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藝術
藝術意思是指比現實有典型性的社會意識形態。
藝術可以是宏觀概念也可以是個體現象,是通過捕捉與挖掘、感受與分析、整合與運用(形體的組合過程、生物的生命過程、故事的發展過程)等方式對客觀或主觀對象進行感知、意識、思維、操作、表達等活動的過程,或是通過感受(看、聽、嗅、觸碰)得到的形式展示出來的階段性結果。
藝術形象貫穿於藝術活動的全過程。藝術家在創造的過程中始終離不開具體的形象。正如鄭板橋畫竹子,他觀察、體驗竹子的形象始於「園中之竹」、「眼中之竹」,藝術構思孕育了「胸中之竹」。
而磨硯展紙倏作變相最後完成了「手中之竹」,可見竹子的形象自始至終伴隨了畫竹的全過程。藝術家不僅在創作過程中從不脫離生動具體的形象,其創造的成果藝術品, 更須展現具體可感的藝術形象,並以其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去打動每一個欣賞者。
因此,藝術欣賞的過程也要通過對藝術形象的感情來引發對作品中情境、意境的體味。這足以說明形象貫穿了藝術活動的每個環節, 形象性成為藝術區別於其它社會意識形態的最基本的特徵,也是藝術反映社會生活的特殊形式,是創作主體對於客體對象瞬間領悟式的審美創造。
它是感性的不是推理的,是體驗的,而不是分析的。同時,藝術形象的創造又不能離開理性,藝術中的形象是有意味的形象,是滲透了藝術家深刻理性思考的形象。
它不是客觀生活圖景隨意照搬,而是藝術家經過選擇、加工並融入藝術家對人生理解,對社會事物的態度和理性認識的外化和彰顯。魯迅先生就曾說過:畫家所畫的,雕塑家所雕塑的「表面上是一張畫、一個雕像,其實是他的思想和人格的表現。
另外,藝術家從事創作活動中的理性思維,在把握時代氛圍,遴選素材和題材,構思主題和情節,選擇表現形式等方面均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藝術活動是形象把握與理性把握的有機統一。
❷ 什麼是藝術
藝術(拉丁語:Ars;法語、英語:Art;西班牙語、葡萄牙語:Arte;德語:Kunst)指憑借技巧、意願、想像力、經驗等綜合人為因素的融合與平衡,以創作隱含美學的器物、環境、影像、動作或聲音的表達模式,也指和他人分享美的感覺或有深意的情感與意識的人類用以表達既有感知且將個人或群體體驗沉澱與展現的過程。
表達形式:語言、聲音、文字、繪畫、眼神、呼吸、肢體等。
(2)藝術指什麼時候擴展閱讀:
范圍和分類
主條目:藝術種類
藝術傳統上包括以下種類:文學藝術(包括詩歌,戲劇,小說等等)、視覺藝術(繪畫,素描,雕塑等)、圖文設計、造型藝術(如雕塑,造型),裝飾藝術(如馬賽克、室內設計等),表演藝術(戲劇,舞蹈,廣告,音樂等)。
藝術與科學
在歐洲17世紀到18世紀,是藝術與科學一起進入知識累積與相互啟發而一同發展的關鍵時期,這個過程促使藝術與科學的成品成為西方人文思想及文明展現的重要象徵。歐洲啟蒙運動下發展出的網路全書亦是以藝術與科學所引發的人類群體新狀態而合編的以字典為標題的著作。
❸ 藝術前的藝術指的是哪個時期的事情
現代藝術指的是從1880年以後,人類由於對自身的意識和對社會的責任認識到我們已經進入了現代社會,認識到藝術不僅是作為一面鏡子來反映現社會進程的結果,而且把藝術看成推動社會進程的必要手段
❹ 藝術史上的大藝術和小藝術分別指什麼
人類藝術的進程已經發展了五個階段,分別為:原始美術(原始社會至古希臘時代)、古典美術(古希臘時代至1860年代)、現代藝術(1860年代至2戰後)、後現代藝術(2戰後至1980年代)、當代藝術(1980年代至今)。花十分鍾看完此文,你就大致了解了人類藝術的進程歷史。
藝術是人類文明進程中的附屬產品,審視藝術,就不能離開人類文明的進程,審視人類藝術的進程,就必須回歸人類文明進程本身。人類藝術的進程不是單一的因素推動,而是由多重疊加的因素所推動,所以人類的藝術進程在單一的時間上存在著多重交叉。我們所說的當代藝術是人類藝術進程中的第5個階段,指1980年代至今的新興藝術形態。1,原始美術,(歐美指原始社會到古希臘期間,但部分國家還要漫長,非洲藝術就保留了大量的原始藝術特徵,並沒有發展出科學、精確寫實的古典美術體系。)2,古典美術,(狹義的古典美術指17世紀起源於法國的復興古希臘羅馬藝術的思潮,但古希臘美術以來一直到19世紀60年代印象派興起之前的都可以叫做古典美術。)3,現代藝術,(19世紀60年代印象派興起之後到第2次世界大戰期間。從印象派開始,在抽象藝術時代結束。)4,後現代藝術,(第2次世界大戰後到20世紀80年代。以波普、概念、行為、裝置為主。)5,當代藝術,(20世紀80年代至今。以塗鴉、插畫、新材料、新媒介為主。)注意詞語區分,現代藝術之後,就不再用「美術」,而是用「藝術」,因為繪畫、雕塑等「美術」只屬於古典美術的范疇,但現代藝術已經不再局限於繪畫、雕塑等狹義的「美術」范疇,而繪畫、雕塑等狹義的「美術」也已經不屬於現代藝術范疇。
(岩畫是常見的原始美術形態,兒童畫、農民畫和精神病人的畫就屬於原始美術。)
一,原始美術,人類藝術進程的第一個階段
石器時代等原始社會人類的那些塗鴉和裝飾紋樣就是原始藝術,比如岩畫、陶文那些。
歐美指原始社會到古希臘期間的藝術,但歐美之外的部分國家的原始美術階段要漫長很多,非洲藝術就保留了大量的原始藝術特徵。中國畫也沒有發展出科學和精確的寫實體系,所以和嚴格意義上的古典美術有一定差距。
但中國畫也做了跨越式的發展,在宋代就發展出類似於西方印象派的寫意文人畫,比如南宋畫家梁楷的作品就很印象。文人畫到了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就發展出類似於西方表現主義的風格。也就是說中國畫的印象派早於西方印象派600年,中國畫的表現主義早於西方表現主義200年,在西方抽象藝術興起之前的20世紀初,中國藝術都是領先於西方藝術的。
人類在狩獵文明時代產生了原始美術。原始美術是塗鴉性質的,作為記錄事件功能而存在。
原始美術一般是記錄一些狩獵活動,宗教儀式等。最後也用於一些宗教儀式。紀事是原始美術的核心特徵。
由於沒有技法和功利因素的束綁,原始人類的原始美術流露出一定的無意識內容和精神圖騰特徵,這令重視心理學的現代藝術某些流派發現現代藝術與原始美術在無意識圖騰方面的交叉。
心理學家榮格就研究過大量的原始人類的精神圖騰,榮格論述最多的就是曼荼羅圖騰,曼荼羅出現很多原始宗教之中,從十字架到唐卡都是曼荼羅圖騰。榮格是弗洛伊德的學生,其祖父是歌德的私生子,榮格的理論體系遠遠超過弗洛伊德,榮格的核心理論體系是集體無意識理論,集體無意識理論認為人類的智慧是通過遺傳的方式繁殖下來,現代人類的智慧遺傳可以追逆到幾百萬年前的原始人類。為什麼小孩子和精神病的繪畫和原始人類很接近,因為小孩子和精神病在一定程度還能喚醒遺傳自原始人類的那部分智慧。中國畫是原始美術、古典美術和現代藝術3個階段的過度期和融合期的產物,中國畫並沒有發展出科學和精確的三維空間繪畫體系。中國畫到了寫實巔峰的宋代之後,開始超前發展,向現代藝術跨越。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現代藝術曾經領先於西方現代藝術600年。
中國畫是原始美術、古典美術和現代藝術3個階段的融合物,所以研究中國畫要分成3個階段:原始美術階段的中國畫、古典美術階段的中國畫、現代藝術階段的中國畫。
❺ 藝術包括什麼
包括繪畫、雕塑、建築、書法、攝影、音樂、舞蹈、曲藝、電影、電視、戲劇、戲曲等。
1、繪畫
繪畫(Drawing 或Painting)在技術層面上,是一個以表面作為支撐面,再在其之上加上顏色的做法,那些表面可以是紙張或布,加顏色的工具可以通過畫筆、也可以通過刷子、海綿或是布條等。
在藝術用語的層面上,繪畫的意義亦包含利用此藝術行為再加上圖形、構圖及其他美學方法去達到畫家希望表達的概念及意思。繪畫在美術中佔大部分。
2、書法
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中國漢字是勞動人民創造的,開始以圖畫記事,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成了當今的文字,又因祖先發明了用毛筆書寫,便產生了書法。
古往今來,均以毛筆書寫漢字為主,至於其他書寫形式,如硬筆、指書等,其書寫規律與毛筆字相比,並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
3、戲劇
戲劇,指以語言、動作、舞蹈、音樂、木偶等形式達到敘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藝術的總稱。文學上的戲劇概念是指為戲劇表演所創作的腳本,即劇本。
戲劇的表演形式多種多樣,常見的包括話劇、歌劇、舞劇、音樂劇、木偶戲等。戲劇是由演員扮演角色在舞台上當眾表演故事的一種綜合藝術。
4、戲曲
中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它起源於原始歌舞,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綜合舞台藝術樣式。經過漢、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它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綜合而成,約有三百六十多個種類。
它的特點是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標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質中體現其各自的個性。
中國的戲曲與希臘悲劇和喜劇、印度梵劇並稱為世界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經過長期的發展演變,逐步形成了以「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五大戲曲劇種為核心的中華戲曲百花苑。
5、舞蹈
舞蹈是一種表演藝術,使用身體來完成各種優雅或高難度的動作,一般有音樂伴奏,以有節奏的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的藝術形式。
它一般藉助音樂,也藉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會意義及作用,包括運動、社交/求偶、祭祀、禮儀等。
在人類文明起源前,舞蹈在儀式,禮儀,慶典和娛樂方面都十分重要。中國在五千年以前就已經出現了舞蹈,它產生於奴隸社會,發展到秦漢之際已形成一定特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藝術
❻ 什麼是藝術
藝術可以從哲學與科學來定義:「哲學」就是挑起爭論的,「科學」就是能終止爭論的。"藝術"就是哲學與科學的抽象實體。
藝術是「藝」的含義之一。「藝」原是才藝和技術的統稱,詞義很廣,後慢慢加入各種優質思想而衍生出一種對美,思想,境界的術語。原有的含義更貼近「技藝」一詞。
藝術是用形象來反映現實但比現實有典型性的社會意識形態,包括繪畫、雕刻、建築、音樂、詩歌(文學)、舞蹈、戲劇、電影、電子游戲(第九藝術)等。
藝術有時被稱為精緻藝術或美術(英語:Fine Arts)指憑借技巧、意願、想像力、經驗等綜合人為因素的融合與平衡以創作隱含美學的器物、環境、影像、動作或聲音的表達模式,以指和他人分享美的或有深意的情感與意識的人類用以表達既有感知的且將個人或群體體驗沉澱與展現的過程。
藝術傳統上包括以下種類:文學藝術(包括詩歌,戲劇,小說等等)、視覺藝術(繪畫,素描,雕塑等)、圖文設計、造型藝術(如雕塑,造型),裝飾藝術(如馬賽克等),表演藝術(戲劇,舞蹈,音樂,相聲)。
在中文的描述中,藝術與美術常常劃上等號,在台灣教育界也常常出現爭議,時常造成相關藝術類目學生的困惑。
一般說來,藝術是廣義和廣泛的概念,美術是狹義的,僅是藝術的表達形式之一。「繪畫」、「雕塑」、「建築」、「文學」、「音樂」、「戲劇」、「舞蹈」、「電影」等都為藝術分類范疇。
關於藝術與美術的中英譯名也常常出現爭議,一般來說藝術由英文的Art代表,純美術則以Fine Art來代表。
❼ 什麼是藝術藝術是什麼意思
1.用形象來反映現實但比現實有典型性的社會意識形態,包括文學、繪畫、雕塑、建築、音樂、舞蹈、戲劇、電影、曲藝等。
2.指富有創造性的方式。例如:領導藝術。
3.形狀獨特而美觀的。
對於藝術,通常可以從三個層面來認識。
第一是從精神層面,把藝術看作是文化的一個領域或文化價值的一種形態,把它與宗教、哲學、倫理等並列。第二是從活動過程的層面來認識藝術,認為藝術就是藝術家的自我表現、創造活動,或對現實的模仿活動。第三是從活動結果層面,認為藝術就是藝術品,強調藝術的客觀存在。一般認為,藝術是人們把握現實世界的一種方式,藝術活動是人們以直覺的、整體的方式把握客觀對象,並在此基礎上以象徵性符號形式創造某種藝術形象的精神性實踐活動。它最終以藝術品的形式出現,這種藝術品既有藝術家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和反映,也有藝術家本人的情感、理想和價值觀等主體性因素,它是一種精神產品。藝術與其它意識形態的區別在於它的審美價值,這是它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徵。藝術家通過藝術創作來表現和傳達自己的審美感受和審美理想,欣賞者通過藝術欣賞來獲得美感,並滿足自己的審美需要。唯美主義是審美的最完美發揮。除審美價值外,藝術還具有其它社會功能,如認識功能,教育和陶冶功能,娛樂功能等。其中藝術的社會功能是人們通過藝術活動而認識自然、認識社會、認識歷史、了解人生,它不同於科學的認識功能。藝術的教育功能是人們通過藝術活動,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而潛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態度、價值觀念等的深刻變化,它不同於道德教育。藝術的娛樂觀念是人們通過藝術活動而滿足審美需要,獲得精神享受和審美愉悅,它不同於生理快感。
❽ 藝術是指什麼
藝術是社會生活在藝術家頭腦中反映的產物。對社會生活的觀察體驗,是藝術家進行創作的基礎和前提。構成藝術作品的一切因素:題材、人物、情節等等,以及整個的藝術形象,都是由實際生活提供出來的,連主題思想也是如此。