4. 中國古代名琴現在它們在哪裡
1.號鍾
「號鍾」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宏亮,猶如鍾聲激盪,號角長鳴,令人震耳欲聾。傳說古代傑出的琴家伯牙曾彈奏過「號鍾」琴。後來「號鍾」傳到齊恆公的手中。齊恆公是齊國的賢明君主,通曉音律。當時,他收藏了許多名琴,但尤其珍愛這個「號鍾」琴。他曾令部下敲起牛角,唱歌助樂,自己則奏「號鍾」與之呼應。牛角聲聲,歌聲凄切,「號鍾」則奏出悲涼的旋律,使兩旁的侍者個個感動得淚流滿面。
2.繞梁
今人有「餘音繞梁,三日不絕」之語。其語源於《列子》中的一個故事:周朝時,韓國著名女歌手韓娥去齊國,路過雍門時斷了錢糧,無奈只得賣唱求食。她那凄婉的歌聲在空中迴旋,如孤雁長鳴。韓娥離去三天後,其歌聲仍纏繞回盪在屋樑之間,令人難以忘懷。琴以「繞梁」命名,足見此琴音色之特點,必然是餘音不斷。據說「繞梁」是一位叫華元的人獻給楚莊王的禮物,其製作年代不詳。楚莊王自從得到「繞梁」以後,整天彈琴作樂,陶醉在琴樂之中。有一次,他竟然連續七天不上朝,把國家大事都拋在腦後。王妃樊姬異常焦慮,規勸楚莊王說:「君王,您過於沉淪在音樂中了!
過去,夏桀酷愛『妹喜』之瑟,而招致了殺身之禍;紂王誤聽靡靡之音,而失去了江山社稷。現在,君王如此喜愛『繞梁』之琴,七日不臨朝,難道也願意喪失國家和性命嗎?」楚莊王聞言陷入了沉思。他無法抗拒「繞梁」的誘惑,只得忍痛割愛,命人用鐵如意去捶琴,琴身碎為數段。從此,萬人羨慕的名琴「繞梁」絕響了。
3.綠綺
「綠綺」是漢代著名文人司馬相如彈奏的一張琴。司馬相如原本家境貧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詩賦極有名氣。梁王慕名請他作賦,相如寫了一篇「如玉賦」相贈。此賦詞藻瑰麗,氣韻非凡。梁王極為高興,就以自己收藏的「綠綺」琴回贈。「綠綺」是一張傳世名琴,琴內有銘文曰:「桐梓合精」即桐木、鋅木結合的精華。相如得「綠綺」,如獲珍寶。他精湛的琴藝配上「綠綺」絕妙的音色,使「綠綺」琴名噪一時。後來,「綠綺」就成了古琴的別稱。一次,司馬相如訪友,豪富卓王孫慕名設宴款待。酒興正濃時,眾人說:「聽說您『綠綺』彈得極好,請操一曲,讓我輩一飽耳福。」相如早就聽說卓王孫的女兒文君,才華出眾,精通琴藝,而且對他極為仰慕。司馬相如就彈起琴歌《鳳求凰》向她求愛。文君聽琴後,理解了琴曲的含意,不由臉紅耳熱心馳神往。她傾心相如的文才,為酬「知音之遇」,便夜奔相如住所,締結良緣。從此,司馬相如以琴追求文君,被傳為千古佳話。
4.焦尾
「焦尾」是東漢著名文學家、音樂家蔡邕親手製作的一張琴。蔡邕在「亡命江海、遠跡吳會」時,曾於烈火中搶救出一段尚未燒完、聲音異常的梧桐木。他依據木頭的長短、形狀,製成一張七弦琴,果然聲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為「焦尾」。「焦尾」以它悅耳的音色和特有的製法聞名四海。漢末,蔡邕慘遭殺害後,「焦尾」琴仍完好地保存在皇家內庫之中。300多年後,齊明帝在位時,為了欣賞古琴高手王促雄的超人琴藝,特命人取出存放多年的「焦尾」琴,給王仲雄演奏。王仲雄連續彈奏了五日,並即興創作了《懊惱曲》獻給明帝。到了明朝,崑山人王逢年還收藏著蔡邕製造的「焦尾」琴。
春雷
宋徽宗趙佶在宣和內府曾專門設有所謂的「萬琴堂」,專門搜羅流傳天下的古琴放置其內。在萬琴堂所藏的琴器中,唐代制琴家雷威斫制的「春雷」琴是名列第一品。由此,我們可見唐琴「春雷」在當時琴界的影響,以及它在琴人中的地位。古人即有「唐琴第一推雷公,蜀中九雷獨稱雄。」傳世古琴之中,以唐琴為最珍貴;唐琴之中,以雷公琴最為珍貴。唐代蜀中雷氏家族中,其中以雷威成就最大。雷威一生所制之琴,又以「春雷」為高。在歷代流傳下來的古琴神品中,「春雷」可以稱得上是最珍貴的無價之寶。
這張價值連城的瑰寶流傳至今,實為琴界一大幸事,其失而復得的傳奇經歷不失為一段令人神往的佳話。北宋時徽宗趙佶愛琴,將此琴藏之宣和殿,為萬琴堂藏琴第一。趙佶有著極高的藝術修養,在書畫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畫工筆花鳥堪與院體畫家相比,書法更創制了「瘦金體」,而琴也是他的雅好之一。流傳至今有繪趙佶於松下彈琴的《聽琴圖》,圖中趙佶穿玄色袍,所彈為一仲尼式琴,可能即春雷的原型。
金滅北宋後,金人將掠奪自宋宮的珍寶,裝了2050車,運往燕京。「春雷」琴也隨之來到了北京,成為了金帝宮中的第一琴,被收藏於承華殿中。金章宗死後,以此琴陪葬。
在地下埋了18年後,古琴「春雷」又復出於世間,成為了元代宮中的珍寶。後來,「春雷」琴被賞賜給了元朝丞相大琴家耶律楚材。耶律楚材曾將其贈予老師萬松老人。以後,「春雷」琴又復歸耶律楚材之子耶律鑄。以後其琴又歸趙德潤所有。
明朝時,「春雷」傳入明宮之中。到了清朝,「春雷」琴流傳到裕親王府中。以後,該琴又流出府外,後來為滿州大琴家佛詩夢所得。後來,佛詩夢又將「春雷」琴傳給了他的入室弟子北京大琴家汪孟舒(汪精衛的長兄)。這張古琴又成為了汪氏的傳家之寶。現「春雷」琴再經輾轉被北京琴家鄭珉中收藏。
秋波
著名古琴「秋波」傳為唐代製品,體制為蕉葉式,在其琴體的龍池上有隸書「秋波」二字,並在鳳沼上有「戛玉鳴金」篆文印,上並有嘉慶年間重修時的題記。琴的通體斷紋為「蛇腹紋」,古色歷經風雨,已呈斕斑狀。
此琴的流傳過程較少記載。據傳曾為宋代楊萬里(誠齋)收藏過。民國時期,這張古琴歸廣東香山人李蟠所有。李蟠曾任孫中山侍從之職,此琴據說為其家傳寶物,所以他的齋名為「秋波琴館」。李蟠的曾祖父李遐齡是道光咸豐間著名詩人,喜收藏,並羅致有大量的珍貴器物。這張「秋波」琴大約是李蟠的祖父所藏。現在,這張琴下落不明。(據說僅在1947年出版的陸丹林所著的《革命史譚》中收有《琴書自娛的李仙根》一文中略有述及此琴)。
天蠁
「天蠁」古琴傳為唐代成都著名斫琴名家雷氏所制。這張古琴琴體的龍池上有玉筋篆「天蠁」二字,下有「萬幾永寶」印文,銘文如下:式如玉,式如金,恰我情,繪我心,東樵銘。這張古琴傳為唐代大詩人韋應物所有。此琴流落過程一直未見披露,僅知在嘉慶年間一位姓石的秀才以千金購歸嶺南。清代廣東南海人葉應銓《六如瑣記》中有這樣的記載:「天蠁琴聞本是昭烈帝(南明)內府之物,明末流落民間,道光間先君子曾用五百金典來,偶因不戒失手,琴腰中微斷,幸其聲音無恙,不過略為久亮耳。後典者贖回,復聞入潘德畲家,築天蠁琴館藏之。今潘氏籍沒,此琴又不知如何矣。」
潘德畲即潘仕成,是廣州著名的園林海山仙館的主人。海山仙館於同治末年被清政府籍沒,並將園林及藏品以彩票形式出賣。這張馳名的古琴於是就流散到民間。在相當一段時間內琴界人士都認為這張古琴乃是宋代時期斫制。廣東富商黃永雩以重金收得此張古琴,大喜過望,並將自己的書齋以這張古琴的名字命名為「天蠁樓」,並請著名學者葉恭綽先生為題。他自己的詩詞集也命名為《天蠁樓詩》、《天蠁詞》。
同是廣東人的文獻家黃慈博有《風入松》以吟詠此琴,其中有「成連一去海雲冥,無奈遠峰青,么弦欲奏水清曲,怕魚龍,睡里愁聽。」黃慈博是一位愛國商人,喜好收藏文物,對傳統的文物器皿尤其重視。他對當地的慈善教育也是不遺餘力。後來土改時期,被工作隊定為奸商、地主,險些喪命。後來,南海農會認為他並非什麼罪大惡極之人,也沒有什麼血債民憤,於是建議改為罰巨款釋放。黃慈博隨即賤賣了大量藏品才抵交了罰款。這樣,這張古琴與其他重要的文物一起歸入到了廣州博物館。現在,有的琴專家認為該琴系明代所制。這種爭論無論結果如何,並不能否認這張古琴的名貴。
綠綺台
「綠綺台」為唐代所斫制的名琴。以此命名的古琴有兩張,一為武德琴,一為大歷琴。大歷為唐代宗年號,大歷琴制於大歷4年,即公元769年,此琴在清初還有所聞,後不知所蹤。
武德琴制於武德二年,即公元619年,體式為仲尼式,琴體通體的斷紋為牛毛紋。琴體龍池上以隸書刻「綠綺台」3字,無其它銘文。這張古琴在清末已殘其首尾,40年代時這張古琴已經不能彈奏。據屈大均《廣東新語》記載,這張古琴為明武宗朱厚照所有。朱厚照是明代典型昏君,曾專設「豹房」等以專門享樂。這張古琴後來為明末詩人鄺露所得。鄺露工詩能琴,其居「海雪堂」中所藏文物甚多,最珍惜者為兩張古琴即「綠綺台」及「南風」。其中「南風」琴為宋琴。鄺露出遊一般都要攜帶這兩張古琴。有時窮困得不行的時候,他也將琴暫質於當鋪,等有錢時再贖回來。他的詩句有「四壁無歸尚典琴」,說的就是這方面的事情。明亡後,鄺露從容殉國,兩張古琴遂流落於市上。後為葉龍文以重金購得。這張「綠綺台」琴由葉龍文後人保存了數代。到道光末年後,這張古琴被東莞人張敬修購得。
張敬修購得「綠綺台」琴後專門辟「綠綺樓」來保存。張氏家族喜好風雅,其侄張嘉謨、孫輩張崇光等都是書畫名家,名園名琴,傳為一時佳話。民國初年,張家亦逐漸中落,琴亦以破殘不堪修復而售於同邑鄧爾雅。鄧爾雅字萬歲,是傑出的書法家、篆刻家,他與張家素有交往,深知此琴的意義,因此他所得雖是一張朽琴,卻視同性命,自己作詩屢次提到此琴。
據傳有一種叫做虞美人草的植物對古琴有欣賞能力,懂得古琴的音律。古人演奏某一個曲子時,虞美人草會十分激動,枝葉都會自然地搖動起來。據說,這是在合著琴聲的節拍和旋律,高興地翩翩起舞。這個曲子後來被人命名為《虞美人曲》。
唐代之前,彈琴的人一般自己都會製作琴。後來,彈琴的人多了,便有了專業的制琴人。制琴的專家對琴的製作在選材、造型、昕制、上漆等各項工藝,都有較高的要求。隋文帝的兒子楊秀在四川當官時,據說他自己就會製作古琴。唐代宰相李勉也很熱衷於制琴。
在民間,唐代制琴最有名的是四川的雷氏,世代造琴,以雷威最有名。雷氏家族除了雷威制琴外,還有雷霄、雷儼、雷珏、雷文、雷會、雷遲等。雷氏造的琴被稱為「雷我琴」。他們都在自己製作的琴全上刻上自己的名字。當時四川還有一位制琴名手叫郭諒。江南當時也有制琴的名手如沈鐐和張越。雷霄與郭諒齊名。
據傳,古琴雖然用桐木製作,但是桐木必須保存多年,使水分都干透。這樣,琴的聲音才激揚優美。
唐代初期遺留下來的一張雷氏琴,木頭已經枯朽了,差不多已經不起指頭的按撫。可是,它的聲音卻還非常清脆。還有一張保存下來的張越琴,傳說是用古墓里破舊的杉木棺材板製成的,琴聲非常剛勁挺拔。有一個和尚保存一張琴,是用碧珠做琴微,紋石做琴軫,琴軫是較正琴弦音高的軸。製作的規格和音韻都達到了高妙的水平。琴腹有李陽冰寫的篆書數十個字,大概意思是說這張弦的來歷:在南溟島上得到一段木材,名叫伽陀羅,木紋象銀末,堅硬如石,叫人製成了這張琴。篆書寫得古老蒼勁。伽陀羅是一種稀有的木材。
傳說伏羲氏制琴十分講究。他認為鳳凰是百鳥之王,不是梧桐樹就不會在樹上棲落,於是認為梧桐是非常優良的木材。他制琴的時候,叫人把梧桐砍來,要選擇三丈三尺高的,然後截成三段。這三段的意思表示天、地人三才。選木料時,他先取來一段,敲一敲,如果聲音太清,認為木質過輕了,不要;再取另一段,敲一敲,聲音要是太濁了,認為木質過重了,又不要;最後,再取來不輕不重的一段,用手指彈一彈,聲音清濁相當,輕重也適宜,便把這木材送進流水中,泡浸七十二天,然後,取出來陰干,再請高級的匠人製成古琴。
作琴的材料十分講究,要求材料具備輕、松、脆、滑等特點。
古琴的琴面一般是用桐木做的,梓木為底。用木頭做琴軫,塗上漆,用金屬做琴微。據說最好的琴弦是用冰蠶的絲做的,叫做冰弦。
琴身用梧桐木製成後,塗上了漆,時間久了,漆面發生斷裂,這叫斷紋。斷紋的種類:蛇腹紋;有象流水,有象牛毛、梅花、冰紋,等等。斷紋產生的原因是由於漆木、灰、胎的製作而引起的。古舊的年代多少,有經驗的人可以從漆紋斷裂的情況來斷定。
古琴講究愛護:受潮和曝曬都會使琴身變形,琴的聲音也變壞。古人說琴有六忌:忌大寒,忌大暑,忌大風,忌大雨,忌迅雷,忌大雪。
古琴式樣:
歷代名琴有十四式:伏羲式、神農式、黃帝式、虞舜式、孔子式、師曠式、俞伯牙式、鍾子期式、閔子式、師曹式、王剛式、秦鈺式、漢綺式。
歷代沿用下來的有仲尼式、聯珠式、落珠式、落霞式、蕉葉式。
古人將古琴稱為「雅樂」,是屬於有道德的君子所有。這種樂器可以修身養性,使人心地純潔,養成高尚的情操;還可經防止邪惡的東西侵蝕人的心靈。
古人很重視古琴的價值,在製作古琴時,有意識地讓琴制的長短尺碼來象徵著天地六合等,說明古琴的高尚,是天經地義的。
據傳有一種叫做虞美人草的植物對古琴有欣賞能力,懂得古琴的音律。古人演奏某一個曲子時,虞美人草會十分激動,枝葉都會自然地搖動起來。據說,這是在合著琴聲的節拍和旋律,高興地翩翩起舞。這個曲子後來被人命名為《虞美人曲》。
古琴流變
(一)古琴的始作與定製時代
文獻記述:伏羲或神農氏「削桐為琴,繩絲為弦」,是琴的創始,繼之有「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的記載,說明當時琴是有五根弦,已具有「宮商角征羽」五音,這大約是在原始社會時期,也就是七弦琴的原始階段。其後進入了周朝,經過文王、武王在琴上各增一條弦,成為七條弦,解決了旋宮轉調的需要,使古琴的音樂功能達到最高階段,事實證明,古琴自七弦定製,使之成為一件完備的樂器了。一九七八年湖北隨縣擂鼓墩曾侯墓出土了十弦琴,湖南馬王堆獻侯墓又出了一具與之相似的七弦琴。有的音樂史家將兩地出土的琴說成是今天七弦琴的原始形態,因此它音樂功能不高,認為它們是法器,是巫師師矌用的法器,琴體完成定型化是約在春秋之世發端,魏晉之際完成的新奇看法,從而否定了西周民歌集《詩經》當中的有關琴的記述,否定了「鼓鍾欽欽,鼓瑟鼓琴,笙磬同音」是琴與其它樂器的合奏,否定了七弦琴的悠久歷史,說七弦琴的形成比琵琶還要晚幾百年。如果這個論點成立則「士無故不撤琴瑟」、「喪服祥鼓素琴」就不能成立了,如果《詩經》、《禮記》不可信,那《韓非子》、《淮南子》又何足為憑呢?可見七弦琴魏晉之際形成之說是不能成立的,曾侯、獻侯墓的琴,是琴的一種,而不是七弦琴的原始形態。從山東女郎山戰國墓出土的彩繪鼓琴俑與四川綿陽出土的東漢彈琴俑的古琴形像可以證明,戰國到東漢的琴並不是擂鼓墩,馬王堆戰國到西漢琴的樣子,就從頭到尾整體的音箱而論,山東、四川陶俑所彈的琴和流傳至今的七弦琴是一脈相承的,曾侯、獻侯的琴並非七弦琴的原始形態。若問今天七弦琴的原始形態,它就應該與女郎山陶俑之琴的樣子,不過安五根弦而已。
二)古琴與唐琴流傳於世的緣因
要說明弦樂器中只有古琴傳世的緣因,必須上溯到七弦琴定形之初的西周,武王滅商建立了周朝統治之後,為了鞏固政權,安定社會,大力推行禮制用以規范人們的行為,提倡音樂特別是琴樂,用以陶冶人的性情,所以《禮記》中才有「士無故不撤琴瑟」和「喪服祥鼓素琴」的規定。本來當時居喪是要撤琴瑟,不舉樂的,郤又規定居喪一年後可以彈沒有紋飾的素琴,其用意古人解釋說:「禮之所不作而樂作焉,正聲入乎耳,而人皆有事父事兄事君之心」。說穿了,就是「寓教於樂」。在西周實行禮樂教化的對象主要是士,通過士來貫徹普及,而禮樂樂主要是古琴,於是琴和士就建立了與其它樂器不同的特殊關系,從「士無故不撤琴瑟」的要求變為自覺的行動,所以後棧來才有「琴書劍佩不離左右」的現象。在進入封建社會以後,古琴依然在弦樂器中、甚至在一切樂器中,處於特殊的地位,所以在明朝抄嚴嵩家的清單《天水冰山錄》中還證明這樣一個問題,其中古琴,包括新的「時琴」在內,都是與古籍、書畫一樣,逐件開列名單上繳朝廷,而其它樂器箏、琶之屬,寫明共若干件,摺合銀兩若干,通通給作價處理了,這就是傳世古樂器中只有古琴的緣因。所以今天明琴多如過江之鰂,欲求一面明朝琵琶皆不可得了。
至於傳世古琴中何以唐琴最古?這也是必須交待清楚的問題。
由於傳世古琴中,最古的琴是唐代的遺存,於是令人產生了錯覺,認為古琴音樂到唐代才成熟,這樣又從另外一個角度否定古琴的悠久歷史傳統。他不是文物工作者,對傳世文物狀況不了解,今天所見到的原始社會的石器、陶器,三代的青銅器、玉器、以及秦漢魏晉宋齊梁陳隋的文物,除了碑刻石窟造像是兩漢北魏以來所遺,繪畫、古琴為唐代所遺者外,其它器物,皆非傳世品,而是不同時期的出土文物,古代的宗廟重器都沒有一代一代的繼承下來,獨「舜在床琴」的琴,孔子的琴,司馬相如、蔡邕的琴流傳下來了,豈不成為怪事!雖然歷代種種器物沒有流傳下來,我們從古代遺留下來的文獻可以知道古代的歷史發展,而且正在被出土器物所證實,商王朝的世家已被出土的甲骨文所證實,如果沒有史書的記載,又從何而識別甲骨文刻的是商王世家呢?三代的鼎彝、越窯青瓷不都從文獻中獲得認識的,所以否定文獻,割斷歷史是非常錯誤的。
傳世古琴何以未見魏晉之遺而有唐代所作?這是由兩個緣因形成的,其一是天災人禍的破壞,當秦滅六國,畫納其珍藏於阿房宮中,被楚人一炬,化成焦土,清入關接明朝宮定府庫,僅圓明園的藏琴,據宮中檔案記載不下百數十張,至英法聯軍侵略,名圖遭洗劫焚燒,名園珍藏均化為烏有。只要翻開唐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就知道戰亂中保存下來的文物是何等可貴了。其次是琴製作本身極易損壞,收藏不善,一旦受潮,不免木料變形,漆皮剝落,原音消失而被棄去,即使世家子弟,對於家傳古琴,因不擅琴,亦不免將其棄置於薪柴煤炭之間任其毀滅,這就是唐以前古琴未得傳世的緣因所在。到唐代時期,音樂因受到皇家重視得到飛躍發展,擅長鼓琴的名琴輩出,斫琴名手亦應時而生,諸如蜀之雷霄、郭諒、吳之張越、沈鐐,是盛唐時期名噪一時的斫琴巨匠,此外還有馮超、婁則、李勉及三慧大師等人也是享名一時的高手。陳拙《琴書》說:「唐賢所重為張雷之琴,雷琴重實,聲溫勁而雄,張琴堅清,聲激越而潤,可見他的所造的琴,聲音是超越前代的,這是被保存下來的一個緣因。特別其中西蜀雷氏祖孫三代、兄弟伯仲皆以制琴為業,影響尤為深遠。他們所制之琴,不僅為唐人所重,尤為其後的宋儒所珍賞,「好古敏求」,歐陽修《三琴記》之後的事例是比較多見的,這些記述,為後人辨別唐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宋以後,琴樂發展,斫琴術隨之提高,名手輩出,名琴傳制在好古之風風行之下,唐代以後的古琴遂得以流傳至今。從周密的《雲煙過眼錄》中記錄的古今名琴來看,流傳至今者己寥若晨星了。
(三)唐琴典型器的發現
對於傳世唐琴的認識,無論是前輩古琴大家,還是當今的琴人,都是有一個過程的。以大琴學家楊時百來說,他在一九一一年寫《琴粹》時說:「讀歐陽公三琴記,唐琴在北宋時已不多得,況更歷千年乎,宜乎今日唐琴如鳳毛麟角也。」八年後寫《琴余漫錄》說:「予向以為唐琴如鳳毛麟角,今乃知並不罕靚」。又過六年在《藏琴錄序》中說:「今天大唐琴多矣!然求其音韻全美無少疪累者,千百中不得一二,.......」在十四年間他對唐琴遺存的認識有如比巨大的變化,主要是鑒定方法使然。從他論著中可以知道,他鑒定古琴一個是憑聲音木質,一個是憑腹款提跋,這兩者結合好了,有時可以作出正確的鑒定結論,比如他對佛霍汀藏的「九霄環佩」是定為唐物無疑,並明確表示十年不得九霄環佩為恨。他在《藏琴錄》中講「玉振」印時說:「獨幽池也內刻太和丁未,大聖遺音刻至德丙申,飛泉外刻貞觀二年,皆鴻寶也。」的論點就是十分正確的。這幾張琴確是唐朝的製作,然而《藏琴錄》中所記唐琴有的是根據腹款銘刻定的,有的憑聲音木質定的,就完全錯了。其後的琴家也發現九霄環佩和三件鴻寶與其它唐款之琴確有不同,於是又提出宮琴野斫之議,鴻寶與九霄環佩之類為宮琴,其餘為野斫的觀點,一直延續到二十世紀的七十年代後期。在發現鴻寶中的至德丙申款琴為中唐器,太和丁未款琴為晚唐器,晚唐之作不及中唐渾厚,九霄環佩比中唐渾厚,應是盛唐之作。並有鴻寶中的貞觀二年印,系後刻,腹中無款字,琴背池之兩旁有原刻篆書銘文三十二字中,有「至人珍玩,哲士親清,達舒蘊志,窮通幽情」之句,顯然不是皇家琴上所宜有,而至德丙申四字款琴的銘文為「嶧陽之桐,空桑之材,鳳鳴秋月,鶴舞瑤台」,比之前者銘文顯然是兩種氣象。可見有四字腹款者為宮琴,沒有腹款當系野斷。據唐人記載,「明皇返蜀,詔雷儼待詔襄陽。」雷儼以制琴為業,出自一人之手的琴必有共同風格,其不同只是為皇家所作與待價而沽之別而矣。於是在一九七八年琴學叢書中肯定的這四張唐琴就成為盛唐、中唐、晚唐琴的標准器,同時也是雷氏琴中宮琴野斫的典型,根據這個典型,計發現盛唐琴二張,中唐琴六張,晚唐琴七、八張,其中宮琴四張,野斫十二張。雷氏琴十二張,非雷氏琴四張。當然唐代斫琴名家並不會只有上述八家,而最有名的是吳蜀四人,就以吳之張越來說,文獻記載只見到三條,一是「材分短小」,二是「形如簡瓦」,三是「張琴堅清,聲激越而潤」。此外還有什麼,就以這三條對照傳世古琴中,至今還沒有發現一件能夠與之相對應的,當年歐陽修所藏的三張唐琴,是雷氏,張越、婁則之作,都是憑款字,今天沒有一張具有唐琴的時代風格,又有張越腹款或與文獻所記的三點相合的琴,研究工作只能根據文獻與實物,而不能從願望出發,鑒定文物要根據標准器對比,這是畫人皆知的事。據唐朝人說:「雷琴重實,聲溫勁而雄。」雷氏自家評價說:「選材良,用意深。五百年,出正音」。唐朝人說:「張琴堅清,聲激越而潤。」製成之初即響亮激越,五百年後會不會向空虛發展?是否由於聲音變化而逐漸不受重視於人,郭、張、沈、馮、婁、李及三慧大師之作,皆不可見,獨有雷琴流傳於世也是不可能的,不過雷琴以外的四張琴未有一件與張琴三項特點相合者。
(四)唐代以來七弦琴形制特點的變化
唐代不同時期的琴,在形制上有變化。這在九疑山人楊時百的著作中所著錄的「九霄環佩」、「大聖遺言」、
「獨幽」和「飛泉」琴上都有反映,它們都是唐琴的標准器。大聖遺音的腹疑刻「至德丙申」為唐肅宗至德元年,是中唐之始,其琴形制渾厚、表現在面板的弧度具有漫圓而肥之象,在項與腰的上下邊楞削圓,使側面減薄,與兩側之厚薄,接近一致,琴額之下由軫池向上斜出,使頭的邊沿厚薄與周邊接近,經過這標處理的琴,雖厚而毫無蠢笨之象,這是中唐琴的突出特點。太和丁未「為唐文宗元年,是晚唐之始,琴制不及中唐渾厚,表現在面板的弧度發生了變化,略具當中高而兩側坡下之勢,漫圓之象己失,項與腰雖因內收增厚,而面板由額至尾際的邊沿坡度一致,故面板的項腰兩處沒有削圓之象,而底面上述兩處與琴頭之下,依然做成削圓與斜出,減薄的做法如故。九霄環佩琴,是具有雷氏第一代人創始的家法,據宋人考證,雷氏第一代制琴,始於唐開元之世,開元為盛唐後期,故九霄環佩較之大聖遺音尤為渾古,減薄的做法與大聖遺言相同。唐琴之肩俱自三徽始,腰由八徽至十一徽左右,足在九徽之下,龍池居於肩與鳳翅之中,肩寬不小於二十公分,尾寬不窄於十四公分,這都是相同的。只是琴的通長尺寸有點變化,盛唐雷氏琴是一米二十三、四左右,而中唐琴多為一米二十一左右,晚唐琴則兩種尺度都有。灰胎皆為純鹿角霜胎,漆色為栗殼色、硃色、黑露紫色。斷紋為小蛇腹、細紋、冰紋、大蛇腹間牛毛紋,琴背漆胎下皆施以葛布。造型有伏羲式、神農式、師曠式、仲尼式、鳳嗉式、鳳勢式、連珠式。
五代琴究竟如何,目前尚難論定,有人憑琴背所刻的「洗凡」或「清絕」就吹噓是吳越王的遺物,顯然是從主觀願望出發的。有人說音樂研究所的「輕雷」是五代琴,也是錯的,五代在北宋之前,不能造出與南宋風格相同的琴。五代琴只能是具有晚唐特點的。如十六張唐琴中的旅順博物館所藏的「春雷」琴,很有可能是五代琴。前輩琴人查阜西先生在為該館鑒定藏琴時,對這張春雷琴寫的書面意見,說它「漆糙均古,斷齊而長,唐代物也,未必即宋內府原品,或民仿野斫,但絕不在五代之後。」十分清楚的指出這張琴是有唐琴特點的五代琴。今天將此琴側面置於琴案之上,自首至尾皆與案面相接觸,而唐琴伏羲式之琴頭則未觸及案面,宋斫伏羲式琴首亦與桌面接觸,其為五代之遺風也。查阜西先生之說,信不誣也。如此,則所見十六張唐琴實僅十五張而已。其中雷氏琴外的三張是否還有五代之作,尚待深入研究。
宋代是繼唐朝之後的古琴發展時期,據《宋史》載:太宗曾下令改七弦琴為九弦琴,徽宗用魏漢津之說,造大晟樂,用一、三、五、七、九弦的五等琴,祭祀、朝賀的大樂中要用八十多張琴,僅七弦琴就要用二十三張。《畫繼》載:政和間宮中還有「琴院」之設,宣和殿還有「百琴堂」收藏古琴名琴。《格古要論》稱:「宋置官琴局制琴,其琴俱有定式,長短大小不一,古曰官琴,但有不如式者,俱是野斫」。這是統治者古琴的愛好。
5. 浙江省博物館哪個館好可以說說嗎
浙江省博物館好多館都不錯,如孤山館、文瀾閣、浙江西湖美術館、沙孟海舊居、黃賓虹紀念室等。
1、孤山館
佔地面積20400平方米,館舍建築以富有江南地域特色的單體建築與逶迤連綿的長廊組合而成,形成了獨特的「園中館、館中園」格局。
孤山館區的改造工程完成後,推出「陶瓷陳列」、「黃賓虹書畫陳列」、「常書鴻油畫陳列」、「雷峰塔文物陳列」、「漆器陳列」等常設陳列,建成集中展示各類文物、藝術精品的藝術類館區。
4、沙孟海舊居
沙孟海舊居坐落於杭州龍游路15號,當代中國書壇巨擘沙孟海先生晚年曾居住於此,佔地面積87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601平方米。
秉承沙孟海先生的遺願,其家屬將其數百件書法和篆刻作品及珍貴文物捐贈給浙江省博物館收藏。
2004年11月,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斥資700餘萬元對沙孟海舊居進行修繕並正式開放。舊居為磚木兩層結構別墅,院內「沙孟海舊居」五字匾額為著名金石篆刻家錢君陶所書。
沙孟海先生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創造出了古拙渾厚、縝密雄健、氣勢磅礴的「沙體」。「沙孟海舊居」有沙孟海生活、工作的兩個復原室,同時新辟沙孟海生平事跡圖片陳列廳。
5、黃賓虹紀念室
黃賓虹紀念室坐落在杭州棲霞嶺31號,原為黃賓虹先生的故居。1948年夏,85歲的黃賓虹應國立杭州藝專之聘請,由北平南下,在浙江走過了他人生的最後七年。
黃賓虹先生逝世後,家屬秉承其遺願,將其存留的五千餘件作品及一萬余件文物、手稿等遺物悉數捐獻給浙江省博物館。紀念室於1988年正式向遊人開放,設有黃賓虹生平事跡圖片陳列和復原書房。
6. 衢州市區哪裡有學古琴的地方價格大概是多少啊
霞影琴館衢州分館
地址:衢州 道前街96
電話:8662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